把握客观规律,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厂抗震设计经验初步总结

把握客观规律,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厂抗震设计经验初步总结

一、掌握客观规律 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工厂厂房抗震设计经验的初步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丁少锋[1](2021)在《地裂缝地基上工程病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思成[2](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乐怡筝[3](2020)在《云南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性高,地震灾害频发。地震灾害是云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多次地震灾害对云南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减轻地震风险成为了非常现实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将被动抗灾变为主动避灾。对区域进行地震风险区划是防震减灾中的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等提供防震减灾的指导。根据风险区划的结果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减少经济损失和减轻人员伤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震灾害灾害风险区划理论体系,对云南地震危险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对云南省地震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如下:1.本文基于风险理论、灾害学理论,对现有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体系进行阐述,构建了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理论体系。2.以云南省129个县(区)为单位,收集各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通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关系确定各县(区)的烈度。根据烈度等级划分各县(区)地震危险性等级,共五个等级。基于GIS编制云南省地震危险性区划图。3.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出发选取11个脆弱性评价指标建构云南省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为指标赋权,借助SPSS软件得到地震综合脆弱性得分,用自然段点法对地震脆弱性进行分级,分为五个等级,并基于GIS绘制云南省地震脆弱性区划图。4.通过改进的风险矩阵对地震灾害风险进行分级。把风险等级划分为极高、高、中等、较低、低五个等级,并基于GIS绘制出地震风险区划图。根据风险区划结果给出分析和建议。

张威涛[4](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樊茂[5](2018)在《CAP1000核电厂建设期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投资核电项目、什么是优质核电项目、如何建设优质核电项目?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已得到业界的普遍共识,核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水平。发展核电是保持和提高我国核工业实力,稳定和壮大核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依托,也是建设我国强大国防、进一步提升核大国地位、和平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强国之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核电建设就像一场战役,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要对以上三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统一思想,这是开展工作的方向;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并树立共同的信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安全文化,这将是我们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本论文在阐述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现状、规划、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CAP1000核电厂建设期的风险及核安全文化建设,运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系统,通过梳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和CAP1000核岛危险源辨识方法存在的问题,论述危险源辨识方法的选择。本论文针对CAP1000核电厂初步设计和设备选型、项目前期方案的制定、设计审查、设备监造和出厂验收、设备运输和储存、设备安装和系统冲洗以及调试等建设期各阶段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重点阐述项目前期方案制定作为风险项对核电站建设重要影响,并根据反应堆建设工程施工特点,运用系统工程手段对其建造风险进行分析,并将思路拓展到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引领我国核电产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西乃至全世界发展的思路,相信此举对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一龙[6](2018)在《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文中提出你是谁?一块乌黑的煤炭,还是一朵雪白的浪花?一缕金色的阳光,还是一阵浑黄的狂风,抑或一股琥珀般的油液?这些都不重要,你终究是一道激射的电流,仿佛锃亮的钢鞭截断黑暗,从此百川归海,千万里追寻澄澈初心。——题记第一章决战前后持续多日的攻击之后,终于迎来决战时刻。一轮冷月高挂空中,寒风凛冽。附近村庄的百

何晓珊[7](2017)在《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住宅的主要形式,具有质量高、工期短、能耗少等优点,然而,在高抗震设防地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要求高,节点连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均导致成本偏高,阻碍其大力发展。而且我国地震频繁发生,震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高抗震设防地区的发展更是寸步难行。本文以减轻地震灾害、提高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安全经济性、降低成本为目的,从抗震设防烈度的角度对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进行分析和优化研究,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在高抗震设防地区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论基础上,将粒子群(PSO)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成本估算中,建立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的成本预测模型,对不同设防烈度的实例数据进行训练模拟,绘制出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随预制率的变化曲线;基于PSO-BP神经网络算法对预制装配式住宅进行成本预测,得出合理的预制率范围。然后,以西安某住宅楼为原型,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图集,对预制剪力墙、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空调板等预制构件进行合理拆分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中PKPMCAD模块建立了6度、7度、8度三个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模型,用SATWE模块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总成本;并基于最优抗震设防烈度理论模型对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优化,从全寿命周期来看,目标函数值(全寿命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初始造价很高没有达到最优目标值。最后,通过对比预制装配式住宅和现浇住宅的成本,得出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增量成本,并分析其原因;基于此,从设计、施工、政策等方面对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提出控制措施,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目的。将最优抗震设防烈度决策的理论模型应用到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成本优化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该类住宅在高抗震设防地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有利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在高抗震设防地区的推广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优化的依据之一,研究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魏琰[8](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认为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门永生[9](2015)在《上海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步入了大电网、大机组和特高电压时代,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电网的大规模互连实现了更大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也降低了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程度,造成各类电网突发事件频发,带来重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本文以电网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指枢纽变电站、换流站和高压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各类电网突发事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物理脆弱性的构成,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框架体系,提出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为采取有效降低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的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在研究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网重要基础设施突发事件的作用机理,明确了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的构成及致灾因子影响要素。以枢纽变电站、换流站和高压输电线路(含杆塔)为脆弱性评估的基本单元,以主要设备设施为基本评估对象,构建了基于压力(P)、状态(S)、响应(R)为基础指标的PSR脆弱性评估模型。基于PSR模型的三个维度提取了脆弱性评估指标,并运用粗糙集法进行约简,形成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借鉴其它领域比较成熟的评估方法,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度指数的计算方法与等级划分标准和依据。其次,在PSR脆弱性评估模型构建基础之上,应用三角图法对枢纽变电站、换流站及高压输电线路(含杆塔)等评估单元进行了脆弱性分类研究,重点以上海500kV“杨行.杨高”输电线路为样本进行了实例验证,计算分析了该输电线路“5109”一段所包含的71个线段的脆弱性类型,从而为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以上海市500kV泗泾变电站、500kV黄渡变电站等9座500kV变电站为样本进行脆弱性指数测度实证研究,应用DEA优化模型进行了样本变电站的脆弱性指数测度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了脆弱性测度排序的结论及合理解释。最后,综合运用本文研究成果,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脆弱性评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国家电网公司SoTower系统开发平台之上,开发了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及预警系统,形成了由脆弱度评估、数据统计分析、预警管理及基础信息管理等几大功能模块组成的评估管理系统,实现了各级电力公司开展脆弱性自我评估及专家评估工作的功能,并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依据既定的阈值进行不同程度的脆弱性风险预警,从而及时有效的甄别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应急预控措施,有效预防电网突发事件的发生,全面提升电网安全管理水平。

王卫国[10](2016)在《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唐山、日本等地震灾害的实证研究,揭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提出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复合灾害、合理配置、“三救”及其接续性等基本概念。探讨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的类别、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规划,特别是针对应急救灾资源流瓶颈及其产生原因与消除对策,灾害弱者与其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创建了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信息—灾情—决策模型、合理配置模型以及综合模型等配置模型。这些模型具有指挥功能、供需平衡与合理配置功能、重灾区定位与指向功能、决策依据功能等,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指导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急救援资源仓储、企业商业部门与家庭储备、城市群城市间协作储备等多种有效配置途径,有助于改变我国只有仓储的单一储备方式。通过研究应急救援人力资源的救援功能、在灾区的部署,并以唐山地震为基准,创立支援灾区部队、医务人员人数及救援物资需求等定量计算方法,所需参数灾前已有或灾后短期可获得,计算过程简捷,可操作性强,满足应急决策要求。城市不仅应储备应急救援资源,还必须保障灾后运输畅流,形成有“源”,有“流”且多“源”,畅“流”的储、运、用完整形象,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必须特别关注灾害弱者,研究他们的主要特征、灾害应激反应,提出相应的救援措施。基于上述研究,结合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提出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要点,该要点为抗震设防区域的城市制定配置规划奠定基础,指明路向。其中应急救援要素系统、配置模型、支援灾区人员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等是应急救援资源领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二、掌握客观规律 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工厂厂房抗震设计经验的初步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掌握客观规律 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工厂厂房抗震设计经验的初步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2)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云南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地震灾害风险理论依据
    2.1 风险定义
    2.2 灾害风险评估
    2.3 地震危险性分析
    2.4 地震脆弱性评估
第三章 云南省地震危险性分析
    3.1 云南省简介及地震概况
    3.2 云南省地震危险性研究方法
    3.3 地震危险性评估结果
第四章 云南省地震脆弱性评估
    4.1 脆弱性评估指标
    4.2 主成分评估方法简介
    4.3 云南省地震灾害脆弱性分级方法及评估结果
第五章 云南省地震风险区划
    5.1 地震风险区划方法
    5.2 地震风险区划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CAP1000核电厂建设期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现状、规划及存在的问题
        1.5.1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1.5.2 核电产业的特点
        1.5.3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五大发展理念在我国核电产业的运用
    2.1 五大发展理念
    2.2 我国核电产业创新发展
    2.3 协调发展我国核电产业
    2.4 我国核电产业的绿色发展
    2.5 开放合作的核电产业体系
    2.6 核电产业的共享发展
    2.7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培育核电企业安全文化
        2.7.1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2.7.2 安全发展理念冲突
        2.7.3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核安全文化与核电项目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
    3.1 为什么要投资核电站
    3.2 如何建设安全高效核电站
    3.3 什么是核安全文化
    3.4 为什么要培育核安全文化
    3.5 怎样培育核安全文化
    3.6 核安全文化中的质量、进度、成本与核电项目风险管理
        3.6.1 核安全文化中的质量
        3.6.2 核安全文化中的进度
        3.6.3 核安全文化中的成本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核电站建造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
    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概述
    4.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4.3 风险评价的方法
    4.4 CAP1000 核岛危险源辨识方法存在的问题
    4.5 危险源辨识方法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厂建造过程阶段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5.1 核电厂建造过程重要阶段划分
    5.2 各阶段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5.2.1 初步设计和设备选型
        5.2.2 项目前期方案的制定
        5.2.3 设计审查把关
        5.2.4 设备监造和出厂验收
        5.2.5 设备运输和储存
        5.2.6 设备安装和系统冲洗
        5.2.7 调试阶段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最优抗震设防烈度的理论模型
    2.1 抗震设防烈度的相关概念
        2.1.1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2.1.2 五个地震破坏等级
        2.1.3 抗震设防标准存在的问题
    2.2 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目标函数
    2.3 初始造价的计算方法分析
    2.4 多级失效准则下的损失期望
        2.4.1 结构遭受不同破坏等级的概率分析
        2.4.2 多级失效准则下的损失值
    2.5 基于最优抗震设防烈度的抗震结构二层次优化设计
3 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3.1 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构成分析
        3.1.1 预制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
        3.1.2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
    3.2 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模型
        3.2.1 粒子群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算法设计
        3.2.2 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模型
    3.3 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模型的应用
        3.3.1 工程样本整理
        3.3.2 不同设防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变化规律分析
        3.3.3 不同设防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合理预制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抗震设防烈度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分析
    4.1 预制装配式住宅模型的建立
        4.1.1 工程概况
        4.1.2 模型的建立
    4.2 不同抗震设防烈度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初始造价分析
        4.2.1 不同抗震设防烈度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量
        4.2.2 预制构件的成本清单
        4.2.3 不同抗震设防烈度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初始造价
    4.3 不同抗震设防烈度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损失期望
    4.4 最优抗震设防烈度的决策
    4.5 基于最优抗震设防烈度对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最小造价分析
        4.5.1 离散烈度的连续化
        4.5.2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最小造价
    4.6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增量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措施
    5.1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增量成本分析
        5.1.1 预制装配式住宅与现浇住宅成本对比
        5.1.2 预制装配式住宅增量成本的原因分析
    5.2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成本控制措施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附录

(8)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1.2 课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1.4.1 相关定义
        1.4.2 时间范畴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2.6 小结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3.1.1 地理环境特征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3.5 小结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1 城市建设背景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4.5 小结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5.3.1 城市内部整合
        5.3.2 城市外部新区
        5.3.3 新建工业城市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5.5 小结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6.4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着

(9)上海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脆弱性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1 脆弱性研究概况
        2.1.2 脆弱性评估领域
        2.1.3 脆弱性评估特征
        2.1.4 脆弱性评估实证研究
    2.2 脆弱性分析方法与模型
        2.2.1 脆弱性评估的主要方法
        2.2.2 脆弱性分析的典型模型
    2.3 电力系统脆弱性研究现状
        2.3.1 电力系统结构脆弱性研究现状
        2.3.2 电力系统物理脆弱性研究现状
    2.4 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研究现状
    2.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5.1 研究内容
        2.5.2 研究方法
3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的构成与事件作用机理研究
    3.1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的内涵
    3.2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中的灾害体
        3.2.1 自然灾害和气候
        3.2.2 人为破坏
    3.3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中的承灾体
        3.3.1 变电站
        3.3.2 输电线路
        3.3.3 换流站
    3.4 承灾体和灾害体之间的关系
        3.4.1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
        3.4.2 应急救援能力
    3.5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作用机理分析
        3.5.1 灾害体(致灾因子)的威胁分析
        3.5.2 承灾体脆弱性因素分析
        3.5.3 恢复力要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PSR模型的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体系研究
    4.1 脆弱性评估体系框架
        4.1.1 评估目的
        4.1.2 评估单元与对象
        4.1.3 评估要素
    4.2 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4.2.2 传统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4.2.3 基于PSR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2.4 评估指标设计思路与指标要素
        4.2.5 粗糙集法约简后的指标体系
    4.3 脆弱度指数基本计算方法与等级划分
        4.3.1 压力指数(VP)
        4.3.2 状态指数(VS)
        4.3.3 响应指数(VR)
        4.3.4 总体脆弱性指数
    4.4 基于三角图法的脆弱性分类方法研究
        4.4.1 三角图法的适用性
        4.4.2 三角图的构造原理
        4.4.3 三角图法确定脆弱性类型
        4.4.4 三角图法确定脆弱性类型变化趋势
        4.4.5 三角图法评估的基本步骤
    4.5 DEA模型在脆弱性指数测度分析应用
        4.5.1 DEA评估模型简介
        4.5.2 DEA模型脆弱性评估的适应性
        4.5.3 DEA脆弱性评估的建模思想
        4.5.4 DEA脆弱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4.5.5 DEA模型脆弱性评估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上海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实例研究
    5.1 “泗泾”500kV变电站脆弱性评估实证研究
        5.1.1 泗泾变电站概况
        5.1.2 脆弱性评估情况
        5.1.3 脆弱性类型分析及对策措施
    5.2 500kV“杨杨线”三角图法脆弱性分类实证研究
        5.2.1 500kV杨杨线概况
        5.2.2 输电线路脆弱性指数
        5.2.3 脆弱性类型分析及对策措施
    5.3 上海500kV变电站(9座)的DEA模型实证研究
        5.3.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评估指标的处理
        5.3.3 脆弱性指数测度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及预警系统开发
    6.1 系统开发目的
    6.2 系统总体设计
        6.2.1 系统设计原则
        6.2.2 开发平台的确定
        6.2.3 数据库设计
        6.2.4 网络集成
        6.2.5 WebGIS应用服务
    6.3 系统架构
        6.3.1 系统总体架构
        6.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3.3 系统部署结构
    6.4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6.4.1 登录界面
        6.4.2 系统首页
        6.4.3 脆弱度评估
        6.4.4 统计分析
        6.4.5 预警管理
        6.4.6 基础数据维护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脆弱性评估原始指标体系
    附录A-1:压力(P)指标要素
    附录A-2:状态(S)指标要素
    附录A-3:响应(R)指标要素
附录B 脆弱性评估指数取值标准
    附录B.1:压力(P)指数取值标准
    附录B-2:状态(S)指数取值标准
    附录B-3:响应(R)指数取值标准
附录C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10)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
        1.2.1 应急救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地震应急救援的关键问题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及典型灾害特征分析
    2.1 应急救援的基本方式——自救、互救与公救
    2.2 应急救援资源及其特征
        2.2.1 应急
        2.2.2 灾前储备
        2.2.3 城市自立储备为主
        2.2.4 合理配置
        2.2.5 畅流
        2.2.6 类别多与数量大
    2.3 典型地震灾害的救灾资源需求及特征分析
        2.3.1 唐山地震
        2.3.2 张北地震
        2.3.3 台湾集集地震
        2.3.4 汶川地震
        2.3.5 东日本地震
        2.3.6 其他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分析
第三章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的类别、数量与定量计算
    3.1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的类别
        3.1.1 仓储的应急救援物资类别与救援需求的重要性
        3.1.2 储备物力资源及避难人数的定量分析
    3.2 人力资源的功能、数量与定量计算
        3.2.1 兵力部署原则、救援功能
        3.2.2 救援部队所需人数的分析
        3.2.3 救援部队人数的估算
        3.2.4 医疗队人数的估算
        3.2.5 地震灾害志愿者
    3.3 救援资源的快速决策路向
        3.3.1 快速决策的主要依据
        3.3.2 快速决策的路向
第四章 地震应急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模型
    4.1 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
        4.1.1 救援物力资源储备及其物流流向
        4.1.2 储备方式
    4.2 储备库的类型
        4.2.1 储备库类型与物力资源使用序
        4.2.2 中央级储备库
        4.2.3 其他储备库
    4.3 配置模型
        4.3.1 抗震救援指挥机构模型
        4.3.2 复合灾害与救援资源需求模型
        4.3.3 应急救援要素系统模型
        4.3.4 同心圆模型
        4.3.5 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
        4.3.6 信息—灾情—决策模型
        4.3.7 救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4.3.8 救援物力资源利用序模型
        4.3.9 综合模型
        4.3.10 模型功能分析
    4.4 地震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4.4.1 应急救援要素及其救援功能
        4.4.2 地震复合灾害特征
        4.4.3 合理配置应急救援资源
    4.5 应急救援物力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5.1 城市没有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或储备量不足
        4.5.2 抗震设防水准低
        4.5.3 储备库配置不合理
        4.5.4 物流不畅
第五章 地震应急救援物流与配置规划研究
    5.1 救援物流瓶颈
        5.1.1 瓶颈现象示例
        5.1.2 救援资源的供需关系
        5.1.3 形成物流瓶颈的原因分析
        5.1.4 消除、减少物流瓶颈的主要措施
    5.2 救援物资配置原则与规划要点
        5.2.1 基本原则
        5.2.2 法律法规依据
        5.2.3 配置规划要点
    5.3 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协作配置规划
    5.4 避难场所配置规划
        5.4.1 配置原则
        5.4.2 规划内容
    5.5 灾害弱者与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
        5.5.1 灾害弱者及其主要特征
        5.5.2 灾害弱者的灾害应激反应
        5.5.3 灾害弱者的救援规划
        5.5.4 灾害弱者避难场所
        5.5.5 救灾人力资源配置规划
        5.5.6 物力资源配置规划
        5.5.7 医疗设施与药品
第六章 地震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唐山大地震灾后应急需求及救援经验分析
        6.2.1 唐山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6.2.2 唐山地震房屋倒塌统计分析
        6.2.3 唐山地震公共设施损害的统计分析
        6.2.4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与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6.3 唐山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实证分析
        6.3.1 救灾物质总量及有效性
        6.3.2 救援物资储备数量的计算示例
        6.3.3 唐山地震救灾部队人数定量分析
        6.3.4 不同地震灾害条件下相同基础设施受灾情况比较
    6.4 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方案
    6.5 唐山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适宜性与有效性分析
    6.6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建议
        6.6.1 应急救援物资供给信息平台的构建
        6.6.2 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功效,采取多渠道联合配送
        6.6.3 培养抗震救灾技术人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 1:唐山“7.28”地震人员伤亡与房屋统计数据
    附录 2:唐山市地震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附录 3: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调查问卷

四、掌握客观规律 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工厂厂房抗震设计经验的初步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裂缝地基上工程病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 丁少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3]云南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研究[D]. 乐怡筝.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4]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5]CAP1000核电厂建设期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樊茂. 南华大学, 2018(01)
  • [6]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J]. 张一龙. 黄河, 2018(01)
  • [7]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预测及优化研究[D]. 何晓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8]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上海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研究[D]. 门永生.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8)
  • [10]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D]. 王卫国. 天津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把握客观规律,战胜地震灾害——京津唐机械厂抗震设计经验初步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