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出国旅行有优惠(论文文献综述)
耿亚楠[1](2021)在《多媒体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对比研究 ——以《长城汉语》和《环球汉语》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越来越显示出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如何主动向世界传播、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便显得格外重要。国际汉语教材作为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出口之一,教科书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塑造也因此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两套走在教材创新前列、极具研究价值的多媒体资源教材——“自塑”视角的《长城汉语》(生存交际系列)和“他塑”视角的《环球汉语——汉语和中国文化》(初级阶段)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内容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先是将全部人物的对话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概括,并落实成了文字,形成微型数据库;接着,根据戏份多少、对核心故事的关联程度、能否概括出主要性格特点等几个筛选原则,对教材中出现的全部中国人物进行了筛选,提取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人物;与此同时,对微型数据库中不同人物的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每个所研究中国人物的基础画像;最后,从“自塑”与“他塑”的角度差异入手,在身份信息和外形设计、性格特征和思想观念、故事线串联和多媒体呈现方式等方面对两部教材中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物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还分别对《长城汉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和《环球汉语》中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姚师傅”进行了个案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探讨了两部教材塑造中国人物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宏观统筹中国人物形象塑造、多维度塑造中国人物积极正面形象和重视角色自身的成长性方面较为成功,但仍存在部分观念老旧、人物塑造的饱满度不足等待改进之处。进而本文对国际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出了些许建议:原则上,宏观把握,整体统筹;内容上,真实可感,立体饱满;视角上,中外“合塑”,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上,创新求变,技术领先。希望借此研究,能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到教材中人物形象设计的相关问题,帮助完善人物设计的理论原则和实际落实,促进编者编出更多质量高超的优秀国际汉语教材,促进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唐一惟[2](2020)在《2020滞留美国实录(二)(非虚构)》文中认为23.游行取得的成果进入六月,为黑人弗洛伊德之死而爆发的全美Black Liver Matter抗议游行持续发酵,"黑人命贵"的言论喧嚣尘上,政治需要之下,死去的弗洛伊德被全美奉为"英雄",休斯敦更是宣布将6月9日设定为"弗洛伊德"纪念日,市民以此为荣,一时间,弗洛伊德的名誉几乎能与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媲美。
方倩[3](2020)在《实践报告:商务陪同口译中译员的角色分析》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跨国贸易空前繁荣。因此,跨国的商业往来对于联络口译员的需求也激增。与此同时,译员在商业口译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引起了学界对于译员角色的关注和探讨。陪同口译不同于正式的会议口译,各方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流,而非带稿演讲。陪同口译可以在任何场景下展开,展览会、工厂、咖啡厅、甚至是在步行前往某个场所的路上。译员可以有相对灵活的应对方式,根据实际需要也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本实践报告从笔者2019年9月和11月陪同两位泰国客户(工作语言为英语)的口译实践出发,他们计划在广州成立旅游公司并开展业务。他们与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进行商业洽谈,联系三位房产寻租合适的办公室以及与约见一位自由职业会计师。本报告分为任务概述、口译前期准备、任务过程及反思、目的论与联络口译、案例分析以及结论,分析了译者在商务陪同口译中扮演的四种不同角色:信息传递者、对话参与者,信息提供者以及活动组织者。本报告还旨在通过介绍笔者的商务陪同口译实践中担任的角色及完成实践后的心得体会为更多的陪同译员提供有益建议,以便译员能够在陪同口译任务中有更佳的表现。
赵君苓[4](2020)在《上海市旅游消费维权规制研究 ——基于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旅游消费市场地快速增长,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公民最普遍的休闲消费形式。同时,旅游消费维权规制也在逐步完善。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先后共有32款旅游消费维权规制文件陆续出台实施。然而,根据上海市旅游局每月公布的旅游质监动态显示,2013年-2018年间无效维权量却年年超过有效维权量。伴随无效投诉量增长的典型非理性维权案例也凸显出来,如以媒体曝光、上访、影响正常经营等方式威胁维权,或是同一维权原因多种途径维权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或是不了解合法权益范围盲目维权。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上海市为例,对现有规制下的旅游消费非理性维权案例的整理归纳分析,探讨旅游消费非理性维权现象的成因,并提出旅游消费维权规制优化进路,维护旅游消费理性维权的良好氛围,促进旅游消费市场良性循环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上海市旅游消费规制和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现况,第四部分上海市旅游消费非理性维权实证研究——基于308起非理性维权案例,第五部分是现有规制下上海市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成因,第六部分则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优化进路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相较于以往对旅游消费维权行为的研究,本研究更注重案例中出现的非理性消费维权成因探究,将旅游消费维权涉及的三方——即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监管部门——通过非理性维权成因串联起来一起分析。同时质性研究可以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避免量化研究中过于数据化而减少与实际的联系。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的出现,对理性维权的旅游消费者造成了不公正性,对旅游消费市场健康氛围产生负面影响。然而,规制机构结构单一,并不利于规制制定的权威性、协调性和专业性。加之旅游经营者处理旅游消费维权案件时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海市目前的旅游行业协会管理权限萎缩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执行规制不力都是造成旅游消费维权问题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旅游消费维权救济途径使用不便的情况始终存在。这些因素共同成为旅游消费者在现有规制下非理性维权的成因。本文对这些因素进一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改善旅游消费者权责概念引导,加大理性维权宣传,并对非理性维权进行节制,实现真正的旅游消费维权公共利益,同时促进旅游消费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合理配置各规制及执行机构权力,并建立详细的联动机制体制,同时引入多元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规制,实现多元化治理。建立激励机制,在降低规制产生的成本同时,提高被规制企业内部效率。提升旅游行业协会管理权限,并加强政府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能力。将法定的四条维权救济途径侧重进行明确划分,整合对外途径、对内才具体划分,以此来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同时减少行政资源浪费。
高歌[5](2019)在《暑假“烧钱季”:你实现“暑假自由”了么?》文中提出暑假来临,紧张了一学期的孩子们期待着假期能够"自然醒+任性玩"。然而不少家长却高兴不起来,如何将长达两个月的假期安排得有趣、有料、有味,让人大伤脑筋,而这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支撑。去年,"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引发舆论热议,今年,"暑假自由"又成为新热词。在不少家长心中,暑假早已成为"烧钱季"的代名词。
邓悦[6](2019)在《跨国移民的文化认同 ——缅甸密支那侨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缅甸前往我国台湾地区升学,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返回缅甸寻求发展的密支那侨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历史文献、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密支那侨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背景,了解他们前往我国台湾地区留学及返回缅甸的动因、途径和过程,呈现他们回到缅甸以后的生存现状,分析其跨国移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脉络,最后回归于密支那侨生基于其社会化经验,形成的多元性和场景性文化认同进行讨论和总结。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历史因素、族缘因素、血缘因素、政策因素和业缘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们形成了与祖籍地云南、留学地台湾地区、居住地缅甸三地复杂的多元关系。密支那侨生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缅甸社会、密支那华人社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的三重作用力的影响。密支那侨生前往我国台湾地区留学后返回缅甸的跨国移动,从文化层面来看这是一个“由熟到生、由生变熟再由熟到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文化认同基于其社会化经验不断被形塑,最终呈现出多元性和场景性的文化认同——在国民身份上认同缅甸,同时承认自己的密支那华人身份、密支那侨生身份;在文化上接纳缅甸文化,同时认同密支那华人社会文化和我国台湾地区社会文化。因其多元性与场景性的文化认同,同时通过训练自身的缅语能力、推动子女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在其他族群中拓展交际圈等实际行动,他们更积极地适应和融入缅甸社会之中。他们既保留了密支那华人社会文化的小圈子又能够走出去融入缅甸社会文化的大圈子,从而获得比父辈与同辈未赴台留学者更好、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前景。
康爽[7](2018)在《天津港邮轮母港邮轮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亚太地区的邮轮市场中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邮轮航线始发港同时也是环球航线的重要挂靠港,亚太邮轮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而中国在亚太邮轮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如今中国地区基本形成了三点一线的邮轮母港基本格局,北方地区以天津港为中心,辐射日韩和北美东海岸地区;中部以上海港为主要代表,主要航线是周边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厦门和三亚是南部市场核心,辐射台湾和东南亚。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日益密切,赴华旅游的游客逐年递增,而出国旅游的游客也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旅客对邮轮市场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国际上邮轮旅游业营业额增长迅猛,每年增幅超过10%,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从2006年起,经过10年的发展和扩张,我国邮轮市场增长势头节节攀升,到2015年成为全世界第4大邮轮市场。作为中国唯一坐落于自由贸易区的邮轮母港,天津具备齐全的邮轮服务基础设施,同时也有利好的政策作为支持。十三五期间,以邮轮为重点的旅游产业是天津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也是带动天津和周边城市旅游市场发展的新引擎。本文以天津邮轮母港的邮轮业务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天津邮轮母港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威胁和不足,着重探讨天津邮轮业务发展趋势和针对相关不足提出部分发展策略。主要使用SWOT方法分析邮轮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并使用IDS分析工具对天津邮轮业务和国内其他地区业务能力进行分析和对比,使用神经网络预测法对未来年业务量进行预测,通过分析现状和趋势,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和宛历[8](2018)在《海外健康服务的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以FX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海外医疗健康服务企业如何打破现状,借助自身优势资源发现、识别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大健康创业机会,并通过不断试错迭代实现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战略扩张。论文以FX公司为例,从行业现状、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海外健康服务平台存在的价值,并从创新、合作、共享、多赢的角度提出了平台化模式的建议。论文首先通过对大健康产业、移动互联技术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的分析,系统性地梳理了当前海外健康中介服务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机遇。进一步对企业优势资源和能力进行评价,尤其是结合核心团队在金融保险行业和健康服务平台领域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选择海外健康服务+互联网作为创业的方向,重点对海外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前期的需求验证进行分析,提出创业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海外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的现状,找到供需双方面临的问题和痛点,通过健康服务趋势和客户需求升级趋势对海外医疗服务产业存在的创新机会进行发现和识别。2)在市场调研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商业模式理论,从客户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四个模块,对海外健康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进行设计。3)总结公司前期已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经验教训,针对关键要素,不断优化模式,迭代升级建立竞争优势。从健康医疗商户、终端用户、分销渠道、配套服务提供商等角度对影响该服务扩散和用户粘性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分享经济的解决方案。4)如何运用合作和分享机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进一步通过服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创新,降低信任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平台服务模式的效率和竞争优势,最终帮助平台生态圈内的各个端口实现多赢并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公司海外健康服务平台的创业项目进一步厘清了发展思路,如果得以实现,将帮助更多国人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省心、价格合理、服务体验俱佳的全球优质健康医疗服务。
金世源[9](2017)在《基于中日韩比较的釜山邮轮港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邮轮旅游以其舒适性、便捷性,并能够在短时间内饱览各地风土人情、品味美食、欣赏表演等高品质旅游服务而成为现代人偏爱的旅游方式,并被世界旅游组织(UNWTO)评为21世纪最好的旅游产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邮轮产业是具有巨大波及效应的成长型产业。因此,发展邮轮旅游经济成为世界许多港口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日韩邮轮市场的迅速发展,中日韩主要港口把邮轮产业的发展作为新的增长动力,加强对邮轮基础设施的投资,并积极发展邮轮旅游。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和发展规划,为吸引邮轮旅客精心计划促营销,为加强港口基础建设竭心尽力谋发展,各方周密计划实施确保各个阶段目标的落实,而邮轮港口竞争力的提升则相应成为近期韩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构建邮轮港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日韩邮轮港口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并以韩国釜山邮轮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竞争力提升举措。论文分为七章,从四个方面对邮轮港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首先,理论分析。以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邮轮港口具有与一般港口不同的特殊性以及其独特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第二,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的梳理和专家咨询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并推导出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构建邮轮港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5项一级指标及18项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港口设施及服务条件"、"腹地旅游条件"、"连通性条件"、"政策条件"和"港口腹地经济条件"等。然后,针对邮轮相关的学界、政府及港口的专家进行了第一轮问卷调查,通过AHP分析法,得出邮轮港竞争力要素的重要程度(权重)情况。根据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出邮轮港的竞争力因素中"腹地旅游条件"为最显着影响因子,其次依序为"港口设施及服务条件"、"连通性条件"、"政策条件"及"港口腹地经济条件"。第三,着力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日本、韩国的代表性港口上海、福冈、济州和釜山的邮轮港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以邮轮公司的职员、船员和港口相关从业人员为对象,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对以上四个港口进行了综合测评,并以第一轮问卷调查中的权重值来比较四个港口间的竞争力差异。最后的综合得分排位为上海、福冈、济州和釜山港,可以得出釜山港的竞争力排位最低。第四,案例研究。在了解掌握釜山邮轮港的具体运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海外先进邮轮港口的案例分析比较,探讨具备邮轮港口竞争力所需的核心要素是哪些,并对本文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性检验。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提出强化釜山邮轮港竞争力的建设性意见及可操作性对策。提出要扩建邮轮基础设施和便利设施,强化与机场的连通性,提高价格竞争力,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市场营销策略,实现靠泊地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的多样化、个性化以及提高邮轮专业人才素质等。
金德谷[10](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今年出国旅行有优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出国旅行有优惠(论文提纲范文)
(1)多媒体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对比研究 ——以《长城汉语》和《环球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国家形象 |
二、人物塑造视角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汉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
二、多媒体汉语教材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比较分析法 |
二、个案分析法 |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法 |
第一章 两套多媒体教材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一节 《长城汉语》基本情况 |
一、《长城汉语》综述 |
二、《长城汉语》数据收集 |
第二节 《环球汉语》基本情况 |
一、《环球汉语》综述 |
二、《环球汉语》数据收集 |
第二章 两套多媒体教材中国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基础信息分析 |
一、身份信息 |
二、外形设计 |
第二节 性格特征与思想观念分析 |
一、性格特征 |
二、思想观念 |
第三节 呈现方式分析 |
一、故事线编排 |
二、多媒体手段 |
第三章 两套多媒体教材中国人物设计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长城汉语》兄弟姐妹关系的塑造分析 |
一、兄弟姐妹关系内容的塑造分析 |
二、兄弟姐妹关系内容编排的合理性 |
三、汉语教材中兄弟姐妹关系的呈现建议 |
第二节 《环球汉语》独立自强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 |
一、女性人物姚师傅形象分析 |
二、姚师傅的呈现方式分析 |
三、汉语教材中女性人物塑造的启示 |
第四章 关于国际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塑造的思考 |
第一节 两套多媒体教材所塑造中国人物的成功之处 |
一、宏观统筹中国人物形象塑造 |
二、多维度塑造人物积极正面的形象 |
三、重视角色自身的成长性 |
第二节 两套多媒体教材所塑造中国人物形象的不足之处 |
一、部分观念老旧 |
二、人物塑造的饱满度不足 |
第五章 对汉语国际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建议 |
第一节 原则上,宏观把握,整体统筹 |
第二节 内容上,真实可感,立体饱满 |
第三节 视角上,中外“合塑”,讲好“中国故事” |
第四节 呈现上,创新求变,技术领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长城汉语》生存交际系列对话内容梳理 |
附录二《环球汉语》初级阶段连续剧故事情节梳理 |
附录三《环球汉语》初级阶段本研究所选取中国人物着装穷尽统计 |
致谢 |
(2)2020滞留美国实录(二)(非虚构)(论文提纲范文)
23.游行取得的成果 |
24.抢机票 |
25.更换驾照 |
26.在美国去世的同胞 |
27.捐款 |
28.新冠病毒派对 |
29.Face Book上的交易 |
30.寻找短租房 |
31.戴口罩立法 |
32.终于找到房子 |
33.失业救助金 |
34.航空公司的退票费 |
35.重磅消息一 |
36.重磅消息二 |
37.又一次被迫搬家 |
38.华人一家确诊新冠 |
39.美国人眼中的疫情发钱 |
40.带同胞去做核酸检测 |
41.核酸检测生意火爆 |
42.终于办好护照 |
43.奥本留学生杀人 |
44.终于可以回国 |
(3)实践报告:商务陪同口译中译员的角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peakers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s |
2. PRE-TASK PREPARATION |
2.1 Information Collection |
2.2 Preparation of Glossaries |
2.3 Pre-task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lient |
3. PROCESSES AND REFLECTIONS |
3.1 Performing the Tasks |
3.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3.3 Feedback and Self-evaluation |
4.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IN LIAISON INTERPRETING |
5. CASE ANALYSIS |
5.1 Interpreter as an Information Transmitter |
5.2 Interpreter as a Conversation Participant |
5.3 Interpreter as an Information Provider |
5.4 Interpreter as an Activity Organizer |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6.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4)上海市旅游消费维权规制研究 ——基于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消费者权益 |
二、旅游消费维权 |
三、理性维权与非理性维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规制理论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其发展 |
二、规制理论对旅游消费维权分析的适用性 |
第二章 上海市旅游消费规制和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现况 |
第一节 上海市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市旅游消费维权现有规制 |
一、上海市旅游消费维权现有规制概况 |
二、规制体系的三个层次 |
第三节 上海市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现况 |
一、上海市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概况 |
二、上海市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分类 |
第三章 上海市旅游消费非理性维权实证研究——基于308起非理性维权案例 |
第一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设计 |
三、案例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研究结果 |
一、维权目的范围扩大化 |
二、规制机构长期一元化 |
三、旅游经营者缺乏积极性、协商随意性大 |
四、救济途径使用不便 |
第四章 现有规制下上海市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成因 |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缺乏清晰的权责认知 |
一、旅游消费者对权责概念理解存在偏颇 |
二、理性维权宣贯形式单一乏力 |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维权规制及执行机构配置缺陷 |
一、规制机构结构一元化 |
二、规制及执行机构之间纵向权力分配不明确、横向联动不足 |
第三节 旅游经营者缺乏自律和日常监管 |
一、旅游经营者自律动力不足 |
二、政府监管部门规制执行乏力 |
第四节 旅游消费维权救济途径使用便捷性不足 |
一、维权救济途径侧重分工不明确 |
二、维权救济途径之间互相割裂 |
第五章 上海市旅游消费维权规制优化进路 |
第一节 改善旅游消费者权责认知,加大理性维权宣传 |
一、进一步明确旅游消费者权责范围 |
二、改善宣贯形式,加大理性维权宣贯力度 |
第二节 改善规制机构间的配置模式 |
一、引入多元社会主体合作治理 |
二、明确规制及执行机构间权力分配和横向联系细则 |
第三节 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维权协商的管理与监督 |
一、增加激励机制,强化旅游经营者自律意愿 |
二、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规制执行能力和执政素养培训 |
第四节 降低旅游消费维权救济途径使用难度 |
一、明确各维权救济途径的侧重和分工 |
二、整合维权救济途径,做到“外统一,内分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308个旅游消费者非理性维权案例清单 |
后记 |
(5)暑假“烧钱季”:你实现“暑假自由”了么?(论文提纲范文)
辅导班成“烧钱”标配 |
暑假游学也很热 |
重游莫轻学消费需理性 |
(6)跨国移民的文化认同 ——缅甸密支那侨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际移民理论研究 |
(二) 认同理论研究 |
(三) 缅甸华人华侨研究 |
(四) 前人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 缅甸密支那滇籍华人 |
(二) 缅甸密支那侨生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 |
(二) 田野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 |
六、“夷方”——田野点介绍 |
(一) 密支那侨生生存的自然环境 |
(二) 密支那侨生生存的社会环境 |
第一章 想象与现实交织的“缅甸密支那滇籍华人”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密支那滇籍华人迁徙的历史叙事 |
一、“走夷方”:古代滇西汉人赴缅北经商 |
二、缅甸独立(1948年)以前的密支那滇侨 |
三、1950-70年代滇西边境“有家底人”的“跑缅甸” |
四、中国改革开放后迁往缅北的滇西“淘宝”汉人 |
第二节 密支那滇籍华人社会的文化展演 |
一、密支那滇籍华人的精神生活与信仰空间 |
(一) 彰显族群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对联与家堂 |
(二) 儒释道与民间信仰并存:观音寺与财神庙 |
二、密支那滇籍华人的社会生活 |
(一) 同乡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节日里的同乡聚会 |
(三) 婚丧嫁娶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
第三节 非中非缅——矛盾的公民身份 |
一、公民身份与日常生活困境 |
二、公民身份对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缅甸密支那侨生赴台留学 |
第一节 密支那华文教育发展历程与台湾地区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一、萌芽时期(1926年—1949年):中国远征军将士建立华夏学校 |
二、独立草创时期(1950年—1963年):扩大招生以校养校,兴办初中部 |
三、补习班时期(1963年—1983年):缅甸国有化政策下化整为零艰难教学 |
四、茁壮发展时期(1983年—至今):赴台升学人数增加、学校制度得以完善 |
五、特点: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亲密联系 |
第二节 密支那侨生赴台留学的兴起、发展与路径 |
一、留学台湾的兴起与过程回溯 |
二、留学台湾的路径与方式 |
(一) 通过海外联合招生考试 |
(二) 辗转第三方国家泰国赴台留学 |
第三节 赴台留学的行动逻辑 |
一、密支那华文教育传统与汉文化认同 |
二、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缅甸侨生的优惠政策 |
三、个人发展期许及对台湾现代性的想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缅甸密支那侨生离台返缅 |
第一节 密支那侨生在台留学期间的困境与去留抉择 |
一、求学路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二、就业问题与求职困境 |
三、在台期间价值观念的改变和个人能力的训练 |
四、离台返缅寻求新出路 |
(一) 坚定返缅 |
(二) 在两地之间徘徊往复 |
第二节 密支那侨生离台返缅的行动逻辑 |
一、台湾地区身份的获取:机遇和能力 |
二、非台身份及身份认同困境 |
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台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缩减 |
四、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
五、缅甸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
六、祖源地与第二故乡密支那社会关系网络牵引 |
第三节 密支那侨生返缅后的生计方式 |
一、继承家族生意 |
二、留台返缅后反哺母校 |
三、利用留台经验自主创业 |
四、特点:延续传统生计方式同时紧抓新机遇 |
第四节 密支那侨生返缅后对密支那华人社会的影响 |
一、弱化传统汉人家庭成员角色 |
二、直面育成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成立组织、搭建发展平台、共享资讯 |
四、影响和改变传统社会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缅甸密支那侨生的跨国移动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密支那侨生返缅后的文化认同与个体生活实践 |
一、“在地化”——自我身份的思考与变化 |
二、个人缅语能力的训练 |
三、推动子女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
四、在其他族群中拓宽交际圈 |
五、借地生存,融入当地 |
六、生产生活中的台湾文化烙印 |
第二节 密支那侨生的文化认同分析 |
一、社会化与密支那侨生文化认同 |
二、密支那侨生文化认同的多元性与场景性 |
第三节 密支那侨生跨国移动的思考 |
一、工具理性取向 |
二、资源获取与劳动力市场需求 |
三、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四、跨国移动的主体性和延续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天津港邮轮母港邮轮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邮轮母港经营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方法概述 |
2.1 邮轮相关概念 |
2.1.1 邮轮的分类 |
2.1.2 邮轮的功能 |
2.1.3 邮轮母港 |
2.1.4 邮轮产业经济 |
2.2 分析及预测方法介绍 |
2.2.1 SWOT分析方法 |
2.2.2 IDS系统和ERA方法 |
2.2.3 BP神经网络预测 |
第3章 天津邮轮母港邮轮业务发展及现状分析 |
3.1 天津邮轮母港发展现状 |
3.1.1 天津邮轮母港建设情况 |
3.1.2 天津港邮轮母港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 天津港邮轮母港邮轮业务发展有利因素 |
3.2.1 天津邮轮业务发展优势 |
3.2.2 天津邮轮母港邮轮业务发展机遇 |
3.3 天津港邮轮母港邮轮业务发展不利因素 |
3.3.1 天津邮轮业务发展不足 |
3.3.2 天津邮轮母港业务发展威胁 |
3.4 现状分析和总结 |
第4章 天津邮轮母港竞争力分析和业务发展预测 |
4.1 天津邮轮母港竞争力分析 |
4.1.1 IDS系统评价基本步骤 |
4.1.2 IDS评价过程及结果 |
4.2 天津邮轮母港业务量预测 |
4.2.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4.2.2 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
4.2.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2.4 预测结果分析 |
4.3 分析与小结 |
第5章 天津邮轮母港邮轮发展策略 |
5.1 把握市场走向努力开拓和完善市场 |
5.1.1 注重对内地客源市场的开发 |
5.1.2 广泛宣传扩大天津邮轮知名度 |
5.1.3 加强本地特色打造天津旅游品牌 |
5.1.4 依靠港城联动扩大邮轮经济链 |
5.2 加强母港自身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
5.2.1 注重基建完善港内配套设施整体建设 |
5.2.2 优化交通突出优良海港和城市交通的结合 |
5.2.3 增进和邮轮公司及旅客之间的关系 |
5.3 创新运营方式提高邮轮管理能力 |
5.3.1 注重邮轮旅游业相关人才培养和储备 |
5.3.2 革新营销理念和管理方式 |
5.3.3 强化服务理念打造人性化服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指标与结果 |
附录B 神经网络运行图 |
致谢 |
(8)海外健康服务的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以FX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业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创业背景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创业机会和SWOT分析 |
2.1 行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
2.1.1 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
2.1.2 主要企业分析 |
2.2 创业机会分析 |
2.2.1 宏观政策 |
2.2.2 互联网+行业 |
2.2.3 行业痛点分析 |
2.3 创业项目定位 |
2.4 价值分析 |
2.4.1 消费者价值 |
2.4.2 产品服务提供商价值 |
2.4.3 社会价值 |
2.4.4 商业价值 |
2.5 SWOT分析 |
2.5.1 竞争优势 |
2.5.2 竞争劣势 |
2.5.3 公司面临的潜在机会 |
2.5.4 危及公司的外部威胁 |
2.6 小结 |
第三章 平台商业模式理论设计 |
3.1 商业模式概念模型 |
3.1.1 客户价值主张 |
3.1.2 盈利模式 |
3.1.3 关键资源 |
3.1.4 关键流程 |
3.2 平台要素 |
3.2.1 产品要素 |
3.2.2 服务要素 |
3.2.3 用户要素 |
3.2.4 激励(平台治理)要素 |
3.3 持续优化 |
3.3.1 产品优化 |
3.3.2 政策优化 |
3.3.3 技术和运营优化 |
3.3.4 服务优化 |
3.3.5 衍生服务 |
第四章 平台商业模式验证 |
4.1 需求验证 |
4.2 流程验证 |
4.3 分享机制验证 |
4.4 下一步规划 |
第五章 结论和前景 |
致谢 |
附件一 |
参考文献 |
(9)基于中日韩比较的釜山邮轮港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本文相关理论基础 |
一、区位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本文相关基本概念 |
一、邮轮与邮轮旅游的概念 |
二、邮轮产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
三、邮轮港口的类型 |
四、邮轮港口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邮轮产业相关研究 |
二、港口竞争力相关研究 |
三、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四、邮轮港口竞争力相关研究 |
第三章 邮轮港口竞争力理论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港口竞争力理论 |
一、竞争力的内涵 |
二、港口竞争力的内涵 |
三、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邮轮港口竞争力基本内涵分析 |
一、邮轮港口竞争力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二、邮轮港口竞争力的要素 |
三、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邮轮港口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二、邮轮港口竞争力指标因素 |
三、邮轮港口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章 中日韩邮轮港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邮轮港口竞争力决定因素权重值的测定 |
一、权重值的计算方法:AHP分析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及可靠性分析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二节 中日韩邮轮港口竞争力比较实证分析:以上海、福冈、济州、釜山港为列 |
一、中日韩邮轮港现况 |
二、比较对象港口选定及数据整理 |
三、中日韩主要邮轮港的竞争力比较分析结果 |
第五章 釜山邮轮港的问题及国外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釜山邮轮港现况以及问题 |
一、釜山港的发展现况 |
二、釜山邮轮港的问题 |
第二节 世界主要邮轮港口案例 |
一、美国迈阿密港 |
二、美国埃弗格莱兹港 |
三、巴巴多斯港 |
四、西班牙巴塞罗那港 |
五、新加坡邮轮港 |
六、启示:由国外案例分析归纳出的邮轮港口成功因素 |
第六章 釜山邮轮港的竞争力提升方案 |
第一节 釜山邮轮港的SWOT分析 |
第二节 釜山邮轮港的竞争力提升方案 |
一、硬实力方面的竞争力提升方案 |
二、软实力方面的竞争力提升方案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与启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世界及中日韩邮轮产业发展现况 |
附录二: 关于邮轮港竞争力因素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日韩主要邮轮港口间竞争力指标评分问卷 |
后记 |
(10)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今年出国旅行有优惠(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对比研究 ——以《长城汉语》和《环球汉语》为例[D]. 耿亚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2020滞留美国实录(二)(非虚构)[J]. 唐一惟. 作品, 2020(12)
- [3]实践报告:商务陪同口译中译员的角色分析[D]. 方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上海市旅游消费维权规制研究 ——基于消费者非理性维权的视角[D]. 赵君苓.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暑假“烧钱季”:你实现“暑假自由”了么?[J]. 高歌. 齐鲁周刊, 2019(28)
- [6]跨国移民的文化认同 ——缅甸密支那侨生研究[D]. 邓悦. 云南大学, 2019(03)
- [7]天津港邮轮母港邮轮发展策略研究[D]. 康爽.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1)
- [8]海外健康服务的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以FX公司为例[D]. 和宛历. 电子科技大学, 2018(12)
- [9]基于中日韩比较的釜山邮轮港竞争力研究[D]. 金世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10]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