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地形起伏地区应用回射电磁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宝和,王德夫,王寅生[1](1983)在《在地形起伏地区应用回射电磁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几年来,我国的交流电磁法找矿工作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进,地质效果有了提高,但是,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地形不平的情况下,电磁法的应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电磁法在山区的找矿效果,常要研究消除地形影响的方法,为此,我们利用加拿大克龙公司的回射电磁倾角仪(CEM)进行了回射电磁法的研究。1979、1980
戴娅琼[2](2008)在《InSAR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精度分析及构造地貌信息提取 ——以西藏当雄—羊八井为例》文中提出西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m以上,高原四周为巨大山系所环绕,地势雄伟,屹立于塔里木盆地和印度河—恒河平原之间,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高原,故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高原又是地球上最年轻的构造活动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复杂的地质结构。西藏高原是现代构造强烈活动的地区。在其周缘和内部都存在许多活断层和地震地表破裂。但是,青藏高原周围和内部活动断层的性质、规模,活动幅度、深部构造以及形成演化历史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别,有待于我们加深对其的探索和认识。西藏高原与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密切相关。对西藏地区的探索并不能完全离开亲临高原,但如果只凭人类的足迹去一点一滴地揭开它的奥秘是不科学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为人类探测青藏高原,发现其资源,认知其机理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人类更深刻地认识青藏高原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近10多年得到迅速发展,也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优势在于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不受云雾干扰,并能一次大面积成像。一方面对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地形测量;更重要的是差分干涉测量能得到同震形变图,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能监测厘米甚至毫米级的形变,为监测西藏活动断层的变化提供了方法,甚至可以为整个青藏高原的动态变化和研究青藏高原与全球的关系提供线索。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为我国西藏地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探索新途径。我国目前有许多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缺少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本文一方面对InSAR技术本身不断探索,另一方面探讨将此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西藏地区研究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InSAR生成西藏当雄—羊八井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利用ERS-1/2 tandem星载SAR数据,在综合分析SRTM和1:50000DEM的前提下,成功获取当雄—羊八井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在基于和1:50000DEM的比较分析,论证了InSAR-DE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证明了InSAR用于西藏地区制图的可行性。(2)分析了InSAR技术测高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基于所用的生成DEM的SAR数据对,深入分析了短基线在用于生成DEM中的不利因素,抗误差能力差,说明了在选择数据时遵循最优基线原则的重要性,空间基线不仅影响空间相关性而且影响高程对干涉相位差的灵敏度,揭示了地面坡度对干涉相位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高程变化太快,干涉条纹产生重叠,会导致严重的失相关,从而无法对高程进行准确推算。(3)外部DEM在干涉测量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外部DEM在干涉测量中的实质,与在差分干涉测量应用中的异同,并论证了外部DEM在利用干涉测量生成DEM过程中的作用,其主要贡献在于提供参考坐标和降低解缠难度,特别是对于陡坡地段有明显的效果,使地形剖面线走势改善至和真实地形一致。(4)PS-InSAR技术的初步应用研究通过对处理后PS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盆地南部所有点随时间呈负向运动,北侧呈正向运动,这也意味着盆地南侧仍处于不断的沉降阶段,北部处于隆升阶段。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6mm/y,上升速率为7mm/y。(5)专题图制作利用ETM+光学影像、InSAR-DEM和大范围的SRTM,制作阴影图、坡度图、坡向图和三维立体图,提取研究区的构造地貌信息。
史增园[3](2010)在《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正演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SEM)在海底探测中的应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CSEM己被用于大洋地壳研究、海底沉积物分布调查和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并在深海油气勘探中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以水平电偶极子源为发射源,研究了海洋CSEM在海上勘探施工方法和原理。采用自适应有限元法实现二维正演模拟,分析了影响CSEM勘探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总结了其响应规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了空气、海水和海底地层三种不同介质的解析解,得出了在海底上方任意点的频率域电磁场公式,可以仿真任意海洋地电模型的电磁响应。2、改进国外海洋可控源电磁二维正演软件MARE2DCSEM程序,开发了windows下的自适应有限元海洋可控源电磁二维正演模拟软件。3、通过正演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影响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关键因素有:海水深度、海底电阻率、地层厚度、海底地形、排列方式及其发射频率。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深海、高电阻率、厚层高阻体、平坦地形对取得好的海洋CSEM勘探效果有利;二维模型下观测系统采用轴向排列(inline)能够得到较好的探测效果;在深海环境下适合的频率段为0.01Hz1Hz。4、对典型的油藏构造(背斜和断层油气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海洋CSEM法可以区分油气是否存在。但尚不能根据简单的归一化曲线特征判定油气的位置大小及个数等信息,需对电磁资料做偏移处理工作。5、首次使用我国某海域WC15-1区域的油气藏剖面建立相对应的模型,模型结果表明海洋CSEM法需要结合地质地震等综合资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李少达[4](2011)在《强震区斜坡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对防御和减轻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快速地确定震后诱发地质灾害点,对可能发生的诱发地质灾害作出合理评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是尽可能避免和降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巨大损失的有效手段。遥感技术是当代非常重要的科技手段,在灾区信息获取工作方面具有实时、覆盖范围广、数据类型丰富、分辨率高等特点,能够及时快速获取与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堰塞湖等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点发育分布特征信息,为救灾计划制定、灾情评估、灾后重建、减轻灾害的影响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遥感技术用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相关领域,虽然已经有相当多的成功案例和有益经验,但主要集中在灾害点信息提取和宏观区域评价等方面,对基于高精度遥感解译,进行地质灾害体的精细解译、地质灾害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提取、地质灾害的产生过程的分析,以及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应用和分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潜在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现场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与探索遥感技术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中遥感图像处理、地质灾害快速信息提取与解读,以及灾害信息库的建立等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创新成果与认识有以下方面:(1)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遥感图像增强方法Russo提出了一种模糊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相比其它常用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该方法中参数是固定的,所以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针对该方法的参数调节提出了一些自动化方法,使该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效果仍不理想。本文通过对该方法中两个参数对最终图像增强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参数调节方法。通过与各种传统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增强效果更好等特点;将改进方法用于本文研究区实际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其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2)针对汶川地震诱发的崩滑流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内部结构复杂等特点,综合应用3S技术,在利用高精度遥感图像地质灾害影像特征分析及相关信息提取和野外调研基础上,探索、提出了利用3S技术进行地质灾害体精细解译及其内部结构分析的思路及方法,对研究区地质灾害体进行了详细解译,基本查明了其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为地质灾害体风险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3)考虑到目前灾后泥石流灾害正处于高发期,常规勘察手段很难获取泥石流评价的基础数据的难题,提出了采用3S技术对典型泥石流进行遥感动态调查、分析、评价与预测的方法,并以研究区重点地区即震中附近的牛眠沟为例,详细地剖析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泥石流物源特征、统计灾害要素信息等具体方法。可有效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水源条件、泥石流运动特征和规模、灾情和险情。并结合GIS提取的泥石流沟相关参数,对该区泥石流总量与输沙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泥石流易发程度、发展趋势和危险性。(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分布式网络的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信息库在深入分析地震诱发灾害信息库在用户、功能和数据使用等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对已取得的数据成果在空间坐标系与参数、地图投影与比例尺、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编码规则、要素划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分布式网络的地质诱发灾害信息库。信息库主要提供对查询检索、数据输出、数据库管理等三大核心功能,信息库系统涵盖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质灾害专题数据和评价模型数据等综合地质诱发灾害信息。(5)设计了地震诱发灾害数据的元数据模型,并在实际的数据共享服务中得到了应用在数据共享方面,以元数据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地震诱发灾害数据的元数据模型,并在实际的数据共享服务中得到了应用。选择Windows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作为信息库系统的运行环境,运用Java EE加ArcSDE完成了信息库的开发工作。系统的应用表明:从共享完整性角度分析,信息库满足了对现有研究数据的管理、数据成果的可视化以及为数据使用者提供网络共享的需要;从功能的实现角度,实现了对数据的有效分类、组织与管理,提高了对地质灾害数据的统一、高效管理和科学利用,为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能够作为同类研究问题的建设示范。
吴婷婷[5](2020)在《针对高亮复杂下垫面地表区的云雪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水系动态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不同的领域,其中,多光谱数据具有相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时间分辨率,其光谱信息也较为丰富,在遥感领域的应用规模最广。近年来,以Landsat 8为代表的多光谱卫星数据的免费开放,为多光谱卫星遥感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云检测是遥感影像应用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遥感影像的云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多数的云检测算法对卫星影像中厚云进行提取时所表现出的效果都相对较理想,而当卫星影像中含有薄云以及形态较小的点状云时,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存在一定的漏判现象;云和冰雪或沙漠等高亮下垫面地物的光谱在可见光波段都呈现高亮的状态,当下垫面含有与云具有相似光谱特性的对象时云检测的效果较差,容易产生多判的现象。基于上述背景,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主要研究针对高亮复杂下垫面地表区的云雪分离,研究并构建了三种云检测和云雪分离的算法,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云和高亮复杂典型下垫面地物信息在不同波段特有的吸收反射特性,以及不同地物波谱之间的互补性和冗余性,总结得到Landsat 8影像波段4、波段6、波段7和波段9具有区分云和雪及高亮复杂下垫面的诊断特征。2、测试了 Landsat 8新增加的卷云波段的应用效果,重点研究了其在云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总结了该波段目前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3、研究并构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分形求和模型的云检测算法,在普通下垫面区域,该算法检测效果理想,特别是对于难以被识别到的形态很小的点状云、厚云边缘的较薄的云层,本算法效果显着。4、研究并构建了高亮下垫面地区云雪分离算法,该算法可以将云与雪、沙漠等高亮下垫面区所产生的椒盐噪声分离,同时可进一步地将云分为薄云、中等云、厚云。特别是当Landsat 8影像下垫面中有大量积雪存在或者含有形态较小难以被识别的点云时,云和雪分离效果较为理想。5、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多维信息的云雪分离算法,该算法对云和雪进行分离的效果较为理想,特别是当Landsat 8影像中含有地形较为复杂的下垫面背景信息,或者含有轮廓边界非常模糊且呈现弥雾状分布的难以被识别的云体信息时,该算法云雪分离的效果更为显着。6、研究了适用于Landsat 8影像云雪分离算法的定量化评价的指标,最终在本文中采用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F1分值来定量化判断云雪分离的效果。选择了一轨地物类型多样、南北跨度大、地形、气候具有多样性且覆盖范围较大的数据集,将本文算法与在云检测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的人工神经网络以及Fmask 3.2算法作对比,证实了本文算法在高亮复杂下垫面地表区的云雪分离的有效性。
刘灿[6](2013)在《会泽铅锌矿区遥感地质异常信息提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会泽铅锌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找矿技术方法及增储研究项目,以会泽铅锌矿为研究区域,利用美国Landsat7ETM+影像、日本ALOS影像、德国RapidEye影像和DEM为数据源,对研究区遥感图像采用几何纠正、图像裁剪、彩色合成、空间变换、图像增强等技术手段,提取地貌信息和构造信息;利用掩膜技术去除水体、阴影等干扰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阈值分割技术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异常、地球化学异常等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开展研究区遥感找矿预测,圈定了研究区遥感找矿远景区,为矿区外围找矿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本论文的核心是深入挖掘遥感数据所包含的综合地质异常信息,并且建立有效的表达参数和模型。构造信息、蚀变信息的提取有比较成熟的模型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是植被覆盖区的岩性信息、地貌信息提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地质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这是本文的主要难点和创新点所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研究区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多的特点,对遥感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图像增强等预处理,突出显示研究区域线性构造和地貌信息;(2)研究线性构造其在遥感影像上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3)提取了地貌信息,并分析了所蕴含的地质意义;(4)本文构建了“线环构造+地貌部位+岩性信息+蚀变异常”遥感综合地质异常体系这一新概念,在深入分析遥感数据所承载的异常空间特征与波谱特征信息基础上,证实遥感作为丰富信息的技术载体,在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价应用中可以作为独立参量的发挥作用。(5)深入阐述了“掩膜去干扰+主成分分析+异常分级蚀变异常提取”中各个过程的工作原理,并有效改善了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的效果,总结出一套适合研究区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工作流程。
梁高光[7](2013)在《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的仿真问题,提出了构建地形模型并利用射线跟踪算法实现电波传播仿真的设计方案,并对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作详细介绍。论文首先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的概念、研究意义和主要目标。在总结国内外电磁环境仿真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射线跟踪算法和地形建模方法。其次研究了电波传播的基本机制,包括直射、反射和绕射的计算,并总结了常见的电波传播模型,分析了射线跟踪算法在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的优势。论文用详细地介绍了射线跟踪法实现过程中的算法和相关技术,并对计算机仿真中的处理模块做了介绍。分析了常见地形数据库,提出仿真所用地形的特点和地形转换方法,介绍了地形模型的建模方法。最后对电波传播的应用做了一些举例。论文对复杂地形上的电磁环境仿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常用地形数据库构造仿真地形模型的方法,详细研究了射线跟踪法在地形仿真中的实现问题。方案实现了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的构建复杂电磁环境的方法。
马文杰[8](2008)在《基于SPOT5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结合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SPOT5数据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研究(2006C33056)而展开的,由于土地利用信息是影响水土流失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POT5影像数据获取土地利用信息的技术。为了较好的获取土地利用信息,本文结合SPOT5影像几何分辨率特点采用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分层分类方法。在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时,结合不同地物自身的波谱特性应用了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水体特征提取时,使用了波段运算的方法得到水体特征波段PRWI,针对茶树使用波形判断与单波段阈值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分类条件,并设计分类器。通过2005年11月余杭区SPOT5影像的具体分类实验,结合野外实地勘测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类结果精度评价,证明得到的土地利用类型精度是较高的,能够满足水土流失提取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精度要求,表明分层分类方法是比较适合水土流失提取模型中的土地利用类型获取的。并对比了监督分类的结果,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分类的精度。同时本文尽可能的把分类细化到具体的树种(茶树),本次试验方法为相似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下一步提取水土流失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地形起伏地区应用回射电磁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地形起伏地区应用回射电磁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InSAR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精度分析及构造地貌信息提取 ——以西藏当雄—羊八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InSAR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
1.1.1 InSAR的基本概念 |
1.1.2 InSAR技术的优越性及不足 |
1.1.3 InSAR的发展历史 |
1.1.4 InSAR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1.2 本文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nSAR原理与方法简介 |
2.1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
2.1.1 真实孔径雷达(RAR) |
2.1.2 合成孔径雷达(SAR) |
2.1.3 SAR成像原理 |
2.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基本概念 |
2.3 InAR技术处理流程 |
2.4 差分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测量 |
2.4.1 传统差分干涉测量 |
2.4.2 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藏当雄-羊八井地区InSAR处理及精度分析 |
3.1 西藏当雄-羊八井地区概况 |
3.2 处理软件 |
3.3 实验数据 |
3.4 数据处理 |
3.4.1 ASAR数据成像处理 |
3.4.2 干涉处理 |
3.4.3 外部DEM |
3.4.3.1 利用外部DEM的原理 |
3.4.3.2 外部DEM |
3.5 干涉高程结果评价 |
3.5.1 水平分辨率分析 |
3.5.2 不同像对结果比较 |
3.5.3 ERS-1/2 DEM垂直精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InSAR测高精度的因素分析 |
4.1 测高误差表达式 |
4.2 误差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EM与ETM+在构造地貌分析中的应用 |
5.1 InSAR DEM高分辨率专题图生成 |
5.2 当雄-羊八井地区构造地貌的ETM+影像判读 |
5.3 区域DEM专题图生成及应用 |
5.3.1 山体阴影图 |
5.3.2 三维立体图 |
5.3.3 坡度专题图 |
5.3.4 坡向专题图 |
5.3.5 综合解译 |
5.4 PS-InSAR试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工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正演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海洋可控源电磁技术原理 |
2.1 引言 |
2.2 海洋CSEM 方法勘探原理简述 |
2.3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正演基础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有限元二维正演方法原理及实现 |
3.1 引言 |
3.2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 |
3.3 算法实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正演模型的影响海洋CSEM 效果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层电阻率变化 |
4.3 海水深度变化 |
4.4 地层厚度变化 |
4.5 海底地形变化 |
4.6 发射频率变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油气藏的CSEM 模拟 |
5.1 引言 |
5.2 多目标体油气藏模型 |
5.3 背斜油气藏模型 |
5.4 断层油气藏模型 |
5.5 实际油气藏模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成果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强震区斜坡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评价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特点 |
2.1 研究区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调查 |
2.2 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
2.2.1 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 |
2.2.2 滑坡灾害的发育规律 |
2.2.3 崩塌、滑坡一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的综合发育规律 |
2.3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特点 |
2.3.1 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点 |
2.3.2 诱发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点 |
2.3.3 诱发地质灾害各类型特点 |
第3章 主要关键遥感技术 |
3.1 遥感图像预处理技术 |
3.1.1 概述 |
3.1.2 图像增强 |
3.1.3 遥感图像精校正 |
3.1.4 图像融合 |
3.1.5 图像镶嵌 |
3.2 抗震救灾应急遥感图像处理 |
3.2.1 目的意义 |
3.2.2 抗震救灾应急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
3.2.3 抗震救灾应急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
3.3 震后三维遥感图像的快速建立技术 |
3.3.1 三维遥感影像可视化的优势 |
3.3.2 关键数据准备 |
3.3.3 研究区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建立 |
3.4 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特征的建立 |
3.4.1 震后滑坡解译特征 |
3.4.2 震后崩塌解译 |
3.4.3 震后泥石流解译 |
3.5 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快速提取技术 |
3.5.1 目的及意义 |
3.5.2 基于传统统计的遥感分类 |
3.5.3 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 |
第4章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与信息提取 |
4.1 滑坡信息提取与分析 |
4.1.1 青川东河口滑坡 |
4.1.2 成兰铁路雎水段H001号滑坡 |
4.1.3 成兰铁路雎水段H002号滑坡 |
4.2 崩塌体信息提取与分析 |
4.2.1 成兰铁路雎水段D010崩塌 |
4.2.2 成兰铁路雎水段D006崩塌 |
4.2.3 成兰铁路雎水段D019崩塌 |
4.3 泥石流信息提取与分析 |
4.3.1 北川1~#号泥石流与数据情况 |
4.3.2 北川1~#号泥石流形成条件遥感分析 |
4.3.3 北川1~#号泥石流发育特征 |
4.3.4 北川1~#号泥石流暴雨前后动态分析 |
4.3.5 北川1~#泥石流产生过程分析 |
第5章 震后泥石流灾害的调查与预测评价 |
5.1 牛眠沟自然和地质环境条件 |
5.1.1 气象水文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地层岩性 |
5.1.4 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 |
5.2 牛眠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
5.2.1 地形地貌及沟道条件 |
5.2.2 物源条件 |
5.2.3 水源条件 |
5.3 泥石流基本特征 |
5.3.1 泥石流灾害史及灾情、危害性分析 |
5.3.2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
5.3.3 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分析 |
5.4 牛眠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值的计算 |
5.4.1 泥石流流速计算 |
5.4.2 泥石流峰值流量计算 |
5.4.3 泥石流总量及输砂量计算 |
5.5 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 |
5.5.1 泥石流易发程度分析与评价 |
5.5.2 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发展阶段 |
5.5.3 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建立 |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2 建立信息库的实用价值 |
6.2.1 建立信息库的意义 |
6.2.2 功能需求分析 |
6.2.3 数据需求分析 |
6.3 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
6.3.1 空间坐标系及其参数规定 |
6.3.2 地图投影及比例尺规定 |
6.3.3 数据编码规则 |
6.3.4 要素划分 |
6.4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6.5 基于元数据理论的地质灾害信息共享研究 |
6.5.1 元数据理论概述 |
6.5.2 信息库提供数据共享的必要性 |
6.5.3 元数据在信息库开发中的应用 |
6.6 研究区地质信息库的示范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结果与讨论 |
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博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针对高亮复杂下垫面地表区的云雪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云检测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光谱阈值法的云检测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纹理特征的云检测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智能分类算法的云检测研究现状 |
1.3 云检测面临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研究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云检测的相关概念 |
2.1 云的基本概念 |
2.2 云的形成 |
2.3 云的分类 |
2.4 下垫面 |
2.5 云及大气颗粒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
2.5.1 电磁辐射传输过程 |
2.5.2 大气层对电磁波的影响 |
2.6 云及典型下垫面的反射辐射特性 |
2.6.1 云的反射辐射特性 |
2.6.2 雪的反射辐射特性 |
2.6.3 沙漠的反射辐射特性 |
2.6.4 土壤的反射辐射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介绍 |
3.1.1 Landsat 8数据简介 |
3.1.2 Landsat 8产品 |
3.1.3 数据更新量 |
3.2 Landsat 8数据预处理 |
3.2.1 重采样 |
3.2.2 影像裁剪和拼接 |
3.2.3 假彩色合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分形求和模型的云检测算法 |
4.1 主成分分析 |
4.2 云体信息增强 |
4.2.1 主成分分析在云体信息增强中的理论基础 |
4.2.2 主成分分析在云体信息增强中的应用效果 |
4.3 分形求和模型 |
4.3.1 分形理论简介 |
4.3.2 分形求和模型原理 |
4.4 分型求和模型云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亮下垫面地区云雪分离算法 |
5.1 云体信息增强 |
5.2 DN-N像素值-频率分形 |
5.3 假异常噪声剔除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维信息的云雪分离算法 |
6.1 波段选择 |
6.2 双线性内插法重采样 |
6.3 MF(匹配)滤波 |
6.4 改进后的混合整体筛分模型 |
6.5 空间分析剔除噪声假异常 |
6.5.1 安瑟伦局部莫兰指数 |
6.5.2 各向异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云雪分离的算法评价与应用 |
7.1 云雪分离算法评价指标 |
7.2 本文典型区域云雪分离算法评价 |
7.2.1 高亮下垫面地区云雪分离算法定性评价 |
7.2.2 高亮下垫面地区云雪分离算法定量化评价 |
7.2.3 基于多维信息的云雪分离算法定性评价 |
7.2.4 基于多维信息的云雪分离算法定量化评价 |
7.3 云雪分离算法在非典型区域的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会泽铅锌矿区遥感地质异常信息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遥感构造异常信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地貌异常与找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遥感原理与地物光谱特征 |
2.1 遥感原理 |
2.2 地物光谱特征 |
2.2.1 水体光谱特征 |
2.2.2 植被光谱特征 |
2.2.3 土壤光谱特征 |
2.2.4 岩石光谱特征 |
第三章 遥感影像及预处理 |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其特征 |
3.1.1 ETM+ |
3.1.2 RapidEye |
3.1.3 ALOS |
3.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2.1 影像校正 |
3.2.1.1 几何校正 |
3.2.1.2 辐射校正 |
3.2.2 图像增强 |
3.2.2.1 彩色增强 |
3.2.2.2 辐射增强 |
3.2.2.3 图像运算 |
3.2.3 数据融合 |
3.3 研究区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第四章 遥感综合地质异常信息提取 |
4.1 构造信息提取及分析 |
4.1.1 构造信息提取基础 |
4.1.2 构造信息提取方法 |
4.1.3 构造信息定量分析 |
4.2 地貌信息提取及分析 |
4.2.1 地貌信息提取基础 |
4.2.2 地貌信息提取方法 |
4.3 岩性信息提取及分析 |
4.3.1 岩性信息提取依据 |
4.3.2 岩性信息提取方法 |
4.4 蚀变信息提取及分析 |
4.4.1 蚀变信息提取依据 |
4.4.2 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第五章 遥感综合成矿预测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研究区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5.1.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5.1.2.1 区域地质概况 |
5.1.2.2 矿区地质 |
5.2 遥感综合地质异常信息分层表达体系 |
5.2.1 遥感综合地质异常体系概念及构建 |
5.2.2 遥感线环构造图层 |
5.2.3 遥感线性体等密度图层 |
5.2.4 遥感地貌坡度图层 |
5.2.5 遥感地貌破碎度图层 |
5.2.6 遥感岩性分类图层 |
5.2.7 遥感铁染异常图层 |
5.2.8 遥感羟基异常图层 |
5.3 遥感综合地质异常信息找矿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7)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杂电磁环境概述 |
1.1.1 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 |
1.1.2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 |
1.1.3 复杂电磁环境研究意义 |
1.2 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研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主要仿真方法 |
1.3 课题主要研究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电波传播研究 |
2.1 电波传播概述 |
2.1.1 直射 |
2.1.2 反射 |
2.1.3 绕射 |
2.2 传播预测模型 |
2.2.1 统计模型 |
2.2.2 确定性模型 |
2.2.3 半经验半确定模型 |
2.3 传播模型分析 |
第三章 射线跟踪法研究 |
3.1 射线跟踪法理论基础 |
3.2 射线跟踪法的实现 |
3.2.1 射线的发射 |
3.2.2 射线跟踪过程 |
3.2.3 射线的接收 |
3.2.4 接收场强和功率计算 |
3.2.5 射线跟踪法的加速算法 |
3.3 计算机仿真 |
3.3.1 地形及建筑物建模 |
3.3.2 天线的导入 |
3.3.3 发射机和接收机设置 |
3.3.4 射线跟踪参数设置 |
第四章 地形建模处理 |
4.1 地形数据库分析 |
4.1.1 常用地形数据库 |
4.1.2 数字高程模型 |
4.2 仿真地形构建方法 |
4.2.1 规则三角网络模型 |
4.2.2 系统坐标转换 |
4.2.3 仿真地形构建 |
4.3 多精度地形研究 |
4.3.1 多精度规则三角形网络模型 |
4.3.2 仿真加速验证试验 |
4.4 建筑物建模方法 |
第五章 电磁环境仿真应用 |
5.1 基站电磁环境仿真 |
5.1.1 基站电磁环境分析 |
5.1.2 GSM基站天线模型 |
5.1.3 基站环境搭建及仿真 |
5.1.4 结论 |
5.2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内容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SPOT5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目视解译方法 |
2.1.1 解译依据 |
2.1.2 目视判读程序 |
2.2 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 |
2.2.1 遥感分类原理 |
2.2.2 遥感分类方法 |
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2.3.1 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
2.3.2 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
2.4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
2.4.1统计方法 |
2.4.2 光谱直接比较法 |
2.4.3 分类比较法 |
2.4.4 混合法 |
第三章 技术路线 |
3.1 选择信息提取方法 |
3.2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3.2.1 影像预处理 |
3.2.2 确定分类地物 |
3.2.3 优化分类次序 |
3.2.4 训练样本的采集 |
3.2.5 建立解译标志 |
3.2.6 实施方案 |
第四章 技术实现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源 |
4.3 处理软件 |
4.4 遥感图像预处理及地物提取 |
4.4.1 影像纠正及镶嵌 |
4.4.2 提取水体 |
4.4.3 分离植被与非植被 |
4.4.4 不同植物类型的区分 |
4.4.5 监督分类方法的应用 |
4.5 分类精度评价及方法对比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在地形起伏地区应用回射电磁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地形起伏地区应用回射电磁法的研究[A]. 董宝和,王德夫,王寅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0), 1983
- [2]InSAR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精度分析及构造地貌信息提取 ——以西藏当雄—羊八井为例[D]. 戴娅琼.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8(12)
- [3]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正演研究与实现[D]. 史增园.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4]强震区斜坡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 李少达.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5]针对高亮复杂下垫面地表区的云雪分离研究[D]. 吴婷婷. 长安大学, 2020(06)
- [6]会泽铅锌矿区遥感地质异常信息提取研究[D]. 刘灿.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7]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研究[D]. 梁高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8]基于SPOT5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 马文杰. 浙江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