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陈迪家谱考证

明代学者陈迪家谱考证

一、明代学者陈第世系考辨(论文文献综述)

孙蕴[1](2017)在《明代书目研究》文中提出明代的书目编纂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书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必经阶段。明代书目编纂的成果较多、种类多样。明代的文渊阁、行人司、地方府学、书院等机构都有大量的藏书,大多编有藏书目录。各家私人藏书、藏书目的数量较之前代皆呈井喷式增长。史志书目方面,兼有国史目录、政书目录及数十种方志艺文志。又有经学、医学、戏曲、宗教等多种专科书目。又有公、私、坊刻书目、地方及个人着述书目、辨伪书目、引用书目等诸家特种书目。此外,尚有大量存世的序跋题记,可看做对书目解题的补充,亦是研究明代书目及作者的重要资料。明代书目于书目体例、着录内容、编纂方式上皆多有创新。其对四部分类法有继承、又有改进;在同一书目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设类依据;对书籍相关信息的着录既简要又灵活;不仅保存了前代书籍的线索,更载录了明代着述、刻板的具体情况;不仅着录了书籍信息,更着录有相关的学术思想。明代的书目编纂为后世的目录学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学界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乏对明代目录学成果的参考利用,但专门针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却寥寥可数,且多集中于对明代的某几部书目的研究,而对大多书目并未有所涉及。通过对明代的书目、明代的目录学家及目录学思想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探讨,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其做出宏观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目录学史、乃至整个学术史而言都是必要的,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论文将明代各家书目分为公藏、私藏、史志、专科、特种五部分,从论述目录学家的目录学事迹、清理书目的存佚与版本、探讨书目的形成、探讨书目的编纂体例、探讨书目的着录方法、分析书目的特色、评价书目的成就七个方面入手,对明代诸家书目进行逐一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述明代的书目成果。引用书目在我国问世较早,于明代得到弘扬。本论文对这种特殊目录的产生、发展、类型、特点等做了大致论述,并简要进行举例分析。胡应麟是明代目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论文通过对《四部正讹》、《经籍会通》等目录学成果的分析,对胡应麟的目录学思想做了整体的探讨。各家书目之外,本论文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二种序跋着作为例,窥豹一斑,探讨了明人的序跋题记,认为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补充书目解题之未备的史料价值。明代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兴盛时期。明代的书目编纂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种类多样,形成了空前完整的目录学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相对前后各代书目而言,明代书目具有较为突出的主观性、灵活性、实用性特点。类目设置方面,明代的书目大多突破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束缚,采用了根据收录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类的方式,并往往在同一部书目内将多种分类依据综合并用。明代书目中不仅产生了藩府类、举业类、性理类等新的类目,且其对类书、丛书、释道等书籍的归置方式较之前代亦呈现出新的格局。其中将四书类与五经类并行设立的设类方式更是成为后世定例。着录内容方面,明代书目既有对前代书籍线索的保留,亦有对明代着述成果的载录。此外,又有《南雍志·经籍考》、《内板经书纪略》等兼记书、板,《南词叙录》兼记理论、作品,《曲品》兼及作者、作品等特殊着录内容的存在。明代书目虽少有解题,但往往以简要、灵活的方式着录相关信息。明代书目大多着录作者姓名、籍贯等,更有详记其生平者,具有重要的史料集志。如《录鬼簿续编》对罗贯中生平的记录,便是现今而言唯一可查的史料,极为珍贵。此外,以赵定宇、赵琦美等为代表的明代目录学家具有极高的版本意识,其书目中对版本项的着录极为丰富,直接启发了钱谦益、钱曾等人的版本学思想。明代书目的着录内容,是考求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来源。着录方法方面,明代书目中首次出现了互着、别裁的着录方法,合并着录法、表格式着录法、千字文编号法等亦被多次运用,使得明代的书目编纂整体呈现出简明扼要的风格。明代书目普遍具有注重普查、方便检索的特征。统计收录、便于检索的工具性是书目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在明代首次得到了强调。自此以后,书目的工具性逐步为世人所重。统计完整、方便检索亦成为书目编纂的首要任务。书目的分类体系、着录内容、着录方法三方面,是对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的直接反映。明代目录学家不拘常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目录学思想,为四部分类法的成熟、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当代目录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于浩[2](2016)在《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明末清初的诗经学为中心,考察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至清雍正五年(1727)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基本状况,包括诗经诠释和考证的发展、着述的体式及其燮化、学者间的渊源关系及学术交流舆傅怖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封明清学术的延续性、明末清初学风转燮的轨跻和特点,并以诗经学为切入点,当试分析清代考据学的生成,尤其以语言考据为中心、以经典考据为方法的清代汉学是如何具起,可以说类似一种乾嘉考据“前史”的研究。本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和封输明末诗经学的背景,从学衍思想、文化、社舍、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封输。明代学衍上承宋元学衍的格局,虽然受到科举程式的影响,逐渐走向僵化,但整个明代,封朱子学乃至宋学的思辨、考论始终没有停止。明代中期以後,更由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阳明之学的具起,给学衍思想带来一股自由之风,受王学影响的学者,多不尊从朱子之学,在诗学上封朱子的诗说造行驳斥,在诗旨的择取上或用古羲,或别自为解。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给不少地区、尤其是以苏州、南京为中心的吴中地匾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收藏、刻书的风氟极盛,讲学、结社活勤也蔚然成风,一方面使得学者间的聪繁、学衍的交流和传播更为便利和迅速;一方面也使这一时期的学衍带有明显的复古尊经的特点。清朝建立以後,经屋国燮的遗民学者封明末的思想和学衍进行了广泛的反思,不论是批评王学末流,还是封王学造行维遮护,其目的都是为了统合心学与理学,并归於经学。同时清廷也通遇各种政策,具复文教、管控思想。康熙尤为重视翰林学臣的学识培善,正是引康熙的翰林学臣为中心,清代学术得以在各个方面广泛展阴,这是清廷文教政策的稹极影响。而消极之影响在於将思想定於一尊,尤其康熙晚年极尊朱子,编纂《周易折中》、《钦定诗经傅说汇纂》、《敛定书经傅说汇纂》和《钦定春秋傅说汇纂》四部官修经学注本,使得学者失去了思想阐释、讨论的话语权。本章最後统计了清初诗经学者的身份,发现87位学者中,有19人在明清燮革中殉国,43人不仕新朝,坚持遗民身份,而这些人,绍大部分为造士出身,年辈较小者则为诸生、翠人,均属知识阶层中较为精英的人物。正是这些遗民学者,阴启了清代学术的格局。第二章系统考察和分析了郝敬《毛诗原解》、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沈万钶《诗短类考》、曹学佺《诗经剖疑》等着作及伪《子贡诗传》、《申培诗说》等着作。郝敬的《九部经解》建立在回归经学的观念之上封《礼记》、《仪礼》、《尚书》、《春秋》、《诗经》、《周易》、《论韶》、《孟子》造行了诠释和考辨,由於他徒经文出发,能引经傅相互证明,故不少意见极有创获,如以後出古文《尚害》和孔傅为伪、以《周礼》出於戟国等等。他在诗经学方面,韶为诗序之首句渊源甚古,雕未必为子夏所作,但体现了望人之意,而他的《原解》即意在通过寻绎经文回归此圣人之原意。他释诗重视“比兴”的运用,尤其是比在《诗经》诠释中的作用,并封朱子诗学造行了广泛的批驳。郝敬的《毛诗原解》是元明以来第一部全面批评朱子诗学、尊主诗序的着作。郝敬尊序意在尊经,他并不韶为诗序为圣人所作,且视汉人之学与宋儒同檬有其失,他以翌人所传之诗序作为衡量经义的标准。郝敬回归经学,得以发现诗序,而诗序所言太筒,郝敬用“比”之法释之,不免多有附会,由是学者渐从汉唐注疏傅统中发现古注、古义之价值。如颇大韶、冯复京等逐渐认识到毛傅、陆疏、孔疏在经学诠解舆考证上的意义,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试图通遇封诗中名物的考证发明古羲,并开启了明末的名物考征之风。承此风氟,何楷撰《诗经世本古羲》,其体例雕以时代世次为序,改燮了原来《诗短》的编排方式,但在封诗文的诠释上,却可见其重建诗学诠释系统的努力,他依讬汉唐诗说的诠解方式,不仅群引经傅及群书考证制度、名物、地理、天文等方面,还大量引用明代学者的着作,成为明代诗学的集大成者,并对清代的诗经学产生了深速的影窖。第三章以钱澄之、朱鹤龄和陈启源为中心,考察清初诗学三大家的学衍渊源、背景、诗学观念及其影响,并绪合顾炎武、王夫之、毛奇龄的诗经考据,考察清代考据形态的生成。钱澄之舆朱鹞龄都有一定的宋学背景,钱澄之《田间诗学》首列诗序、朱鹤龄《诗经通义》专申序义,但二书都对朱子的诗学颇有曲护。如钱澄之《田间诗学》在诗旨的诠释上有不少曲从朱子的地方,同时常结合序义和朱子之义折衷为解。封於不赞同朱子诗说之处,也不直斥朱子,持论颇为平正。朱鹤龄的《诗经通羲》也有较为明显的宋学渊源,他常引用程颐、吕祖谦、黄震、严粲等宋人之说,许多考辨材料,则直接来自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严粲的《诗缉》和许谦的《诗集傅名物钞》,显示出了他当试用不同於朱子诗说的其他宋人之说来补充经学诠释内涵的目的。不遇,尽管朱鹤龄在本羲上并不在驳朱子,但他既然申主序羲,与朱子诗说就存在不可调和之矛盾,这使得《通羲》一害出现了意图和效果上的矛盾,本羲不在驳朱,却成为经郝敬《原解》之後又一部排诋朱子诗学系统的着作。其中之原因,一是来自明末学衍的影响,尤其是何楷封朱鹤龄的影窖,其二是由於清初的考证之学渗透到了朱鹤龄的诗经研究之中,其中又以隙启源封他的影响最大。徙郝敬到朱鹤龄,虽然诗序的权威得到重新确立,但并不意味着清人所谡的“汉学”兴起,这期间虽有人标举汉学之名,但是封汉学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并不充分,而不论是郝敬还是朱鹤龄,其实封於汉人之学还多有訾议。直到隙启源的《毛诗稽古编》一出,才真正开启了清代汉学的研究理路,影响至为深速。陈启源提出“寻绎傅羲以考经文”的观念,从《毛傅》入手,寻绎毛傅的训诂来校勘经文文字、明毛傅破假借的训释方法并分析毛傅羲例,具备了语言考据的基本形态。至乾隆年间,以惠栋、钱大昕、王昶、江声等学者为代表,以吴中地匾为中心,封《稽古编》一书造行推广、傅抄和模仿,并藉此传扬汉学的理念和方法,并因钱大昕、王昶等傅播至於其他地匾,清代汉学也由一个地域性特徵非常明显的学派,影响至整个学界。同时,清初的诗经考据在方法和理念上也较明末更为先进,顾炎武《音学古害》考证古音,王夫之考证文字、训诂,都成为清代考据学的先声。毛奇龄的名物考证雕然多承前代成果,但不少内容也能看到声音、文字之学在其中的运用,显示出了学术发展的趋向。第四章分析清初以理说诗的诗经学着作。通过考察孙承泽《诗经朱傅翼》和冉观祖《诗经群说》雨部祖述朱子的着作,发现这些着作本身存在无可避免的困境。首先是壑守朱子诗说之藩篱,不敢有半点逾越,致使论理无所发明,亦无考辨,失去了学衍上的价值。其次以朱子为天然正确,不加证明,致使在论述遇程中陷入循环论证。冉观祖《诗短详说》在每首诗之後列出诗序,在引历代之说加以封输,这种体例封康熙《钦定诗经傅说集纂》一害颇有启发,《诗经汇纂》在材料择取上更为全面,持论较冉观祖也更为平正,加上以官方的权威加以推广,反倒使得冉观祖《详说》尊朱的努力被遮蔽在官学的阴影之下。清初还有几部颇具特色的以理说诗之作,王夫之《诗广傅》之最大特色在於“以诗输理”,他虽依讬於封诗篇的诠释,但亚非为发明诗羲,而是为了阐发更为深刻的思想和更为系统的理论。王夫之的“以诗论理”之方式源於《荀子》、《礼记》等害中引诗谈理的方法,而内容更为矍富,是王夫之个人学识和思想的体现。姚隙恒的《诗经通输》则以考辨支撑说理,不论是封诗序、朱傅的驳斥,还是别立新解,姚隙恒往往群加考证,辨别具同,定其是非,所用之方法也极为纯熟和精密,不仅能以经证经,还通过分析诗文用例、考证名物训诂、详考序傅所本、考证史实等方式提出颇具卓识的见解,而用能封材料造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层次分明,还辑严谨。可以看到姚隙恒《通输》最大的价值就在於他不仅新,而且新而有徵、新而有据,这也是他提出的不少新解足以令人信服之原因。通遇封以理说诗的考察和分析,我们也发现这种诠诗方式逐渐衰微,考据旨趣逐渐具起的学衍超势。本文最後一章以康熙官修《钦定诗经傅说汇纂》为中心,考察其内容、取向以及舆其相关的学者和着作。本章考证《诗经汇纂》初稿成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竣成於五十七年(1718),刊行於雍正五年(1727)。参与编纂的人员均出身翰林,身为总裁的揆叙舆吴中学术关系密切,而康熙封翰林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寅学方面,因此《诗经汇纂》显示出了材料丰富、输证威谨的倾向,舆康熙的提倡不无相关。同时还考证出方苞舆《诗经汇纂》的关保密切,他雕没有参舆到《诗经汇纂》的编撰之中,但是《诗短汇纂》中有10条按语直接抄自方苞的《朱子诗羲补正》。方苞本舆李光地、张廷玉、魏廷珍等人关系密切,他的经学观念也多契合於康熙,这很可能是御纂之害的按语直接袭用方苞研究的原因。此外,本章还考察了李光地舆《诗经汇纂》之关保,李光地晚年奉命看阅《诗经汇纂》,但似乎未完成而卒,但他晚年撰写的《诗所》,其中许多诠释舆《诗经集纂》亚不相同。这显示出了在汉学、考据风氟渐渐兴起的情沉下,官修经学注本都无法封朱子诗学造行维擭和弥经,只得存录古羲和异说,将汉唐的经学诠解系统纳入到原有的官方经学体系之中。本文最後探封《诗经汇纂》封清代诗经学着作的影窖,发现因为乾隆的大力推行,此害在清朝中期已经颁发至各地学官,学子便於獾取,而又因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故封当时学衍之研究大有裨益。最显着的一个例子就是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通过封比《诗经原始》和《诗经汇纂》可以发现,《诗经原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抄自《诗经汇纂》,尤其是许多过去韶为是方玉润一得之解的部分,其寅有不少也抄自《诗经汇纂》的按语和所存录的前人诗说。从中可见清人学衍撰述方式和获取材料的来源。也能够看到一部学术着作的宗旨和意图,往往并非按照它本来设定的目标发展。

刘勇[3](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提出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王元臣[4](2020)在《孔广森《礼学卮言》研究》文中认为孔广森是清代乾嘉时期着名经学家,与段玉裁、王念孙、任大椿并称戴震四大弟子。孔广森精通三礼和公羊学,堪称经学天才,阮元称其“年甫逾三十,而所学无所不通,一艺之分,他人白首不能到”(阮元《孔广森传》)。《礼学卮言》是其三礼学代表着作,该书精奥通博,多出胜解,推明周礼,据义必坚,是三礼学研究之书“最着者、精粹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周中孚、孙诒让、李慈铭、王国维、曹元弼、张舜徽等学者对《礼学卮言》的礼学成就皆赞誉有加。但近世以来学者称孔广森礼学往往标举其《<大戴礼记>补注》一书,而忽视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存在及价值。与其大戴学相比,学界对孔广森三礼学代表作《礼学卮言》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几近空白。本课题在梳理孔广森《礼学卮言》具体礼学考论议题和考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三礼学相关文献、近现代人有关研究成果以及一些考古出土文献和资料,对孔广森《礼学卮言》的礼学考论成就、礼学宗旨、治礼方法与特色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并具体考察和评述了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学术影响与贡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全文共十二章。第一章介绍孔广森身世与生平。考察、辨析了某些文献对孔广森世系及出生年月的记述失误。第二章探讨了《礼学卮言》产生的时代背景。孔广森读书治学时期正是乾隆年间,《礼学卮言》的产生与乾隆时期考据之风盛行以及清代礼学勃兴的大背景有密切关系。以考据为特色《礼学卮言》深深烙上了这个时代印记。第三章至第七章是孔广森礼学专题考论成就的研究,含《<仪礼>庙寝宫室异制说》《明堂辟雍四学解》《礼服释名》《论郊褅》等篇的研究。孔广森在庙寝宫室考证方面提出大夫士庙寝异制说,并从这一角度,参稽经记注疏,详释宫室门、阶、堂、序、房、室等名制与结构,突出各异制之处与特点,并绘制庙寝图附于文末,于庙寝宫室制度颇有发明。孔广森对于明堂制度考察是以《周礼·匠人》所载为中心考证解析三代明堂形制规模、修广尺度等,释疑解惑,发前儒之未发,多有胜解,颇得礼家称许。《礼服释名》对《周礼》“司服”“内司服”等经文中涉及到的冕旒、冕服、弁服、玄端、王后六服等皆有所考论,对郑注贾疏多有申补订正之功,可谓《周礼》相关经注之新疏。孔广森《论郊褅》以王说为谬,申郑禘为祭天大祭之说,主张禘郊非一,驳王肃郊丘为一,申郑五天帝说,驳王肃五帝非天说,其中提出了诸儒许多未有之新证。孔广森《九庙辨》,亦力申郑说,考辨文武为二祧庙,主张天子七庙说,驳王肃等人文武二庙非二祧之九庙说。孔广森《五门考》详释天子“五门三朝”之制,与前儒之说多有不同,其皋、应相属、库门内有庙社,中门为内门等说多为特识锐见。第八章对孔广森《三礼杂义》名物制度考证成就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周礼>杂义》《<仪礼>杂义》《<小戴礼记>杂义》三篇皆以经文先后为序,标举所考辩的名物制度,各为之说。其礼学考证成就主要体现在申明、补足、驳正郑注贾疏名物制度考释以及径解经义以补注疏之阙等方面。《三礼杂义》考证细致精密,功夫扎实,胜义纷呈,解决了经注中许多礼学问题,故亦可以看作孔广森对三礼相关经注的新疏。第九章对《<周礼>郑氏注蒙案》礼学成就进行研究。比拟汉制是郑玄《三礼注》突出的特点,孔广森于郑玄“以汉况周”注文所言及汉事皆广征博引,考证详审。有对郑注“以汉法况周制”之说的发明与申补,亦有对贾疏乖错之纠谬。孔广森《蒙案》诸条可补宋代王应麟《汉制考》之阙,本文从补《汉制考》于郑注未录或无考证者、于贾疏有误未驳正者、申补郑注史料之不足者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总结。第十章至第十一章是在上述考察孔广森礼学成就基础上,总结分析其礼学思想、方法以及治礼特色。孔广森《礼学卮言》具有明显宗汉仪郑的思想倾向,其治礼属意郑注,或申补,或订正,辅翼郑学,多有创发。治礼方法主要有训诂释经、以经证经、以史(子)证礼、数学考据证礼、礼例归纳法、理证法等。实事求是、不尚墨守、精奥博通、多出胜解是孔广森《礼学卮言》的治礼特色。孔广森宗汉仪郑,但并非惟郑学为是,《礼学卮言》凡立一义,必凭证据,对宋元人立论新颖、考辨精详之说亦加采择。各篇礼学考论虽然篇幅不长,但皆能切中礼学问题肯綮,考证精粹,论据坚实,结论精审。孔广森会通三礼、博采经史,通达古礼,且博涉“制数”之学,故书中胜解纷呈。本文最后分析评价了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学术影响、贡献和地位。清代三部礼学巨着《周礼正义》《礼书通故》《仪礼正义》对《礼学卮言》均有大量征引和评价,或征引《礼学卮言》以申补、订正郑说,或征引《卮言》以注解经文,阐发己义,从中见出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学术影响与价值。孔广森礼学成就卓着,堪称乾嘉山左经学之翘楚。

王献松[5](2017)在《《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之儒家类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目录学与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视角,通过文献学、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展现《总目》儒家类着作收录、编排的整体情况,儒家类与经、史、子、集四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类提要在学术思想史研究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在《总目》儒家类文献研究方面,《总目》儒家类前理学时期着作的收录以重古书、重古注、重儒学风气之转变为特点,理学时期着作的收录以“尊程朱、抑陆王”为特点。儒家类四百余部着作的编排大都“以时代先后排序”,这是“编排正例”,对于“注解”类着作,采取“以原书作者为主,以注解者为辅”来确定时代;对于“编辑”类着作,以“是否自为着述”确定着作归属,属于“自为着述”者按编辑者时代着录,不属于“自为着述”者按原材料作者时代着录。此外,其“编排变例”有三种情况:“帝王御撰、敕修”类着作统一列于各朝代着作之前,“涉伪”类着作按原题作者时代编排,“不着编撰者名氏”类着作统一列于各朝代着作之末。“儒家类”是目录分类上极为稳定的一个概念,但其所收着作类型历代却有增减,这与目录学家观念的改变以及相关的着作地位的变化有关。“儒家文献”则是从学术、思想角度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一个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儒家文献角度来看,《四库全书》具有“儒藏”性质,可以承担“儒藏”职能。儒家文献的概念远远大于目录分类上的儒家类。在《总目》儒家类与四部关系研究方面,儒家类与经部关系最为密切,经部着作都属于儒家文献。六经是经部最为核心的部分,孔子通过对“六艺”的儒家化建立起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尊“六艺”为“六经”,使“六艺”经典化,成为儒家经典,并进而成为国家的经典。《孝经》、《四书》是集中体现儒家思想的着作,《孝经》、《论语》本是儒家传记,而非“经”,它们经典地位是在汉代以后逐步确立的;《四书》之《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之单篇儒家传记,《孟子》在宋以前一直作为子书列于子部儒家类,后经宋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而与《论语》并列,并进而之同列经部。“小学”之教学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故刘歆《七略·六艺略》中列“小学类”,其中仅收录“六书”着作,给人一种“小学=六书”的错觉。后世虽有目录着作将与幼童教育相关的“幼仪”、“笔法”、“蒙求”、“记诵”类着作列入小学类中,但《总目》则将其全部排除在小学类之外,其中有关幼童德行启蒙教育的“幼仪”类着作(如朱熹《小学》等书)即被改列于子部儒家类之中。儒家类与史部关系也极为密切,正史类着作基本都是按照儒家思想(如《春秋》以道名分)来进行编纂的,《总目》对史部进行的以正史为纲、其他类别为目的“纲目结构”安排,体现出整个史部就是一部“大正史”,儒家与整个史部都紧密相关。史部其他类目之中以传记类着作与儒家关系最为密切,传记类中儒家人物传记、儒家学派传记等对儒家人物、学派的记载,基本上与经部、子部儒家类着作对儒家理论主张的阐发,构成了儒家“行”、“言”的两个层面。儒家类与子部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儒家对其他各家的统领关系,历代目录着作的子部都是以儒家类居首的,这是目录着作“尊儒”的体现,与四部分类法以经部居首体现的“尊经”相同。子部其他类目之中以杂家类与儒家关系最为密切,兴起于秦汉时期的杂家与当时的谋臣、门客关系密切,“杂家出于议官”之说值得肯定,杂家作为诸子之一家,可成一家之言,其宗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时制宜。或者说,杂家更多地属于方法论意义上的诸子,而非学说理论意义上的诸子。秦、汉以降,儒家学说在方法论方面经历了“杂家化”。儒家的“杂家化”就是立足于儒家思想,并兼容其他各家思想进行综合性创新,进而产生一种适应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的儒家思想。这其中包括兼容其他诸子之学而形成的政治儒学和兼容佛、道二教思想而形成的心性儒学两个方面。儒家类与集部着作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名、实关系,《荀子》、《新语》、《新书》等儒家着作从形式上来看也有“集”的性质,而《木钟集》、《一庵遗集》等以“集”命名的着作又被列于儒家类中。集部类目之中以别集类与儒家关系最为密切,除佛、道教学者的别集之外的别集都可笼统称为“儒家别集”,按它们与儒家关系的远近大致可分为大儒别集、儒臣别集、文儒别集三个层次。在《总目》儒家类与儒学史、学术史关系研究方面,《总目》将儒家类着作分为前理学时期、理学时期两个阶段的着录方式具有对儒学进行分期的性质,但这种以“理学”视角来审视儒学发展的儒学“两期说”,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前理学时期的儒学发展状况,也对宋明时期心学发展多有忽视。这与目录学“辨章学术”的局限有关,再加上理学“道统说”对《总目》编纂思想的影响,儒家类构建儒学分期的努力终归失败。自满族入关之后,清廷重倡程朱理学,对于清初政局稳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程朱理学在思想(如“夷夏之辨”)、形式(如“聚徒讲学”)上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稳定因素,这使得《总目》儒家类以“尊程朱”为主的评价标准,与《总目》整体上“重考据”的宗旨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清廷通过编修《四库全书》以营造浓厚的考据学风气,正是为了消除程朱理学的一些弊端,以达到在政治上打压朋党,并进而限制言论自由的目的。可以说,在乾隆中后期的汉宋之争,其表面上虽然是考据与义理之争,但其实质却是政治对学术的侵蚀,皇权对儒家学者的驯服的意图。

李禧俊[6](2005)在《《卮林》研究》文中指出考据学在清代发展到了颠峰,而无论清代的先辈大师还是鼎盛时期的中坚人物对明代的学术研究都颇有微词。明代考据学研究的专着只有台湾林庆彰的《明代考据学研究》,学术史着有关明代的部分或者突出陆王心学,或者指责学风的空疏,却忽略了其时也有一股异动的潜流。明代中后期已经有不少学者为了拯衰救弊,强调经世致用和考据之学。本人认为要对明代考据学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具体个案的研究基础之上。之所以选择周婴的《卮林》作为研究对象,有三个原因:一是周婴的生平事迹原本所知非常有限,而本人有幸读到新发现的材料,可以略考其生平。二是学术界或媒体大都认为“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周婴的《东番记》,而着名学者方豪却认为出自陈第《东番记》,周婴是否写过《东番记》?与陈第的《东番记》是否有关系?周婴所说的“台湾”是指今天整个的台湾岛吗?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三是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子部杂家类中着录的明人考订性笔记仅有九种,而对周婴的评价非常高。那么,周婴的考据方法如何呢?为何能博得四库馆臣的称赞?本文分上下篇。下篇《<卮林>校证》,既搜罗明刻本及后来各本仔细“对校”,又注意追索《卮林》所引用的原始文献进行“他校”,尤其重视学术史上对同一问题的探讨,将周婴放在此前和此后的位置来进行比较,更能彰显其在考据学上的功夫和地位。下篇作为基础研究,为上篇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保障。上篇《周婴及其着述研究》分四部分,第一章《问题的提出》,通过归纳有关周婴及其《东番记》、《卮林》研究的现状,说明本文选题的学术意义和学术目标。第二章《周婴生平、着述考略》的写作,得益于阅读罕见的周婴撰写的《远游篇》,着名学者方豪当年慨叹天壤间不得见此书。通过《远游篇》,考出了周婴一生大致的行事和不为人知的着述。第三章《<东番记>研究》,将周婴和陈第写的同名《东番记》,以及《东西洋考》中的《东番考》进行比较。确定陈第之作在前,是散文形式。周婴根据陈作及自己的见闻进行艺术再创作,是骈文形式。方豪曾以为周婴没写过《东番记》,流传之《东番记》之所以嫁名周婴,是因为周婴将陈第写的《东番记》编入游记选集《远游篇》中。得此解释,方先生之疑可释矣。第四章《<卮林>研究》,

韩敏[7](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张玮[8](2012)在《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祁承(?)是明代中后期“有名的藏书家,优秀的目录学家,卓越的图书馆学先驱者”,其思想和行为既展现出明代社会的特性,又折射出时代与历史的作用;既具有明代私家藏书家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魅力。祁承(?)的藏书思想上承汉宋,下启有清,对今天的文献收藏、整理、利用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祁承(?)、祁氏家族、明末藏书家群体,乃至整个明代知识分子的活动体现了明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鲜明的个性特征。祁承(?)所处的时代正是印刷术成熟的时代,图书出版蔚然成风,成为标榜尚文之举;其所居的地区也是刻书繁盛之地。祁承(?)的家族充分传承了江南私家藏书的传统,家有聚书渊源,他的祖父、父亲都有不少藏书留传。受家风影响,祁承(?)从小就喜爱读书,十岁时就沉醉书海,乐而忘返。随着年龄增长,祁承(?)开始主动地搜求图书。在文献采访方面,祁承(?)有成熟而独立的思考,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这成为澹生堂藏书品质的保证。在采访手段上,祁承(?)采取了自行采购、合作采购、交换、赠送等多种方法。澹生堂藏书丰富且绝不盲目。与古代藏书家注重版本收藏不同,祁承煤的藏书有其自己明确的采访方针,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藏书数量的增长。在文献着录方面,祁承(?)从文献的性质出发,采用“分析着录”和“互见着录”的方法,使《澹生堂藏书目》不是单纯的藏书登记簿,而是能够体现编者编目思想的目录学着作。万历四十八年(1602年),祁承(?)对澹生堂藏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为规范藏书整理撰写了《庚申整书略例》四则,提出了在传统编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因”、“益”、“通”“互”四字着录原则,有意识地以互见着录、分析着录的方法来揭示文献的内容。在文献分类方面,祁承(?)对四部分类法进行了修正和改良,提出了四部四十六类二百四十四目的分类法,四部之下多有创新,其中在分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是确定了“丛书”的独立地位。在文献管理方面,澹生堂藏书十万册,为了管理如此庞大的藏书,祁承(?)细致地思考了与馆藏管理有关的各方面内容,他在与子孙规约中明确了藏书的利用、阅览与出借问题,对图书保存、文献整理、古籍修补等问题都提出来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此外,祁承(?)在藏书楼的设计与建造方面也颇费心思,巧妙设计,防火防潮,兼顾有江南知识分子的园林情怀。在澹生堂藏书的继承与递守方面,祁承(?)的儿孙坚守规约,不仅在时事动荡中竭尽全力保存澹生堂藏书,还在目录学等理论方面有所成就。祁承煤及其澹生堂藏书的命运折射出学术发展脉络与社会变迁的趋势。总之,祁承(?)对于图书,不论在聚书、读书、鉴别、购求上,还是在分类、编目、典藏、借阅上,都有精辟的言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方法和可行的规约。他不仅继承发扬我国先哲有关图书馆工作中和目录学上的优良传统,而且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创造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特别可贵的是,他的一切活动,能以经世致用为鹄的;所有的工作,能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准则,不尚空谈,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也多有裨益。祁承(?)对文献内在特性的掌握及其对有关图书事业多层次、多方面的考察,从现代图书馆学的观点来看,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私人图书馆采、编、阅、藏的完整格局,奠定了其在书史上的首创地位;同时,在文献学的大视野下,对目录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突破性的观点,并积极应用于文献利用的实践之中。

佟大群[9](2010)在《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吴慧鋆[10](2018)在《近代楚辞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楚辞学主要以道光至五四前后的楚辞学者、专着、专论为研究对象,属于断代史、专题史研究。本论题以近代着述为纲,以学者、论点为纬,以近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演变为背景,采用文本研读和文献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勾勒近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成因,分析其总体特色、成就地位与历史局限,考察近代楚辞研究对楚辞学史的推动与影响。为叙述方便,将近代楚辞着述分为七类,每类先概述总貌,后选取代表性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楚辞着述体现了乾嘉汉学的余绪。此类着述坚守传统朴学的治学宗旨与研究方法,着力于名物训诂、校雠文字与楚辞作品的内部、外部考证。俞樾《读楚辞》《楚辞人名考》用因声求义、通古释今、因形求义等方法训诂并考证楚辞人名。孙诒让《札迻》卷十二《楚辞王逸注》用寻文究义、引证古籍法等训诂字词,分析楚辞异文。王树枏《离骚注》广引书证,训诂楚辞名物、进行字词阐释。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楚辞着述一方面延续古音理论,另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主要包括直接注音、分析韵式、考察方言等。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运用古音理论对《离骚》注音与句式归纳,对双声叠韵等连绵词进行补说。徐昂《楚辞音》研究间隔协韵、声韵隔协、声韵远协等3种韵式。李翘《屈宋方言考》从方言角度阐释楚辞音义,溯及方言源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分别段落、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从篇章结构入手,注重把握作品微意与诗人情感。颜锡名《屈骚求志》分《离骚》为五大节三十一小节,把握楚辞结构,考订楚辞篇目次第,用“以意逆志”法突出屈原的忠君之情与强邦之才。傅熊湘《离骚章义》分《离骚》为九章二十二节,驳斥以其他学说附会楚辞的做法,力求“纲举目张、词旨明豁”。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将《离骚》分为十四节,通过创作背景与创作主旨的分析,探求屈子之志。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分全文为十七段,分析“求女”意象与次数,“宓妃”、“退修初服”所代表的意象。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重在发掘楚辞的“慷慨悲歌”之气与艺术特质,主要包括《楚辞》与《诗经》的关系、文体辨析、艺术手法、文学影响等。方东树《昭昧詹言》探索楚辞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将其纳入儒家诗教范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沉郁说”提倡“词为尊体”,以诗骚为标准评判历代词作。刘熙载《艺概》辨析楚辞文体,分析语言、句式、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特色。“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体现了“经世”与“疑古”思潮,虽有纠枉过正之弊,却是近代楚辞研究方法变革的前奏。曹耀湘《读骚论世》考订屈子生平与创作顺序,用“知人论世”法分析《天问》创作主旨,大量比附历史史实。王闿运《楚辞释》以“六经注我”法解读楚辞创作背景、创作主旨,突出屈原的政治作用,寄予自己的军事政治理想。廖平用“六变”理论附会楚辞,渗透尊经尊孔之论,否定屈原对楚辞作品的归属权。综合融通类着述既有以汉学为主要内容的训诂考据,又有以宋学为特征的义理阐发,亦涉及关乎文学理论的品评分析。郭焯莹的《读骚大例》提出“意由声音证入”等读骚六例,涵盖考证、训诂、音韵、校勘、义理、语法等。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既注音训诂,又对楚国史实进行比附。郑知同《楚辞考辨》对楚辞相关内容的考证兼及对楚辞艺术手法的辨析,在训诂与文学评论之间寻求汇通。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楚辞着述以开放心态接受西学,把现代因素融入本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楚辞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转型。梁启超考证作品篇目与编纂过程,分析楚辞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考察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肯定屈原“独立不迁”的斗争精神。王国维进一步发展梁启超、节的“文分南北”论,将屈原的斗争精神概括为“欧穆亚”精神,用二重证据法考证《天问》中的相关人名与史实。刘师培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援引西方文学地理论阐释楚辞,立足传统考订楚辞异文。综上,近代楚辞学历经继承传统、全面总结,革故鼎新、求新求变,援引西学、别开瑰境3个阶段,实现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真正革新,完成了楚辞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代学者陈第世系考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代学者陈第世系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书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代书目编纂概况
    二、明代书目的研究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历代目录学史中有关明代的章节
        (二) 有关明代书目研究的专门成果
    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的公藏书目
    第一节 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
        一、明代文渊阁的建制与功用
        二、《文渊阁书目》的纂修及其作者问题
        三、《文渊阁书目》的版本
        四、《文渊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五、《文渊阁书目》的特色
        六、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
    第二节 钱溥(等)《秘阁书目》
        一、《秘阁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二、“未收书目”所录书目的来源
        三、《秘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秘阁书目》的学术价值
        五、《秘阁书目》与《文渊阁书目》的关系
    第三节 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
        一、称张萱等人所撰为《文渊阁书目》的情况
        二、《内阁藏书目录》的作者张萱等人
        三、《内阁藏书目录》的版本
        四、《内阁藏书目录》的编纂体例
        五、《内阁藏书目录》的特色
        六、《内阁藏书目录》的价值
    第四节 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
        一、行人司概述
        二、《行人司重刻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三、《行人司重刻书目》的编纂体例与分类特色
第二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上)
    第一节 吴宽《吴文定公藏书目》
        一、《吴文定公藏书目》的作者吴宽
        二、《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版本
        三、《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特色
        五、《吴文定公藏书目》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一、《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特色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价值
    第三节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者晁瑮父子
        二、《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版本
        三、《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五、对《晁氏宝文堂书目》的价值评述
    第四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一、《赵定宇书目》的作者赵用贤
        二、《赵定宇书目》传世的两个写本
        三、《赵定宇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赵定宇书目》的特色
        五、《赵定宇书目》中反映出的赵用贤藏书特色
        六、《赵定宇书目》对《脉望馆藏书目》的影响——兼议高谷谥号
    第五节 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
        一、对《脉望馆藏书目》作者的考辨
        二、《脉望馆藏书目》的版本
        三、《脉望馆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脉望馆藏书目》的着录特色
        五、《脉望馆藏书目》与《赵定宇书目》的承继关系
    第六节 高儒《百川书志》
        一、《百川书志》的作者高儒
        二、《百川书志》的成书
        三、《百川书志》的版本
        四、《百川书志》的编纂体例
        五、《百川书志》的特色
        六、《百川书志》的价值
第三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下)
    第一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
        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作者与编纂体例
        二、各家对《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着录及该书的版本
        三、《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重视版本的着录特色
        四、李如一的藏书思想
        五、《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存世版本两种的差异
    第二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一、《澹生堂藏书目》的作者祁承(?)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版本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特点
        五、祁承(?)的目录学思想——兼议《澹生堂藏书训约》与《旷亭集》
    第三节 陈第《世善堂书目》
        一、《世善堂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二、关于《世善堂书目》是否是伪书的争论
        三、《世善堂书目》的版本
        四、《世善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五、《世善堂书目》的特点与价值
    第四节 徐(?)《徐氏家藏书目》——兼议红雨楼题跋三种
        一、《徐氏家藏书目》的作者徐(?)
        二、徐(?)的聚书与编目
        三、徐氏旧藏书籍的去向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五、《徐氏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六、《徐氏家藏书目》的着录特色与价值
        七、红雨楼徐氏题跋三种
    第五节 朱睦(?)《万卷堂书目》
        一、《万卷堂书目》的作者朱睦(?)
        二、《万卷堂书目》的版本
        三、《万卷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五、《万卷堂书目》与《聚乐堂艺文目》的关系
    第六节 王道□《笠泽堂书目》
        一、《笠泽堂书目》的作者为王继贤之子
        二、《笠泽堂书目》的版本与编纂体例
        三、《笠泽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第四章 明代的史志书目
    第一节 焦竑《国史经籍志》
        一、《国史经籍志》的作者与版本
        二、《国史经籍志》的编纂体例
        三、《国史经籍志》的特色
        四、《国史经籍志》的价值
    第二节 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一、《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作者与版本
        二、《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体例
        三、《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特色
        四、《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
    第三节 方志艺文志——以(成化)《杭州府志·书籍》与(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为例
        一、(成化)《杭州府志·书籍》
        二、(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
第五章 明代的专科书目
    第一节 经学目录
        一、朱睦(?)《经序录》
        二、朱睦(?)《授经图义例》
    第二节 医学目录——以《医藏书目》为例
        一、《医藏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二、各家对《医藏书目》的着录与《医藏书目》的版本
        三、《医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医藏书目》的特色与价值
    第三节 宗教目录
        一、释藏目录
        二、道藏目录
    第四节 戏曲目录
        一、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二、《录鬼簿续编》
        三、祁彪佳《远山堂剧品》
        四、徐渭《南词叙录》
        五、《旧编南九宫目录》
        六、吕天成《曲品》
        七、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第六章 明代的特种书目
    第一节 刻书目录
        一、周弘祖《古今书刻》
        二、官刻目录
        三、私人刻书目录——以毛晋《汲古阁校刻书目》为例
        四、坊肆刻书目录
    第二节 引用书目
        一、引用书目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二、引用书目的多种称谓
        三、引用书目的类型
        四、明代引用书目的特点
        五、高武《针灸聚英集用书目》
        六、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
        七、梅鼎祚《书记洞诠引用书目》
        八、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第三节 辨伪目录——以胡应麟《四部正讹》为例
        一、《四部正讹》的作者与版本
        二、《四部正讹》的编纂体例
        三、胡应麟的目录学理论——兼议《经籍会通》
    第四节 地方着述目录——以曹学佺《蜀中广记·着作记》为例
        一、《蜀中广记·着作记》的作者曹学佺
        二、《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版本
        三、《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编纂体例
        四、《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特色
        五、对《蜀中广记·着作记》的评价
    第五节 序跋题记——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为例
        一、王世贞《读书后》
        二、都穆《南濠居士文跋》
余论
    一、明代书目中多样化的类目设置
        (一) 二分法与三分法的采用——主要以专科目录为例
        (二) 对四部分类法的继承——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三) 对四部分类法的突破——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二、明代书目对多种分类依据的采用
        (一) 设类依据的单一化——以专科目录为例
        (二) 多种设类依据的平行并用——主要以《赵定宇书目》、《脉望馆藏书目》等为例
        (三) 多种设类依据的立体结合——主要以集部、史部为例
    三、明代插架与分类相结合的书目编制体创——兼议《千字文》编号法在书目中的意义
    四、明代书目中新类目的设立与特殊内容的归置
        (一) 藩府类的设立
        (二) 举业类的设立
        (三) 四书、性理类的设立与理学书籍的归置
        (四) 御制类书籍的归置
        (五) 个人着述的归置
        (六) 类书的归置
        (七) 丛书的归置
        (八) 释道二家书籍的归置
    五、明代书目编纂的特征
    六、明代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
    七、明代的书目编纂所体现的学术文化特色
        (一) 经学与理学
        (二) 史学
        (三) 文学——兼议明代目录学家版本意识的抬头
        (四) 医药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明末清初学术背景与诗经学
    第一节、明代前中期思想背景与诗经学
    第二节、明末复古宗汉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清初文化与学术背景
    第四节、清初遗民学者对明代学衍的总结和反思
    第五节、明清之际诗经学者群体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古与竞新:明末诗经学
    第一箭、郝敬《毛诗原解》:回归圣人原意
    第二节、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以古义立新诠
    第三节、回归古义:明末诗经学的考澄与复古
    第四节、伪《子贡诗傅》、《申培诗说》与明末诗经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清初诗学三大家与清代考据形态的生成
    第一节、钱澄之《田间诗学》:尊序背景下的弥缝与折衷
    第二节、朱鹤龄《诗经通义》:考据风气的渗透
    第三节、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与清代汉学的发端
    第四节、考据形态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以理说诗的衰亡
    第一节、祖述朱子的诗经学着作及其困境
    第二节、王夫之《诗广传》与“以诗论理”傅统
    第三节、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考辨精神
    本章小结
第五章、《钦定诗经传说汇集纂》与康熙学臣的诗经学
    第一节、《诗经传说汇纂》完成时间考
    第二节、《诗经汇纂》编纂人员及学术取向
    第三节、方苞《朱子诗义补正》舆《诗经汇纂》
    第四节、李光地《诗所》与《诗经汇纂》
    第五节、《钦定诗经傅说汇纂》传怖与推广
    第六节、《诗经汇纂》封清代诗经学着作的影响——以方玉润《诗经原始》为讨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论
附:明末清初诗经学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3)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一 行格
        二 版心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一 抄写时间
        二 抄写者
        三 批点者
        四 抄本来源
        五 作者考证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二 誊写与缮写
        三 影抄与临摹
        四 影抄与影刻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一 抄写者
        二 抄写的场所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一 抄书事迹举例
        二 抄书事迹分析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一 抄本的成本
        二 抄本的价格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一 读者
        二 市场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一 书贩兜售
        二 书店经营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二 抄书的方式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一 朗读与默读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三 批注与订误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一 摘抄
        二 编纂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一 官方藏书
        二 私人藏书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一 政治类书籍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三 妖书与淫书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二 抄工的收入
        三 抄工与学者
        四 抄工与抄本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明代的写工
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孔广森《礼学卮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礼学卮言》及其相关研究概述
        一、《礼学卮言》概述
        二、《礼学卮言》研究现状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案及论文构想
        一、研究内容与方案
        二、研究方法
        三、课题拟突破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构想
第一章 孔广森的身世与生平
    第一节 孔广森生卒年份及世系
    第二节 孔广森生平与学术简历
        一、幼承庭训,早闻礼教
        二、少年及第,交游问学
        三、受业戴震,尽传其学
        四、归养着述,英年早逝
第二章 《礼学卮言》撰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清代礼学的勃兴
        一、以经学济理学之穷
        二、从理学到礼学的过渡与转型
        三、以古礼正今俗
    第二节 崇经宗汉及考据学盛行下的礼学发展
        一、清廷文化政策调整与三礼馆的设立
        二、乾嘉考据之风盛行下的礼学研究
第三章 《礼学卮言·仪礼庙寝宫室异制图说》的考证成就
    第一节 庙寝宫室同构与异制
        一、“左右房”与“东房西室”之争
        二、“庙左右房、寝东房西室”说
    第二节 《仪礼》庙寝“门”考
        一、庙寝大门、庙门闑阈与宁
        二、庙寝门堂四塾
        三、寝庙之闱门
    第三节 《仪礼》庙寝“庭”考
        一、中庭、东西荣与溜
        二、阼阶、西阶
    第四节 《仪礼》庙寝“堂”考
        一、“栋以南至前庪为堂”
        二、东楹西楹、东序西序
        三、东夹西夹、东箱西箱
        四、堂前之廉
    第五节 《仪礼》庙寝“室”考
        一、室户、牖、北墉、奥、窔
        二、户牖之间与户西
        三、室之“乡(北牖)”
    第六节 《仪礼》庙寝“房”考
        一、庙寝房户
        二、北堂与侧户
第四章 《礼学卮言》有关明堂辟雍的考证成就
    第一节 明堂名称考论
    第二节 解世室、重屋、周明堂广修之数
        一、订正郑注夏世室堂修广之数
        二、解夏世室中央大室修广尺步
        三、纠郑注殷人重屋堂广之失
        四、辨周明堂堂室之修广
    第三节 释“四旁两夹窗”之惑
    第四节 明堂四门、重屋四阿考
        一、考明堂四门之制
        二、考重屋四阿之制
    第五节 解辟雍四学
第五章 《礼学卮言·论禘郊》的考证成就
    第一节 “论禘”
        一、申禘为祭天非祭庙
        二、申郑“祭天以始祖配”之义
    第二节 “论郊”
        一、主“禘郊非一”说
        二、申郑“五天帝”之说
    第三节 “禘”的多义性与《论禘郊》之局限
第六章 《礼学卮言·礼服释名》的考证成就
    第一节 “冕旒”
    第二节 “冕服”
        一、裘冕、玄冕服
        二、冕服之章
    第三节 “弁服”
        一、韦弁服、皮弁服
        二、冠弁服、弁绖服
    第四节 “玄端”
        一、玄端
        二、五冕皆玄端
    第五节 论妇人之服制
        一、分配妇人六服与男服对应差次
        二、展衣与税衣(褖衣)
        三、女子首服
第七章 《礼学卮言》关于九庙与五门的考证成就
    第一节 “九庙辨”
        一、九庙与七庙
        二、庙祧之昭穆
    第二节 “五门考”
        一、皋门与外朝、应门与两观
        二、库门与庙社、雉门与中门
第八章 《礼学卮言·三礼杂义》的名物制度考证成就
    第一节 《三礼杂义》的体例与内涵特征
    第二节 《杂义》申补郑玄名物制度之说
        一、申明郑玄名物制度之考释
        二、补足郑玄名物制度之说解
    第三节 《杂义》驳正郑玄名物制度之说
        一、驳正郑玄名物之考释
        二、订正郑玄制度之阐释
第九章 《礼学卮言·周礼郑氏注蒙案》的礼学成就
    第一节 《蒙案》对郑注“汉法况周”的申补
        一、指明郑玄约(暗)引汉法之处
        二、补贾疏于“汉法”略而不说者
        三、纠贾疏有说反致乖错者
    第二节 《蒙案》可补王应麟《汉制考》之阙
        一、补《汉制考》未录郑注以汉法况周者
        二、补《汉制考》仅录注疏而无考论者
        三、补《汉制考》于贾疏汉法有误未驳正者
        四、补《汉制考》考证汉法史料之不足
第十章 《礼学卮言》的学术宗旨与考证方法
    第一节 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学术宗旨
        一、孔广森宗汉仪郑的思想倾向
        二、治礼宗郑,辅翼郑学
    第二节 《礼学卮言》的考证方法
        一、训诂释礼
        二、以经证礼
        三、以史证礼
        四、以子说礼
        五、数学考证释礼
        六、礼例归纳法
        七、理证法
        八、阙疑法
第十一章 孔广森《礼学卮言》治礼特色与不足
    第一节 实事求是,不尚墨守
        一、凡立一义必凭证据
        二、说礼不为门户所囿
    第二节 精奥博通,多出胜解
        一、考证精奥
        二、治礼博通
        三、多出胜解
    第三节 《礼学卮言》的局限与不足
        一、勤于名物而疏于义
        二、有考证不足、释文未备者
第十二章 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学术影响
    第一节 《礼学卮言》对孙诒让《周礼正义》的影响
        一、《周礼正义》征引《礼学卮言》以注解经文
        二、《周礼正义》征引《礼学卮言》以申补郑说
        三、《周礼正义》征引《礼学卮言》以订正郑说
        四、《周礼正义》征引《礼学卮言》以纠谬贾疏
    第二节 《礼学卮言》对黄以周《礼书通故》的影响
        一、《礼书通故》对《礼学卮言》的接受与遵从
        二、《礼书通故》对《礼学卮言》的批评与质疑
    第三节 《礼学卮言》对胡培翚《仪礼正义》的影响
        一、《仪礼正义》引《礼学卮言》以订注、附注
        二、《仪礼正义》引《礼学卮言》以补注、申注
    第四节 孔广森《礼学卮言》的学术地位评估
结语
附录 :《礼学卮言》宫室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回顾
        一、《四库全书总目》部类研究状况述评
        二、《四库全书总目》部类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启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文献总论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之收录情况
        一、前理学时期着作
        二、理学时期着作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之编排原则
        一、编排之正例
        二、编排之变例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儒家文献
        一、儒家类
        二、儒家文献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经部关系论
    第一节 儒家类与六经关系考论
        一、儒家与六经之关系
        二、儒家类着作与六经着作之关系
    第二节 儒家类与《孝经》关系考论
        一、儒家与《孝经》之关系
        二、儒家类着作与《孝经》之关系
    第三节 儒家类与《四书》关系考论
        一、儒家与《四书》之关系
        二、儒家类着作与四书之关系
    第四节 儒家类与小学关系考论
        一、儒家与小学之关系
        二、儒家类着作与小学之关系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史部关系论
    第一节 儒家与史部关系总论
        一、正史与史部之关系
        二、儒家与正史之关系
    第二节 儒家与传记类着作关系考论(上):儒家人物传记
        一、志书类儒家人物传记
        二、年谱类儒家人物传记
    第三节 儒家与传记类着作关系考论(下):儒家学派传记
        一、区域类儒家学派传记
        二、断代类儒家学派传记
        三、通史类儒家学派传记
第四章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子部关系论
    第一节 儒家与子部关系总论
        一、先秦时期儒家为诸子百家之一
        二、汉代以后儒家统领诸子百家
    第二节 儒家与杂家关系考论(上):杂家概念及其变迁
        一、再论“杂家出于议官”说
        二、“杂家”之内涵与宗旨
        三、杂家类内涵之变迁
    第三节 儒家与杂家关系考论(下):儒家的杂家化历程
        一、政治儒学——以儒为主,兼容其他诸子之学
        二、心性儒学——以儒为主,兼容释道之学
第五章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集部关系论
    第一节 儒家与集部关系总论
        一、儒家与集部
        二、儒家类着作与“集”
    第二节 儒家与别集类关系考论(上):儒家别集类型
        一、大儒别集
        二、儒臣别集
        三、文儒别集
    第三节 儒家与别集类关系考论(下):别集类提要与儒学史
        一、程朱理学派
        二、陆王心学派
        三、东林学派
第六章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儒学史合论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的儒学史建构及其反思
        一、儒家类建构的儒学“两期说”
        二、儒学“两期说”的缺陷
        三、儒家类“辨章学术”困境的反思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与汉宋之争
        一、《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尊程朱”的儒学批评
        二、《四库全书总目》整体重考据的学术批评实质
        三、《四库全书总目》尊程朱、重考据的紧张与汉宋之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卮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周婴及其着述研究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周婴生平及其着作情况
        二、周婴是否创作了《东番记》及其与陈第《东番记》之间的关系
        三、《卮林》研究概况
    第二章 周婴生平、着述考略
        一、周婴生平考略
        (一)、周婴家世考略
        (二)、周婴生平考略
        二、周婴着述考略
        1、《卮林》
        2、《远游篇》
        3、《绵史》
        4、《费氏家训注》
        5、《水经注考》
        6、《莲花阡志》
        7、《法苑珠林要略》
    第三章 《东番记》研究
        一、《东番记》研究概况
        二、不同《东番记》之比较
    第四章 《卮林》研究
        一、考据学方法初探
        二、《卮林》中的考据学方法
        三、《卮林》撰写动机及所涉内容
        (一)、《卮林》产生的学术背景
        (二)、《卮林》撰写的动机
        (三)、《卮林》的体例
        (四)、《卮林》的研究对象
下篇 《卮林》校证
    卷一
        质鱼
        雒水
        谘杜
        岁星
        镌纪
        温泉寒火
        刺顾
        问讯王导
        难裴
        魏明帝
        神亭
        箴王
        陈惊坐
        王次仲
        辨刘
        叔向
        深公
        析郦
        君子济
        绛阳
        凿台
        丹水
        壶关三老
        五公
        金台
        寡妇城
        扞虎图
        牵招
        茅茨
        榆欓
        鼮鼠
        阳侯
        龙亢
        武邱
        负夏
        白门
        沔水
        黄鹄山
        程乡酒
        赤松
        恒水
    卷二
        续颜
        史儋
        更造
        施屠浑都
        天汉
        姓名
        非马
        惠后
        五牛
        季历
        望诸泽天柱山
        说孔
        人十月生
        赞刘
        宋孝王王劭
        司马子长
        录崔
        犀角刀子
        绎李
        薰莸
        南浦
        于严
        泥首
        佛生
        复杜
        杜鹃
        疑白
        苏小
    卷三
        问欧
        崔表
        魏论
        厘孙
        隰朋颜渊
        旺相孤虚
        邵公
        三命
        仁鸟
        公明仪
        格鲍
        说秦王
        (女巽)张
        唐书赞
        释王
        禽经
        北堂
        汉唐酒价
        鸒斯
        以蒲为脯
        微管
        板舆
        东道主
        馀粮栖亩
        附王
        魏天渊池
        街弹
        羊肠
        汉典农城
        侍其
        登闻鼓
        师宜
        贝独坐
        弹高
        刘子玄《水仙赋》
        郑康成
        鳆鱼
        削稾
        本朱
        人生如寄
        长绳
        九子母
    卷四
        述洪
        耆英
        展重阳
        希姓
        岁月日风雷雄雌
        李陵诗
        歌扇舞衣
        吕望非熊
        雨水惊蛰
        历代史
        石尤
        罗靖
        月中桂兔
        土木偶人
        桑谷
        碌碌
    卷五
        议郎
        记里鼓
        嵇叔夜
        论何
        五平五仄
        朱碧
        人日
        能火
        明杨
        隐囊
        蟪蛄歌
        列女传谣
        鲁定公记
        列女传古语
        月令注谚
        鬟河酾湖
        左传引语
        春秋纬古语
        又
        云根
        教殽
        石经
        主客
        解冯
        辟雍
        又
        大戴礼
        紫宫谚
        张君祖庾僧渊
        种羊
        新林诗
        郑蜀宾
        异苔
        汉书
        古歌
        注王
        鹏鸟
        韵语
        七仄七平
        解鸟兽语
        五龙
        飞燕
        王母越王
        傅粉
        李膺张衡
        忽雷博劳
        捣素赋
        吕应
        细腰
        双名
        妇人双名
        寄生
    卷六
        广陈
        青云
        疾风知劲草
        元二
        蛊冶通用
        靺鞨
        勅
        匡徐
        藁砧破镜
        少儿子夫
        蔡琰
        通焦
        崔浩
        紫盖黄旗
        繇
        离有十六义
        苴有十四音
        诗用坐字
    卷七
        洗梅
        吴陆景
        至尊
        杜书
        陆书
        又
        又
        苻丕书
        谢书
        王徽
        诏报
        勅
        崔元
        李弼庄弼
        高隆之
        答赠诗
        歌阕
        陆凯
        李那
        原谢
        知星
        奔牛
        申董
        滠字
        泰誓今文 汤武逸书
        南云东云西云北云
        五观
        毦字义
        商艾
        四凶
        增姚
        莆中方言
        诠钟
        鼓缶
        古谚古语
        十一何以
        登庐山
        王羲之兰亭集诗
        古语
        刘子
        史炤通鉴疏引谚二则
        又
        易纬
        花额
        杜兰香
        松果
    卷八
        谂胡
        王褒
        洪崖先生
        王乔
        王侨王子乔
        杨泉
        卫元嵩
        薛仁贵
        河图要元篇
        金雌诗
        盐泽醋沟
        湖阴
        万城
        鬼方
        镜殿
        过秦论
        逸周书序
        关山一点
        短人
        女官
        琅琊王歌
        许询
        文姬诗
        格近六朝
        古人之风
    卷九
        谂胡
        文宣王武安王鲁哀公平原君
        夫子
        颜子
        四友
        三杰五老
        七子
        七贤
        七贵
        八王八达
        孝女
        戴谅
        异闻记
        扶老
        荆轲延周
        伍伯
        张万福
        李文悦
        李伯禽
        误鸣战鼓
        易水
        冻雀
        刘令娴
        宋玉《微咏赋》
    卷十
        谂胡
        二名
        同姓名
参考文献

(7)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三 研究范围界定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一) 概念介绍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小结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一、皇帝阅读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小结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一、明代的官刻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一、师心说概述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一、东林中人概述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小结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学特点
        一、楚风的形成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学术特点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历代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1.1 清代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1.2 近现代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1.3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1.4 港台及海外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2. 选题缘由及意义
        2.1 选题缘由
        2.2 选题意义
    3. 主要研究方法和路径
    4. 本文研究的基础与存在困难
        4.1 研究基础
        4.2 研究难点
    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澹生堂藏书的社会背景
    1. 明代中后期图书的刻印与出版
    2. 明代中后期图书的流通与收藏
    3. 明代学术发展繁荣
    4. 明代社会风尚转变
    5. 外来文化对明末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祁承煤生平及其文化背景
    1. 祁承(?)生平与思想
        1.1. 政治抱负
        1.2. 经济状况
        1.3. 治学成果
        1.4. 藏书精神
        1.5. 人生态度
        1.6. 处世哲学
    2. 家族传承
    3. 学术网络
        3.1. 师承渊源
        3.2. 与藏书家之交游
        3.3. 与学者之交游
        3.4. 与释道名人之交游
        3.5. 与社会名人之结社
第四章 祁承(?)的采访理论与实践
    1. 祁承(?)采访思想的渊源
    2. 访书人员的基本素质
    3. 祁承(?)论选书标准
    4. 祁承(?)的图书采访实践
第五章 祁承(?)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
    1. 祁承(?)的编目理论
        1.1 “通”:流通于四部之内
        1.2 “互”:互见于四部之中
        1.3 “通”、“互”二法在目录学史中的地位
    2. 编目实践与着录方法
        2.1 表格式着录
        2.2 《澹生堂藏书目》的着录体例
    3. 祁承(?)的分类理论
        3.1 祁承(?)分类理论与郑樵的关系
        3.2 “因”:因循四部之成例
        3.3 “益”:增补四部分类法
    4. 《澹生堂藏书目》的分类实践
    5. 祁承(?)分类理论的评价
        5.1 祁承(?)分类理论的恰当之处
        5.2 祁承(?)分类理论的失当之处
        5.3 祁承(?)分类思想对学术史的影响
第六章 澹生堂藏书管理
    1. 藏书情况及特色
    2. 藏书的版本情况
    3. 藏书利用与借阅
    4. 藏书的保存、修补与整理
    5. 祁抄的制作与价值
    6. 藏书楼的设计与功能
    7. 藏书章的鉴别与明志
第七章 祁承(?)藏书的继承与递守
    1. 祁彪佳与八求楼
        1.1 祁彪佳其人
        1.2 祁彪佳的采访实践与藏书整理
        1.3 戏曲类特色馆藏专目
    2. 祁理孙与奕庆楼
        2.1 祁理孙其人
        2.2 奕庆藏书楼藏书
        2.3 祁理孙在目录学方面的创新与承继
    3. 祁氏藏书流散情况
        3.1 明末澹生堂藏书散佚的开端
        3.2 黄吕对澹生堂藏书的争夺
        3.3 赵氏对澹生堂藏书在收集
        3.4 二十世纪上半叶祁氏藏书的散出
        3.5 现存澹生堂藏书情况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祁氏着作
    专着
    学术论文
附录1:澹生堂藏书现存书目
附录2:祁承(?)大事年表
致谢

(9)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伪·辨伪·文献辨伪学
        一、"伪"的多重涵义
        二、"辨伪学"的概念和分科
        三、"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研究百年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选题意义
        一、取得的成就
        二、新情况与突出问题
        三、选题意义及可行性说明
    第四节 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二、理论方法
        三、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清以前的文献辨伪学
    第一节:文献辨伪学的滥觞——先秦
        一、学术述评
        二、先秦滥觞说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的形成——两汉
        一、《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文献辨伪
        二、汉儒和《书》类文献真伪的争论
        三、王充的文献辨伪研究
        四、主要成就与文献辨伪学的形成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的初步发展——隋唐
        一、颜之推、刘炫的文献辨伪问题
        二、孔颖达、刘知几等的文献辨伪问题
        三、啖助、赵匡、柳宗元的文献辨伪
        四、隋唐时期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四节 文献辨伪学的繁荣——两宋
        一、欧阳修开宋代文献辨伪学风气之先
        二、郑樵的《诗序》辨伪
        三、朱熹的辨伪学成就
        四、宋儒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五节 文献辨伪学的继续发展——元明
        一、宋濂对诸子的考辨
        二、胡应麟对四部文献的辨伪
        三、梅鷟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四、继往开来的元明文献辨伪
    小结:千年间文献辨伪学成就概要
第三章 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守卫圣经圣道,巩固专制政权
        二、处理遗留问题,甄别新见伪书
        三、增进学人素养,端正士林风气
        四、抨击盗版渔利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倡导儒教,承继道统
        二、稽古右文,倡导治学
        三、盛世百年,学术昌盛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人文环境
        一、实学思潮与文献辨伪
        二、朴学风尚与文献辨伪
        三、经世致用与文献辨伪
    小结:社会·思想·学术与文献辨伪学
第四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上)
    第一节 顾炎武的文献辨伪学
        一、顾炎武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易》类问题
        四、《左氏春秋》及其他文献杂论
    第二节 毛奇龄的文献辨伪学
        一、毛奇龄及其学行
        二、《古文尚书冤词》的文献辨伪学研究
        三、《诗传》、《诗说》等文献辨伪
    第三节 朱彝尊与辨伪学
        一、朱彝尊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诗》类问题
        四、《易》类问题
        五、群书杂辨
    第四节 姚际恒与辨伪学
        一、姚际恒及其着述
        二、《古文尚书》及孔《传》辨伪
        三、《诗序》及《中庸》辨伪
        四、《古今伪书考》别论
第五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下)
    第一节 "图书"辨伪
        一、问题缘起
        二、黄宗羲等人的辨伪
        三、胡渭与"图书"辨伪的集成之作
    第二节 《古文尚书》辨伪
        一、清初的诸家考辨
        二、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
        三、马骕《古文尚书》辨伪与张穆《阎若璩年谱》订误
    第三节 《周礼》辨伪
        一、《周礼》辨伪问题概论
        二、毛奇龄的辨伪
        三、万斯大的辨伪
    小结:辨伪拾遗与辨伪成就
第六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上)
    第一节 辨伪诸家(上)
        一、全祖望、卢文弨的文献辨伪
        二、戴震文献辨伪举隅
        三、钱大昕文献辨伪问题研究
    第二节 辨伪诸家(中)
        一、辑佚学家王谟的辨伪
        二、姚鼐、孙志祖的群书辨伪
        三、章学诚、崔述的文献辨伪学
    第三节 辨伪诸家(下)
        一、诸子辨伪中的异类
        二、辨伪与经世
        三、经学家、辑佚家、藏书家的辨伪
        四、《总目提要》的续笔
第七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下)
    第一节:《古文尚书》辨伪
        一、《古文尚书》褒扬派
        二、《古文尚书》辨伪派
    第二节 《周礼》及《竹书纪年》辨伪
        一、《周礼》辨伪
        二、《竹书纪年》辨伪
    第三节 《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一、考辨伪书数量
        二、考辨伪书方法
        三、辨伪思想及理论
    小结:文献辨伪研究拾遗及成就
第八章 清后期的文献辨伪与古典辨伪学的终结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者(前)
        一、学术宗尚与文献辨伪
        二、校雠、辑佚中的文献辨伪
        三、辨伪杂识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者(中)
        一、《总目提要》文献辨伪的补足之作
        二、学风、时局与文献辨伪
        三、朴学余绪与文献辨伪
        四、目录学家、藏书家的文献辨伪
        五、辨伪拾遗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者(后)
        一、朴学殿军孙诒让与文献辨伪学
        二、皮锡瑞对文献辨伪研究的梳理总结
        三、康有为的治学以经世与文献辨伪研究问题
        四、其他成就
    小结:文献辨伪成就别论
第九章 结论
    一、清人完善的文献辨伪学体系
    二、清人杰出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三、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附表
    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
    附表六:《清以前的辨伪学者及其成就》
    附表七:《清代辨伪学者及成就》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10)近代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与现状概览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名物训诂、史实考证——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一)
    第一节 名物训诂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俞樾楚辞训诂的方法与特色
        一、因声求义
        二、通古义求训诂
        三、因形求义
        四、句法、文法释义
        五、综合考释
        六、实事求是的朴学特色
    第三节 孙诒让楚辞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一、训诂字词
        二、异文校订
        三、断句之法
    第四节 王树枏《离骚注》的训诂内容与方法
        一、名物训诂
        二、人名考证
        三、地名考证
        四、字词释义
        五、音韵训诂
第二章 审定音韵、考释方言——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二)
    第一节 审定音韵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补说音韵与文法
        一、音韵补说
        二、从语音角度考订异文
        三、名物史实考证补说
        四、词意句意补说
        五、句法、文法补说
    第三节 徐昂《楚辞音》:三种韵式、以音校文
        一、《楚辞音》概貌
        二、注音方法:新旧交融
        三、三种韵式:间协、隔协、递协
        四、划分层次:以韵为节
        五、异文校勘:声学原理
    第四节 李翘《屈宋方言考》:注释方言、溯源风物
        一、指明《楚辞》中的楚地方言
        二、注释方言兼补充王、洪之注
        三、注释方言兼纠正王、洪之注
        四、注释方言兼异文考订
        五、兼释楚地文化
第三章 分别段落、阐释义理——体现理学特色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颜锡名《屈骚求志》:以骚解骚、以意逆志
        一、把握结构:分节释义
        二、字词训诂:关乎文理
        三、前后呼应:注重文章脉络
        四、解骚方法:“以意逆志”
        五、楚辞篇目次第考订:以屈原之志为核心
        六、文学观:“文以载道”
    第三节 傅熊湘《离骚章义》:纲举目张、词旨明豁
        一、纲举目张:划分《离骚》章节
        二、承前启后:分析层次
        三、脉络贯通:对《离骚》结构艺术的认识
        四、词旨明豁:释义特点
    第四节 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与毕大琛《离骚九歌释》
        一、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虚实为界、阐释意象
        二、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分析主旨、探析结构
第四章 风骚手法、诗教主旨——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
    第一节 诗话中的楚辞评论概述
    第二节 方东树《昭昧詹言》:庄骚为天地至文
        一、楚辞的产生
        二、庄骚为天地至文
        三、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四、学屈须得法
        五、《招魂》《大招》主旨
    第三节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之本原乃诗骚精神
        一、词之“本原”与楚辞之本
        一、以风骚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三、继承与突破:以“沉郁”之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 刘熙载《艺概》:楚辞乃志士之赋
        一、辨析文体:楚辞属于赋体
        二、评定人格:楚辞乃志士之赋
        三、分析艺术特征:综合多法
        四、突破传统:肯定楚辞的辩证之美
第五章 革故鼎新、力求新说——“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力求新说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曹耀湘《读骚论世》:知人论世与楚辞研究
        一、屈原生平
        二、《楚辞》编次考订
        三、《天问疏证》
    第三节 王闿运《楚辞释》:经世思潮与楚辞研究
        一、政治化的阐释特点
        二、“兴楚返王”的主体内容
        三、毁誉参半的影响
    第四节 廖平《楚辞新解》《楚辞讲义》:疑古思潮与楚辞研究
        一、继承传统字词训诂
        二、体现时代特色
        三、附会“六变”思想
        四、提出“屈原否定论”的猜测
        五、“只论不证”的推理
第六章 融通汉宋、综合多家——体现综合融通特色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综合融通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郭焯莹《读骚大例》:读骚六例,融通汉宋
        一、以朴学解骚
        二、依经评骚
        三、以史解骚
    第三节 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经世致用
        一、屈赋微的注释内容
        二、屈赋微的注释特点
        三、比附史实:经世致用的影响
        四、突出死国精神:寄寓救国之慨
    第四节 郑知同《楚辞考辨》:只论不辨、阐析艺术
        一、《楚辞考辨》体例
        二、考证屈原篇目次第
        三、《离骚》作年
        四、《九歌》篇数
        五、《九歌》各篇所祭之神
        六、《九章》篇次
        七、对楚辞艺术性的分析
第七章 援引西学、变革传统——“新学”背景下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中西融合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梁启超楚辞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一、屈原作品考订
        二、突出楚辞的文学性
        三、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
        四、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
    第三节 王国维楚辞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一、楚辞对南北文学的继承与突破
        二、屈原的“欧穆亚”精神
        三、二重证据法
    第四节 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
        一、援引西学:推动楚辞“文学地理论”研究
        二、打破传统: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
        三、植根小学:校勘楚辞异文
第八章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学术史地位与转型特征
    第一节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
        (一)近代前期:继承传统、考辨周翔
        (二)近代中期:突破传统、求新求变
        (三)近代后期:综合融通、别开瑰境
    第二节 近代楚辞学的学术史地位
        (一)对传统楚辞学的总结
        (二)对现当代楚辞学的全新开启
    第三节 近代楚辞学的转型特征
        (一)近代楚辞学的内在矛盾
        (二)近代楚辞学的局限与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明代学者陈第世系考辨(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书目研究[D]. 孙蕴. 山东大学, 2017(05)
  • [2]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D]. 于浩. 武汉大学, 2016(06)
  • [3]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4]孔广森《礼学卮言》研究[D]. 王元臣.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研究[D]. 王献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6]《卮林》研究[D]. 李禧俊. 苏州大学, 2005(05)
  • [7]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D]. 张玮. 南京大学, 2012(08)
  • [9]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 佟大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10]近代楚辞学研究[D]. 吴慧鋆.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明代学者陈迪家谱考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