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基本断开的苯类化合物

识别基本断开的苯类化合物

一、RECOGNITION OF ESSENTIALLY DISCONNECTED BENZENOIDS(论文文献综述)

元慧娟[1](2021)在《螺吡喃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螺吡喃类的化合物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光响应化合物,在光电子开关、光信息存储技术、逻辑门数字显示、伪装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致变色材料和活细胞中金属离子检测等方面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成为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本论文,以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苯并咪唑和苯并吲哚啉为原料,与2-羟基-3-甲氧基-5-硝基苯甲醛通过类似羟醛缩合的反应生成了4种不同的螺吡喃化合物。使用核磁(1H NMR、13C NMR)、红外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也利用荧光和紫外对其离子检测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测试。为了能够选择出优良的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以用于光致变色性能研究以及金属离子检测应用,成功的合成出了8’-甲氧基-3-甲基-6’-硝基-螺[苯并噻唑-2,2’-苯并吡喃](SP1),3-苄基-8’-甲氧基-6’-硝基-螺[苯并噻唑-2,2’-苯并吡喃](SP2),两种都含有苯并噻唑以及甲氧基的螺吡喃类化合物,两个化合物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SP2比SP1多了一个苄基官能团。随后对SP1和SP2光致变色性能以及金属离子识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金属离子选择性实验,发现SP1和SP2均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三价金属离子铁、铬、铝,并且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络合之后会褪色,具有良好的裸眼识别效果。通过金属离子抗干扰性实验,发现SP2比SP1抗干扰性能优异,且拟合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表明拟合良好。通过动力学实验,发现SP1与SP2对铁、铬、铝金属离子的响应时间较短,响应迅速,相比之下SP2的响应时间在15 s以内,SP1的响应时间在20 s以内,稍快一点。通过可逆实验,发现SP2化合物有三次以上可逆,SP1化合物有一次以上可逆,SP2螺吡喃化合物比SP1螺吡喃化合物结构更加稳。最后,还以SP2为例将螺吡喃化合物运用于分子逻辑门计算中,将铁、铬、铝与EDTA的加入作为输入信号,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作为输出信号,得到了可以储存或擦除信号的逻辑门电路。总体来看,SP2比SP1对于金属离子的检测效果更好,为了得到具有单一识别三价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又设计合成了8’-甲氧基-1,3-二甲基-6’-硝基-螺[苯并咪唑-2,2’-苯并吡喃](SP3)以及2-(8-甲氧基-3’,3’-二甲基-6-硝基-螺[吡喃-2,2’-吲哚]-1’-基)乙-1-醇(SP4)。将SP1与SP2结构中苯并噻唑的S原子变成N原子与C原子,SP3依然是识别金属离子铁、铬、铝,但SP4可以很好的识别铁离子和铬离子,对铝离子没有识别效果,SP4的合成为后面继续探究具有单一识别三价金属离子功能的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刘雨林[2](2020)在《华北大黑鳃金龟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外周嗅觉感受机制》文中提出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的地下害虫。该昆虫具有分布范围广、食性杂、为害严重等特点,长期以来,使用农药等传统方法对其进行防控的效果不佳,同时造成了土壤环境破坏、天敌死亡等多种潜在威胁。因此,寻找一种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绿色高效防控手段已经迫在眉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逆向化学生态学入手,通过研究昆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外周嗅觉识别机制来开发昆虫的行为调控剂。本文以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其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种类,并通过触角电位和Y管行为学实验初步筛选对华北大黑鳃金龟行为有显着吸引的化合物,为开发有效的行为调控剂提供候选化合物;随后探究气味受体(OR)和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NMP)在华北大黑鳃金龟识别功能性化合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明确华北大黑鳃金龟对功能性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外周嗅觉感受机制,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防治和开发有效的行为调控剂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对华北大黑鳃金龟25种寄主植物的150种挥发物进行成虫触角电位反应实验,结果显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成虫触角在化合物浓度为1μg/μL的刺激下对150种植物源挥发物反应差异很大。与溶剂石蜡油对照组相比,尤其对乙酸-顺-3-己烯酯、反式-2-己烯-1-醇、顺-3-己烯基异丁酸酯、甲基庚烯酮、苯甲醇、6-甲基-5-庚烯-2-酮等6种化合物有强烈的触角电位反应。(2)Y管行为学实验测试了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乙酸-顺-3-己烯酯、反式-2-己烯-1-醇、顺-3-己烯基异丁酸酯这3种EAG反应排名前三的植物源挥发物的行为选择,结果显示,乙酸-顺-3-己烯酯在0.1μg/μL和1μg/μL浓度下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有显着的吸引作用;反式-2-己烯-1-醇、顺-3-己烯基异丁酸酯在0.1μg/μL的浓度下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有显着的吸引作用。(3)根据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转录组筛选气味受体基因家族和感受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家族的序列,设计全长特异性引物,成功克隆出HoblOR1、HoblOR5、HoblOR6、HoblOR15、HoblORco和HoblSNMP1共6个基因的ORF全长序列,并成功将其连接到p-GEMHE表达载体当中,为后续的体外表达实验奠定了基础。(4)通过双极电压钳系统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4个嗅觉受体进行了功能研究,筛选到一种可以明显激活HoblOR15受体的配体化合物——乙酸-顺-3-己烯酯。乙酸-顺-3-己烯酯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具有显着性的吸引作用。乙酸-顺-3-己烯酯作为多种昆虫的性诱剂增效剂,可以提高性诱剂对昆虫的诱捕效果。(5)通过将HoblSNMP1与HoblOR15/HoblORco共同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双极电压钳实验,结果表明,表达HoblSNMP1/HoblOR15/HoblORco的蛙卵与表达HoblOR15/HoblORco的蛙卵细胞相比,对乙酸顺-3-己烯酯化合物的反应更大。因此认为HoblSNMP1可以增强对HoblOR15对乙酸顺-3-己烯酯的识别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初步筛选了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具有显着吸引作用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其中乙酸顺-3-己烯酯的吸引效果最明显,该化合物来源于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多种寄主植物,如榆树,苹果等,推测该化合物可能对成虫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随后确定了HoblOR15可以与乙酸顺-3-己烯酯特异性结合并被激活,HoblOR15参与了华北大黑鳃金龟对乙酸顺-3-己烯酯的感知过程,同时HoblSNMP1可以显着增强HoblOR15对乙酸顺-3-己烯酯的识别效果。本文完成了华北大黑鳃金龟对乙酸顺-3-己烯酯的外周嗅觉感受机制的研究,同时乙酸顺-3-己烯酯可以作为候选化合物,为今后华北大黑鳃金龟的防治和开发有效的吸引剂具有重要意义。

邹佳伟[3](2020)在《新型功能性聚合物绝缘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薄膜晶体管作为微电子技术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应用在柔性显示器、化学/生物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新兴电子产品中大放异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器件迁移率从最初10-5 cm2/Vs到现在普遍大于1 cm2/Vs,甚至可以媲美单晶硅的水平。与无机金属氧化物晶体管相比,有机薄膜晶体管在调控半导体晶体生长、实现低电压下驱动运行等问题还未有效的解决。然而,对于上述问题来说,除了与半导体有关外,绝缘层的表面性质与介电常数的大小分别影响着半导体晶体生长形貌和器件的操作电压。传统的无机氧化物绝缘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可以实现有机薄膜晶体管的低功耗运行,但是它们的表面粗糙度较大、高温的加工过程以及与有机半导体兼容性较差等问题使得它们在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聚合物绝缘层由于表面光滑、良好的低温溶液加工性能以及易于与有机半导体兼容等优点而成为理想的候选材料之一,此外,它们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柔性和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和化学合成轻松地获得聚合物的结构,从而使绝缘层易于功能化以满足多种用途。因此,开发和制备新型功能化的聚合物材料对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在第一章的绪论中,我们对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同时我们还介绍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基本器件结构及其操作运行的原理,最后,我们对应用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半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进行了介绍。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中,为了探究半导体晶粒大小与器件性能的关系,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与半导体并五苯结构相似的含萘基的小分子单体,该单体可以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传统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不同萘基摩尔含量的可溶液加工的聚合物绝缘材料。利用萘基与并五苯结构相似来调控并五苯晶粒大小。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中萘基摩尔含量的增加并五苯的晶核密度增加而晶粒尺寸在减小,当聚合物中萘基在某一特定含量下,我们能得到更大尺寸、更加均一的并五苯晶体形貌,此时器件的平均迁移率最高为0.31 cm2/Vs。我们的结果表明,更大、更均匀的并五苯晶粒尺寸有利于在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中实现更高的迁移率。因此,在聚合物绝缘层上实现良好的并五苯成核密度并因此获得更大和更均匀的晶粒尺寸的设计方案是优化半导体晶体形貌的一种有效策略。在本论文的第三部分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烷基化三联苯单体和含有氰基的烷基化三联苯单体,利用这两种单体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通过传统自由基聚合得到了可溶液加工的聚合物材料。这两种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分别为6.8和8.6,说明氰基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另外,这两种聚合物薄膜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并且表面没有任何缺陷,同时它们还具有较低的泄漏电流密度和小的介电损耗正切值,说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当以这两种聚合物薄膜作为绝缘层应用到六联苯/氧钒酞菁晶体管中,器件的迁移率分别为0.52 cm2/Vs和0.1 cm2/Vs,电流开关比均大于104。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中,由于环状碳酸酯基团具有较高的偶极矩,因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含有环状碳酸酯结构单元的单体,将该单体与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和可低温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通过传统的自由基聚合获得了可进行溶液加工的聚合物材料。由于高极性的环状碳酸酯结构的存在,因此这些聚合物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与此同时,随着聚合物中环状碳酸酯基团摩尔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介电常数从7.1提高的9.7,这说明环状碳酸酯基团的引入可以提高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另外,通过旋涂仪制备均一、连续的可低温交联的聚合物薄膜,将这些交联的聚合物薄膜放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它们只是发生了轻微的溶胀,这显示出它们良好的抗溶剂性,同时这些聚合物薄膜还具有较好的柔性。而且,这些聚合物薄膜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并且没有针孔,同时它们还具有较低的泄漏电流密度和小的介电损耗正切值,说明它们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我们将这些聚合物材料作为绝缘层应用到p型C10-DNTT的薄膜晶体管中,我们发现,随着聚合物绝缘材料介电常数的增加,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也会随之增加,在10 V的操作电压下,器件的平均迁移率值最高为9.7 cm2/Vs,电流开关比大于105,其阈值电压也较低。我们的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含环状碳酸酯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材料在低压操作的OTFTs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邢瀚文[4](2020)在《Fe3O4纳米复合材料在染料检测和去除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业等领域,所产生的废水因含有大量染料类污染物,会增加废水处理难度,同时部分废水会排放到环境水域中,导致自然水域的污染,从而威胁人类健康。亚甲基蓝(MB)因其结构稳定而常被作为模式染料,用于对染料类催化去除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目前国内对水体中MB的残留量未有相关规定,但是高浓度的MB对生命体具有三致效应,因此建立MB等染料污染物的高效检测和去除方法,对于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Fe3O4 NPs)具有超顺磁性、低成本、高吸附性以及高催化活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研究中。本研究将以Fe3O4 NPs作为基础材料,对其在MB的检测以及去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在对MB检测的研究部分,将Fe3O4纳米复合材料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芯片相结合,建立针对MB的高效检测方法。在研究中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 NPs,之后以MB作为模板,在Fe3O4 NPs表面聚合形成掺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聚吡咯(PPy)印迹聚合物(Fe3O4@PPy(SDBS)MIPs),最后用制备得到的Fe3O4@PPy(SDBS)MIPs对QCM芯片进行修饰,从而构建MB的高灵敏检测体系。采用SEM、FT-IR、AFM和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对材料和印迹电极进行表征,其中FT-IR证实已在Fe3O4 NPs表面修饰上掺杂SDBS的聚吡咯印迹层。吸附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Fe3O4@PPy(SDBS)MIPs可在5 min达到吸附平衡,并且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当MB在1150μg/L的浓度范围内,采用QCM对其进行检测,MB的浓度与QCM计算得到的吸附量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4μg/L。同时研究结果标明,所建立的方法对MB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河水和海水中MB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86.3%96.8%。在针对MB去除部分的研究,将Fe3O4 NPs与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二硫化锡(SnS2)相结合,建立光芬顿催化体系。在研究中将SnS2负载到Fe3O4 NPs表面,制备不同Fe:Sn比的磁性光催化剂(Fe3O4/SnS2),在引入光源和过氧化氢(H2O2)后,可高效催化去除高浓度的MB污染物。研究表明,NPs当Fe:Sn=1:1时,Fe3O4/SnS2可在120 min内完全催化去除MB(20 mg/L),且数据符合L-H拟一阶动力学模型。在pH=3的酸性环境下,当H2O2用量为0.1 mol/L时,在光照的条件下,对MB的催化效果达到100%;且当反应体系的pH升至7时,对MB的去除效率仍然维持在80%以上。此外,Fe3O4/SnS2可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快速回收,方便多次重复利用。

石义山[5](2020)在《面向智慧墙面绿化的物联网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存在着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面积合计723740公顷,而全国城镇人口已达到83137万人。2018年10月,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13.7 m2,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60 m2最佳人居环境标准。因此扩大绿化是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而室内绿化正是提升人均绿化面积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室内墙面绿化物联网应用,能充分利用室内垂直空间,增加室内绿化覆盖面积。应用的客户端主要包括种植设备与Android应用程序。种植设备是一种一体化的小型可移动绿化墙,采用4层槽式结构,具备独立浇水和补光的能力。设备还能够感知土壤温湿度、光照度以及水槽的液位信息。此外,设备借助WiFi通信模组和机智云云服务实现物联网。Android应用程序是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用户依靠Android客户端实现植物与设备的远程管理。客户端包含用户管理、设备管理、信息感知、植物管理、手动养护、自动养护、安全管理7项功能。其中“自动养护”是产品的主要创新点,其将浇水和补光的实施完全交由系统托管,由程序判断养护行为的时机和程度。策略中养护行为实施程度的决策使用了控制理论中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大量的专家知识和经验构建了 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实现上通过开源工具jfuzzylite将模糊控制器集成到Android工程中。本文对室内墙面绿化应用进行了部署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应用的功能与稳定性均达到预期标准。此外,选用绿化品种——绿萝设计了植物生长对照实验用以评估自动养护策略的有效性。实验中,实验组盆栽置于种植设备的种植槽内,启动应用的自动养护模式。对照组盆栽不借助任何智能化手段,采取传统的养护方式。30天后比较标定绿萝藤的长度变化、藤上叶片数变化、藤上腋芽数变化。实验数据表明,应用的自动养护模式表现出比传统养护方式更好的绿化效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环境下,该应用具备良好的植物养护能力,值得进一步优化完善、做推向市场的尝试。根据目前的设计,单个室内墙面绿化设备占用平面面积0.09 m2,高度0.74m,在两层种植槽共放置6盆绿萝的情形下,估算绿化面积约0.24 m2,预估设备能够贡献的最大绿化覆盖面积约0.35 m2。可见,单个设备绿化产出面积和平面占用面积的比例接近4倍。如果应用进行市场推广,易于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具备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室内绿化率低的问题,有效增加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给人带去愉悦的绿色体验,还能起到净化空气、阻隔噪声的作用。

马李洋[6](2020)在《煤火前沿贫氧燃烧动力学特性及煤焦分子结构转化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煤田火灾是煤的无序不可控燃烧,在我国新疆、内蒙、山西和宁夏等主要聚煤区域大面积分布且快速蔓延,烧毁大量煤炭资源并造成数十倍呆滞资源无法开采,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已成为威胁国家能源战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灾害性因素。煤火的蔓延是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上热力学动态平衡发展的结果,而火区前沿经部分热解的胶质体-半焦初始结构的持续贫氧燃烧作为推动火区发展热量的主要来源,其燃烧动力学反应性是决定煤火蔓延速度的关键因素。目前对受限供氧条件下火区前沿燃烧状态、燃烧动力学反应性、分子结构转化机理研究的匮乏导致无法准确掌握火区前沿发展规律、火区复燃现象反复发生,严重制约了防灭火工程工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本文首先通过定向制备火区前沿煤焦样品及实验手段研究了火区前沿煤焦贫氧燃烧过程中的组分结构演变规律、孔隙结构发展机制及氧气扩散机制演变规律、气液产物生成机制及共焦协同燃烧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燃烧过程中贫氧浓度梯度、煤焦粒径梯度下的动力学控制机制、最优动力学控制模型、氧化-热解平行竞相反应机制、分子结构转化机理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基于热解TGA-DSC曲线及火区热平衡理论确定400oC-60 min为火区前沿初始煤焦结构的制备条件。通过工业元素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漫反射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由小及大地从元素组分层面、官能团分布层面、工业组分层面、微晶结构层面全方位研究了火区前沿煤焦贫氧燃烧过程中的组分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氧浓度对挥发分析出速率的影响大于对固定碳燃烧速率的影响;随燃烧转化率的升高,O/C比先降低后增加,且氧浓度越低,降低段幅度越大而增加段幅度越小,H/C比则持续下降,芳环取代基逐渐转变为以甲基为主;芳烃C-H键及共轭C=C键的快速氧化始于500oC,其氧化速率受到5%以下贫氧浓度的限制。煤焦中碳微晶结构在燃烧前期脱挥发分阶段以纵向堆砌为主,而脱氢缩聚后以横向延展为主,相比于TLG煤焦,YBS煤焦碳微晶生长更倾向于横向延展。(2)阐明了火区前沿煤焦贫氧燃烧的孔隙发展机制及其对氧气扩散机制的影响。通过CO2与N2吸附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和NLDFT模型与BJH模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获得了纳米孔0.4-300 nm全孔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原煤→热解半焦→燃烧煤焦的反应历程中,煤焦内部孔隙形态由不规则墨水瓶孔热解填充成筒状孔,进一步氧化扩孔形成狭缝形、楔形孔,直至最后坍塌合并为不定形大孔。孔隙发展机制依次经历了次生微孔形成阶段、介孔孔径递进扩展阶段及大孔自由合并阶段。弱黏结性煤热解过程中软化熔融形成胶质体,在孔内流动扩散造成部分介孔堵塞,介孔向较小尺寸逆向发展。氧气扩散机制由Knudsen扩散转变为过渡扩散,碳氧反应界面由深层微孔内表面转移至浅层介孔及大孔内表面,确定了5%为贫氧条件限制孔隙发展的临界氧浓度。(3)研究了煤焦贫氧燃烧的气、液产物生成机制及共焦协同燃烧特性。构建了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产物一体化分析装置,准确制取、分离、收集并对比分析了YBS、TLG煤焦热解及贫氧燃烧的气相产物、液相焦油分布及其燃烧特性。研究表明:贫氧燃烧轻质焦油中脂肪烃化合物含量降低,重质焦油中脂肪烃化合物含量升高,芳烃化合物平均环数升高。煤种差异性对焦油组分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轻质馏分上,而对重质馏分影响较小。焦油贫氧燃烧过程分为焦油蒸发阶段及焦油缩聚燃烧阶段,贫氧燃烧析出焦油点燃温度较低,提高了含焦油残余煤焦的点燃及复燃能力,燃烧强度及燃烧稳定性增强。气相产物的析出机制包括燃烧前期富氢结构、含氧官能团的氧化及热解、燃烧中后期芳香层片缩聚及氧化生成小分子烃类、H2、CO、CO2,高氧浓度在燃烧前期限制了CH4、H2的析出而促进了CO2的释放。(4)基于动力学控制模型的转变阐明了煤焦贫氧燃烧速率演变的内在机制。指出了温度尺度下煤焦贫氧燃烧的最优动力学控制模型依次为NDM→RPM→SCM,而粒径尺度下,燃烧动力学控制机制由化学反应控制转变为化学反应-内扩散控制,且控制机制转变的临界温度随着煤焦平均粒径的增加向低温区移动。燃烧反应速率常数在低温化学反应控制区对煤焦尺寸变化的灵敏度较低,而在化学反应-扩散控制区升高。内扩散阻力随灰层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灰层厚度达到煤焦颗粒半径的一半(x=0.875)时,内扩散阻力最大。煤焦燃烧温度越高,内扩散作用越明显,煤焦尺寸对燃烧速率的影响越显着。(5)研究了氧浓度及煤焦粒径梯度下贫氧燃烧的氧化-热解平行竞相反应机制。联合煤焦贫氧燃烧及热解的TGA-DTG实验结果及动力学解析方法,确定了煤焦贫氧燃烧的四步集总反应机制,还原了各步反应对动力学速率及质量演变的贡献,分析了氧气浓度和煤焦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煤焦贫氧燃烧的主要反应类型在温度尺度上经历了脱挥发分生成半焦→直接氧化成灰→半焦缩聚→焦炭氧化成灰的演变历程,主要固相组分依次转变为初始活性结构→半焦→焦炭→灰分,提出了贫氧浓度通过限制煤焦活性结构直接氧化的反应强度,引导煤焦燃烧阶段性特征向高温区演变,燃烧强度和集中程度降低;而煤焦粒径通过在煤焦内部形成径向温度及氧浓度梯度,造成煤焦燃损的主控反应在3150μm由煤焦活性结构直接氧化转变为焦炭缓慢氧化,燃烧反应性降低。(6)从分子尺度上揭示了煤焦贫氧燃烧的结构转化机理及氧浓度的影响机制。联合煤焦结构组分实验表征结果及Hatcher亚烟煤分子结构模型构建了TLG400长焰煤焦的大分子结构模型C184H124N2O16S,基于ReaxFF力场分子反应动力学模拟了TLG400在贫氧、常氧、富氧工况下的燃烧反应,研究表明:TLG400煤焦贫氧燃烧表观活化能值为194.49 kJ/mol,贫氧燃烧残余煤焦中的单个苯环结构对结构氧化速率起到瓶颈效应,芳香碳原子氧化脱落的关键中间体,贫氧燃烧时为不稳定的羟基络合物及含氧七元杂环,高氧燃烧时转变为不稳定的间位或对位半醌结构。该论文有图121幅,表55个,参考文献177篇。

刘潋[7](2020)在《基于空谱特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图像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显微成像是一种同时涵盖精细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微区分析技术,具有上百个光谱波段的探测能力,光谱分辨率可达到λ/Δλ=100个数量级的光谱立体图像,最近一些文献中也称FTIR显微成像为FTIR高光谱显微成像。依据化学计量学定性剖析光谱信息时关注光谱维度,是因为FTIR显微成像数据具有丰富的特诊性信息。如今,光谱分析模型日益丰富,凭借FTIR显微图像的光谱化学特异性,辨识出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但是实现光谱可视化定性化分析依然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传统FTIR显微分类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与不足,即分类中仅仅依靠与光谱信息,而忽略了空间特征的积极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遥感成像(Remote Sensing Imagery,RSI)技术利用空间信息特征来提高RSI影像的分类精度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受此启发,将空间结构信息融入到FTIR显微成像的分类过程中,提供关于光谱特性的补充信息,有效地提高分类性能。因此,本文围绕空-谱特征模型对FTIR显微成像分类算法展开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描述如下:(1)针对多变量分析方法中光谱特征缺失物理信息问题,在光谱特征提取时依据单变量分析思想,引入子空间划分理论去除光谱冗余波段,把单变量和多变量两种分析思想结合在一起,我们提出了基于四种子空间划分策略的特征吸收峰区间算法(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 Interval,CAPI)。CAPI设置了四种类型提取特征波段的策略,全子波段随机(All Sub-bands Randomization,ASBR),子空间随机(Subspace Randomization,SSR),子空间概率主成分分析(Probabilist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Subspace Partition,SP3CA)和子空间最佳指数因子(The Optimum Index Factor of Subspace Partition,SP-OIF)算法,从不同的官能团区间中提取吸收峰波段子集。CAPI算法保留了原始光谱数据的化学指纹特异性,能够利用数据的内在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减少了数据采集的成本和工作量,排除不必要的冗余特征数据。以吸收峰谱带作为特征矩阵构建新分类模型,为定性分析样品组分揭示空间可视化分布提供了重要依据。(2)针对配分函数概率测度的噪声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空间相关算法(Neighborhood Spatial Correlation,NSC)的概率测度方法来提取空间纹理特征。NSC算法堆叠内部特征吸收峰的光谱特征,然后通过构造邻域相关空-谱结构,提供关于光谱特性的补充信息,从而提升类别的可区分性。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空-谱框架结构的模型,其分类精度高于其他多变量分析方法。所提出的NSC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斑点噪声的影响,保留图像分类中有效的纹理信息。同时,权重因子q的收敛速度没有被增加,并且满足标度不变性的线性区间范围较大。(3)针对标度可变区间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两个方面解决方案:1)采用标度不变性区间修剪策略。在实际应用中,标度不变性准则过于苛刻,由于纹理表面的不规则分布,各种像素噪声等原因,配分函数不能满足无限区域内的自相似性,只在一定取值范围内具有尺度不变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采用标度变化区间修剪策略,防止纹理特征失真现象发生。2)针对标度不变区间局部线性异常提出两个参数指标。对模板尺度ε的大小和权重因子q的截止阈值进行设定,提出配分函数线性波动度SELFQ(ε)和权重因子收敛系数WFCCS(q)两个指标寻找最优尺度ε大小和权重因子q的最优收敛值,来决绝标度不变性区间异常情况。同时,设计出线性区间曲线的可视化图。(4)考虑到空-谱模型中传统空间特征的参数设置较多、操作复杂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可变窗随机场(Anisotropic Variable Window Random Field,AVWRF)模型的FTIR显微图像分类算法。该方法依托离散分数布朗增量随机场DFBIR理论,可描述如软骨和生物组织等不规则、随机和高度复杂的自然物体形状,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不能用于此。首先通过AVWRF方向算子,全面地刻画其不同层次纹理细节的复杂特性,然后将多方向的空间特征信息融入到光谱特征中,与概率主成分分析所提取光谱特征信息堆叠作为特征矩阵,共同构建一个空-谱随机场模型。提出的AVWRF方向算子在权衡分类精度的同时,达到设置参数量较少,能够实现特征维数少的空间特性。(5)针对高度混合程度的药片剂FTNIR成像光谱数据混叠严重,光谱化学特异性变异直接导致药片多种不同组分的鉴别变得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凸面体多属性特征(Extend Convex Crown Multi-attribute Profiles,EC2MAPs)算法提取影像的空间几何结构元素特征。借助EC2MAPs构建多个凸面体模型,获取描述影像结构空隙粗糙度属性信息的空间特征向量,然后利用互信息交叉混合核(Mutual cross-information kernel Learning,MCIKL)框架将空间特征信息融入到后验概率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的分类策略中,为空间空隙粗糙度特征融合提供了可能性。构建的空-谱混合核达到比单核函数更令人满意的实验效果,提高了单核函数的分类精度。

梅翔宇[8](2019)在《焦化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效能研究及现场中试方案设计》文中认为宣钢集团焦化废水处理目前采用以缺氧-好氧(A/O工艺)为主的生物处理工艺,出水COD浓度仍高达316 mg/L,TN浓度为483.5 mg/L,色度为798倍,远不能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本文以宣钢A/O生物处理工艺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小试拟对比考察均相(O3/H2O2)和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该废水的深度处理效能,探讨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在臭氧氧化及不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中的转化规律,以确定适宜的深度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基于实验室小试研究结果,同时结合前期研究工作基础,选择河北省承德中滦集团焦化废水厂为现场中试实验地,提出针对中滦集团焦化废水处理的改造方案,并对现场成套中试装置进行工艺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工艺中,臭氧采用气体投加,在反应时间为30min,进气流量为500 ml/min,臭氧投量为27.5 mg/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40.5%,TOC去除率为10.6%,色度去除率为79.0%,臭氧利用率为37.5%。03/H2O2工艺中,通过不同H2O2投量下的处理效果比较,得出最优H202投加量为l00 mg/L;最优投量下,其处理效果为COD去除率为54.7%,TOC去除率为16.6%,色度去除率为82.0%,较单独臭氧有显着地提高;B/C为0.16;GC-MS扫描有机物种类由232减少到184种,三维荧光及分子量分布均有较明显的变化。此外,由于H202的加入促进了臭氧的分解,加快了气态臭氧向液态臭氧的转移,使得臭氧利用率提高为44.5%在非均相催化氧化工艺中,制备了两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即Mn负载A1203(Mn/Al2O3)和Mn负载活性炭(Mn/AC)。对比两种不同的催化剂对焦化废水的降解效果,得出Mn/Al203催化效果最优,其对COD的去除效率为53.6%;对TOC的去除效率为16.7%;对色度的去除效率为84%;臭氧利用率为44.5%,B/C为0.145;三维荧光检测中可溶性微生物、富里酸系、腐殖酸类及芳香蛋白类物质得到了有效的去除,处理后废水分子量大于10k的物质被全部去除,GC-MS扫描分析水中物质由232种下降到为192种。通过对比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和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工艺,结合经济分析,选出最适宜承德中滦集团焦化废水厂的催化剂为Mn/Al2O3。基于以上结论,结合前期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使最终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钢铁行业排放标准,对承德中滦集团焦化废水现有“进水+调节池+A2/0+二沉池+出水”的工艺流程提出改造方案,选择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臭氧预氧化+EGSB+两级A/O+臭氧催化氧化+MBR”组合工艺。为验证改造方案的效果,本课题首先进行现场中试装置设计,为后续中试研究提供依据,设计进水流量为0.05 m3/h,对各个构筑物进行图纸绘制和尺寸计算,并得到各个构筑物参数。其中计算得混凝沉淀池停留时间2 h,调节池停留时间24 h,臭氧预氧化塔0.5 h,EGSB停留时间24 h,两级A/O停留时间60 h,臭氧催化氧化塔停留时间0.5 h,MBR停留时间为6h。

屠潜[9](2019)在《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其对于分子的结构非常敏感,每种分子或样品通过拉曼检测都会得到其特有的“指纹”光谱,通过与数据库中的“指纹”匹配即可快速鉴别物质。近年来,人工合成毒品的日益泛滥和快速更新给相关部门就毒品的现场识别和快速检测带来了巨大挑战。相比于传统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法具有实时、快速、无损、非接触、样品量小、样品无需预处理等一系列优点,在毒品检测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传统拉曼光谱仪一般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仅适用于做科学研究,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则因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等优势,非常适合对毒品进行现场快速的检测。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厂商生产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由于性能,精度较差,并且没有完备的毒品拉曼数据库,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市场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因此研制一种性能优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配套有毒品拉曼数据库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出于要建立一个基于毒品拉曼特征数据库的研究目的,对甲基苯丙胺、氯胺酮、麻古和咖啡因四种毒品进行了拉曼光谱检测,并根据密度泛函方法通过Gaussian软件对上述毒品的拉曼光谱做了理论计算,通过对比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检测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实验测得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对各毒品实验拉曼特征峰进行了详细归属,为下一步通过特征峰来进行样品的匹配识别做准备。同时,本文还对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原理机进行了搭建。通过设计激光器模块控制电路使激光器稳定输出,并设计光谱仪与上位机之间的USB电路来实现二者的数据通讯,之后通过Qt开发框架设计了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光谱显示、光谱匹配等一系列功能。最终采用咖啡因和酒精对整套系统做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本装置检测到的咖啡因和酒精拉曼与采用市场上已商品化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得到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液晶屏上的光谱显示与PC机上的无异;光谱匹配时,对于高纯度咖啡因和酒精通过相似系数算法计算的结果都达到0.95以上,说明通过该算法可以实现高纯度样品的快速匹配。上述的这些研究工作为今后研制商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哲[10](2019)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构造组合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造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前人对于盆地构造、区带构造、圈闭构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与油气成藏联系紧密的构造(凹隆组合构造、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研究却不够深入。本文依据重点地震反射层构造图、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合测井岩心分析资料,对济阳坳陷T6(沙三段底)、T2(沙一段底)、T1(馆陶组底)现今的凹隆组合构造以及沙三段底、沙一段底、馆陶组底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凹隆组合构造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分析了6条重点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并且对凹隆组合构造、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凹隆组合构造通过槽线、隆线、脊线、谷线的配置关系,将济阳坳陷T6、T2、T1地震反射层现今的凹隆组合构造进行了划分,主要的凹隆组合构造类型为点凹侧隆型、侧凹侧隆型、环凹中隆型,其中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数量最多。将T6反射层现今的凹隆组合构造与沙三段底在东营组沉积期末、馆陶组沉积期末、明化镇组沉积期末、第四纪沉积期末的古凹隆组合构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6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与沙三段底在东营组沉积期末、馆陶组沉积期末、明化镇组沉积期末、第四纪沉积期末的古凹隆组合构造分区大体一致。(2)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从断层-岩层平面组合、断层断开层位、断层断面构造、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活动性、断层缝隙维持性等6个方面对沾化凹陷中1号断层、2号断层、孤北断层等6条重点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进行了分析。其中,1号断层为顺坡断层,断至地表,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从下往上为脊状组合和同倾向半脊半谷状组合,在沙四段至明化镇组沉积时期间歇活动;3号断层为切坡断层,断至地表,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为同倾向半脊半谷状组合,在沙四段至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早期活动。(3)凹隆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在烃源岩发育的沙四、沙三段地层中,已发现的沙四段、沙三段砂岩油气藏与凹隆组合构造有密切的联系。沙四、沙三段油气藏在槽线的鞍部、脊线周围、谷线高部位、脊线和谷线之间的斜坡以及隆线附近均有分布,在槽线低部位发现的油气藏较少。(4)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已发现的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砂岩油气藏以及沙三段、沙四段的细粒岩油气藏大都分布于切割沙三、沙四段主力烃源岩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5)初步勘探建议烃源岩层系的凹隆组合构造及切割烃源岩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沙四段至明化镇组的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对沙三、沙四段砂岩油气藏的勘探应重点分析T6层凹隆组合构造对其的控制作用;对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砂岩油气藏和沙四、沙三段细粒岩油气藏的勘探应重点分析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其的控制作用。

二、RECOGNITION OF ESSENTIALLY DISCONNECTED BENZENOI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COGNITION OF ESSENTIALLY DISCONNECTED BENZENOIDS(论文提纲范文)

(1)螺吡喃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光致变色现象
        1.2.1 光致变色材料
        1.2.2 有机光致变色
        1.2.3 有机光致变色的应用
    1.3 螺吡喃类化合物
        1.3.1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的研究现状及机理分析
        1.3.2 螺吡喃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因素
        1.3.3 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苯并噻唑类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步骤
        2.2.3 溶液的制备
        2.2.4 螺吡喃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2.2.5 螺吡喃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P1-2 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2.3.2 SP1-2 对金属离子检测性能的研究
        2.3.3 SP1-2对Fe~(3+),Cr~(3+)和Al~(3+)的滴定实验
        2.3.4 SP1-2 的离子抗干扰实验
        2.3.5 SP1-2对Fe~(3+),Cr~(3+)和Al~(3+)的检测限和响应时间的研究
        2.3.6 SP1-2与Fe~(3+),Cr~(3+)和Al~(3+)的可逆性能研究
        2.3.7 SP1-2与Fe~(3+),Cr~(3+)和Al~(3+)的络合形态研究
        2.3.8 试纸检测
        2.3.9 实际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苯并咪唑类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合成步骤
        3.2.3 溶液的制备
        3.2.4 螺吡喃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P3 对金属离子检测性能的研究
        3.3.2 SP3对Fe~(3+),Cr~(3+)和Al~(3+)的滴定实验
        3.3.3 SP3 的离子抗干扰实验
        3.3.4 SP3对Fe~(3+),Cr~(3+)和Al~(3+)的检测限和响应时间的研究
        3.3.5 SP3与Fe~(3+),Cr~(3+)和Al~(3+)的可逆性能研究
        3.3.6 SP3与Fe~(3+),Cr~(3+)和Al~(3+)的络合形态研究
        3.3.7 试纸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苯并吲哚啉类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合成步骤
        4.2.3 溶液的制备
        4.2.4 螺吡喃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P4 对金属离子检测性能的研究
        4.3.2 SP4对Fe~(3+),Cr~(3+)的滴定实验
        4.3.3 SP4 的离子抗干扰实验
        4.3.4 SP4对Fe~(3+),Cr~(3+)的检测限和响应时间的研究
        4.3.5 SP4与Fe~(3+),Cr~(3+)的可逆性能研究
        4.3.6 SP4与Fe~(3+),Cr~(3+)的络合形态研究
        4.3.7 试纸检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华北大黑鳃金龟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外周嗅觉感受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挥发物和昆虫信息素
    1.2 昆虫嗅觉识别机制
    1.3 气味受体(OR)
    1.4 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NMP)
    1.5 华北大黑鳃金龟防治与嗅觉通讯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寄主植物挥发物的收集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操作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
        2.2.2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三种候选化合物的行为偏好反应
    2.3 讨论
第三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ORs、SNMP1 基因的克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实验器具与设备
        3.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3.1.3 实验操作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华北大黑鳃金龟SNMP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
        3.2.2 触角总RNA提取
        3.2.3 气味受体PCR结果
        3.2.4 HoblSNMP1的PCR结果
        3.2.5 质粒提取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外周嗅觉感受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非洲爪蟾
        4.1.2 主要实验器具与设备
        4.1.3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4.1.4 实验操作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酶切结果
        4.2.2 cRNA合成结果
        4.2.3 华北大黑鳃金龟ORs的功能分析
        4.2.4 HoblOR15 受体对乙酸-顺-3-己烯酯反应浓度梯度实验结果
        4.2.5 华北大黑鳃金龟HoblSNMP1 的功能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新型功能性聚合物绝缘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历程及重要应用领域
        1.1.1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历程
        1.1.2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重要应用领域
    1.2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基本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1.2.1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基本器件结构
        1.2.2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操作原理
    1.3 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性能特征曲线及相关参数
        1.3.1 有机薄膜晶体管特征曲线
        1.3.2 有机薄膜晶体管相关的器件性能参数
    1.4 有机薄膜晶体管半导体材料
        1.4.1 以空穴传输为主的p型沟道半导体材料
        1.4.2 以电子传输为主的n型沟道有机半导体材料
    1.5 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材料
        1.5.1 无机绝缘层材料
        1.5.2 自组装单分子层/多分子层绝缘材料
        1.5.3 有机聚合物绝缘层材料
    1.6 本论文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萘基的功能性聚合物绝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
    引言
    2.1 实验所需的主要化学药品
    2.2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含萘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化合物A)的合成过程
        2.3.2 含萘基的聚合物(NP共聚物)的合成过程
        2.3.3 ITO/NP聚合物薄膜/金属电极的“sandwich”结构电容器的制备
        2.3.4 基于并五苯的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制备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含萘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化合物A)的结构表征
        2.4.2 含萘基聚合物(NP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4.3 含萘基的聚合物(NP聚合物)的热性能表征
        2.4.4 含萘基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性质
        2.4.5 以含萘基的聚合物薄膜为绝缘层制备并五苯薄膜晶体管器件的性能表征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开发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新型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绝缘材料
    引言
    3.1 实验所需的主要化学药品
    3.2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烷基化三联苯结构(5-TPM)的小分子单体合成过程
        3.3.2 带有氰基基团的烷基化三联苯(5-CTPM)的小分子单体合成过程
        3.3.3 5 -TPM-co-HEMA-co-GMA(TP)聚合物的合成过程
        3.3.4 5 -CTPM-co-HEMA-co-GMA(TP-CN)聚合物的合成过程
        3.3.5 ITO/聚合物薄膜/金属电极的“sandwich”结构电容器的制备
        3.3.6 p型六联苯/氧钒酞菁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1 烷基化三联苯(5-TPM)的单体结构表征
        3.4.2 带有氰基基团的烷基化三联苯(5-CTPM)单体的结构表征
        3.4.3 5 -TPM-co-HEMA-co-GMA(TP)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3.4.4 5 -CTPM-co-HEMA-co-GMA(TP-CN)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3.4.5 5 -TPM-co-HEMA-co-GMA(TP)聚合物和5-CTPM-co-HEMA-co-GMA(TP-CN)聚合物的热性能表征
        3.4.6 5 -TPM-co-HEMA-co-GMA(TP)聚合物和5-CTPM-co-HEMA-co-GMA(TP-CN)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性质
        3.4.7 5-TPM-co-HEMA-co-GMA(TP)聚合物薄膜和5-CTPM-co-HEMA-co-GMA(TP-CN)聚合物薄膜的电学性能表征
        3.4.8 基于TP聚合物和TP-CN聚合物的p型六联苯/氧钒酞菁晶体管的性能表征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制备用于低压操作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新型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绝缘材料
    引言
    4.1 实验所需的主要化学药品
    4.2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含环状碳酸酯结构(CMA)的小分子单体合成过程
        4.3.2 含环状碳酸酯结构聚合物的合成过程
        4.3.3 ITO/聚合物薄膜/金属电极的“sandwich”结构电容器的制备
        4.3.4 p型 C_(10)-DNTT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含环状碳酸酯小分子单体(CMA)的结构表征
        4.4.2 含环状碳酸酯聚合物(P(MEEMA-CMA-GMA))的结构表征
        4.4.3 P(MEEMA-CMA-GMA)系列聚合物的热性能表征
        4.4.4 P(MEEMA-CMA-GMA)系列聚合物抗溶剂性能和柔性表征
        4.4.5 P(MEEMA-CMA-GMA)系列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性质
        4.4.6 P(MEEMA-CMA-GMA)系列聚合物薄膜的电学性能表征
        4.4.7 基于P(MEEMA-CMA-GMA)系列聚合物的p型 C_(10)-DNTT晶体管器件的性能表征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Fe3O4纳米复合材料在染料检测和去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染料类污染物概述
        1.1.2 染料类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1.1.3 染料类污染物的去除手段
    1.2 分子印迹技术
        1.2.1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1.2.2 印迹传感器在检测染料类污染物中的应用
    1.3 分子印迹技术与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的联用
        1.3.1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原理
        1.3.2 QCM-D与分子印迹耦合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
    1.4 光芬顿法在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
        1.4.1 光芬顿氧化法
        1.4.2 Fe_3O_4 NPs在染料去除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Fe_3O_4 NPs在染料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实验设计思路
        2.2.2 共沉淀法合成Fe_3O_4 NPs
        2.2.3 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制备
        2.2.4 印迹电极的制备
        2.2.5 检测方法的建立
        2.2.6 吸附实验
        2.2.7 实际样品的测定
    2.3 材料表征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3 原子力显微镜(AFM)
        2.3.4 接触角测量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形貌分析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3 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分析
        2.4.4 印迹电极对MB的定量检测
        2.4.5 掺杂SDBS对印迹电极对MB的吸附性能
        2.4.6 表面活性剂对印迹电极的吸附和检测性能影响
        2.4.7 印迹电极的选择性
        2.4.8 印迹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能探究
        2.4.9 印迹电极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Fe_3O_4 NPs在染料类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内容
        3.2.1 实验设计思路
        3.2.2 共沉淀法合成Fe_3O_4 NPs
        3.2.3 醇热法SnS2改性Fe_3O_4 NPs
        3.2.4 MB光芬顿去除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
        3.3.2 催化剂用量的优化
        3.3.3 pH条件优化
        3.3.4 催化剂性能对比
        3.3.5 温度条件优化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论文使用符号缩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面向智慧墙面绿化的物联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墙面绿化的技术手段
        1.1.2 室内墙面绿化的新趋势
        1.1.3 植物花卉养护者的痛点
        1.1.4 优化室内墙面绿化应用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墙面绿化研究现状
        1.2.2 物联网技术在植物作物领域中的运用
        1.2.3 其他理论与技术在智能植物培育中的运用
    1.3 本文的研究过程、主要成果
        1.3.1 研究过程
        1.3.2 主要成果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室内墙面绿化应用的需求分析
    2.1 室内绿化的作用和养护手段的选择
        2.1.1 应用的根本需求
        2.1.2 室内绿化的作用
        2.1.3 养护手段的选择
    2.2 室内墙面绿化应用的产品定位
    2.3 面向用户的功能需求
    2.4 其他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养护策略
    3.1 浇水策略和补光策略的设计
        3.1.1 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3.1.2 自动浇水策略的整体设计
        3.1.3 自动补光策略的整体设计
    3.2 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的运用
        3.2.1 专家系统的引入和意义
        3.2.2 模糊控制的引入
        3.2.3 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的结合
    3.3 自动浇水策略中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3.1 输入输出数据的模糊化
        3.3.2 专家知识库中隶属度与规则的设计
        3.3.3 模糊推理过程
        3.3.4 解模糊化
    3.4 自动补光策略的关键事项
        3.4.1 光量子通量密度与光照度换算
        3.4.2 补光时机和补光时长的设计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室内墙面绿化应用的系统设计
    4.1 种植框架形态
    4.2 整体架构
    4.3 技术方案和关键逻辑
        4.3.1 技术方案
        4.3.2 用户、Android客户端与墙面绿化设备的对应关系
        4.3.3 云服务使用流程和原理
    4.4 面向用户的功能设计
        4.4.1 用户管理模块
        4.4.2 设备管理模块
        4.4.3 信息感知模块
        4.4.4 植物信息模块
        4.4.5 手动养护模块
        4.4.6 自动养护模块
        4.4.7 安全策略模块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室内墙面绿化应用的实现
    5.1 云服务配置
        5.1.1 WiFi模组固件烧写
        5.1.2 数据点设置
        5.1.3 SDK导入
    5.2 下位机实现
        5.2.1 开发环境搭建
        5.2.2 感知设备构建
        5.2.3 执行设备构建
        5.2.4 配网过程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评估、测试与养护实验
    6.1 产品评估
    6.2 系统功能测试
        6.2.1 测试环境与准备工作
        6.2.2 WiFi模组应用程序验证
        6.2.3 系统级测试
    6.3 系统压力测试
    6.4 自动养护策略评估实验
    6.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煤火前沿贫氧燃烧动力学特性及煤焦分子结构转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煤火前沿煤焦的制备及组分结构研究
    2.1 引言
    2.2 煤火前沿煤焦样品的制备
    2.3 煤火前沿煤焦工业与元素组分演变规律
    2.4 煤火前沿煤焦表面基团分布演变规律
    2.5 煤火前沿煤焦碳微晶结构演变规律
    2.6 本章小结
3 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孔隙结构演变及其对氧气扩散机制的影响
    3.1 引言
    3.2 煤焦表面孔隙形貌分析
    3.3 煤焦燃烧孔隙结构演变机制
    3.4 煤焦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3.5 氧化热解竞相机制下的孔隙发展机制
    3.6 氧气浓度对煤焦孔隙结构演变的影响
    3.7 孔隙结构演变对氧气扩散机制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焦油产物组分及产气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煤火前沿焦油的制备及组分分析
    4.3 煤火前沿煤焦析出焦油的贫氧燃烧特性分析
    4.4 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产气特性
    4.5 本章小结
5 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动力学控制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温度尺度下煤焦贫氧燃烧的反应动力学控制模型演变
    5.3 煤焦尺寸对内扩散动力学机制的影响
    5.4 煤焦尺寸对燃烧速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的氧化-热解动力学竞相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煤焦贫氧燃烧的阶段性特征演变
    6.3 煤焦贫氧燃烧的四步集总反应模型
    6.4 氧气浓度对氧化-热解竞相机制的影响
    6.5 煤焦尺寸对氧化-热解竞相机制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煤火前沿煤焦贫氧燃烧的反应分子动力学转化机理
    7.1 引言
    7.2 TLG400长焰煤焦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7.3 计算方法
    7.4 氧化热解竞相机制下煤焦燃烧结构转化机理
    7.5 供氧条件对煤焦燃烧特性影响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空谱特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图像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现状问题总结及研究目的
    1.3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技术概述
        1.3.1 红外显微成像数据
        1.3.2 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
    1.4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
        1.4.2 单变量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4.3 多变量分析技术与空-谱特征研究现状
    1.5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图像的采集及样品制样
        1.5.1 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系统
        1.5.2 成像系统工作模式
        1.5.3 面扫描样品的实验制备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子空间划分的光谱区间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2.1 红外光谱分析
        2.1.1 特征吸收峰谱带归属
        2.1.2 吸收光谱与朗伯-比尔定律
        2.1.3 朗伯-比尔模型的矩阵表示
        2.1.4 单变量分析方法
    2.2 基于子空间划分的特征吸收峰区间算法
        2.2.1 光谱子空间划分策略
        2.2.2 子空间概率主成分分析
        2.2.3 子空间最佳指数因子
        2.2.4 性能评价指标
    2.3 中红外实验材料和数据描述
    2.4 基于特征吸收峰区间算法的光谱特征提取
        2.4.1 特征吸收峰剖析
        2.4.2 官能团区间的确定
        2.4.3 子空间划分策略性能分析
        2.4.4 多变量提取特征算法比较
        2.4.5 训练样本数量对分类性能的影响
        2.4.6 ELM建模中参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空-谱邻域相关的FTIR显微图像分类算法研究
    3.1 多重分形谱理论
        3.1.1 广义维分形谱
        3.1.2 多重分形谱
        3.1.3 配分函数概率测度统计
    3.2 基于邻域相关性的空谱特征提取算法
        3.2.1 邻域空间相关算法构架
        3.2.2 标度不变性参数指标
        3.2.3 特征光谱剥离
    3.3 基于空-谱邻域相关特征的FTIR显微图像分类
        3.3.1 自相似和标度不变性判定
        3.3.2 权重因子的分析与确定
        3.3.3 奇异指数对多重分形谱参数的影响
        3.3.4 多变量分析算法比较
        3.3.5 噪声敏感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谱随机场模型的FTIR显微图像分类算法研究
    4.1 经典空间特征提取算法
        4.1.1 GLCM矩阵的空间特征提取
        4.1.2 Gabor滤波的空间特征提取
        4.1.3 LBP模式的空间特征提取
    4.2 离散分数布朗增量随机场
        4.2.1 分数布朗运动
        4.2.2 离散分数布朗增量随机场
    4.3 基于空-谱随机场模型的FTIR显微图像分类算法
        4.3.1 各向异性可变窗随机场
        4.3.2 空-谱特征模型参数的选择
        4.3.3 训练样本数量对分类性能的影响
        4.3.4 方向维数对分类性能的影响
        4.3.5 空间特征维数对分类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谱扩展凸面体混合核模型的FTNIR显微图像分类算法研究
    5.1 后验概率SVM模型
        5.1.1 概率SVM基本概念
        5.1.2 典型单核函数和空-谱混合核
    5.2 混合物光谱解混分析
        5.2.1 MCR-ALS解析光谱
        5.2.2 MVC-NMF矩阵分解算法解混
        5.2.3 近红外实验材料和数据描述
        5.2.4 数据解混和丰度分析实验
    5.3 基于空-谱扩展凸面体混合核模型的FTNIR显微图像分类
        5.3.1 扩展凸面体多属性模型构架
        5.3.2 空-谱互信息交叉混合核
        5.3.3 空-谱扩展凸面体混合核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焦化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效能研究及现场中试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焦化废水概述
        1.2.1 焦化废水来源及特点
        1.2.2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1.3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概况
        1.3.1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1.3.2 焦化废水高级氧化深度处理方法
        1.3.3 焦化废水臭氧氧化及深度处理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水质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单独臭氧深度处理法
        2.3.2 H_2O_2均相催化氧化处理法
        2.3.3 固体催化剂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法
    2.4 实验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2.4.1 常规水质指标
        2.4.2 臭氧浓度的测定
        2.4.3 有机物紫外-可见光扫描
        2.4.4 有机物三维荧光分析
        2.4.5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分析
        2.4.6 有机物GC-MS分析
3 均相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效能研究
    3.1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效能研究
        3.1.1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对常规指标去除效能分析
        3.1.2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对臭氧利用率效能分析
        3.1.3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对B/C的变化分析
        3.1.4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对有机污染物三维荧光图谱变化分析
        3.1.5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对有机污染物分子量分布情况分析
        3.1.6 单独臭氧处理焦化废水对有机污染物GC-MS结果分析
    3.2 H_2O_2均相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效能研究
        3.2.1 不同H_2O_2投加量对常规指标去除效能影响
        3.2.2 不同H_2O_2投加量对臭氧利用率效能分析
        3.2.3 不同H_2O_2投加量对B/C的变化分析
        3.2.4 不同H_2O_2投加量对有机污染物三维荧光图谱变化分析
        3.2.5 不同H_2O_2投加量对有机污染物分子量分布情况分析
        3.2.6 不同H_2O_2投加量对有机污染物GC-MS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焦化废水效能研究
    4.1 催化剂的选择与制备
    4.2 固体催化剂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焦化废水效能研究
        4.2.1 不同固体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常规指标去除效能分析
        4.2.2 不同固体催化剂对臭氧利用率效能分析
        4.2.3 不同固体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B/C去除效能分析
        4.2.4 不同固体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有机污染物三维荧光图谱变化分析
        4.2.5 不同固体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有机污染物分子量分布情况分析
        4.2.6 不同固体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有机污染物降解GC-MS结果分析
    4.3 非均相催化剂与最优H_2O_2投加量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效能对比分析
        4.3.1 非均相催化与H_2O_2催化臭氧氧化对常规指标去除效能对比
        4.3.2 非均相催化与H_2O_2催化对臭氧利用率对比
        4.3.3 非均相催化与H_2O_2催化臭氧氧化对B/C的变化对比
        4.3.4 非均相催化与H_2O_2催化处理有机污染物三维荧光图谱变化对比
        4.3.5 非均相催化与H_2O_2催化处理对有机污染物分子量分布情况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焦化废水成套处理工艺中试方案设计
    5.1 污水处理厂现有概况
        5.1.1 污水厂概况及现有处理工艺运行状况
        5.1.2 各单元水质监测结果
        5.1.3 现场工艺问题解析
    5.2 焦化废水成套处理工艺中试方案设计及计算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副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对比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拉曼散射及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原理
    2.1 拉曼散射
        2.1.1 拉曼散射经典理论解释
        2.1.2 拉曼散射量子理论解释
    2.2 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原理
        2.2.1 装置的构成
        2.2.2 装置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拉曼光谱法的毒品特征数据库的建立
    3.1 各类毒品实验拉曼光谱的检测
        3.1.1 样品来源及仪器设备
        3.1.2 实验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3.2 各类毒品理论拉曼光谱的计算
        3.2.1 理论计算方法
        3.2.2 毒品分子几何结构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毒品的理论和实验拉曼光谱比对
        3.3.2 微量与常量毒品样品实验拉曼光谱对比
        3.3.3 伪毒品拉曼光谱的理论计算及实验检测分析
        3.3.4 聚丙烯透明包装对毒品拉曼检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电路设计
    4.1 激光器控制电路设计
    4.2 USB通讯电路设计
    4.3 Wi-Fi通讯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
    5.1 Linux系统及Qt简介
    5.2 人机交互系统整体框架
    5.3 人机交互系统的具体实现
        5.3.1 用户登录界面设计
        5.3.2 系统主界面设计
        5.3.3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5.3.4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5.3.5 光谱显示界面设计
        5.3.6 数据管理界面设计
        5.3.7 基于Wi-Fi的通讯模块设计
    5.4 实验测试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构造组合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济阳坳陷主力烃源岩及油气藏分布研究现状
        1.2.2 济阳坳陷盆地构造研究现状
        1.2.3 济阳坳陷断层研究现状
        1.2.4 济阳坳陷岩性和裂缝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生储盖特征
        2.3.1 烃源岩特征
        2.3.2 储层特征
        2.3.3 盖层特征
第三章 济阳坳陷烃源岩与已发现油气藏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油气藏特征与分布
        3.2.1 烃源岩层系油气藏
        3.2.2 烃源岩上覆层系层系油气藏
    3.3 济阳坳陷已发现油气藏成因来源分析
        3.3.1 济阳坳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3.2 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3.3 济阳坳陷已发现油气藏油源特征
第四章 济阳坳陷主要成藏构造组合的组成
    4.1 济阳坳陷典型凹隆组合构造特征
        4.1.1 凹隆组合构造的定义及划分
        4.1.2 T_6反射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分区
        4.1.3 T_2反射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分区
        4.1.4 T_1反射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分区
        4.1.5 济阳坳陷古今凹隆组合构造对比
    4.2 济阳坳陷岩性组合构造特征
        4.2.1 岩性组合类型及分布
        4.2.2 岩性组合构造变形
    4.3 济阳坳陷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4.3.1 断层-岩层平面组合
        4.3.2 断层断开岩层层位
        4.3.3 断层面构造
        4.3.4 断层断面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
        4.3.5 断层活动性
        4.3.6 断层缝隙维持性
        4.3.7 重点断层-岩层组合构造
第五章 济阳坳陷成藏构造组合与油气藏的关系
    5.1 成藏构造组合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5.1.1 凹隆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5.1.2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5.1.3 岩性组合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5.2 成藏构造组合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5.2.2 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分布特点
        5.2.3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油气分布影响
    5.3 济阳坳陷初步勘探建议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6.1 主要认识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RECOGNITION OF ESSENTIALLY DISCONNECTED BENZENOIDS(论文参考文献)

  • [1]螺吡喃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D]. 元慧娟. 常州大学, 2021(01)
  • [2]华北大黑鳃金龟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外周嗅觉感受机制[D]. 刘雨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型功能性聚合物绝缘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研究[D]. 邹佳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4]Fe3O4纳米复合材料在染料检测和去除中的应用[D]. 邢瀚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面向智慧墙面绿化的物联网应用研究[D]. 石义山.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煤火前沿贫氧燃烧动力学特性及煤焦分子结构转化机理[D]. 马李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基于空谱特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图像分类研究[D]. 刘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焦化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效能研究及现场中试方案设计[D]. 梅翔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屠潜.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构造组合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D]. 宋哲.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识别基本断开的苯类化合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