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浆中掺粉煤灰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周博[1](2021)在《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工程实际中发现硫酸盐腐蚀是导致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硫酸盐腐蚀过程中显着影响因素之一,现阶段大部分研究是通过改变不同矿物掺合料掺加比例、掺加方式进行配合比设计,利用后期验证试验得到最优方案。矿物掺合料细度能够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将矿物掺合料细度与其它影响因素相结合研究混凝土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将四种细度不同的矿渣、粉煤灰进行双掺试验研究,根据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优选出具有良好填充性的双掺组合,通过后期干湿循环硫酸盐腐蚀试验对这四种胶凝材料颗粒匹配方式进行耐久性验证。以最佳双掺方式为基础设计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养护龄期三组变量,利用混凝土表观形貌、质量变化率、相对动弹模量和相对抗折强度等评价指标表征混凝土随侵蚀龄期增长的劣化规律,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各因素对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程度。结合SEM、EDS能谱分析、XRD微观技术,揭示不同配合比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损伤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净浆流动度实验能够实现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获得抗硫酸盐腐蚀性能优良的胶凝材料颗粒匹配方式,I级粉煤灰与S95矿渣双掺方式最优,充分利用颗粒级配效应与形态效应填充内部孔隙,提高了自身密实性,胶凝材料颗粒匹配对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显着,影响程度超过了养护龄期,四种因素与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关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胶凝材料颗粒匹配>养护龄期。随着水胶比的降低,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更加密实,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提高。提高矿物掺和料总掺量,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得到增强,但是矿物掺合料总量为80%的试验组总体抗压强度较低,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过高。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胶凝材料水化反应更加彻底,混凝土孔隙明显减少,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提高。基于胶凝材料颗粒匹配进行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研究,为今后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降低了配合比设计的盲目性。
李倩茹[2](2021)在《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碳酸钙是一种新型无机固体材料,在多个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实际生产中,纳米碳酸钙很难以纳米尺度被运用,尤其是在制备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方面,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极易发生团聚现象,在水泥基材料中无法以纳米尺度填充孔隙,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提高水泥基材料密实度、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作用,解决纳米碳酸钙分散问题是其应用于水泥基材料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乳胶粉(EVA)改性纳米碳酸钙,通过表面接枝改性剂法分散纳米碳酸钙,探究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对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作用、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以期为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应用其制备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纳米碳酸钙(简称Ca)与改性剂乙烯-醋酸乙烯酯乳胶粉(简称EVA)比例为Ca:EVA=4:2.5、4:2.6、4:2.7、4:2.8、4:2.9、4:3六种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研究EVA对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改性效果;将上述六种比例的Ca-EVA掺入水泥净浆中,测其3d抗压强度值,研究Ca-EVA对水泥净浆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分别选Ca:EVA=4:2.9、4:2.8、4:2.7和对照组在自制仪器中进行水泥水化试验,研究Ca-EVA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EVA=4:2.8时,溶液的吸光度值最高,EVA对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效果最好;当Ca:EVA=4:2.8时,水泥净浆的3d抗压强度值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30.99%,Ca-EVA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有明显提升作用;当Ca:EVA=4:2.8时,水泥水化所产生的温度在不同时间段均高于其他组,最高可达31.2℃,较对照组的最高温度提高了36.4%,Ca-EVA对水泥水化促进作用效果最佳。(2)通过研究内容(1)确定了纳米碳酸钙与EVA的最佳分散改性比例为Ca:EVA=4:2.8,按该比例以不同掺量添加到水泥基材料中,通过对水泥砂浆进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确定Ca-EVA在水泥砂浆中的最佳掺量;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确定Ca-EVA在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当Ca-EVA掺量为1.6%时,水泥砂浆28d抗折、抗压强度值均最高,分别为15.65MPa、117.03MPa,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9%、18%;当Ca-EVA掺量为1.6%时,混凝土28d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值均最高,分别为116.57 MPa、7.72 MPa,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3%、30%。综合两种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可知,当Ca-EVA掺量为1.6%时,可用其制备超高强水泥基材料。(3)对Ca:EVA=4:2.8不同掺量的水泥基材料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Ca-EVA掺量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EVA掺量为1.6%时,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系数均小于4×10-12m2/s,满足非常严重的环境作用等级要求,该水泥基材料具有高耐久性。(4)制备Ca-EVA不同比例和掺量的水泥基材料微观试件,采用SEM测试仪、XRD技术和压汞试验分别对Ca-EVA在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分布状态、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及孔结构对水泥基材料微结构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当Ca:EVA=4:2.8时,EVA在水泥基材料中形成连续的聚合膜将纳米碳酸钙均匀分散为纳米尺度,当Ca-EVA掺量为1.6%时,水泥基材料内部更致密;2)相较其他Ca-EVA比例,水泥净浆在Ca:EVA=4:2.8和水泥砂浆在Ca-EVA掺量为1.6%时,Ca(OH)2、Ca 3Al2O6·XH2O等水化产物X射线衍射峰最高;3)相比不掺Ca-EVA的对照组,Ca-EVA掺量为1.6%的水泥基材料纳米微孔数量更少、孔径更小、内部结构更致密。综上,EVA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分散改性比例为Ca:EVA=4:2.8;对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明显提升作用的Ca-EVA最优掺量为1.6%,掺Ca-EVA制备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在115MPa以上,抗折强度和劈拉强度显着提高;该水泥基材料具有高耐久性,满足E级环境作用等级要求;Ca-EVA的最佳配比和掺量对水泥基材料的微结构有明显改善作用。
杨晓炳[3](2020)在《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文中认为高品质高炉矿渣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成为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在某些地区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与之相比,钢渣、铜选尾砂等低品质固废不仅活性低,而且还潜在不安定性因素,导致资源利用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和利用率低。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大力推进充填法采矿和绿色无废开采,全尾砂充填采矿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此,本文开展低品质多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利用研究。本文基于高低品质固废协同激发制备胶凝材料,低品质固废协同制备混合骨料的技术途径,从微活性、细骨料改性两个方面,开展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由此获得了不同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和混合骨料优化配方。在此基础上,开展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以及管输阻力研究,从而为低品质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首先,以全尾砂充填矿山为工程背景,利用微活性钢渣、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等低品质固废,开展低成本和高性能充填胶凝材料研究。由此获得了钢渣基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其充填体28d强度达到水泥的1.4倍,满足阶段嗣后充填法采矿一步采场强度要求;大掺量钢渣(50%)胶凝材料的充填体强度也满足二步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胶凝材料中低品质固废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其成本仅为水泥的50%。粉煤灰基充填胶凝材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满足矿山充填采矿要求,其成本比当地的42.5水泥降低了 70%以上。其次,开展了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采用XRD、TG/DTG、SEM电镜扫描及压汞实验等手段,研究揭示了不同矿物组分对其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以及充填体孔隙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配比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差异对胶结体强度贡献区别不大,其胶结体强度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结构,而阈值孔径能够合理的表征胶结体强度优劣。第三,开展了无活性铜选尾砂固废对粗骨料的改性研究。针对不同铜选尾砂掺量,开展了混合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以及胶结体强度试验。基于混合骨料密实度和水灰比对胶结体强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龄期掺铜选尾砂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充填料浆胶结体强度及管输特性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优化配比。其充填料成本比棒磨砂骨料降低了 30.5%,满足金川矿山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强度和自流输送要求。第四,开展了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及混合骨料制备的充填料浆流变试验研究,并计算料浆管输沿程阻力。充填料浆流变数据符合宾汉姆模型。可采用Swamee-Aggarwal方程预测沿程阻力。预测结果表明,钢渣基全固废及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充填料浆的管输沿程阻力均小于水泥充填料浆。粗骨料中掺入低品质固废细骨料显着提高了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及稳定性。最后,开展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管输数值模拟及半工业、工业试验。基于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获得了低品质固废的最佳掺量及其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颗粒-流体两相流数值方法,模拟了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的管输特性,揭示了低品质固废作为细骨料对料浆流动性的影响。通过L管试验和工业充填试验,分析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充填料浆沿程阻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充填料浆参数与沿程阻力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4%。本文从低品质固废开发胶凝材料和作为细骨料两个方面,开展其在充填采矿中的利用研究,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
杨泽政[4](2020)在《粉煤灰渣替代细骨料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工厂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堆积,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天然河砂资源日益稀缺。将粉煤灰渣作为一种细骨料,应用于砂浆与混凝土中,如果可行,可以缓解环境压力,节约天然河砂资源。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混凝土向着高强、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混凝土内养护的概念被提出,人们发现的内养护材料有高吸水性树脂(SAP)、轻集料等。针对粉煤灰渣,疏松多孔、高吸水性的特点,将其作为一种新型内养护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是本实验的另外一个思路。本实验将粉煤灰渣预湿处理,然后按照等体积法替代细骨料,砂浆中的替代率分别为:20%、35%、50%、65%、80%;混凝土中的替代率分别为:20%、35%、50%。控制养护时间分别为:3 d、7 d、28 d。探究粉煤灰渣的不同替代率对砂浆和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包括:砂浆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砂浆的收缩情况、抗碳化性能。在机理分析方面,测量了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变化情况、采用SEM观测了细骨料界面过渡区、打点测量了显微硬度。从多个角度分析粉煤灰渣作为细骨料替代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方面,对于砂浆,干的粉煤灰渣替代砂后,无论养护时间长短,抗折强提高幅度均不低于19.2%,抗压强度提高幅度均大于9.8%;预湿的粉煤灰渣替代细骨料后,养护时间充足(28 d)时,粉煤灰渣的替代率为20%时最优,抗折强度提高9.2%,抗压强度提高4.7%;养护时间不足时(3 d、7 d),粉煤灰渣的替代率为50%最优,抗折强度增幅25.3%,抗压强度增幅5.2%。在混凝土中,20%替代率最好,此时抗折强度增加在10%上下,抗压强度下降在5%左右。在耐久性方面,砂浆的收缩情况,在粉煤灰渣替代率为20%时最优,比未替代组收缩值大9%;砂浆抗碳化情况,粉煤灰渣替代率为50%时,砂浆抗碳化性较好与未替代组相差不大。通过机理分析,扫描电镜与显微硬度均表明,粉煤灰渣附近的水泥浆水化优于砂周围的水泥浆。可见粉煤灰渣在水泥水化时起到了一定的内养护作用。所以粉煤灰渣替代细骨料的可行性,除与替代率有关外,还与养护时间、应用对象有关。对于砂浆,粉煤灰渣替代率为50%较优;在混凝土中,粉煤灰渣对砂的替代率为20%较合适。但是粉煤灰渣替代率为35%时,砂浆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下降明显,应谨慎选择,或者加强控制。
王建刚[5](2020)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衰变规律及改善机理》文中认为水泥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领域,往往经受各种环境因素的侵蚀劣化作用而造成其耐久性失效。与之相似,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的特殊性而具有比普通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因素更多、耐久性能更差的特点。因此,本研究系统探讨多种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衰变规律及劣化机理,并通过骨料强化来提升再生骨料品质及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本研究在对在役混凝土桥梁调查分析基础上,选择碳化、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等环境因素,研究5种类型再生混凝土分别在单一碳化、单一干湿、单一冻融、“碳化-冻融”复合作用、“冻融-碳化”复合作用、“碳化+冻融”交替作用、“碳化+干湿+冻融”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能,通过测试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氯离子迁移系数、碳化深度、质量变化率、吸水率等宏观指标,以及微观孔隙参数、微观形貌等,探讨了多种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衰变规律及劣化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机理,并构建再生骨料强化效果的评价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碳化-冻融”复合作用下,碳化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冻融-碳化”复合作用下,碳化可使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而冻融可使该提升效果近似线性关系衰减。相同碳化时间与冻融次数下,再生混凝土在“碳化-冻融”复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要略优于“冻融-碳化”复合作用,碳化对冻融的影响要小于冻融对碳化的影响。冻融循环加速了再生混凝土的劣化,为CO2气体的渗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冻融损伤越严重,碳化速率越快。“碳化+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单一冻融作用下的强度,但累计交替超过35 d时,前者小于后者;而交替作用对内部损伤、氯离子迁移系数、碳化深度的劣化效果均大于单一冻融或单一碳化。增大再生骨料掺量与掺加矿物掺合料均降低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能,交替作用使再生混凝土劣化失效的根源是内部微裂纹的扩展与贯通。“碳化+干湿+冻融”作用下,质量损失率不宜作为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指标,而吸水率与抗压强度、氯离子迁移系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评价恶劣环境因素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碳化、干湿作用可增大孔隙迂曲度,而冻融、2因素耦合作用、3因素耦合作用均可减小孔隙迂曲度。孔隙迂曲度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越好。基于孔隙迂曲度、大孔百分含量指标,提出了孔隙综合指数的概念,并建立了复杂环境因素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氯离子迁移系数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综合考虑碳化龄期、干湿循环次数、冻融循环次数、再生骨料掺量、矿物掺合料掺量等的影响,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氯离子迁移系数预测模型,且模型精度较高,可以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价。再生骨料强化方面,“碳化”处理显着提升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抗干缩性能,而“裹浆”处理大幅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不同骨料处理方法对界面起到强化作用的机理不同,“碳化”改善旧界面性能大于新界面,而“裹浆”刚好相反;旧界面强度与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与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而不同处理后的新界面对氯离子迁移系数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基于“碳化”、“裹浆”分别提出的两种优化方法可进一步提升再生骨料质量与再生混凝土性能。此外,综合考虑再生骨料与再生混凝土性能,建立了骨料强化效果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本研究对再生混凝土在复杂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提出的骨料强化改进方法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杨斯豪[6](2020)在《改性工业碱渣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碱渣是纯碱工业排放的废弃物,具有量大、化学组成复杂、回收利用难等特点,随意堆放会污染环境。水泥具有强度高,可塑性和耐久性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中,使用量巨大,将碱渣应用到水泥基材料中,可有效解决碱渣量大的问题。目前关于碱渣在水泥基材中的研究和综合应用比较少。本文以广东南方碱业股份有限公司氨碱法生产纯碱所排出的废渣,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碱渣改性处理,及其在湿拌砂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碱渣改性处理研究:研究表明:利用碳酸钠对碱渣改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渣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在碳酸钠掺加量为理论量的60%~70%范围时,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减少幅度为86.8%。改性碱渣的最佳搅拌时间为60min,通过改性得到的碱渣硫酸根离子含量低于3.5%,可以满足建筑应用要求。2.改性碱渣对净浆抗折、抗压强度和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1)碱渣取代水泥时,水泥净浆试件的颜色由灰黑色转为灰白色,试件的截面存在白色颗粒,碱渣掺量越大白色颗粒分布越多,碱渣分散性不良。适量的改性碱渣掺入水泥净浆中可以小幅度的提高抗折、抗压强度,过量掺入会导致净浆的抗折、抗压强度降低。试验中得出,只有转化率为60%、70%的改性碱渣,在掺量为5%时,会提高水泥净浆的抗折、抗压强度,其余的改性碱渣组均会降低净浆的抗折、抗压强度。(2)适量改性碱渣掺入水泥净浆中可以改善水泥浆体流变性能,过量掺入则会导致水泥浆体流变性能下降。水泥浆体表现出Bingham流体的流变特性,碱渣的加入并未改变水泥浆体的流体模型,但会影响新拌浆体的流变性能。本研究中未改性碱渣对浆体屈服应力最佳掺量为5%,改性碱渣则为20%,两组的塑性黏度最佳掺量均在5%;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掺入碱渣的水泥浆体将呈现剪切稀化现象,随着剪切过程的进行,浆体的塑性黏度逐渐趋向平稳。3.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1)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稠度、凝结时间、容重、含气量及保水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碱渣作为掺合料能够提高湿拌砂浆的稠度,改性碱渣掺量越大稠度越高,稠度可提高28%。掺量低于10%时,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会延长;但掺量大于10%时,则会大幅度缩短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100%掺量时,凝结时间可缩短396min。湿拌砂浆的容重随改性碱渣掺量增大而逐渐减小,最大降幅为8%。湿拌砂浆的含气量则随改性碱渣掺量增大而增大,增加幅度为55%。改性碱渣吸附自由水能力强,对提高湿拌砂浆保水率有利,并随掺量增加,湿拌砂浆保水率也同步增加,可提高到99%。(2)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单位体积失水量及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碱渣能减少湿拌砂浆的单位体积水损失量,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改性碱渣掺量在10%~20%范围内,可明显降低单位体积76.4%~85.2%的水损失量。改性碱渣能有效减少湿拌砂浆的干燥收缩现象,但不同工况条件下改性碱渣最佳掺入量也不尽相同,其中标养条件下,改性碱渣掺量为20%时,能最大降低干燥收缩,降低幅度可达84.8%;在相同掺量下,标养条件对改性碱渣减少湿拌砂浆干燥收缩的效果最好,其次高温高湿条件,再次室温条件。(3)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改性碱渣掺量低于20%时,湿拌砂浆中掺入改性碱渣可提高抗折、抗压强度,而掺量大于20%后湿拌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会下降。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增强效果要优于未改性碱渣;当改性碱渣掺入量相同时,湿拌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强度最好,其次为标养条件,再次为室温条件。(4)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的抗渗性能、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碱渣掺量在10%~20%范围内能增加湿拌砂浆的抗渗性能,最大增幅为11.6%。而改性碱渣掺量大于20%时,抗渗性能会下降。掺入改性碱渣会导致湿拌砂浆拉伸粘结强度降低,拉伸粘结强度曲线会随着改性碱渣掺量的增加而表现为先急降后平缓趋势,湿拌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最大下降幅度为30%。(5)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亚微观状态下孔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碱渣能增大湿拌砂浆孔结构的平均弦长和孔隙间隔系数,且孔结构的平均弦长和孔隙间隔系数随着改性碱渣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孔结构的平均弦长可增大71%,孔隙间隔系数可增大44%。孔隙比表面积则会随着改性碱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大降幅为48%。当改性碱渣掺入量低于10%时,湿拌砂浆的孔隙比和气泡密度会下降,最大降幅分别为52%和48%。当改性碱渣掺量大于10%,湿拌砂浆的孔隙比和气泡密度会上升。
郭宁林[7](2020)在《内掺型CCCW混凝土在不同环境影响因素下的自愈合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在隧道、抗腐蚀工程、水电核电站、污水处理及各土木水利工程等重点防渗抗漏工程中,普通混凝土材料在应用工程中受诸多环境因素导致混凝土开裂,造成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耐久性严重降低,引起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ementitious Capillary Crystalline Waterproofing materials,简称CCCW)是一种掺有特种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状刚性防水材料,该材料具备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防水抗渗性能强,还绿色、环保、施工简便等优点。因此,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CCCW来改善混凝土性能,依靠CCCW中活性物质在以水为载体通过微缝隙及毛细孔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激发混凝土内部水化发生渗透结晶作用来修复裂缝及毛细孔道,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力学性能等,达到永久防水、并抵御钢筋腐蚀和增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效果。国内对CCCW在工程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在于CCCW的作用机理、性能特点等还缺乏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来支撑工程实际应用,并且价格上也相对较为昂贵。本文选用两种不同品牌CCCW材料,在不同环境影响因素下,针对不同预制宽度裂缝的混凝土试样,研究内掺型CCCW混凝土的自愈合能力及抗渗效果。通过实验测试试样力学性能自愈合率及二次抗渗水压力,分析内掺型CCCW混凝土贯穿裂缝的自修复效果。涉及到的试验参数主要有:养护条件、裂缝宽度、龄期、浸泡溶液浓度、分散剂掺量、抗渗试验次数等。通过基准组对比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结合本试验结果归纳两种内掺型CCCW混凝土对贯穿裂缝修复作用机理,确定混凝土自愈合的最佳条件下。此外,还通过微观手段分析,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仪等来确定混凝土内部作用物的物相成份、晶体数量和微观结构形貌。通过实验研究发现:(1)内掺型CCCW混凝土标准养护效果最佳,修复性能、抗渗性能明显优于基准组,混凝土裂缝宽度越大影响自愈合越不利。(2)硫酸铵、氯化铬、硝酸铅等溶液浸泡的内掺型CCCW混凝土具有较强抗腐蚀能力。不同龄期下自愈合能力的大小与化学溶液的浓度有关,一定浓度化学溶液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不利影响增大。(3)两种分散剂在适当掺量下能增强混凝土的分散性能和裂缝自愈合能力,SHMP随着掺量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缓凝时间加长;TEOA能促进混凝土水化进而使力学性能增强,而掺量对自愈合性能方面影响较小。(4)微观分析表明内掺型CCCW混凝土具有一定吸附重金属能力,水介质有利于激发CCCW活性物质生成晶体,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或钙矾石等物质,这些结晶物质是对混凝土裂缝能够修复的关键因素。
连磊[8](2020)在《纳米硅粉改善钢筋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试验与分析》文中指出滨海环境下的混凝土桩基等混凝土结构,受到氯盐侵蚀导致内部钢筋锈蚀,是结构耐久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掺入不同种类的矿物掺合料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能力。纳米硅粉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活性和火山灰效应,有利于混凝土保护层对氯离子的固化;极小地粒径,因而具备较好地填充效应,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本文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开展了不同纳米硅粉掺量的钢筋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环境下的试验测试,分析了不同掺量的纳米硅粉对钢筋混凝土在氯盐环境下耐久性的影响规律与微观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制作纳米硅粉掺量为0%、2%、2.5%、3%、3.5%和4%的六组砂浆力学试块,对养护期间的砂浆试块进行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试验,以分析不同掺量的纳米硅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硅粉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养护前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是当纳米硅粉的掺入比例超过2%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纳米硅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2)设计制作了纳米硅粉掺量为0%、1%、2%、3%和4%的净浆-钢筋试件,选用Tafel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两种测试方法,对不同纳米硅粉掺量的净浆-钢筋试件的开路电位、腐蚀电流密度、界面电荷转移电阻等数据进行分析。纳米硅粉掺量为0%~4%的净浆-钢筋试件,浸泡在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达到腐蚀状态的时间分别为240d,300d,360d,360d,270d。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纳米硅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能力,改善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3%纳米硅粉≈2%纳米硅粉>1%纳米硅粉>4%纳米硅粉。(3)设计纳米硅粉掺量为0%、2%、2.5%、3%、3.5%和4%的六组砂浆-钢筋试件,同样选用Tafel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两种测试方法,分析2%~4%掺量的纳米硅粉对钢筋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掺量的纳米硅粉对于混凝土试件在氯盐环境下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有最佳的提升。(4)采用饱水-干燥称重、SEM/EDS、XRD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各试件的孔隙率、C-S-H凝胶、Ca/Si、物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硅粉的掺入,净浆保护层的孔隙率出现明显下降,而随着腐蚀进程的发展,各试件孔隙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纳米硅粉的掺入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保护层的孔隙率,但总空隙率的变化对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改善并不起主要作用;同时适量纳米硅粉的掺入能增加水泥浆体中C-S-H凝胶的形成,从而增加水泥浆体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但过量纳米硅粉的掺入会使净浆保护层中Ca(OH)2、C-S-H凝胶含量以及钙硅比都明显下降。
邢洁[9](2019)在《桥面铺装用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是国际上近些年发展极为快速的新型水泥复合型材料,它在抗冻性能、耐冲击、抗拉抗弯强度等性能方面有着极为显着的优势,使之在水利、机场、道路、军事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公路领域多应用在桥面铺装层的修筑工作中。当混凝土中掺加聚合物乳液时,在水泥粒子及其水化物、骨料和纤维界面上的部分区域构筑成聚合物薄膜,后者对水泥粒子、骨料以及水化物、纤维等等有着显着的包裹效应,显着降低混凝土内部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可能性。界面过渡层的存在,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结合紧密,当混凝土受力时,有效缓解复合材料中由材料突变引起的应力集中,增强混凝土抵御外部环境的能力,结果显着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长期性能。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铺装材料可以改善路面的铺装性能,提高路面和桥面的抗压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进行了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提出了应用于桥面铺装层的C50玄武岩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玄武岩纤维和聚合物对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玄武岩纤维聚合物在普通混凝土中的合适掺量,改善了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同时提出了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单掺玄武岩纤维和丁苯乳液聚合物,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有略微降低,但是28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同时,二者单掺可以显着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劈裂强度。玄武岩纤维和聚合物乳液的复掺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二者对混凝土干缩、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层面存有一个合适的掺量区间。进行了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特征分析,给出了玄武岩纤维和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性能改善的机理。通过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试验段的铺筑,得到了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施工工艺。
汤玉娟[10](2019)在《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长期处于海洋等水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不仅受到水的溶蚀,还遭受水中氯盐的侵蚀。氯离子渗到混凝土中的钢筋表面,引起钢筋锈蚀;溶蚀导致混凝土孔隙率增加、微结构劣化及力学性能降低,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进程,从而引起混凝土强度下降、钢筋过早锈蚀,造成混凝土结构提前失效。因此,溶蚀和氯盐侵蚀是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结构耐久性降低和服役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溶蚀与氯盐侵蚀所导致的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与结构的耐久性退化机理研究还相对较少,缺少相关的耐久性评价方法。为此,针对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问题,本文开展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性能退化机理的实验研究,建立水泥基材料内钙离子和氯离子的传输模型及其性能评价方法,为长期服役于水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评估、寿命预测提供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低流速水流作用下水泥基材料溶蚀特性及其边界移动规律研究开展了不同流速NH4Cl溶液下水泥砂浆圆柱试件的加速溶蚀实验,分析了溶蚀过程中试件溶蚀深度、孔隙率、微结构及水化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流速对水泥砂浆溶蚀特性的影响机理,给出了溶蚀导致的试件表层材料强度降低及水流作用引起的失效破坏特点,建立了水流作用下水泥砂浆试件表层边界移动条件。研究表明,流速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溶蚀进程的重要因素,流速越大,水泥基材料溶蚀及试件表层边界移动越快。(2)开展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溶蚀特性的影响及其性能改善机理研究开展了不同掺量的矿渣、粉煤灰单掺及复掺水泥复合浆体薄片及圆柱试件的常规及加速溶蚀实验,分析了溶蚀过程中各试件溶蚀深度、孔隙率、孔溶液p H值、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溶蚀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溶蚀性能的改善机理。研究表明,合理地掺加矿物掺合料可改善水泥基材料微结构,减缓其微结构劣化和溶蚀进程,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溶蚀性能。(3)研究了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特点及其加速溶蚀机理开展了1、3和6M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浓度的实验测试,分析了溶液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溶蚀进程的影响,揭示了水泥基材料的氯化铵加速溶蚀机理,建立了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方程。研究表明,氯化铵溶液加速溶蚀条件下,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特征及溶蚀机理与常规溶蚀基本相似,不同浓度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特征相似。(4)研究了钙溶蚀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机理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开展了溶蚀过程中水泥浆体颗粒的氯离子等温吸附与解吸附实验,分析了水泥基材料对自由氯离子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能力随钙溶蚀程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溶蚀过程中水泥基材料结合自由氯离子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研究表明,钙溶蚀降低了水泥基材料吸附自由氯离子的能力,且溶蚀程度越高,水泥基材料的吸附自由氯离子能力越弱。(5)研究了钙溶蚀对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传输进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开展了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硝酸铵混合溶液中水泥净浆试件的浸泡实验,分析了浸泡过程中试件溶蚀深度、孔结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及自由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泥基材料内钙溶蚀与氯离子共同传输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溶蚀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结合自由氯离子的能力,加快了水泥基材料中自由氯离子的扩散进程,且溶蚀程度越高,水泥基材料结合氯离子能力越弱,自由氯离子扩散速率越大。(6)建立了水泥基材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的传输模型及参数分析方法基于上述边界移动条件、固-液平衡方程及氯离子结合能力方程,运用Fick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水泥基材料中钙与氯离子的传输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并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开展了水泥砂浆试件钙离子与氯离子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水灰比、矿渣掺量及腐蚀溶液对试件内钙离子浓度、孔隙率及氯离子浓度等参数的影响。最后,开展了输水条件下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的服役性能评估。
二、砂浆中掺粉煤灰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砂浆中掺粉煤灰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硫酸盐腐蚀机理 |
1.2.2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3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研究 |
1.2.4 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制度和评价指标 |
1.2.5 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的微观机理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配合比及试验方法 |
2.1 前言 |
2.2 原材料 |
2.2.1 胶凝材料 |
2.2.2 细骨料 |
2.2.3 粗骨料 |
2.2.4 拌合用水 |
2.2.5 减水剂 |
2.3 配合比设计 |
2.3.1 净浆配合比 |
2.3.2 混凝土配合比 |
2.4 试验方法 |
2.4.1 净浆流动度试验 |
2.4.2 干湿循环试验 |
2.4.3 相对抗折强度 |
2.4.4 质量变化率 |
2.4.5 相对动弹模量 |
2.4.6 XRD分析 |
2.4.7 SEM+EDS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胶凝材料颗粒匹配优化设计 |
3.1 前言 |
3.2 双掺矿渣粉煤灰对胶凝材料颗粒匹配的影响规律 |
3.3 机理浅析 |
3.3.1 颗粒级配的影响 |
3.3.2 形貌效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 |
4.1 前言 |
4.2 双掺矿渣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2.1 抗压强度 |
4.2.2 水胶比的影响 |
4.2.3 矿物掺和总量的影响 |
4.2.4 胶凝材料颗粒匹配的影响 |
4.2.5 养护龄期的影响 |
4.3 灰色关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微观机理 |
5.1 前言 |
5.2 微观形貌SEM+EDS分析 |
5.3 腐蚀前后混凝土XRD产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纳米碳酸钙及分散方法 |
1.2.1 纳米碳酸钙材料概述 |
1.2.2 纳米材料分散方法研究现状 |
1.2.3 EVA改性纳米碳酸钙 |
1.3 纳米碳酸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
1.3.1 纳米碳酸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2 纳米碳酸钙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方案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设备 |
2.3 试验配合比设计 |
2.4 试件制备及养护 |
2.5 试验方法 |
2.5.1 UV分散性试验 |
2.5.2 抗折、抗压、劈裂抗拉试验 |
2.5.3 水泥水化热试验 |
2.5.4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
2.5.5 微观试验 |
第3章 试验研究 |
3.1 UV分散试验 |
3.2 力学性能 |
3.2.1 水泥净浆 |
3.2.2 水泥砂浆 |
3.2.3 混凝土 |
3.3 水泥水化热 |
3.4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
3.4.1 水泥砂浆 |
3.4.2 混凝土 |
第4章 EVA改性纳米碳酸钙作用于水泥基材料的微观分析 |
4.1 扫描电镜(SEM) |
4.2 X射线衍射 |
4.3 压汞试验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充填胶凝材料文献综述 |
2.1.1 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 |
2.1.2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材料 |
2.1.3 碱激发/复合激发胶凝材料 |
2.2 微活性低品质固废利用的难题和途径 |
2.2.1 钢渣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难题 |
2.2.2 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利用途径 |
2.3 全尾砂及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 |
2.3.1 全尾砂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3.2 混合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4 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研究 |
2.4.1 充填料浆流变性 |
2.4.2 沿程摩阻力计算模型 |
2.4.3 流体-颗粒两相流 |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1 本文研究面临的问题 |
2.5.2 指导思路与关键技术 |
2.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利用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制备胶凝材料研究 |
3.1 利用钢渣-脱硫石膏制备胶凝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
3.1.1 试验物料特性 |
3.1.2 配比试验 |
3.1.3 结果分析 |
3.1.4 50%钢渣掺量胶凝材料探索研究 |
3.2 钢渣基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 |
3.2.1 试验物料特性 |
3.2.2 配比验证微调试验 |
3.2.3 大掺量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 |
3.2.4 多工况强度试验 |
3.3 利用低品质粉煤灰协同制备充填胶凝材料研究 |
3.3.1 试验物料特性 |
3.3.2 粉煤灰胶凝材料配比试验 |
3.3.3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互响应分析 |
3.3.4 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4.1 大掺量钢渣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1.1 水化产物分析 |
4.1.2 微观结构分析 |
4.1.3 孔隙结构分析 |
4.2 低品质粉煤灰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2.1 水化产物分析 |
4.2.2 微观结构分析 |
4.2.3 孔隙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无活性固废作为细骨料对充填体强度影响与优化 |
5.1 废石-棒磨砂-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1.1 三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1.2 三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1.3 铜选尾砂掺量对胶结体强度影响 |
5.1.4 强度模型 |
5.2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2.1 二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2.2 二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2.3 强度模型 |
5.2.4 二元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及沿程阻力预测 |
6.1 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1.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1.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 低品质固废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2.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3 粗骨料对料浆流变性的影响 |
6.3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计算研究 |
6.3.1 利用模型预测沿程阻力的步骤 |
6.3.2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的工业试验 |
6.3.3 结果验证及评价 |
6.4 预测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沿程阻力 |
6.4.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3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4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模拟及工业试验研究 |
7.1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工作特性研究 |
7.1.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3 掺低品质固废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分析 |
7.1.4 低品质固废料浆流变性与工作特性分析 |
7.2 低品质固废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拟 |
7.2.1 两相流模型 |
7.2.2 高浓度混合骨料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型 |
7.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水力坡度模型及工业试验 |
7.3.1 半工业级L管预测沿程阻力 |
7.3.2 工业验证试验及修正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粉煤灰渣替代细骨料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 |
1.2.2 粉煤灰替代细骨料的研究状况 |
1.2.3 轻集料作为内养护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配合比与试验方法 |
2.1 前言 |
2.2 实验用原材料及其特性 |
2.2.1 水泥 |
2.2.2 粉煤灰渣 |
2.2.3 细骨料 |
2.2.4 粗骨料 |
2.2.5 水 |
2.3 实验配合比设计 |
2.3.1 粉煤灰渣对砂的替代率 |
2.3.2 水胶比 |
2.3.3 试验配合比 |
2.4 试验过程及方法 |
2.4.1 试件制备流程及养护方法 |
2.4.2 砂浆试件强度测定 |
2.4.3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测定 |
2.4.4 砂浆试件的收缩试验 |
2.4.5 砂浆快速碳化实验 |
2.4.6 试件质量随龄期变化情况 |
2.4.7 混凝土超声波声速的测定 |
2.4.8 砂浆细骨料界面过渡区SEM试验 |
2.4.9 砂浆细骨料附近水泥浆显微硬度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煤灰渣对砂浆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混凝土试件相关力学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1 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 |
3.3.2 混凝土弹性模量、泊松比的变化情况 |
3.4 机理浅析 |
3.4.1 砂浆试件质量随龄期的变化 |
3.4.2 混凝土超声波随龄期的变化情况 |
3.4.3 砂浆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 |
3.4.4 机理浅析归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煤灰渣对砂浆和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粉煤灰渣替代率对砂浆收缩的影响 |
4.3 砂浆快速碳化实验 |
4.4 机理浅析 |
4.4.1 砂浆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 |
4.4.2 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测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复杂环境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衰变规律及改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环境因素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
1.2.2 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2.3 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研究 |
2.1 在役混凝土桥梁检测结果分析 |
2.1.1 检测内容 |
2.1.2 检测方法 |
2.1.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2.1.4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环境因素分析 |
2.2 环境因素的选择 |
2.2.1 冻融循环 |
2.2.2 碳化 |
2.2.3 干湿循环 |
2.2.4 氯离子渗透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碳化与冻融复合作用 |
2.3.2 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 |
2.3.3 碳化、干湿与冻融交替作用 |
2.4 试验方法、测试指标及试验设备 |
2.4.1 试验方法 |
2.4.2 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2.4.3 试验设备 |
2.5 原材料与配合比 |
2.5.1 原材料 |
2.5.2 配合比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化与冻融复合作用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3.1 “碳化-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衰变规律 |
3.1.1 “碳化-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2 “碳化-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2 “冻融-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衰变规律 |
3.2.1 “冻融-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冻融-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2.3 “冻融-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3.2.4 “冻融-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4.1 “碳化+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衰变规律 |
4.1.1 “碳化+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2 “碳化+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1.3 “碳化+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4.1.4 “碳化+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与吸水率的影响 |
4.2 “碳化+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4.3 “碳化+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预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化、干湿与冻融交替作用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5.1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衰变规律 |
5.1.1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2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5.1.3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5.1.4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对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与吸水率的影响 |
5.2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强度与氯离子迁移系数预测模型 |
5.3.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算法 |
5.3.2 网络模型的建立、训练及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特性及其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 |
6.1 不同环境因素对微观孔隙特性的影响 |
6.2 不同环境因素对孔隙迂曲度的影响 |
6.3 宏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
6.3.1 模型构建方法及指标的选取 |
6.3.2 孔隙综合指数及其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 |
6.4 SEM微观形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骨料强化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改善机理与评价方法 |
7.1 再生骨料处理方法 |
7.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测试方法 |
7.3 再生混凝土维氏硬度测试方法 |
7.4 再生骨料强化效果分析 |
7.5 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7.5.1 宏观性能结果与分析 |
7.5.2 微观性能结果与分析 |
7.6 再生骨料强化效果评价体系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学术活动 |
致谢 |
(6)改性工业碱渣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碱渣来源 |
1.1.2 湿拌砂浆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对氨碱厂废渣的处理和利用概况 |
1.2.1 碱渣的化学成分与物相组成 |
1.2.2 国内对工业碱渣综合处理和利用 |
1.2.3 国外对工业碱渣综合处理和利用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碱渣的改性 |
2.3.2 水泥净浆的试验方法 |
2.3.3 湿拌砂浆的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碱渣的改性结果 |
3.1 碱渣改性的基本原理 |
3.2 碱渣的性质 |
3.2.1 化学组成 |
3.2.2 物相分析 |
3.2.3 比表面积与粒径分布 |
3.3 碱渣改性的影响因素 |
3.3.1 搅拌时间对碱渣改性的影响 |
3.3.2 碳酸钠加入量对碱渣改性的影响 |
3.4 碱渣改性实验研究结果 |
3.4.1 改性碱渣化学滴定分析 |
3.4.2 搅拌时间和碳酸钠掺量对改性碱渣硫酸根离子的影响结果 |
3.4.3 微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碱渣对水泥净浆的影响研究 |
4.1 改性碱渣对水泥净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1 改性碱渣掺入量对水泥净浆截面 |
4.1.2 改性碱渣掺入量对水泥净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改性碱渣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2.1 改性碱渣掺入量对水泥净浆流变曲线的影响 |
4.2.2 屈服应力 |
4.2.3 塑性黏度 |
4.2.4 不同剪切速率对水泥浆体塑性黏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 |
5.1.1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5.1.2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5.1.3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容重的影响 |
5.1.4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保水率的影响 |
5.1.5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含气量的影响 |
5.2 不同环境条件下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干燥收缩的影响 |
5.2.1 室温养护条件下湿拌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
5.2.2 标准养护条件下湿拌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
5.2.3 高温高湿养护条件下湿拌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
5.3 不同环境条件下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 |
5.3.1 .养护环境对改性碱渣-湿拌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2 室温条件下改性碱渣掺量对湿拌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3 标准养护条件下改性碱渣掺量对湿拌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4 高温高湿条件下改性碱渣掺量对湿拌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
5.4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的抗渗性能的影响 |
5.5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孔结构的研究 |
5.6 改性碱渣对湿拌砂浆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本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内掺型CCCW混凝土在不同环境影响因素下的自愈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自愈合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简介 |
1.2.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作用机理 |
1.2.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4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现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混凝土自愈合的研究概述 |
1.3.1 混凝土自愈合的类型 |
1.3.2 混凝土自愈合的发展状况简述 |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水泥、粉煤灰、硅灰 |
2.1.2 集料 |
2.1.3 试验其他材料 |
2.2 试件制作设计 |
2.3 试验配合比 |
2.4 试验设备及步骤 |
2.4.1 试验设备 |
2.4.2 力学性能试验 |
2.4.3 抗渗性能试验 |
2.4.4 微观结构形貌测试 |
2.4.5 物相成分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掺型CCCW混凝土在物理影响因素下的自愈合性能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力学性能分析 |
3.2.1 养护条件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3.2.2 裂缝宽度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3.3 抗渗性能试验分析 |
3.4 物理影响因素下对CCCW混凝土自愈合机理分析 |
3.4.1 混凝土裂缝表观形态 |
3.4.2 渗透自结晶微观形貌分析 |
3.4.3 渗透自结晶物相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掺型CCCW混凝土在化学溶液腐蚀下的自愈合性能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力学性能分析 |
4.2.1 硫酸铵溶液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2 硝酸铅溶液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3 氯化铬溶液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 抗渗性能试验分析 |
4.4 化学溶液对CCCW混凝土自愈合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
4.4.1 渗透自结晶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4.4.2 渗透自结晶混凝土物相成分分析 |
4.4.3 重金属离子吸附及pH值试验试验分析 |
4.4.4 化学腐蚀影响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掺型CCCW混凝土在化学分散剂分散下的自愈合性能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分散剂对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5.2.1 六偏磷酸钠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5.2.2 三乙醇胺对CCCW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 抗渗性能试验分析 |
5.4 分散剂对自愈合机理分析 |
5.4.1 渗透自结晶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5.4.2 渗透自结晶混凝土相成分分析 |
5.4.3 分散剂影响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前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
(8)纳米硅粉改善钢筋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试验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腐蚀机理 |
1.2.1.1 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方式 |
1.2.1.2 钢筋受氯离子侵蚀机理 |
1.2.2 混凝土对氯离子的固化作用 |
1.2.2.1 物理吸附 |
1.2.2.2 化学结合 |
1.2.3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运用背景 |
1.2.3.1 矿渣-水泥复合浆体研究现状 |
1.2.3.2 粉煤灰-水泥复合浆体研究现状 |
1.2.3.3 纳米硅粉-水泥复合浆体性能研究现状与问题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纳米硅粉 |
2.1.3 钢筋 |
2.1.4 水 |
2.1.5 腐蚀溶液 |
2.1.6 导线 |
2.1.7 PVC管 |
2.1.8 环氧树脂 |
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2.1 Tafel极化曲线法 |
2.2.1.1 Tafel极化曲线法简介 |
2.2.1.2 Tafel极化曲线法分析材料耐久性 |
2.2.2 电化学阻抗谱法 |
2.2.2.1 电化学阻抗谱法简介 |
2.2.2.2 电化学阻抗谱法分析材料耐久性 |
2.3 其它测试方法 |
2.3.1 抗压抗折试验 |
2.3.2 饱水-干燥称重法 |
2.3.3 SEM/EDS测试 |
2.3.4 XRD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试件制作与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
3.1 试件制作 |
3.1.1 净浆试件制作 |
3.1.2 砂浆试件制作 |
3.1.3 砂浆力学试块制作 |
3.1.4 纳米硅粉的掺合方式 |
3.2 砂浆试块养护期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掺入纳米硅粉的净浆-钢筋试件电化学测试及结果分析 |
4.1 开路电位 |
4.2 Tafel极化曲线 |
4.3 电化学阻抗谱 |
4.4 EIS参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掺入纳米硅粉的砂浆-钢筋试件电化学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开路电位 |
5.2 Tafel极化曲线 |
5.3 电化学阻抗谱 |
5.4 EIS参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试件腐蚀特征及微观分析 |
6.1 试件的腐蚀形貌 |
6.1.1 腐蚀形貌的宏观分析 |
6.1.2 腐蚀形貌的微观分析 |
6.2 孔隙率 |
6.3 SEM/EDS |
6.4 XRD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桥面铺装用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聚合物混凝土 |
1.2.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
1.2.3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与研究方案 |
2.1 桥面铺装混凝土技术要求 |
2.2 混凝土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混凝土工作性能 |
2.3.2 混凝土抗压强度 |
2.3.3 混凝土抗折强度 |
2.3.4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耐久性能 |
3.1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 |
3.1.1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 |
3.1.2 丁苯乳液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 |
3.1.3 玄武岩纤维与聚合物乳液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 |
3.2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3.2.1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
3.2.2 丁苯乳液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
3.2.3 玄武岩纤维与聚合物乳液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
4.1 SEM微观形貌 |
4.1.1 玄武岩纤维的微观分析 |
4.1.2 丁苯乳液聚合物的微观分析 |
4.1.3 玄武岩纤维增加聚合物混凝土的分析 |
4.2 增强机理分析 |
4.2.1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4.2.2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4.2.3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桥面铺装施工 |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与设计要求 |
5.2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配合比 |
5.2.1 混凝土原材料 |
5.2.2 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的调整 |
5.3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搅拌工艺 |
5.3.1 混凝土原材料上料顺序及拌合时间 |
5.3.2 混凝土原材料的称量 |
5.4 混凝土的运输 |
5.5 混凝土的浇注及振捣工艺 |
5.6 桥面铺装试验段铺筑后28D情况 |
5.7 桥面铺装试验段检测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水泥基材料的钙溶蚀研究现状 |
1.2.1 溶蚀现象与机理 |
1.2.2 流水环境下混凝土性能退化机理 |
1.2.3 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基材料抗溶蚀性能 |
1.2.4 水泥基材料钙溶蚀模型 |
1.3 氯盐侵蚀研究现状 |
1.3.1 氯离子侵入机理 |
1.3.2 混凝土结合自由氯离子现象与机理 |
1.3.3 氯离子传输模型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原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原材料及其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矿渣 |
2.1.3 粉煤灰 |
2.1.4 砂 |
2.1.5 氯化铵 |
2.1.6 硝酸铵 |
2.1.7 氯化钠 |
2.1.8 无水氯化钙 |
2.1.9 氢氧化钙 |
2.1.10 拌合水 |
2.1.11 超纯水 |
2.1.12 环氧树脂 |
2.2 实验测试方法 |
2.2.1 饱水干燥称重法 |
2.2.2 酚酞滴定法 |
2.2.3 固液萃取法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法 |
2.2.5 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 |
2.2.6 压汞法(MIP) |
2.2.7 热重分析(TG) |
2.2.8 EDTA滴定钙离子浓度 |
2.2.9 水泥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流水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的溶蚀实验及其流速的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件及样品制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溶蚀深度 |
3.3.2 孔隙率 |
3.3.3 物相组成 |
3.3.4 微观形貌 |
3.3.5 试件表层水化产物含量 |
3.3.6 试件表层边界移动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纯净水中矿渣-水泥基材料的溶蚀实验及矿渣掺量的影响分析 |
4.1 前言 |
4.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配合比 |
4.2.3 试件制备 |
4.2.4 实验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钙离子溶出量 |
4.3.2 孔隙率 |
4.3.3 孔溶液p H值 |
4.3.4 微观形貌 |
4.3.5 钙硅比 |
4.3.6 物相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矿物掺合料改善水泥基材料抗溶蚀性能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前言 |
5.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2.1 原材料 |
5.2.2 配合比 |
5.2.3 试件制备及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溶蚀现象 |
5.3.2 溶蚀深度 |
5.3.3 孔隙率 |
5.3.4 微观形貌 |
5.3.5 钙硅比 |
5.3.6 物相组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的固液平衡状态及其方程 |
6.1 前言 |
6.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6.2.1 实验原理 |
6.2.2 实验方法 |
6.3 试件水化程度及溶解平衡周期 |
6.3.1 水泥粉末试件水化程度测试结果 |
6.3.2 溶解平衡确定 |
6.4 结果分析 |
6.4.1 水化组分的变化 |
6.4.2 固液平衡曲线 |
6.4.3 氢氧化钙和C-S-H凝胶溶出过程 |
6.4.4 平衡曲线的模拟与普适性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溶蚀条件下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吸附特性实验及其结合能力方程 |
7.1 前言 |
7.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7.2.1 原材料 |
7.2.2 试件制备 |
7.2.3 实验测试内容 |
7.2.4 等温吸附与解吸附氯离子浓度计算 |
7.3 颗粒试件溶蚀程度测试结果 |
7.4 氯离子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氯离子等温吸附规律 |
7.4.2 化学结合与物理吸附的比例关系 |
7.4.3 氯离子结合能力 |
7.4.4 溶蚀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钙溶蚀对硬化水泥浆体中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
8.1 前言 |
8.2 原材料、配合比及实验方法 |
8.2.1 试件制备 |
8.2.2 实验方法 |
8.3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溶蚀深度的影响 |
8.3.1 溶蚀现象 |
8.3.2 溶蚀深度 |
8.4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 |
8.4.1 平均孔隙率 |
8.4.2 孔结构 |
8.5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微观形貌及C-S-H凝胶表面元素含量的影响 |
8.6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8.7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中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8.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9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机理及模型 |
9.1 前言 |
9.2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 |
9.2.1 耦合传输方程 |
9.2.2 钙的固液平衡关系 |
9.2.3 结合氯离子的释放 |
9.2.4 扩散系数 |
9.3 数值求解 |
9.4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9.4.1 初始材料参数 |
9.4.2 时间步长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4.3 位置步长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5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的实验验证 |
9.5.1 常规腐蚀实验验证 |
9.5.2 加速腐蚀实验验证 |
9.6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的参数分析 |
9.6.1 水灰比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6.2 矿渣掺量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6.3 水质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0 输水用球墨铸铁管水泥砂浆内衬的服役性能评估 |
10.1 引言 |
10.2 工程概况及初始参数 |
10.3 模型计算结果 |
10.3.1 输送硬度0 mg/L淡化海水 |
10.3.2 输送硬度170 mg/L饮用水 |
10.3.3 DN1200 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服役性能 |
10.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1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1.3 工作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四、砂浆中掺粉煤灰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D]. 周博. 燕山大学, 2021(01)
- [2]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 李倩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D]. 杨晓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粉煤灰渣替代细骨料的可行性研究[D]. 杨泽政. 燕山大学, 2020(01)
- [5]复杂环境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衰变规律及改善机理[D]. 王建刚.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6]改性工业碱渣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杨斯豪. 广州大学, 2020(02)
- [7]内掺型CCCW混凝土在不同环境影响因素下的自愈合性能研究[D]. 郭宁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纳米硅粉改善钢筋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试验与分析[D]. 连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桥面铺装用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性能研究[D]. 邢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D]. 汤玉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