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选择使自己成功的职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才[1](2021)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文中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呼唤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应成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高质量高等教育不仅要求人才培养以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为中心,而且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机制是公平的、规范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这些构成高质量高等教育的一般内涵。理解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与一般内涵,需要超越对高质量高等教育认识的四个误区,重温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模型,从而把人生目标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方法训练和人文精神陶冶有机地融合起来,共同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合力。
周晓雪[2](2021)在《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了职业使命感(calling)的研究热潮。职业使命感是一种对某职业的强烈热情,且体验到强烈的意义感和责任感。职业使命感会产生许多积极影响,比如提升工作内驱动力、促使更高的工作投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产生更多创新行为等。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在中国背景下对某一职业人群使命感的研究还较少,对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研究更是空白。技能人才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约2亿人,他们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走技能强国之路。此外,在推崇创新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迫切需要具有创造力的技能人才。目前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主动性也普遍较低,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但创造力普遍缺乏。这既影响了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也限制了技能人才对创新创造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职业使命感是影响个体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职业使命感能促进创造力的提升。因此,培养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激发技能人才冲破局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行为,将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聚焦技能人才这一职业群体,在心理所有权和资源保存理论的框架下,探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结构内涵、维度,编制针对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测量量表,揭示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为培养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提高其创造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研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内容结构模型及其测量方法。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分析,结合技能人才职业特点,通过质性研究、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5维度结构模型,即“导向力”、“职业坚守”、“利他贡献”、“精益求精”和“意义和价值”,其中“职业坚守”和“精益求精”是体现技能人才特点的维度,并开发了相应的职业使命感量表。(2)研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在其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职位类别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在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A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在性别上没有差异,但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职位类别上存在显着差异。(3)探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整体及其各维度对创造力的直接影响。通过对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的一线技能人才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整体及其各维度对创造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即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职业坚守、利他贡献、导向力、精益求精、意义与价值5个维度的水平越高,则其创造力也越高。(4)研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分析,选择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人-组织匹配作为调节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的方法,检验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心理所有权、人-组织匹配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技能人才的人-组织匹配程度正向调节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即技能人才的人-组织匹配越高,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越强;心理所有权在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和创造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人-组织匹配同时也正向调节了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即人-组织匹配越高,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越强,反之越弱。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并验证了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5维度内容结构模型,在原有职业使命感三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坚守”和“精益求精”两个维度,并提出测量方法,开发了量表,丰富了职业使命感的本土化理论研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根据现有职业使命感的成熟量表,通过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开发出体现技能人才特点的职业使命感量表,并且对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独特性进行了深入阐述。(2)揭示了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直接影响,深化了职业使命感与创造力关系研究,拓宽了职业使命感的研究领域。当前的研究广泛地讨论了职业使命感的积极效应,主要是对个体的认知和态度方面,但是对个体工作场所行为的关注不够,本研究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与创造力联系起来,从实践角度,有助于企业等组织从新的理论视角提升技能人才创造力。(3)构建了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模型,揭示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和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引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探索了职业使命感作为诱发因素激活员工创造力的内在心理机制。此外,研究的调节变量人-组织匹配还体现了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认知重叠,之前很少有研究关注职业使命感和人-组织匹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人-组织匹配作为职业使命感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推动职业使命感的深入研究。(4)拓展了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的研究范畴。本研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引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引入了调节变量人-组织匹配,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个体创造力起正向积极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发现了职业使命感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技能人才这个重要和特殊群体的职业使命感进行研究,深入探究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影响,揭示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职业使命感理论及相关研究领域。实践意义在于,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培育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同时为提升技能人才创造力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徐泽磊[3](2021)在《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华为从1987年2万元人民币起家,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近7000亿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因此而成为千亿美元的企业。5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华为在技术标准、专利、基站设备、协议支持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华为已掌握了制定新一代移动标准的话语权;标志着华为站在了通讯行业产业链的最顶端。华为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中国企业的骄傲,同时引领了世界通讯行业的发展。而华为的这些骄人的战绩,与任正非的非凡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领导行为密不可分。任正非所表现的带领企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发现企业优势、发扬其优势、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不忘初衷的领导行为,被称为积极领导行为。积极领导行为又称为积极领导。积极领导是指领导者关注组织及成员优势、能力和潜力,培养其向善(美德)取向,并帮助组织及成员取得非凡的、惊人的、超出预期成就的积极领导行为。学术界对积极领导份外关注,虽然在积极领导的测量、积极领导的形成和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从如何建立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维度测量中,忽略了建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的关键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与测试积极领导,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2)未能从有效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题项中,忽略了实现目标最本质的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界对积极领导的准确理解,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3)缺少通过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揭示心理韧性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动态中介机制研究由于积极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因此,研究积极领导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分析。然而,目前基于积极领导的研究,却忽略了其动态性的特点。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ognitive 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CAPS)具有可被激活性、动态性且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等特点。所以,CAPS是揭示心理韧性动态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路径,不利于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不利于对积极领导形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4)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往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积极领导对工作绩的直接影响,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中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不仅加深了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丰富了积极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而且还能使组织中的领导者利用已发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有效地控制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实现非凡业绩,而非凡业绩能从工作绩效中的创新绩效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非凡业绩的实现也离不开对角色外绩效的投入,而角色外的投入能从工作绩效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现有的研究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利于丰富积极领导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5)缺乏对积极领导的动态、跨层次、混合方法的研究现有对积极领导更偏重的是静态、截面研究。然而,积极领导是一种动态行为。但是,目前研究却忽略了动态数据的获得。同时,对积极领导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研究,忽略了多层次、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利于对积极领导的形成及作用效果的更全面理解。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修订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子研究1);(2)从心理韧性视角揭示积极领导的动态形成机制(子研究2);(3)从影响效果角度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子研究3)。本文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子研究1,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35名领导的深度访谈,对积极领导内涵和维度进行识别,生成量表题项,之后历经二次问卷调查,通过获得233份有效问卷和325份有效问卷,优化量表题项,最终通过325份有效问卷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验证。对于子研究2,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中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方式,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共获取有效问卷286份。对于子研究3,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的团队主管和直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获取61个团队,共计248套有效问卷。本文的研究结论(1)从“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四维度测量积极领导,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心理韧性是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3)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能揭示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中介机制;(4)组织间竞争是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边界条件;(5)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是积极领导的重要结果变量;(6)领导认同感能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作用的中介机制,能揭示积极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7)主动性人格是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重要的边界条件。本文理论贡献体现在(1)修订了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2)验证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揭示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影响的动态中介机制;(4)识别出了在心理韧性与积极领导之间的动态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5)验证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6)揭示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理论意义体现在:(1)加深了对积极领导概念、内涵的理解;(2)补充了积极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3)增加了积极领导的作用效果研究;(4)拓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APS)、特质激活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的应用。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从(1)“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和“真正乐观”甄别和培养积极领导行为;(2)提高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行为产生;(3)提高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中介效应,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4)提高领导认同感,有助于提升积极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5)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有助于其对积极领导认同感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等方面,为企业(组织)发现、培养积极领导,激发员工实现非凡业绩,助力企业实现非凡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孔俐颖[4](2021)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维克多·奥列格维奇·佩列文是当代最受欢迎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俄罗斯青年作家中最着名、最神秘和最有争议的一位。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西方学者常常将他与海明威、卡夫卡等大文豪相提并论。中国学者将其比作当代着名作家王朔和莫言。还有学者认为佩列文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十分类似,二人皆成功填平了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的鸿沟。佩列文在作品中体现了睿智的思想和哲学思辨能力,在这一点上甚至有评论家将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不同于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家对苏维埃神话和俄罗斯传统的狂热解构,佩列文在内容上忠实地继承了关照现实的文学传统。我们认为,佩列文在创作中延续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西方派”与“斯拉夫派”关于东西方问题的论争。他擅于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透过荒诞的故事揭示深刻的哲理。苏联解体后人们的幻灭感和迷惘感、大众传媒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西方商品、科技、语言与文化对俄罗斯的渗透、俄罗斯在东西方间的踟蹰均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代俄罗斯人在文化归属上的西方化倾向,佩列文以东方文化抵抗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浪潮和转型时期俄罗斯人的心理迷茫,并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之下将历史、现实和人的存在本质均指向虚空,旨在放下对民族定位的执念,号召俄罗斯人以精神自由的姿态踏入新的历史道路。在本论文中,我们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为着眼点,对俄罗斯、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符号域特点进行了梳理,将佩列文笔下的东西方问题转换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西方文化符号域和东方文化符号域,以探究不同文化符号域之间交流碰撞所产生的意义。我们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基础之上结合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拟像”论和“内爆”论,霍米·巴巴的“模仿说”和“中间地带”思想、德勒兹的“游牧空间”说等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日本“空无”思想、中国禅宗的“空观”和道家的“无为”思想等东方哲学理论对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东方文化符号域、小说人物在符号域边界地带的求索及佩列文小说中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效果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文本分析。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我们简述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东西方问题的缘起,综述了俄罗斯、国内与西方学界对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难点。在第一章“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与佩列文作品的东西方问题”中,我们对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并对“二元对立”“符号域”等概念进行重点论述,总结出东方文化符号域与西方文化符号域的特征,并以佩列文的系列作品加以比照,分析将文化符号学理论运用于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第二章“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中,我们结合了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霍米巴巴的模仿说等相关理论从“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下的俄式消费社会”“令人神往的俄式民主社会”和“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未来”三个层面来探究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揭示苏联解体后西方的文化、商品、政治、科技席卷俄罗斯社会的图景;在第三章“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中,我们采用了中国禅宗思想、道家思想、日本“空无”思想等相关学说从“日本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打造的理想之境”“中国禅宗的虚空之境”和“中国道家的无为之境”三个层面来探究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分析作者如何以东方文化来抵抗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并揭示俄罗斯社会的“智慧转型”的东方转向;在第四章“边界地带的求索”中,我们结合身份理论及德勒兹的游牧空间理论,从“身份的焦虑”“无望的恋情”“游牧空间下的逃逸”三个方面分析边界地带人的求索,揭示苏联解体后,面临不同模式在人的心理层面的激烈碰撞与冲击,人的心灵形成的巨大“虚空”;在第五章“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效果”中,我们主要从“虚空:东西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学图景”两个层面进行阐释,揭示了佩列文立足“虚空”思维对俄罗斯的东西方历史地理意义进行消解,并构建了一个东西方及多种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学图景的过程。通过对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特点、思想内涵和建构艺术的研究,我们发现佩列文以后现代主义的荒诞和文字游戏为面具,充满对生命本源的执着,对人性的诘问,对物欲横流的时代和虚拟世界的担忧,以及对俄罗斯未来发展道路的紧张思索,至此,一个忧国忧民的作家形象跃然纸上。
赵元璐[5](2021)在《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以F园大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教育性别公平研究由起点公平向过程公平逐渐深入。幼儿教师承担着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角色。成人持有的性别观念与性别公平教学相关联,并通过言语、非言语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不同性别幼儿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等方面。性别刻板印象会对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兴趣以及职业的选择等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建立、与性有关的态度及社会适应能力。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釆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收集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案例,深入探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的影响,究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观察和对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尽管教师自持“性别中立”的教育观念,但在深入观察幼儿园时仍然能够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其呈现样态为:幼儿绘本读物、游戏材料以及墙面创设中体现出的性别刻板印象,幼儿教师对幼儿个性性格的刻板评价,幼儿教师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的角色期待。并且幼儿自身受到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形成了一定性别刻板偏见。以往研究中大部分探讨的是性别刻板印象给女孩带来的危害,但是在实际观察中研究者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孩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忽视。究其原因,幼儿园班级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至少受四方面影响:来自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来自幼儿教师观念的影响、来自幼儿园管理观念的影响以及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幼儿的生理遗传性别因素对幼儿性别认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影响着幼儿的性别偏好,但是消除性别发展的不平等比争论这些不平等是否存在更加重要。成人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天性,正视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平等的、可供其自由发展的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在幼儿表现出不符合刻板的传统性别文化特点的行为时,尊重幼儿的选择,尽量避免自己的性别刻板观念对幼儿产生干扰。因此,想要改善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问题,需要教师建立正确的性别认知、幼儿园建立性别平等的班级环境以及政府部门引导幼儿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共同努力为幼儿构建平等自由的幼儿园班级环境。
李波[6](2021)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分层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中职语文教育尚在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很多弊端,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极为不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顺应新的教学要求,及时进行改革,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升学、就业两种不同分流导向的语文教学需要。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而言,专业能力与语文能力的联系更为紧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专业相适应的语文能力更具特色,相关要求更高,实施分层教学的愿望也更为迫切。本论文以罗甸县中等职校为例,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进行探索,采取分层走班与定向培养目标分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升学班”和“就业班”为其具体的教学组织载体,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以助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获得更加合理、更为优效的提升。本论文以系统的理论作基础,严谨的调研分析和科学的教学实践为根本,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分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展示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及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李鹏瑞[7](2021)在《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教研活动作为教研体系的一部分,不论是对新课改地深化、学校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研活动作为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种教育客观存在,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成为研究者,这已经成为当下教师身份的要求,是教师教研的必然转变,因此教研活动在学校开展已十分迫切,党和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加之应试教育的管理束缚、传统机械灌输式的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社会的现实需要倒逼当下教师必须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理论来开展研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立足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出现“为教研而教研”、理论支撑有所欠缺、支撑不到位等使得教研层次提升出现问题等,本文对教研活动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界定,并且对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通过对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成因,进行个案实践,进一步提出针对该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对策及建议。本研究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现状,主要从调查研究设计、A小学教研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进行,并最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第三部分内容是针对该校教研活动存在不足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别从教研活动的主体、实践、成果、保障四个维度展开;第四部分针对A小学教研存在不足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教研活动的教师层面、团队层面以及学校管理层面三方面对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对A小学教研活动的理论诉求分别从适切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各省市的典型教研活动实践案例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根据上述情况得出教研活动质量提升的策略,以期为教研活动建设提供帮助。
周紫薇[8](2021)在《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环境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乒乓球裁判员在推动乒乓球运动公平、公正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乒乓球裁判员的环境管理现状,使乒乓球裁判员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定量分析法,以甘肃省乒乓球一级及以上裁判员为研究对象,在环境管理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的支撑下,系统地分析了现阶段甘肃省乒乓球国家一级及以上裁判员“宏观社会环境”、“中观管理环境”和“微观群体环境”的现状,探究现阶段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发展现状和管理问题,从管理角度出发,探讨促进裁判员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对策。研究表明,现阶段,甘肃省乒乓球国家一级及以上裁判员的“宏观社会环境”存在地理区位优势不明显、省乒协实体化改革尚在摸索阶段、裁判员法律保障不完备、鹰眼回放技术对裁判员提出更高要求等客观环境的制约条件;“中观管理环境”中管理主体对裁判员的管理存在缺少裁判员培训的长远计划、裁委会职能分工不明确、裁判长工作效率和效果有待提高、临场控制能力不足、缺乏人性化的裁判员退出机制的问题;“微观群体环境”中裁判员群体的年龄结构存在断层、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技术普遍偏低、日常疏于对竞赛规则的理解与学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甘肃省乒协制定裁判员培养的长远计划;完善组织结构,整合组织力量;改善裁委会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提高领导者的业务技能;完善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人性化裁判员退出机制。
常睿[9](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校“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深切关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可见,意志品质作为能够影响大学生目标追寻和行为取向的重要品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此背景下,能否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使大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战胜困难,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并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现实来看,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缺乏勇气、毅力,心态不稳等突出问题,对其进行意志品质培育更具紧迫性与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尝试系统地研究意志品质及大学生意志中品质培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逻辑进路,全面阐述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问题,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现实样态和实践创新。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本部分是对“是什么”的具体回应,也是本研究前提和基础。从厘清意志品质一般界定出发,重点阐述意志品质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发展可塑性等综合特征,探索分析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以及在大学生动机冲突、确定目标、执行决定、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和面对成功时的具体呈现,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意志品质的本质的同时揭示了研究意志品质的复杂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本部分是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指导、方法借鉴和思想依循三个方面。以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意志品质论述为培育的理论指导,立足积极心理学、挫折主义与挫折教育论等方法理论,从意志品质的民族文化属性入手,探寻文化资源中培育可依循的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第三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本部分是对现实环境“怎么样”的回答,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分析新的时代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方向;阐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意志品质培育对于大学生巩固信仰、持续奋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参照,洞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由此明晰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向和目标要求。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考察。本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怎么样”的考察,是实证研究部分。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把握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表象透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呈现的基本样态,考察大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认同及是否践行等方面的问题,剖析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症结所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路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本部分解答了“如何办”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优化机制,即在坚持引导与自觉性共恰、目标与规律统一、系统与环节协调、认知与实践对接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培育内容、营造教育氛围、构建实践平台等路径开展培育。同时,从体制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机制、培育运行机制、跟踪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从而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做出努力。
杨金铎[10](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二、如何选择使自己成功的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选择使自己成功的职业(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高质量高等教育核心内涵的剖析 |
二、超越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认识误区 |
三、重温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模型 |
四、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释义 |
(2)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与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心理所有权理论 |
2.1.2 资源保存理论 |
2.2 职业使命感的文献综述 |
2.2.1 职业使命感的概念内涵 |
2.2.2 职业使命感的类型划分 |
2.2.3 职业使命感的维度及测量 |
2.2.4 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因素 |
2.2.5 职业使命感的作用机制和理论视角 |
2.3 心理所有权的文献综述 |
2.3.1 心理所有权的内涵 |
2.3.2 心理所有权的维度与测量 |
2.3.3 心理所有权的作用效果 |
2.4 人-组织匹配的文献综述 |
2.4.1 人-组织匹配的内涵 |
2.4.2 人-组织匹配的维度及测量 |
2.4.3 人-组织匹配的作用效果 |
2.5 创造力的文献综述 |
2.5.1 创造力的内涵 |
2.5.2 创造力的维度及测量 |
2.5.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
2.5.4 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3.1 研究整体思路及模型 |
3.2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
3.3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影响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3.3.2 人-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 |
3.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
3.4.1 整体理论模型 |
3.4.2 研究假设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4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内容结构及测量方法 |
4.1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内容结构研究 |
4.2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量表测量研究 |
4.2.1 量表开发流程 |
4.2.2 初始题项提出 |
4.2.3 预调研和量表修订 |
4.2.4 量表检验 |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样本 |
5.2.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结果及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直接影响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设计 |
6.2.1 程序与样本 |
6.2.2 变量测量 |
6.3 数据分析和结果 |
6.3.1 信效度检验 |
6.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3 控制变量差异性检验 |
6.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5 相关性分析 |
6.3.6 回归分析 |
6.4 结论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中间作用机制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方法 |
7.2.1 测量工具 |
7.2.2 统计分析方法 |
7.3 数据分析和结果 |
7.3.1 变量的区分效度 |
7.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3.3 假设检验分析 |
7.4 结论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管理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
8.2.1 组织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
8.2.2 个体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测量 |
2.1.1 积极领导的概念 |
2.1.2 积极领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2.1.3 积极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 积极领导的形成 |
2.2.1 自我构建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2 人格特质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3 环境因素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3 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 |
2.3.1 积极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影响 |
2.3.2 积极领导对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 |
2.4 积极领导的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积极领导的量表修订 |
3.1 问题提出 |
3.2 概念、内涵与维度识别 |
3.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
3.2.2 积极领导的维度识别 |
3.2.3“发现优势”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2.4“真正乐观”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3 生成量表题项 |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
3.3.2 内容效度评估 |
3.4 优化量表题项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内部一致性评估 |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 量表验证 |
3.5.1 研究假设 |
3.5.2 测量量表 |
3.5.3 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4.2.1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与应用 |
4.2.2 特质激活理论与应用 |
4.2.3 理论模型的形成 |
4.3 研究假设 |
4.3.1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直接影响 |
4.3.2 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组织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4.1 测量工具 |
4.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4.4.3 正式调查 |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信度分析 |
4.5.3 效度分析 |
4.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5.5 相关分析 |
4.5.6 假设检验 |
4.5.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效果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 |
5.2.2 理论模型的形成 |
5.3 研究假设 |
5.3.1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领导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
5.3.3 主动性人格在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1 测量工具 |
5.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5.4.3 正式调查 |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2 信度分析 |
5.5.3 效度分析 |
5.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5 数据聚合检验 |
5.5.6 相关分析 |
5.5.7 假设检验 |
5.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节 佩列文的创作与俄罗斯文学中的东西方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写作思路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与佩列文作品的东西方问题 |
第一节 文化符号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
一、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文本观 |
二、洛特曼的文本思想与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本观 |
三、文化符号学理论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
第二节 多元文化符号域与佩列文的创作个性 |
一、作家的个人经历 |
二、东方写作 |
三、对传统的批判继承 |
第三节 文化符号学思想与佩列文小说的东西方问题 |
一、“二元对立”思想 |
二、二元对立的两种模式 |
三、俄罗斯文化符号域、东方文化符号域与西方文化符号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 |
第一节 虚空之上的虚空:资本主义浪潮下的俄式消费社会 |
一、消费主体:俄式消费社会的突出景观 |
二、广告、电视:俄式消费社会的躯体 |
三、金钱:俄式消费社会的血液 |
第二节 “令人神往”的俄式民主社会 |
一、模仿:“俄式民主社会”的内核 |
二、大众传媒:打造“俄式民主社会”的肌体 |
三、民主VS反民主:俄罗斯民族身份的重构 |
第三节 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未来 |
一、人机共生:人的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 |
二、人与物的翻转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 |
第一节 日本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打造的“理想之境” |
一、讲究实用主义的“理想国” |
二、“空无”作为一种精神向度 |
三、日本式东方道路: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的结合 |
第二节 中国禅宗的虚空之境 |
一、闭环:虚空的存在状态 |
二、涅盘:虚空的超越 |
第三节 中国道家的无为之境 |
一、亦真亦幻的梦境 |
二、“天人合一”之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界地带的求索 |
第一节 身份的焦虑 |
一、姓名:混杂的身份和文化隐喻 |
二、变装:通往西方世界的名片 |
三、广告撰稿人:边界地带的“翻译官” |
第二节 无望的恋情 |
一、跨国恋 |
二、人神恋 |
三、人机恋 |
第三节 游牧空间下的逃逸 |
一、人物生成中的逃逸 |
二、逃逸的理想归宿: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佩列文小说中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与审美效果 |
第一节 虚空:东西方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一、地理虚空 |
二、历史虚空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学图景 |
一、狂欢化的人物群像 |
二、多样化的语言和文本形式 |
三、内爆型的审美效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以F园大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并具有威胁性 |
1.1.2 幼儿园班级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1.1.3 个人兴趣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性别刻板印象 |
1.2.2 幼儿园班级环境 |
1.2.3 性别平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 |
1.3.2 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影响研究 |
1.3.3 国内外关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研究 |
1.3.4 已有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意义 |
2.1.1 理论意义 |
2.1.2 实践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对象 |
2.3.1 研究对象情况 |
2.3.2 参与幼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观察法 |
2.4.2 访谈法 |
2.4.3 案例分析法 |
3 幼儿园班级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观察 |
3.1 幼儿园物质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 |
3.1.1 幼儿园绘本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
3.1.2 幼儿园班级游戏材料投放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
3.1.3 幼儿园墙面环创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
3.2 幼儿园班级精神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 |
3.2.1 幼儿教师评价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
3.2.2 幼儿教师行为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
3.2.3 幼儿教师角色期待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
3.2.4 幼儿的性别刻板印象 |
3.3 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危害观察 |
3.3.1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男性幼儿宣泄情绪的能力 |
3.3.2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幼儿的成就动机 |
4 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成因研究 |
4.1 幼儿自身的影响 |
4.1.1 幼儿的生理性别特点 |
4.1.2 幼儿的性别观念固化 |
4.2 幼儿教师观念影响 |
4.2.1 幼儿教师的性别刻板观念固化 |
4.2.2 幼儿教师缺乏性别公平教育知识 |
4.3 幼儿园管理观念影响 |
4.3.1 管理者缺乏性别平等的教育观念 |
4.3.2 性别平等教育与培训缺失 |
4.3.3 缺乏有关性别平等教育的家校合作 |
4.4 传统性别文化影响 |
4.4.1 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 |
4.4.2 儿童读物、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 |
4.5 小结 |
5 改善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对策及建议 |
5.1 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性别认知 |
5.1.1 树立性别平等观念 |
5.1.2 科学选择性别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
5.1.3 正确引导,避免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干扰 |
5.2 幼儿园要建立性别平等的环境 |
5.2.1 创设性别平等的物质环境 |
5.2.2 创设性别平等的精神环境 |
5.2.3 开发性别平等的幼儿园课程 |
5.3 政府部门要引导幼儿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
5.3.1 推进性别平等制度化 |
5.3.2 加强读物审定,制定倡导性别平等择书标准 |
5.3.3 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 |
5.3.4 引导大众媒体转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
6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分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问卷调查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语文能力情况调查 |
第二节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学习 现状调查 |
第三节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教师 授课情况调查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
第一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则 |
第三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选择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 |
第二节 根据分流指向实施教学目标分层 |
第三节 紧跟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内容分层 |
第四节 结合教学实际实施教学评价分层 |
第五节 建立准确有效的反馈机制实施动态调节 |
第四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及反思 |
第一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 |
第二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实施分层教学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教研活动薄弱现状改变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研活动的历史发展 |
1、教研活动的提出 |
2、教研活动的界定 |
3、教研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
(二)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
1、教研活动的基本类型 |
2、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 |
3、教研活动的运行模式 |
4、教研活动的实施流程 |
5、教研活动的制度管理 |
(三)教研活动的理论基础 |
1、终身教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需要层次理论 |
4、教学最优化理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政策文本分析法 |
第一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实施 |
1、问卷的制定与施测 |
2、访谈的制定与施测 |
3、调查对象和样本的选择 |
(三)调查对象 |
1、学校基本信息 |
2、问卷调查对象情况 |
3、访谈对象选定 |
(四)调查过程 |
二、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调查分析 |
(一)调查内容的确定 |
(二)调查内容的分析 |
1、教研活动的开展现状 |
2、教研活动的组织构建 |
3、教研活动的实施效果 |
三、调查结果与评价 |
(一)开展多形式教研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 |
(二)制定切实的教研计划,提高参与积极性 |
(三)夯实教研活动的基础,助力教研有序推进 |
(四)发挥教研成果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二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活动主体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参与教师缺乏主体意识,未能自主反思自身教学问题 |
(二)教研评价缺乏多元主体参与,难以突破学校教师主体局限 |
(三)各教研组的发展水平不均衡,未能发挥专业表率作用 |
二、教研活动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的目的不切合实际,无助于现实的教学问题实践 |
(二)理论资源固守学科内部,研究性教研活动不能保障 |
(三)教研开展存在形式化倾向,无法有效促进教研深入实施 |
三、教研活动成果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成果有效转换遭遇困境,不易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 |
(二)活动的优质成果推广迟滞,教研未能切实服务于教学 |
(三)教研问题改进完善未及时,促进教师教学成长效果不佳 |
四、教研活动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教研缺乏完整规划设计,学生的实质性收获不明显 |
(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系统性教研活动 |
(三)教研评价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参与教师的热情难以激发 |
第三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存在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教研活动的教师层面 |
(一)教师教研意识淡薄,以研促教认识不深 |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研能力不全面 |
(三)教师教研目的模糊,具体化程度不足 |
(四)教师教学事务繁重,教研精力不充沛 |
二、教研活动的团队层面 |
(一)缺乏专业人员引领,经验丰富教师较少 |
(二)教研合作流于形式,教研队伍间交流欠缺 |
(三)各级教研规划脱钩,研究内容与教学需求偏离 |
(四)教研活动评价不全,评价多集中于领导 |
三、教研活动的学校管理层面 |
(一)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日常规定代替制度 |
(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主动性难以调动 |
(三)忽视教研文化熏陶,品质提升不够明显 |
(四)缺乏合理教研系统,保障机制有待改进 |
第四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理论诉求与典型案例 |
一、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理论诉求 |
(一)学校长远价值追求要求教研开展具有适切性 |
1、必要前提:教学目标达成 |
2、开展基础:教研计划切实 |
3、实施关键:教师积极参与 |
4、根本保障:奖励机制明确 |
(二)教师专业发展体现教研开展的必要性 |
1、教师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 |
2、教师终身教育的现实要求 |
3、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身需求 |
4、教研活动薄弱的现状需求 |
二、教研活动典型案例及反思 |
(一)各省市典型实践案例 |
1、常州市——以思维课堂为突破口,研课、授课、评课一体 |
2、北京市——以课题研究为突破点,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
3、湖南省——以同课异构为切入点,同课同上同评共研 |
4、贵州省——以课程整合为促进点,集思广益助成长 |
(二)教研活动典型案例实践反思 |
1、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和谐课堂 |
2、课程资源整合,聚焦课程建设 |
3、教学方法多元,提高教学实效 |
4、教学目标具体,打造有效课堂 |
第五章 昆明市A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
一、落实教研活动系统规划 |
(一)贯彻落实教研目的,引领教研活动科学发展 |
(二)完善内容加强总结,促进教研活动成果运用 |
(三)筹备制度制定小组,制定合理教研活动制度 |
(四)搭建教师合作平台,促进各教研组深度交流 |
二、优化教研活动实践过程 |
(一)切实关注学生发展,注重教研活动成效建设 |
(二)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加强教师之间同伴互助 |
(三)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加强教研活动理论学习 |
(四)“教”“学”“研”并重,促进教研常态化发展 |
三、完善教研活动评价体系 |
(一)关注师生实际需求,确保教研活动精准开展 |
(二)加强校级层面总结推广,强化教师教研意识 |
(三)制定教研评价系统规划,完善教研评价机制 |
(四)建立健全教研激励机制,保证教研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环境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阐述 |
2.1.1 环境管理理论 |
2.1.2 现代组织理论 |
2.2 相关概念阐述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环境管理方面的研究 |
2.3.2 裁判员方面的研究 |
2.3.3 乒乓球裁判员方面的研究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定量分析法 |
4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环境管理现状及分析 |
4.1 宏观环境对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的影响 |
4.1.1 自然环境对乒乓球裁判员的影响 |
4.1.2 社会环境对乒乓球裁判员的影响 |
4.2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中观管理环境现状及分析 |
4.2.1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组织机构 |
4.2.2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管理方式 |
4.2.3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遴选办法 |
4.2.4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培训途径 |
4.3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微观群体环境现状及分析 |
4.3.1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
4.3.2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执裁情况分析 |
4.3.3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业务素质分析 |
4.3.4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心理品质分析 |
4.3.5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职业道德分析 |
5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在当前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5.1 省乒协及裁委会对裁判员的管理问题 |
5.1.1 省乒协及裁判员委员会缺少裁判员培养的战略性计划 |
5.1.2 裁委会职能分工不明确,委员会优势尚未发挥 |
5.1.3 裁判长工作效率和效果有待提高 |
5.1.4 信息反馈系统缺失、临场控制能力不足 |
5.1.5 缺乏人性化的裁判员退出机制 |
5.2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现存的问题 |
5.2.1 高水平裁判员地域分布不均衡 |
5.2.2 裁判员年龄老化问题严重 |
5.2.3 裁判员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
5.3 裁判员发展受限的自身问题 |
5.3.1 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
5.3.2 计算机水平有待提高 |
5.3.3 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
6 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适应环境变化的发展对策 |
6.1 制定裁判员培养的长远计划 |
6.2 完善组织结构,整合组织力量 |
6.3 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提高领导者的业务技能 |
6.4 优化信息反馈系统 |
6.5 建立人性化退出机制 |
7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 |
一、意志品质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特征 |
(一)意志品质在哲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
(二)意志品质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
(三)意志品质的一般界定及特征 |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 |
(一)生成意志品质的内部结构系统 |
(二)生成意志品质的影响因素 |
(三)意志品质内化、外化的生成机理 |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的呈现 |
(一)意志品质在大学生动机冲突中的呈现 |
(二)意志品质在大学生确定目标中的呈现 |
(三)意志品质在大学生执行决定中的呈现 |
(四)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呈现 |
(五)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呈现 |
(六)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成功时的呈现 |
第二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 |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理论指导 |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价值指向 |
(二)主客体统一的塑造: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核特性 |
(三)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源动力 |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方法借鉴 |
(一)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 |
(二)消极意志品质的对抗:挫折理论与挫折教育 |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依循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
(二)革命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 |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条件 |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出了新挑战 |
(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锚定了新坐标 |
(三)“时代新人”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规定了新方向 |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意义 |
(一)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涵育大学生持续奋斗的精神 |
(三)增强大学生不屈不挠的动力 |
(四)鞭策大学生前赴后继成就事业 |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 |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群体时代特征相适应 |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主体性发展相互促进 |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效果如何与人才全面发展要求相符合 |
(四)大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如何与集体意志、国家意志高度统一 |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一)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毫不退缩的勇气 |
(二)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
(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责任担当的自觉 |
(四)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坚韧不拔的干劲 |
(五)新时代大学生要保持宠辱不惊的稳健心态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研目的及总体思路 |
(二)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五个维度的差异 |
(三)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
(四)大学生对意志品质认知、认同、实践的情况 |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现状 |
(一)访谈实施及案例描述 |
(二)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 |
(三)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问题 |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问题的归因 |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善的影响 |
(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干扰影响 |
(三)高校意志品质培育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
(四)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引导与自觉共恰的原则 |
(二)坚持目标与规律统一的原则 |
(三)坚持系统与部分协调的原则 |
(四)坚持认知与实践对接的原则 |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路径选择 |
(一)以理想信念为先导多维教化 |
(二)以群己互励为重点促进感化 |
(三)以实践锻炼为关键深入内化 |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 |
(一)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意志品质培育的引导力 |
(二)资源整合机制,增强意志品质培育的支撑力 |
(三)培育运行机制,有力回应意志品质的现实要求 |
(四)跟踪评价机制,完善意志品质培育的体系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如何选择使自己成功的职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J]. 王洪才. 江苏高教, 2021(11)
- [2]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D]. 徐泽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D]. 孔俐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以F园大班为例[D]. 赵元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分层教学研究[D]. 李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小学教研活动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D]. 李鹏瑞. 大理大学, 2021(08)
- [8]甘肃省乒乓球裁判员环境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周紫薇.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9]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D]. 常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