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栓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I、B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增慧,蔡冬青,曾国玲,彭光茔[1](1990)在《载脂蛋白AI、B和脑血栓,脑出血关系的调查》文中认为140例脑中风病人和103例同龄正常人的血清,同时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 Apo-AI 和 B.结果病人组 Apo-AI 水平显着低于正常人组,Apo-B 显着高于正常人组,Ago-AI/Apo-B 的比值低于正常人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将140例中脑血栓和脑出血病人分别和正常人比较,Apo-AI 水平及 Apo-AI/Apo-B 的比值,脑出血病人组和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 Apo-B 水平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脑血栓病人组和正常人组比,Apo-AI,B 的水平及 Aop-AI/Apo-B 的比值之差异均有极着显的统计学意义,Apo-AI 水平,正常人组和脑出血病人组,组内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 Apo-B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血栓病人组内男女之间,Apo-AI 和 B 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文认为 Apo-AI,B 的水平及 Apo-AI/Apo-B 的比值在病人组和正常人组的显着差异可看作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探索其是否能作为预测疾病的指标。
蔡冬青,王增慧,邓维意,曾国玲[2](1992)在《脑血栓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I、B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按全国统一诊断标准严格选择脑血栓病169例,这些病人均经头颅 CT 扫描证实,正常对照96例。分别测定其血清载脂蛋白(APO)AI、B 的水平,发现女性病人组 APO-AI值,APO-AI/APO-B 比值显着低于正常女性组,APO-B 值侧高于正常女性组。男性病人组APO-AI 值,APO-AI/APO-B 比值显着低于正常男性组,APO-B 值与正常男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并将病人组急性期值与同期部分病人在本院临床检验科所测 VLDL-C,LDL-C,HDL-C各亚型值作了比较,及分别研究了急性期与恢复期这些值的变化,发现 APO-AI 与 HDL2-C,APO-B与 VLDL-C,LDL-C 变化情况相一致:即 APO-AI,HDL2-C 值在病人组降低,APO-B,VLDL-C,LDL-C 值升高.急性期与恢复期这些值无显着差异。我们认为:APO-AI 值,APO-AI/APO-B 比值可作为这个病的危险因素指标之一。
杨胜利[3](2001)在《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I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和糖蛋白Ⅲa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冠心病(CAD)的常见危险因子如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和缺乏运动不能解释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很明显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参与。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局部和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急性缺血和心肌梗死(MI)患者中明显升高。本文以正常体检人群、稳定性心绞痛(SAP)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为对照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原性猝死(SCD)]患者CRP浓度,并与常见冠心病危险因子作比较分析CRP是否可作为ACS的一种危险因子。为冠心病及其急性冠脉事件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 脂代谢紊乱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脂蛋白代谢离不开载脂蛋白(Apo)。Apo AI基因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博土论文 冠心病@者C·反应蛋白、匀肪蛋自AIf因、自脂蛋白E$因和糟蛋白!hag因多击性研究在不同的群体、民族,结论有所不同。中国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群ApO AI基因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ApO AI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危险因子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人们逐渐关注一些新的危险因子如促凝血因子、同型半眈氨酸和基因多态性。研究认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紊乱和冠心病有一定相关性。中国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ApO E基因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基因水平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人群中 ApO E基因与冠心病的关系。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在血栓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膜受体糖蛋白(GP)IIb/llla与 von Willebrand因子结合使血小板粘附到异常的内皮和纤维蛋白原上从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在血小板膜上有两种主要糖蛋白即GP IIb和GP Illa,均有很高的多态性。国外研究认为 GP Illa基因多态性0川w勺和冠心病有一定相关性,中国新回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GP Illa基因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人群中 GP Illa基因多态性及与冠心病的关系。 第一部分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原性碎死)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怕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正常体检人群)比较,探讨CRP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2 埔士论文 冠心病恙者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I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和糖蛋白Illa基因多态性研究 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血 清C盯浓度,同时检测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子并与CRP一起作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浓度 [18.50 23.98 mg/L(SE 2.sl,n=gi)]显着高于对照组[3.89士 7.14 mg/I.(SE 0.sl, n叫)NP<0.of卜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 CRP浓度(18.65 土 24.12 m叭)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CRP浓度*.95士 24.10 m叭)显 着高于正常对照组*RI,浓度(.03士3.17 <叭)汐<0刀1卜稳定性 ,O绞痛 CRP浓度(.94士 7.50 m叭NP<0.0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恢复期*RP浓度(.93士13.07 <叭)(P<O.01)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 者 C盯浓度(.57士8.27 m叭)(P<0.of);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之间Cny浓度无差 别(P>刀5)并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着性差别(P>刀5卜 *)每增加 CRP sing/L,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危险增加到近二倍(用 Logistic回 归,OR=.65人 故C肚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一种潜在决定因子。 第二部分 新回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I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I基因启动 子瞟吟置换突变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方法 用酚氯仿抽提核酸法从周围血自细胞中分离DNA,用 多聚酶链式反应邓 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新 疆维汉两民族 107例冠心病患者和 50例对照组进行载脂蛋自 AI KpO Al)基因启动子膘吟置换突变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十75 hp G/A和+83 hP C/T)Mopl酶切研究。 结果 门)MI-卜75hp位点为 GA或 AA)等位基因频率在 3博士论文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I基
何珊[4](2012)在《海洋深层水对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陆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世界各大经济强国对资源探索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转向海洋。海洋是一座资源宝库,它不但拥有大量的矿藏、能源,同时还拥有其它众多的宝贵资源,海洋深层水(deep-sea water, DSW)正是其中之一。DSW作为一种新的天然资源正在受到世人的瞩目。DSW通常是指阳光照射不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约200m以深的海水。研究表明,DSW具有不少有别于海洋表层水(surface-sea water, SSW)的优良性质,如低温恒定性、矿物元素丰富且稳定及无菌清洁性等特性。药理研究表明,DSW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预防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预防和治疗肥胖病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治疗皮肤病,调节免疫系统及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及治疗骨质疏松等,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而且DSW的取水深度也不确定,在不同文献中DSW的取水深度不尽相同。DSW的开发利用在日本、韩国和美国已经进入商品化阶段,但我国尚无DSW方面的研究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矿物元素与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饮食补充有益矿物元素Ca、V、, Cr、Mn、Zn、Se,同时减少有毒微量元素Pb、Hg等的接触,以维持体内矿物元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预防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DSW富含92种矿物元素,涵盖了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元素种类,可以均衡满足机体摄取各种矿物元素的需求,因此理论上,DSW对MS及其相关疾病均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日趋严重,MS及其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人类健康角度出发,开发和利用DSW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本论文对我国南海海域DSW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确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DSW的取水深度,并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对DSW的安全性、其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与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DSW取水深度的确定。研究表明,在海洋深层,海水的化学成分是相对恒定的,不随深度、季节和海域的不同而变化;同时,日本学者Miyamura M发现,与SSW相比,DSW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更显着。即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DSW与SSW是有区别的。因此,采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DSW的取水深度。分别汲取深度为150m,200m,300m,500m和1000m处海水,选择这5个深度的原因为150m为公认的表层,200m,300m和500m则是不同学者对海洋深层和表层的分界点,而1000m则是公认的海洋深层。首先对这5个不同深度海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比:采用ICP-MS测定海水中5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OPA-MPA柱前衍生RP-HPLC法、TPTZ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及HPLC、UPLC-MS法对海水中的溶解游离氨基酸(dissolved free aminoacid, DFAA)、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m和1000m海水的化学成分非常相似,而与其他深度差异较大,说明500m及其以深的海水化学成分较为恒定。然后对不同深度的海水进行脱盐处理,制备得到硬度为1000的实验用海水,并以自由饮水的方式给予高脂乳剂造模的高脂血症大鼠,观察它们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差异,结果发现,给予28天后,500m和1000m海水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酶如SOD及GSH-Px的酶活,抑制脂质过氧化,并显着提高脂蛋白代谢酶LCAT, LPL及HL的活性,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状态及其并发的脂肪肝和糖尿病,而其它深度海水组的各项指标则与模型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这一结果表明500m及其以深的海水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结合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分析结果,我们确定中国南海海域500m及其以深的海水均可用于DSW的开发利用。因为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m,所以海水的87%都可以用于DSW的研究开发,这一资源的数量是相当巨大的。此外,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与SSW相比,DSW富含有益微量元素V、Cr、Mn、Zn、Se等,而有毒微量元素Hg和Pb的含量则很低,而这些元素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治疗都是有影响的,所以DSW的药理活性应该与这些元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元素在DSW和SSW中的含量差异导致了它们药理活性的差异。接下来,以取自1000m的DSW为例,对其安全性及对MS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及T2DM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2.DSW的长期毒性研究。小鼠连续饮用硬度为1000的DSW63天,结果发现,与给予自来水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其生长指标如体重、饮水量、摄食量及各项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差异,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正常,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这些结果表明DSW是安全无毒的。3.DSW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培养HepG2细胞,并采用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脂质代谢关键蛋白HMGCR、ACC、LDLR、 CYP7Al、Apo AI等的含量及其对AMPK及SREBPs信号通路的影响,对DSW的降脂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W可以显着降低HepG2细胞胞内的脂质含量,对肝脏脂质代谢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并失活胆固醇及脂肪酸合成的关建酶HMGCR和ACC,从而抑制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并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同时抑制SREBP-1c的表达,进一步抑制脂肪酸及TG的合成;通过激活SREBP-2的裂解,上调LDLR的表达,提高机体清除LDL-C的能力;促进CYP7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促进Apo AI的分泌,增强胆固醇的逆转运,从而在各个方面对脂质代谢进行调节。4.DSW对T2DM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分别在动物和细胞水平探讨了DSW对T2DM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硬度为1000的DSW可以显着降低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诱导的T2DM小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含量,并显着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说明DSW可以提高T2DM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对T2DM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SW能够明显对抗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DSW能够激活IRS-2/PI3K信号途径,促进IRS-2的酪氨酸磷酸化及其与PI3K的p85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下游分子Akt及GSK-3的磷酸化程度,抑制G6Pase的表达,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而减少肝糖输出,从而抑制IR的形成。此外,DSW能够激活细胞内的AMPK信号通路,打开AMPK这个代谢“总开关”进而调节糖脂代谢,通过抑制肝脏脂质沉积改善IR。DSW还能够抑制细胞内JN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氧化应激方面改善IR。因为IR被公认为MS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所以DSW对IR的改善作用表明其对MS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研究发现,人工配制的只含Mg和Ca的人工矿物质水(artificial mineral water, AMW)对脂质代谢和IR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作用机制和DSW较为相似,只是各方面的作用都较为微弱。这些结果表明DSW中的常量元素Mg和Ca对于DSW改善糖脂代谢和IR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微量元素如V、Cr、 Mn、Zn、Se等则进一步加强了该效应,使得DSW的药理活性更为显着,因此DSW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应归因于其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联合作用,体现了多种矿物元素“协同作战”的效果。本论文首次对我国南海海域DSW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MS及其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DM等的预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DSW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并为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启示。DSW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糖脂代谢进行调节,对MS及其相关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DSW具有安全无毒、资源丰富等特性,所以DSW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价值及前景。在当前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DSW这一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DSW将成为人类新的资源宝库。
王少石,陈建华,刘晓娟,王启春[5](1993)在《脑血管病患者载脂蛋白AI、B100、血脂质含量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57例脑动脉硬化症、97例脑血栓、65例脑出血患者及107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血载脂蛋白及血脂质的检测,结果见正常对照组内APOB100,女性较男性高,脑出血组了C、TG女性高于男性,余指标各组内未见显着差异;三疾病组APOA1较对照下降、TG则升高;APOB100仅在脑血栓及脑出血组男性较对照升高;TC在脑动脉硬化症组较正常升高,在脑血栓组男性和脑出血组女性较正常亦升高。此结果表明了载脂蛋白及血脂质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增慧,蔡冬青,曾国玲,彭光莹[6](1991)在《动脉硬化性中风病人子女血清APO—AI.B的初步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调查以58例动脉硬化性中风病人的71个子女和98例同龄正常人的98个子女进行了血清载脂蛋白AI.B(以下简称APO-AI.B)水平及APOAI/APOB比值的比较。结果病人子女的APO-AI水平的均值低于正常人的子女,APO B高于正常人的子女,APO-AI/APO-B比值低于正常人的子女,有统计学意义,和其父辈的比较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认为中风病人APO-AI.B的代谢特点似能遗传给下一代;APO-AI.B有可能在动脉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即起作用;有这种代谢特点的人,可在年轻时即采取预防措施。
骆庆峰[7](2008)在《木豆叶芪类提取物及其合成类似物调节胆固醇代谢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发因子中,高脂血症是一个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从药用植物中寻找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并研究其作用机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在对高脂血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DL-C)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过程(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在改善血脂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CT过程能够促进外周组织胆固醇的清除,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课题组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豆类植物木豆的叶子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木豆叶总提取物中主要包含芪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可用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防治骨质疏松、降低血糖。但是,关于木豆叶提取物调节胆固醇代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报道。本课题在国内外首次以木豆叶提取物为干预药物,观察芪类成分及其合成类似物S03、黄酮类成分调节体内胆固醇代谢,促进RCT过程的机理,并探讨它们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潜在作用。1.木豆叶提取物及其合成类似物S03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代谢的影响首先通过手术去除动物卵巢的方式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模拟绝经后女性血脂变化,初步了解木豆叶总提取物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发现木豆叶总提取物具有降低动物血脂和血糖水平的趋势。为进一步明确木豆叶总提取物中具有调节胆固醇代谢作用的有效成分,通过喂食高脂饲料的方式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分别给予木豆叶芪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观察两类成分调节血脂的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成分对于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而木豆叶芪类提取物却具有明显的血脂调节功能,能够减轻动物体重,显着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LDL-C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芪类成分还可以明显减少肝脏中TC和TG的蓄积。为探讨芪类物质的作用机制,选择肝脏中涉及胆固醇合成、吸收和代谢的三个关键蛋白-HMG-CoA R、LDL-R和CYP7A1作为观察对象,以RT-PCR的方法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芪类成分可以上调这三者的基因表达,通过促进LDL-C的吸收和增加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来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同时,在实验中还观察到芪类成分的合成类似物S03可以改善去卵巢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的血脂代谢。去卵巢手术后动物体重和血清胆固醇含量异常升高,S03可以明显减轻去卵巢动物体重和肝脏重量,减少动物血清中TC含量和LDL-C含量。此外,S03还可以降低动物体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纠正去卵巢后的性激素分泌失调。2.木豆叶芪类单体成分C03对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的影响根据前一个实验结果,选择芪类成分中的单体成分C03作为观察药物,了解其对RCT过程的影响。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通过ABCA1流出是RCT过程的起始步骤。同时,由巨噬细胞大量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转化成的泡沫细胞,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肝脏细胞中含有的LDL-R和SR-BⅠ介导了RCT过程的终止步骤。本实验确定上述在RCT过程起始和终止阶段的重要功能蛋白作为观察对象,检测C03对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ABCA1、LDL-R和SR-BⅠ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以及C03抑制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减少泡沫细胞形成的效应。结果显示C03可以上调巨噬细胞中ABCA1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3H]胆固醇的流出,有助于启动RCT过程。同时还发现C03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吞噬摄取,降低细胞内的总胆固醇含量和胆固醇酯含量,进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C03能够显着上调肝脏细胞中LDL-R的表达,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对于SR-BⅠ的表达,C03的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表明C03不但可以促进RCT过程,而且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形成的功能,有益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此外,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采用受体结合实验来了解C03与肝脏雌激素受体的结合特性,观察C03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有关常数。为深入探讨C03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3.木豆叶芪类成分C03及其合成类似物S03血管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氧化损伤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本部分实验采用过氧化氢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建立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模型,观察C03对过氧化氢损伤的拮抗作用,同时了解C03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效应。结果表明C03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C03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同时增加细胞的NO分泌量来达到的。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动脉内皮发生损伤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于炎症反应和斑块纤维帽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将C03和S03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发现,S03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C03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可能具有减弱血管壁增厚的潜能。综上所述,本课题建立了两种不同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分别验证了木豆叶芪类成分及其合成类似物S03改善高脂血症的疗效,并探讨了芪类成分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探讨芪类成分C03对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的干预效果和减缓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同时,对于C03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特性也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首次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采用不同的模型观察木豆叶芪类成分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和血管保护功能,并明确其产生治疗效应的初步机制。研究结果为发现新型调节胆固醇代谢的药物提供了思路和选择,也将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带来新的手段。
吴鹏飞[8](2008)在《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与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和微卫星位点D7S24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主要是由动脉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内压力增高而发生。其破裂可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发病率为18—23/10万,在脑血管意外病人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及青年发病较少,多在40-60岁之间。另外,颅内动脉瘤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绝经前女性。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均是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疾病,约12%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就死亡,40%住院病人死于出血后一个月内,大于1/3的患者遗留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只有少部分预后较好。尸体解剖和血管造影的研究评估未破裂动脉瘤的发生率为2.7—6.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呈现家族性发病倾向,同时还发现颅内动脉瘤可与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疾病并发,说明遗传因素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病学上颅内动脉瘤被认为是多种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情形复杂不易掌控,因其既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也不符合X连锁遗传,基因定位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因此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增加了针对病因治疗的难度。目前多基因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主要是连锁分析和关联研究,关联研究又分为等位基因关联和连锁不平衡分析。随着近年人类基因组完整序列的成功获取、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实施、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标记的使用以及基因芯片和微阵列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对DNA变异的分析和对大多数多基因疾病易感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的研究。因易感基因的特点是基因的变异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只是造成机体患病的潜在危险性增加,一旦外界有害因素介入,即可导致疾病,故易感基因的定位意义重大。众多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先后检测出了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共十余种之多,包括胶原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弹力蛋白基因等,并进行了定位。但是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及不同人群中的研究报告并不一致,存在巨大差异,甚至是相反结论,从此可以看出颅内动脉瘤病因的不定性。迄今能揭示多基因改变与一些疾病如心脏疾患、糖尿病、哮喘及精神分裂等易感性联系的,非SNP莫属,并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等特点,有着良好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寻找和研究SNP已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和目标,发现这些与常见疾病相关的DNA序列上的多态位点,是了解引起人类疾病复杂原因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分子遗传学的不断发展,各种研究手段的应用使得能够在最大限度范围内找到包括颅内动脉瘤在内的多基因疾病的发病机制成为可能,从而为颅内动脉瘤易感基因的确定,易感人群的筛选,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分子学基础,对于不断提高疾病检出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1、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流行病学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0例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及116例对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各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2、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关联分析随机筛选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和116例无亲缘关系的对照者,提取静脉血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COL4A1基因SNP rs3783107C>T,TNFRSFl3B基因SNP rs11078355G>A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rs6465976of G>A四个功能性位点基因型频率的组间差异,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各基因与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之间的相关性。3、东北地区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临床意义随机筛选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提取静脉血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结合临床特点,对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COL4A1基因SNP rs3783 107 C>T,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G>A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 rs6465976ofG>A进行基因型频率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chi square test,χ2 test),计算P值(P value),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分析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特点与上述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互关系。结果1、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在100例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63%在40-59岁之间;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差异具有明显不同,(P=0.036,OR=1.794,95%CI 1.036-3.107),女性多于男性;在吸烟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OR=2.327,95%CI 1.280~4.231);空腹血糖的增高和高血压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1,OR=4.114,95%CI 2.310-7.329;P=0.005,OR=2.161,95%CI 1.252-3.729)。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加权分析在调整其他因素后,性别仍有明显差异(P<0.001,OR=9.435,95%CI 3.403-26.163);在吸烟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0.098,95%CI 0.035~0.275)。空腹血糖的增高和高血压仍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明显相关(P<0.001,OR=4.019,95%CI2.125-7.877;P=0.016,OR=2.195,95%CI 1.158-4.159)。2、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关联分析病例组(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组)与对照组(非动脉瘤组)之间的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COL4A1基因SNP rs3783107 C>T、TNFRSF13B基因SNPrs11078355G>A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 rs6465976 G>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规律,其中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及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G>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9.727,P=0.002,OR=2.479,95%CI 1.392-4.414;χ2=4.506,P=0.034,OR=1.870,95%CI 1.046-3.345)。3、东北地区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临床意义该研究评价了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COL4A1基因SNP rs3783107C>T、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G>A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rs6465976 G>A各基因型与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1)在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基因型与性别、年龄、血压、血糖及Fisher分级的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是,在Hunt&Hess分级>Ⅲ级的患者中,COL1A2 SNP rs42524 GC+CC基因型明显高于GG基因型(P=0.001,OR=9.265,95%CI 2.546-33.708)。(2)COL4A1基因SNP rs3783107 C>T基因型与性别、年龄、血糖及Hunt&Hess分级的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是,在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中,COL4A1 SNP rs3783107 CT+TT基因型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35,OR=2.538,95%CI 1.056-6.100);另外,在Fisher分级>Ⅱ级的患者中,COL4A1 SNP rs3783107CT+TT基因型也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09,OR=5.000,95%CI 1.378-18.148)。(3)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G>A基因型与性别、血压、血糖、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的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是,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 GA+AA的基因型频率高于GG的频率(P=0.004,OR=9.771,95%CI 1.897-50.329)。(4)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 rs6465976 G>A基因型与性别、年龄、血糖及Fisher分级的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是,在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中,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 rs6465976 GA+AA的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GG的频率(P=0.026,OR=2.513,95%CI 1.105-5.712):另外,在Hunt&Hess分级>Ⅲ级的患者中,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 rs6465976 GA+AA的基因型频率也明显高于GG的频率(P=0.008,OR=4.333,95%CI 1.401-13.401)。结论1、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好发于40—59岁之间;女性、吸烟、空腹血糖增高及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2、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与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G>A与中国东北地区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具有明显相关性,COL1A2基因和TNFRSF13B基因是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候选易感基因。3、在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1)COL1A2基因SNP rs42524 G>C的等位基因C有可能提高患者的Hunt&Hess分级,可能是加重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2)COL4A1基因SNP rs3783107 C>T的等位基因T有可能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同时还有可能提高患者的Fisher分级程度。(3)TNFRSF13B基因SNP rs11078355G>A的等位基因A有可能是在老年人中除外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导致颅内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4)微卫星位点D7S2421 SNP rs6465976 G>A的等位基因A有可能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同时还有可能提高患者的Hunt&Hess分级程度,加重患者的病情。
谢印军[9](2011)在《载脂蛋白B、Al基因多态性与石河子汉族血脂异常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EcoRI、XbaI位点和载脂蛋白AI基因启动子区域-75bp、内含子I+83bp位点多态性及他们各自的单体型与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血脂异常及血脂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血脂异常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各15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入选对象的apoB基因EcoRI、XbaI和apoAI基因启动子区域-75bp、内含子I+83bp位点的多态性,比较各位点不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及EcoRI和XbaI位点单体型、-75bp和+83bp位点单体型在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分析它们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指标的关系。结果:1. ApoB基因EcoRI、Xba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E-/E-E-基因型:37.33%vs12.67%,P=0.000;E-等位基因:19%vs6.33%,P=0.000;X+X-/X+X+基因型:20.66%vs8%,P=0.005;X+等位基因:11%vs4%,P=0.001);ApoAI基因-75bp、+83b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的E+E-/E-E-及X+X-/X+X+基因型携带者TC, TG, LDL-C和apoB水平分别高于同组E+E+和X-X-基因型携带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1+M1-/M1-M,-基因型携带者HDL-C和apoAI水平高于同组携带M1+M,+基因型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 ApoB基因EcoRI、baI位点间和apoAI基因-75bp、+83bp位点间均存在强的连锁不平衡。4. ApoB基因EcoRI、XbaI位点间只存在E+/X+、E+/X-和E-/X-三种单体型,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间单体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67,P=0.000); ApoAI基因-75bp、+83bp位点间只存在M1+/M2+、M1+/M2-和M1-/M2+三种单体型,两组间单体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0.543)。5.血脂异常组的TC、TG、LDL-C、apoAI和apoB水平在apoB基因EcoRI和XbaI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E+E-/E-E-基因型与X+X-/X+X+基因型的组合有显着升高TC的作用;血脂异常组的HDL-C、apoAI和apoB水平在apoAI基因-75bp和+83bp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M1+M1-/M1-M1-基因型与M2+M2+基因型的组合与高HDL-C有关,M1+M1+基因型与M2+Mz+基因型的组合与低apoAI有关。结论:1. ApoB基因EcoRI及XbaI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血脂异常有关,E-和X+等位基因可能是血脂异常的易感危险因素;ApoAI基因-75bp及+83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无关。2. ApoB基因EcoRI和XbaI位点之间及apoAI基因-75bp和+83bp位点之间均存在强连锁不平衡。3. ApoB基因EcoRI和XbaI位点之间的单体型与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有关,E+/X+单体型和E-/X-单体型可能是血脂异常的一个危险易感因素;ApoAI基因-75bp和+83bp位点之间的单体型不增加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
杨静[10](2013)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果发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热门领域,结构方程模型是连续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针对结构方程模型结构学习目前所面临的学习精度和学习效率问题,对于符合任意分布的数据,高斯分布或非高斯分布,我们进行了结构学习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学习算法,并将研究的成果在健康领域开展应用性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构学习所面临的学习精度和学习效率问题。首先,对于扰动符合任意分布并且互不相关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产生的数据,无论数据服从高斯分布与否,从理论上证明了可以用偏相关系数作为条件独立性测试的标准。然后,结合局部学习提出了PCB算法。为了缩小搜索空间,PCB算法基于偏相关系数选择目标节点的候选邻居节点,即父节点和子节点,从而构建贝叶斯网络的骨架;为了得到最终的因果结构,PCB算法进行受限的贪婪搜索对边进行定向。最后,我们从理论和试验方面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然而,算法的最佳阈值选择通过大量试验获得,需要研究更为有效的方法。2.针对第三章提出的PCB算法的最佳阈值选择通过试验获得,进一步探索阈值的选择问题。我们将联立方程方法与局部学习相结合,提出了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BSEM。我们从理论上说明了对于线性结构方程模型产生的数据,可以用联立方程的系数衡量变量的影响程度。BSEM算法通过联立方程的系数选择目标节点的候选邻居节点,从而缩小了搜索的空间;继而在受限的空问里,采用局部学习理论,进行受限的贪婪搜索,最终得到相应的因果结构。并从理论上和试验上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时间性能。特别的是,BSEM算法的阈值基于假设检验的方法,弥补了PCB算法的阈值选择问题,然而时间性能有所下降。在已知节点序的先验信息下,提出了基于递归联立方程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RSEM。RSEM算法利用节点序这一先验信息,直接基于方程系数从目标节点的前驱节点中选取父节点,在取得较高准确度的同时,时间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3.在PCB算法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偏相关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IPCB。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于线性结构方程模型产生的数据,在样本数不是很小的情况下,偏相关系数的统计量服从t分布。然后,结合局部学习提出了IPCB算法。IPCB算法结合假设检验方法和偏相关系数,选择目标节点的候选邻居节点,继而在受限的空间里进行受限的贪婪搜索,最终得到相应的因果结构。并从理论上和试验上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时间性能,既解决了PCB算法的阈值选择问题,又弥补了BSEM算法时间性能方面的不足。4.基于因果发现在健康领域开展应用性研究。将因果发现算法应用于横断面调查数据,发现隐含的因果联系。采用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提供的真实断面调查数据,使用LIMB算法,TC算法,PCB算法,BSEM算法,IPCB算法和Two-Phase算法进行因果发现,获取潜在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这些算法能不同程度地从横断面调查数据发现相应的因果联系,这些因果联系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机制,服务医学研究。
二、脑血栓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I、B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栓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I、B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3)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I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和糖蛋白Ⅲa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 言 |
第一部分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小 结 |
第二部分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I基因多态性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小 结 |
第三部分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 果 |
小 结 |
第四部分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糖蛋白Ⅲa基因多态性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 果 |
小 结 |
讨 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全文 |
综 述 |
1. 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 |
2. 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
致 谢 |
个人简历 |
(4)海洋深层水对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海洋深层水的研究现状 |
0.1.1 海洋深层水的定义及特性 |
0.1.2 海洋深层水的安全性研究 |
0.1.3 海洋深层水的开发利用情况 |
0.1.4 海洋深层水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0.2 微量元素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0.3 我国海洋深层水开发的意义及前景 |
0.4 课题思路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海洋深层水化学成分分析 |
1.1 前言海洋化学分析方法 |
1.2 海洋深层水化学成分分析 |
1.2.1 不同深度海洋深层水的无机组分分析 |
1.2.2 不同深度海洋深层水的有机组分分析 |
1.3 海水淡化及淡化后化学成分分析 |
1.3.1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
1.3.2 实验用海水的制备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海洋深层水药理活性与深度的关系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2 实验动物生长指标观察 |
2.2.3 血清脂质含量测定 |
2.2.4 血清MDA、SOD、GSH-Px测定 |
2.2.5 血清脂代谢酶活性测定 |
2.2.6 血清载脂蛋白含量测定 |
2.2.7 脏器系数测定 |
2.2.8 肝脏TC和TG含量测定 |
2.2.9 血清AST和ALT含量测定 |
2.2.10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11 血清FBG含量测定 |
2.2.12 统计学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2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
2.3.3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2.3.4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蛋白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3.5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 |
2.3.6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2.3.7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TC和TG的影响 |
2.3.8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AST和ALT的影响 |
2.3.9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10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糖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海洋深层水的安全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3.2.2 实验动物生长指标观察 |
3.2.3 血液学指标测定 |
3.2.4 血液生化学指标测定 |
3.2.5 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 |
3.2.6 统计学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2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3.3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
3.3.4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海洋深层水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1 前言脂质代谢的信号传导途径 |
4.2 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HepG2细胞的体外培养 |
4.3.2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4.3.3 胞内脂质含量的测定 |
4.3.4 HMGCR活性的测定 |
4.3.5 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4.3.6 ELISA测定Apo AI含量 |
4.3.7 统计学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2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胞内脂质含量的影响 |
4.4.3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HMGCR活性的影响 |
4.4.4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5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SREBP-2/LDLR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6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CYP7A1表达的影响 |
4.4.7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ApoAI分泌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海洋深层水对Ⅱ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5.1 前言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概述 |
5.2 DSW对Ⅱ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3 DSW对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5.3.1 材料与仪器 |
5.3.2 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木豆叶芪类提取物及其合成类似物调节胆固醇代谢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木豆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代谢的影响 |
第一节 木豆叶总提取物对去卵巢ICR小鼠血脂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木豆叶芪类提取物和黄酮类提取物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胆固醇代谢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木豆叶芪类成分合成类似物S03对去卵巢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木豆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代谢的影响总结 |
第二部分 木豆叶芪类单体成分C03对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 |
第一节 C03促进THP-1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和ABCA1蛋白表达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C03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C03对肝脏细胞LDL-R和SR-BI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肝脏细胞雌激素受体结合实验 |
参考文献 |
木豆叶芪类单体成分CO3对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总结 |
第三部分 C03及其合成类似物S03血管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C03对血管内皮细胞EAhy 926细胞抗氧化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C03和S0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木豆叶芪类单体成分CO3及其合成类似物SO3的血管保护作用总结 |
课题总结 |
综述:植物雌激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个人简历 |
附件1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批件 |
附件2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材料 |
附件3 已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与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和微卫星位点D7S24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 |
前言 |
实验对象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关联分析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东北地区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及微卫星位点D7S24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载脂蛋白B、Al基因多态性与石河子汉族血脂异常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材料 |
2. 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
2. 实验室检测结果 |
3. APoB基因EcoRI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4. ApoB基因XbaI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5. ApoAI基因启动子-75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6. ApoAI基因内含子I+83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7. ApoB基因EcoRI和XbaI位点,apoAI基因启动子-75bp和内含子I+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分析 |
8. ApoB基因EcoRI和XbaI位点,apoAI基因启动子-75bp和内含子I+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单体型分析 |
9. ApoB基因EcoRI和XbaI位点,apoAI基因启动子-75bp和内含子I+83bp位点基因型组合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
讨论 |
1. 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apoB基因EcoRI和XbaI多态位点的分布特征 |
2. 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apoAI基因-75bp和+83bp多态位点的分布特征 |
3. ApoB基因EcoRI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
4. ApoB基因XbaI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
5. ApoAI基因-75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
6. ApoAI基因+83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
7. ApoB基因EcoRI和XbaI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 |
8. ApoAI基因-75bp和+83bp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 |
9.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果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依赖分析的方法 |
1.2.2 基于评分搜索的方法 |
1.2.3 混合方法 |
1.2.4 连续变量系统的结构学习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课题来源 |
1.3.2 内容组织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因果模型 |
2.3 相关概念 |
2.4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学习 |
2.4.1 L1MB算法 |
2.4.2 TC算法 |
2.4.3 Two-Phase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偏相关的因果发现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偏相关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
3.2.1 算法的框架 |
3.2.2 约束阶段 |
3.2.3 搜索阶段 |
3.2.4 算法的理论分析 |
3.2.5 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因果发现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
4.2.1 算法的框架 |
4.2.2 约束阶段 |
4.2.3 算法的理论分析 |
4.2.4 试验 |
4.3 基于递归联立方程模型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
4.3.1 算法的描述 |
4.3.2 算法的理论分析 |
4.3.3 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的基于偏相关的因果发现算法 |
5.1 引言 |
5.2 改进的基于偏相关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
5.2.1 约束阶段 |
5.2.2 算法的理论分析 |
5.2.3 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断面调查数据因果发现 |
6.1 引言 |
6.2 横断面调查基本概念 |
6.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横断面调查数据因果发现 |
6.3.1 数据集 |
6.3.2 试验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因果发现软件包 |
7.1 数据产生功能 |
7.2 因果发现算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研究工作 |
8.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研究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四、脑血栓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I、B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载脂蛋白AI、B和脑血栓,脑出血关系的调查[J]. 王增慧,蔡冬青,曾国玲,彭光茔.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03)
- [2]脑血栓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I、B的观察[J]. 蔡冬青,王增慧,邓维意,曾国玲.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04)
- [3]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I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和糖蛋白Ⅲa基因多态性研究[D]. 杨胜利. 新疆医科大学, 2001(01)
- [4]海洋深层水对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初步研究[D]. 何珊.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5]脑血管病患者载脂蛋白AI、B100、血脂质含量变化的研究[J]. 王少石,陈建华,刘晓娟,王启春. 贵州医药, 1993(06)
- [6]动脉硬化性中风病人子女血清APO—AI.B的初步调查报告[J]. 王增慧,蔡冬青,曾国玲,彭光莹.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02)
- [7]木豆叶芪类提取物及其合成类似物调节胆固醇代谢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骆庆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8]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与COL1A2、COL4A1、TNFRSF13B基因和微卫星位点D7S24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D]. 吴鹏飞. 中国医科大学, 2008(11)
- [9]载脂蛋白B、Al基因多态性与石河子汉族血脂异常相关研究[D]. 谢印军. 石河子大学, 2011(06)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果发现研究[D]. 杨静.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