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N. 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烤烟(N. 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一、烤烟(N.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童治军,方敦煌,陈学军,曾建敏,焦芳婵,肖炳光[1](2020)在《6个烟草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和分析烟草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深入研究其遗传机制及烟草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Y3(P1)和K326(P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在2年2点4个环境条件下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该组合各单世代(P1、P2、F7和F8)的株高、叶数、节距、茎围、腰叶长和腰叶宽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1)在4个环境条件下,株高分别与叶数、节距间呈极显着正相关,腰叶长与腰叶宽两者间也呈极显着正相关,而节距与叶数间则呈现极显着负相关,且上述性状间的平均相关系数范围为-0.687~0.832。(2)最优遗传模型对于株高、叶数和节距3个性状均符合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MX2-AI-AI),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4.304%、95.632%和91.53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965%、0和5.489%;腰叶长和腰叶宽2性状均是受2对抑制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MX2-IE-A)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8.383%和90.166%,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48%和8.807%;茎围则由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3MG-AI)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为72.051%。【结论】上述性状在多个环境条件下主要受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除茎围外),主基因遗传率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小,且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故此,在烟草育种过程中针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定向选择宜在早期世代进行。

莫泽君,娄晓平,孟军,喻奇伟,王军,夏志林,田茂竹,李显航,刘仁祥[2](2020)在《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烤烟品种(系)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表现,为选育上部叶开片良好的烤烟杂交种提供亲本选配依据和组合选择技术。【方法】以叶面积差异明显的8个烤烟品种(系)为亲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组配16个杂交组合,打顶前测定各亲本及杂交组合的自然株高和自然叶片数,打顶后7 d测定株高及顶上部往下5片烟叶的叶长和叶宽,计算叶面积,并分析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亲本间和杂交组合间的上部叶叶面积及相关性状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叶面积与自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呈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87和0.94;烤烟自然叶片数、叶长、叶宽及叶面积性状的广义遗传率高,分别为83.91%、66.33%、52.22%、50.67%,其中叶长和叶面积主要受加性效应基因的影响,而叶宽和叶片数受非加性效应基因的影响较大。对于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自然叶片数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南江3号(3.64)和G28×南江3号(5.70);叶宽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G28(7.06)和G28×韭菜坪2号(10.91);叶面积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毕纳1号(12.54)和G28×韭菜坪2号(13.63)。G28×韭菜坪2号的叶宽和叶面积性状及G28×南江3号的自然叶片数均表现为正向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结论】通过优势育种改良烤烟上部叶开片时要重视上部叶片叶宽和自然叶片数2个性状的有效利用。毕纳1号、G28和南江3号是改良烤烟上部叶开片度的优良亲本,G28×韭菜坪2号、G28×南江3号和Va116×毕纳1号的特殊配合力、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值大,是上部叶开片较好的优良杂交组合,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蒲媛媛[3](2020)在《烟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烟碱是烟草体内特有的一种生物碱,其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烟草及其卷烟制品质量优劣的一个关键指标。为了探讨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为烟碱含量的遗传改良和调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烟碱含量差异较大的14个材料为亲本,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出48个杂交组合,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测定了亲本及杂交组合中烟叶的烟碱含量,对烟叶烟碱含量的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烟碱含量及其杂种优势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明确烟碱杂种优势表现的主要时期。筛选强、弱优势材料,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采用拟靶向代谢组学(LC-MC)测定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代谢产物相对含量,探讨了强弱优势组合中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差异,分析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与烟碱含量、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碱含量动态分析表明,杂交组合烟碱含量整体变化趋势与亲本变化趋势一样,烟碱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后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材料在同一时期烟碱含量差异较大,同一材料在不同时期烟碱含量差异也很大。对随机选择的6个杂交材料不同时期烟碱含量杂种优势动态变化分析可知,各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值、杂种优势在各个时期表现的平均值都在移栽后74天都达到了最大,说明烟碱杂种优势在这一时期表现较好,因此选取这一时期作为杂种优势表现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Va116×巴斯玛的杂种优势较强,中亲优势为52.85%;K326×青梗的杂种优势较弱,中亲优势为-5.62%,筛选这两个组合为强、弱优势代表组合,用于烟碱杂种优势的形成与关键酶活性和代谢产物的关系研究。2、酶活性与烟碱含量分析可知,在组合K326×青梗中,A622酶活性与烟碱含量达到显着正相关,其他8个酶活性与烟碱含量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在组合Va116×巴斯玛中,MPO、BBL酶活性与烟碱含量达到显着负相关,AO、A622酶活性与烟碱含量达到和显着正相关,PMT与烟碱含量达到极显着正相关。A622在两个组合中都与烟碱含量达到了显着水平,说明烟碱含量可能受A622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即烟碱含量随着酶活性的A622增加而增加。杂交种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酶活性高于亲本;酶活性表现最强的是QS和ADC,MPO和BBL表现较高,其余酶活性表现较弱;强弱优势组合酶活性与其亲本之间的酶活性都达到极显着差异。酶活性相对表达量在强弱优势组合差异最大的是PMT、其次为BBL、QPT,PMT和QPT酶活性在强优势组合中减弱,BBL酶活性在强优势组合中增加。对差异酶的酶活性相对表达量与烟碱含量、杂种优势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PMT、QPT、BBL与烟碱含量、杂种优势相关系数最大的是PMT,其次为QPT,最后为BBL。说明对烟碱合成途径中杂种优势影响最大的酶是PMT,其次为QPT。此外,酶活性相对表达量之间存在互作关系,PMT与QPT呈极显着正相关,两者共同作用从而影响烟碱杂种优势的表现。3、对烟碱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测定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聚类热图和PCA得分均显示强优势组合与双亲代谢产物的差异大于弱优势组合与双亲的代谢产物的差异。代谢产物在强弱优势组合间差异较大的有腐胺、鸟氨酸、N-甲基吡咯烷盐、天冬氨酸、NAMN(烟酸单核苷酸)、胍基丁胺,其中腐胺、鸟氨酸、N-甲基吡咯烷盐、胍基丁胺代谢产物含量在强优势组合中增加,天冬氨酸、NAMN(烟酸单核苷酸)代谢产物含量在强优势组合中降低。对差异代谢产物在强弱优势组合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烟碱含量、杂种优势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烟碱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NAMN(烟酸单核苷酸)的相对表达量与烟碱含量、烟碱杂种优势达到了极显着正相关,天冬氨酸、鸟氨酸与烟碱含量、烟碱杂种优势呈负相关,腐胺、N-甲基吡咯烷盐、胍基丁胺与烟碱含量、烟碱杂种优势呈正相关,都未达到显着水平,除NAMN外,腐胺与烟碱含量、烟碱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分别为0.74、0.64。说明影响烟碱杂种优势形成的关键代谢产物是NAMN(烟酸单核苷酸),其次为腐胺。以上结果说明影响烟碱杂种优势形成的关键酶是PMT,其次为QPT;关键代谢产物是NAMN(烟酸单核苷酸),其次为腐胺;喹啉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QPT)催化其底物喹啉酸形成NAMN(烟酸单核苷酸)以及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催化其底物腐胺形成N-甲基腐胺是烟碱杂种优势形成的两个关键环节。研究结果可为烟碱含量杂种优势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莫泽君[4](2020)在《烟碱杂种优势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碱是评判烟叶和卷烟制品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烟叶烟碱含量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而有关烟碱杂种优势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烟叶烟碱含量差异较大的材料为亲本,采用NCII设计组配杂种组合,筛选烟碱含量性状杂种优势强弱差异较大的材料,选择在杂种优势表现最为明显的生长阶段取样,采用蛋白质组学的DIA技术,通过鉴定不同比较组中烟碱的合成部位根尖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与烟碱合成相关的差异蛋白及其功能,旨在从烟碱合成途径解析烟碱含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为杂种优势的形成机理解析提供实践例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随机选择的6个杂交材料进行烟碱含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动态分析,找到烟碱含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移栽后74天左右。在移栽后67天和74天,杂交组合Va116×Basma均表现为正向强杂种优势(67.95%和52.85%),K326×Qinggeng均表现为较弱的杂种优势(-0.67%和-5.62%)。结合2015年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强优势组合Va116×Basma和弱优势组合K326×Qinggeng在多年的杂种优势表现一致,可作为本研究的目标材料。2、采用TCA/丙酮沉淀+SDT裂解法提取根尖组织全蛋白,得到条带清晰,平行性好的凝胶电泳图。建立了信息资源丰富,完整度高的烟草根尖DIA数据库,包含7084个蛋白质,28042条肽段。将所得的DIA原始数据,导入Spectronaut Pulsar X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Va116和Basma的总蛋白数量最多,达到5069和5064个;K326×Qinggeng和Va116×Basma的分别为4946和4721个;K326和Qinggeng的总蛋白数量分别为4638和4149个。3、强弱优势材料与其双亲,以及强弱优势材料间存在大量差异表达蛋白。K326×Qinggeng-VS-K326两个材料中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60个,其中上调蛋白22个,下调蛋白38个;K326×Qinggeng-VS-Qinggeng两个材料中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274个,其中上调蛋白55个,下调蛋白219个;Va116×Basma-VS-Va116两个材料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291个,其中上调蛋白179个,下调蛋白112个;Va116×Basma-VS-Basma两个材料中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155个,其中上调蛋白95个,下调蛋白60个;K326×Qinggeng-VS-Va116×Basma中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162个,其中上调蛋白60个,下调蛋白102个。这些差异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可能是造成烟草杂交种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杂种优势的原因。4、通过对5个比较组中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比较组间,差异蛋白质参与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三个类别的趋势一致。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生物学过程有关,所占比例均达到53%以上,较少的与细胞组分有关,低至3.7%。在生物学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物质的代谢与合成途径;在分子功能上,主要体现了酶催化活性与物质结合能力。在4个比较组的差异表达蛋白中均存在与烟碱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5、对5个比较组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KEGG注释分析,找到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和莨菪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这2条与烟碱合成直接相关的通路。在K326×Qinggeng_vs_Qinggeng中,天冬氨酸氧化酶(AO)表现为显着下调;Va116×Basma_vs_Va116中,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表现为显着上调;在K326×Qinggeng_vs_Va116×Basma中,喹啉酸合成酶(QS)表现为显着下调,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表现为显着下调。结果说明天冬氨酸氧化酶(AO)、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喹啉酸合成酶(QS)的差异表达,可能是造成烟碱含量性状杂种优势差异表现的根本原因。

刘志文[5](2020)在《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评价及不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烟草生产上使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杂交种占烤烟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不育胞质均来自于N.suaveolens,属于sua-CMS类型。该不育类型是目前烟草中已鉴定出的唯一对农艺性状和抗性无显着不利影响的不育类型,但是其败育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更好的利用该不育系,需要挖掘出败育相关的不育基因及败育形成机制。另外,由于目前烟草育种和生产上长期使用sua-CMS这一类不育胞质,遗传基础脆弱,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急需创制和鉴定出新的雄性不育类型,并对现有的胞质不育类型进行农艺性状、抗病性等方面的胞质效应分析和胞质评价。本研究首先鉴定出一种新型不育胞质类型(tab1-CMS),并对现有的7种烟草不育胞质进行了一年两点的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性分析,对每种不育胞质进行胞质效应分析。其次对sua-CMS及其近等同核异质系烟草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理分析,研究其败育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形态学、细胞学观察判定tab1-CMS烟草败育发生在花药发育早期造孢细胞时期,扫面电镜下观察发现其花粉粒干瘪凹陷,花粉粒活性试验检测出其花粉粒没有活性,败育率调查结果显示其完全败育。对tab1-CMS、sua-CMS及可育烟草的叶绿体trnC-trnD基因间隔区间进行测序,发现了25个SNPs和InDels,选取合适位点设计引物得到一条588 bp的分子标记,经验证该分子标记是tab1-CMS类型烟草特有的标记。(2)对sua-CMS、glu-CMS、rep-CMS、rus-CMS、tab1-CMS、tab2-CMS和tab3-CMS这7种不育胞质类型烟草和可育烟草的大田期农艺性状和苗期抗病性调查,发现sua-CMS、tab1-CMS、tab3-CMS的不育胞质对农艺性状无显着不利影响,环境是影响tab1-CMS与可育烟草农艺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tab3-CMS对青枯病的抗病性低于可育烟草,但仍属于同一病级,其他不育类型对病害的抗性与可育对照无显着性差异,tab1-CMS烟草对CMV和黑胫病的抗性优于可育烟草。(3)以MS中烟100及对照中烟100为材料,通过形态学、细胞学观察判定sua-CMS不育系的败育时期发生在造孢细胞时期之前,对应花蕾大小≤2 mm,取该时期的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62个差异表达基因(p-value adjusted<0.001),从中选取16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qRT-PCR结果和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4)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注释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来自热激蛋白家族、内质网中蛋白加工、能量合成耦连的质子交换以及细胞形态建成过程。进一步分析发现:MS中烟100花药发育早期细胞中F1F0-ATPase组成亚基的合成基因出现下调。对小花蕾进行ATP含量的测定发现,MS中烟100内部ATP含量仅为中烟100的52%;内质网中蛋白加工监测过程、错误折叠蛋白降解过程和未折叠蛋白响应过程基因下调而PCD相关基因上调。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花药细胞显微结构发现MS中烟100花药细胞中出现了异常的PCD。推测能量缺陷和内质网胁迫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最终导致sua-CMS烟草的败育现象发生。

鞠馥竹[6](2020)在《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文中指出烟草西柏三烯二醇(CBT-diols)不仅是烟叶中香气成分的重要前体物质,还具有抗癌、抗菌等药用价值,为筛选CBT-diols含量性状优异种质、提高优异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首先利用10个烤烟品种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亲本和组合中CBT-diols含量,并对其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其次以筛选的高CBT-diols含量种质织金黑吊把和低CBT-diols含量种质Mont Clame Brun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P1、P2、F1、F2的四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测定F2群体单株CBT-diols含量,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CBT-diols含量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分析其遗传模型,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CBT-diols含量进行QTL定位,获得烟叶中CBT-diols含量相关的QTL。最后,对222份烟草种质在两年两点环境下CBT-diols含量进行检测,筛选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稳定的高、低CBT-diols含量优异种质;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烟叶中CBT-diols含量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与CBT-diols含量相关联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如下:1.不完全双列杂交结果表明,CBT-diols含量同时受到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但所占比例不同。中烟102具有显着正向加性效应,翠碧1号和中烟86具有显着负向加性效应,大白筋599×红花大金元呈极显着正向显性效应,G80×金星6007和NC89×金星6007呈显着负向显性效应。α-CBT-diol、β-CBT-diol及总CBT-diols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4029、0.3889、0.3994,并且均达到显着水平。另外,α-CBT-diol、β-CBT-diol与总CBT-diols 3个性状两两之间均达到极显着正向相关,且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基因型和表型相关系数均达到0.98以上。2.对织金黑吊把×Mont Clame Brun杂交四世代群体CBT-diols含量测定后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组合的α-CBT-diol、β-CBT-diol与总CBT-diols 3个性状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0)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正值,显性效应值均为负值,且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及显性效应均高于第2对。CBT-diols含量3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6.96%、76.88%、77.55%,多基因遗传率不到1%。因此,CBT-diols含量主要受遗传效应的影响,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68个SSR标记构建了与CBT-diols含量相关的遗传图谱,该图谱由16个连锁群组成,总长度为703.4 cM,每个连锁群标记数量为2~9个,标记间遗传距离在1.1~36.2 cM之间,平均距离为10.34 cM;利用完备区间作图(ICIM)对CBT-diols含量进行QTL定位,α-CBT-diol、β-CBT-diol与总CBT-diols 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4个QTL,并且每个性状的4个QTL都与其他性状的QTL在同一位置,分别位于LG2、LG8a、LG23a和LG24,共可解释CBT-diols含量性状14.3499%~14.42%的表型变异。4.对222份烟草种质在两年两地种植后的CBT-diol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川西昌的烟草种质CBT-diols含量总体大于山东诸城种质CBT-diols含量,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CBT-diols含量均较高的种质有CV87、CV58、抗88、CT709、达磨、NC82和云烟2号,含量均较低的种质有SPG-172、I-35、中烟14、K730、晋太49、TI1112和RG3414。5.利用4个环境下烟叶中CBT-diols含量与SSR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共检测到37个SSR标记至少在一个环境中与烟叶中CBT-diols含量显着关联,表型解释率分布在1.87%~22.17%之间,分布在14个连锁群上。

王思齐[7](2020)在《基于GBS技术的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定位及QTL区域的候选基因预测》文中提出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ecearum)所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烟草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的流行不仅导致烟草大面积减产,而且严重降低烟叶品质。选育具有青枯病抗性的烟草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而探测青枯病抗病数量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并开发出与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可加速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尽管现阶段已有烟草青枯病抗病QTL的研究报道,但所构建遗传图谱的标记在基因组覆盖密度不足,影响了 QTL定位的准确性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而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可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有利于准确的定位QTL和开发分子标记。据此,本研究采用青枯病抗病性强的烟草品种“大叶密合”与易感品种“长脖黄”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作材料,利用基于基因组简化测序的基因分型(Genotypingby sequencing,GBS)技术检测群体的多态性SNP,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精准的定位烟草青枯病抗病QTL;最后通过QTL区间内的基因组序列信息,预测抗病相关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以期为解析烟草青枯病抗性遗传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密度烟草遗传图谱。利用GBS技术对“大叶密合”、“长脖黄”以及158个RIL株系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在亲本间获得22,135个具有多态性SNP位点,在RIL群体间获得多态性SNP位点6,837个。根据基因分型数据,利用JoinMap 4.0软件构建遗传图谱,获得了一张包含3,719个SNPs的烟草遗传图谱,该遗传图谱包含24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达到2,404.229 cM,连锁群的长度介于34.118~154.671 cM之间,连锁群上的标记个数目在51~358之间,图谱的平均标记密度达到了 0.742 cM/标记。2.开展了青枯病抗病性鉴定评价。2016和2017年连续两年田间种植“大叶密合”与“长脖黄”及RIL群体,利用青枯病分级法调查亲本及各株系的发病数据,计算出各材料的病情指数;所得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叶密合”的青枯病抗病性较强、“长脖黄”的抗病性较弱;同时发现两年间RIL群体青枯病抗病性强弱的相关性并未达到显着水平,但青枯病抗病性遗传力为68.6%,表明烟草青枯病抗性由基因控制,但易受环境影响。3.定位了与青枯病抗病性相关的QTL。根据连续两年RIL株系的青枯病抗病性数据,结合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WinQTLCart 2.5软件的符合定位区间法(CIM)进行青枯病抗病性QTL的定位,以LOD=2.5作为筛选阈值,两年间共检测到18个与烟草青枯病抗性相关的QTLs。其中在2016年检测到10个QTLs,LOD值在2.56和11.4之间,表型解释率处于2.95%和15.8%之间;在2017年检测到9个抗性QTLs,LOD值在2.5和6.95之间,表型解释率处于2.55%和8.24%之间;两年共同检测到1个QTL,为位于连锁群17上的qBWR17b。4.预测了青枯病抗病QTL区域的候选基因。将SNP位点转换成参考基因组上的物理标记,进而识别出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区间内的基因序列信息,对QTL区间内的序列进行筛选,选取具有GO注释的功能基因,再利用富集分析法对GO注释基因进行分析;依据2016年和2017年检测QTL的区域序列信息,分别筛选出64个和43个注释功能基因。利用超几何分布对候选基因进行富集检验,发现2017年检测的QTL区域序列信息注释的功能基因中有两个达到显着富集,其基因功能注释分别是磷酸肌醇磷酸酶SAC2和类磷酸肌醇磷酸酶SAC2。这两个功能基因均参与了植物体的磷脂酰肌醇的生物合成过程,有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与植物的抗逆性相关,推测这二个基因可能与烟草青枯病抗病性相关。

程梦云[8](2018)在《烟草品种低镉积累基因差异》文中认为为探讨环境因素对烟叶吸镉能力的遗传特性影响,并寻找影响烟草镉吸收能力的关键基因及其遗传规律,探究环境因素对不同品种烟草叶片镉含量及镉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烟草亲本及其杂交的F1代叶片镉含量及与烟叶镉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15个烟草品种成熟期烟叶镉含量进行的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不同烟草间镉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镉含量较高的品种:Corker147,GDH94,Va116,巴斯玛,GDH02;镉含量居中的有G80,永胜晒烟,TN90,红花大金元,马里兰烟,青梗,K326和湄潭大蛮烟;镉含量最低的是位于聚类分析的最后一类Samsun和大叶烟。在K326、湄潭大蛮烟、Samsun、TN90、红花大金元、G80六个亲本品种中NTPSC1和NTGSH2对烟草镉含量的调控为正向作用,这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可能对烟草叶片吸收镉有较好的正向作用,而NtHMA2和NtNramp1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且NtNramp1的相对表达量较小。2.F1代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在15个杂交组合中,红花大金元×湄潭大蛮烟(73.16%)和G80×TN90(103.61%)中亲优势较高,K326×湄潭大蛮烟(-78.07%)和Samsun×G80(-56.43%)中亲优势较低。烟草镉含量具有40%的中亲优势,甚至有些表现出超高亲优势,所以可以利用烟叶镉含量杂种优势降低烟草镉含量。3.红花大金元为母本的杂交品种中红花大金元×巴斯玛和红花大金元×湄潭大蛮烟的镉含量处于较高的位置,而以镉含量较低的samsun为母本的杂交组合镉含量均处于较低的位置,以G80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其镉含量均处于中间位置。虽然与Samsun杂交的父本为镉含量高的品种,但是在杂交组合中并未体现出镉含量高的特性。另一个镉含量低的作为母本的大叶烟的杂交组合并没有一致的表现出与母本相同的性状。F1镉含量不是单纯的遗传父本或母本的性状,它与双亲的遗传均有关系。4.在烟叶镉含量与所试的4个基因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中,NtPSC1和NTGSH2的表达量与烟叶内镉含量呈正相关。NtNramp1,NtPSC1和NTGSH2的相对表达量与杂交组合镉含量存在正向相关性。且NtPSC1和NTGSH2与杂交组合镉含量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基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5.烟草镉性状的遗传属于数量遗传,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随着环境中镉浓度的升高,烟叶镉含量呈上升的趋势,随着外界浓度的升高,红化大金元上升幅度最大,上升幅度最小的为Samsun。镉吸收相关基因在不同浓度下的相对表达量只有NtNramp1和NtHMA2表现为上调,而NtPSC1和NTGSH2中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可能是由于外界镉环境在镉性状遗传中对基因的表达造成了影响。

官思成[9](2018)在《烤烟雄性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NC102、PVH1452、MS云烟85、MS云烟87、QL-3、MSK326、K326、NC2326、Coker319、RG11、云烟2号、净叶黄、红花大金元-2共13份烤烟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以NC102、PVH1452、MS云烟85、MS云烟87、QL-3、MSK326作为母本,K326、NC2326、Coker319、RG11、云烟2号、净叶黄、红花大金元-2作为父本,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5为对照,根据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杂交组合,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主要农艺性状和常规化学成分进行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主要结果如下:1、13份亲本材料遗传距离在0.1120.406之间,遗传距离平均值0.245;测验种遗传距离在0.1810.461间,均值0.321;不育材料遗传距离在0.0720.211间,遗传距离均值为0.169,聚类结果与实际亲缘关系大体一致,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亲本材料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2、试验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节距、株高和有效叶片数的广义遗传力超过50%,这些性状有一半以上靠遗传因素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对这些性状进行优良基因型选择。主要农艺性状的节距、株高和有效叶片数的狭义遗传力超过了50%,表明这些性状在可以在育种中进行早代选择。3、试验材料中部叶总糖、烟碱、钾和上部叶总糖的广义遗传力超过50%,可进行优良基因型选择。中部叶总糖的狭义遗传力超过了50%,可在育种中进行早代选择。4、通过对节距、上部叶长、中部叶产量的多边形视图可以得出,节距存在3个杂种优势群,上部叶长存在3个杂种优势群,中部叶产量存在3个杂种优势群。5、根据中部叶总糖、烟碱和钾含量多边形视图可以得出,总糖存在4个杂种优势群,烟碱存在4个杂种优势群,钾存在4个杂种优势群。上部叶总糖存在3个杂种优势群,还原糖存在3个杂种优势群,总氮存在3个杂种优势群。6、综合主要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相关分析,MS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2、MS云烟85和净叶黄、MS云烟85和云烟2号,组合MS云烟87和净叶黄、MS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2,QL-3和净叶黄、QL-3和红花大金元-2,PVH1452和红花大金元-2是较理想组合。

陈凤[10](2018)在《凉山烟区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的筛选》文中指出利用烤烟杂种优势可以获得高质量杂种后代,提高烟草农艺性状、质量性状、经济性状。此外,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育种周期短,不能自交繁育,也有助于解决烟草种植中烟农使用劣质自留种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在前期初步选择的15个烤烟杂交F1代,在凉山会理地区通过两年区组试验分析评价杂交组合的性状优势,分析了杂交组合的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和常规化学成分,为培育适宜凉山烟区的优质烤烟种质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杂交组合的株型表现有所差异。对农艺性状的调查可以发现,对照烤烟理想株型,本试验中各个区组的总体打顶株高偏高,茎叶夹角偏低,节距偏大,茎围符合理想株型的要求。从杂交组合中,我们发现组合川烟1号×云烟2号、川烟1号×K326、M S云烟87×K326为株型较有优势的杂交组合。2.各杂交组合性状表现出的优势有所差异。总体来说,供试的所有杂交组合中部叶产量均高于红花大金元,各组合的中部叶长宽比较大,符合理想叶形的要求。不育系N C102配制的组合有更好的中部叶单叶重和中部叶产量相关性状,不育系MS云烟87配制的杂交组合叶片相对较长。从叶形来看,中部叶中叶形最为合理的组合为川烟1号×净叶黄;从产量来看,中部叶产量最具优势的组合为NC102×云烟2号,这一组合的中部叶腰叶宽、单重和产量均表现最好,上部叶产量最有优势的组合为川烟1号×红花大金元,这一组合上部叶最宽,上部叶长宽比较为合理。3.常规化学成分评价以含量最接近红花大金元的组合为最好的组合。各个杂交组合均没有表现出与红花大金元完全相似的常规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其中杂交组合NC102×K326中、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与红花大金元最相近,预示着这个杂交组合可能具备与红花大金元相似的化学品质。4.总体来看,不同的杂交组合间显示出了明显的性状差异。在会理生态条件下,以NC102和川烟1号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也能一定程度上聚集在一起,以NC102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与对照组红花大金元相近程度更高。且以川烟1号与NC102为亲本配制的组合性状差异较为显着。以父本进行观测也能发现,杂交组合红花大金元和净叶黄配制的组合表现出的性状与以K326配制的组合有明显的差别。

二、烤烟(N.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烤烟(N.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6个烟草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
    1.3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数据分析
    2.2 遗传模型的选择
    2.3 候选模型的适合性检测
    2.4 最优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3 讨论
4 结论

(2)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面积及相关性状的差异分析
    2.2 叶面积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2.3 遗传力及配合力的方差分析
    2.4 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2.4.1 亲本GCA相对效应分析
        2.4.2 杂交组合SCA效应分析
    2.5 叶面积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烟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碱含量性状的合成及调控
        1.1.1 烟碱的利用价值
        1.1.2 烟碱的合成
        1.1.3 烟碱的调控
    1.2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2.1 杂种优势表现及其利用
        1.2.2 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
    1.3 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3.1 代谢组学研究内容与分析技术
        1.3.2 代谢组学在作物及作物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田间试验方法与技术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烟碱含量测定
        2.4.2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测定
        2.4.3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2.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碱含量性状强、弱优势材料的筛选
        3.1.1 烟碱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3.1.2 烟碱含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关键时期的筛选
        3.1.3 烟碱含量性状强弱优势组合的筛选
    3.2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差异分析
        3.2.1 酶活性在强弱优势组合及其亲本中的表现情况
        3.2.2 杂交种与亲本间相关酶活性差异分析
        3.2.3 酶活性与烟碱含量相关性分析
        3.2.4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酶活性在强弱优势组合中的表达分析
        3.2.5 强弱优势组合间酶活性杂种优势分析
        3.2.6 酶活性相对表达量与烟碱含量、杂种优势值相关性分析
    3.3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3.3.1 杂交种与亲本间代谢质谱特征分析
        3.3.2 杂交种与亲本间相关代谢产物差异表达分析
        3.3.3 强弱优势组合间代谢产物杂种优势分析
        3.3.4 代谢产物相对量与烟碱含量、杂种优势值相关性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烟碱含量性状强、弱优势材料的筛选
    4.2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与烟碱含量分析
    4.3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代谢产物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4.4 烟碱合成途径中相关代谢产物检测方法与技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烟碱杂种优势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碱性状的研究概况
        1.1.1 烟碱的性质与应用价值
        1.1.2 烟碱的生物合成及影响因素
        1.1.2.1 烟碱的生物合成代谢
        1.1.2.2 影响烟碱合成代谢的因素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
        1.2.1 杂种优势的发展及利用
        1.2.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应用
        1.3.1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
        1.3.2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
        1.3.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上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的构建与筛选
        2.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2.1.2 田间试验方法
        2.1.3 取样时期及样品制备方法
        2.1.4 烟碱含量的测定
        2.1.5 杂种优势的计算
    2.2 蛋白质组学分析
        2.2.1 基本流程
        2.2.2 分析方法与技术
        2.2.2.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2.2.2.2 蛋白质浓度测定
        2.2.2.3 蛋白质酶解与肽段浓度测定
        2.2.2.4 质谱检测方法
        2.2.2.5 LC-MS/MS数据分析方法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2.3.1 GO功能注释
        2.2.3.2 KEGG通路富集分析
    2.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材料的构建与筛选
        3.1.1 烟碱含量杂种优势表现关键时期的筛选
        3.1.2 强弱优势材料的确定
    3.2 烟草根尖蛋白质组学分析
        3.2.1 样品总蛋白提取质量检测
        3.2.2 根尖蛋白浓度测定
        3.2.3 蛋白质图谱数据库构建
        3.2.4 质谱数据的质控分析
        3.2.4.1 色谱峰的平均数据点
        3.2.4.2 峰容量
        3.2.4.3 IRT的保留时间
        3.2.4.4 蛋白质错误发现率(Protein FDR)
        3.2.4.5 QC样本评价
        3.2.5 研究材料的蛋白质定性检测
    3.3 研究材料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其功能分析
        3.3.1 不同比较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
        3.3.2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功能富集分析
        3.3.3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4 讨论
    4.1 烟碱含量性状强弱优势材料的筛选
    4.2 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蛋白质组学方法
    4.3 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4.4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烟碱杂种优势表现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1:K326×Qinggeng_vs_Qinggeng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图
附图2:Va116×Basma_vs_Va116 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图
附图3:K326×Qinggeng_vs_Va116×Basma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图
附图4:K326×Qinggeng_vs_Va116×Basma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图

(5)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评价及不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
    1.2 细胞质对植物表型的影响
    1.3 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1.4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1.4.1 花药形态建成
        1.4.2 细胞毒性
        1.4.3 能量代谢
        1.4.4 细胞程序性死亡
        1.4.5 逆行调节
    1.5 转录组测序揭示不育机制
    1.6 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7.1 目的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烟草tab1-CMS的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tab1-CMS雄蕊形态学观察、花粉粒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花粉粒活性检测
        2.2.2 tab1-CM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石蜡切片观察)
        2.2.3 tab1-CMS育性统计
        2.2.4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测序
        2.2.5 tab1-CMS特异片段扩增及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tab1-CMS形态学和育性分析
        2.3.2 tab1-CMS花粉的败育时期
        2.3.3 tab1-CMS的特异分子标记
    2.4 讨论
第三章 雄性不育烟草的胞质效应评价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供试毒株及菌种
    3.2 试验方法
        3.2.1 农艺性状调查
        3.2.2 抗病性调查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类型胞质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不同类型胞质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
        3.3.3 tab1-CMS不育系细胞质对烟草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sua-CMS烟草的转录组分析及其不育机制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实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sua-CMS烟草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4.2.2 转录组测序
        4.2.3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4.2.4 qRT-PCR分析
        4.2.6 透射电镜观察早期花药细胞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ua-CMS烟草与可育系烟草花药发育对比
        4.3.2 转录组测序结果
        4.3.3 差异基因分析
        4.3.4 差异基因的GO和 KEGG分析
        4.3.5 DEGs的 qRT-PCR分析
        4.3.6 DEGs的相关通路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烟草概述
        1.1.1 烟草起源及分类
        1.1.2 种质资源概述
    1.2 西柏三烯二醇概述
        1.2.1 含量及分布
        1.2.2 生物合成及降解
        1.2.3 生物活性
        1.2.4 影响因素
    1.3 分子标记与QTL定位概述
        1.3.1 分子标记技术
        1.3.2 QTL定位
        1.3.3 关联分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遗传效应分析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CBT-diols含量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方差分量遗传分析
        2.3.2 亲本各性状加性效应分析
        2.3.3 组合各性状显性效应分析
        2.3.4 遗传率分析
        2.3.5 不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CBT-diols含量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BT-diols含量表型数据分析
        3.3.2 CBT-diols含量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QTL定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CBT-diols含量测定
        4.2.3 DNA提取及检验
        4.2.4 SSR标记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F2群体CBT-diols含量
        4.3.2 连锁图谱的构建
        4.3.3 CBT-diols含量的QTL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CBT-diols含量测定
        5.2.3 DNA提取及检验
        5.2.4 SSR标记分析
        5.2.5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222份种质CBT-diols含量统计性分析
        5.3.2 烟草自然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5.3.3 烟草CBT-diols含量与SSR关联分析
        5.3.4 关联分析与QTL定位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GBS技术的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定位及QTL区域的候选基因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烟草青枯病研究现状
        1.1.1 青枯病病征及病原菌和致病机理的概述
        1.1.2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1.1.2.1 耕作栽培措施
        1.1.2.2 化学防治
        1.1.2.3 生物防治
        1.1.2.4 抗病品种的利用
        1.1.3 烟草的青枯病抗病遗传
    1.2 DNA分子标记技术
        1.2.1 RFLP标记
        1.2.2 RAPD标记
        1.2.3 AFLP标记
        1.2.4 SSR标记
        1.2.5 SNP标记
    1.3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
        1.3.1 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类型
        1.3.2 GBS技术
        1.3.3 GBS技术原理和流程
        1.3.3.1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1.3.3.2 GBS文库构建
        1.3.3.3 数据分析
        1.3.4 GBS技术的应用
        1.3.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1.3.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3.4.3 种质及品种鉴定
    1.4 烟草青枯病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1.4.1 BSA法探测烟草青枯病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
        1.4.2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法在烟草青枯病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的检测
        1.4.3 基于遗传图谱定位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及相关的分子标记
        1.4.3.1 作图群体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1.4.3.2 烟草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1.4.3.3 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2.1 烟草RIL群体青枯病抗病性鉴定评价
        1.5.2.2 基于GBS技术构建烟草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1.5.2.3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QTL定位
        1.5.2.4 青枯病抗性相关候选基因预测
第二章 基于GBS技术构建烟草高密度遗传图谱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DNA提取和检测
        2.1.3 GBS文库构建
        2.1.4 原始数据(Raw reads)的过滤
        2.1.5 序列对比分析
        2.1.6 SNP的聚类检测
        2.1.7 SNP标记的开发
        2.1.8 遗传标记筛选
        2.1.9 遗传图谱的构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GBS数据分析
        2.2.2 基因组比对结果
        2.2.3 SNP检测
        2.2.4 SNP标记位点的开发
        2.2.5 遗传图谱的构建
    2.3 讨论
第三章 烟草RIL群体青枯病抗病性鉴定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田间种植与青枯病菌接种
        3.1.3 烟草材料青枯病抗病性的田间调查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IL群体田间青枯病发病程度调查
        3.2.2 烟草亲本及RIL群体的病情指数评价
        3.2.3 群体病情指数相关性检测与广义遗传力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和试验设计
        4.1.2 RIL群体的病情指数评价
        4.1.3 烟草青枯病抗病QTL的定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2016年试验数据的青枯病抗病QTL定位
        4.2.2 2017年试验数据的青枯病抗病QTL定位
    4.3 讨论
第五章 QTL区间内相关基因的预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抗病QTL区间内GO注释基因的筛选
        5.1.2 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抗病QTL区间内GO注释基因的筛选
        5.2.2 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采用GBS技术检测到大量具多态性的SNP位点
        6.1.2 构建了一个高密度的烟草遗传图谱
        6.1.3 田间鉴定评价了供试材料的青枯病抗病性
        6.1.4 定位了烟草青枯病抗病的QTL
        6.1.5 预测了青枯病抗病QTL区间的候选基因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8)烟草品种低镉积累基因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烟草中的镉的来源
    1.2 镉在烟草中的吸收及分布
    1.3 烟草对镉的抗性机制
        1.3.1 外部机制
        1.3.2 内部机制
    1.4 烟草杂种优势研究利用
    1.5 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
    1.6 烟草镉吸收相关的主要基因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8.1 技术路线
        1.8.2 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田间试验
        2.2.2 盆栽实验
        2.2.3 采样时间及样品采集方法
        2.2.4 测定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镉含量烟草品种的筛选
        3.1.1 不同镉含量烟草的差异分析
        3.1.2 不同镉含量烟草的聚类分析
    3.2 烟叶镉含量表达的最佳时期
    3.3 烟草镉含量杂种优势分析
    3.4 烟叶镉含量相关基因遗传特征分析
        3.4.1 亲本材料烟叶镉含量及其镉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3.4.2 不同杂交组合烟叶镉含量及其镉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3.4.3 镉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与烟叶内镉含量及杂交组合镉含量相关性分析
    3.5 环境条件(镉浓度)对烟叶镉含量的影响
        3.5.1 不同耐镉类型烟草品种镉含量的差异表达分析
        3.5.2 不同耐镉类型烟草品种镉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分析
        3.5.3 不同杂交组合镉含量的差异分析
4.讨论
    4.1 不同镉含量烟草品种的筛选
    4.2 烟叶镉含量遗传相关性及吸镉基因特征分析
    4.3 环境条件(镉浓度)对烟叶镉含量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烤烟雄性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育种工作概况
    1.2 烤烟遗传力和配合力等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田间试验
    2.4 SSR标记亲本材料遗传差异
    2.5 烤烟主要性状测定
        2.5.1 烤烟主要植物学性状调查
        2.5.2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2.5.3 烤烟化学成分的测定
    2.6 测定数据的分析
        2.6.1 遗传差异测定
        2.6.2 性状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间遗传差异测定
    3.2 主要植物学性状比较
    3.3 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3.3.1 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3.3.2 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3.3.3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相关分析
        3.3.4 主要农艺性状双标图分析
        3.3.5 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群划分
    3.4 主要化学成分相关分析
        3.4.1 主要化学成分方差分析
        3.4.2 主要化学成分遗传相关分析
        3.4.3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配合力相关分析
        3.4.4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双标图分析
        3.4.5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杂种优势群划分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3 相关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凉山烟区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品种研究进展
        1.1.1 外国烤烟品种发展
        1.1.2 我国烤烟品种发展历史
        1.1.3 我国烤烟育种发展现状
    1.2 烤烟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
    1.3 烤烟理想株型
    1.4 烤烟常规化学成分
    1.5 凉山烟区的生产条件和烟叶特点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农艺性状的调查
        2.4.2 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测定
        2.4.3 常规化学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2.5.1 方差分析
        2.5.2 杂交组合之间的多重比较
        2.5.3 杂交组合间的降维和聚类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杂交组合对农艺性状影响
        3.1.1 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1.2 农艺性状的比较
    3.2 不同杂交组合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3.2.1 产量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
    3.3 不同杂交组合对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3.3.1 常规化学成分的方差分析和PCA分析
        3.3.2 中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比较
        3.3.3 上部叶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比较
        3.3.4 常规化学成分的聚类
    3.4 不同杂交组合间的总体性状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对照品种的选择
        4.1.2 试验地点的气候影响
        4.1.3 株型的分析
        4.1.4 叶形和产量的分析
        4.1.5 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烤烟(N.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6个烟草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 童治军,方敦煌,陈学军,曾建敏,焦芳婵,肖炳光. 中国烟草学报, 2020(05)
  • [2]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J]. 莫泽君,娄晓平,孟军,喻奇伟,王军,夏志林,田茂竹,李显航,刘仁祥.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6)
  • [3]烟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D]. 蒲媛媛. 贵州大学, 2020(04)
  • [4]烟碱杂种优势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 莫泽君. 贵州大学, 2020(04)
  • [5]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评价及不育机制研究[D]. 刘志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烟草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D]. 鞠馥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基于GBS技术的烟草青枯病抗病QTL定位及QTL区域的候选基因预测[D]. 王思齐. 广州大学, 2020(04)
  • [8]烟草品种低镉积累基因差异[D]. 程梦云. 贵州大学, 2018(05)
  • [9]烤烟雄性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D]. 官思成.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凉山烟区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的筛选[D]. 陈凤.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烤烟(N. tabacum L.)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