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衡阳县盘石小学结合教学开展农科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江新军,李茂林,刘良初[1](2001)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创新的头脑——衡阳县区域性实施创新教育走笔》文中认为
李支柱[2](1988)在《发挥农村优势 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文中研究指明 湖南省衡阳县汇水乡盘石小学是一所山区农村小学,仅有8名教师,一至五年级五个教学班,常年在校学生200名左右。这所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围绕农副业生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先后开展34项科学实验,已有20项取得成果。该校近十年来,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本刊通讯员[3](1977)在《衡阳县盘石小学结合教学开展农科实验》文中提出 衡阳县盘石小学所在地的盘石大队是个主、杂粮生产并重的山区。但水稻和主要杂粮红薯产量历年不高。学校便把提高粮食产量作为科学实验的重点,从繁育、推广和提纯复壮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复种指数、科学用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大力开展了水稻、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高产实验。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三熟配套高产”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和经验,夺得了
周小力[4](2016)在《衡阳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新农村建设关乎着城乡战略统筹目标的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乡和谐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虽然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城乡矛盾大、建设时间相对较短、深层矛盾大、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示范功能不理想、规划与建设速度慢、农产品性价比低、资金投资量小、农民参与少、生产方式不协调。衡阳县的农村有着良好的地理、人文优势,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带动之下,农村经济依然有一定的发展区间,这也是衡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势所在,这也是本文提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规划的基础所在。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对新农村规划研究的意义、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第二章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新农村规划的研究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并从从生态学理论、聚集地理学、乡村地理学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分析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可行性;第三章是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建设发展优势及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举例探讨适合衡阳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规划模式。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现代农业为主的衡阳县金溪镇上峰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二是以美化乡村环境、打造特色产业为主的衡阳县台源镇长青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三是以科技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为主的衡阳县国家示范园规划建设;第五章为结语。
廖义军[5](2013)在《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对就农村问题就有着深刻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各根据地政权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如何开展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建国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并在实践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不懈探索。本文选取1949—1956年这七年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新中国处在国民经济恢复、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的时期,中国社会处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巨大变革期,农村社会也处在转型之中。探索这一时期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变革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有重要启迪。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评述,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界定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并对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回顾1949年之前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从清末有识之士开展的乡村文化建设开始说起,阐述了民国时期中华平民促进会、乡村建设研究院农村文化建设以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实力派主持的乡村改进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个时期根据地政权在开展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意义,指出各个时期根据地政权在根据地开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考察了农村文化政策制定的过程和主要内容。指出新中国制定了相应的文化政策,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文艺事业。第三章主要阐述了过渡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分析了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然后分别考察了为配合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运动而开展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四章主要阐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科学文化教育。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首先论述了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然后考察了党和政府为确保科学文化教育顺利进行而加强组织和管理情况,并就科学文化教育的进程、内容、形式和特点作了一一阐述。第五章主要考察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和必备条件。报刊书籍、广播、电影、文化馆(站)、农民俱乐部和图书室、剧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对农民文化教育的立体网络。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农村知识分子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农村知识分子是农村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时期,农村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他们在农民教育过程中,担当重任;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改造陋俗文化运动。由此得出结论,农村知识分子架起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联系桥梁,对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七章主要对新中国1949-1956年这七年间的农村文化政策进行评述,阐述其现实启示。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进行评析,阐述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特点、作用和意义,分析其存在的局限。在此基础上,从中得出对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若干启示。
赵辉[6](2008)在《南方花岗岩地区红壤侵蚀与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以湖南武水流域为例》文中认为土壤侵蚀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山地灾害现象之一,已成为当今资源和环境问题研究重点。本论文以长江以南花岗岩地区典型流域---湖南武水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坡面小区、小流域和中流域三种空间尺度,研究红壤侵蚀与径流输沙规律;基于流域30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其与径流和输沙的耦合关系;基于ArcGIS建立基本属性数据库,构建研究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PRMSStorm模型,并在中流域尺度对径流与输沙进行模拟与预报。以期在建立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径流输沙三者有机联系的基础上,为定量监测和科学评价区域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揭示典型流域侵蚀与径流输沙规律,指导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通过调查取样,运用统计分析和分形理论,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异规律明显。分形维数能客观反映土壤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林地土壤结构改善,稳定性好,人为扰动不利于土壤良好结构形成。同时,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表明,土壤结构分形维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指标相关程度不一。采用土壤理化性质综合指标法,选用16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到无机及胶粒因子、团聚类因子、水稳性团聚体因子和有机及微团聚类因子等4个主成分因子。等级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抗蚀性分异规律显着,仅就土壤抗蚀性能而言,典型林分林地抗蚀性最强,依次为疏林地、旱地、荒地,最差为坡耕地,说明坡耕地、荒地、旱地、疏林地是研究区主要的流失地类,尤其是坡耕地。研究流域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局部伴有崩岗重力侵蚀发生,30年(19782007年)来,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侵蚀强度也有所降低。本文以自然坡面小区为基本侵蚀单元,基于19场有效降雨实测资料,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地表径流与侵蚀产沙分异规律明显,裸露荒地、坡耕地、旱地和疏林地的实测地表径流分别是典型林分林地的1354.9%、1099.9%、712.3%和285.4%,土壤侵蚀模数排序为裸露荒地7744.2 t/km2>坡耕地3826 t/km2>旱地942.2 t/km2>疏林地336.5 t/km2>典型林分林地10.2 t/km2,裸露荒地、坡耕地、旱地、疏林地为研究区主要的流失地类,植被能有效地调蓄地表径流和保土减蚀。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区尺度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与侵蚀产沙多元回归模型。以小流域、中流域两种空间尺度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降雨、径流及输沙规律;运用分形理论,研究表明,相同尺度间(小流域尺度)、以及两种空间尺度流域日降雨、日径流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即存在自相似性。这可为实现相同尺度间或不同尺度间资料、参数的引用,以及解决尺度转换问题提供一种思路与实现途径,同时也可为相同尺度间或不同尺度间资料、参数等的获取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手段。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建立了小流域、中流域两种空间尺度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与输沙的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坡面小区尺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泥沙和武水流域悬移质、推移质泥沙的组成及其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在坡面小区尺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泥沙组成差异显着,悬移质(入池泥沙)中值粒径排序为裸露荒地<坡耕地<旱地<疏林地<典型林分林地;<0.005 mm中粉(砂)粒以下含量排序为裸露荒地>坡耕地>旱地>典型林分林地>疏林地;最大粒径排序为坡耕地>旱地>裸露荒地>疏林地>典型林分林地。由于人为耕作扰动,坡耕地、旱地土壤抗蚀性能减弱,大量泥沙被地表径流侵蚀、搬运,其坡面地表组成物质呈粗骨化趋势。对于推移质(留槽泥沙),裸露荒地坡面小区推悬比为9.42,粗颗粒含量较高,坡耕地、旱地坡面小区推悬比分别为3.61、2.9。而在中流域尺度---武水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组成为粘粒11%、粉(砂)粒51%、细砂粒32%和粗砂粒6%,以粉(砂)粒和细砂粒为主。1981年以后,悬移质泥沙颗粒中粘粒和粉(砂)粒含量相对减少,颗粒组成呈变粗趋势;推移质泥沙以砂、石砾为主,平均中值粒径为0.874mm。分析表明,两种空间尺度流域悬移质、推移质泥沙颗粒组成均具有显着的分形特征。运用ArcGIS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研究了武水流域30年来(19782007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因素;基于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应的径流与输沙实测资料,探讨了流域径流、输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多元回归耦合模型。基于ArcGIS建立基本属性数据库,构建武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 PRMS Storm,通过模型拟合、验证和参数优选,典型降雨条件下,流域径流模拟平均预报精度为0.719,洪峰预报合格率为75%;流域输沙模拟平均预报精度为0.664,输沙总量预报(<20%)合格率为62.5%,输沙量峰值预报合格率为75%。按雨型分,长历时降雨预报精度普遍高于短历时降雨,大暴雨、暴雨预报精度高于大雨、中雨。基于2007年两次典型降雨过程,进行径流模拟和输沙量预报,其结果均可达到精度要求。
肖格英,谭海军,陈燕,文金桃[7](2018)在《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被运用于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集投影、录像、录音、电视、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实施于教育,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工具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它以精简醒目的文字、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次变革、为传统的课堂注入新的血液。现在的多媒体课堂已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大部分使用多媒体课件。
于静[8](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 ——基于1930年数据的统计考察》文中指出论文以《全国公私立中等学校名称及分布概况(1930)》一书中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信息为基础,参证其他史料,通过历史文献法、类型分析法和量化考察法,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进行考察,剖析该群体在区域、学历、年龄、任期和性别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教育内涵。就任职区域和籍贯分布而言,工商业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校长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尤其与边远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工商业经济对校长群体的形成和私立中学发展的支撑作用。就学历分布而言,私立中学校长中的留学生群体、本国师范生群体、晚清士人群体在近代教育观念的引入和本土化改造中发挥着不同方面的作用,形成了私立中学办学理念和实践的丰富样貌。在对不同年龄、任期和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的考察中,特别论述了一批久任校长在民国知名私立中学的发展和女子私立中学的发展中所起到的灵魂作用。结语部分从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近代教育观念的引入和实践、校长的精神引领作用等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私立中学校长的群体面貌和个人办学风格进行了总结。
葛孝亿[9](2014)在《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出发,以江西吉安新圩毛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05-2010年毛氏家族五代人教育生活与社会流动状况的历史考察,探讨了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问题。具体而言,本研究历经一年半(2012年3月-2013年9月)的实地田野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口述史与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共收集到了包括地方历史文献、教育史料、家族史料、口述史料等在内的大量研究材料。在历史文献与口述史料交叉互证的基础上,本文集中讨论了教育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它是如何对毛氏家族五代人的社会流动与家族结构产生影响的。通过对毛氏家族的历史考察,本研究发现:在科举制度下,毛氏家族的精英分子期望利用义学、族学、书院教育(传统时期被认可的文化方式)与科举考试等获得向上社会流动的文化动力;废科举后,家族精英则凭借新式教育与新式文凭实现了向上社会流动,并迅速地完成了新旧身份之间的转换;民国时期,现代教育被新学精英纳入到宗族实践中来,家族的整体教育水平显着提高,家族成员的职业结构开始发生分化,家族女性角色开始崛起;在政治运动年代,家族社会裂变为阶级社会,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弱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三十年,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日益紧密,教育促成了毛氏家族青年一代在职业结构和阶层构成上的巨大分化。在这一过程中,家族作为一类血缘性抑或拟血缘性的初级社会组织已日渐式微。个案是可以延伸的,本文认为,毛氏的家族史与教育史应当置放于更加广阔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毛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表明:以学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兴起、普及与社会化,它所具有的社会流动功能与历史变迁是息息相关的,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教育行为,而是具有广泛历史功能的文化机制:宏观地看,科举制废除以后,现代教育不仅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催生了新兴的职业群体与社会阶层,而且旧有的社会结构也在这一流动过程中实现了分化与重组;微观地看,现代教育体系把个体聚集于学校场域之内,通过一定年限的教育生活,个体被赋予了国家所承认的文化资本和职业资格。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实现了自我的“社会流动":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空间、身份、职业、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行为特征与心态等,而这些改变又进一步的塑造着他们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从而使“流动"与“变迁”成为了可能。
莫鸣[10](2009)在《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这句古话深刻说明了对农民实施培养的社会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民是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进程问题。本文以人才培养为逻辑线索,在理论上构建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践调查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民培养问题的研究动态;梳理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界定,认为主要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包含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等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然后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对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指导要求。第三章从历史角度回顾了我国古代、近代、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的农民培养历程,刻画出我国农民培养的历史轨迹。第四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论述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认为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培养总体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根据农民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应该分层次有计划有要求地提出培养具体目标;培养途径有教育、培训、劳动力流动、卫生保健和干中学五种;培养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培养系统与企业培养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包括中央、省、地市、县、乡镇、村等六级;运行机制是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第五章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比较,首先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划分,构建了政府主导型、市场引导型和学者推动型三种总体模式及其所包含的八种具体模式,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政府主导型是最主要的模式;然后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政府+学校+农民”模式进行了评价,认为这种模式对培养新型农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亟需完善的地方。第六章以湖南省为例,从政府的视角来考察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包括湖南省新型农民培养的总体情况,以及从长沙市、常德市和怀化市来考察地方政府在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运行情况和培养实际效果,主要是论述政府做了什么。第七章主要是从村民的视角来分析新型农民培养,对农民与村干部两个层次的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回答村民需要什么。第八章是对国外农民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包括东亚模式、北美模式和西欧模式,并总结出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借鉴意义。第九章是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提出完善建议,包括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两个部分的内容。本文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方式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自己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创新:一是在理论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一个包含三大类八个小类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构成体系。二是对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也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划分为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培养系统和企业培养系统;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是由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三是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从政府与村民(农民和村支书)两个层面多角度地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回答了政府做了什么工作、农民得到了什么和还需要什么等基本问题,从而为提出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找到答案。
二、衡阳县盘石小学结合教学开展农科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衡阳县盘石小学结合教学开展农科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4)衡阳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结构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论 |
2.1 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学理论 |
2.1.2 聚集地理学 |
2.1.3 乡村地理学 |
2.1.4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2.1.5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1.6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7 人居环境科学 |
2.2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2.2.1 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 |
2.2.2 节约资源,维护农村的环境 |
2.2.3 完善设施,保障农民的安全 |
2.2.4 区分重点,循序渐进的推进 |
2.2.5 体现特色,突出地区的特点 |
2.2.6 因地制宜,进行分地区指导 |
2.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要素 |
2.3.1 经济动力因素 |
2.3.2 国家政策因素 |
2.3.3 自然地理因素 |
2.3.4 基础设施因素 |
第3章 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衡阳县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
3.1.1 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 |
3.1.2 社会经济基础条件 |
3.2 衡阳县农村建设规划历程 |
3.3 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现状 |
3.4 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优势 |
3.5 衡阳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5.1 示范功能不理想,基础设施薄弱 |
3.5.2 规划与建设速度慢,文化产品单调 |
3.5.3 农产品性价比低 |
3.5.4 资金投资量小,农村经费拮据 |
3.5.5 农民参与少,教育水平落后 |
3.5.6 新农村规划模式与农民生产方式不协调 |
第4章 衡阳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
4.1 衡阳县模式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路 |
4.1.1 建设适宜衡阳县特色的产业基地 |
4.1.2 建立适宜农民现代化生活的新民居 |
4.1.3 建设“城乡一体化”农副产品基地 |
4.1.4 建设新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
4.2 衡阳县模式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实践 |
4.2.1 衡阳县金溪镇上峰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现代农业为主 |
4.2.2 衡阳县台源镇长青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以美化乡村环境、打造特色产业为主 |
4.2.3 衡阳县国家示范园规划建设——以科技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为主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问题的缘起 |
2. 选题的意义 |
3. 研究综述 |
4. 相关概念阐释 |
5. 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 |
6.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49年之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
1.1 清末乡村文化建设概述 |
1.2 民国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概述 |
1.2.1 中华平民促进会、乡村建设派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2.2 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实力派主持乡村改进的理论与实践 |
1.3 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政权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意义 |
1.3.1 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
1.3.2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
1.3.3 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
1.3.4 农村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二章 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农村文化政策 |
2.1 新中国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2.1.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国民经济、适应社会急剧转型的需要 |
2.1.2 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旧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新文化的需要 |
2.1.3 整合各种社会思想,巩固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需要 |
2.1.4 农民和农村干部解放身心、提高素质、文化翻身的内在要求 |
2.2 新中国的农村文化政策 |
2.2.1 确立马列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 |
2.2.2 改革旧的文化教育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 |
2.2.3 确立“一个方向”和“两个方针” |
2.3 1949-1956年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
2.3.1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2.3.2 普及科学文化教育 |
2.3.3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2.3.4 繁荣农村文学艺术 |
第三章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3.1 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3.1.1 解决农村社会巨大变革与农民思想状况不相适应矛盾的需要 |
3.1.2 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需要 |
3.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3.2.1 结合土改运动,开展反地主阶级为主要内容的阶级教育 |
3.2.2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3.2.3 结合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3.2.4 围绕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等,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
第四章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科学文化教育 |
4.1 科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
4.1.1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下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
4.1.2 适应农民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科学技术的渴求 |
4.2 加强科学文化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
4.2.1 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 |
4.2.2 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
4.2.3 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
4.2.4 唤起农民的参与意识 |
4.2.5 有序开展科学文化教育 |
4.3 科学文化教育的内容 |
4.3.1 以识字扫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 |
4.3.2 以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教育 |
4.4 科学文化教育的形式 |
4.4.1 对居住在大村镇和村庄密集的农民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 |
4.4.2 对分散居住不易集中的农民采取分散学习的形式 |
4.5 科学文化教育的特征 |
4.5.1 制订、颁布法规,促使农民科学文化教育制度走向规范 |
4.5.2 培养农村实用性人才,教育内容有明显的实用性 |
4.5.3 教育的对象、时间,学员的年龄、行业具有广泛性 |
4.5.4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灵活,学习制度弹性化 |
4.5.5 不同地区、学习形式、政策执行力存在差异,教育过程呈现非均衡性 |
第五章 农村文化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
5.1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多样的形式教育农民 |
5.1.1 大量出版发行与农村有关的报刊书籍 |
5.1.2 普及和发展农村广播网 |
5.1.3 发展农村电影事业 |
5.1.4 加强农村文化馆、文化站的建设 |
5.1.5 创办农村俱乐部和图书室 |
5.1.6 改造地方剧团,发展地方戏剧 |
5.2. 不同设施和形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 |
5.2.1 各种农民教育形式相互作用,形成文化建设的全方位、立体网络 |
5.2.2 每种形式和途径都存在着不足,需互相补充 |
第六章 农村知识分子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6.1 思想觉悟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
6.1.1 参加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 |
6.1.2 加入党、团组织,成为农村各级组织的领导者 |
6.2 在扫盲教育中担当重任 |
6.2.1 农村知识分子需要参加扫盲教育 |
6.2.2 农村知识分子是扫盲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
6.3 积极参与对陋俗文化的改造 |
6.3.1 支持、参与废除娼妓制度 |
6.3.2 参与清除鸦片烟毒的斗争 |
6.3.3 帮助妇女获得解放 |
6.3.4 参与、配合处理反动、淫秽书刊 |
第七章 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评述及现实启示 |
7.1 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政策及其实践成就 |
7.1.1 确立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 |
7.1.2 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新生人民政权 |
7.1.3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文化事业统一领导 |
7.1.4 解放和发展了文化创造力 |
7.1.5 肯定和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7.1.6 重塑了农村价值观,淡化了农民宗族意识 |
7.1.7 改善了农村社会风气,开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
7.1.8 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
7.1.9 推动了农民阶层的社会分化 |
7.2 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政策及其实践的缺点与不足 |
7.2.1 文化政策制定执行中存在偏差与失误 |
7.2.2 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跃进”式的偏差与失误 |
7.2.3 文化建设过程中运动式教育弊端明显 |
7.3 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代启示 |
7.3.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7.3.2 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7.3.3 以民为本,与利益整合相结合,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
7.3.4 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 |
7.3.5 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南方花岗岩地区红壤侵蚀与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以湖南武水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可蚀性与抗蚀性研究进展 |
1.3.2 流域侵蚀与输沙规律研究进展 |
1.3.3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与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4 不同尺度土壤侵蚀与径流输沙模型研究进展 |
1.3.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流域概况 |
2.1.1 研究流域位置及其布局 |
2.1.2 中流域尺度----武水流域基本情况 |
2.1.3 小流域尺度----双溪小流域基本情况 |
2.2 坡面径流试验区概况 |
2.2.1 坡面径流试验区位置 |
2.2.2 坡面径流试验区基本概况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1.1 南方花岗岩红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分异规律研究 |
3.1.2 南方花岗岩红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与侵蚀产沙分异规律研究 |
3.1.3 两种空间尺度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
3.1.4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动态变化及其与径流输沙耦合关系研究 |
3.1.5 基于场降雨条件下的武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预报研究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与实验手段 |
3.3.1 流域研究区设置与观测 |
3.3.2 坡面试验区设置与观测 |
3.3.3 野外调查 |
3.3.4 实验方法 |
3.3.5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3.6 分析方法 |
4 南方花岗岩红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分异规律 |
4.1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覆被/植被覆盖特征 |
4.1.1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确定 |
4.1.2 典型林分林地、疏(残)林地植被覆盖特征 |
4.1.3 坡耕地地表覆被/植被覆盖特征 |
4.1.4 旱地地表覆被/植被覆盖特征 |
4.1.5 荒(草)地地表覆被/植被覆盖特征 |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分异规律 |
4.2.1 土壤剖面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
4.2.2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及其分异规律 |
4.2.3 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
4.2.4 土壤分形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4.2.5 小结 |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及其分异规律 |
4.3.1 抗蚀性指标选取及其计算方法 |
4.3.2 各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指标主成分分析 |
4.3.3 各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层次聚类分析 |
4.3.4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能对比分析综述 |
4.3.5 小结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5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区尺度径流与侵蚀产沙规律 |
5.1 坡面侵蚀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
5.1.1 坡面侵蚀单元的确定 |
5.1.2 自然坡面小区基本特征与数据采集 |
5.2 研究区降雨特征分析 |
5.2.1 降雨类型划分 |
5.2.2 研究区降雨特征 |
5.3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区场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特性分析 |
5.3.1 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地表径流特性 |
5.3.2 地表径流对场降雨的响应分析 |
5.3.3 小结 |
5.4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区场降雨条件下侵蚀产沙特性分析 |
5.4.1 基于场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产沙特性 |
5.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产沙对降雨、径流的响应分析 |
5.4.3 侵蚀泥沙特性分析 |
5.4.4 小结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6 二种空间尺度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
6.1 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的尺度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
6.1.1 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的尺度问题 |
6.1.2 流域径流与输沙规律的尺度研究方法 |
6.2 分形理论及其在流域径流与输沙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
6.2.1 分形理论及其基本概念 |
6.2.2 分形测度与分形维 |
6.2.3 单分形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
6.2.4 多重分形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
6.2.5 泥沙分形特征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
6.3 小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
6.3.1 小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
6.3.2 小流域径流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
6.3.3 小流域输沙对降雨与径流的响应分析 |
6.3.4 小结 |
6.4 中流域----武水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
6.4.1 武水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
6.4.2 武水流域径流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
6.4.3 武水流域输沙特征及其对径流和降雨的响应分析 |
6.4.4 小结 |
6.5 小结与讨论 |
6.5.1 小结 |
6.5.2 讨论 |
7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7.1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地表覆被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7.1.1 武水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特点 |
7.1.2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规律 |
7.2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
7.2.1 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及其生态涵义 |
7.2.2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
7.3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
7.3.1 自然控制因子 |
7.3.2 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 |
7.4 小结与讨论 |
7.4.1 小结 |
7.4.2 讨论 |
8 武水流域土壤侵蚀特性及径流输沙与土地利用变化耦合关系 |
8.1 武水流域土壤侵蚀特性 |
8.1.1 武水流域土壤侵蚀类型 |
8.1.2 武水流域土壤侵蚀面积与强度 |
8.2 武水流域径流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关系 |
8.2.1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 |
8.2.2 武水流域径流与土地利用变化耦合模型建立 |
8.3 武水流域输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关系 |
8.3.1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年输沙的影响 |
8.3.2 武水流域输沙与土地利用变化耦合关系模型建立 |
8.4 小结与讨论 |
8.4.1 小结 |
8.4.2 讨论 |
9 基于场降雨条件下的武水流域径流与输沙模拟预报研究 |
9.1 流域分布式径流与输沙模型构建 |
9.1.1 模型技术平台 |
9.1.2 模型的主要功能模块与结构 |
9.1.3 模型构建 |
9.2 数据输入与参数确定 |
9.2.1 水文响应单元(HRU)划分 |
9.2.2 数据文件的获取与整理 |
9.2.3 模型参数确定 |
9.3 模型拟合与验证 |
9.3.1 模型率定与检验 |
9.3.2 武水流域径流的拟合和验证 |
9.3.3 武水流域输沙的拟合和验证 |
9.4 武水流域径流模拟与输沙预报 |
9.4.1 典型降雨特征 |
9.4.2 武水流域径流模拟 |
9.4.3 武水流域输沙模拟预报 |
9.5 小结与讨论 |
9.5.1 小结 |
9.5.2 讨论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 ——基于1930年数据的统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概念说明 |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
二、私立中学 |
三、校长群体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民国时期关于中学校长的研究 |
二、当代对民国私立中学校长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区域分布 |
第一节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任职区域分布 |
一、私立中学校长任职区域分布样态 |
二、私立中学校长任职区域分布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籍贯分布 |
一、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籍贯分布概况及其分析 |
二、南京、上海、北平等城市的私立中学校长的来源特征 |
第二章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学历分布 |
第一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留学生群体 |
一、学士、本科或类同学历群体 |
二、硕士学位获得者群体 |
三、博士学位获得者群体 |
第二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本国师范生群体 |
一、国立高师系统毕业生校长群体 |
二、普通高师毕业生校长群体 |
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校长群体 |
第三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晚清士人群体 |
一、晚清士人校长群体概况 |
二、晚清士人校长办学中的文化性格 |
三、晚清士人校长办学中的观念转型和传统坚持 |
第三章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年龄、任期和性别分布 |
第一节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年龄和任期分布 |
一、私立中学校长的年龄区间和区域分布特点 |
二、私立中学校长的任期分布与民国私立中学的发展 |
三、私立中学中的久任校长群体 |
第二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女性群体 |
一、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形成 |
二、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分布特征 |
三、上海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的成长和办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国私立中学校长群体(1930)信息简介表 |
后记 |
(9)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有关社会流动的研究 |
二、教育与社会流动研究 |
三、家族与家族教育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四节 基本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毛氏的家族形态与传统社会流动形式 |
第一节 吉安的历史与教育传统 |
一、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
二、吉安的宗族与村落 |
三、吉安的传统教育形态 |
第二节 毛氏的家族史 |
一、南迁的北族:共祖毛氏 |
二、浙江迁江西:龙城毛氏 |
三、龙城毛氏分支:毛家村毛氏 |
四、毛家村毛氏一支:裕元巷毛氏 |
第三节 毛氏家族的聚落形态与社会流动 |
一、毛氏家族的聚落形态 |
二、“耕读传家”的教育文化 |
三、毛氏家族的传统社会流动形式 |
小结 |
第三章 科举制废除后的家族社会流动(1905-1911) |
第一节 废科举与社会流动机制的更替 |
一、废科举的社会流动后果 |
二、吉安士绅阶层的转型 |
三、新式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吉安的新式教育与宗族 |
一、吉安新式教育的发展 |
二、宗族新学精英的产生 |
第三节 新式教育与家族早期社会流动:三个个案 |
一、低级士绅:毛仁炬 |
二、在传统士绅与新式精英之间的第一代人:毛仪与毛伦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教育革新与家族社会流动(1912-1948) |
第一节 第一代人的办学实践 |
一、吉安新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吉安高小与吉安小学的创办 |
第二节 第二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
一、小学教育 |
二、中学教育 |
三、高等教育 |
第三节 教育与第二代人的社会流动 |
一、教育与第二代人的职业分化 |
二、教育与家族女性角色的崛起 |
三、新学精英的宗族建设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时代的教育生活与社会流动(1949-1976) |
第一节 新体制下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
一、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1949-1966) |
二、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1967-1976) |
第二节 第二代人与第三代人的社会流动 |
一、家族政治精英的命运 |
二、家族知识分子群体的沉浮 |
三、毛家村内的阶级与阶层分化 |
第三节 “家国对立”下的毛氏家族社会 |
一、家族的仪式、祠堂与族谱 |
二、家族结构的“非血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恢复高考后两代人的教育与社会流动(1977-2010) |
第一节 1977年以来两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
一、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四代人(1977-1998) |
二、高等教育扩招后的第五代人(1999-2010) |
第二节 教育与两代人的社会流动分析 |
一、两代人社会流动的基本状况 |
二、教育与两代人职业结构的流动 |
三、教育与两代人阶层构成的流动 |
第三节 教育伴随性社会流动背景下的家族社会 |
一、教育与毛氏家族结构的嬗变 |
二、毛氏的宗族重建与历史延续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 |
二、思考:普通家族教育研究的意义 |
附录 |
附录一:龙城毛氏司封派部分村庄分徙世系图 |
附录二:一九九四年甲戍版《龙城毛氏三派宗谱》谱约 |
附录三:裕元巷部分知识人才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1 基本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5 基本框架 |
6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基础 |
1 新型农民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
1.1 新型农民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
1.2 新型农民培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之计 |
1.3 新型农民培养是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村容整洁的内在要求 |
1.4 新型农民培养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
2 政治经济学理论 |
2.1 马列主义的农民教育思想 |
2.2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
2.3 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 |
2.4 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新型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
3 科学发展观 |
3.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3.2 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型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
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4.1 人力资本的内涵 |
4.2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
4.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4.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指导新型农民培养的基本要 |
5 教育经济学理论 |
5.1 教育经济学的内涵 |
5.2 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3 教育经济学理论指导培养新型农民的基本要求 |
第三章 农民培养的历史考察 |
1 古代的农民培养 |
2 近代的农民培养 |
2.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活动 |
2.2 梁漱溟的“乡村自治”试验 |
2.3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 |
3 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农民培养 |
4 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民培养 |
4.1 绿色证书工程 |
4.2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
4.3 阳光工程 |
4.4 雨露计划 |
4.5 温暖工程 |
4.6 “蓝色证书”工程 |
5 我国农民培养历程的总结 |
第四章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一个分析框架 |
1 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 |
1.1 农民的定义 |
1.2 新型农民的界定 |
1.3 培养模式的界定 |
1.4 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 |
1.5 培养对象的分类 |
2 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 |
2.1 新型农民培养的总体目标 |
2.2 新型农民培养的具体目标 |
3 新型农民培养的途径 |
3.1 教育 |
3.2 培训 |
3.3 劳动力流动 |
3.4 卫生保健投资 |
3.5 干中学 |
4 新型农民的培养体系 |
4.1 学校教育系统 |
4.2 社会培养系统 |
4.3 企业培养系统 |
5 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
5.1 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政府职能分析 |
5.2 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
6 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 |
7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政府行为经济学分析 |
7.1 新型农民培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
7.2 新型农民培养具有正外部性 |
第五章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
1 现有的农民培养模式 |
1.1 根据培养主体划分 |
1.2 根据培养方式方法划分 |
1.3 借鉴国外经验划分 |
2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类 |
3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
3.1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内涵 |
3.2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类 |
3.3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
4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
4.1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内涵 |
4.2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类 |
4.3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
5 学者推动型农民培养模式 |
5.1 学者推动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内涵 |
5.2 学者推动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
6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比较 |
6.1 经费来源不同 |
6.2 培养主体不同 |
6.3 目标导向不同 |
6.4 实现方式不同 |
7“政府+学校+农民”模式的调查分析 |
7.1 农业新技术培训的特点 |
7.2 “政府+学校+农民”模式的调查分析 |
7.3 调查的主要发现 |
第六章 政府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
1 湖南省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分析 |
1.1 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
1.2 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 |
1.3 新型农民培训经费的管理机制 |
1.4 新型农民培养规模及其主要特征 |
2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养—以长沙市为例 |
2.1 突出培养重点 |
2.2 选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
2.3 创新培养模式 |
2.4 推广现代化的培养手段 |
3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践—以常德市为例 |
3.1 完善培养机制 |
3.2 明确培养规划 |
3.3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
3.4 健全投入机制 |
4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践—以怀化市为例 |
4.1 注重培养劳动技能 |
4.2 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
5 政府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
5.1 政府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
5.2 政府事权财权配置不合理 |
5.3 培养经费保障不稳定 |
5.4 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七章 村民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实证分析 |
1 调查的组织过程 |
2 农民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
2.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
2.2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调查情况 |
2.3 农民培养愿望 |
3 村支书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 |
3.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
3.2 对政府免费培训项目的评价 |
3.3 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对农民培训的建议 |
4 村民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
4.1 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
4.2 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一致 |
4.3 缺乏合理引导 |
4.4 激励监督机制不完善 |
4.5 培养方式缺乏创新 |
第八章 国外农民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1 东亚模式 |
1.1 东亚模式的特点 |
1.2 东亚模式的主要做法 |
1.3 东亚模式的经验 |
2 西欧模式 |
2.1 西欧模式的特点 |
2.2 西欧模式的主要做法 |
2.3 西欧模式的经验 |
3 北美模式 |
3.1 北美模式的特点 |
3.2 北美模式的主要做法 |
3.3 北美模式的经验 |
4 国外农民培养的经验借鉴 |
4.1 农民培养要做到有法可依 |
4.2 农民培养经费投入要有保障 |
4.3 农民培养方式要因地制宜 |
4.4 农民培养内容要注重农民需求 |
4.5 农民培养要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
第九章 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对策 |
1 新型农民培养的指导原则 |
1.1 依法实施原则 |
1.2 政府统筹原则 |
1.3 运用市场机制原则 |
1.4 制度创新原则 |
1.5 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原则 |
2 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
2.1 提升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民培养的科学认识 |
2.2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
2.3 强化和完善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
2.4 大力发展“政府+专家+农民”培养模式 |
2.5 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运行机制 |
2.6 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体系 |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衡阳县盘石小学结合教学开展农科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创新的头脑——衡阳县区域性实施创新教育走笔[J]. 江新军,李茂林,刘良初. 湖南教育, 2001(21)
- [2]发挥农村优势 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J]. 李支柱. 人民教育, 1988(12)
- [3]衡阳县盘石小学结合教学开展农科实验[J]. 本刊通讯员. 湖南教育, 1977(07)
- [4]衡阳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实践[D]. 周小力.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5]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 廖义军. 武汉大学, 2013(01)
- [6]南方花岗岩地区红壤侵蚀与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以湖南武水流域为例[D]. 赵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7]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A]. 肖格英,谭海军,陈燕,文金桃.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 2018
- [8]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 ——基于1930年数据的统计考察[D]. 于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9]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D]. 葛孝亿.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10]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 莫鸣.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