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尖杉酯碱的国外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郝双红[1](2005)在《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i.)简称粗榧,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该植物仅在中国广泛分布。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在三尖杉属植物中发现抗肿瘤活性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以来,人们对三尖杉科植物包括中国粗榧的药用化学成分、药用活性、毒副作用及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国粗榧同时具有较强的杀虫及杀线虫活性,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均只停留在对其粗提物的活性测定水平上,未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在对西北地区除草活性植物初步筛选时,发现中国粗榧对4 种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为了寻找新除草作用化合物,本文进一步对中国粗榧的除草作用、除草活性化合物及其除草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以油菜、小麦、黄瓜、高梁等4 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初步选择性地测定了采自西北地区的67 科152 属188 种植物样品的除草作用。结果表明:菊科的灰孢蒿、大刺儿菜,豆科的白花草木樨,藜科的野滨藜、西伯利亚滨藜、盐爪爪、伊朗地肤、灰绿藜、碱蓬,毛茛科的银叶铁线莲,商陆科的商陆,三尖杉科的中国粗榧,茄科的曼陀罗,柏科的砂地柏,罂粟科的博落回,旋花科的日本菟丝子和苦木科的鸭胆子等17 种植物对供试4 种作物种子发芽后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大于70%。综合考虑生物活性、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等因素,将中国粗榧作为进一步除草作用研究的对象。 2. 以种子萌发法测定了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2 种作物、4 种蔬菜、4 种牧草、8种杂草等18 种供试植物种子发芽后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10mg/ml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灰绿藜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大于80%,对7 种供试作物、蔬菜或牧草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均小于50%,表现出一定选择性。40mg/ml 及80mg/ml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除了对稗草种子幼芽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外,对其他17 种供试植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均较显着。 3. 为了了解中国粗榧提取物除草作用选择性,以药土法测定了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不同幼苗期野燕麦及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0-5mm、5-10mm及10-15mm 3 种根长期野燕麦幼根对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的敏感性均显着大于同期小麦幼根的敏感性,表现出一定选择性;5-10mm 根长期施药对野燕麦和小麦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显着大于其他2 个根长期施药对野燕麦和小麦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表明5-10mm根长期是小麦和野燕麦较敏感时期。0-5mm 小麦幼芽对粗榧提取物较敏感,而同期野燕麦幼芽对粗榧提取物具有较强耐性;5-10mm 小麦及野燕麦幼芽对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的
李述文[2](1976)在《三尖杉酯碱的国外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中草药通讯》(3):50,1974,曾报道"粗榧生物碱的国外研究概况"一文,介绍了粗榧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化学结构的测定及物理常数等。本文仅就其中有抗癌活性的三尖杉酯碱类的国外研究近况作了概述。文中介绍了国外三尖杉酯碱类提取分离和化学合成及半合成的近况,同时也介绍了对三尖杉酯碱类似物的研究情况.
张强[3](2004)在《中国粗榧等植物除草作用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筛选高除草活性的植物,并从中分离得到结构新颖、活性较强、作用机理独特的新除草活性化合物对创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具有重要意义[1]。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创制植物源农药提供了资源优势。张兴[2],冯俊涛[3]等曾对该区植物的杀虫抑菌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筛选了39种植物的除草活性,并对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的除草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以油菜、黄瓜、小麦、高粱等4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采自西北地区的22科35属39种植物样品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有12种植物样品对至少一种供试作物种子芽后生长有90%以上的抑制作用;蓼科的大黄、锦葵科的圆叶锦葵和野葵、大戟科的蓖麻等4种植物样品对4种供试作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大于70%;三尖杉科的中国粗榧和商陆科的商陆对4种供试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率均大于70%,上述6种植物的除草活性值得深入研究。2、除草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80mg/ml时,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高粱、黄瓜、油菜、小麦、甘蓝、莴苣、萝卜、番茄、黑麦草、白三叶、紫花苜蓿、苘麻、藜、野燕麦、播娘蒿、反枝苋、稗草、大婆婆纳、荠菜等19种植物种子根、茎抑制率均大于80%;当供试浓度为10mg/ml时,仅对藜和白三叶两种植物种子幼根生长抑制作用大于70%。3、以除草活性跟踪为指导,用柱层析等常规方法对中国粗榧枝叶的除草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中国粗榧枝叶的除草活性成分集中在生物碱部分与苯提取物中,当供试浓度为10mg/ml时,两者对高梁、黑麦草、反枝苋种子的根茎生长抑制率均大于90%。苯提取物的活性成分集中于非石油醚部分。从非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除草活性测定表明其除草活性较低。4、测定了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不同根长小麦和野燕麦种子幼根的生长抑制作用。在试验条件下,当小麦根长为0-1㎝、野燕麦根长为2-3㎝时,供试药剂对其幼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供试药剂对小麦幼根抑制率随根长增加而减小,对野燕麦幼根抑制率随根长增加而增大;对小麦幼根抑制作用小于对野燕麦幼根的抑制作用。
李石兰[4](1980)在《我国抗癌中草药的研究近展》文中研究说明 我国抗癌中草药的基础研究开展较晚,约在1956年见于报道,直至现在全国筛选中草药(包括少数复方)大概有3000多种,经实验治疗和临床验证的约有100余种,其中有的有效成份已经鉴定投产,
许立功,孙曾一[5](1984)在《建国35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抗肿瘤化学药物的临床应用开始于本世纪年40代中期对于氮芥抗肿瘤作用的观察。嗣后,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肿瘤内科学这一崭新的内科学分支。解放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基本上属空白,临床应用方面也仅少数个例报道。新中国成立后,于50年代中
阮林海,杜俊羽,张文德[6](1995)在《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本文采用HA方案对30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完全缓解90%。该方案具有缓解率高、奏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作为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景炳年[7](2012)在《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文中认为从植物中寻找抗病毒活性物质是目前植物病毒抑制剂创制和开发的重要方向。为了给新型植物源病毒抑制剂的开发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采用现代分离技术,结合活性跟踪对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二是采用半叶枯斑法、整株法和漂浮叶圆片法较为系统的评价了我国西北地区74科214种313个植物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TMV活性;三是以筛选出的植物样品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其对VFB水剂抗病毒活性的增效作用,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活性跟踪法从VFB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最终鉴定出其中12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gal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7-甲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β-香树酯醇(β-Amyrin)、大黄素(Emodin)、甘草素(Liquiritigenin)、熊果酸(Ursolic Acid)、牛蒡子苷(Arctiin)、4-[(2S,3R,4S)-4-[(S)-(3,4-二甲氧苯基)羟甲基]四氢-3-(羟甲基)-2-呋喃基]-2-甲氧苯基(4-[(2S,3R,4S)-4-[(S)-(3,4-dimethoxyphenyl)hydroxymethyl]tetrahydro-3-(hydroxymethyl)-2-furanyl]-2-methoxyphenyl)、槲皮素(Quercetin)、5-(3′,4′-二甲氧基苯基)-3-(β-(3′,4′-二甲氧基苯基)-α-羟基)-2H呋喃-4-羟基-4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3′,4′-dimethoxyphenyl)-3-(β-(3′,4′-dimethoxyphenyl)-α-hydroxy)-2Hfuran-4-hydroxy-4methyl--β-D-glucopyranoside)和2-羰基-3-(3′,4′-二羟苯乙基)-5H-呋喃-4-(4′-对甲氧基苯乙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oxo-3-(3’,4’-dihydroxyphenylethyl)-5H-furan-4-(4’-p-methoxyphenylethyl-3’-O-α-L-rhamnylpyranylo-syl (1-2)-β-D-glucopyranoside),其余3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2.采用半叶枯斑法和漂浮叶圆片法系统的研究了15个化合物对TMV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1mg/mL的剂量下,甘草素和熊果酸在不同寄主上对TMV病毒粒体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甘草素和熊果酸既能强烈的体外钝化TMV病毒粒子,其钝化效果分别为54.20%和41.00%;又能较好的预防TMV对寄主的侵染,其抑制率分别为48.52%和45.73%;且对TMV在普通烟植株内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均在33.00%以上,故推断甘草素和熊果酸可能为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中主要抗病毒活性物质。3.采用半叶枯斑法测试了313个供试植物样品95%乙醇提取物对TMV病毒粒体的体外抑制作用,发现有27个科48种54个植物粗提物对TMV具有良好的体外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均在50%以上。在此基础上,采用整株法和漂浮叶圆片法进一步测定了这54个样品对TMV预防和增殖的抑制活性,其中仅有宽果红景天、糯米条、粗榧、牛心朴子草、臭椿和雷丸等6种样品能有效的抑制TMV的侵染和增殖,其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综合分析认为,宽果红景天、糯米条、粗榧、牛心朴子草、臭椿和雷丸6种样品的抗TMV作用显着,其抗植物病毒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4.初步研究了宽果红景天、糯米条、粗榧、牛心朴子草、臭椿和雷丸6种植物提取物对VFB水剂抗病毒活性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雷丸提取物对VFB水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植物中具抗植物病毒活性的物质含量丰富、种类繁多,其结构独特,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互作关系。因此,植物界是发现低毒、低残留、高效及环境和谐的新抗病毒剂和新抗病毒化合物的最好的自然资源宝库。本试验研究结果对我国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福建医大电子显微镜室[8](1977)在《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引起的小鼠骨髓急性变化的电子显微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三尖杉属植物是我国特产,系福建等地民间流传的治疗癌症的一种药物。在国外,虽然有人已经从本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出近二十种生物碱,并发现三尖杉酯碱等四种酯类生物碱对小鼠白血病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至今仍处于临床前药理考察阶段,未见临床报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国内近年来组成了全国三尖杉研究协作组,从药化、药理和临床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正在不断地取得进展。鉴于本类药物对于急性
黄苏萍,杨持[9](2000)在《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研究近况》文中认为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课题 ,并就病因病机、中医药临床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
刘丽娟[10](2012)在《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临床观察和体外实验两部分的研究,探讨分析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粒提供一定的临床疗效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临床观察和体外实验两部分。临床观察主要是观察实验组(加味大黄蟅虫丸加干扰素、羟基脲)与对照组(干扰素加羟基脲)治疗CML慢性期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实验组在血液学缓解率、Ph染色体阳性率、中医证侯积分、缩脾效果、骨髓增生度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大黄蟅虫丸加干扰素、羟基脲治疗CML不仅能提高患者血液学缓解率,而且对细胞遗传学缓解亦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明显改善慢粒慢性期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体外实验分别通过MTT法、TUNEL法检测加味大黄蟅虫丸含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表明加味大黄蟅虫丸含药血清不仅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而且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加味大黄蟅虫丸经过初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可能是治疗CML的良药,能够提高CML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三尖杉酯碱的国外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尖杉酯碱的国外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1 杂草防治发展简史 |
1.1.2 化学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 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1 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1.1 微生物体除草剂研究概况 |
1.1.3.1.2 微生物源除草剂研究概况 |
1.1.3.2 植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2.1 植物化感作用与杂草防治 |
1.1.3.2.2 具除草活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1.2 中国粗榧研究概况 |
1.2.1 中国粗榧的形态及资源 |
1.2.2 中国粗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2.1 生物碱类 |
1.2.2.2 双黄酮类 |
1.2.2.3 精油类 |
1.2.3 中国粗榧医用研究进展 |
1.2.3.1 有效成分 |
1.2.3.2 药理学研究 |
1.2.3.3 有效成分合成研究进展 |
1.2.3.4 有效成分组织培养研究 |
1.2.3.5 临床应用 |
1.2.3.6 毒副作用 |
1.2.4 中国粗榧农用活性研究 |
1.2.5 中国粗榧除草作用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西北地区具除草活性植物的筛选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植物样品 |
2.1.2 供试作物种子 |
2.1.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菊科 37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1.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1.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 豆科、藜科等科 49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 蓼科、禾本科等科 40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 小蘖科、苋科等科 62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中国粗榧提取物 |
3.1.2 供试植物种子 |
3.1.3 室内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3.1.4 盆栽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3.1.5 选择性除草作用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室内除草活性测定结果 |
3.2.1.1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1.2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种子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2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盆栽除草活性测定结果 |
3.2.3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野燕麦及小麦幼苗根茎生长选择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分离与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样品 |
4.1.2 除草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用化学试剂 |
4.1.3 除草活性成分薄层分析用显色剂 |
4.1.4 除草活性成分测试仪器 |
4.1.5 微量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4.1.6 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 |
4.1.7 除草活性成分的萃取分离 |
4.1.8 除草活性成分的薄层层析及柱层析 |
4.1.8.1 中国粗榧生物碱部分除草活性成分分离 |
4.1.8.2 中国粗榧非生物碱部分除草活性成分分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中国粗榧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 |
4.2.2 中国粗榧不同溶剂萃取物的除草活性 |
4.2.3 中国粗榧提取物柱层析各馏分的除草活性 |
4.2.3.1 中国粗榧生物碱柱层析各馏分的除草活性 |
4.2.3.2 中国粗榧非生物碱柱层析各馏分的除草活性 |
4.2.4 中国粗榧 3 种生物碱及 3 种非生物碱单体的除草活性 |
4.2.5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4.2.5.1 中国粗榧生物碱薄层层析结果 |
4.2.5.2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保护酶系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桥氧三尖杉碱 |
5.1.2 供试植物种子 |
5.1.3 植物幼苗培养方法 |
5.1.4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方法 |
5.1.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5.1.6 总核酸含量测定方法 |
5.1.7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方法 |
5.1.8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
5.1.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2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3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4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总核酸含量的影响 |
5.2.5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5.2.6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2.7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粗榧等植物除草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1 微生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2 植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 源于天然产物的除草剂品种 |
1.2 中国粗榧研究概况 |
1.2.1 中国粗榧的形态 |
1.2.2 中国粗榧资源及分布 |
1.2.3 中国粗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4 中国粗榧医学方面研究现状 |
1.2.5 中国粗榧农用活性研究概况 |
1.3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除草活性植物初步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样品对4种作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 植物样品对4种作物种子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三章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粗榧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液的除草活性 |
3.2.2 中国粗榧90%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 |
3.2.3 中国粗榧90%乙醇提取物各萃取液除草活性 |
3.2.4 中国粗榧90%乙醇提取物苯提取部分除草活性成分分离 |
3.2.5 化合物A的定性分析 |
3.2.6 β-谷甾醇的除草活性 |
3.2.7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不同根长的野燕麦和小麦种子幼根生长抑制作用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选择适当的除草活性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
4.1.2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测定种子幼根敏感部位直观、简便 |
4.1.3 中国粗榧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
4.2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4.2.1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需要继续分离研究 |
4.2.2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机理与选择性机制需深入研究 |
4.2.3 商陆等5种植物的除草活性值得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毒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及其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病毒病主要防治策略 |
1.3 植物病毒抑制物的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化学合成的抗植物病毒物质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
1.3.2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研究现状 |
1.3.3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展 |
1.3.4 动物源和矿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展 |
1.4 天然源抗植物病毒物质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1.4.1 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 |
1.4.2 直接作用于寄主植物 |
1.5 抗植物病毒物质的筛选模式及药效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6 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7 植物源农药 VFB 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7.1 植物源农药 VFB 的研究现状 |
1.7.2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
1.8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植物样品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提纯病毒的浓度 |
2.2.2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 TMV 病毒粒子体外钝化效果 |
2.2.3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 TMV 侵染心叶烟的预防效果 |
2.2.4 供试植物提取物在普通烟 K326上对 TMV 增殖的抑制效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三章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活性成分分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VFB 制剂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及各馏分段对 TMV 的钝化作用 |
3.2.2 50%乙醇洗脱段系统溶剂萃取及各萃取相对 TMV 的钝化活性测定 |
3.2.3 乙酸乙酯萃取相经硅胶吸附后依次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及各提取物对TMV 的体外钝化活性测定 |
3.2.4 乙酸乙酯超声提取物中抗 TMV 活性成分分离纯化 |
3.2.5 分离出的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中活性成分分离及鉴定结果分析 |
3.3.2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中抗病毒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
3.3.3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中低极性段组分是否具有抗病毒活性值得研究 |
3.3.4 本研究中对 VFB 制剂活性成分分离的一些方法值得借鉴 |
第四章 VFB 中单体化合物抗 TMV 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试单体化合在心叶烟上对 TMV 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
4.2.2 供试单体化合对 TMV 在普通烟上增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五章 VFB 水剂与六种植物样品提取物复配增效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试样品在心叶烟上对 TMV 体外钝化活性测定结果 |
5.2.2 供试样品在心叶烟上对 TMV 侵染心叶烟的预防作用测定结果 |
5.2.3 供试样品在心叶烟上对 TMV 增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讨论 |
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图谱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一) 病例选择 |
(二) 一般资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一) 实验用药 |
(二) 治疗方法 |
(三) 支持治疗 |
三、 观测指标 |
(一) 安全性观察 |
(二) 疗效性观察 |
(三) 中医症状分级及积分量化标准 |
(四) 统计学分析 |
四、 疗效判定 |
(一) 判定 CML 的治疗标准 |
(二) 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
五、 实验结果及分析 |
(一) 血液学缓解情况 |
(二) 治疗前后 Ph 染色体及 bcr-abl 融合基因表达情况 |
(三) 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及疗效 |
(四) 治疗前后外周血血象比较 |
(五) 治疗前后体征改变比较 |
(六) 治疗前后骨髓增生度比较 |
(七) 安全性观察 |
实验研究 |
一、 加味大黄蟅虫丸对 K562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
(三) 统计学分析 |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
二、 加味大黄蟅虫丸对 K562 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
(三) 统计学分析 |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认识 |
二、 细胞凋亡理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三、 中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况 |
四、 方药组成及功用分析 |
(一) 药物组成 |
(二) 功效 |
(三) 方解及用药特色 |
(四) 药物功效溯源 |
(五) 现代药理研究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科研任务书 |
详细摘要 |
四、三尖杉酯碱的国外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研究[D]. 郝双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2]三尖杉酯碱的国外研究近况[J]. 李述文. 中草药通讯, 1976(04)
- [3]中国粗榧等植物除草作用初步研究[D]. 张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4]我国抗癌中草药的研究近展[J]. 李石兰.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0(02)
- [5]建国35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J]. 许立功,孙曾一. 新药与临床, 1984(05)
- [6]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疗效观察[J]. 阮林海,杜俊羽,张文德. 河南医药信息, 1995(06)
- [7]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D]. 景炳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8]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引起的小鼠骨髓急性变化的电子显微镜观察[J]. 福建医大电子显微镜室. 福建医大, 1977(02)
- [9]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研究近况[J]. 黄苏萍,杨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03)
- [10]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刘丽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