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磷酸钙生产有关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房娜娜[1](2020)在《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高品位磷矿日渐枯竭,中低品位磷矿由于富集成本较高而开发不利等问题。机械活化技术能够显着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的磷溶解性,但目前大部分都集中在机械活化加工设备的工艺研究,而缺乏机械活化磷矿粉磷释放特征及其活化机理探讨。因此,本文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在转数和研磨介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岩浆型(辽宁北票)、变质型(湖南石门)和沉积型(湖南石门和湖北宜昌)中低品位磷矿的随着研磨时间(0-60min)变化,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应变化及其与磷的溶解性的关联性,并验证机械活化磷矿粉在燕麦及大田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1)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显着提高磷矿粉的磷溶解性。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显着降低磷矿粉的粒度,中位粒径D50可最小达到6.42-10.48μm。与未活化磷矿粉相比,机械活化60 min内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提高到12.46%-17.06%,枸溶率提高1.64-13.67倍。枸溶率与研磨时间呈显着的指数方程关系。机械活化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与粒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改变磷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且与磷溶解性有极大的关联性。从物理性质变化来看,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磷矿粉中的主相磷灰石和伴生矿物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均转化为非晶态。从化学性质来看,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改变磷矿粉的物相。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四个磷矿粉中的氟磷灰石(Ca5(PO4)3F)随着机械活化作用发生了CO32-的B型替代和通道离子替代,即CO32-替代PO43-四面体和OH-取代了F-,分别形成了碳磷灰石(Ca10(PO4)6CO3)和羟基磷灰石(Ca5(PO4)3OH),经过热重分析(TGA)验证,碳磷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在机械活化过程中分别发生了脱碳反应和热解反应,形成了Ca(PO3)2,增加了磷的溶解性。与未活化的磷矿粉相比,机械活化磷矿粉的pH值提高了0.44-0.92个单位。(3)与未活化磷矿粉相比,机械活化磷矿粉施入红壤在100天内能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养25天后,机械活化磷矿粉处理的土壤pH值显着高于过磷酸钙和未活化磷矿粉的处理。(4)机械活化磷矿粉具有缓释磷性能。施用等纯磷量的机械活化磷矿粉后,北票岩浆型机械活化磷矿粉MA处理的两茬燕麦总吸磷量显着高于过磷酸钙处理,而干物质总重和总磷偏养分生产力Ppnp则与过磷酸钙处理持平,其中第一茬燕麦植株干物质重和磷偏养分生产力Ppnp显着低于过磷酸钙,而第二茬燕麦的生长指标和土壤速效磷则高于过磷酸钙处理。(5)与100%重过磷酸钙的处理相比,20%机械活化磷矿粉与80%重过磷酸钙配施能够使玉米的吸磷量、产量、磷利用率(磷养分偏生产力Ppnp和表观利用率Prec)持平,且纯收入提高253.8元hm-2(1.53%)。替代量超过50%后会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减产。10%机械活化磷矿粉和90%重过磷酸钙配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与100%重过磷酸钙处理相当。综上,探索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将为合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粉,缓解我国磷资源危机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魏张东[2](2019)在《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及其对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镉污染不仅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极易通过食物链积累威胁人体健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4年明确将镉列为当前最重要的一种农业环境污染物。随着土壤镉污染日益加剧以及人民安全粮食的需求持续增加,寻找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有肥力的农田土壤钝化技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复杂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量等特点为其钝化土壤重金属和改善农田肥力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硅藻土、重过磷酸钙和尿素按照一定比例(生物质:硅藻土:重过磷酸钙=5:1:1和生物质:硅藻土:重过磷酸钙=10:1:1)制备成B5PNx系列、B10PNx系列生物炭复合肥料,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基于土壤室内培养实验和田间玉米种植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复合肥料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相比单一生物炭Bx,B5PNx系列属于中性材料(pH:6.917.14),B10PNx系列为弱碱性材料(pH:8.018.74)。基于官能团分析,B5PNx系列和B10PNx系列比Bx具有更多的脂肪族C-O拉伸、Si-O-Si、PO43-、氨基等活性官能团。制备的B5PNx和B10PNx生物炭复合肥料属于介孔结构(2nm<d<10nm),孔径仅为2 nm左右,而且比表面积明显大于Bx生物炭。与单一生物炭Bx相比,B5PNx和B10PNx系列生物炭复合肥料中具有较高的P、N、Si元素含量。基于SEM微观结构显示,B5PNx和B10PNx主要表现为尺寸较为均匀的鱼鳞层状结构和蜂窝骨状结构相互无序排列,明显区别于Bx生物炭的片状结构。(2)基于室内土壤培育实验开展了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Cd的钝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逐渐增强。当热解温度为600℃时,对土壤Cd的平均钝化率最高(34.02%)。不同原料配比下,B5PNx系列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好,其钝化率平均为34.43%。随着投加量的增加生物炭材料对土壤的钝化率随之升高,投加量为3%时,生物炭复合肥料B5PN6对镉的平均钝化率为41.2%,是单一生物炭平均钝化率的1.45倍。基于性能表征和钝化效果分析,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镉的钝化机理主要是通过复合硅藻土、重过磷酸钙、尿素等材料增加其表面官能团(硅氧基、烷氧基、氨基、胺基、羧基等)和表面矿物质(磷酸根、碳酸根等),使其与土壤中镉离子发生络合、沉淀等化学作用,进而改变土壤中镉的形态,使镉发生钝化;同时,生物炭复合肥料复杂的孔洞结构提供了更多的阴影孔和吸附位点,可以进一步锁住镉,提高生物炭复合肥料钝化镉的稳定性。(3)基于田间微区实验分析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和作物系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复合肥料施用量的增加,田间土壤中镉有效态含量与土壤镉全量的比值(有效态占比)显着降低,当施加量为1800 kg·ha-1时土壤中镉有效态占比最低(31.43%)。不同原料配比下,施加B5PNx系列生物炭材料时,农田土壤平均Cd有效态占比最低(33.15%)。不同热解温度下,施加600℃制备生物炭材料时,农田土壤平均Cd有效态占比最低(34.68%)。同时,施加生物炭复合肥料显着提高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B5PN6生物炭复合肥料按照1800 kg·ha-1施用后,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为2.89%和12.93cmol·kg-1,分别是施用Bx系列土壤有机质(2.21%)和阳离子交换量(10.76cmol·kg-1)的1.3倍和1.2倍。(4)基于田间微区实验分析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作物系统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与对照相比,不同施加量(450 kg·ha-1、900 kg·ha-1、1800 kg·ha-1)处理的玉米籽粒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6.67%、26.19%、30.95%。不同原料配比(Bx、B5PNx、B10PNx)处理的玉米籽粒镉含量分别降低了23.38%、21.43%、26.19%。不同热解温度(300℃、450℃、600℃)处理的玉米籽粒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6.67%、21.43%、33.33%。与Bx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复合肥料后显着降低了玉米籽粒镉富集系数。施用B5PNx复合肥料的玉米籽粒平均富集系数为0.34%,比施用Bx生物炭后玉米籽粒的平均富集系数(0.38%)降低了10.53%。其中以生物炭复合肥料施加量为1800kg·ha-1的处理效果最好。基于生物炭材料的性质、室内培育实验和田间试验的结果,当生物质与硅藻土、重过磷酸钙质量之比为5:1:1,热解温度为600℃时制备的B5PN6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和作物系统环境效应最好。因此,本研究初步确定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条件为玉米秸秆生物质、硅藻土和重过磷酸钙按照5:1:1混合后,在600℃无氧氛围下高温裂解,然后与尿素4:1混合烘焙3小时。
汤建伟,许秀成,化全县,刘咏,王保明,刘丽[3](2018)在《新时代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新机遇》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我国磷肥工业从低浓度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工业起步,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进步;分析低浓度磷肥在磷肥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萎缩的诸多因素,以及新时代低浓度磷肥复兴的内在动力;提出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方向和具体建议措施。
韩亚伟[4](2016)在《过磷酸钙和磷铵肥料粉体造粒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肥料粉体通过圆盘造粒制成颗粒,不但施肥时操作方便,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化肥利用率。肥料粉体制粒要求达到一定的颗粒强度和分散性。本论文是通过圆盘分别研究了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粉肥料粉体的造粒工艺。针对过磷酸钙呈粘性,成粒后颗粒强度大、难分散的特性,系统地研究了过磷酸钙颗粒的工艺过程;试验所用高镁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分散性强,颗粒强度较低,论文优化造粒工艺,提高了高镁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颗粒强度。主要研究结果为:以水粘结剂对过磷酸钙进行造粒时发现,随着颗粒烘干温度的升高,过磷酸钙的颗粒强度不断增大,而颗粒的崩解率和下落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颗粒烘干温度升高至90℃时,颗粒能快速地崩解和下落。当温度达到92.5℃时,颗粒的崩解率和下落速率快速降低,温度超过95℃时,过磷酸钙颗粒不下落率。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粘结剂时,过磷酸钙颗粒的分散性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为0.80%、Span80浓度0.016%,颗粒分散性最佳,此时过磷酸钙颗粒强度为68.7 N,颗粒崩解率达到100%,下落率达到62%。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为0.8%、Span 80浓度0.016%时,过磷酸钙颗粒分散性最佳,此时过磷酸钙颗粒强度为47.9 N,2 min时颗粒崩解率为100%,5 min时下落44%,10 min时颗粒全部下落。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pan80和Tween80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粘结剂组配对过磷酸钙粉体制粒效果的影响。从过磷酸钙颗粒下落率的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对过磷酸钙颗粒分散性影响大小顺序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pan80>Tween80,因素最佳组合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为0.8%、Span80浓度为0.008%、Tween80浓度为0.008%,此时,过磷酸钙颗粒强度为53.2 N,颗粒崩解率为100%,下落率68%。在过磷酸钙制粒基础上,选用氯化铵溶液作为粘结剂研究高镁过磷酸钙制粒过程,结果表明,高镁过磷酸钙颗粒强度随氯化铵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当氯化铵溶液浓度25%时,高镁过磷酸钙颗粒强度较大,颗粒强度平均为45.2 N。过磷酸钙颗粒溶解机制及养分释放过程直接影响磷素利用率,通过研究20、25、30、35、40℃温度下过磷酸钙颗粒的溶解过程,明确过磷酸钙颗粒溶解过程符合缩芯模型,控制步骤先后分为内扩散控制、界面和外扩散联合控制两个阶段,模型方程均达到线性显着水平(P<0.05),且扩散控制步骤的转换渐进完成的。试验所用磷酸二铵因含有杂质,所制备颗粒强度不稳定。经过系列研究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作为粘结剂研究磷酸二铵造粒工艺。结果表明磷酸二铵颗粒强度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浓度为1%时,磷酸二铵颗粒强度为42.7N。
李庆忠[5](2017)在《增效过磷酸钙的制备与肥效研究》文中指出过磷酸钙是我国重要的磷肥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浓度磷肥的施用,过磷酸钙的生产与销售呈现萎缩趋势。其原因之一与过磷酸钙含有大量的游离酸,容易造成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有关。针对普通过磷酸钙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普通过磷酸钙为原料,通过氨化、添加功能物质、造粒等工艺,制备出增效过磷酸钙产品,并研究了增效过磷酸钙产品在水培条件下的养分溶解特性、土柱条件下的磷素释放规律,以及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在普通过磷酸钙中添加1.0%液氨,原料p H值从2.20增至4.52;然后添加一定比例的鸡粪,糖蜜粉增效后,转鼓造粒,制备两款增效过磷酸钙产品SP1和SP2。(2)将增效过磷酸钙放置在水培条件下,测定溶液p H、电导率和养分浓度发现,静置培养24小时后,普通过磷酸钙(SP)、增效过磷酸钙(SP1、SP2)产品在水溶液中,其p H从7.64分别下降到2.65,4.98和6.59;不同产品溶液的电导率(EC值)大小顺序为:SP2>SP1>SP。溶液中养分浓度随培养时间延长,浓度逐渐上升。不同产品培养溶液的氮浓度大小顺序为SP2>SP1>SP,磷浓度为SP>SP1>SP2。(3)利用土柱淋溶试验,测定增效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量发现,等氮条件下,随着淋溶次数增加,淋洗液中p H,电导率,全氮呈现不同的变化。等磷量条件下,随着淋溶次数增加,淋洗液中有效磷含量不断增加,不同肥料产品淋洗液中有效磷浓度顺序为:SP=4.69mg/L,SP1=4.33mg/L,SP2=4.26 mg/L,且淋溶液SP>SP1>SP2。(4)大田试验研究了增效过磷酸钙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债处理,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相比,增效过磷酸钙(SP1、SP2)处理明显提高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增加油菜地上部氮、磷吸收。增效过磷酸钙SP1和SP2处理的油菜生物量是不施肥处理增加26.5%,33.6%,是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的8.0%和26.5%。施用增效过磷酸钙SP1和SP2比不施肥处理增加油菜小区产量17.3%和26.0%,比SP处理增加1.8%和9.4%。(5)在生菜上,增效过磷酸钙处理(SP1、SP2)的小区产量分别是不施肥处理增加38.0%和72.2%,生菜VC含量分别是不施肥处理增加13.6%和25.7%。与SP处理相比,增效过磷酸钙(SP1、SP2)处理生菜小区产量分别增加10.0%和37.0%,VC含量增加5.6%和11.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过磷酸钙相比,增效过磷酸钙明显增加油菜和生菜的生物量,并改善部分品质指标,其可能的机理是:增效过磷酸钙减缓了养分的释放,减少了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了肥料效果。
董盼远[6](2016)在《低品位磷矿制备过磷酸钙系复混肥工艺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磷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含量已经越来越少。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但品位贫乏,以中、低品位为主。随着富矿资源的日渐枯竭,磷肥生产只能依赖于杂质较多的中低品位的磷矿资源,因此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过磷酸钙作为单质肥源常被用来制备复混肥。工业上过磷酸钙的生产方法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是稀酸矿粉法(干法)和浓酸矿浆法(湿法)。结合各自的优缺点,本论文研究开发了浓酸矿粉中和法新工艺。采用过量的硫酸分解磷矿,尽可能的提高磷转化率,然后加入中和剂中和过量的游离酸。在上述制备过磷酸钙基础上,同时可加入氮源钾源来制备氮磷钾复混肥。首先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浓酸矿粉中和法制备过磷酸钙的优化条件和因素显着性,并与浓酸矿粉法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不同原料配比,采用浓酸矿粉中和法制备过磷酸钙系复混肥,将过磷酸钙的制备、中和预处理和复混肥的制备有机结合起来,得到不同类型的复混肥;以山西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对浓酸矿粉中和法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考查浓酸矿粉中和法工艺对此磷矿的适用性。主要结果如下:(1)浓酸矿粉中和法制备过磷酸钙的优化工艺条件: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5%、硫酸质量分数98%、氨水用量5%、氨水加入时间40 min,由方差分析可知,氨水用量对磷转化率影响较大,氨水用量和硫酸用量对游离酸含量均有显着影响。由此制备的过磷酸钙鲜肥中磷转化率达到80.14%,游离酸含量达到13.28%,熟化后磷转化率最终达到95%以上,游离酸含量也降到5%以下,满足过磷酸钙的产品要求。(2)过磷酸钙系复混肥的制备:以尿素为氮源制备氮磷复混肥时,应在硫酸与磷矿粉混合反应25 min时加入尿素,尿素的加入量控制在N:P2O5为1:1左右时,得到的氮磷复混肥磷转化率较高、品质较好;以氯化钾为钾源制备磷钾复混肥时,在硫酸分解磷矿混合5 min后即可加入氯化钾,不同配比得到的磷钾复混肥物性差别较大,但均干燥不易结块;设计不同配比制备的氮磷钾三元复混肥,均满足国家复混肥的标准要求(总养分≥25%);(3)山西低品位磷矿具有特殊的鲕核结构,采用浓酸矿粉中和法工艺制备过磷酸钙时,硫酸用量由115%提高到120%,其他条件没有变化,说明浓酸矿粉中和法新工艺对此磷矿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复混肥,总养分满足国家复混肥标准要求。
高德振[7](2014)在《浓酸矿粉法制备过磷酸钙基复混肥的工艺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磷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分之一,过磷酸钙是最早的磷肥品种。过磷酸钙可直接用作单一磷肥,也可以用作复混肥的配料。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过磷酸钙的工艺一直沿用传统工艺稀酸矿粉法,该工艺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如浓酸稀释过程损失大量的稀释热;粉尘污染严重;生产中需干燥造粒过程,能耗大等。本研究使用河南某企业的复配磷矿为原料,进一步研究制备过磷酸钙的新工艺-浓酸矿粉法。新工艺避免了浓酸稀释的工序,避免了稀释过程中能量的散失,节省了干燥费用,且不影响过磷酸钙的转化率,甚至更高。本文利用工业上常见的质量分数为98%和93%的浓硫酸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两种不同质量分数浓硫酸下制备过磷酸钙的工艺,得出最佳工艺,主要内容如下:⑴98%的浓硫酸为原料利用新方法制备过磷酸钙的最优工艺: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0%,研磨搅拌时间为30min,矿粉细度为0.125mm。鲜肥中磷转化率达82.30%,游离酸含量为21.36%左右。⑵93%的浓硫酸为原料利用新方法制备过磷酸钙的最优工艺: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5%,磷矿细度为0.125mm,研磨时间为30min。鲜肥中磷转化率为81.06%,游离酸含量为25.24%。以98%浓硫酸为酸源,通过对浓酸矿粉法制备过磷酸钙的工艺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制备过磷酸钙基无机及有机-无机复混肥。得到具体结果如下:⑴通过以质量比N:P2O5=1:1,探究了尿素加入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出在25min加入尿素最佳,鲜肥中氮(N)含量为11.18%,磷(P2O5)含量为15.40%,总养分含量达26.58%,已达到了NP二元复混肥合格品(总养分含量≥25%)的生产要求⑵通过以质量比K2O:P2O5=1:1,探究了KCl加入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出在25min开始添加KCl最佳,鲜肥中钾(K2O)含量为12.33%,磷的含量为15.06%,总养分含量为27.39%。已达到NP二元复混肥合格品(总养分含量≥25%)的生产要求⑶采用浓酸矿粉法制备过磷酸钙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的实验探究,设计N:P2O5:K2O质量比为1:1:1、2:1:1、1:2:1、1:1:2的不同氮磷钾的配比实验,鲜肥中养分含量分别为8.1:10.6:6.3、9.6:10.6:4.9、6.2:14.2:5.3、4.6:15.3:9.7(N:P2O5:K2O),养分总量都可以达到国家复混肥合格品养分总量(≥25%)要求。⑷向无机复混肥中添加有机物-秸秆制备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实验研究。通过对秸秆加入时间和加入量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出最佳加入时间为10min和加入量为50g秸秆/100g磷矿粉。进一步研究了制备秸秆-过磷酸钙-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秸秆-过磷酸钙-氯化钾有机无机复混肥,复混肥中无机养分基本能达到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要求(N+P2O5+K2O≥15%)。此向复混肥中加入有机质的研究可以维持土壤中有机质的量,起到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此外,还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解决了作物秸秆的出路问题,防止了秸秆就地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朱雅琪[8](2019)在《稻秆腐解影响条件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同时因其富含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但由于其产量巨大,处理困难,且处置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处置方式,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最大化。秸秆腐解还田作为处置农作物秸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本论文利用农作物秸秆与化学肥料生物好氧共堆肥技术,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将稻秆腐解与化学氮、磷肥有机结合,通过调节腐秆剂添加量、含水量、初始碳氮比(C/N比)及碳磷比(C/P比)等腐解初始条件,使其初始条件最优化,为稻秆腐解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大田试验进行了稻秆腐解还田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以不同的腐秆剂A添加量(因素A:A0、A0.5、A1.0;%,质量百分数)、含水量(因素B:B50、B60、B70;%,质量百分数)、初始C/N比(因素C:C20、C22、C25)为稻秆腐解初始条件,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稻秆腐解过程中pH、C/N比、腐解率(DR)、水溶性有机碳(DOC)及紫外-可见光谱参数、NH4+-N、种子发芽指数(G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筛选稻秆腐解最佳初始条件。结果表明:1)腐解结束(42 d)时,大多数处理pH值符合腐熟堆肥标准(8.009.00),GI值符合毒性较低(≥50%)或完全腐熟状态(≥80%),A0B70C25、A0.5B70C22和A1.0B60C25处理C/N比(分别为13.1、14.4、16.4)基本符合腐解产物最佳C/N比标准(15.0);而A0B50C20处理pH、GI和DR值(分别为7.05、34.9%和30.7%)与其他处理相比明显较低,其C/N比(25.7)则明显较高。2)不同的腐秆剂用量、含水量、初始C/N比影响下的最佳腐解条件为:腐秆剂A用量0.5%、含水量70%、初始C/N比25。(2)通过调节不同初始C/P比的稻秆腐解实验,研究稻秆腐解过程中pH、C/N比、C/P比、DR、DOC及紫外-可见光谱参数、NH4+-N、NO3--N、G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筛选稻秆腐解最佳初始C/P比。结果表明:1)未调节初始C/P比的处理GI值不符合对植物种子毒害作用较小的要求(GI≥50.0%对植物种子毒害较小),而其他调节了初始C/P比的处理GI值符合要求,调节初始C/P比对pH值等指标影响不明显。2)不同的初始C/P比影响下的最佳腐解条件为:初始C/P比120。(3)通过添加稻秆腐解产物的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土壤培养过程中pH、土壤氮形态转化、土壤有效磷及磷素形态分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稻秆腐解产物加入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总量47.4%69.2%。将该实验结果与初始C/P比对稻秆腐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可知,初始C/P比为120时,其腐解产物加入土壤后更利于土壤养分的提升。(4)将稻秆腐解产物作为基肥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稻秆腐解产物作为基肥,施用量为8000 kg·hm-2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9.12%24.4%,提高菜心产量5.31%,且降低菜心硝酸盐含量10.1%,但生菜产量降低16.2%;2)施用量为2000 kg·hm-2时,虽然菜心产量降低8.69%,但菜心硝酸盐含量可降低31.2%,且生菜产量增加13.1%。
项子宸[9](2020)在《土壤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室内土柱淋洗实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利用石膏、过磷酸钙、煤渣、生物炭、聚马来酸酐五种常见盐碱土壤改良剂形成15种改良处理对浙江东部沿海地区盐碱化土壤进行改良,系统结合土壤性质以及作物水稻的生长特征、产量变化,对15种改良处理做出效果评价,揭示不同改良措施对滨海盐碱土和水稻作物的改良机理,筛选出最佳的改良措施。主要研究效果如下:(1)五种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各项盐碱指标和理化性质均有显着影响。煤渣、过磷酸钙和聚马来酸酐对减少土壤酸碱值和钠吸附比的效果显着,生物炭对土壤电导率(EC)和含盐量的改良效果最显着,2%生物炭、2%过磷酸钙、2%聚马来酸酐对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的改良效果最佳。(2)不同改良剂对盐基阳离子积累的淋洗效果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1.5%石膏对降低HCO3-的效果显着,1%、1.5%过磷酸钙能显着降低土壤中的K+、Ca2+、Mg2+,1%煤渣对淋洗土壤中的Na+、K+效果最佳,1.5%、2%生物炭淋洗土壤中的Na+、Mg2+、HCO3-、Cl-效果最佳,1%、2%聚马来酸酐显着降低了土壤中的Na+、Ca2+、Mg2+。(3)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着。2%石膏对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聚马来酸酐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大,1.5%煤渣显着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1.5%生物炭显着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但抑制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改良土壤效果较优的处理为1.5%、2%生物炭和2%石膏。(4)不同改良剂处理不仅对土壤性质有改良效果,对水稻生长特征和产量也产生一定影响。施用不同改良剂处理后的水稻株高、分蘖数、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稻的养分积累量、产量也随着改良剂的添加而有所增加,GT2处理相较对照增产了25.8%,GT3 处理增产了7.9%。综上所述,生物炭加石膏组合的改良剂能促进浙江东部滨海盐碱土的脱盐培肥以及提高作物的增产效果,从而达到滨海盐碱土的合理利用开发。
田智娟[10](2020)在《几种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磷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可或缺,含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品、药品、磷肥等样品中,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含磷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含磷物质定性定量分析的分析检测技术,31P NMR谱只对磷原子产生信号,无其他元素干扰且快速准确。本文采用31P NMR谱对几种药品、化工产品以及磷肥中含磷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实验方法具有分辨率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对于含磷化合物的分析检测十分可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同时测定药品依替膦酸二钠(ED)和胞磷胆碱钠中主成分及相关物质含量的31P NMR谱,得到依替膦酸钠、亚磷酸根在0.00125~0.400 mol·L-1,磷酸根在0.001~0.400 mol·L-1范围内线性相关,该方法精密度为0.10%~0.43%,加样回收率结果为99.2%~101.8%。对ED片剂进行测定,测得片剂中含有磷酸盐和亚磷酸盐,ED含量符合药典测定要求。利用31P NMR谱检测胞磷胆碱钠中胞磷胆碱钠及杂质胞苷-5,磷酸和氯化磷酰胆碱钙盐含量,得到胞磷胆碱钠在0.005~0.080 mol·L-1,氯化磷酰胆碱钙盐、胞苷-5,磷酸在0.0025~0.080 mol·L-1范围内线性相关,该方法精密度为0.28%~0.53%,加样回收率为99.15%~100.92%,31P NMR谱测得实际胞磷胆碱钠胶囊中胞磷胆碱钠含量为98.59%,含磷杂质含量低于检出限。2.建立31P NMR谱分析方法检测化工产品次亚磷酸钠和亚磷酸中主成分及杂质的含量,得到次亚磷酸钠中磷酸盐在0.001~0.200mol·L-1,亚磷酸盐在0.005~0.400 mol·L-1,次亚磷酸钠在0.01~0.400mol·L-1范围内线性相关,该方法精密度为0.03%~0.15%,方法加样回收率为98.37%~100.13%,结果测得次亚磷酸钠的杂质是磷酸盐和亚磷酸盐。利用31P NMR谱,通过内标法测定亚磷酸化工产品中亚磷酸及氧化性杂质磷酸的含量,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为0.09%~0.25%,加样回收率为98.44%~99.94%,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3.按照国标方法对过磷酸钙磷肥进行提取,采用31P NMR谱测定过磷酸钙磷肥中水溶性磷、弱酸溶性磷、强酸溶性磷含量分别为30.44mg、98.24 mg、614.74 mg,测定结果可得到过磷酸钙磷肥中有效磷及总磷含量,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二、过磷酸钙生产有关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磷酸钙生产有关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磷矿资源现状 |
1.3 磷矿在生产磷肥中的应用 |
1.4 速效磷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5 直接施用磷矿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1 直接施用磷矿粉的研究现状 |
1.5.2 磷矿粉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标准 |
1.5.3 影响磷矿粉直接施用效果的因素 |
1.5.4 提高磷矿粉有效性的途径 |
1.6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研究进展 |
1.6.1 机械活化技术的概念 |
1.6.2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研究进展 |
1.6.3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 |
1.6.4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晶体结构特征与磷溶解特性的关系 |
1.6.5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研究方法 |
1.6.6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应用效果 |
1.6.6.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土壤磷库的影响 |
1.6.6.2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不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6.7 机械活化磷矿粉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械活化作用对磷矿粉粒度、磷溶解特性及其关系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磷矿 |
2.1.2 试验预处理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指标测定方法 |
2.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机械活化作用对磷矿粉粒度的影响 |
2.3.2 机械活化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和枸溶率的变化 |
2.3.3 机械活化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与粒度的关系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机械活化后磷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及磷释放机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预处理 |
3.1.3 试验设计 |
3.1.3.1 机械活化磷矿粉表面形貌变化 |
3.1.3.2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表面功能基团变化 |
3.1.3.3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物相组成及晶体结构表征分析 |
3.1.3.4 机械活化磷矿粉热稳定性变化 |
3.1.3.5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的pH影响 |
3.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表面形貌变化的影响 |
3.3.2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表面基团变化的影响 |
3.3.3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的物相转变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
3.3.4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5 机械活化作用对磷矿粉pH值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用机械活化磷矿粉后土壤磷动态释放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指标测定 |
4.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4.3.2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作物的产量及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5.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的产量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供试材料 |
5.1.1.2 试验设计 |
5.1.1.3 指标测定 |
5.1.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3.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1.3.2 机械活化磷矿粉施用后对燕麦干物质重的影响 |
5.1.3.3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吸磷量的影响 |
5.1.3.4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磷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试验地点 |
5.2.1.2 供试材料 |
5.2.1.3 试验设计 |
5.2.1.4 指标测定 |
5.2.1.4.1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5.2.1.4.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5.2.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3.1 栽培年限、磷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速效磷和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
5.2.3.2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5.2.3.3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玉米吸磷量和产量的影响 |
5.2.3.4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磷利用率的影响 |
5.2.4 讨论 |
5.2.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 |
(2)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及其对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1.2.2 单一生物炭制备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1.2.3 生物炭改性和复合技术研究进展 |
1.2.4 生物炭复合材料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2.5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对镉钝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 硅藻土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1.3.1 硅藻土的基本特性 |
1.3.2 硅藻土在重金属修复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和特色 |
1.6 技术路线 |
2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2.1 引言 |
2.2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2.1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
2.2.2 制备条件和材料命名 |
2.2.3 实验原料 |
2.2.4 仪器设备 |
2.2.5 制备步骤 |
2.2.6 生物炭复合肥料性能表征方法 |
2.2.7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生物炭复合肥料性能表征及比较分析 |
2.3.1 生物炭复合肥料基本理化性质 |
2.3.2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官能团分析 |
2.3.3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吸附性能和孔径分析 |
2.3.4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形貌结构及元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土壤镉的钝化效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供试土壤来源 |
3.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2.3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生物炭复合肥料对Cd钝化效果的影响 |
3.4 不同配比条件下生物炭复合肥料对Cd有效态的影响 |
3.5 不同投加量条件下生物炭复合肥料对Cd有效态的影响 |
3.6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钝化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4 施用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农田土壤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田简介 |
4.2.2 实验设计和方法 |
4.2.3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施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1 施用后对土壤pH的影响 |
4.3.2 施用后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 |
4.3.3 施用后对土壤有机质(OM)的影响 |
4.3.4 施用后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4.3.5 土壤镉含量 |
4.3.6 土壤镉有效态 |
4.3.7 土壤镉有效态占比 |
4.4 本章小结 |
5 施用生物炭复合肥料对农田作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试验田简介 |
5.2.2 实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3 施用后对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
5.4 施用后对玉米根部和籽粒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
5.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籽粒镉含量的影响 |
5.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根部镉含量的影响 |
5.4.3 施用后对镉在土壤-玉米系统中迁移性的影响 |
5.4.4 施用后对玉米根部富集的影响 |
5.4.5 生物炭复合肥料的成本分析及应用市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新时代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新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我国低浓度磷肥工业发展 |
1.1 过磷酸钙工业发展 |
1.2 钙镁磷肥工业发展 |
2 我国低浓度磷肥技术进步 |
2.1 过磷酸钙技术进步 |
2.2 钙镁磷肥技术进步 |
3 产业调整对低浓度磷肥的影响 |
3.1 低浓度磷肥萎缩的历史背景 |
3.2 新时代低浓度磷肥复兴的动力 |
4 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方向 |
4.1 低浓度磷肥发展建议 |
4.2 近期重点开展的研究和推荐的技术 |
(4)过磷酸钙和磷铵肥料粉体造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化肥行业的发展状况 |
1.2 我国复合肥发展现状 |
1.3 造粒工艺 |
1.3.1 喷雾和分散弥雾法 |
1.3.2 压力成型法 |
1.3.3 搅拌法 |
1.3.4 热熔融成型法 |
1.4 团聚成粒机理 |
1.4.1 润湿成核阶段 |
1.4.2 生长碰撞阶段 |
1.4.3 破碎磨损阶段 |
1.5 粘结剂作用机理 |
1.6 实验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背景和思考 |
1.6.2 研究的目的 |
1.6.3 研究的意义 |
1.7 实验的内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的内容 |
1.7.2 创新点 |
2 过磷酸钙粉造粒研究 |
2.1 过磷酸钙概述 |
2.1.1 过磷酸钙市场现状 |
2.1.2 过磷酸钙产品的制约因素 |
2.1.3 发展前景 |
2.2 过磷酸钙颗粒分散性单因素试验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试验设计 |
2.2.3.1 过磷酸钙预处理 |
2.2.3.2 过磷酸钙造粒工艺流程 |
2.2.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4 测定方法 |
2.2.4.1 颗粒强度的测定 |
2.2.4.2 颗粒分散性测定 |
2.2.5 结果与讨论 |
2.2.6 小结 |
2.3 过磷酸钙颗粒分散性正交试验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测定方法 |
2.3.5 结果与讨论 |
2.3.6 小结 |
2.4 温度对过磷酸钙颗粒分散性影响研究 |
2.4.1 实验材料 |
2.4.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4.3 试验设计 |
2.4.4 测定方法 |
2.4.5 结果与讨论 |
2.4.6 小结 |
2.5 温度和粘结剂对过磷酸钙颗粒分散性影响 |
2.5.1 实验材料 |
2.5.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5.3 试验设计 |
2.5.4 测定方法 |
2.5.5 结果与讨论 |
2.5.6 小结 |
2.6 高镁过磷酸钙颗粒制备研究 |
2.6.1 实验材料 |
2.6.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6.3 试验设计 |
2.6.4 测定方法 |
2.6.5 结果与讨论 |
2.6.6 小结 |
3 过磷酸钙溶解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试验设计 |
3.3.1 过磷酸钙颗粒的制备 |
3.3.2 过磷酸钙颗粒的溶解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缩芯模型 |
3.4.2 过磷酸钙颗粒中磷的释放过程 |
3.4.3 过磷酸钙溶解控制机制 |
3.5 小结 |
4 高强度磷酸二铵颗粒制备研究 |
4.1 磷酸二铵概述 |
4.1.1 磷酸二铵的制备方法 |
4.1.2 磷酸二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4.1.3 磷酸二铵生产的制约因素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试验设计 |
4.2.3.1 磷酸二铵预处理 |
4.2.3.2 磷酸二铵圆盘造粒工艺流程 |
4.2.3.3 磷酸二铵预处理 |
4.2.4 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增效过磷酸钙的制备与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过磷酸钙 |
1.1.1 过磷酸钙生产工艺及制备 |
1.1.2 国内外过磷酸钙改良的研究性状 |
1.2 过磷酸钙存在问题 |
1.2.1 过磷酸钙生产中存在问题 |
1.2.2 过磷酸钙施用中存在问题 |
1.2.3 过磷酸钙产品的制约因素 |
1.2.4 过磷酸钙的优点 |
1.3 过磷酸钙增效技术 |
1.3.1 添加活化疏松剂 |
1.3.2 添加有机物质 |
1.3.3 增加氮磷钾养分 |
1.3.4 集中分层施用与叶喷 |
1.4 过磷酸钙发展前景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方法 |
2.1 增效过磷酸钙的制备 |
2.1.1 增效材料; |
2.1.2 设备及仪器 |
2.1.3 制备方法及步骤 |
2.1.4 增效肥料指标测定 |
2.2 增效过磷酸钙的水溶液中理化性质变化 |
2.2.1 供试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指标测定 |
2.3 增效过磷酸钙土壤淋溶液中理化性质变化 |
2.3.1 供试肥料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指标测定 |
2.4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的油菜肥效研究 |
2.4.1 供试材料 |
2.4.2 研究方法 |
2.4.3 指标测量 |
2.5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生菜肥效研究 |
2.5.1 供试材料 |
2.5.2 研究方法 |
2.5.3 指标测量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增效过磷酸钙的制备 |
3.2 增效过磷酸钙水溶液中理化性质变化 |
3.2.1 增效过磷酸钙水溶液中p H的变化 |
3.2.2 增效过磷酸钙水溶液中EC的变化 |
3.2.3 增效过磷酸钙水溶液氮素释放率的变化 |
3.2.4 增效过磷酸钙水溶液中磷素释放率的变化 |
3.2.5 增效过磷酸钙钾素释放率的变化 |
3.3 增效过磷酸钙土壤淋洗液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
3.3.1 增效过磷酸钙土壤淋洗中p H的变化 |
3.3.2 增效过磷酸钙对淋溶液中EC的变化 |
3.3.3 增效过磷酸淋洗液中氮素的变化 |
3.3.4 增效过磷酸钙土壤淋洗液中磷素的变化 |
3.4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3.4.1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株高的影响 |
3.4.2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叶宽、叶长的影响 |
3.4.4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叶绿素的影响 |
3.4.5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鲜重,根鲜重的影响 |
3.4.6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分枝数的影响 |
3.4.7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茎粗的影响 |
3.4.8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氮、磷、钾的影响 |
3.4.9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3.5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3.5.1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株高的影响 |
3.5.2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SPAD的影响 |
3.5.3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叶宽的影响 |
3.5.4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VC的影响 |
3.5.5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氮、磷、钾的影响 |
3.5.6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生菜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增效过磷酸钙理化性质变化的探讨 |
4.2 增效过磷酸钙基施对油菜、生菜肥效探讨 |
4.3 存在的问题 |
4.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低品位磷矿制备过磷酸钙系复混肥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过磷酸钙 |
1.1.1 过磷酸钙的生产工艺 |
1.1.2 过磷酸钙的制备机理 |
1.1.3 影响过磷酸钙品质的因素 |
1.1.4 过磷酸钙的改性 |
1.1.5 过磷酸钙的应用 |
1.2 复混肥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复混肥的分类及特点 |
1.2.3 复混肥的生产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过磷酸钙制备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原料与设备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4 工艺流程图 |
2.5 实验设计 |
2.5.1 浓酸矿粉法单因素实验设计 |
2.5.2 浓酸矿粉法正交试验设计 |
2.5.3 浓酸矿粉中和法单因素实验设计 |
2.5.4 浓酸矿粉中和法正交试验设计 |
2.6 表征方法 |
2.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7.1 浓酸矿粉法单因素实验结果 |
2.7.2 浓酸矿粉法正交试验结果 |
2.7.3 浓酸矿粉中和法单因素实验结果 |
2.7.4 浓酸矿粉中和法正交试验结果 |
2.8 最优工艺 |
2.9 本章小结 |
3 过磷酸钙系复混肥制备 |
3.1 试剂与设备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设备 |
3.2 工艺流程图 |
3.3 实验设计 |
3.3.1 氮磷复混肥的制备 |
3.3.2 磷钾复混肥的制备 |
3.3.3 三元复混肥的制备 |
3.4 表征方法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氮磷复混肥实验结果 |
3.5.2 磷钾复混肥实验结果 |
3.5.3 氮、磷、钾三元复混肥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业应用及优化改进 |
4.1 引言 |
4.2 原料分析 |
4.2.1 原料化学组成 |
4.2.2 结构特点分析 |
4.3 过磷酸钙制备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正交试验 |
4.4 复混肥制备 |
4.4.1 配方计算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浓酸矿粉法制备过磷酸钙基复混肥的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过磷酸钙的制备的生产方法及研究现状 |
1.1.1 稀酸矿粉法 |
1.1.2 浓酸矿浆法 |
1.2 目前国内外磷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磷资源的重要性及提高磷利用率的必要性 |
1.4 复混肥的概况及研究现状 |
1.4.1 复混肥的生产发展介绍 |
1.4.2 复混肥的生产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浓酸矿粉法制备过磷酸钙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4 实验表征分析方法 |
2.5 工艺流程图 |
2.6 实验设计 |
2.6.1 不同因素对过磷酸钙制备的影响 |
2.6.2 浓酸矿粉法的正交试验设计 |
2.7 以 98%的浓硫酸制备过磷酸钙实验结果及分析 |
2.7.1 单因素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2.7.2 98%浓硫酸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2.8 以 93%的浓硫酸制备过磷酸钙实验结果及分析 |
2.8.1 93%浓硫酸为原料的单因素实验 |
2.9 93%浓硫酸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0 本章小节 |
3 稀酸矿粉法(传统工艺)制备过磷酸钙 |
3.1 引言 |
3.2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4 表征分析方法 |
3.5 实验流程图 |
3.6 稀酸矿粉法的正交试验设计 |
3.7 稀酸矿粉法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过磷酸钙基无机及有机-无机复混肥 |
4.1 引言 |
4.1.1 复混肥概述 |
4.1.2 有机-无机复混肥 |
4.2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1 实验试剂 |
4.3 主要仪器设备 |
4.4 实验设计 |
4.5 表征分析方法 |
4.6 过磷酸钙基氮磷钾无机复混肥研究 |
4.6.1 尿素不同加入时间对制备过磷酸钙基复混肥的影响 |
4.6.2 氯化钾加入时间对制备过磷酸钙基复混肥的影响 |
4.6.3 不同配比氮磷钾三元复混肥 |
4.7 过磷酸钙基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研究 |
4.7.1 探究秸秆加入量对过磷酸钙鲜肥品质的影响 |
4.7.2 探究秸秆加入时间过磷酸钙鲜肥品质影响 |
4.7.3 秸秆-过磷酸钙-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 |
4.7.4 秸秆-过磷酸钙-氯化钾有机无机复混肥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稻秆腐解影响条件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的综合利用 |
1.2.2 秸秆还田 |
1.2.3 秸秆腐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环境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农业经济概况 |
2.2 实验材料及设计 |
2.2.1 稻秆腐解最佳条件筛选 |
2.2.2 稻秆腐解产物的土壤培养实验 |
2.2.3 稻秆腐解产物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 |
2.3 测定方法 |
2.3.1 稻秆腐解产物各指标 |
2.3.2 土壤样品各指标 |
2.3.3 植物样品各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稻秆腐解最佳条件筛选 |
3.1 腐秆剂用量、含水量及初始碳氮比对水稻秸秆腐解性能的影响 |
3.1.1 pH值与GI值的动态变化 |
3.1.2 C/N比与DR的动态变化 |
3.1.3 不同处理对NH4+-N变化的影响 |
3.1.4 DOC及紫外-可见光谱参数的变化 |
3.1.5 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 碳磷比对水稻秸秆腐解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pH值动态变化 |
3.2.2 不同处理C/N比动态变化 |
3.2.3 不同处理NH_4~+-N动态变化 |
3.2.4 不同处理NO_3~?-N动态变化 |
3.2.5 不同处理DR动态变化 |
3.2.6 不同处理DOC及紫外光谱参数变化 |
3.2.7 不同处理GI值的变化 |
3.2.8 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稻秆腐解产物土壤培养实验 |
4.1 不同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1.1 过磷酸钙与腐解产物的添加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的腐解产物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土壤氮形态的影响 |
4.2.1 过磷酸钙与腐解产物的添加对土壤氮形态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的腐解产物对土壤氮形态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影响 |
4.3.1 过磷酸钙与腐解产物的添加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的腐解产物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稻秆腐解产物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 |
5.1 添加不同腐秆剂对水稻秸秆腐解的影响 |
5.1.1 添加不同腐秆剂对稻秆腐解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
5.1.2 添加不同腐秆剂对稻秆腐解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 稻秆腐解产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1 不同处理种植菜心后土壤养分的差异 |
5.2.2 不同处理种植生菜后土壤养分的差异 |
5.3 稻秆腐解产物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5.3.1 不同处理菜心生长和品质的差异 |
5.3.2 不同处理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差异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土壤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盐碱土分布及成因 |
1.1.1 土壤盐碱化及盐碱土概念 |
1.1.2 我国盐碱土分布 |
1.1.3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
1.2 盐碱土壤的危害 |
1.3 盐碱化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理改良措施 |
1.3.2 化学改良措施 |
1.3.3 生物改良措施 |
2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3 土壤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供试材料 |
3.2.3 试验设计 |
3.2.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盐碱指标的影响 |
3.3.2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盐碱土有效养分的影响 |
3.3.3 不同改良剂处理下盐基离子的淋洗规律 |
3.3.4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6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综合评价 |
3.4 讨论 |
3.4.1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盐化性质的影响 |
3.4.2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盐碱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盐基离子淋洗的影响 |
3.4.4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 结论 |
4 土壤改良剂提高水稻养分吸收转运效率及产量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植物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改良剂对水稻生长特征变化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4.3.2 改良剂对水稻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3.3 改良剂处理下水稻氮磷钾的积累转运特性 |
4.3.4 改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5 改良剂处理下水稻养分积累、转运量与产量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改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特征及生物积累量的影响 |
4.4.2 改良剂处理对水稻养分积累转运的影响 |
4.4.3 改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结论 |
5 结论、创新与研究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几种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磁共振简介 |
1.1.1 核磁共振原理 |
1.1.2 核磁共振波谱学 |
1.2 核磁共振定量 |
1.2.1 核磁共振定量原理 |
1.2.2 核磁共振定量方法 |
1.2.3 核磁共振定量应用 |
1.3 核磁共振定量磷谱法 |
1.3.1 核磁共振定量磷谱简介 |
1.3.2 核磁共振定量磷谱特点 |
1.3.3 核磁共振定量磷谱应用 |
1.3.3.1 医药分析、纯度分析及组分测定、环境分析方面的应用 |
1.3.3.2 水解历程及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3.3 生物代谢、聚合物测定、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
1.3.3.4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4 磷 |
1.4.1 含磷化合物 |
1.5 含磷化合物分析方法 |
1.5.1 光谱方法 |
1.5.2 色谱方法 |
1.5.2.1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
1.5.3 生物传感技术、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 |
1.5.4 电化学方法 |
1.5.5 质谱方法 |
1.5.6 X射线方法 |
1.5.7 核磁共振方法(NMR)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1)P NMR谱测定药品依替膦酸二钠和胞磷胆碱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条件 |
2.2.3 溶液的配制 |
2.2.3.1 ED溶液的配制 |
2.2.3.2 胞磷胆碱钠溶液的配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D片中依替膦酸钠、磷酸盐、亚磷酸盐含量测定 |
2.3.1.1 考察实验参数、定性定量分析样品溶液 |
2.3.1.2 线性范围、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考察 |
2.3.1.3 利用~(31)P NMR谱和药典标准方法测定ED片 |
2.3.1.4 结论 |
2.3.2 胞磷胆碱钠胶囊中胞苷-5,磷酸、氯化磷酰胆碱钙盐、胞磷胆碱钠含量的测定 |
2.3.2.1 样品溶液的定性定量分析 |
2.3.2.2 线性范围、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考察 |
2.3.2.3 胞磷胆碱钠胶囊含量测定 |
2.3.2.4 结论 |
第三章 ~(31)P NMR谱测定无机化工产品次亚磷酸钠和亚磷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条件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3.1 次亚磷酸钠样品溶液的配制 |
3.2.3.2 亚磷酸样品溶液的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次亚磷酸钠中磷酸盐、亚磷酸盐、次亚磷酸钠含量的测定 |
3.3.1.1 样品溶液的定性分析 |
3.3.1.2 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考察、实际样品的测定 |
3.3.1.3 结论 |
3.3.2 亚磷酸中亚磷酸、磷酸含量测定 |
3.3.2.1 样品溶液的定性分析 |
3.3.2.2 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考察、实际样品的测定 |
3.3.2.3 结论 |
第四章 ~(31)P NMR谱测定磷肥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及总磷含量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条件 |
4.2.3 前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过磷酸钙磷肥样品定性分析 |
4.3.2 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考察、过磷酸钙磷肥测定结果 |
4.3.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四、过磷酸钙生产有关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 房娜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生物炭复合肥料的制备及其对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效应[D]. 魏张东. 河南大学, 2019(01)
- [3]新时代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新机遇[J]. 汤建伟,许秀成,化全县,刘咏,王保明,刘丽. 磷肥与复肥, 2018(05)
- [4]过磷酸钙和磷铵肥料粉体造粒工艺研究[D]. 韩亚伟. 郑州大学, 2016(02)
- [5]增效过磷酸钙的制备与肥效研究[D]. 李庆忠.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低品位磷矿制备过磷酸钙系复混肥工艺开发[D]. 董盼远. 郑州大学, 2016(02)
- [7]浓酸矿粉法制备过磷酸钙基复混肥的工艺开发[D]. 高德振. 郑州大学, 2014(05)
- [8]稻秆腐解影响条件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的影响[D]. 朱雅琪. 长安大学, 2019(01)
- [9]土壤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D]. 项子宸.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10]几种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田智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