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三乙二醇醚抽提煤油中芳烃(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玉[1](2020)在《抽提过程物性模型及应用》文中指出抽提技术作为分离单元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操作安全、应用范围广、适合大规模化处理、分离效率高、连续性好、经济效益高等优势。研究发现,将已有热力学模型应用于某些具有较强非理想性体系的抽提过程流程模拟时,会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对于抽提过程物性模型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以芳烃抽提、苯抽提、丁二烯抽提的实际生产工艺为背景,收集并测定了大量与实际生产相关的相平衡数据,为抽提过程的准确模拟提供了足够的基础数据。在相平衡数据搜集过程中采用了查阅文献、书籍、数据库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的汽液、液液相平衡数据,包括C4与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烷烃与环丁砜体系;在实验部分采用相平衡釜法,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多个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通过面积检验法和Othmer-Tobias方程分别对汽液、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质量检验。1-丁烯-正丁烷和1,3-丁二烯-DMF两个二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通过了面积检验法,偏差D分别为1.37%、1.95%。正庚烷-甲苯-环丁砜、3-甲基戊烷-甲苯-环丁砜、环戊烷-甲苯-环丁砜、1-辛烯-甲苯-环丁砜四个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通过Othmer-Tobias方程进行检验,数据经过拟合后,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91、0.997、0.991、0.993,数据可靠性较好。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热力学模型参数,并利用所得模型参数对体系中的平衡组成进行预测和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对热力学模型的实用性进行检验。从结果来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基本都控制在10%以内,数据吻合程度较高。运用自主开发的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芳烃抽提、苯抽提以及丁二烯抽提装置的全流程模拟。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模型,将回归得到的NRTL和UNIQUAC模型参数应用于相对应的抽提过程模拟计算中。由模拟结果可见,产品质量均可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塔设备计算结果与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工艺指标接近,塔温度与实际值的最大偏差为1.1℃,各流股中关键组分含量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64%。数据表明,相平衡数据回归所得的模型参数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抽提过程的流程模拟,模型参数适用性较好。利用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抽提过程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计算,为实际生产装置提供可靠的科学指导。
白银鸽[2](2018)在《离子液体结构设计及萃取分离含羧酸及含酯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液萃取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多种体系中各组分的分离。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工的兴起,选择可替代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成为液液萃取的热点。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结构可调的绿色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萃取分离中。本论文针对C2/C4路线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甲基丙烯酸(MAA)/丙酸(PA)/乙酸(HAc)/乙酸乙酯(EA)/水(H20)等混合体系的分离问题,设计了系列新型离子液体萃取剂用于MAA-H2O、MAA-HAc、PA-HAc和EA-H20的分离。实验测定了离子液体萃取过程的基础数据,结合实验表征和量化计算,对离子液体萃取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初步解析,以期对离子液体萃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计和合成了咪唑类和季铵盐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来回收低浓度水溶液中的MAA。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对MAA萃取的影响,发现阴离子对MAA萃取具有较大影响,萃取分配系数按如下顺序递减[BF4]->[NTf2]->[PF6]-。溶剂化显色研究表明,离子液体萃取MAA的分配系数与其氢键碱性值正相关。通过红外光谱和量化计算等方法对离子液体萃取MAA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和MAA之间的氢键作用对酸的萃取起主要作用,并且以离子液体阴离子和MAA之间的氢键作用为主导。基于此,设计合成了具有强氢键碱性的[N8,8,8,1]Cl用以萃取回收水溶液中的MAA,分配系数达到了 42.15,是常规工业溶剂正己烷的49倍。(2)设计了羧基功能化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三辛基甲基丁二酸铵([A336]Suc)、三辛基甲基天门冬氨酸铵([A336]Asp)、三辛基甲基谷氨酸铵([A336]Glu)、三辛基甲基三氟乙酸铵([A336]TFA)和三辛基甲基邻苯二甲酸铵([A336]Pha)用于MAA和HAc的选择性分离。阴离子上的羧基官能团使得离子液体具有较强的氢键碱性,其中[A336]Suc的氢键碱性最强,萃取得到MAA对HAc的选择性系数达到54.70,是三辛铵萃取剂的2倍。红外分析表明[A336]Suc与MAA或HAc之间形成了氢键作用。进一步通过量化计算对离子液体与羧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336]Suc与MAA之间强的氢键作用是选择性分离MAA和HAc的关键。(3)低粘度离子液体设计及选择性萃取分离PA-HAc混合物。针对离子液体高粘度的问题,设计了低粘度的三辛基甲基丙二酸铵([A336]Mal)、三己基十四烷基丙二酸膦([P6,6,6,14]Mal)和三己基十四烷基顺丁烯二酸膦([P6,6,6,14]Male)离子液体用于水溶液中PA和HAc的萃取分离。由于[Male]-阴离子的内氢键作用削弱了阴阳离子之间和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6,6,6,14]Male离子液体的粘度最低,303.15K的粘度为292.82mPa·s,相较于[A336]Suc降低了 75.89%。将[P6,6,6,14]Male应用于PA和HAc的选择性分离中,选择性系数为10.09,优于传统有机溶剂磷酸三丁酯。(4)亲水性离子液体设计及对EA-H2O体系的萃取分离。EA-H2O二元共沸物的存在导致EA-H2O混合物的脱水较为困难,利用亲水性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可以较好的将EA中的水分脱除掉。在设计的亲水性离子液体中,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2mim]OAc)具有最好的脱除EA中水的能力,其萃取分离水的分配系数达到711.26,选择性系数达到26444.81,3级萃取后EA水含量可由2.75wt%降至0.0084wt%。通过量化计算发现[C2mim]OAc和水之间存在强的氢键作用,使得[C2mim]OAc-H2O之间的作用能大于EA-H2O以及[C2mim]OAc-EA之间的作用能,说明氢键作用是离子液体选择性分离EA中水的主要原因。
施志国,张翠金[3](2018)在《芳烃抽提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国内外已经工业化的芳烃抽提工艺方法以及各方法所用的溶剂,阐述了芳烃抽提的基本原理,对比了各种芳烃抽提工艺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展望了芳烃抽提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包文杰[4](2015)在《煤直接液化粗油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研究》文中认为煤直接液化粗油中含有酚类和芳烃化合物,在加氢精制过程中酚类化合物会消耗大量的氢气,并产生水,增加了加氢精制的成本。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法分析了煤直接液化油的族组成,借助GC/MS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煤液化油中酚含量在10%以上,主要以苯酚、甲酚、二甲酚等低级酚的形式存在;芳烃占煤直接液化粗油物质组成的60%左右,且结构复杂,其中BTX、萘系和菲系等多环芳烃占主要组成部分。借鉴煤焦油脱酚技术,利用碱盐溶液脱除液化油中的酚类,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探究各个工艺参数对其脱酚效果的影响。经过试验考察影响脱酚效果的因素,获得了较佳效果的脱酚条件,在此条件下液化油中酚类化合物分离率可达88%以上,获得的酚盐产物通过二氧化碳解析后,酚类化合物的总回收率大于70%。同时对模拟油在非恒界面状态下脱酚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出实验条件下的脱酚反应活化能为47.01 KJ/mol。利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脱酚后液化油中的芳烃化合物,采用混配糠醛和环丁砜溶剂在试验条件下液化油中芳烃的分离率大于80%,过程溶剂回收量在90%以上,一次回收溶剂纯度大于90%。由此提出了煤直接液化油分离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技术路线,分离得到的产物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粗酚和芳烃产品,可提高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价值。
杜平安[5](2011)在《脱沥青油高效利用双向组合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炼油企业重组分利用的现状,本论文提出了脱沥青油(DAO)高效利用的双向组合工艺,即将溶剂脱沥青工艺所得到的脱沥青油选用溶剂进一步抽提,对取得的轻质化抽余油进行催化裂化,提高了轻油收率;抽出油可用作为高等级道路沥青调合的优良软组分,使得用石蜡基原油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选择糠醛、环丁砜、N-甲酰吗啉、环氧氯丙烷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五种溶剂对DAO进行了单级抽提实验研究,结合溶解性和选择性优选出DAO-糠醛体系和DAO-NMP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体系的最佳抽提条件为:DAO-糠醛抽提体系:温度为75℃,剂油比为3.0;DAO-NMP体系:温度为70~75℃,剂油比为1.5-2.0。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为工具,选用其中的倾析器(Decanter)模块对上述两个抽提体系的单级相平衡实验进行模拟计算与优化,选用KUOP法描述DAO特性组成,考察不同的热力学方法对抽提结果的影响,并与相平衡实验结果相对照,筛选出抽提效果相对较好的UNIFAC法。计算结果表明:对DAO-糠醛体系,七组实验对应的模拟结果均能在相同DAO族组成特性的条件下,得到满足误差要求(≤5%)的结果;DAO-NMP体系,在相同DAO族组成的条件下,五组实验对应的模拟数据均能够满足误差要求(≤5%);在此基础上选择抽提(Extract)模块分别模拟计算了两体系两级抽提过程,计算结果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建立了DAO连续抽提转盘抽提塔装置,分别考察了环丁砜,N-甲酰吗啉,糠醛和NMP的试验运行情况,优化了抽提操作参数,并进一步考察了溶剂回收系统的稳定性。从四个阶段的连续抽提实验可知:1)较为合适的溶剂可选糠醛和NMP,这也与单级相平衡实验得出的结论一致;2)NMP对芳香分的选择性高,收率也很高;但是,NMP与原料油的相对密度太小,两相分层困难,造成下层产品饱和分过高。可考虑将NMP和原料油先静态或动态混合,再进入塔内静置分层;3)采用闪蒸-汽提流程回收溶剂,溶剂回收率高,且能满足双向组合工艺的要求。考察了DAO抽出油调合重交沥青的性能,对脱油沥青(DOA)及调合沥青的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DOA和拔头重油浆二组分调合沥青实验,所得的沥青产品除针入度比指标外,其它指标均可满足GB/T15180-2000 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标准;DOA、DAO糠醛抽出油和拔头重油浆三组分调合沥青实验,即增加DAO糠醛抽出油调合组分后,调合沥青样1和调合沥青样2的蜡含量明显降低;10℃和15℃延度均大于150cm,表现出非常好的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对DAO及经糠醛抽提得到精制抽余油A和B的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考评。从裂化性能对比来看,原料A和B的轻油收率及转化率有较大幅度增加,重油产率大幅度降低,说明原料A和原料B的催化裂化性能明显优于DAO;从裂化产品的组成和性质来看,原料A、原料B和DAO的汽油馏分的密度分别为771.5kg/m3、759.5kg/m3和758.3kg/m3;硫含量分别为0.27m%、0.30m%和0.31m%;烯烃含量分别为39.1v%、46.5v%和52.6 v%;芳烃含量分别为43.9 v%、33.3 v%和31.2 v%。与DAO相比,原料A和原料B的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明显降低,芳烃含量明显增加,硫含量也有所下降。也就是说,DAO经过糠醛抽提工艺处理后,所得到的抽余油有利于生产质量更好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A、原料B和DAO的柴油馏分的实际胶质分别为244mg/(100ml)、362mg/(100ml)和405 mg/(100ml),说明原料A、原料B的催化裂化柴油性质优于DAO的催化裂化柴油性质,这与原料A、原料B的催化裂化性能优于DAO是吻合的。
李洋洋[6](2011)在《煤液化残渣利用及液化油芳烃萃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液化油为原料,对液化残渣进行了加氢及气化反应性研究,对液化油进行了芳烃萃取试验。在微型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氢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及氢初压对液化残渣加氢转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氢初压6MPa时,较佳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70℃和30min,在此条件下,液化残渣中PAA转化成油和气的转化率为41.59%,在相同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下,氢初压为3MPa时,PAA的转化率明显降低。以水蒸气为气化剂,考察了神华煤焦和神华煤液化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结果发现:神华煤焦的反应性明显高于神华煤液化残渣焦的反应性。采用常减压精馏方法将液化油切割成馏分1、馏分2和馏分3,馏分2中芳烃含量为71.03%,馏分3中芳烃含量为46.57%。以馏分2和馏分3为原料,系统地考察了不同萃取溶剂、剂油比、萃取温度和混合溶剂等因素对馏分2和馏分3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丁砜对上述两种馏分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内(40-60℃),温度对萃取效果没有明显影响;环丁砜与糠醛混合溶剂对馏分2的萃取效果优于单一的环丁砜溶剂,在环丁砜中掺混0.5-1.0%的水对馏分2的萃取效果也优于无水环丁砜对馏分2的萃取效果。
李海燕[7](2008)在《绿色脱硫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法规的日趋严格,液体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硫含量标准日趋苛刻。面对这种不断降低的硫含量要求,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受到挑战,非加氢脱硫工艺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以戊烷、噻吩/石油醚为原料,研究了萃取、氧化—萃取等非加氢脱硫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脱硫条件。萃取脱硫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含硫24.4mg/L的戊烷原料,适宜的萃取脱硫条件为:20%的NaOH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温度15℃,静置时间15min,剂油比0.6:1,二级萃取。在此条件下,戊烷的硫含量从24.4mg/L降至2.304mg/L,脱硫率达到90.56%。(2)对于含硫200mg/L的噻吩/石油醚体系,适宜的萃取脱硫条件为:95%乙醇与DMF的体积比为0.1:1的复合溶剂为萃取剂,萃取温度15℃,剂油比1:1,静置时间10min,二级萃取。在此条件下,硫含量从200mg/L降至20mg/L以下,脱硫率达90%以上,在此萃取条件下,直馏汽油的硫含量从179.3mg/L降至81.342mg/L,脱硫率达到54.63%。氧化—萃取脱硫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含硫24.4mg/L的戊烷原料,适宜的氧化条件为:原料10mL,双氧水0.5mL,钨酸0.009g,甲醇0.8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0min;然后采用蒸馏水在萃取温度为15℃,静置时间15min,剂油比2:1的条件下进行一次萃取。在此条件下,硫含量降至0.489mg/L,远远满足工业生产要求。(2)对于含硫24.4mg/L的戊烷原料,适宜的氧化条件为:原料15mL,过氧乙酸0.5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80min;然后采用0.625%的NaOH溶液在萃取温度为15℃,静置时间为15min,剂油比为2:1的条件下进行一次萃取。在此条件下,硫含量从24.4mg/L降至3.423mg/L,脱硫率达到85.97%。(3)对于含硫24.4mg/L的戊烷原料,适宜的氧化条件为:原料15mL,过氧乙酸0.5mL,氯化铁0.03g,氧化温度30℃,反应40min;采用蒸馏水在萃取温度15℃,静置时间15min,剂油比2:1的条件下进行一次萃取。在此条件下,硫含量从24.4mg/L降至3.827mg/L,脱硫率达到84.32%。(4)对含硫200mg/L的噻吩/石油醚体系,适宜的氧化条件为:原料10mL,双氧水0.04mL,丝光沸石0.03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90min;然后采用95%乙醇与DMF体积比为0.1:1的复合溶剂在萃取温度15℃,静置时间为10min,剂油比1:1的条件下进行二次萃取,硫含量降至4mg/L以下,远远满足硫含量限制标准。在相同的氧化—萃取条件下,直馏汽油的硫含量从179.3mg/L降至43.268mg/L,脱硫率达到75.87%。
王健[8](2007)在《芳烃抽提过程流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芳烃是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芳烃抽提工艺是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将原料油中的非芳烃除去,得到浓度较高的芳烃产品。初步研究和对比发现,将目前已公开的热力学模型用于该过程的模拟时,均存在较大误差。本文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利用UNIFAC官能团法对照已公开发表的现场数据,对用于描述抽提过程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修改,从而实现了对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准确模拟。芳烃抽提体系含有溶剂环丁砜和水,非理想性很强,该状况对全流程的计算机模拟造成了很大困难。通过对各塔的初步模拟可以看出,Aspen Plus提供的模型的内部参数群对环丁砜和芳烃体系非理想性描述不准确。只有现场多元气液平衡数据才能作为计算依据,但大部分此类数据没有公开发表。此时软件现有热力学模型合理选用或可用性验证成为本项研究进展下去的关键问题。通过参照已有数据以及根据UNFIC官能团法及部分文献,对气液平衡数据进行了估算。本文针对流程中模块的特点分别使用不同的热力学模型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抽提塔和抽余油水洗塔使用根据工艺包数据修改后的UNIQUAC模型;提馏塔使用GRAYSON模型;水汽提塔使用WILS-RK模型;回收塔使用NRTL-RK模型;由于换热器和混合器这些模块的条件和其相关的塔比较接近,所以采用相近原则选择模型,所得结果十分理想。利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定进料条件的芳烃抽提工艺流程可以作为工艺软件包来使用。
许杰,朱玉明,郝立刚[9](2005)在《芳烃分离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介了国内外芳烃分离溶剂抽提的5种方法:Udex法、环丁砜(Sulfolane)法、N-甲基吡咯烷酮(Arosolvan)法、二甲基亚砜(DMSO)IFP法及N-甲酰基吗啉(Formex)法。比较了抽提蒸馏(ED)、重整汽油抽提蒸馏脱苯工艺(SED)和环丁砜工艺技术经济指标。
许杰,朱玉明[10](2005)在《苯类芳烃分离技术》文中指出综述了国内外苯类芳烃分离的主要方法——溶剂抽提法和吸附分离法。溶剂抽提法包括Udex,Sulfolane,Arosolvan,IFP以及Formex法,分别介绍了5种溶剂抽提法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芳烃回收率及消耗指标;对抽提溶剂进行综合比较,认为环丁砜综合性能最好,其次是N-甲酰吗啉和四乙二醇醚,但N-甲酰吗啉作为抽提溶剂将是新趋势。介绍的吸附分离法是美国UOP公司开发的Parex工艺,包括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装置、钡离子或钾离子交换的X或Y型沸石吸附剂,甲苯、混合二乙苯、对二乙苯以及1,2,3,4-四氢化萘脱附剂。
二、用三乙二醇醚抽提煤油中芳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三乙二醇醚抽提煤油中芳烃(论文提纲范文)
(1)抽提过程物性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抽提技术 |
1.1.1 抽提技术的发展 |
1.1.2 抽提工艺 |
1.2 抽提过程热力学模型 |
1.2.1 Margules模型 |
1.2.2 Wilson模型 |
1.2.3 NRTL模型 |
1.2.4 UNIQUAC模型 |
1.3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 |
1.3.1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
1.3.2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应用 |
1.4 课题背景、内容及目的 |
1.4.1 课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抽提过程相平衡数据收集与测定 |
2.1 相平衡数据的收集 |
2.1.1 相平衡数据 |
2.1.2 数据质量检验 |
2.2 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测定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相平衡实验数据 |
2.2.3 实验数据检验 |
2.3 本章小结 |
3 抽提过程热力学模型及参数 |
3.1 模型建立及说明 |
3.2 模型参数回归计算 |
3.3 抽提过程热力学模型参数回归 |
3.3.1 1-丁烯–正丁烷体系 |
3.3.2 1,3-丁二烯–DMF体系 |
3.3.3 正庚烷–甲苯–环丁砜体系 |
3.3.4 3-甲基戊烷–甲苯–环丁砜体系 |
3.3.5 环戊烷–甲苯–环丁砜体系 |
3.3.6 1-辛烯–甲苯–环丁砜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抽提过程模拟验证 |
4.1 芳烃抽提流程模拟 |
4.1.1 建模及数据的确定 |
4.1.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3 芳烃抽提模拟验证结论 |
4.2 苯抽提流程模拟 |
4.2.1 建模及数据的确定 |
4.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3 苯抽提模拟验证结论 |
4.3 丁二烯抽提流程模拟 |
4.3.1 建模及数据的确定 |
4.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3 丁二烯抽提模拟验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离子液体结构设计及萃取分离含羧酸及含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溶液中羧酸回收技术 |
1.1.1 精馏法回收水溶液中羧酸 |
1.1.2 吸附法回收水溶液中羧酸 |
1.1.3 萃取法回收水溶液中羧酸 |
1.2 乙酸乙酯和水的分离技术 |
1.2.1 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
1.2.2 膜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
1.2.3 萃取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
1.3 液液萃取基本原理及萃取剂 |
1.3.1 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 |
1.3.2 萃取剂 |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甲基丙烯酸和水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材料和仪器 |
2.1.2 离子液体合成 |
2.1.3 萃取方法 |
2.1.4 离子液体氢键碱性测定 |
2.2 量化计算方法 |
2.3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甲基丙烯酸和水实验研究 |
2.3.1 离子液体结构的影响 |
2.3.2 萃取时间的影响 |
2.3.3 萃取温度的影响 |
2.3.4 溶剂比的影响 |
2.3.5 甲基丙烯酸浓度影响 |
2.3.6 离子液体水含量的影响 |
2.4 萃取过程机理分析 |
2.4.1 红外分析 |
2.4.2 离子液体和甲基丙烯酸相互作用分析 |
2.4.3 溶剂化效应的影响 |
2.5 离子液体循环使用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甲基丙烯酸和乙酸 |
3.1 实验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A336]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3.1.3 萃取过程 |
3.1.4 计算方法 |
3.2 [A336]类离子液体的表征分析 |
3.2.1 [A336]类离子液体结构表征 |
3.2.2 [A336]类离子液体物性测定 |
3.3 离子液体萃取回收甲基丙烯酸和乙酸 |
3.4 选择性分离甲基丙烯酸和乙酸 |
3.4.1 乙酸浓度的影响 |
3.4.2 萃取时间 |
3.4.3 离子液体浓度 |
3.4.4 溶剂比 |
3.4.5 萃取温度 |
3.5 [A336]Suc萃取机理分析 |
3.5.1 红外分析 |
3.5.2 量化计算 |
3.6 小结 |
第4章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丙酸和乙酸 |
4.1 实验方法 |
4.1.1 材料和仪器 |
4.1.2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4.1.3 萃取过程 |
4.1.4 计算方法 |
4.2 离子液体表征分析 |
4.2.1 结构表征 |
4.2.2 离子液体密度 |
4.2.3 离子液体粘度 |
4.2.4 离子液体热稳定性 |
4.2.5 离子液体极性参数 |
4.3 离子液体选择性分离丙酸和乙酸实验研究 |
4.3.1 单一酸水溶液的萃取 |
4.3.2 丙酸和乙酸的选择性分离 |
4.4 离子液体的量化计算研究 |
4.4.1 离子液体RDG分析 |
4.4.2 离子液体拓扑分析 |
4.4.3 离子液体相互作用分析 |
4.5 离子液体和羧酸之间相互作用研究 |
4.5.1 静电势分析 |
4.5.2 [P_(6,6,6,14)]Male与乙酸/丙酸相互作用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
5.1 实验部分 |
5.1.1 材料和仪器 |
5.1.2 萃取过程 |
5.1.3 计算方法 |
5.2 离子液体的筛选和设计 |
5.2.1 阳离子的选择 |
5.2.2 阴离子的选择 |
5.3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分析 |
5.3.1 离子液体合成及结构表征 |
5.3.2 离子液体物性测定 |
5.4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
5.4.1 离子液体结构影响 |
5.4.2 萃取时间影响 |
5.4.3 溶剂比影响 |
5.4.4 离子液体中含水量 |
5.4.5 萃取温度 |
5.4.6 多级萃取 |
5.5 萃取机理分析 |
5.5.1 表面静电势分析 |
5.5.2 RDG分析 |
5.5.3 相互作用能分析 |
5.6 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芳烃抽提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芳烃的抽提原理 |
2 芳烃的抽提工艺 |
2.1 国外芳烃抽提技术 |
2.1.1 Udex法 |
2.1.2 Sulfolane法 |
2.1.3 Arosolvan法 |
2.1.4 IFP法 |
2.1.5 Morphylane工艺技术 |
2.1.6 GT-BTX工艺技术 |
2.2 国内芳烃抽提技术 |
2.2.1 SUPER-SAE-Ⅱ技术 |
2.2.2 SED技术 |
3 国内芳烃抽提技术展望 |
4 结语 |
(4)煤直接液化粗油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煤直接液化技术概况 |
1.1.1 国内外先进煤直接液化工艺 |
1.1.2 煤直接液化油加工利用概述 |
1.1.3 煤直接液化油深加工利用的前景 |
1.2 煤液化油中酚类组分的分离与提取进展研究 |
1.2.1 煤液化油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
1.2.2 煤液化油中粗酚分离提取的方法 |
1.3 煤液化油中芳烃分离的进展研究 |
1.3.1 煤液化油中芳烃的分析方法 |
1.3.2 芳烃分离技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煤直接液化油性质分析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元素分析 |
2.2.2 煤液化油馏程分析 |
2.2.3 煤液化油原料油和轻组分油的族组分分析 |
2.2.4 煤液化油酚含量分析 |
2.2.5 SPA常一线油GC/MS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化粗油中酚类化合物分离提取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模拟液化粗油中酚类化合物分离试验现象分析 |
3.2.2 模拟液化粗油中酚类化合物分离研究 |
3.2.3 酚盐的酸化回收粗酚实验研究 |
3.3 煤直接液化油样品油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液化油分离酚类实验结果分析 |
3.3.2 液化油回收粗酚实验结果分析 |
3.4 煤直接液化油酚类分离提取的机理研究 |
3.4.1 正交方法探索酚类分离回收影响因素的研究 |
3.4.2 碱盐分离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
3.4.3 酚类分离试验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化粗油中芳烃化合物萃取分离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
4.2 溶剂萃取条件探索 |
4.3 液化油芳烃萃取分离效果分析 |
4.4 煤直接液化油提酚和芳烃化合物的技术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5)脱沥青油高效利用双向组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石油炼制技术特点 |
2.1.1 加工规模大型化 |
2.1.2 原料路线多样化 |
2.1.3 市场需求多元化 |
2.1.4 环保法规严格化 |
2.1.5 节能降耗目标化 |
2.2 溶剂脱沥青技术 |
2.2.1 溶剂脱沥青技术特点 |
2.2.2 溶剂脱沥青技术研究进展 |
2.2.3 国外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概述 |
2.2.4 我国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现状 |
2.3 芳烃抽提 |
2.3.1 芳烃抽提工艺特点 |
2.3.2 芳烃抽提过程模拟 |
2.3.3 脱沥青油抽提工艺 |
2.4 脱油沥青调和高等级道路沥青 |
2.4.1 沥青的特性 |
2.4.2 SARA组分 |
2.5 DAO及其抽余油的催化裂化 |
2.6 组合工艺 |
2.6.1 IGCC组合工艺 |
2.6.2 催化裂化相关组合工艺 |
2.6.3 其它相关组合工艺 |
第3章 DAO溶剂抽提工艺中溶剂的筛选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原料与试剂 |
3.1.3 实验流程 |
3.1.4 四组分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溶剂的筛选 |
3.2.1 溶解性能 |
3.2.2 选择性能 |
3.3 DAO-糠醛体系 |
3.3.1 温度的影响 |
3.3.2 剂油比的影响 |
3.4 DAO-NMP体系 |
3.4.1 温度的影响 |
3.4.2 剂油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沥青油溶剂抽提过程模拟 |
4.1 模块 |
4.2 热力学方程 |
4.3 K_(UOP)方法 |
4.4 脱沥青油单级抽提过程模拟 |
4.5 脱沥青油两级抽提过程 |
4.5.1 DAO-糠醛体系 |
4.5.2 DAO-NMP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DAO溶剂连续抽提及溶剂回收过程 |
5.1 DAO溶剂连续抽提过程 |
5.2 连续抽提实验设备及流程 |
5.2.1 实验设备 |
5.2.2 转盘抽提塔的操作流程 |
5.3 四个阶段的连续抽提实验 |
5.3.1 糠醛溶剂实验情况 |
5.3.2 环丁砜和N-甲酰吗啉为抽提溶剂实验 |
5.3.3 NMP和糠醛作为抽提溶剂实验 |
5.3.4 糠醛作为抽提溶剂的验证实验 |
5.4 溶剂回收过程 |
5.4.1 闪蒸-汽提流程 |
5.4.2 闪蒸-汽提回收NMP |
5.4.3 闪蒸-汽提回收糠醛 |
5.4.4 闪蒸-汽提的优势 |
5.5 小结 |
第6章 DOA及DAO糠醛抽出油用于调合重交道路沥青的配伍性 |
6.1 影响调合沥青质量因素的分析 |
6.1.1 调合组分的化学组成对沥青质量的影响 |
6.1.2 针入度比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6.1.3 蜡对道路沥青性能的影响 |
6.2 试验部分 |
6.2.1 试验原料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3 组合工艺操作条件选择 |
6.3.1 组合工艺流程 |
6.3.2 溶剂脱沥青工艺 |
6.3.3 油浆拔头工艺 |
6.3.4 DAO糠醛抽提工艺 |
6.4 沥青调合 |
6.4.1 用DOA和拔头重油浆二组分调合 |
6.4.2 用DOA、DAO糠醛抽出油和拔头重油浆三组分调合 |
6.4.3 改进措施 |
6.5 DOA及调合沥青的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表征 |
6.5.1 微观结构 |
6.5.2 流变性能 |
6.6 小结 |
第7章 DAO及其糠醛抽余油的催化裂化性能 |
7.1 实验部分 |
7.1.1 实验原料 |
7.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7.1.3 实验步骤 |
7.1.4 实验样品处理及分析 |
7.1.5 实验条件 |
7.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2.1 三种催化原料性质对比 |
7.2.2 三种催化原料裂化性能对比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习期间论文的发表情况 |
(6)煤液化残渣利用及液化油芳烃萃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煤加氢液化发展史 |
1.1.1 德国IGOR工艺 |
1.1.2 FFI低压加氢液化工艺 |
1.1.3 美国HTI工艺 |
1.1.4 日本NEDOL工艺 |
1.1.5 美国SRC溶剂精炼煤法 |
1.1.6 美国EDS供氢溶剂工艺 |
1.2 煤液化残渣的组成及特点 |
1.3 煤液化残渣的利用 |
1.4 煤液化残渣加氢 |
1.4.1 煤液化残渣加氢机理 |
1.4.2 煤液化残渣加氢工艺条件的影响 |
1.5 煤液化残渣的气化 |
1.5.1 煤液化残渣的气化机理 |
1.5.2 煤液化残渣气化的影响因素 |
1.6 液化油芳烃萃取 |
1.6.1 液化油芳烃萃取的必要性 |
1.6.2 制取芳烃的方法 |
1.6.3 溶剂萃取 |
1.6.4 溶剂萃取特点 |
1.6.5 溶剂萃取机理 |
1.6.6 溶剂萃取的工艺 |
1.6.7 影响溶剂萃取分离的因素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液化残渣加氢性能研究 |
2.1 化学试剂及试验原料 |
2.1.1 试验所需的化学试剂 |
2.1.2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液化残渣加氢反应 |
2.3.2 CLR加氢产物的分离分析 |
2.4 试验数据处理 |
2.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5.1 CLR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溶剂抽提 |
2.5.2 CLR的热重分析 |
2.5.3 CLR加氢性能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液化残渣的气化反应性 |
3.1 试验方法 |
3.1.1 干馏实验 |
3.1.2 干馏焦气化反应性实验 |
3.1.3 试验数据处理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1 CLR的干馏 |
3.2.2 不同干馏焦的气化反应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液化油芳烃萃取 |
4.1 原料油及试验试剂 |
4.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液化油精馏 |
4.3.2 液化油馏分芳烃萃取 |
4.4 试验数据处理 |
4.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5.1 液化油精馏所得馏分的组成分析 |
4.5.2 液化油馏分精馏所得馏分的萃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绿色脱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加氢脱硫 |
1.1.1 加氢脱硫催化剂 |
1.1.2 加氢脱硫进展 |
1.2 氧化脱硫 |
1.2.1 脱硫氧化剂 |
1.2.2 氧化脱硫进展 |
1.3 萃取脱硫 |
1.3.1 脱硫萃取剂 |
1.3.2 萃取脱硫进展 |
1.4 吸附脱硫 |
1.4.1 脱硫吸附剂 |
1.4.2 吸附脱硫进展 |
1.5 生物脱硫 |
1.5.1 生物脱硫菌 |
1.5.2 生物脱硫进展 |
1.6 烷基化脱硫 |
1.6.1 烷基化脱硫催化剂 |
1.6.2 烷基化脱硫进展 |
1.7 绿色氧化剂—双氧水 |
1.7.1 双氧水的性质 |
1.7.2 双氧水的应用 |
1.7.3 双氧水的合成 |
第二章 萃取脱硫技术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5 分析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戊烷体系 |
2.2.2 噻吩/石油醚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萃取脱硫技术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药品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戊烷体系 |
3.2.2 噻吩/石油醚体系 |
3.3 脱硫方法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芳烃抽提过程流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芳烃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1.2 芳烃的分离工艺 |
1.2.1 溶剂抽提 |
1.2.2 精馏和抽提精馏 |
1.2.3 结晶分离 |
1.2.4 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 |
1.2.5 其他分离技术 |
1.3 芳烃的溶剂抽提法 |
1.3.1 芳烃抽提原理 |
1.3.2 芳烃抽提方法 |
1.3.2.1 Udex法 |
1.3.2.2 Sulfolane法 |
1.3.2.3 Arosolvan法 |
1.3.2.4 IFP法 |
1.3.2.5 Formex法 |
1.3.3 芳烃溶剂抽提方法比较 |
1.3.3.1 抽提溶剂溶解力及选择性比较 |
1.3.3.2 抽提溶剂密度与比热容比较 |
1.3.3.3 抽提溶剂综合比较 |
1.4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
1.4.1 内容与作用 |
1.4.2 基本问题 |
1.4.3 数学方法 |
1.4.4 发展趋势 |
1.5 芳烃抽提工艺的计算机模拟 |
第二章 芳烃抽提模拟的理论基础 |
2.1 ASPEN PLUS数据库 |
2.2 ASPEN PLUS单元操作模型 |
2.2.1 换热器 |
2.2.2 精馏塔 |
2.2.3 抽提塔 |
2.3 热力学理论模型 |
2.3.1 气-液平衡计算 |
2.3.2 状态方程方法 |
2.3.3 活度系数方法 |
第三章 各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1 抽提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1.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1.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1.3 模拟计算 |
3.1.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1.3.2 热力学模型的修改 |
3.1.3.3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1.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1.4 小结 |
3.2 抽余油水洗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2.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2.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2.3 模拟计算 |
3.2.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2.3.2 热力学模型的修改 |
3.2.3.3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2.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2.4 小结 |
3.3 提馏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3.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3.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3.3 模拟计算 |
3.3.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3.3.2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3.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3.4 小结 |
3.4 水汽提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4.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4.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4.3 模拟计算 |
3.4.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4.3.2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4.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4.4 小结 |
3.5 回收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5.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5.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5.3 模拟计算 |
3.5.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5.3.2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5.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5.4 小结 |
第四章 芳烃抽提装置全工艺过程研究 |
4.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4.2 模拟计算 |
4.2.1 计算模型 |
4.2.2 工艺过程模拟计算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用三乙二醇醚抽提煤油中芳烃(论文参考文献)
- [1]抽提过程物性模型及应用[D]. 王冰玉.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离子液体结构设计及萃取分离含羧酸及含酯体系[D]. 白银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8(11)
- [3]芳烃抽提技术研究进展[J]. 施志国,张翠金. 化肥设计, 2018(02)
- [4]煤直接液化粗油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研究[D]. 包文杰.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1)
- [5]脱沥青油高效利用双向组合工艺研究[D]. 杜平安.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6]煤液化残渣利用及液化油芳烃萃取研究[D]. 李洋洋.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7]绿色脱硫技术研究[D]. 李海燕.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8]芳烃抽提过程流程模拟研究[D]. 王健. 天津大学, 2007(04)
- [9]芳烃分离技术进展[J]. 许杰,朱玉明,郝立刚.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5(03)
- [10]苯类芳烃分离技术[J]. 许杰,朱玉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