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绘学报》编辑工作条例(试行)(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亮[1](2019)在《不动产大数据的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大数据管理一直是GIS领域研究重点之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是典型的空间大数据,不动产登记数据模型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核心。本文以我国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出一种采用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存储模式并存的一种高阶数据模型,提高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大数据的查询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调研了国内外不动产登记与数据模型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当前现状梳理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对数据特征的抽象。因此,我们在模型设计之前分析下不动产数据特征,主要从数据来源、数据种类、数据量估算、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其次,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基础。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分别是从文件系统、文件与关系型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引擎、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大数据管理技术。将大数据管理技术应用到不动产数据模型设计中,特别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和大数据查询技术。然后,基于两个设计思路进行设计。一是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有机集成,二是采用ETL与ElasticSearch提升查询效率。设计流程是明确问题、设计思路和原则、概念模型研究、逻辑模型设计优化、物理模型设计、模型测试与验证。在现有概念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将数据逻辑模型分为汇总数据区、共享数据区数据。分别结合汇总数据区和共享数据区的特点,根据应用需要优化逻辑组织结构。针对网络和用户需要设计了物理模型。通过组织逻辑结构优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业务系统性能大大提升。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不动产大数据模型满足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应用需求,模型的建立为各省市的不动产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中国测绘学会40年回顾编写组[2](1999)在《中国测绘学会40年——创业、曲折、复苏、奋进、跨越的组曲》文中认为 中国测绘学会自1956年筹建、1959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一段坎坷之途和若干蹉跎岁月,进入了不惑之年。在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关中国测绘学术组织发展的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改良主义思潮发展,为抵制列强侵略和使中国富强,在知识界成立科学会形成时尚。清光绪22年(1896),邹代钧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地图学术团体——武昌舆地学会;光绪23年(1897),谭嗣同等创办了金陵测量会;光绪24年(1898),罗辉山等在郴州成立了舆算学会。民国时期,未曾建立测绘学术组织,测绘人员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中华地学会(葛绥成曾任会长)、天文学会(曹
付丽莉[3](2016)在《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与信息平台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不动产长期施行多部门分散登记和管理的模式与制度,导致不动产登记及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不动产登记权利存在矛盾冲突,不动产登记效率偏低,不动产物权体系不完整,不动产登记数据多源异构难以互通共享,登记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等多个方面。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家对不动产状况的全面掌握与有效管理。为此,本文在我国快速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背景下,依据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原则,探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内涵,研究不动产单元划分及不动产物权体系构建,提出适合我国不动产登记现状的模式及流程,重点研究不动产登记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及汇交技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发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并在我国多个省市县成功应用,为推进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以不动产统一登记理论方法探讨-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平台开发应用为技术路线图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从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角度,研究了不动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内涵,归纳总结了不动产登记机构管辖权,分析了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及其特征,探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理论及技术体系,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研究了面向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不动产单元构建方法,建立了土地登记单元、房地登记单元、地林登记单元、构筑物及海域登记单元和其他共五类登记单元,并分析了其与传统不动产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面向房地登记单元,分析了其空间特性和划分依据,突破房地登记空间、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以及房地登记单元不易于分割、合并的技术难题,创新提出基于拓扑关系的房地登记单元二维表达模型,为房地一体登记提供技术支撑。(3)针对我国当前缺少系统的、全面的不动产物权结构、管理、登记等法律法规的现状,通过梳理不动产物权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了内容全面、类型细致、结构合理的基于不动产单元的不动产物权、权利体系,以此为基础,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再造,为统一不动产登记依据提供了理论支撑。(4)针对不动产登记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提出基于本体的不动产登记数据集成方法,首先研究不动产领域本体的形式化表示、本体构建方法和本体映射方法,从而构建由本体构建、数据预处理、本体映射和数据集成四个过程组成的不动产登记数据集成流程,面向房、地登记数据集成,重点研究基于任务协同的房地登记数据集成方法,并以徐州市新城区房地登记数据集成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准确的完成房地登记数据集成,为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基础。(5)面向不动产登记数据需要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在纵向向上汇交共享的目标,设计了不动产登记数据四级汇交框架,研究了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实时数据的汇交技术方法和流程,研发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徐州新城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向国家不动产登记平台的规范化汇交,为我国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标准、内容的制定作出了有益探索。(6)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业务、流程模型,提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串联审核、并联审核、统一审核三种模式,研发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该平台在徐州市成功应用,颁发了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为推动我国不动产登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方雷[4](2011)在《基于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高效处理平台关键技术探索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关键技术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基于云计算的服务高效处理建模理论框架,解决了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策略、空间云服务索引创建与操作、空间数据高效并行操作等关键问题,并通过计算机编程构建了土地资源云平台(Cloud Service Platform of Land Resource,LRCSP)。最后,基于本文的理论框架和建模平台,对土地资源服务的高效处理做了4项实验研究,并展开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具体来说,文本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成果。重点讨论了云计算的基本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理论和4个成功的商业云计算平台参考架构。从三个学科的视角出发,总结了云GIS的内涵。以上述两点研究为基础提出一种云GIS的六层体系构架:物理层、虚拟层、数据层、服务组件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着重研究了该架构中的云计算各节点的自动部署策略;并针对平台的前台透明服务需求,从GIS服务的特点出发,提出云GIS服务模型,尤其设计了云GIS服务目录和可供用户进行简单编程的服务接口。针对平台的后台处理需求,提出云GIS平台的高性能并行处理数学模型:参照OGC服务链聚合模式,以原子服务和组合服务的角度分析了功能分解性;同时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数据结构出发,分析了两者的数据可分解性。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从面向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特点出发,提出面向云计算的土地资源云平台模型(LRCSP)。2、分析了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应的云GIS平台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虚拟计算节点任务分配模型、基于瓦片的动态地图发布策略以及并行数据库与MapReduce相结合的高效处理模型。在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研究中,除了提出基于格网预处理的STRTree的矢量数据并行划分的分布式存储策略和基于四叉树索引的栅格数据的并行划分的分布式存储策略之外,还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数据划分的最佳并行策略数学模型。在虚拟计算节点任务分配模型研究中,详细描述了任务分配算法,并在迁移决策阶段提出了计算节点的计算力模型。基于瓦片的动态地图发布策略即解决了一份空间数据经过数据划分并分布存储之后的地图可视化问题,也解决了由于土地数据变更频繁引起的可编辑地图动态更新的问题。在并行数据库与MapReduce相结合的高效处理模型研究中,研究两者优势互补的高效处理模型,并以分地类地物个数统计为例设计了利用MapReduce进行并行统计的算法,为其他类似的并行计算功能提供了借鉴。3、设计实现了原型平台并进行4组对比测试实验。实现并展示了土地资源云平台的3个功能模块:云资源管理模块、土地业务集成子系统和通用客户端。选取大数据量的矢量和栅格数据对土地资源云平台的4项关键技术进行测试。它们是:云存储性能测试中进行栅格数据并行剖分效率对比测试和矢量数据剖分效果对比测试;地图服务浏览性能测试中通过多次加载多计算节点的海量数据对效率进行测试;高效处理性能测试中对多节点的土地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用以确定MapReduce的编程模式下的服务效率;虚拟化负载均衡对比测试中将运行虚拟节点上的LRCSP与只安装一个操作系统的普通PC组成的集群系统进行容错、耗能和运行效率的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取云计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路径正确;提出的面向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平台模型展现出高效性、灵活性及扩展性,达到预期目标。作者在土地资源云平台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作为云GIS应用的一个补充,为后续研究与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段治文[5](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喻仙[6](2015)在《面向不动产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传统不动产的管理对象主要是针对二维宗地,并以宗地的地表权利实体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权属登记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土地的利用由地表向地上地下延伸,地上、地表和地下出现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基础设施,不动产对象的种类在横向上不断增多,权利在纵向上不断向立体化延伸。随着现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传统的二维、单一的不动产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势条件下不动产管理的需要。当前,三维空间信息技术与不动产管理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不动产管理模型——三维不动产管理。本文围绕三维不动产的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关系模型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所称不动产权利实体作为研究对象来开展三维不动产相关的工作,并将这些研究对象统称为产权体。以不动产权利实体为基础,权利空间为参考,分析各个不动产的特征,探讨产权体的表达方式。(2)在给出了产权体的表达后,进一步研究如何将现实中的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实体进行抽象,用几何实体来建模和表达。由于三维不动产管理应该支持多用途,它不仅要表达不动产的空间形态,还应支持三维不动产相关的空间分析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各类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在不动产表达和管理上的优劣,统筹考虑权利实体建模、表达、可视化、空间分析以及计算的需要,本文需要建立一种集成面元模型和体元模型优点的混合模型。(3)本文所建立的不动产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采用边界表达模型来表达产权体形体,用单纯复形模型来实现不动产之间的空间分析和技术。为了实现两种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本文研究了单纯形与单纯复形理论,提出了表达模型和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实现算法,并实现两个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4)为描述不动产之间存在的多维度复杂空间关系,本文基于维度模型提出一种适合不动产对象的三维空间拓扑关系模型,用来描述不动产之间的三维拓扑关系。最后基于不动产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中的体元模型,设计空间拓扑关系模型实现的算法思路。(5)为验证所提出的产权体建模方法和相关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一个原型系统。该系统设计了针对不规则产权体的模型构建功能、基于空间拓扑关系模型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等。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相关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许欢[7](2009)在《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由各种多元异构问题引起的“信息孤岛”现象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土地资源信息全面共享的最大障碍。近年来,网络服务技术的成熟以及网格服务(Grid Services)技术体系的形成,为解决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GIS Services)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将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网格技术和土地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三者相结合,选取了基于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技术集成网格技术的途径,提出了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构架了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最后,实现了按省、市、县三级划分的土地资源语义网格原型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当前GIS与网格技术集成的两种途径。鉴于传统途径,即在已有网格平台上搭建GIS功能的方法,在设计思路、采用的技术手段、遵循的标准规范、适合的应用场景等方面对区域管理领域的不适宜性,选取了基于OGC技术集成网格技术的途径。该技术途径目前在国内仅限于理论探讨,在国内外尚无在土地管理等区域管理领域的实践尝试。为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在区域管理领域实现该技术途径所涉及的各种问题。2、从语法角度探讨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的框架结构和实现技术,在借鉴OGC网络服务体系结构和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参考架构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土地资源服务的分类体系,提出了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的框架结构,并结合地理空间开放源码项目,给出了模型的解决方案。3、从语义角度尝试解决土地资源的语义异构问题。在对信息科学中的本体理论和本体工程方法进行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资源混合本体的结构,提出了本体开发和应用的一般技术路线,并通过解决三个具体问题,建立了本体应用的三种模式。4、在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的基础上,从土地资源网格的内涵着手,结合网格理论和网格技术,设计了基于网格服务的土地资源多级语义平台,研究了该平台的体系结构、网格服务的分级模式和网格结点的部署策略。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和部署了按照省、市、县三级划分的土地资源语义网格平台,并经过大数据量的测试,在实践中进行试用。研究表明,本文选取的OGC技术集成网格技术的途径是正确的;提出的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是可行的;所构架的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具有实用性;本研究所实现的按省、市、县三级划分的土地资源语义网格原型平台,达到预期目标。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提高土地资源共享与互操作水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
王华[8](2004)在《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质量影响因素及检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GIS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应用,空间数据库日渐庞大,数据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数据质量的好环直接影响着GIS应用、分析、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如何进行地图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对地图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价便成为测绘数字信息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几年全军测绘部队正在生产全国范围的1:25万新版协同图,众所周知,1:25万协同图是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战役用图,是指挥员研究战场形势、制定作战计划的主要用图,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部队作战训练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成为现代军事测绘保障的重要资源。在协同图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影响数据成果质量的因素,进而影响GIS应用、分析、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伴随着1:25万协同图的生产,对数据成果的精度分析、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针对1:25万协同图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了数据质量控制及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及研究内容,并介绍了1:25万协同图检查验收的目的和意义。 2、介绍了1:25万协同图的主要特点和生产流程及协同图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功能。 3、从生产条件、生产资料、作业参考图的制作及作业实施和检查验收人员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1:25万协同图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4、结合1:25万协同图的特点介绍了对其进行生产工程质量监理的意义和监理的特点及过程,总结了针对1:25万协同图的检查验收内容及方法。 5、设计并实现了1:25万协同图检查验收软件,并对其设计原则和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检查验收的流程及实现的技术途径。软件基本上实现了矢量图检查验收的所有功能,针对协同图的特点,对重点的检查验收的方面如更新内容的检查等在软件中也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另外针对协同图监理的过程,对图幅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形成了错误报告便于测绘生产单位更好地发现问题,指导今后的作业。
戚长梦[9](2013)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实现 ——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地籍管理随着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日益完善,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发展是提升我国土地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农村的地籍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有利于对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土地的合理规划、土地权属等信息的查询等,以方便农村的土地管理。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籍建库的现状、了解我国目前地籍建库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内容的基础上,较为深入的研究地籍建库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并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例详细的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的建设过程。阐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库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籍建库的管理导向型模式、地籍建库中的空间定位技术、地籍建库的研究对象、地籍建库中常见的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模型和特点,并探讨地籍建库关键技术。在介绍临川区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围绕着临川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的建立,详细的介绍了地籍建库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技术要点,制定了合理的建库技术方案,结合MapGIS、AutoCAD、弘图等软件完成了地籍数据库的建立、对地籍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转化、数据的入库、数据的质量分析等工作。通过该实例的实现重点分析了地籍建库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地籍建库中的数据质量控制、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科学合理划分等。结合农村地籍管理的特点和应用要求,通过临川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满足了临川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对土地相关的地籍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和变更,对临川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发证、对地籍所有权数据库维护更新和资源共享。
许士杰[10](2021)在《图书出版中地图插图的审读和处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出版中经常会涉及地图插图的审读和处置问题,由于地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敏感性,非地图专业编辑经常由于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感到无所适从。本文首先列举了编辑们审读处置地图插图的一般做法,然后从地图编制的法律法规入手并结合自身经验概括了地图中的常见问题,接下来分析研判了"内容简单的地图"和标准地图的特点及其潜在风险,又补充简述了地图送审的相关规定,最后在文末作了简要总结。
二、《测绘学报》编辑工作条例(试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绘学报》编辑工作条例(试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不动产大数据的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动产登记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不动产数据模型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不动产数据特征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种类 |
2.3 数据量估算 |
2.4 数据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3 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3.1 文件系统 |
3.2 文件与关系型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 |
3.3 空间数据库引擎 |
3.4 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3.5 大数据管理技术 |
3.5.1 大数据处理技术 |
3.5.2 大数据存储技术 |
3.5.3 大数据查询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动产大数据模型设计与验证 |
4.1 数据建模流程 |
4.2 设计思路和原则 |
4.2.1 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有机集成 |
4.2.2 ETL与ElasticSearch提升查询效率 |
4.3 不动产大数据的概念模型 |
4.3.1 业务概念模型 |
4.3.2 数据概念模型 |
4.4 汇总数据区数据组织与存储逻辑模型 |
4.4.1 属性库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 |
4.4.2 空间库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 |
4.4.3 权利人属性表的拆分 |
4.4.4 地图切片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 |
4.5 共享数据区数据组织与存储逻辑模型 |
4.5.1 存量数据抽取建库 |
4.5.2 增量数据抽取建库 |
4.5.3 ES查询模型构建 |
4.6 不动产大数据的物理模型 |
4.6.1 不动产业务内网物理模型 |
4.6.2 不动产业务外网物理模型 |
4.7 原型设计与模型验证测试 |
4.7.1 原型系统设计 |
4.7.2 测试软硬件环境 |
4.7.3 发证统计测试 |
4.7.4 查询性能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与信息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采用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不动产统一登记内涵探讨 |
2.1 不动产与不动产登记 |
2.2 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立与管辖权 |
2.3 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与特征 |
2.4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及技术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动产单元构建及房地登记单元模型研究 |
3.1 不动产单元概念与构建 |
3.2 房地登记单元的空间特性 |
3.3 基于空间认知的房地登记单元的划分方法 |
3.4 房地登记单元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动产物权体系构建与登记流程再造 |
4.1 物权的类型体系 |
4.2 分散登记时期不动产物权体系构成 |
4.3 基于不动产单元的不动产物权体系构建 |
4.4 基于不动产登记单元的不动产权利体系构建 |
4.5 依申请不动产登记一般程序分析 |
4.6 不动产登记流程再造 |
4.7 本章小结 |
5 不动产登记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
5.1 不动产登记数据分类及其特征 |
5.2 基于本体的不动产登记数据集成方法与模式 |
5.3 不动产登记领域本体构建 |
5.4 房产和土地登记数据集成技术 |
5.5 房产和土地登记数据集成实践 |
5.6 本章小结 |
6 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框架设计与技术开发 |
6.1 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的内容 |
6.2 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的框架设计 |
6.3 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技术开发 |
6.4 本章小结 |
7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
7.1 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
7.2 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框架设计 |
7.3 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模型构建 |
7.4 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功能设计与开发 |
7.5 基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的不动产登记模式 |
7.6 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应用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工作与总结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高效处理平台关键技术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
1.2 空间数据的传统高效处理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发展及现状 |
1.3 云计算 |
1.3.1 相关概念 |
1.3.2 云计算的优势 |
1.3.3 云计算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
1.4 研究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和特色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特色 |
1.5 章节安排 |
2 云GIS 平台理论框架及系统设计 |
2.1 云计算体系结构 |
2.1.1 基本体系结构 |
2.1.2 主流云计算平台参考架构 |
2.1.3 云计算平台总结 |
2.2 云GIS 的内涵 |
2.2.1 地理科学视角 |
2.2.2 社会科学视角 |
2.2.3 计算科学视角 |
2.3 云GIS 平台设计 |
2.3.1 云GIS 平台使用模式 |
2.3.2 云GIS 体系结构 |
2.3.3 云GIS 节点部署策略 |
2.3.4 云GIS 服务模型 |
2.3.5 平台的高效处理模型 |
2.4 土地资源云平台设计 |
2.4.1 平台体系结构 |
2.4.2 系统功能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云GIS 平台高效处理实现的关键技术 |
3.1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
3.1.1 简单的编程模式 |
3.1.2 数据存储和管理 |
3.1.3 虚拟化技术 |
3.2 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 |
3.2.1 空间数据并行划分存储策略概述 |
3.2.2 矢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 |
3.2.3 栅格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 |
3.2.4 基于数据划分的最佳并行处理策略数学模型 |
3.2.5 增量更新模型 |
3.3 虚拟计算节点任务分配模型 |
3.3.1 负载均衡的相关文献综述 |
3.3.2 预备知识 |
3.3.3 基于负载均衡的任务分配算法描述 |
3.3.4 计算节点计算力模型 |
3.4 基于瓦片的动态可编辑分布式地图发布 |
3.4.1 传统瓦片式地图缓存技术 |
3.4.2 动态缓存策略 |
3.4.3 讨论 |
3.5 并行数据库与MapReduce 相结合的高效处理服务实现 |
3.5.1 预备知识:Dryad 简介 |
3.5.2 算法描述 |
3.6 本章小结 |
4 土地资源云计算原型平台实现 |
4.1 系统运行环境 |
4.1.1 试验数据 |
4.1.2 试验环境 |
4.2 原型系统示例 |
4.2.1 云资源管理子系统 |
4.2.2 土地业务集成子系统 |
4.2.3 通用客户端 |
4.3 云式存储性能测试 |
4.3.1 栅格数据并行剖分对比测试 |
4.3.2 基于数据划分的栅格数据并行处理对比测试 |
4.3.3 矢量数据划分效果对比测试 |
4.4 地图服务浏览性能测试 |
4.4.1 测试环境 |
4.4.2 测试结果 |
4.4.3 结果讨论 |
4.5 地类汇总高性能统计测试 |
4.5.1 测试环境 |
4.5.2 测试结果 |
4.5.3 结果讨论 |
4.6 虚拟化负载均衡对比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几点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面向不动产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动产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
1.2.2 不动产三维空间拓扑关系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不动产相关概念 |
2.1.1 不动产概念 |
2.1.2 不动产对象权利关系 |
2.1.3 不动产基本单元划分 |
2.1.4 不动产基本单元统一表达 |
2.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2.2.1 空间数据模型 |
2.2.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2.2.3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对比分析 |
2.3 单纯形与单纯复形理论 |
2.3.1 单纯形相关概念 |
2.3.2 单纯复形 |
2.4 维度模型相关理论 |
2.4.1 维度模型概念 |
2.4.2 维度要素 |
2.4.3 维度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不动产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3.1 不动产对象空间数据模型 |
3.1.1 不动产对象空间数据模型分析 |
3.1.2 不动产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特点 |
3.1.3 不动产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3.2 不动产对象三维模型构建相关算法设计 |
3.2.1 面元模型构建相关算法设计与实现 |
3.2.2 体元模型构建相关算法设计与实现 |
3.3 不动产对象三维模型实现 |
3.3.1 三维产权体模型构建方法 |
3.3.2 三维产权体模型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不动产的三维空间拓扑关系表达与分析 |
4.1 基于维度的不动产对象表达 |
4.1.1 基于维度的空间对象表达 |
4.1.2 不动产对象形式化描述 |
4.2 基于维度的三维不动产空间拓扑关系模型 |
4.2.1 基于语义的空间拓扑关系描述 |
4.2.2 不动产三维空间拓扑关系描述 |
4.3 不动产对象空间拓扑关系计算 |
4.3.1 维度要素获取 |
4.3.2 维度关系判断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原型系统设计 |
5.1.1 系统架构 |
5.1.2 功能设计 |
5.2 系统运行实例 |
5.2.1 不规则产权体模型构建 |
5.2.2 模型转换 |
5.2.3 空间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综述 |
1.1.1 共享与互操作的概念 |
1.1.2 GIS互操作综述 |
1.1.3 GIS语义互操作 |
1.2 网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2.1 网格技术的概念 |
1.2.2 网格技术的特征 |
1.2.3 网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1.3 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1.3.1 土地资源的概念 |
1.3.2 土地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 |
1.3.3 土地资源信息化存在问题 |
1.4 GIS与网格技术集成研究进展 |
1.4.1 SIG与网格 GIS |
1.4.2 SIG研究方法 |
1.5 GIS与网格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特色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特色 |
1.7 论文的组织思路和章节安排 |
2 面向服务的地理空间网格基础理论及其支撑技术 |
2.1 GIS共享与互操作 |
2.1.1 GIS互操作发展 |
2.1.2 GIS语法互操作 |
2.1.3 GIS语义互操作 |
2.2 网格与网格 GIS体系结构 |
2.2.1 网格体系结构 |
2.2.2 网格 GIS体系结构 |
2.3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 |
2.3.1 网络服务综述 |
2.3.2 SOA综述 |
2.3.3 SOA架构模型 |
2.3.4 SOA支撑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网络服务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 |
3.1 OGC网络服务体系结构 |
3.1.1 OGC网络服务层次结构 |
3.1.2 OGC网络服务框架组成 |
3.1.3 OGC网络服务互操作堆栈 |
3.1.4 OGC网络服务互操作架构 |
3.2 基于开放源码的解决方案 |
3.2.1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 |
3.2.2 开放源码项目简介 |
3.2.3 OpenGeo体系结构 |
3.3 SOA参考架构 |
3.3.1 参考架构综述 |
3.3.2 IBM SOA解决方案堆栈 |
3.3.3 CFA SOA技术参考架构 |
3.4 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 |
3.4.1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标准 |
3.4.2 土地资源网络服务分类 |
3.4.3 土地资源服务模型体系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混合本体的土地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式 |
4.1 本体分类及使用途径 |
4.1.1 本体的分类方法 |
4.1.2 本体的使用途径 |
4.2 本体构造原则与方法 |
4.2.1 本体构造原则 |
4.2.2 本体构造方法 |
4.3 本体描述语言与工具 |
4.3.1 本体描述语言 |
4.3.2 本体构建工具 |
4.4 土地资源本体应用模式 |
4.4.1 基于知识类的本体推理——宗地编号亲缘关系的构建 |
4.4.2 基于规则库的本体推理——土地利用新旧分类的转换 |
4.4.3 基于混合法的本体推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升级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网格服务的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平台设计 |
5.1 土地资源网格的内涵 |
5.1.1 地理科学视角 |
5.1.2 社会科学视角 |
5.1.3 计算科学视角 |
5.2 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平台设计 |
5.2.1 LR-MSG体系结构 |
5.2.2 LR-MSG服务分级模式 |
5.2.3 LR-MSG网格结点部署策略 |
5.3 网格服务的实现技术 |
5.3.1 网络服务资源框架的基本原理 |
5.3.2 网络服务资源框架的支撑工具 |
5.3.3 网格服务实现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地资源省、市、县三级语义网格原型平台实现 |
6.1 系统设计 |
6.1.1 系统体系结构 |
6.1.2 系统功能设计 |
6.2 系统运行环境 |
6.2.1 试验数据 |
6.2.2 试验环境 |
6.3 系统运行示例 |
6.3.1 网格系统管理子系统 |
6.3.2 网格资源管理子系统 |
6.3.3 地理空间网格通用客户端 |
6.3.4 土地业务集成子系统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4.1 测试环境 |
6.4.2 测试结果 |
6.4.3 测试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 |
7.2 创新特色 |
7.3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8)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质量影响因素及检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1:25万协同图的特点及生产技术流程 |
§2.1 1:25万协同图生产的特点 |
§2.2 1:25万协同图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功能 |
§2.3 1:25万协同图的生产流程 |
2.3.1 多源数据(资料)利用 |
2.3.2 空间数据生产 |
2.3.3 协同图出版 |
第三章 影响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质量的因素 |
§3.1 生产条件 |
3.1.1 技术准备 |
3.1.2 作业环境 |
3.1.3 资料准备 |
3.1.4 技术培训 |
§3.2 生产资料质量分析 |
3.2.1 1:25万矢量地形图数据库质量问题分析 |
3.2.2 TM影像数据资料质量问题分析 |
3.2.3 GPS道路测量数据资料质量问题分析 |
3.2.4 境界、地名数据资料质量问题分析 |
3.2.5 航海图、航空图、地貌图数据资料质量问题分析 |
3.2.6 其他参考资料质量问题分析 |
3.2.7 其他相关问题 |
§3.3 作业参考图 |
§3.4 作业实施及检查验收人员 |
第四章 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检查验收内容及方法 |
§4.1 1:25万协同图生产工程质量监理 |
4.1.1 监理的目的和意义 |
4.1.2 监理的特点 |
4.1.3 监理的依据 |
4.1.4 监理的流程及内容 |
4.1.5 监理的方法 |
§4.2 1:25万协同图检查验收的内容 |
4.2.1 生产过程检查 |
4.2.2 文档资料检查 |
4.2.3 数据质量检查 |
4.2.4 数据质量评价 |
§4.3 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检查验收的方法 |
4.3.1 1:25万协同图检查方法概述 |
4.3.2 位置精度的计算 |
4.3.3 属性精度的检查 |
4.3.4 逻辑一致性检查 |
4.3.5 更新情况检查 |
4.3.6 数据的完备性检查 |
4.3.7 等高线检查 |
第五章 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检查验收软件 |
§5.1 1:25万协同图检查验收软件的总体设计 |
5.1.1 软件的设计原则 |
5.1.2 软件的开发环境 |
5.1.3 软件的主要功能 |
5.1.4 软件的流程图 |
5.1.5 软件的数据结构 |
§5.2 文档检查 |
5.2.1 文档的完整性检查 |
5.2.2 文档的规范性检查 |
§5.3 图幅检查 |
5.3.1 图幅检查的主要功能 |
5.3.2 主要的创新点 |
5.3.3 实现的主要技术途径 |
§5.4 图幅的质量评价及错误统计 |
5.4.1 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 |
5.4.2 错误统计和质量报告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实现 ——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地籍信息数据库研究状况 |
1.3.1 国外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发展状况 |
1.3.2 我国地籍信息数据库发展状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2 地籍信息数据库建设理论基础 |
2.1 地籍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管理导向型模式 |
2.2 地籍信息数据库的空间定位 |
2.2.1 大地坐标系统 |
2.2.2 地籍信息定位系统 |
2.3 地籍信息数据库的研究对象 |
2.3.1 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
2.3.2 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图形数据 |
2.3.3 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属性数据 |
2.3.4 地籍数据组织与地籍对象间的关系 |
2.4 地籍信息相关的基本数据库 |
2.5 地籍信息数据库模型及其特点 |
2.5.1 地籍信息的数据库模型 |
2.5.2 地籍信息数据库特点 |
2.6 地籍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 |
2.6.1 空间数据无缝组织 |
2.6.2 地籍数据融合 |
2.6.3 宗地历史状况的恢复和变更回溯查询 |
3 临川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立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3.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
3.1.3 研究区区域优势 |
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技术基础 |
3.2.1 引用标准和设计依据 |
3.2.2 数学基础和宗地比例尺 |
3.2.3 分幅和编号 |
3.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总体结构 |
3.3.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逻辑结构 |
3.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设计 |
3.3.3 空间数据采集 |
3.3.4 属性数据编辑 |
3.3.5 数据检查与数据转换 |
3.3.6 地籍要素组织及编码 |
3.3.7 数据的分层 |
3.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
3.4.1 数据库创建 |
3.4.2 地籍子区入库、字典生成 |
3.4.3 权属界线、界址点采集和检查 |
3.4.4 所有权宗地数据处理与入库 |
3.4.5 生成地籍子区和地籍区 |
3.4.6 权属调查及相关信息入库 |
3.4.7 成果库输出 |
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过程中关键问题 |
4.1 地籍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 |
4.1.1 数据质量检查的组织 |
4.1.2 数据质量检查的内容 |
4.1.3 临川区农村土地所有权建库数据质量检查情况 |
4.2 地籍区、地籍子区的划分及编号 |
4.2.1 地籍区划分办法 |
4.2.2 地籍子区划分办法 |
4.3 临川区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
4.3.1 其他区域划分情况 |
4.3.2 分区中存在的问题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图书出版中地图插图的审读和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图插图的常见错误 (一)错绘漏绘问题 (二)错注漏标问题 (三)完整准确问题 (四)比例过大问题 二、地图插图的处置分析 (一)使用简单地图 (二)使用标准地图 三、地图审核的相关规定 结语 |
四、《测绘学报》编辑工作条例(试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动产大数据的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D]. 李德亮.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2]中国测绘学会40年——创业、曲折、复苏、奋进、跨越的组曲[A]. 中国测绘学会40年回顾编写组. 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 1999
- [3]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与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 付丽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6(12)
- [4]基于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高效处理平台关键技术探索与研究[D]. 方雷. 浙江大学, 2011(04)
- [5]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6]面向不动产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喻仙.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7]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D]. 许欢. 浙江大学, 2009(12)
- [8]1:25万协同图数据成果质量影响因素及检查方法研究[D]. 王华.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4(02)
- [9]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实现 ——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例[D]. 戚长梦. 东华理工大学, 2013(02)
- [10]图书出版中地图插图的审读和处置研究[J]. 许士杰. 新闻传播,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