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印《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序(论文文献综述)
鲍远航[1](2004)在《《水经注》文献学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经注》是着名的古代地理暨文学经典,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由于《水经注》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学者多从地理学角度研究《水经注》;文学、文献学的研究则缺乏深度。近二十年来,关于《水经注》文学研究的文章寥若晨星,更少专着。这不能说不是南北朝文学研究之一憾事。为此,本论文尝试主要从文学、文献学角度对研究《水经注》,并以此对中国山水散文的源头作出探寻。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在陈桥驿《郦道元评传》等基础上对郦道元的家世、生平、思想以及郦道元在北魏的政治活动情况等作出补充探讨。首先从《水经注》本身记载入手,结合史传、家谱等对郦道元的家世和生平作出更为具体的研究,为郦道元生平经历作一简要年谱,并探讨郦道元撰写《水经注》的年代。然后,通过《魏书》、《北史》等相关记载,分析郦道元在北魏政治斗争中所属的政治派别。最后,讨论郦道元的正朔观念、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及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 第二章,对《水经注》所引用重要文献作出文献来源考证,是本论文重点内容之一。《水经注》征引了大量文献,字数总量约占其书半数以上。这些文献,尤其是一些地记文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水经注》除标明文献出处的引文外,尚有一部分本诸文献为文而未标出处的内容,本文首先就此作出部分考检。然后,对《水经注》所引用的二十种重要地记文献和十种故事性杂史传记文献作出考证。这些文献俱亡佚已久,多数作者生平无人考述,部分文献尚无辑本或虽有辑本而遗漏佚文甚多。本文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考证作者生平事迹、作品历代着录及其亡佚时代,并广泛搜集类书、史注、地志等文献材料以补辑佚文,以期对《水经注》文献来源研究及古文献之整理有所贡献。 第三章,探讨古代地记的景物描写及其对中国山水散文产生的贡献。重点考察汉末、东晋初、东晋后期和刘宋初的代表作品辛氏《三秦记》、罗含《湘中记》、袁山松《宜都记》及盛弘之《荆州记》,初步探讨中国山水散文在古代地记作品中的形成和发展情况。 第四章,探讨《水经注》中山水景物描写的特点和成就。考察《水经注》的山水描写和山水性格概括,及其写景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并比较《水经注》与以南朝山水札记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散文,考察其异同及原因。 第五章,考察《水经注》中的传说故事和诗赋谣谚。首先,考察《水经注》中的神话传说以及其中隐含的道教、佛教、谶纬等思想,并考察《水经注》神话传说对后世传奇小说的影响。然后,考察《水经注》中取材于历史现实的人物故事和战争故事。最后,考察《水经注》所引用的诗赋谣谚,在陈桥驿《水经注·文献录》的基础上增补《水经注》引用的《诗经》文献11种。 附录一:辑录整理《水经注》所用东晋与南朝年号。这主要为第一章讨论郦道元的正朔观念作参考。 附录二:辑录本论文所述三十种文学性文献在《水经注》中的引用情况。这些引文都是《水经注》标明作者或书名的,可与第二章考证部分结合参看。 附录三:《水经注》所引重要文献《说郛》辑本佚文出处补。两《说郛》辑本原来未标明佚文辑自何处,本文参考类书、史注、地志对其部分佚文出处作出补充说明。
黄镇伟[2](1998)在《玉函山房、汉学堂辑佚书考略》文中认为玉函山房、汉学堂辑佚书考略黄镇伟1923年,梁启超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宏观地考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全面总结清儒整理旧学的业绩,于古籍辑佚,举出所辑数量既多、范围且广者两家:山东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与江苏黄《汉学堂丛书》。马、黄皆清嘉庆道光间学者,两...
袁敏[3](2010)在《清人辑佚魏晋子书成果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朴学大兴,清人在辑佚方面的成果遍及经史子集。而清代以前学者对子书的关注,多集中于先秦诸子。发展到了清代,学者则大张罗网,对魏晋诸子的着作也加以辑佚,为推进魏晋社会、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重点梳理了周广业、严可均、马国翰、王仁俊、黄奭等人的辑佚成果,五家共辑有魏晋子书98种。在此基础之上,还总结了各家的辑佚体例,分析其辑佚源,并探讨各家之得失。
黄毓芸[4](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提出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李秋丹[5](2016)在《姚振宗《後汉艺文志》订补》文中指出姚振宗在目录学方面着述颇丰,并形成了自己的目录学思想,在目录学方面水平很高,《清史稿·文苑列传》赞誉姚振宗:“目录之学,卓然大宗。”。由於姚氏具备很好的目录学素养,其《後汉艺文志》相较於钱大昭过於简单的《补续汉书艺文志》,顾櫰三分类杂乱的《补後汉书艺文志》,侯康缺少集部的《补後汉书艺文志》,曾朴头重脚轻的《补後汉书艺文志并考》,姚氏《後汉艺文志》收书数量最多最完备,类目设置恰当合理,体例完备,考证精审,很好地反映了後汉的学术文化情况。然而姚《志》并不是完美的,也有失收和不恰当之处,加之姚氏之後又出现很多後汉一代着述的辑佚成果,对研究後汉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很有进一步订补的必要。本文就旨在补姚《志》之遗漏,订正其中个别不恰当之处,并补充後人的辑佚成果信息,以更好、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现後汉一代的着述情况。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一下姚振宗及其《後汉艺文志》,通过与其他四家补志的对比,对姚《志》做出一个全面中肯的评价,从而能详细地展示一下姚氏在目录学方面的贡献及其目录学思想。另外,说明为何对姚《志》作订补.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逐类逐条对姚《志》加以订补。第一,从其他几家补志、 《後汉书》、各类古籍目录等中收录了五十多条姚《志》未收书目,依照姚《志》分类补录於每类之後。第二,按姚《志》的分类,对姚《志》已有条目加以补充,主要补充了辑本信息,和旁人的评价及考证情况。第三,着录旁人与姚氏意见相左者,对姚《志》不恰当之处以按语的形式加以订正说明。通过以上工作,对後汉一代的着述着录的更加全面丰富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姚《志》的遗漏,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後汉一代学术文化的繁荣,为学者研究後汉学术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史卉[6](2011)在《魏晋南北朝杂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传是中国古代史部书目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兴起于西汉末年,经东汉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传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展现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对魏晋南北朝杂传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杂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杂传是正史列传之外的,无一定体例和名称的单独成书的类传。然后参照古代史志书目对杂传的纂述,将魏晋南北朝杂传分为七类:郡书、家传、孝子、忠臣、列女、名贤、高隐,并对每一类杂传的源流演变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一章对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原因进行了探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杂传之所以兴盛,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杂传体裁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早在先秦时代,传记文学既已萌芽并有所发展。两汉时,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无论是在写作体例还是在传人手法上都对后世的史传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杂传体既有对《史记》写作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东汉时期,杂传创作有所增加,写作技法也日趋成熟,这为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环境有利于杂传创作的繁荣。此一时期地方经济的发展、纸的推广使用、门阀政治的盛行、思想意识领域的相对自由以及社会对史学的重视都为杂传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二、三、四章分别对魏晋南北朝郡书、家传、孝子、忠臣、列女、名贤、高隐七类杂传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各类杂传的作者、存佚、创作时间、流传版本等问题进行考证;对一些没有辑本的杂传进行辑校;对各类杂传的内容和文学特征进行说明。大致来说,魏晋南北朝杂传以两晋时代数量最多;杂传作者主要是史学家,当然也有小部分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杂传散佚严重,尽管从古至今许多学者做过辑佚工作,但尚不充分;魏晋南北朝杂传内容丰富,实录与虚构并举,独具艺术魅力,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诸多表现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第五章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倾向。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儒、玄、佛、名、法等诸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这也使得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相当复杂。但从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杂传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的天命史观、道德史观、贤人史观、英雄史观等仍是魏晋南北朝杂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此外,玄学推崇隐逸、崇尚自然、重视人的才性器度等思想以及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等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杂传中也多有反映。第六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杂传的价值。魏晋南北朝杂传兼具文史特征,因此具有多重价值。在史学方面,它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为正史撰写提供资料,查校典籍的讹误,极大地丰富了史学题材,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在文学方面,它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其独特的传人艺术手法也对后世传记文学及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魏晋南北朝杂传还广泛反映了汉魏六朝的信仰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等多种民风民俗现象,从而为研究古代民俗提供了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余作胜[7](2012)在《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文中指出乐书是两汉时期重要的文献品种。这些乐书记录了两汉及两汉以前的音乐实践、音乐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研究此一时期音乐、文学、礼制等问题的基础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可惜尽皆残亡、未有完帙。本文主要从文献学角度对两汉乐书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勾勒两汉乐书着述总貌,考察两汉乐书流传及佚文辑存情沉,冀为两汉音乐文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绪论而外,本文共分五章。前四章分别对乐律书、礼乐书、琴书、乐纬4类共24种乐书展并个案研究,此系本文之主体。个案研究的内容包括书名、卷数、撰人、撰时、着录、流传、内容、辑本等方面。由於各书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材料多寡等均有所不同,因此上述内容并非每书皆备,而是因书而异,有则考之,无须考或不可考者则付诸阙如。辑本与佚文辨析是本文着力点之一。全文共考察两汉乐书辑本51种,辨明了这些辑本中存在的大量误辑乃至伪造之文。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其他方面的分析,最终对乐书辑本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第五章为结论。本章以前四章的个案考察为基础,结合本文未考之歌诗集与乐占书,从文献学角度对两汉乐书造行总体研究,分析了两汉乐书在编撰、着录、流传与辑佚等方面的成就、特点及不足。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乐书编撰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其目可考之乐书共计64种,涵盖了乐律书、礼乐书、琴书、歌诗集、乐谱、乐纬、乐占书等七个类别,基本奠定了後世乐书编撰的格局。两汉乐书官方编撰与私人编撰并行,而以官方编撰为主。编撰者多为学者、文人或方士儒生,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善和专业水平。两汉乐书虽然数量可观,但其大部在汉时即已散失,惟《乐纬》、《琴清英》、《琴操》等数书流传至宋代。明清以降,除《乐记》、《律求》、《钟律害》、《律历意》赖他岀收录而得以残存外,其余乐书尽皆亡佚。明清以来,辑佚之学渐兴,两汉乐书辑佚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今见辑本51种,有遗文可辑之书均被辑到。然而,这些辑本良莠不齐,质量各有参差,有些辑本还存在严重的误辑乃至作伪现象。因此,本文对这些辑本文献作了审慎的鉴别与批评。
宋祖顺[8](2016)在《盛弘之《荆州记》考证二则》文中认为关于盛弘之《荆州记》一书,有一些问题尚未厘清。其一,关于《荆州记》的作者,通过对比古文献的相关记录,可知《荆州记》作者当以"盛弘之"为宜。其二,关于盛弘之《荆州记》现存辑本的种数,现可确定主要有王谟、马国翰、陈运溶、王仁俊、黄奭、曹元忠辑本等10种。
李枫[9](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研究指明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曹书杰[10](1998)在《黄爽辑佚书版本考》文中认为
二、影印《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印《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序(论文提纲范文)
(1)《水经注》文献学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郦道元生平思想补论 |
第一节 郦道元的家世和生平 |
一、 郦道元的家世 |
二、 郦道元的生平 |
三、 郦道元撰着《水经注》年代考 |
第二节 郦道元与北魏政治 |
一、 郦道元之从政 |
二、 郦道元与李彪、李冲 |
三、 郦道元与“酷吏”说 |
四、 郦道元遇难原因考察 |
第三节 郦道元的正朔观念和民族意识 |
一、 对郦道元的正朔观念的不同看法 |
二、 从《水经注》看郦道元对秦至西晋历朝的态度 |
三、 郦道元以东晋为正统 |
四、 从《水经注》看郦道元对刘宋的同情 |
五、 郦道元对孝文帝后北魏朝的认同 |
六、 郦道元的中国文化本位意识 |
第四节 郦道元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 |
一、 北魏以儒家为主的思想氛围对郦道元的影响 |
二、 从《水经注》看郦道元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
三、 郦道元《水经注》多记述孔子事迹 |
第五节 郦道元撰写《水经注》的原因探寻 |
第二章 《水经注》所引文学性地记、史传考 |
第一节 《水经注》暗引古代地记文献考 |
一、 汉末辛氏《三秦记》 |
二、 东晋袁山松《宜都记》 |
三、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 |
四、 南朝宋郭缘生《述征记》 |
五、 南朝宋雷次宗《豫章记》 |
六、 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 |
七、 南朝宋刘道真《钱唐记》 |
八、 南朝宋《林邑记》 |
九、 南朝宋郑缉之《东阳记》 |
十、 南朝宋王韶之《始兴记》 |
第二节 《水经注》所引文学性地记考 |
一、 汉末辛氏《三秦记》考 |
二、 东晋罗含《湘中记》考 |
三、 东晋袁山松《宜都记》考 |
四、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考 |
五、 晋末戴延之《西征记》考 |
六、 南朝宋郭缘生《述征记》考 |
七、 东晋庾仲雍《湘州记》考 |
八、 东晋伏滔《北征记》考 |
九、 东晋王隐《晋书地道记》考 |
十、 《晋太康地记》考 |
十一、 东晋庾仲雍《汉水记》考 |
十二、 南朝宋段国《沙州记》考 |
十三、 南朝宋刘道真《钱唐记》考 |
十四、 南朝宋《林邑记》考 |
十五、 南朝宋郑缉之《东阳记》考 |
十六、 南朝宋王韶之《始兴记》考 |
十七、 南朝宋邓德明《南康记》考 |
十八、 南朝宋雷次宗《豫章记》考 |
十九、 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考 |
二十 南朝齐刘澄之《永初记》考 |
第三节 《水经注》所引杂史传记考 |
一、 汉代《汉武帝故事》考 |
二、 汉代《玄中记》考 |
三、 汉代《列士传》考 |
四、 魏王粲《英雄记》考 |
五、 魏晋《列异传》考 |
六、 魏周斐《汝南先贤传》考 |
七、 晋《文士传》考 |
八、 晋卢綝《四王起事》考 |
九、 卢綝《晋八王故事》考 |
十、 晋《长沙耆旧传》考 |
第三章 《水经注》以前古代地记的景物描写及其对山水散文的贡献 |
第四章 《水经注》的山水景物描写 |
第一节 《水经注》山水景物描写的特点 |
一、 极富个性的山水形貌刻画 |
二、 境界各异的山水性格概括 |
三、 历史人文内容的丰富蕴涵 |
四、 深婉情致的表露和渗入 |
第二节 《水经注》写景的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 |
一、 峭丽峻洁的写景语言 |
二、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
第三节 《水经注》与南朝山水散文之比较 |
一、 新山水观的趋同 |
二、 艺术表现手段的相似 |
三、 创作手法的差异 |
四、 文学继承上的不同侧重 |
第五章 《水经注》中的传说故事和诗赋谣谚 |
第一节 《水经注》中的神话传说分析 |
一、 有道教文化色彩的神仙故事 |
二、 具有佛教意味的精变故事和幻化故事 |
三、 受谶纬经学影响的预言故事 |
四、 生动形象的地理传说和风俗故事 |
五、 《水经注》传说所含的宗教倾向与郦道元的思想 |
六、 《水经注》神话传说对后世传奇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水经注》中的人物故事和战争故事分析 |
一、 《水经注》中的帝王故事 |
二、 《水经注》中的官吏故事 |
三、 《水经注》中节操之士的故事 |
四、 《水经注》中的隐士故事 |
五、 《水经注》中的文人故事和武士故事 |
六、 《水经注》中的战争故事 |
第三节 《水经注》所引用的诗赋谣谚 |
一、 《水经注》所引用的诗和赋 |
二、 《水经注》中记载的歌谣和谚语 |
附录一: 《水经注》所用东晋与南朝年号 |
附录二: 本论文所考文学性文献在《水经注》中的引用情况 |
附录三: 《水经注》所引重要文献《说郛》辑本佚文出处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清人辑佚魏晋子书成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五家关于魏晋子书辑佚的成果及体例 |
1.1 周广业《意林附编》:辑有魏晋子书15种 179条 |
1.2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3]:辑有魏晋子书46种 785条 |
1.3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5]:辑有魏晋子书64种 1 284条 |
1.4 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补编》、《经籍佚文》[8]:共辑有魏晋子书54种 474条 |
1.5 黄奭《汉学堂知足斋丛书》[10]:辑有魏晋子书7种 102条 |
2 清代诸家辑佚魏晋子书的情况分析 |
3 结 语 |
(4)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
第一节 “方志”界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姚振宗《後汉艺文志》订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姚振宗与《後汉艺文志》 |
1. 姚振宗生平及成就 |
2. 姚振宗目录学思想 |
3. 姚振宗《後汉艺文志》的学术成就 |
二. 姚氏《後汉艺文志》为何需要订补 |
1. 存在失收着述 |
2. 存在着录未确 |
3. 存在史料不全 |
4. 後人辑佚成果需要续增 |
三、《後汉艺文志》订补 |
订补凡例 |
经部第一 |
史部第二 |
子部第三 |
集部第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魏晋南北朝杂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杂传释义 |
二、杂传的史志纂述 |
三、魏晋南北朝各类杂传的源流演变 |
四、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概况及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之原因探析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内部原因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外部原因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郡书、家传研究 |
第一节 郡书 |
第二节 家传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孝子、忠臣、列女类杂传研究 |
第一节 孝子传 |
第二节 忠臣传 |
第三节 列女传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名贤、高隐类杂传研究 |
第一节 名贤传 |
第二节 高隐传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倾向 |
第一节 特尊儒家思想 |
第二节 推崇玄学思想 |
第三节 弘扬佛教思想 |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价值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史学价值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民俗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两汉乐书研究概述 |
三、本文的研究重点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学术贡献 |
第一章 乐律书研究 |
第一节 《张苍》 |
第二节 京房《律术》,阙名《律历数法》 |
第三节 刘歆《钟律书》 |
一、《钟律书》的编撰 |
二、《汉书·律历志》与《钟律书》的文本关系 |
三、《钟律书》辑本与佚文考 |
第四节 蔡邕、刘洪《律历意》 |
第二章 礼乐书研究 |
第一节 刘德《乐记》、《王禹记》 |
一、《乐记》的作者、作时及篇目 |
二、《史记·乐书》所载《乐记》的文本来源及价值 |
三、《乐记》佚文考辨 |
第二节 刘德礼乐古事、《乐元语》,阙名《雅歌诗》 |
第三节 阳成衡《乐经》 |
一、元始《乐经》作者考 |
二、阳成衡《乐经》佚文考 |
第四节 扬雄《乐》、桓谭《乐元起》 |
第五节 蔡邕《乐意》、《叙乐》 |
第三章 琴书研究 |
第一节 《雅琴赵氏》,《雅琴师氏》,《雅琴龙氏》 |
第二节 刘向《琴录》,扬雄《琴清英》 |
第三节 蔡邕《琴操》 |
一、《琴操》撰者考 |
二、《琴操》版本与佚文考 |
三、古书误引《琴操》考 |
四、“河间杂歌二十一章”篇目考 |
第四章 乐纬研究 |
第一节 《乐纬》编撰考 |
第二节 《乐纬》异名考 |
第三节 《乐纬》注家考 |
一、郑玄注 |
二、宋衷注 |
三、宋均注 |
四、崔氏注 |
五、阙名注 |
第四节 《乐纬》辑本考 |
一、陶宗仪原纂、陶珽重编《说郛》本 |
二、杨乔岳《纬书》本 |
三、孙毂《古微书》本 |
四、清河郡本《纬书》本 |
五、殷元正《集纬》本 |
六、刘学宠《诸经纬遗》本 |
七、赵在翰《七纬》本 |
八、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
九、黄奭《黄氏逸书考》本 |
十、乔松年《纬攟》本 |
十一、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 |
十二、日本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本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两汉乐书的编撰 |
一、两汉乐书的数量与类别 |
二、两汉乐书的时代分怖 |
三、两汉乐书的编撰方式与编撰者 |
第二节 两汉乐书的着录与流传 |
一、两汉乐书的着录 |
二、两汉乐书的流传 |
第三节 两汉乐书的辑佚 |
一、两汉乐书辑佚的特点 |
二、两汉乐书辑佚存在的问题 |
主要参考书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8)盛弘之《荆州记》考证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盛弘之《荆州记》的作者问题 |
(一)古文献关于《荆州记》作者的记载 |
(二)讹误出现的原因 |
二、盛弘之《荆州记》现存辑本问题 |
(一)王谟辑本 |
(二)马国翰辑本 |
(三)黄奭辑本 |
(四)缪荃孙辑本 |
(五)叶昌炽辑本 |
(六)陈运溶辑本 |
(七)曹元忠辑本 |
(八)王仁俊辑本 |
(九)现代学者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本 |
(十)《说郛》本 |
(9)《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影印《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序(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经注》文献学文学研究[D]. 鲍远航. 首都师范大学, 2004(04)
- [2]玉函山房、汉学堂辑佚书考略[J]. 黄镇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03)
- [3]清人辑佚魏晋子书成果述评[J]. 袁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4]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5]姚振宗《後汉艺文志》订补[D]. 李秋丹. 山东大学, 2016(01)
- [6]魏晋南北朝杂传研究[D]. 史卉. 山东大学, 2011(12)
- [7]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D]. 余作胜.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1)
- [8]盛弘之《荆州记》考证二则[J]. 宋祖顺.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6(02)
- [9]《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黄爽辑佚书版本考[J]. 曹书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