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燃机车用2Д100和10Д100柴油机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Р.А.Насыров,王人忠[1](1982)在《提高内燃机车柴油机的运用可靠性》文中认为 苏联内燃机车的工作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0Д100和2Д100柴油机的可靠性。在2ТЭ10Л(B)和ТЭ3型内燃机车上,10Д100和2Д100柴油机的故障约占机车运行途中损坏和计划外修理总次数的40%。在个别铁路局,由于10Д100柴油机而造成的损坏和计划外修理的比例甚至高达60%。在柴油机长期处于空转和低负荷工况工作的地方,柴油机的可靠性尤其低。有些铁路局的10Д100柴油机的空转
В.Н.Ба лабин,肖杰[2](2008)在《内燃机车动力装置的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说明对内燃机车柴油机的要求经常是在变化的。初期很长一段时间是提高单缸功率、可靠性和效率,并同时降低燃油和机油消耗率。后来增加了一些要求——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噪音程度。从20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对新一代柴油机的要求首先考虑的是生态指标。文内指出了改进内燃机车动力装置的一些方向和具体措施。
乔英忍[3](2007)在《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续完)》文中提出
马时亮,孙仪,方锁昌,刘忠智[4](1980)在《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前言我国从1958年试制内燃机车以来,二十多年中经历了两代产品。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苏联的2Д100柴油机,生产了10L207E型柴油机和巨龙型内燃机车(即后来的东风型);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仿照西德的Benz柴油机,生产了12175Z型柴油机和卫星型内燃机车(即后来的东方红〈1〉型)。这两种机型代表了
韩小博[5](2012)在《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机车“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需求日益剧增,把先进实用的交流电传动技术结合内燃机车的特点应用于内燃机车有利于提高机车性能、提升铁路装备制造水平,因此,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根据近年来在机车上成熟运用的交流电传动技术以及相关的控制技术,结合满足铁路需求的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对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相关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在充分发挥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的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相关控制系统方案。本文以满足将来铁路运输需要的大功率机车为目标,详细分析了内燃机车内部各系统的功率分配、传动形式、控制方式等,结合机车的性能需要阐述了当前应用于机车电传动领域内的矢量控制、PwM控制技术、微机网络控制以及粘着控制的观点或方法;并对大功率内燃交流电传动机车的电机选配、电气传动的方案设计以及采用PwM控制技术后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
刘艳斌[6](2015)在《柴油机两级增压涡轮系统流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级增压技术是柴油机提高升功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两级增压涡轮系统排气管、高/低压涡轮间的流场耦合效应,对柴油机高/低压两级涡轮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成为决定柴油机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当代发动机流体力学的研究前沿之所在。深入研究两级增压涡轮系统的流场耦合效应及其对两级涡轮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探讨通过控制流场耦合效应改进涡轮性能,提高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无论从工程需求牵引出发,还是从学科发展推动来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两级增压涡轮系统排气管、高/低压涡轮部件分别独立设计,难以考虑流场耦合效应的影响这一难点,对柴油机两级增压涡轮系统的流场耦合效应、性能影响机制和流动控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发动机排气管与高压涡轮流场的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了排气管内部流动随发动机工况变化的规律,及其对高压涡轮流动及性能的影响。发现排气管出口的流场畸变将使高压涡轮叶尖泄漏涡向出口迁移,显着增强泄漏涡与通道主流的掺混效应,导致涡轮效率的降低。提出了通过排气总管气流切向引入排气歧管,控制排气管出口畸变结构,实现涡轮增效的流动控制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两级增压的高压涡轮增效3.12%。通过对高压涡轮与低压涡轮流场的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了高压涡轮内部流动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低压涡轮流动及性能的影响。发现高压涡轮出口的旋流效应将使低压涡轮叶轮通道产生横向二次流动,并与叶尖泄漏涡掺混,导致低压涡轮性能大幅度降低。提出了通过高/低压级涡轮箱反旋向设计,控制高压出口旋流效应导致的低压涡轮叶轮通道横向二次流效应,实现低压涡轮增效的流动控制新方法。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使低压涡轮效率提高5.8%。建立了考虑流场耦合效应的涡轮系统通流模型,发展了柴油机两级增压通流匹配循环分析方法。对某型两级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全工况通流匹配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发动机低速扭矩不变时,额定功率工况功率提高13.35%,燃油消耗率降低4.6%。
韩才元[7](1996)在《我国内燃机车的新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五”以来,我国铁路内燃机车的生产能力、保有量、内燃牵引里程、以及内燃牵引在完成铁路运量中的比例又有了新的提高,内燃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内燃牵引在全国铁路运输中居于主要地位。内燃机车技术(如柴油机、增压器、电力传动装置、液力换向传动装置、辅助传动以及微机技术等)有了新的发展,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内燃机车,如东风6和东风10型、东风7B双机和东风4E货运机车,东风9和东风11型准高速机车,GK9、CK1系列和GKD1型等工矿调车机车,CK5和CKD7型等出口机车。文中还概述了80年代以来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情况、技术水平以及90年代的发展趋势。
韩才元[8](1989)在《对我国工矿内燃机车选型的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工矿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工矿铁路内燃化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工矿机车的现状、国外工矿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工矿铁路的特点以及对工矿内燃机车的要求。根据我国国情,对我国工圹内燃机车的功率等级、机车型谱、柴油机和传动方式的选型、轴式和轴重、粘着系数、单位功率重量以及最高速座的选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柳欣生[9](1967)在《内燃机车用2Д100和10Д100柴油机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文中提出对Д100型柴油机的质量和耐久性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故其使用寿命从原有的6000小时提高到18000小时。本文介绍提高柴油机曲轴耐久性和消除活塞缺陷等方面的一些措施。
张鸷中[10](1995)在《中国内燃机车的研制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该文根据大量资料,叙述了中国内燃机车的研制与发展过程:由早期的内燃机研制,发展到批量仿制生产第一代内燃机车;独立研制并大批量生产水平较高的第二代内燃机车;引进并采用大量先进技术,研制成微机控制的高水平第三代内燃机车。
二、内燃机车用2Д100和10Д100柴油机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燃机车用2Д100和10Д100柴油机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3)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续完)(论文提纲范文)
3 目前动车组的技术水平 |
3.1 最大功率 |
3.2 最高速度 |
3.3 比功率和比重量 |
3.4 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 |
3.5 轴重 |
3.6 动车柴油机的最低燃油消耗率 |
3.7 可靠性和耐久性指标 |
4 展望 |
(5)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车电传动简介 |
1.1.1 直流电传动 |
1.1.2 交-直流电传动 |
1.1.3 交流电传动 |
1.2 交流电传动的优点 |
1.3 国外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 |
1.4 国内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整体设计 |
2.1 机车总体布置 |
2.2 机车主要技术特性 |
2.3 柴油机 |
2.4 主传动系统 |
2.5 辅助传动系统 |
2.6 微机控制及网络通讯系统 |
2.7 空气制动系统 |
2.8 机车主要运用特性 |
2.8.1 机车功率 |
2.8.2 机车牵引性能 |
2.8.3 机车电阻制动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主传动系统 |
3.1 工作原理 |
3.2 接地保护系统 |
3.2.1 接地保护系统工作原理 |
3.2.2 接地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
3.3 主辅发电机及牵引整流装置 |
3.3.1 YJ117A同步主辅发电机 |
3.3.2 牵引整流装置 |
3.4 牵引逆变器 |
3.4.1 概述 |
3.4.2 HXN3型内燃机车逆变器回路结构 |
3.4.3 牵引逆变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3.4.4 牵引逆变器风冷系统 |
3.5 交流牵引电动机 |
3.5.1 概述 |
3.5.2 交流牵引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 |
3.5.3 交流牵引电动机结构组成 |
3.5.4 交流牵引电机与轮对的安装 |
3.6 制动电阻装置 |
3.6.1 制动电阻装置原理 |
3.6.2 电阻单元 |
3.6.3 风机 |
3.6.4 风机电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流辅助传动系统 |
4.1 辅助电传动系统基本结构 |
4.2 辅助设备供电 |
4.2.1 散热器冷却风扇 |
4.2.2 除尘风机 |
4.2.3 动力室风机 |
4.2.4 主发电机风机 |
4.2.5 1#转向架风机 |
4.2.6 2#转向架风机 |
4.2.7 空气压缩机 |
4.3 交流牵引发电机励磁 |
4.3.1 交流牵引发电机励磁装置构成 |
4.3.2 交流牵引发电机励磁装置功能 |
4.4 蓄电池及充电电路 |
4.4.1 概述 |
4.4.2 APC工作原理 |
4.5 其他辅助电器 |
4.5.1 机车空调及供电 |
4.5.2 电器逆变器及用电设备 |
4.5.3 外电源电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机控制及网络通讯系统 |
5.1 微机控制系统 |
5.1.1 概述 |
5.1.2 EM2000机车控制计算机 |
5.1.3 主要功能 |
5.1.4 微机控制系统构成 |
5.2 机车控制 |
5.2.1 概述 |
5.2.2 EM2000微机系统的功能 |
5.2.3 EM2000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
5.3 机车通讯网络 |
5.3.1 通讯网络构成 |
5.3.2 控制计算机接口 |
5.3.3 FIRE接口图 |
5.4 机车重联 |
5.4.1 概述 |
5.4.2 重联系统的先进机制 |
5.4.3 重联系统构成 |
5.5 机车故障诊断及保护系统 |
5.5.1 概述 |
5.5.2 故障诊断系统 |
5.5.3 保护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WM逆变器对异步电机的影响 |
6.1 异步电机绝缘系统的失效模式分析 |
6.2 电机端部过电压 |
6.3 定子绕组电压分布不均 |
6.4 局部放电 |
6.5 应力的作用 |
6.5.1 运行中异步电机绝缘所承受的应力 |
6.5.2 应力的作用和绝缘的损坏 |
6.6 解决方案 |
6.6.1 消除电机端部过电压 |
6.6.2 电机绝缘工艺的改善 |
6.6.3 绝缘材料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柴油机两级增压涡轮系统流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两级增压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两级涡轮增压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两级增压涡轮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两级涡轮系统零维匹配设计 |
1.3.2 两级涡轮系统一维非定常匹配设计 |
1.3.3 两级涡轮系统匹配设计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轴流式涡轮系统流场匹配 |
1.4.1 涡轮系统叶型匹配 |
1.4.2 涡轮级间流场匹配 |
1.4.3 涡轮系统与排气流场匹配 |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目的 |
1.5.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两级增压涡轮系统流动仿真建模 |
2.1 涡轮系统部件建模方法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1.3 数值格式与边界条件 |
2.1.4 边界条件 |
2.1.5 网格划分 |
2.1.6 建模方法验证 |
2.2 涡轮系统建模 |
2.2.1 排气管路建模 |
2.2.2 高压级模块建模 |
2.2.3 低压级模块建模 |
2.3 小结 |
第3章 排气/涡轮系统流动特性及流动控制研究 |
3.1 排气管路流动特性分析 |
3.1.1 排气管路结构 |
3.1.2 排气管路流动仿真 |
3.1.3 排气管路流动及出口流场畸变分析 |
3.1.4 排气管路出口流场畸变分析 |
3.2 排气管与涡轮系统流场耦合分析 |
3.2.1 排气管与高压级涡轮流场耦合规律分析 |
3.2.2 流场耦合机理分析 |
3.2.3 高压级涡轮出口流场畸变分析 |
3.3 总管切向进气式排气系统流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低压涡轮流动特性及流动控制研究 |
4.1 两级涡轮流动特性分析 |
4.1.1 两级涡轮结构 |
4.1.2 高压级涡轮出口流场分析 |
4.2 旁通涡轮系统流场结构分析 |
4.2.1 旁通管路与连接管路气流掺混流动分析 |
4.2.2 旁通对低压级涡轮进口流场畸变影响 |
4.3 两级涡轮流场耦合分析 |
4.3.1 高压级涡轮耦合流动及性能分析 |
4.3.2 低压级涡轮耦合流动及性能分析 |
4.4 两级涡轮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
4.5 两级涡轮流场耦合试验验证 |
4.5.1 试验基础条件 |
4.5.2 试验方案及内容 |
4.5.3 涡轮特性数据处理 |
4.5.4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涡轮系统通流模型研究 |
5.1 涡轮系统通流模型构建方法 |
5.1.1 排气管通流模型 |
5.1.2 涡轮通流模型 |
5.2 排气系统与高压级涡轮通流模型 |
5.2.1 排气管路出口流场畸变模型 |
5.2.2 高压级涡轮通流模型 |
5.3 涡轮系统通流模型 |
5.3.1 高压级涡轮出口流场畸变模型 |
5.3.2 低压级涡轮通流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柴油机循环分析与涡轮系统优化研究 |
6.1 柴油机循环分析 |
6.1.1 两级增压柴油机通流模型 |
6.1.2 两级增压柴油机通流模型验证 |
6.1.3 涡轮系统流场耦合效应影响 |
6.2 涡轮系统优化设计 |
6.2.1 涡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
6.2.2 涡轮系统通流设计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内燃机车用2Д100和10Д100柴油机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内燃机车柴油机的运用可靠性[J]. Р.А.Насыров,王人忠. 国外内燃机车, 1982(03)
- [2]内燃机车动力装置的发展前景[J]. В.Н.Ба лабин,肖杰. 国外内燃机车, 2008(02)
- [3]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续完)[J]. 乔英忍. 国外铁道车辆, 2007(03)
- [4]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现状与展望[J]. 马时亮,孙仪,方锁昌,刘忠智. 内燃机车, 1980(02)
- [5]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D]. 韩小博. 大连交通大学, 2012(05)
- [6]柴油机两级增压涡轮系统流动控制研究[D]. 刘艳斌. 清华大学, 2015(03)
- [7]我国内燃机车的新发展[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1996(01)
- [8]对我国工矿内燃机车选型的建议[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1989(07)
- [9]内燃机车用2Д100和10Д100柴油机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提高[J]. 柳欣生. 热力机车译丛, 1967(01)
- [10]中国内燃机车的研制与发展[J]. 张鸷中. 中国科技史料, 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