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止 SS_(3B)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的一种改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群,李执希[1](1998)在《防止 SS3B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的一种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针对SS3B型电力机车在永安机务段应用以来发生的几起因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而过热烧损的事故,提出了一种预防改进措施,运用效果良好。
陆远[2](2016)在《韶山8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性能分析与改进措施》文中提出SS8型电力机车是“八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它的研制成功在当时填补了我国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空白。但在实际运用中,SS8型电力机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电力机车核心部分之一的通风系统,当其发生故障时会严重影响机车的行车状态。本文即是针对SS8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的几个故障,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一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SS8型机车的通风冷却系统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侧重于各通风支路的通风机组的详细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计算,侧重于通风机的流场,压力以及速度计算。由于具体计算管网阻力的过程太复杂,且计算结果不够精确。本文以SS8型电力机车牵引通风为例,采用试验测试的方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其中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研究周期短,成本低,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对通风觉得研究形成一套完整步骤,为其他通风系统的相关计算提供了可行方案。另外,在这部分内容中,对通风机及其相关知识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SS8型机车与通风冷却系统紧密相关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详细介绍。辅助电路方面主要侧重于介绍机车如何给通风冷却系统供电,控制电路方面主要介绍了通风冷却系统中各通风机的启动过程;第四部分是针对SS8型机车通风冷却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三个典型故障。通过分析原电路查找故障原因,跟车试验以及结合机车操作规则等方法,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运用于现场实际,均使机车克服原有故障,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对SS8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方面的计算、数值模拟以及故障分析均偏重于实用性,是建立在SS8型电力机车长期的实际运行统计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详尽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对以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林立新[3](2008)在《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电力机车作为载运工具,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电气系统是电力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系统正常工作才能保证机车的正常运行。当机车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时,要求能迅速诊断故障部位或部件,能迅速对故障部件进行自动隔离处理或提示司乘人员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目前SS7E电力机车只具备极少的故障诊断功能,因此,开展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际国内电力机车及其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分析了日本、德国、法国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发展的高速列车及其故障诊断技术,阐述了我国电力机车在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发展进程。阐明了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的意义。(2)对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主要部分: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SS7E电力机车主电路各部件数学模型。(3)通过对SS7E电力机车的控制电路进行详细原理研究,分析了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主要部件的故障机理,推导并得到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故障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S7E电力机车电气故障开关量检测点全集、模拟量检测点全集,以及故障诊断过程中用到的中间点全集,提出了SS7E机车故障检测系统的硬件框架。(4)研究了SS7E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知识表示形式,推导并构建了SS7E电气故障诊断系统的规则库。提出了SS7E机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树,构建了推理机制。通过改善匹配算法,实现了SS7E机车电气系统的专家推理及诊断。(5)详细论述了小波变换理论,研究了变流器故障检测方法,建立了变流器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S7E电力机车变流器输出电压波形能量特征向量提取方法。针对离散数据,提出了实用的计算方法,以实现小波分析在SS7E机车上的实际应用。(6)详细研究了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SS7E机车变流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推导了SS7E电力机车变流器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SS7E机车变流器故障诊断神经网络训练图。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小波变换+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变流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性。(7)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SS7E电力机车电气故障诊断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针对SS7E机车变流器的故障诊断,提出将神经网络的训练与应用分别实施的方法,将训练好的网络用于车载实时诊断,解决了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中计算量与实时性的矛盾。论文最后指出了SS7E电力机车电气故障诊断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我国电力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余键[4](2020)在《基于RCM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对铁路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我国铁路机车技术装备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研制了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其保有量持续增长;截止2019年底,全路机车拥有量为2万余台,其中和谐型交流电力机车1万余台,占比超过50%。对于庞大的机车数量,怎么样制定一个合理的机车维修方案,最大程度减少运营成本,成为了铁路运营部门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在结构、功能、可靠性及维修性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全新特点;同时随着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不断调整,铁路机车的专业化维护检修逐步向集中化、基地化发展,这一改变对机车性能及维修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对铁路牵引机车的质量和行车安全的新要求;这些特点对于机车的维修制度及维修方式带来不同程度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广州机车检修段承修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在运行线路区间的运行工况等信息,对2019年发生的机车质量故障信息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机车故障发生的原因,借助以可靠性为中心(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的维修理论,分别对机车主要部件的故障进行了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同时按照铁路部门目前修程修制的要求,利用RCM逻辑判断分析方法,对HXD1D型机车关键系统、部件开展分析研究;提出了HXD1D型机车C4和C5修程修制改进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机车检修工艺范围,对源头质量问题造成的机车故障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为广州机车检修段提升机车检修质量,降低检修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提供依据。
黄斌[5](2009)在《SS6B型电力机车逻辑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铁路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机车控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像SS3、SS6B电力机车的电气控制还在采用传统的有触点继电器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在机车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引起动静触头的接触不良,引起控制电路的误动作。同时由于机车速度的提高,振动加剧,继电器触点的振动也随之增大,危及行车安全。为了克服继电器控制的不足,改善机车的控制性能,采用LCU(logiccontrol unit,逻辑控制装置)系统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成了通行的办法。运用先进的微型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组成逻辑控制单元,从而取代了原有电力机车上的有触点继电器控制,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安全性。本文以SS6B电力机车为控制对象,分析了该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完成输入输出信号的提取,设计了机车的逻辑控制梯形图。并根据该机车逻辑控制和特点,设计了LCU的总体结构。采用基于TMS320F2812+EPM7128AETC144为主控芯片,完成了中央控制板、输入输出板的硬件电路设计与PCB设计。同时运用运用C语言、CCS编译器编写LCU的逻辑控制程序、通信程序、系统故障自诊断功能等的设计。
吴新红[6](2006)在《机车主辅电路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工作主要围绕电力机车主辅电路工作状态的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这一研究课题统来进行的, 论文主要论述了电力机车主辅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力机车主辅电路常见的故障,通过对常见故障的分析,确定了对电力机车主辅电路进行故障诊断所需要的故障状态量。 论文设计了A/D转换电路和开关量检测电路,并通过A/D转换电路实现了对机车网侧电压与电流、机车牵引电机的电枢电压、电枢电流、励磁电流、漏电流等模拟量的检测,通过开关量检测电路实现了对司机室内的主、辅显示屏上所显示的状态信号的检测。 论文还对检测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采用CF卡的数据存储电路和采用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电路。存储电路可将检测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存储,数据传输电路可将数据发回地面。论文研究了数据过滤技术,给出了数据过滤的方法。 论文还根据故障诊断原理,对机车主辅电路的故障诊断和和故障定位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诊断系统能够给出故障的部位、故障的类型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论文所研究的系统在朔黄铁路公司和西安铁路局新丰镇机务段进行了装车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张江伟[7](2015)在《基于RCM的HXD1C型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载运输代表了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要,同时也为促进铁路机车装备的现代化,我国开发研制了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的广泛使用,完成了我国由内燃机车向电力机车的全面转型。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应用,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在结构、功能、可靠性、维修性等方面都具有全新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机车的维修制度和维修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主要目的是针对和谐型机车技术特点,结合现代维修理论,摸索研究合理的维修策略,提高机车检修质量,有效降低检修成本。本论文在对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C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运用可靠性统计分析和维修状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下,依据我国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开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论及应用研究,包括机车故障定义及分类,故障规律分析,检修范围确定原则和方法,维修方式及策略选择和制定,维修周期确定,维修等级优化等。初步建立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C型机车预防性维修的方法。主要从对HXD1C型机车的可靠性技术进行研究方面入手,根据使用性对机车各系统进行了划分,对机车各系统和部件分别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合机车在乌鲁木齐机务段的运用维修特点,对机车可靠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方法(FMEA)”对机车典型系统和部件进行了分析,针对西北地区运用环境和特点,制定了HXD1C型机车C1-C4级维修方案,明确了检修范围、方式和周期,为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C型机车维修工作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吴严,梁国富[8](2001)在《受电弓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机车乘务员的违章误操作,常会造成窜车事故,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对机车受电弓控制电路的改进方案。
徐光斌[9](2007)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工程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作者利用在机务段工作近18年的经验,针对机车上一些不足开展研究,分析原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研制出相应的装置。装置应用到实际中,达到了预期目标,起得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论文主要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SS4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除装置研制。针对大功率机车SS4不能在故障状态切除单节的问题,研制出SS4改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换装置,实现了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单节切除,大大减少机破概率。DF4内燃机车电传动控制电路故障检测及自动处理装置研制。针对DF4机车的电传动部分经常发生故障,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引起机破的现状,开发并研制出DF4内燃机车电传动控制电路故障检测及自动处理装置,能快速进行故障定位,能自动应急处理故障并维持机车的运行。机车速度信号综合处理装置的研制。针对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速度传感器不稳定,直接影响机车控制及列车运行安全监控器的正常工作的问题,研制出机车速度信号综合处理装置,能综合多路速度传感器信号,分析信号故障通路,在少数传感器故障时仍能给控制系统提供速度信号,维持机车的正常运行。机车撒砂控制器的研制。原有的机车撤砂控制在紧急制动制动后引起大量撒砂,在机车入库和出库试验时也要多次撒砂,不仅会引起砂的浪费,增加了清扫工作量,来严重时影响轨道电路正常工作,造成撞车事故。为此研制机车撒砂控制器,能根据实际情况限制撒砂器动作,减小了不必要的撒砂。上述装置的研制都以项目形式由武汉铁路局分局立项,项目都已完成并通过武汉铁路局科技成果鉴定,其中SS4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除装置研制和机车撒砂控制器已在实际中推广使用,使用效果良好。
张永春[10](2005)在《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的选题来源于“机车运用状态在线实时监测系统”项目,为避免机车及列车运行中因制动系统故障而发生行车事故,论文提出对制动系统进行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本文首先论述了实现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意义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系统学习制动系统的原理基础上研究了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完成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机车运行时制动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故障,结合各综合作用状态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对行车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故障树分析法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制动系统故障树模型,根据专家系统的相关理论在Visual C++6.0环境下开发了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现了故障诊断的智能化。针对列车运行中经常发生折角塞门误关及制动系统泄漏等行车事故,本文利用热力学理论,研究了列车缓解过程制动系统中气体状态变化情况,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折角塞门误关及泄漏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完成了诊断流程及采样数据的软件算法研究。在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实现上,以检测系统的组建理论为依托,根据计算结果实现了符合要求的硬件电路设计,并完成了控制软件的实现。通过在EDYS-1型试验台上进行现场试验,完成了系统的功能及检测精度的实验研究。 论文最后对本系统试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系统研究中发现的不足,给出了作者的一点建议并对本系统进行了展望。
二、防止 SS_(3B)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的一种改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止 SS_(3B)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的一种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韶山8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性能分析与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通风系统构成及分析 |
2.1 机车通风方式 |
2.2 牵引通风系统 |
2.2.1 牵引通风系统构成 |
2.2.2 牵引通风机组 |
2.3 硅机组通风系统 |
2.3.1 硅机组通风系统构成 |
2.3.2 硅整流装置通风机组 |
2.4 制动通风系统 |
2.4.1 制动通风系统构成 |
2.4.2 制动电阻通风机组 |
2.5 主变压器通风系统 |
2.5.1 主变压器通风系统构成 |
2.5.2 主变压器通风机组 |
2.6 总结 |
2.7 主要辅助设备 |
2.7.1 风道继电器 |
2.7.2 过滤除尘装置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风机系统性能分析 |
3.1 通风机的分类和比较 |
3.1.1 通风机的分类 |
3.1.2 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的比较 |
3.2 通风机的管网特性 |
3.3 通风系统相关计算 |
3.3.1 通风系统数值模拟 |
3.3.2 系统管网阻力分析 |
3.3.3 通风机的选型设计 |
3.3.4 试验调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风机的电源系统与控制 |
4.1 辅助电路 |
4.1.1 劈相机概述 |
4.1.2 单相~三相供电系统 |
4.1.3 三相负载电路 |
4.1.4 单相负载电路 |
4.1.5 保护电路 |
4.2 控制电路 |
4.2.1 整备(预备)控制电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风冷却系统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 |
5.1 辅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缺陷的分析与改进 |
5.1.1 原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
5.1.2 原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 |
5.1.3 改进方案 |
5.2 变流器风道故障及改进措施 |
5.2.1 故障现象及分析 |
5.2.2 试验与处理 |
5.2.3 改进措施 |
5.3 防止晶闸管散热片烧损的电路改进 |
5.3.1 故障现象 |
5.3.2 原因分析 |
5.3.3 改进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研究的意义 |
1.3 电力机车国际国内故障诊断技术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SS7E电力机车特征分析 |
2.1 SS7E电力机车的基本结构 |
2.2 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主要特点 |
2.2.1 SS7E电力机车主电路特点 |
2.2.2 SS7E电力机车辅助电路特点 |
2.2.3 SS7E电力机车控制电路特点 |
2.3 SS7E电力机车主电路各部件数学模型 |
2.3.1 主变流器 |
2.3.2 牵引电机 |
2.3.3 控制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故障检测研究 |
3.1 SS7E电力机车电气故障诊断系统检测点 |
3.1.1 SS7E电力机车开关量检测点研究确定 |
3.1.2 SS7E电力机车诊断系统中间点及定义 |
3.1.3 SS7E电力机车模拟量检测点研究 |
3.2 SS7E电力机车电气故障集研究与建立 |
3.3 SS7E电力机车信号检测部件 |
3.3.1 开关量检测部件 |
3.3.2 微机控制柜 |
3.3.3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
3.3.4 机车状态及故障显示装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知识库的SS7E机车电气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
4.1 故障诊断技术中的识别理论和方法 |
4.1.1 逻辑识别法 |
4.1.2 模糊识别法 |
4.2 SS7E机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知识库 |
4.2.1 知识库与知识表示 |
4.2.2 推理机与数据库 |
4.2.3 事实库与规则库 |
4.3 SS7E机车电气故障诊断系统推理机制 |
4.3.1 正向推理方式 |
4.3.2 反向推理方式 |
4.3.3 故障树分析法 |
4.4 SS7E机车电气故障诊断系统故障树 |
4.5 SS7E机车电气故障诊断规则库构建 |
4.5.1 基于故障树的规则获取 |
4.5.2 规则获取实例 |
4.5.3 匹配算法及其改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SS7E机车变流器输出电压特征提取 |
5.1 SS7E机车变流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5.1.1 变流器的结构及功能 |
5.1.2 变流器的控制系统 |
5.2 SS7E机车变流器的仿真分析 |
5.2.1 变流器的仿真模型 |
5.2.2 变流器输出电压仿真 |
5.3 SS7E机车变流器输出电压波形小波变换 |
5.3.1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
5.3.2 变流器输出电压波形的小波分解 |
5.4 变流器输出电压波形的能量特征向量提取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SS7E机车变流器故障诊断系统 |
6.1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技术 |
6.1.1 神经网络识别法 |
6.1.2 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函数映射 |
6.1.3 神经网络的学习机制 |
6.2 BP神经网络 |
6.2.1 基于BP模型的神经网络及其算法 |
6.2.2 BP算法的改进 |
6.3 SS7E机车变流器神经网络模型及实现 |
6.3.1 变流器故障模式 |
6.3.2 变流器故障诊断神经网络的实现 |
6.3.3 变流器故障诊断神经网络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SS7E电力机车电气故障诊断系统实现 |
7.1 SS7E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实现 |
7.1.1 控制电路故障诊断系统硬件实现 |
7.1.2 变流器故障诊断系统硬件实现 |
7.1.3 电气故障诊断系统硬件实现 |
7.2 SS7E机车故障诊断系统软件实现 |
7.2.1 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
7.2.2 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 |
7.3 车载系统与地面分析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S7E机车电气系统故障树 |
附录2 SS7E机车故障诊断规则库明细 |
附录3 SS7E机车变流器仿真小波变换图 |
附录4 SS7E机车变流器故障情形的特征向量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基于RCM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 |
2 HXD1D型机车结构特点和运用状况 |
2.1 HXD1D型机车的特点 |
2.1.1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概述 |
2.1.2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
2.1.3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设备布置 |
2.1.4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的结构功能介绍 |
2.2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运用情况 |
2.3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故障统计分析 |
2.3.1 机车故障情况统计 |
2.3.2 机车运用中故障情况分析 |
2.3.3 机车临修情况分析 |
3 机车RCM可靠性的维修方法 |
3.1 RCM基本理论 |
3.1.1 RCM维修理论 |
3.2 机车RCM分析方法 |
3.2.1 RCM分析前所需信息 |
3.2.2 机车的维修方式和选择 |
3.2.3 机车维修工作的类型 |
3.2.4 机车RCM逻辑判断分析 |
3.3 机车产品RCM分析实例 |
3.3.1 制动夹钳单元不缓解故障逻辑决断分析 |
3.3.2 制动夹钳单元的逻辑决断分析 |
4 HXD1D型电力机车RCM分析介绍 |
4.1 机车功能系统的分类 |
4.2 确定机车的关键部件 |
4.3 关键部件故障方式与故障后果分析 |
4.4 缓冲器失效故障RCM逻辑决断分析 |
5 广州机车检修段HXD1D机车维修优化 |
5.1 广州机车检修段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修程设置方案 |
5.2 机车维修策略的制定 |
5.2.1 机车维修方案的实例分析 |
5.2.2 技术改造方案 |
5.3 修订检修范围的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SS6B型电力机车逻辑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制逻辑控制单元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产生 |
1.3.1 逻辑控制单元在机车控制系统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
1.3.2 逻辑控制单元需要处理的电力机车信号 |
1.3.3 不采用 PLC的原因 |
1.4 本论文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总体方案设计 |
2.1 SS6B型电力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
2.2 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
2.3 逻辑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
2.4 逻辑控制单元的总体结构设计 |
2.5 逻辑控制单元的特点 |
第3章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3.1 基于 DSP芯片的中央控制板硬件设计 |
3.1.1 TMS320F2812的主要特征 |
3.1.2 DSP外围电路设计 |
3.1.3 逻辑控制装置电源设计 |
3.1.4 劈相机电压AD采样电路设计 |
3.1.5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
3.2 基于 CPLD芯片的输入输出板硬件设计 |
3.2.1 逻辑控制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 |
3.2.2 逻辑控制输出电路的设计 |
第4章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4.1 基于 DSP的 CCS软件设计概述 |
4.2 中央控制板程序设计 |
4.2.1 SS6B型电力机车逻辑控制信号提取 |
4.2.2 主程序初始化 |
4.2.3 SS6B逻辑控制过程分析 |
4.2.4 定时中断程序 |
4.2.5 模数转换中断程序 |
4.2.6 滤波子程序设计 |
4.2.7 串行通断程序 |
4.3 输入输出板软件设计 |
4.3.1 CPLD的Quartus软件概述 |
4.3.2 输入输出板程序设计 |
第5章 逻辑控制装置的可靠性研究 |
5.1 系统故障机理与基本容错技术 |
5.1.1 故障机理 |
5.1.2 基本容错技术 |
5.2 系统的避错技术 |
5.2.1 避错技术体系 |
5.2.2 抗干扰措施 |
5.3 基于双机冗余冷备用的逻辑控制装置主体设计 |
5.4 逻辑控制装置主体的可靠性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机车主辅电路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机车主辅电路的构成及功能 |
2.1 主电路及其功能 |
2.1.1 网侧高压电路(25KV电路) |
2.1.2 整流调压电路 |
2.1.3 牵引供电电路 |
2.1.4 加馈电阻制动电路 |
2.1.5 PFC电路 |
2.1.6 保护电路 |
2.2 辅助电路及其功能 |
2.2.1 单——三相供电系统 |
2.2.2 三相负载电路 |
2.2.3 保护电路 |
第三章 机车主辅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
3.1 机车主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
3.1.1 机车受电弓常见故障分析 |
3.1.2 机车主断路器主要故障分析 |
3.1.3 机车牵引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 |
3.1.4 机车牵引电机常见故障分析 |
3.1.5 机车主电路中接触器常见故障分析 |
3.2 机车辅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
3.2.1 机车劈相机常见故障分析 |
3.2.2 机车劈相机其它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 |
第四章 数据采集单元的设计 |
4.1 数据采集单元的设计要求 |
4.2 模拟量采集模块的设计 |
4.2.1 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 |
4.2.2 软件设计 |
4.3 开关量采集模块的设计 |
4.3.1 硬件电路设计 |
4.3.2 软件设计 |
第五章 检测数据存储与传输单元设计 |
5.1 存储与传输单元的总体结构设计 |
5.1.1 总体结构及功能介绍 |
5.1.2 存储传输的性能特点 |
5.1.3 接口特性介绍 |
5.1.4 CAN总线接口设计 |
5.2 检测数据存储与传输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5.2.1 电源电路 |
5.2.2 主控芯片的选择 |
5.2.3 实时时钟的实现 |
5.2.4 存储器的选择与实现 |
5.2.5 串口扩充 |
第六章 机车主辅电路的故障诊断 |
6.1 主辅电路故障诊断目的 |
6.2 目前主要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6.3 机车主辅电路在线检测故障诊断模型分析 |
6.4 故障诊断的故障树分析法 |
6.4.1 故障树的建造 |
6.4.2 故障树的数学描述 |
6.4.3 故障树定性分析的故障诊断 |
6.5 电力机车主辅电路故障诊断与故障树的建模 |
6.5.1 电力机车主辅电路故障诊断 |
6.5.2 电力机车主辅电路故障树建模 |
6.5.3 基于受电弓故障诊断的研究 |
6.5.4 基于劈相机故障诊断的研究 |
6.5.5 主辅电路其它设备故障诊断状态量及诊断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RCM的HXD1C型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维修模式发展情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HXD1C型机车特点及运用状况 |
2.1 HXD1C型机车技术特点 |
2.2 机车在乌鲁木齐机务段运用环境和条件 |
2.3 机车主要故障情况 |
3 机车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法 |
3.1 RCM基本理论 |
3.2 机车RCM方法 |
4 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C型机车RCM分析 |
4.1 机车系统划分 |
4.2 确定分析范围 |
4.3 关键部件故障模式与故障后果分析 |
4.4 逻辑树分析 |
5 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C型机车维修优化 |
5.1 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C型机车修程设置情况 |
5.2 制定维修策略 |
5.3 维修策略实施情况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F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
附录G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详细摘要 |
(9)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工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发展概况 |
1.3 内燃机车和电机车运用中典型问题 |
1.3.1 内燃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3.2 电力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4 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S4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除装置研制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技术方案、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2.2.1 技术方案 |
2.2.2 主要技术指标 |
2.3 电路的工作原理 |
2.3.1 主断路器分闸分开控制电路 |
2.4.2 主断合闸分开控制电路 |
2.4.3 切除时主断断开保护电路 |
2.4.4 预备556KA得电电路 |
2.4.5 辅控电路 |
2.4.6 本装置的控制与显示电路 |
2.5 实验结果 |
2.6 使用效果及推广应用 |
第3章 DF4内燃机车控制电路故障检测及自动处理装置的研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3.2.1 主要设计思想 |
3.2.2 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3.3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3.3.1 系统框图 |
3.3.2 系统工作原理 |
3.4 装置的研制情况 |
第4章 机车速度信号综合处理装置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总体技术方案 |
4.3 系统组成、功能及主要指标 |
4.3.1 系统组成 |
4.3.2 系统功能 |
4.3.3 主要技术参数 |
4.4 工作原理 |
4.4.1 速度信号输入及脉冲信号调理检测 |
4.4.2 速度信号分析及处理 |
4.4.3 速度信号输出电路 |
4.4.4 数字、模拟显示电路 |
4.5 试验结果 |
4.6 装置的应用情况 |
小结 |
第5章 机车撒沙装置速度控制器 |
5.1 概述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本设计的创新性 |
5.2 设计原理 |
5.3 系统软、硬件设计 |
5.3.1 硬件设计 |
5.3.2 软件设计 |
5.4 参数设置及抗干扰技术 |
5.4.1 材料的选择与主要技术参数 |
5.4.2 抗干扰技术 |
5.5 研制过程及推广应用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10)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1.3 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的任务和目的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
第2章 状态信息的获取及系统总体结构研究 |
2.1 机车制动系统状态信息的分类 |
2.1.1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简介 |
2.1.2 制动系统的状态信息 |
2.2 制动系统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 |
2.3 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要求 |
2.4 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方案 |
2.4.1 多路信息采集方式与信息处理模式选择 |
2.4.2 监测节点与上位机通讯方式选择 |
2.4.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5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分析 |
第3章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
3.1 故障树分析法的理论 |
3.1.1 故障树分析法概述 |
3.1.2 故障树的建造 |
3.1.3 故障树分析法的数学理论基础 |
3.1.4 故障树定性分析 |
3.2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故障树的建模 |
3.2.1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 |
3.2.2 制动系统故障树建模 |
3.3 列车管折角塞门误关闭及泄漏的诊断机理 |
3.3.1 误关及泄漏故障的理论分析 |
3.3.2 充气过程总用风量的计算 |
3.3.3 压力损失对充气时间的影响 |
3.4 列车管折角塞门误关及泄漏诊断的算法研究 |
3.4.1 采样数据中疏失误差的判断与剔除 |
3.4.2 采样数据的处理 |
3.4.3 误关及泄漏故障诊断方法 |
3.4.4 误关及泄漏判断的软件算法 |
第4章 基于故障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现 |
4.1 专家系统基本原理 |
4.1.1 专家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
4.1.2 专家系统的结构 |
4.2 故障树分析法与专家系统之间的联系 |
4.3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原则 |
4.3.1 知识表示形式和知识描述语言的选择 |
4.3.2 推理机制与推理方法的选择 |
4.3.3 数据库的选择 |
4.4 基于故障树的诊断专家系统程序实现 |
4.4.1 软件系统构造及功能 |
4.4.2 诊断专家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5章 系统软硬件方案研究 |
5.1 检测系统的总体组建原则 |
5.1.1 非电量检测系统的构成 |
5.1.2 检测系统的精度计算 |
5.1.3 检测系统各部分误差分配计算 |
5.2 主要硬件芯片的选择 |
5.2.1 处理器的选择 |
5.2.2 A/D转换器与放大器的选择 |
5.2.3 其他芯片的选择 |
5.3 系统硬件电路组成 |
5.3.1 前向通道电路设计 |
5.3.2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5.3.3 数据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5.3.4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5.4 系统软件设计 |
5.4.1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5.4.2 数据存储软件设计 |
5.4.3 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
第6章 系统实验研究 |
6.1 实验系统的组成 |
6.2 实验数据分析 |
6.2.1 原始参数的标度变换 |
6.2.2 采样数据分析与曲线绘制 |
6.3 提高系统检测精度的软件实现 |
6.4 系统的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CF卡中导出的正向原始实验数据) |
附录2(CF卡中导出的反向原始实验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防止 SS_(3B)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的一种改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防止 SS3B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库用转换开关闭合不到位的一种改进措施[J]. 吴学群,李执希. 机车电传动, 1998(01)
- [2]韶山8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性能分析与改进措施[D]. 陆远.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3]SS7E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林立新. 中南大学, 2008(02)
- [4]基于RCM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的研究[D]. 余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SS6B型电力机车逻辑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实现[D]. 黄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6]机车主辅电路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吴新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7]基于RCM的HXD1C型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研究[D]. 张江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6)
- [8]受电弓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J]. 吴严,梁国富. 电力机车技术, 2001(04)
- [9]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工程问题的研究[D]. 徐光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10]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D]. 张永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