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流域治理成果集锦(论文文献综述)
高曦[1](2018)在《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文中研究说明近30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各项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社会对各类农作物及畜禽养殖的需求正在持续增加,加上原本就一直存在的农村生活污染物无序排放等问题,导致农村地区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流域治理模式存在诸多隐患、缺陷,急需改进和完善。在此背景下,为中国农村地区的流域治理找到更好的共建模式与经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底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给中国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指导和依据,同时也对农村各类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各地区由点到面的持续推进,农村流域的环境治理,尤其是流域的污染源头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深入,但是相关领域对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的整合研究还比较欠缺。为探索一个对更好、更完善的流域治理模式,整合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的污染源头治理,本论文以中国福建省永春县桃溪流域为研究案例基础,讨论自2012年底至2016年初,该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对其辖区内主要水系——桃溪流域在水质改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流域源头污染治理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永春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对桃溪流域的治理起到的作用有:提高了桃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率;提高了桃溪流域周边各类污水的处理效率;有利于构建桃溪流域治理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完善流域治理的相关制度;有利于发挥治理过程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基于永春县的案例研究,本文探索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的中国流域治理新模式。主要有:一、实时管护与监督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促进促流域污染源头防治机制的完善。“河长制”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流域、河流地区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比起传统流域治理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完善流域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指导和协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全方位地统筹解决流域的水质问题。二、田园综合体模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地区各方你建设起到了实践与理念方面的引领与完善作用,而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是基于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的基础,让企业参与乡村各方面建设过程,打造商业化模式背景下城乡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目的是让农村地区的产业变革得到实质性促进与保障,也能够为农村地区的流域污染源头治理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和实践。三、产业扶贫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引导农民转业转产,注重引导公众参与乡村建设和流域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能真正从乡村居民的实际利益出发,从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提高流域周边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流域周边村民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科技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倡导提升流域周边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推进人口健康、社会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完善流域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同时能够更好地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五、更为宽广的社会资本融资模式。美丽乡村具有比传统流域治理更好的融合社会各项资金的体系和优势,注重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对被污染的流域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将相对单一的流域治理工程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多样的流域治理方式提升社会资本投资流域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能够促进促进农村地区流域治理效益和乡村经济效益共同提高。
刘杰[2](2017)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文本解读》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成为新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也随之成为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最高的词语。“APCE蓝”、PM2.5爆表、生态红线等成为了流行词汇。人们对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源、干净的环境充满向往。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阶段,习近平站在全局高度,以战略眼光和务实作风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治理目标的高度。而其成熟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所着的三本着作进行深入地剖析和解读,梳理其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从区域到局部再到全局、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逻辑过程。以此来了解其逐渐提升的思想价值,并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本文首先概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问题研究的由来及意义,并对目前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全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式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演进逻辑、价值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解读和阐释。其中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这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辨析是本文的第一个重点。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摆脱贫困》、《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三本书分别按时间、空间、价值演进逻辑的文本解读。这一逻辑过程的解读是本文的关键和难点。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现实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文章的最终目的和导向。
张洋[3](2016)在《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绿道建设的热潮中,以往人们认为城市绿道的功能主要是交通和游憩功能,造成对城市绿道生态功能的忽视,其植物多样性的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城市绿道恰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植物作为城市绿道的基础,也是构建整个城市绿色生态基底的基础,对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忽视,导致城市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动植物扩散迁徙的廊道受阻,城市反而变成了“生态荒漠”。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于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对于整个城市甚至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在理论研究部分,论文对城市绿道和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绿道的构成、功能和植物多样性思想演变历程等内容,并结合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从植物物种、植物群落特征和景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剖析了我国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营建所面临的多重挑战,阐释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绿道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功能论述了研究的可行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绿道的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社会驱动因素三个层次,提出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首先,基于山林型、滨河型、绿地型、道路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每种类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建策略,并结合范例进行解析说明。其次,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尺度的绿道,提出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宏观尺度提出城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中观尺度提出空间连通性、宽度适宜性、生境类型多样性三种策略;微观尺度提出乡土植物营建、群落自然演替、原生生境保护和恢复、生境面积适宜性四种策略。最后,基于社会驱动因素,提出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包括提出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设置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保障资金来源等方式。通过多视角综合性的分析,使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策略研究尽可能全面和完善。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切入,剖析了我国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多角度、系统性的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拓展了风景园林学科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理论和营建方法,对我国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哈斯巴根[4](2013)在《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差异揭示了地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地理事像分布的基本特征,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应用服务领域发挥其自身价值的根本理念。探究区域差异规律和因地制宜的法则,是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差异性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组成因素(自然和人文)分布不均衡和作用因素的机制在空间上的分异。一般情况下,区域发展主要追求以经济活动与服务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问题。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地理学界开始对唯经济增长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重新进行审视,并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积极探索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之下,以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为目标,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机制、脆弱性演变、优化模拟及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在理论上,既有助于对区域分异规律认知的深化,又可拓展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构建区域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在文献综述和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均衡发展目标和基准;基于区域发展一般机理,解构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发展动力机制;选取兴平、澄城、太白三市县作为实证研究区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环境压力以及生态阻力等因子构建评析模型,对三个市县的主体功能进行定位;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对三个区域脆弱性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域功能格局的时间演化、影响因素及走向空间均衡的过程;运用SD模型,以脆弱性最小化作为限制条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情景进行优化模拟,探究不同主体功能区走向空间均衡的机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与保障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区域发展的一般机制框架。基于要素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划分,以区域性要素条件为基础,通过区域性要素对非区域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非区域性要素的流动,产生的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所在。(2)探讨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机制。在城市化地区表现为生产要素、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和政策制度的相互作用,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与发展;在农业地区由农业产业发展这一主动力和相关产业发展辅助力构成,前者是农业地区能否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后者是其重要支撑,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胁迫,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在生态地区表现为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交互作用,内部动力体现为内生增长力,主要作用体现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外部动力是发展的条件,通过影响内生动力来推动区域发展。(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环境压力以及生态阻力等因子,构建了功能区评析模型,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功能定位。其结果显示:兴平市综合指数为正值(0.3883),确定为开发类的城市化地区;澄城县(-0.2812)和太白县(-0.1061)综合指数为负值,确定为限制开发类地区,结合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现状,将澄城县确定为农业地区,太白县确定为生态地区。(4)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行脆弱性演变分析。结果显示:兴平市在1991—2010年脆弱性缓慢下降,其中1991—2001年波动性较大,2002—2010年脆弱性指数从8.26降到1.61,主要原因是兴平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明确了工业强市的发展定位,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澄城县脆弱性指数下降较快,从1991年的5.11降至2010年的0.17,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国家采取的惠农政策有力地降低了该地区脆弱性;太白县脆弱性也呈较快下降趋势,20002010年脆弱度指数从4.62降到0.12,主要是由于2003年起太白县确立了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向,其以生态资源为主的产业发展迅速降低了脆弱性。兴平市、澄城县和太白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脆弱度降低速度分别为5.4、9.7和38.5倍,就走向空间均衡的速度而言,太白县>澄城县>兴平市。(5)以脆弱性最小化为限制条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三种发展情景进行了优化模拟。选取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最优方案,2010年与2030年的脆弱性指数演变进行比较,兴平市(5.64、0.11)、澄城县(1.08、0.03)、太白县(0.53、0.03)降低速度分别为50.36、36和17.67倍。就走向空间均衡的速度而言,兴平市>澄城县>太白县,同前述脆弱性演化相比,优化模拟的结果正好相反,过去10年脆弱度降低速度较慢的地区在未来20年中较快地下降。由此可断定,三个地区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推进,其区域总体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并逐渐走向均衡发展。(6)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发展模式。兴平市宜采取城市—产业空间集聚型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和产业实现空间上的规模化和多样化,产生集聚效应,促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围绕园区平台和优势资源集聚区,提高城镇化水平,强化工业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和人口快速聚集;澄城县宜采取可持续农业驱动型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同时,规范化推进劳务输出等,建立农民增收的多元长效机制;太白县宜采取生态与经济互动型发展模式,合理配置县域内部各生态因子、生态景观,发展对环境与生态破坏小,能够促使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李利[5](2011)在《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处在一个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语境中的新历史时期,一方面,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给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带来了大规模的“建设性破坏”;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园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割裂,外来强势文化也没有很好的表达地方特征,导致当前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探索符合当代我国风景园林中自然文化特征的适应性理论与实践便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本课题的核心概念-“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的变化,逐渐地演变为人化的自然这一演化过程。本文将“自然的人化”这一哲学层面的探讨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风景园林新理念。该理念蕴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强调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的转变,即“自然的人化”。原始的自然在叠加了人的活动之后转变成了一种人文的自然。本文探讨这一层面的目的在于拓展了人们对于“自然-人文”认知的视野;二、强调人文生态的演进历程,即“人化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人的观念的变化和人的活动的不同,旧有的人文生态图景就随之演进为一种新的人文生态图景。本文探讨这一层面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理念来认识自然,合理地介入自然,最终推动它向一个健康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图景演进。本文从系统建构、历史探索、演进机制、理念解析等方面对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做了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并对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中人文演进的局限与困惑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解决措施。得出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1.本文提出了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理念,为当前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起一套基于哲学认知体系下的文化解释系统,为现有的风景园林实践提供一种如何认识、介入自然以及如何发现、维护并延续场地中的自然、文化特征的新思路;2.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人文生态的形成与变迁是人类长时期进行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经验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的结果。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程中,历史景观中的人文属性逐渐地超过了它的自然属性,并向着适应时代特征的新的人文生态持续演进。特别是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人类活动,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不被时代潮流所淹没,它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理想的风景园林(landschaft)①作为人类诗意的栖居模式,指向一种社会认知和复杂、生动的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它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以及内在的社会结构,并展现出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本文对自然认知层面的探索以及对日渐彰显的文化生命力的挖掘有利于揭示出风景园林的本来面目。
徐项[6](2010)在《生态景观型山区半山区小流域治理初探》文中提出绍兴县稽山一品别墅园溪流治理打破常规设计理念,采用立体泄洪的方法,即采用双层(上层明河、下层暗河)河道,下层暗河可泄洪、排涝,上层明河控制较浅水位,供园区景观用水的需要,其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配套工程,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较好地解决了防洪与亲水的矛盾,提出了山区性溪流治理的新模式,体现了生态型、景观型的护岸形式,树立了亲水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
尹晶[7](2008)在《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设为例》文中认为生态建筑反映了建筑领域营建观念的巨大转变,代表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多局限于理论研究,自觉性生态建筑实践不多,实践性研究更少。如何把生态建筑原理在具体的实践中有机地、创造性地应用,促进真正意义的生态建筑生成的研究,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应用价值,对此本文围绕生态建筑实践,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选择全过程参与设计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实践为切入点,比较全面总结和归纳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生态原理的应用及其经验,以及适合我国目前生态建筑实践的实用途径,以期获得在此领域一定范围内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方法和模式。主要学术贡献如下:将生态建筑理论与生态建筑具体实践研究结合,构建用生态建筑理论解决实际建设问题的框架。在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建设实践中,坚持把生态建筑的基本原理同山东交通学院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生态建筑原理创造性的走出一条具有山东交通学院地域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概括总结国内外典型生态建筑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目前我国生态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工程的创造性实践,提出寻求适合本地实情的普通适用性技术、精细化施工以及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建设思想是目前占大多数普通公共建筑的生态建设途径。从建筑整个寿命周期角度,通过实践的方法,构建从策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全寿命周期思维的生态建筑生成链,从外部环境、可再生能源利用、普通节能技术以及一体化建设模式等重点环节进行实践,提出场地生态、绿化生态、建筑生态、室内生态,管理与使用生态的建设战略。突破了传统的建筑建设模式,不仅从单体建筑节能措施出发,而且以从建筑与外部环境、建筑与材料相结合的具体实例说明在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造的建设思想,进行了水景观多功能建设、绿化多功能建设以及建筑和环境一体化等外部环境建设。从单体建筑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规划、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一体化设计;自然通风中用于防火措施的中悬窗控制技术创新以及座椅、门把手、地面装饰条带等建筑一体化创作实践,提出资源约束是生态建筑产生的动因,业主方在生态建筑的产生、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技术创新为生态建筑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公众参与是生态建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建筑设计与能源利用相结合的视角,创造性地进行了太阳能采暖、通风、利用景观用水进行空调制冷、利用地下洞室进行自然通风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的实践。提出编制建筑使用说明书对于生态建筑使用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编制了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筑使用说明书。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建设实践走出了一条具体的生态建筑建设之路,其经济实用、全面的生态技术和生态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建筑实践的发展和普及,并为目前我国占大多数的普通公共建筑的生态实践提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赵炜[8](2005)在《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探索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框架构成、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丰富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体系,并为相关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论文借鉴了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运用观察法与统计研究方法横向地进行了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归纳出研究的三大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形态”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前两者的研究采用了推理预测的演绎方法,后者的研究运用了个案研究的归纳方法。 在历史研究的部分,探寻了元末明初以前的早期聚居形态、文化多样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论证地理障碍与资源开发是影响上述规律的主要因子。在其后的历史时期中挑出明清、抗战、三线建设三个大开发阶段,论述了各阶段建设的进步及其弊端。研究认为,从开发效益的分配上可以看出开发行为的本质是否具有掠夺性,由此判断出历史上的开发行为曾有过较强的掠夺性,提出对当代开发建设的警示。 在现状研究的部分,指出逆向演替是该区的自然生态演化趋势,而当前的开发建设加速了逆向演替的进程。调查了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状况,阐明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化进程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量化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描述了城镇群体空间的现有格局。调查了城镇空间形态类型与特征。系统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炼出论文关注的三大关键问题。 在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的部分,提出城镇化是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以城镇化的第一宏观判据(工业化水平指数分布曲线)为对象,量化分析了乌江流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特征,研究认为,乌江流域城镇化还处在传统的工业化带动模式中,工业化水平高但工业化质量差,工业化水平极不均衡,这样的状况不能支撑城镇化持续高速、高质的发展;就动力机制的改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重点培育几个城镇化动力状况和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市县,作为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极核。文章认为,以大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城镇体系研究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乌江流域的城镇体系,提出以城镇群集合布局,而不是某个城市独大,来形成城镇化发展极核的思路,并从流域关联发展的角度,提出与三峡库区协调的,规模与职能结构有所改善的城镇体系构成模式及其空间
周计伟[9](2004)在《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探讨》文中认为干旱是山西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制约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它不仅造成山西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贫困面大;而且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深入研究、认真探索新世纪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山西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特别是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影响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的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市场等障碍因子及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西旱作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山西省旱作农业分区方案:即晋北中温带半干旱温寒区、晋中暖温带半干旱温暖区、晋南温暖带半干旱温热区、太行西侧暖温带半湿润偏旱温和区、五台、吕梁山区暖温带半湿润温凉区和晋西暖温带半干旱温和区6个旱作区,并在分析各区自然条件及影响农业生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建设模式。接着提出了山西省旱作农业配套的包括两大系统、两大基地和十项技术的科技工程建设。最后对新世纪发展山西省旱作农业的策略措施提出了4条建议。
吕康娟[10](2000)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子 课题,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GIS)支持下小流域 水土保持规划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由北京大学等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CityStar,完成原始图件的 输入和专题图件的输出。GIS管理空间属性,用FoxPro建立和管理属性数据库,使人 为要素与空间坐标有机结合起来。土壤侵蚀模数计算采用黑龙江省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土地资源评价采用综合评判法,治理规划措施用计算机判定规划原则来实现,这些方 法用Visual Basic高级语言编程实现,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治理规划需对大量数据进 行多种处理,而且前一阶段的结果要作为下一阶段的参数,本课题采用开放数据库连 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简写为ODBC)方法来实现这一功能,实现数据以及 相关的文字资料在各模块和软件之间的传输。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宾县石洞河小流域(7.5KM2)综合治理规划为例,以地块作为 处理单元,搜集输入了该流域1:1万的相关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盖度图、土壤 图等,运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生成坡度分级图等新的专题图。以土地利 用现状图作为底图。以地块号作为关键字,FoxPro属性数据库与GIS生成的空间数据 相联接。将石洞河小流域划分为152个地块,共建立12个数据表,包括1154个数据 项。经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块的运算,得出该流域土壤侵蚀面积为545.10公顷,土壤 侵蚀模数2554.51吨/公顷,其中:强度占14.27%,中度占13.33%,轻度占45.07%, 微度占27.33%。经土地资源评价,将土地分为1、2、3、4、5级。措施规划模块将水 保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根据规划规则用,计算机判定,运算分析出各地块 应上的措施,并写入属性数据库.通过GIS绘制出土壤侵蚀分级图,土地资源分级图, 措施规划图等专题图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基础效益和经济效益,保土率达到 90%,保水率达到81.3%,到措施全部生效时年产值286.61万元。 本研究证明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 性。该方法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制图和运算的精度,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 了区域规划定量与定位相结合,使规划更加符合水保规划的特点和需要,使小流域水 土保持规划实现了自动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达到最佳。
二、小流域治理成果集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流域治理成果集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1 国外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2 国内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3 关于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整合的研究进展 |
2.4 综合评述 |
第3章 中国流域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
3.1 主要挑战与困境 |
3.1.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
3.1.2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
3.1.3 农田秸秆无序利用 |
3.1.4 各类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
3.1.5 各类垃圾处理效率较低 |
3.1.6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
3.1.7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3.2 主要原因 |
3.2.1 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位置缺失 |
3.2.2 考核地方政府的机制不合理 |
3.2.3 资金短缺现象明显 |
3.2.4 治理工程缺乏后续管理与保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4.1 历史背景 |
4.2 建设理念 |
4.3 案例研究: 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概况与成果分析 |
4.3.1 建设概况 |
4.3.1.1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4.3.1.2 打造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 |
4.3.1.3 拓宽资金融合渠道 |
4.3.1.4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规范 |
4.3.1.5 发展乡村旅游 |
4.3.2 建设成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 福建省永春县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对其辖区内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的促进作用之研究 |
5.1 永春县概况 |
5.1.1 地理位置与环境状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5.1.3 生态立县定位的由来与发展 |
5.2 桃溪流域概况 |
5.3 桃溪流域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4 永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5.4.1 主要目标 |
5.4.2 主要评估标准与指标 |
5.4.3 建设概况 |
5.4.4 主要建设成果分析 |
5.4.4.1 突出饮用水源地整治和流域污染源头治理 |
5.4.4.2 全面整治畜禽养殖业,防止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
5.4.4.3 全面完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
5.4.4.4 积极引导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 |
5.4.4.5 加强环境治理后续管护 |
5.4.4.6 以“乡愁”为核心充实流域治理的文化内涵 |
5.5 美丽乡村建设对桃溪流域治理的促进作用:流域水质视角 |
5.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5.2 桃溪流域水质变化 |
5.5.3 桃溪流域水质变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解析 |
5.5.3.1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桃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率 |
5.5.3.2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桃溪流域周边各类污水的处理效率 |
5.5.3.3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构建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
5.5.3.4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完善流域治理管理的相关制度 |
5.5.3.5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发挥流域治理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流域治理新模式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 |
6.1 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模式探索 |
6.1.1 推行以河长制为主的河流实时管护与监督模式 |
6.1.2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田园综合体共建模式 |
6.1.3 坚持产业扶贫的农村发展模式 |
6.1.4 建成以科技引领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
6.1.5 打造更为宽广的社会资本融资模式 |
6.2 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的关键点 |
6.2.1 突出饮用水源地的流域污染源头治理 |
6.2.2 深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涉农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 |
6.2.3 完善科研单位建设与人才培养储备模式 |
6.2.4 把全面提升公众幸福指数做为流域治理的内生动力与根本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实践与政策启示 |
7.1.3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定位的思考 |
7.2 主要不足与未来展望 |
7.2.1 主要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文本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起源 |
1.1.2 研究综述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文本选择的动机 |
1.2.2 文本解读的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建设 |
2.1.3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 |
2.2 习近平生态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2.2.2 中国传统生态观 |
2.2.3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内容及演进逻辑 |
3.1 在福建耕耘期间:回到《摆脱贫困》 |
3.1.1 绿化祖国发展森林资源——以闽东地区为例 |
3.1.2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 |
3.1.3 发展大农业思想 |
3.2 在浙江奋斗期间:回到《之江新语》 |
3.2.1 “两座山”理论 |
3.2.2 建设生态省理论 |
3.2.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
3.3 在中央领导期间:回到《谈治国理政》 |
3.3.1 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 |
3.3.2 树立生态红线思想 |
3.3.3 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3.4 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演进逻辑 |
3.4.1 时间逻辑 |
3.4.2 空间逻辑 |
3.4.3 价值逻辑 |
第4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重要价值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 |
4.1.2 重构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 |
4.2.2 民生福祉,民心民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3)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对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巨大威胁 |
1.1.2. 我国城市绿道建设热潮中对植物多样性的忽视 |
1.1.3. 风景园林学科对植物多样性领域关注不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完善风景园林学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
1.2.2. 对我国未来的建设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1.3. 研究内容和范畴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畴界定 |
1.3.2.1. 城市建成区范围 |
1.3.2.2. 植物多样性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4.3. 综合评价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生态学理论 |
1.5.2. 植物生态学理论 |
1.5.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1.5.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案例分析 |
1.6.3. 实地调研 |
1.6.4. 实例论证 |
1.6.5. 归纳总结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2. 城市绿道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绿道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绿道的概念 |
2.1.2.与绿道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3. 城市绿道的概念 |
2.2. 城市绿道分类 |
2.2.1. 绿道分类研究 |
2.2.2. 本研究的城市绿道分类 |
2.3. 城市绿道的构成 |
2.3.1. 绿廊系统 |
2.3.2. 慢行系统 |
2.3.3. 交通衔接系统 |
2.3.4. 服务设施系统 |
2.3.5. 标识系统 |
2.4. 城市绿道的功能 |
2.4.1.生态功能 |
2.4.2. 游憩功能 |
2.4.3. 遗产保护功能 |
2.4.4. 教育功能 |
2.4.5.经济产业功能 |
2.5. 城市绿道建设的主要策略 |
2.5.1. 保护性策略 |
2.5.2. 恢复性策略 |
2.6.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
2.7. 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思想的演变 |
2.7.1. 植物多样性思想在个别案例中有所体现 |
2.7.2. 植物多样性思想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
2.8. 本章小结 |
3. 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理论研究 |
3.1. 植物多样性概念 |
3.2. 植物多样性研究层次 |
3.2.1. 植物遗传多样性 |
3.2.2. 植物物种多样性 |
3.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
3.2.4. 景观多样性 |
3.3. 植物多样性主要保护途径 |
3.3.1. 就地保护 |
3.3.2. 迁地保护 |
3.4. 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1. 植物物种与植物多样性 |
3.4.1.1. 物种的地域性特征 |
3.4.1.2. 物种种群密度 |
3.4.1.3. 物种生态位选择 |
3.4.2. 植物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 |
3.4.2.1. 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
3.4.2.2. 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
3.4.2.3. 群落的演替过程 |
3.4.3. 景观结构与植物多样性 |
3.4.3.1. 斑块的结构特征 |
3.4.3.2. 廊道的结构特征 |
3.4.3.3. 网络的结构特征 |
3.5. 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
3.5.1. α多样性指数 |
3.5.2. β多样性指数 |
3.5.3. γ多样性指数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挑战、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我国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
4.1.1. 绿道概念的错误解读 |
4.1.2. 城市的生态沙漠 |
4.1.3. 植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使用需求的冲突 |
4.1.4. 传统审美与生态之美的矛盾 |
4.1.5. 急功近利思想与植物演替周期长的矛盾 |
4.1.6. 相关法律政策的不完善 |
4.1.7. 缺乏多学科合作和公众参与 |
4.2.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
4.2.1. 生态意义 |
4.2.1.1. 维持生物多样性 |
4.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4.2.2. 景观美学意义 |
4.2.3. 科普教育意义 |
4.2.4. 经济意义 |
4.2.4.1. 直接经济效益 |
4.2.4.2. 间接经济效益 |
4.3.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可行性 |
4.3.1. 将自然引入城市 |
4.3.2. 绿道的线性结构 |
4.3.3. 绿道连接城市中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
4.3.4. 植物多样性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不同类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
5.1. 山林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
5.1.1. 山林型绿道概况 |
5.1.1.1. 山林型绿道的定义 |
5.1.1.2. 山林型绿道的特点 |
5.1.2. 山林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的主要问题 |
5.1.2.1. 生态核心区域缺乏保护 |
5.1.2.2. 自然森林植物郁闭度过高 |
5.1.2.3. 人工造林的森林植被单一化 |
5.1.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被忽视 |
5.1.3. 山林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5.1.3.1. 分区保护模式策略 |
5.1.3.2. 适当人为干预策略 |
5.1.3.3. 复合型群落结构策略 |
5.1.3.4.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植物选择 |
5.2. 滨河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
5.2.1. 滨河型绿道概况 |
5.2.1.1. 滨河型绿道的定义 |
5.2.1.2. 滨河型绿道的特点 |
5.2.2. 滨河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
5.2.2.1. 河流工程改造导致植物生境丧失 |
5.2.2.2. 植物种植照搬城市绿地模式 |
5.2.2.3. 植物选择缺乏功能性考虑 |
5.2.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被忽视 |
5.2.3. 滨河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5.2.3.1. 生境多样性营造策略 |
5.2.3.2. 多层次空间种植策略 |
5.2.3.3. 基于生态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
5.2.3.4. 维持生物多样性策略 |
5.2.4. 范例解析 |
5.2.4.1. 斯坦福弥尔河公园 |
5.2.4.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5.3. 绿地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
5.3.1. 绿地型绿道概况 |
5.3.1.1. 绿地型绿道的定义 |
5.3.1.2. 绿地型绿道的特点 |
5.3.2. 绿地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
5.3.2.1. 植物种类过于园林化 |
5.3.2.2. 植物群落结构过于人工化 |
5.3.2.3. 保健植物使用不足 |
5.3.3. 绿地型绿道植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
5.3.3.1. 乡土植物选择策略 |
5.3.3.2. 近自然化群落构建策略 |
5.3.3.3. 保健植物选择策略 |
5.3.4. 范例解析 |
5.3.4.1. 纽约高线公园 |
5.3.4.2. 波士顿翡翠项链绿道 |
5.4. 道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
5.4.1. 道路型绿道概况 |
5.4.1.1. 道路型绿道的定义 |
5.4.1.2. 道路型绿道的特点 |
5.4.2. 道路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
5.4.2.1. 植物的生态功能被忽视 |
5.4.2.2. 景观组织功能欠缺 |
5.4.2.3. 交通辅助功能存在问题 |
5.4.3. 道路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5.4.3.1. 基于生态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
5.4.3.2. 满足景观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
5.4.3.3. 基于交通辅助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
5.4.4. 范例解析 |
5.4.4.1.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绿道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不同尺度绿道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
6.1. 宏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6.1.1. 城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 |
6.1.1.1. 重要生物栖息地的选择 |
6.1.1.2. 绿道相互连接形成网络 |
6.1.2. 范例解析 |
6.1.2.1. 中国深圳市绿道网络 |
6.1.2.2. 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生态网络 |
6.2. 中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6.2.1. 绿道连通性策略 |
6.2.2. 绿道宽度适宜性策略 |
6.2.2.1.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宽度适宜性 |
6.2.2.2.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宽度适宜性 |
6.2.3. 生境多样性营造策略 |
6.2.3.1. 营造多样性的生境类型 |
6.2.3.2. 整合周边小块生境斑块 |
6.3. 微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6.3.1. 乡土植物营建策略 |
6.3.2. 群落自然演替策略 |
6.3.3. 生境保护和恢复策略 |
6.3.3.1. 生境的保护 |
6.3.3.2. 生境的恢复 |
6.3.4. 生境面积适宜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驱动因素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
7.1. 建立风景园林师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模式 |
7.2. 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
7.3.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
7.3.1. 宏观政策的落实 |
7.3.2. 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7.4. 加强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
7.4.1. 加强公众参与 |
7.4.1.1. 促进设计过程的参与 |
7.4.1.2. 促进决策过程的参与 |
7.4.1.3. 促进实施维护的参与 |
7.4.2. 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植物多样性保护 |
7.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7.5.1. 建立绿道植物多样性专项资金 |
7.5.2.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成果 |
8.1.1. 主要结论 |
8.1.1.1. 明确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1.1.2. 提出了基于多个角度的策略 |
8.1.2. 主要创新点 |
8.1.2.1. 拓展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
8.1.2.2. 提出了系统的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
8.2. 本研究展望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插图及表格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主体功能区研究 |
2.1.1 主体功能区划 |
2.1.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政策 |
2.1.3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 |
2.2 城市化地区研究 |
2.2.1 城市化 |
2.2.2 城市化地区动力机制分析 |
2.3 农业地区研究 |
2.3.1 农业与农村发展 |
2.3.2 粮食主产区 |
2.3.3 农业地区发展机制 |
2.4 生态地区研究 |
2.4.1 生态脆弱区 |
2.4.2 生态功能区 |
2.4.3 生态恢复 |
2.4.4 生态地区发展机制 |
2.5 区域发展脆弱性 |
2.6 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 |
第三章 理论解析 |
3.1 空间均衡 |
3.1.1 空间均衡的内涵 |
3.1.2 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目标和基准 |
3.1.3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均衡 |
3.2 主体功能区 |
3.2.1 基本内涵 |
3.2.2 城市化地区 |
3.2.3 农业地区 |
3.2.4 生态地区 |
3.3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机制 |
3.3.1 区域发展的一般动力机制 |
3.3.2 城市化地区发展机制 |
3.3.3 农业地区发展机制 |
3.3.4 生态地区发展机制 |
第四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分析 |
4.1 研究区的主体功能定位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评析因子与模型 |
4.1.3 主体功能定位 |
4.2 兴平市——城市化地区 |
4.2.1 基本特征 |
4.2.2 发展条件 |
4.2.3 限制因子 |
4.2.4 面临挑战 |
4.2.5 发展机遇 |
4.3 澄城县——农业地区 |
4.3.1 基本特征 |
4.3.2 发展条件 |
4.3.3 限制因子 |
4.3.4 面临挑战 |
4.3.5 发展机遇 |
4.4 太白县——生态地区 |
4.4.1 基本特征 |
4.4.2 发展条件 |
4.4.3 限制因子 |
4.4.4 面临挑战 |
4.4.5 发展机遇 |
第五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及其演变 |
5.1 脆弱性评价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评价模型 |
5.1.3 评价方法 |
5.1.4 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城市化地区脆弱性分析 |
5.2.1 城市化地区脆弱性的一般特点 |
5.2.2 兴平市脆弱性评价 |
5.3 农业地区脆弱性分析 |
5.3.1 农业地区脆弱性的一般特点 |
5.3.2 澄城县脆弱性评价 |
5.4 生态地区脆弱性分析 |
5.4.1 生态地区脆弱性的一般特点 |
5.4.2 太白县脆弱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D模型的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优化与调控 |
6.1 区域优化调控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构建的前提 |
6.1.2 模型构建的思路 |
6.1.3 SD模型技术路线 |
6.2 城市化地区 |
6.2.1 城市化地区SD模型 |
6.2.2 优化方案的设定 |
6.2.3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
6.3 农业地区 |
6.3.1 农业地区SD模型 |
6.3.2 优化方案的设定 |
6.3.3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
6.4 生态地区 |
6.4.1 生态地区SD模型 |
6.4.2 优化方案的设定 |
6.4.3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选择与保障措施 |
7.1 模式选择的原则 |
7.2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选择 |
7.2.1 城市化地区 |
7.2.2 农业地区 |
7.2.3 生态地区 |
7.3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
7.3.1 要素流动 |
7.3.2 政策保障 |
7.3.3 绩效评价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自然的人化"与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 |
1.1.2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风土"突变"(vernacular mutation) |
1.1.3 当代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 |
1.2 释题及相关观念的澄清 |
1.2.1 释题 |
1.2.2 相关观念的澄清 |
1.2.2.1 澄清一: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是历史的必然 |
1.2.2.2 澄清二:当前生态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危机 |
1.2.2.3 澄清三:人类有意识的介入自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 |
1.2.2.4 澄清四:将"自然的人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3 论文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3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系统建构 |
2.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哲学基础 |
2.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多重研究视野 |
2.2.1 自然演替进程的生态学视野 |
2.2.2 自然人文演进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
2.3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关系的建构 |
2.3.1 自然生态的人文拓展 |
2.3.1.1 自然生态层面 |
2.3.1.2 人文生态层面 |
2.3.1.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2.3.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等级层次体系 |
2.3.3 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
2.3.4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2.4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机制 |
2.4.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机制 |
2.4.2 社会文化发生与演进机制 |
2.4.3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历程与当代转换 |
3.1 传统人类生存经验概述 |
3.1.1 早期人类聚居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3.1.2 传统的聚落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适应性经验 |
3.2 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3.2.1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二元对立 |
3.2.2 矫枉过正:走向科学与理性的环境意识 |
3.3 当代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转换 |
3.3.1 后现代文化价值观 |
3.3.2 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人文思考 |
3.3.3 体验的回归与形式的消解 |
3.3.4 区域与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复杂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4.1 自然生态因素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1 基于区域、微气候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2 基于地形、地貌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3 基于景观水文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4 基于土壤改善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5 基于自然干扰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自然人文演进 |
4.2.1 维护原有健康、进化的自然植被群落 |
4.2.2 保护和发展动物栖息地系统 |
4.2.3 基于人类需求的自然文化生态演进 |
4.3 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演替进程的管理 |
4.3.1 景观异质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 |
4.3.2 自然生态系统演进的原则与方法 |
4.3.3 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与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5.1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文化生成与演进原理 |
5.1.1 自然驱动力——物候特征的制约性 |
5.1.2 人文驱动力——人类生存经验的适应性 |
5.1.3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 |
5.2 当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5.2.1 当代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 |
5.2.2 引入景观参与者的视角 |
5.2.3 文化生成与演进中具体情境的建立 |
5.2.4 景观参与者与具体情境的互动交流 |
5.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本然·应然·已然之辩 |
5.3.1 本然·应然·已然之辩 |
5.3.2 绝对观念的乌托邦·个体原真性生命体验 |
5.3.3 话语权·话语体系 |
5.3.4 持续文化生命力的日渐彰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6.1 "自然-城市-文化"的综合演进 |
6.1.1 从构成形式到运作过程的概念转换 |
6.1.2 作为引导区域与城市复兴的触媒 |
6.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多重社会角色 |
6.2.1 缝合区域与城市的肌理 |
6.2.2 引导周边区域与城市有机更新 |
6.2.3 推动城市新区景观的发展 |
6.2.4 构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
6.3 驱动区域与城市再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6.3.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作为景观介入城市的策略 |
6.3.2 案例研究1:驱动城市再生的弗莱士河公园 |
6.3.3 案例研究2:莱茵河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历程 |
6.3.3.1 西方文明的腹地 |
6.3.3.2 莱茵河流域的衰败 |
6.3.3.3 莱茵河2020:重塑流域生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新探索 |
7.1 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现状与思考 |
7.1.1 对自然认知的不足 |
7.1.2 抽象审美的文化价值观 |
7.1.3 城市中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破碎 |
7.2 杭州西湖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图景:2000-2010 |
7.2.1 阅读风土西湖——西湖的历史演进概述 |
7.2.1.1 西湖的形成 |
7.2.1.2 西湖的自然演进主题——淤塞、荒芜 |
7.2.1.3 西湖的人文演进主题——疏浚、整治 |
7.2.1.4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中的西湖 |
7.2.2 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西湖水域西进工程 |
7.2.3 自然进程管理与文化表达——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 |
7.2.3.1 区位分析与历史变迁 |
7.2.3.2 立意与构思 |
7.2.3.3 场地中的自然文化解读与展示 |
7.2.3.4 规划与设计 |
7.2.4 引导城市的更新——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申报ASLA奖) |
7.2.4.1 问题分析与挑战 |
7.2.4.2 分区规划 |
7.2.4.3 综合效益 |
7.2.5 杭州西湖申遗将推动西湖文化全面复兴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8.2 对"自然的人化"的再思考 |
8.2.1 概念·形式 |
8.2.2 土着·前卫 |
8.2.3 文化·自然 |
8.2.4 显影本来面目 |
8.3 创新点和不足 |
8.4 研究启示及展望 |
8.4.1 研究启示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一:杭州西湖历代整治概述 |
附录二:近代莱茵河流域治理及相关事件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生态景观型山区半山区小流域治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溪流整治规划 |
3 结语 |
(7)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工作基础 |
2 生态建筑理论和方法 |
2.1 生态建筑有关概念 |
2.2 生态建筑的属性特征 |
2.3 生态建筑的分类 |
2.4 生态建筑形态特征语汇 |
2.5 生态建筑原理 |
2.6 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的启示 |
2.7 生态建筑的判据原则 |
本章小结 |
3 回顾建筑营造上的生态观念 |
3.1 早期朴素的注重生态的设计思想和实践 |
3.2 近代朴素生态建筑思想倾向 |
3.3 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
3.4 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
本章小结 |
4 生态建筑建设分析与生态化对策 |
4.1 基于生态原则的建设导向 |
4.2 生态建筑建设的生态化对策 |
4.3 生态建筑建设整体生态脉络分析 |
本章小结 |
5 生态建筑实践中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
5.1 外部景观设计原则 |
5.2 原生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重建 |
5.3 场地水景观实践 |
5.4 结合本地材料的校园生态交通实践 |
5.5 生态建筑的绿化实践 |
本章小结 |
6 立足于本土的能源利用的种类和模式实践 |
6.1 太阳能综合利用 |
6.2 以水景观为介质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
6.3 自然通风 |
本章小结 |
7 普通建筑节能技术实践探索 |
7.1 整体建筑空间及外部环境 |
7.2 建筑本体空间 |
7.3 建筑构造 |
7.4 建筑结构技术 |
7.5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筑设备技术 |
7.6 生态建筑材料 |
本章小结 |
8 生态建筑一体化实践 |
8.1 建筑景观与地域环境要素一体化 |
8.2 室内外环境一体化 |
8.3 建筑形式与内容一体化 |
8.4 各个专业技术一体化 |
8.5 技术与工艺一体化 |
8.6 建筑与装修一体化实践 |
本章小结 |
9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实施效果评价 |
9.1 室外环境品质测试 |
9.2 室内环境品质测试 |
9.3 室内环境品质的主观调查 |
9.4 社会价值评价 |
9.5 经济性评价 |
9.6 运营管理 |
本章小结 |
10 生态建筑实践总结 |
10.1 在进行生态化对策研究过程中的启示 |
10.2 基本结论 |
10.3 主要创新点 |
10.4 进一步工作方向 |
附表 |
图片索引 |
致谢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 获奖证书 |
附录二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方案图 |
附录三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筑使用说明书 |
附录四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和主要研究工作 |
(8)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关于题目 |
1.1.1 选题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重要概念界定 |
1.1.5 研究范围 |
1.1.6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1.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2.1 关于“流域综合发展” |
1.2.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内容构想 |
1.2.3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2.4 “山地流域”研究的特定环境类型 |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3.2 国外流域开发与管理法规 |
1.3.3 国内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3.4 国内的流域规划与管理法规 |
1.3.5 前沿课题与研究方法小结 |
1.4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
1.4.1 三峡工程论证时期的研究 |
1.4.2 三峡工程建设定论后的研究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1 关键问题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
引言 |
2.1 早期聚居形态 |
2.1.1 原始聚居形态 |
2.1.2 历史建置变迁 |
2.1.3 聚居布局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
2.2 早期聚居文化 |
2.2.1 部族分布及其聚居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2.2.2 影响聚居文化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
2.2.3 地理障碍的影响 |
2.2.4 资源开发的影响 |
2.3 明清时期的开发建设 |
2.3.1 行政建置变迁 |
2.3.2 人口结构变迁 |
2.3.3 区域交通与城镇布局 |
2.3.4 经济发展与城镇形态 |
2.3.5 军事布点与囤堡聚居 |
2.3.6 民族分布与村寨聚居 |
2.4 抗战时期的开发建设 |
2.4.1 抗战前夕 |
2.4.2 抗战爆发的影响 |
2.4.3 汽车交通与公路修建的影响 |
2.4.4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
2.4.5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
2.5 三线建设时期的开发建设 |
2.5.1 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发展 |
2.5.2 三线建设时期的缺陷 |
2.6 历史的掠夺性建设及其现实警示 |
2.6.1 历史上开发行为的掠夺性 |
2.6.2 对掠夺性问题的历史评述 |
2.6.3 警示及思考 |
3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
引言 |
3.1 自然背景调查 |
3.1.1 自然资源禀赋 |
3.1.2 生态环境的自然演化趋势 |
3.1.3 人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4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3.2 区域发展背景调查 |
3.2.1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
3.2.2 能源工程开发建设情况 |
3.2.3 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发展的带动情况 |
3.2.4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
3.3 城镇化情况及城镇群体格局调查 |
3.3.1 城镇化的现状水平 |
3.3.2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
3.3.3 重点城镇的发展指标与城镇竞争力 |
3.3.4 城镇群体空间分布及其组群关系 |
3.4 城镇形态类型与空间特征调查 |
3.4.1 城镇选址、总体形态与地形环境的类型关系 |
3.4.2 建筑空间特征 |
3.4.3 街道空间特征 |
3.4.4 广场空间特征 |
3.4.5 历史建筑遗存 |
3.5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3.5.1 问题的系统分析 |
3.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 乌江流域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 |
引言 |
4.1 乌江流域的综合发展与城镇化 |
4.1.1 综合发展的必要性 |
4.1.2 综合发展的可行性 |
4.1.3 国内外大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借鉴 |
4.1.4 综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5 城镇化——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 |
4.2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基本问题 |
4.2.1 “城镇化”概念 |
4.2.2 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预测 |
4.2.3 城镇化动力的量化分析 |
4.2.4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改善建议 |
4.2.5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4.3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两个特殊矛盾 |
4.3.1 土地需求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 |
4.3.2 非自愿移民的安置问题 |
4.4 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研究的综合关系 |
4.4.1 与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的关系 |
4.4.2 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定位 |
4.4.3 与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4.5 对乌江流域城镇体系建构的思考 |
4.5.1 区域协调问题 |
4.5.2 建构区域发展极核的思路 |
4.5.3 区域空间开发管制 |
4.5.4 空间格局图示 |
4.5.5 规模结构调控 |
4.5.6 职能组合结构 |
5 乌江流域城市的形态扩展及其规划调控 |
引言 |
5.1 山地城市的结构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
5.1.1 结构形态的基本类型 |
5.1.2 形态扩展的典型模式 |
5.2 乌江流域城市结构形态变迁的典型类型分析 |
5.2.1 小城镇: 龚滩镇交通条件变化导致城镇形态几度变迁 |
5.2.2 中等城市: 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
5.2.3 特大城市: 贵阳市摆脱岩溶盆地局限扩展卫星组团 |
5.3 当前乌江流域城镇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综析 |
5.3.1 形态扩展的内因 |
5.3.2 形态扩展的外因 |
5.3.3 形态扩展的导向 |
5.3.4 形态扩展中的结构转型 |
5.4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扩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4.1 喀斯特山地用地条件的局限 |
5.4.2 城市水资源利用条件的限制 |
5.4.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问题制约 |
5.5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的规划案例研究 |
5.5.1 簇群城市形态的塑造——以龚滩古镇规划为例 |
5.5.2 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布局——以彭水县城规划为例 |
5.5.3 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龙潭古镇规划为例 |
5.5.4 针对山地城市防灾的城市形态调控——以武隆县城规划为例 |
5.5.5 资源短缺型城市形态的调控——以贵阳市为例 |
6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
引言 |
6.1 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
6.1.1 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
6.1.2 科学的建设方法有益于的生态环境保护 |
6.2 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框架建构 |
6.2.1 系统框架构成设想 |
6.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子系统 |
6.2.3 生态保护策略决策子系统 |
6.3 区域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
6.3.1 森林防护体系建设 |
6.3.3 河流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
6.3.4 农地景观生态格局改善 |
6.3.5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构思路 |
6.4 城市与矿区建设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 |
6.4.1 基于地域生态建设经验的城市布局要点 |
6.4.2 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
6.4.3 城市河流的整治 |
6.4.4 以雨水利用促进城市水循环改善 |
6.4.5 工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乌江流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一览表 |
附录2: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4: 已发表的两篇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战略意义 |
1.1 旱作农业概念 |
1.2 山西省自然状况 |
1.3 山西省旱作农业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
1.4 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国内外及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概况 |
2.1 国内外旱作农业发展概况 |
2.2 山西省旱作农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三章 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社会经济障碍及潜力分析 |
3.1 影响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社会经济障碍因子 |
3.2 潜力分析 |
第四章 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发展方向与目标 |
第五章 山西省旱作农业区域布局及发展建设模式 |
5.1 山西省旱作农业区域分区布局 |
5.2 山西省旱作农业分区域发展建设模式 |
第六章 山西省旱作农业科技工程建设 |
6.1 建立完善两大系统 |
6.2 建立两大基地 |
6.3 建立十大技术体系 |
第七章 新世纪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策略措施 |
7.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正做到“治旱兴农”常抓不懈 |
7.2 依靠科技,加快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
7.3 制定和完善发展旱作农业的鼓励政策,增加对旱作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 |
7.4 搞好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
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特征及软件系统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 石洞河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概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3 水土流失情况 |
3. 数据采集分析 |
3.1 研究所需的软、硬件条件 |
3.2 GIS数据采集和属性数据的建立 |
3.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3.4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 |
4. 石洞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析 |
4.1 土壤侵蚀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
4.2 黑龙江省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及参数的确定 |
4.3 土壤侵蚀量的分级 |
5. 水土保持及土地利用规划 |
5.1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5.2 土地利用规划 |
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水土保持规划 |
6. 效益分析 |
6.1 石洞河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规划的投入 |
6.2 石洞河小流域治理规划综合防治效益分析 |
结 论 |
附 图 |
致 谢 |
四、小流域治理成果集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D]. 高曦. 厦门大学, 2018(08)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文本解读[D]. 刘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3]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D]. 张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4]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D]. 哈斯巴根. 西北大学, 2013(11)
- [5]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D]. 李利.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6]生态景观型山区半山区小流域治理初探[J]. 徐项. 科技创新导报, 2010(31)
- [7]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设为例[D]. 尹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10)
- [8]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赵炜. 重庆大学, 2005(03)
- [9]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探讨[D]. 周计伟.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D]. 吕康娟. 东北农业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