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认识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梁静[1](2021)在《小学数学概念的建构与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概念是数学学科最为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数学学科的"细胞"。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情境、应用活动、应用变式、应用结构等,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建构表征,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结构、体系。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整体、动态地把握概念本质,帮助学生积累概念认知经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概念认知力、理解力、建构力和实践力。
葛媛[2](2021)在《在“让学”中建构初中数学“问学课堂”》文中研究说明"让学"能够真正赋予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问"为互相,以"学"为中心,以"悟"为旨归,由问导学、以学生问、问学互促,从而建构"问学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让学"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品质。让学能够重建问学关系,进而引发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课堂生态的深度变革。初中数学课堂是教师主动"让学"的课堂,是学生积极"问学"的课堂。"让学"这一术语,是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海氏明确指出:"教所要求的不是别的,乃是‘让’学,即‘让学生学’。"换言之,"让学"能够真正赋予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的"问"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以学生的"悟"为旨归。以问导学、以问促学,从而让学生的问与学相融合。在"问学课堂"上,"问"与"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问"与"学"互为手段、互为目的,问学融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然之"道"。
张晓燕[3](2021)在《少教多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文中研究表明"少教多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目标,从"教师教"为主体转向"学生学"为主体。少教多学要将教学切入最近发展区,要让教学走在发展前面,要让教学发掘学生的认知潜质。"少教多学"的数学课堂是民主的,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通过少教多学,能不断地、有效地发掘学生的数学认知潜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蒋蕾[4](2021)在《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X小学五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丁慧[5](2021)在《微课在小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楠曦[6](2021)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刘海霞[7](202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建模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与制造教学机遇,应结合教学实际和生活情境去设计相关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建模。本文主要从巧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建模思维;善用多样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建模意识;活用问题教学,提升学生建模能力三个方面探索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使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丁华文[8](2021)在《“情·知”教学理论视角下对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思路研究》文中指出相比于传统教育观念,“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更加注重教育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价值型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在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帮学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但在实际教学中去落实度欠佳,效果不是很明显。“情·知”教学理论就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学生的自身力量完成知识探索,作为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教育理论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并把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手段中是当前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很大程度归因于此,让学生课堂中学有所得,让好学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学得懂。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如何把“情·知”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设计中,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课堂为例,从低段初步渗透到高段深入推进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已有水平、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的形式了解金二小学在应用“情·知”教学理论对学生的影响。第一章,研究“情·知”教学理论现发展阶段,在国内外研究水平;第二章,主要介绍“情·知”教学理论的相关概念,从概念、特点、原则、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及优缺点展开;第三章,结合前两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情·知”教学理论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行性分析;第四章,结合具体课堂应用进行分析,结合“情·知”教学理论进行课堂设计,理论用到实际的作用。从低段《小熊开店》到高段《找最大公因数》,分别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步骤、教学反思;第五章,进行数据分析,从理论到实际,用数据说话。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做好充分预设,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手,是学生自己能完成的学习内容就要自己完成,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最好的学习模式“学——教——学”。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过程,“情·知”教学对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授这三个步骤都给出了一个意见。教师是一个辅助引导者、全局掌控者,教学中不可全局包揽,这样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李华锋[9](2020)在《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利用文献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意义和方法。
任义红,陈国英[10](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从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通过课题研究,对藏区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出符合当地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
二、数学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认识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认识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概念的建构与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情境,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 |
二、应用活动,促进学生的概念建构 |
三、应用变式,活化学生的概念表征 |
四、应用结构,建构学生的概念体系 |
(2)在“让学”中建构初中数学“问学课堂”(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问”为主线,由“问”导“学” |
二、以“学”为中心,以“学”生“问” |
三、以“悟”为旨归,“问”“学”互促 |
(3)少教多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教多学:将教学切入最近发展区 |
二、少教多学: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 |
三、少教多学:让教学发掘学生认知潜质 |
(7)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价值 |
(一)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应用意识 |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
(一)巧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建模思维 |
1.背景问题 |
2.问题分析 |
3.模型建立 |
4.模型求解 |
5.模型应用 |
(二)善用多样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建模意识 |
(三)活用问题教学,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
三、收获与反思 |
(一)注重创设适合建模的教学情境 |
(二)注重选择贴切生活的背景问题 |
(三)注重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8)“情·知”教学理论视角下对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实验研究法 |
3.问卷调查法 |
4.对比分析法 |
二、“情·知”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 |
(一)“情·知”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
1.主要定义 |
2.必要原则 |
3.有效方法 |
(二)“情·知”教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
1.具体特点 |
2.评价标准 |
3.评价方法 |
(三)“情·知”教学理论的优缺点 |
1.局限性 |
2.显着优点 |
3.基本模式 |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应用“情·知”教学理论的必要性 |
(一)“情·知”教学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
(二)“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与新课程关系 |
(三)“情·知”教学理论与高效课堂 |
四、“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的课堂应用 |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基本情况 |
(二)“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课堂设计特点 |
(三)“情·知”教学理论在低段数学的初步渗透 |
1.教材内容 |
2.学情分析 |
3.教学目标 |
4.教学重难点 |
5.教学步骤 |
6.教学反思 |
(四)“情·知”教学理论在高段数学的深入推进 |
1.教材内容 |
2.学情分析 |
3.教学目标 |
4.教学重难点 |
5.教学步骤 |
6.教学反思 |
五、基于“情·知”教学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过程 |
(三)测试题设计 |
(四)实验数据分析 |
1.数据分析 |
2.家长反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二年级除法检测 |
附录B 对五年级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9)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意义 |
1.提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
2.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
3.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
4.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
5.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
二、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信息素养的方法 |
1.更新观念 |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
3.转变角色 |
三、信息化教学避免走入误区 |
(10)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目标与设想 |
四、研究的基本过程 |
(一)成立课题小组,制订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研究任务 |
(二)确定实验对象,设置问卷调查,并做相应分析 |
四、研究的方向 |
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1.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
2.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
3.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兴趣 |
4.开展数学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
(二)构建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
1.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
2.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
3.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
4.以网络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
5.以“双主导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
六、结语 |
四、数学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认识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概念的建构与教学策略[J]. 梁静.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11)
- [2]在“让学”中建构初中数学“问学课堂”[J]. 葛媛. 名师在线, 2021(20)
- [3]少教多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J]. 张晓燕.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13)
- [4]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X小学五年级为例[D]. 蒋蕾. 宁夏大学, 2021
- [5]微课在小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丁慧. 西南大学, 2021
- [6]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研究[D]. 陈楠曦. 西南大学, 2021
- [7]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J]. 刘海霞. 新课程评论, 2021(06)
- [8]“情·知”教学理论视角下对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思路研究[D]. 丁华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J]. 李华锋.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12)
- [10]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任义红,陈国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