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好刊物是提高干警素质的需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翠[1](2010)在《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文中指出歌德在《浮士德》结尾的诗句中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也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的确,通过一国女性的生存现状考察,便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女性是一个神秘的性别,她时而被尊崇、时而被践踏;她时而被塑造成美、爱情、伟大、丰饶的象征,时而又被塑造成诱惑、罪恶、堕落、无能的象征。翻开人类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的百态风姿与千种哀愁……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女性如同男性一样,是人类的另一半,而且同男性一样举足轻重。没有女性的存在和女性的伟大功绩,人类将不复存在,何谈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正视女性存在的真正价值和应享有的地位,对于人类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唯有男女两性共同的进步才是全民族、全人类的真正进步。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对女性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政治地位与政治参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生育状况与健康状况,理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享有了同男性一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但是,各种传统观念和固有习俗仍然禁锢人们的头脑,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学术界予以关注和研究,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其真正的解放。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女性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也有一些研究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的专家学者,但是从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入手,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的还不多见。女性人类学的尊重差异、强调多元的研究范式正是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基于这种多元的视角,笔者将具有特定历史积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利益观念的少数民族女性群体的参政状况与我国汉族女性的参政状况区别研究,透过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因为“政治参与”状况和程度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其中一个“正向指标”),同时也是以研究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和社会参与状况为切入点,进而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其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的考察,为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最终走上真正解放的道路,尽力探寻现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外、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研究现状与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对相关基本概念(诸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妇女参政”、“女性人类学”)进行了界定,以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女性人类学的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以及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均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等女性参政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包括近代中国女性参政意识的觉醒、现代中国女性争取参政权的进程和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第二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包括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和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第四部分是对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的情况,还对少数民族女干部、各行各业的女精英状况进行了统计。最后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探寻了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客观原因主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宗教妇女观、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和家庭的拖累与牵制等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有女性自身的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等。第六部分是对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主要从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大力发展教育、借鉴国外提升女性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最后是笔者的思考,认为少数民族女性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去“追随自己的心”,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是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同胞,也是全国女性同胞的共同愿景。第七部分是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主要包括对话内蒙古、宁夏、新疆自治区的妇联主席,以及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访谈。还有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当代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作为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使本课题既具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也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方面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
敬予[2](1996)在《繁荣理论 服务实践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本刊创办十周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金秋八月,是丰收在望的季节,在这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时节,本刊迎来了 10周岁生日。说到《犯罪与改造研究》的创刊,自然要联想到研究所的筹建。1983年"严打"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预防犯罪工作更为重视。1984年9月国务院批准司法部成立预防犯罪研究所。1985年初,司法部党组选派原部劳改局局长李均仁同志负责筹建这个研究所(厅局级机构),
高文[3](1999)在《紧密加强联系 扩大宣传渠道 把刊物办得更好——本刊第二次部分省市通联工作会议在镇江召开》文中提出1999年4月20日至24日,我们《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在江苏省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召开了全国第二次部分省市通联工作会议,来自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河南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等14个省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贾珍华[4](1996)在《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心声与希冀——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创刊十周年》文中指出《犯罪与改造研究》创刊10年了。我想,一个刊物创刊10年,而且越办越有生命力,成绩是不言而喻的,领导、专家、名流们自有赞美之辞。那么,我作为数10万名生活在基层的监狱人民警察中的一员,只有联系基层的实际谈点体会,恐怕为编辑们提供的信息才准确一些。记得3年前贵刊由双月刊改月刊前夕,当时的主编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办好刊物是提高干警素质的需要"。一个刊物要为提高干警素质服务,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必须要有实在的内容。
高文[5](1999)在《面向基层广开宣传渠道的一次有益尝试——本刊部分省市通联工作会议散记》文中提出1998年11月24日至28日,我们《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在湖北省沙洋监狱局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通联工作会议,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黑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浙江省、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广西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监狱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通联工作会议得到了湖北省监狱局和湖北省沙洋监狱局的大力支持,湖北省监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张坚同志、副局长胡绍文同志、湖北省司法厅办公室主任刘友江同志、湖北省沙洋监狱局党委书记尹作斌同志、
李国明,李法录,吴志鹏[6](1997)在《一言一语总关情──关于徐州读者学习和使用本刊的一次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喻建立[7](2009)在《风好正是扬帆时——《人民检察》采编工作座谈会述要》文中提出在"检察理论与实践30年征文"颁奖之际,《人民检察》采编工作座谈会于2008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部分业务厅室和检察日报社负责人、地方检察院代表、《人民检察》杂志的部分编委和编辑等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办好《人民检察》,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机关刊物与学术期刊、经验总结与改革创新等关系十分重要。"座谈会上,与会者回顾了2008年《人民检察》的采编工作,就进一步
王光明,姜良纲[8](2001)在《中国有座鲁西监狱》文中指出 开篇 2000年暮冬。在济南一个朋友聚会的场合,笔者偶遇山东省监狱局原副局长律希林。他曾担任过山东警校的校长,也曾主编过《山东省劳改志》。当他得知我是报告文学作家后,沉吟有顷,说了一番很动情的话:眼下描写公安战线的文学、影视作品车载斗量,但记叙监狱系统的作品却少得可怜……殊不知,在政法这个大系统内,最艰苦、最任劳任怨的还是我们监狱系统的干警。但由于缺乏宣
虞浔[9](2013)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于中西文化交锋交融的第一线,最早引入近现代司法理念和西方法治模式,新世纪以来又一直在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持续努力,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领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它不可避免地是整个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表现出鲜明地自上而下推进的色彩,展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力和权威;另一方面,它却是许多改革措施的肇始之地,许多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中自发萌生的创新举措,经过上海这块法治土地的滋润和检验,逐渐为全国所了解和认可,并随之被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推广,引发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的点点浪花甚至波澜。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有必要系统梳理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改革动机和发展趋向,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为此,本文分八章对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研究1997年以来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并不能割裂此前上海发生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上海人民司法事业从无到有,尽管经历过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奠定了上海司法工作的基本格局,为1997年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而且1997年之前上海的司法改革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为1997年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开展提供了正反面启示;此前进行的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为之后的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第二章是关于1997-200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阶段的研究。自1997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下,上海司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体制、用人机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工作逐步推开。第三章是关于2002-2007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研究。自2002年底到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阶段。改革在法律框架内稳步推进,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司法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更加健全,解决诉讼难、执行难、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成效;政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是关于2007-201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阶段的研究。自2007年底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上海司法机关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当事人司法救助制度,彰显法制公信力和司法人文关怀,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的执业监管,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第五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思想纷争及实践取向的研究。在上海探索、推行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和批评之声。就宏观思路来说,就有地方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各司法部门的进程是否需要统一的争论;就微观举措来说,以“少年法庭”、“案例指导制度”为例,不难看出一些开创性举措引发了长久讨论和争议。正是这些讨论、这些质疑和批评使得上海司法机关更为审慎地对待改革,使其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走得更为稳当和科学。第六章是关于上海与兄弟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公开的一些资料,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与我国其他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有许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动力、根本目标、指导思想、整体进程、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上。但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在重视创新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政法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分析存在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特性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有关。第七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检讨及成效评价的研究。上海的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司法规律,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失败和资源浪费。虽然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的改革只是刚刚破题,全面推进和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八章是关于继续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空前增长。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上海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困境。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设定为“推进司法公正、扩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践行司法为民”。其功能应定位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改革应该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上海实际继续探索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的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丁卫[10](2007)在《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陕西关中地区秦窑人民法庭所作的实地调查,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人民法庭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独具的功能。进一步,本文揭示了乡村治理与政法传统之间内在的关联。本文指出,自1990年代以来,国家治理方式由“基于政策的治理”转向“通过法律的治理”,与之相适应,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它特殊的治理逻辑得到了强调,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边界也被谨慎地区分开来,乡村治理中的混沌现象开始被澄清。国家通过加强人民法庭建设,鼓励法庭独立行使审判权以化解乡村社会的矛盾及纠纷,从而增强了其治理社会的合法性(legitimacy),并试图进一步巩固党政国家(party-state)的执政基础。本文的叙述建立在对人民法庭所进行的宏观历史考察,以及对渭水市古渡区人民法院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行过程所展开的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人民法庭治理功能变迁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出新中国的政法传统对于乡村治理目标及手段的根源性和决定性。本文从人民法庭的视角考察了乡村治理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约束,着重分析了乡民的法律观与乡村精英在乡村法治中的作用,同时,对秦窑法庭推行“特邀协调员”制度的源起和绩效也作了考察,进而揭示了自上而下的普适性规则与自下而上的乡土性策略之间的内在紧张与相互调适。本文还细致描述了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逻辑,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的总体目标自1990年代以来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即由过去的“人民司法”转向当下的“司法为民”,这种转变的实质在于党政国家意欲通过法院科层体系的合法律性(legality)运行来增强其治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然而,由于资源硬约束与法律软约束并存,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及其代理人(法院干警)遵循着一套自我利益极大化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而这套逻辑并不必然与国家的政治诉求相契合,因此,这种抵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谋求合法性的努力,而且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构成了潜在的障碍。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乡村法治实际上遵循着一套“政治—法律”的逻辑,而不是单纯的司法的逻辑。在党政国家既定的宪政体制框架下,乡村法治在治理形式上的理性化和程序化并不能真正触动治理逻辑的根本转变,此所谓“新瓶装旧酒”。
二、办好刊物是提高干警素质的需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好刊物是提高干警素质的需要(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对"民族地区"的界定 |
二、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界定 |
三、对"妇女参政"的界定 |
四、对"女性人类学"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理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第一章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
一、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 |
二、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 |
三、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 |
第二节 妇女参政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 |
二、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 |
一、近代中国妇女参政意识的觉醒 |
二、现代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进程 |
三、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 |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 |
一、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 |
二、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 |
三、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 |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
一、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情况 |
二、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情况 |
三、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情况 |
四、少数民族女干部配备情况 |
五、少数民族女领导、女精英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情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存在的问题 |
一、大多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素质偏低、参政意识较为淡薄 |
二、少数民族女干部比例偏低,"三多三少"现象仍然存在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参政程度较低 |
四、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过程中力不从心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探寻 |
第一节 客观因素 |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
二、宗教妇女观的影响 |
三、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
四、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 |
五、家庭的拖累与牵制 |
第二节 主观因素 |
一、女性的自卑心理 |
二、女性的依赖心理 |
三、女性的嫉妒心理 |
第五章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建议和思考 |
第一节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具体建议 |
一、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 |
二、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 |
三、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 |
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各方面的人才 |
五、借鉴国外提升妇女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 |
第二节 "认识自我","追随自己的心" #199——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思考 |
附录一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 |
第一节 对话民族自治区妇联主席 |
一、对话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妇联主席 |
二、对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联主席 |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主席访谈节录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 |
一、对话"挂满荣誉勋章"的回族女纪检委书记 |
二、对话"从教育战线上脱颖而出"的回族女人大常委副主任 |
三、对话美丽温柔的满族女人大主任 |
四、对话和蔼可亲的蒙古族女编办主任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节录 |
附录二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 |
附录三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风好正是扬帆时——《人民检察》采编工作座谈会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编排上处理好理论和实务的关系。 |
二、多刊发检察实务稿件, 增强对检察业务的指导作用。 |
三、对《人民检察》的未来发展, 与会人员寄予了厚望。 |
四、关于对地方版的管理, 与会人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
(9)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中国1997年始启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
二、 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司法机关与时俱进 |
三、 上海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
四、 域外司法改革理论在上海受到科学借鉴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 司法 |
二、 司法机关 |
三、 司法体制 |
四、 司法工作机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历史回眸(1949—1997):中国司法制度曲折发展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司法制度初创奠基阶段 |
二、 司法制度曲折成长阶段 |
三、 司法制度破坏荒废阶段 |
四、 司法制度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变革历程 |
一、 基本形成上海司法工作格局 |
二、 组织开展上海司法改革运动 |
三、 文革期间上海司法工作倒退 |
四、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的正轨 |
第三节 现实意义 |
一、 奠定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基础 |
二、 提供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启示 |
三、 确立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先机 |
第二章 拉开序幕(1997-200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探索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国家启动司法改革 |
二、 上海推进依法治市 |
第二节 改革内容 |
一、 概述 |
二、 上海审判改革 |
三、 上海检察改革 |
第三节 配套改革 |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
第三章 全面展开(2002-2007):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
二、 上海加快城市法治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内容 |
一、 概述 |
二、 上海审判改革 |
三、 上海检察改革 |
第三节 配套改革 |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
第四章 深入进行(2007-201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化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二、 上海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
第二节 改革内容 |
一、 概述 |
二、 上海审判改革 |
三、 上海检察改革 |
第三节 配套改革 |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
第五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与探索的纷争 |
第一节 改革宏观思路争议 |
一、 地方司法领域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框架 |
二、 地方司法机关在改革进程中是否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步调 |
第二节 改革微观举措争议 |
一、 “少年法庭”之争 |
二、 “案例指导制度”之争 |
第六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与其他省份实践探索比较 |
第一节 共同之处 |
一、 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基本相同 |
二、 发展方向和推进动力基本相同 |
三、 整体进程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
第二节 鲜明特色 |
一、 上海是许多司法改革举措的创始之地 |
二、 上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区别对待 |
三、 上海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四、 上海有效增强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度 |
五、 上海科学借鉴国外司法改革先进经验 |
六、 上海较好地解除了司法机关后顾之忧 |
第三节 异同探究 |
一、 存在相同缘由 |
二、 存在不同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探索的评析 |
第一节 特点分析 |
一、 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把牢社会主义方向 |
二、 有力保障——准确定位司法职能,体现上海自身特色 |
三、 不竭动力——遵循司法工作规律,依靠科学理论支持 |
四、 重要方法——统筹规划改革方案,争取形成整体合力 |
五、 必要方式——以改革促进新变化,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
六、 有效途径——改革灵活性,尊重首创性,保护积极性 |
第二节 成功之处 |
一、 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
二、 妥善处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
三、 妥善处理中央部署与上海实际的关系 |
第三节 问题所在 |
一、 司法机关改革中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待加以纠正 |
二、 上海司法部门的执法司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尚需培育 |
第四节 取得成效 |
一、 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上海各界普遍性共识 |
二、 上海司法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公正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
三、 上海司法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善 |
四、 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现实困境,保障上海司法工作良性运转 |
第八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继续深化改革之路 |
第一节 战略目标 |
一、 追求司法公正,保持全国领先司法环境 |
二、 扩大司法公开,保持先行先试发展势头 |
三、 树立司法公信,发挥上海本土传媒优势 |
四、 践行司法为民,满足广大市民更高期待 |
第二节 功能定位 |
一、 推动国家司法体制进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
二、 延伸司法机关工作触角,服务上海社会管理 |
三、 强化司法工作保障功能,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
四、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
五、 提升司法机关履职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
第三节 基本原则 |
一、 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全市大局深化改革 |
二、 借鉴域外司法改革经验与上海实际相结合 |
三、 遵循法律法规边界依法有序稳步组织实施 |
四、 坚持以群众观点为引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
第四节 路径选择 |
一、 借助雄厚科研力量提炼上海司法领域开展改革经验,自觉以科学理论研究为指引 |
二、 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三、 警惕腐败现象向司法领域渗透蔓延,从制度着手织密上海司法职权运行监督机制 |
四、 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发挥好海事仲裁和金融仲裁便捷、高效的作用 |
五、 及时关注司法工作暴露的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
六、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法学教育资源,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研究路径及方法 |
1.3 “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乡村中国 |
1.4 文献综述:人民法庭与乡村法治 |
2 “人民”的法庭 |
2.1 “人民”考释 |
2.2 革命的法庭 |
2.3 人民法庭的常规化 |
3 基层中的“基层” |
3.1 法院科层体制的级序 |
3.2 流动中的法庭干警 |
4 通过法庭的乡村治理 |
4.1 乡村社会的法治需求 |
4.2 乡民的法律观 |
4.3 乡村精英:法庭的“特邀协调员” |
4.4 基层司法过程与司法技术 |
5 “为人民”的法庭 |
5.1 从“人民司法”到“司法为民” |
5.2 “为中心工作服务” |
5.3 基层司法的政治经济学 |
6 结论: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
6.1 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分疏 |
6.2 党政国家的政法传统 |
6.3 通过合法律性获得合法性 |
6.4 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办好刊物是提高干警素质的需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D]. 张翠.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2]繁荣理论 服务实践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本刊创办十周年回顾[J]. 敬予. 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6(08)
- [3]紧密加强联系 扩大宣传渠道 把刊物办得更好——本刊第二次部分省市通联工作会议在镇江召开[J]. 高文. 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9(06)
- [4]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心声与希冀——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创刊十周年[J]. 贾珍华. 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6(08)
- [5]面向基层广开宣传渠道的一次有益尝试——本刊部分省市通联工作会议散记[J]. 高文. 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9(01)
- [6]一言一语总关情──关于徐州读者学习和使用本刊的一次调查[J]. 李国明,李法录,吴志鹏. 人民检察, 1997(08)
- [7]风好正是扬帆时——《人民检察》采编工作座谈会述要[J]. 喻建立. 人民检察, 2009(02)
- [8]中国有座鲁西监狱[J]. 王光明,姜良纲. 人民文学, 2001(12)
- [9]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 虞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10]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D]. 丁卫.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