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农经基础建设 促进农经工作开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21)在《乡镇农经站规范化建设关键环节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我国的农经部门要承担比以往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农经管理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建设、农业的现代化管理与农业经济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农经站处于我国农业建设的第一线,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大力地推进农经站现代化建设,肩负起我国振兴乡村战略的重大责任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李隽萍[2](2021)在《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基层农经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设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农经体系负责各项农村政策的执行,关系到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农经体系,切实发挥农经工作职能,该文介绍了海东市乐都区农经体系现状,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农经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经队伍建设、保障工作经费充足等建设措施,以此推进基层农经体系的发展完善。
张衍[3](2020)在《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集体“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是农民群众关注度最高的身边事之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出了问题直接侵害的是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甚至滋生腐败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和监督,但农村地区相关违纪违法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本文以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和反腐败斗争态势为研究背景,以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调研访谈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研究,首先阐述了Z市D区自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以及目前Z市D区为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相继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已初步形成了资金、资产、资源三块管理制度体系。通过资料分析和访谈结果总结出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如集体资金使用民主决策程序执行不到位、村集体资源、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村务公开成效不高、监督体系效果不明显、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建设效果未达预期等,同时分析得出出现这些风险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完善、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基层干部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最后,针对Z市D区现存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和产生原因,提出了完善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防控的主要对策: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优化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探索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导下的民主监督、强化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规违法问题的责任追究、运用创新思维管理农村集体“三资”。
张志桐[4](2020)在《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村集体资产不断积累,总量不断扩大。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赋予农民清晰的产权,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焦点。2014年11月,农业部、中农办、国家林业局印发了《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正式拉开了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以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一项中央有要求,农民有需求的紧迫任务,全国各地开始了积极探索,山东省菏泽市也在此次改革进程当中。本文以菏泽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国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学习借鉴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菏泽市改革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调查方式获取数据和资料,运用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总结菏泽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认为,菏泽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前在完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改革动力仍显不足,具体环节中还存有一些问题,同时集体经济组织不规范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缺乏市场条件和经济基础,集体经济后续发展缺乏政策资金支持和经验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为解决以上问题,全面深化和继续推进改革工作,菏泽市应在坚持五条底线准则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充实改革力量,科学把握改革环节,明确分类指导,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明确其法律主体资格,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宋澜[5](2020)在《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是实现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发动决战的最后一年。随着我国“四化”的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效,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发展中的“短板”,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行为,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和系统分析法对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成效进行了分析,发现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促进了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一定程度的提升了党员廉政水平,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等。但是,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及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缺乏责任追究制度,缺乏考核评价机制,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等问题;第二,在政府方面存在乡镇政府重视不够,力量投入不足,委托代理机构性质不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存在工作不顺畅等问题;第三,在村集体方面存在村集体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不能按时进行账务的结报,“三资”管理不规范,村务公开不规范等问题;在村民个体方面存在村民参与意识弱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分别从制度建设、地方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个人提出了管理建议,如:完善“三资”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优化村集体管理能力和加强村民舆论监督能力。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创新,通过实地调研,从县乡农经站了解昌黎县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完善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二是研究角度的创新,本文通过对昌黎县制度建设、政府工作方面、村集体工作方面和村民自身等角度剖析了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三资”管理的对策。
孙鹤松[6](2020)在《Y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居多且经济发展较不平衡的国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新农村建设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当前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村集体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中央对各地农村有大量的专项资金投放,管理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直接关系农村的发展稳定和群众的切身利益。2017年12月农业部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工作,加强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因此研究和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规范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相结合,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以及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Y镇60个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发现Y镇三资管理存在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规范、债权清收难与债务负担重、资产结构单一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问题的成因,主要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且落实难、集体资产监管机制不完善、基层财务管理队伍混乱、轻视村级资产资源管理等方面。本文对Y镇提出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基层财务队伍建设、盘活农村集体三资等对策,旨在保证Y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使用和开发利用,集体经济能够高质量发展。
陈欣[7](2020)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以江西省D县为例》文中认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资产、资金、资源)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领域,也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近些年,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的深入开展,D县内发生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案件不断增多,部分村干部利用职权借机捞取利益,损害村集体利益,暴露出D县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领域存在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严格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既是深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有力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有关概念及内部控制理论、村民自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随后,介绍了 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现况、做法及成效。接着,总结了 D县农村“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到位、村务公开不到位、民主监督不到位、监管职责不明晰等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随后,阐述了各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经验做法并提出经验借鉴,通过村民自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的视角,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对策建议。
董乐[8](2020)在《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央财政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然而在实践中农村财务工作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些惠农支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有的村干部侵吞侵占集体资产、农村会计监督职能弱化、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稳定和乡村治理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亟待解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全国各地一直在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目前多数农村实施的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即在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基础上,在坚持代理自愿原则的前提下,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同意,村委会与乡镇委托代理机构签订全面的会计委托服务协议,由委托代理机构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统一”)管理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经实践证明是解决以往农村财务管理诸多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完善。本文选择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官僚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石家庄市部分地区自发产生一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新形式——“村财乡代管”,2005年开始逐步有序过渡为较成熟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截止到2015年底,石家庄市有15个县(市、区)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涉及142个乡镇2789个村,占乡村总数的69%和71%。这些县(市、区)通过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加强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提升了农村财务规范化程度。笔者在L镇、S镇、Y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地研究,并对石家庄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人员、Q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人员、Q区L镇、S镇、Y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这几个主要的群体,开展关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委托方财务人员--村报账员精力和素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委托方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在乡镇对村考核体系中占比低,委托代理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且工作成效差异大,委托代理机构代理的村集体“三资”内容不全面,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配套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深入分析得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委托方财务人员选拔困难且培养机制不健全,农村两委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规避监督,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重视程度不够,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委托代理机构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从以下六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健全委托方人才引进和财务人员培养机制,多渠道强化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提高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开展清产核资并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管合力。分析农村财务发展历程,可以确定的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实行有内在必然性,但作为一项创新的制度,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本文期望能给石家庄市及其他情况类似的地区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提供有益借鉴,促进这一制度更好发挥作用,从而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受益。
黄浩原宇[9](2020)在《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时期,以传统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小农经济是桎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源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村基础设施难以连片建设、农业生产长期成本较高、农业科技水平难以进步等局限。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家庭农场实现集约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社会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经营效益,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原地区农业生产较发达,而丘陵地区地貌崎岖不平、零碎分散等特点增加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难度,因而推动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弥补农业发展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南充丘陵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规模经营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从家庭农场的历史沿革、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农场的相关内涵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资料,了解当地农场数量、经营规模、扶持政策、劳动力素质等情况,根据访谈结果和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资料分析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得出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目前存在土地流转不畅限制经营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致使农场融资不足、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等限制因素。之后,系统总结出国外农业资源丰裕型、资源一般型、资源匮乏型相关代表国家家庭农场与国内典型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为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启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具体对策建议。
朱火金[10](2020)在《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 助推“三农”工作稳步发展》文中指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基层农经人员肩负的农村经营管理职责越来越重。特别是在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其履行的工作职能已大大超出原有的职责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三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农经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以及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需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职能定位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经工作管理水平,切实将各项
二、强化农经基础建设 促进农经工作开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农经基础建设 促进农经工作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乡镇农经站规范化建设关键环节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农经站建设水平 |
(一)农村经济部门的职能与承担的责任具有特殊性 |
(二)规范化建设农经站的各项职能 |
(三)为党委提供工作建议 |
(四)加强农经部门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工作 |
二、提升农经站形象,加强农经站软件硬件建设 |
(一)设置好服务窗口 |
(二)要规范农经站的档案管理 |
(三)提高农经部门的整体形象 |
三、围绕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
(一)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 |
(二)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社 |
(三)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
四、围绕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转变以往的工作作风 |
(一)强调工作速度、工作难度、工作力度 |
(二)强调工作中拥有钻劲、狠劲与韧劲 |
五、健全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 |
(一)定期清查农村集体资产,加大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力度 |
(二)完善资金的支出支入以及票据管理,达到资金使用的透明化,为资金的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
(三)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
六、结语 |
(2)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基层农经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设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东市乐都区农经体系现状 |
1、农经管理机构设置 |
2、农经工作职能 |
二、海东市乐都区农经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管理体制混乱 |
2、职责不够明确 |
3、农经队伍较薄弱 |
4、经费不足 |
三、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的措施 |
1、完善农经管理体制 |
2、加强组织领导 |
3、加强农经队伍建设 |
4、保障工作经费充足 |
四、结语 |
(3)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村民自治制度 |
2.1.2 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 |
2.1.3 廉政风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寻租理论 |
2.2.3 权力制衡理论 |
2.2.4 腐败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历史沿革 |
3.2 D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 |
3.2.1 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
3.2.2 D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与类型 |
3.3 D区现行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
3.3.1 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
3.3.2 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
3.3.3 集体资源管理制度 |
3.4 D区对农村集体“三资”开展的专项治理工作 |
3.4.1 全面开展清产核资 |
3.4.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3.4.3 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
3.4.4 推进村务卡结算 |
3.5 近年D区农村干部“三资”管理违纪违法问题数量及比例 |
第4章 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及原因分析 |
4.1 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分析 |
4.1.1 数据资料收集情况 |
4.1.2 集体资金使用民主决策程序执行不到位 |
4.1.3 资源、资产的权属不清、管理混乱 |
4.1.4 村务公开成效不高 |
4.1.5 监督效果不明显 |
4.1.6 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建设效果未达预期 |
4.2 D区出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
4.2.1 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完善 |
4.2.2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缺位 |
4.2.3 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足 |
4.2.4 基层干部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 |
4.2.5 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
第5章 完善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防控的对策 |
5.1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
5.1.1 选优选强村两委“一把手” |
5.1.2 优化强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
5.1.3 加强农村财务人员力量配备 |
5.2 优化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
5.2.1 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产权制度改革 |
5.2.2 完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
5.2.3 推进集体资金管理改革 |
5.3 探索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导下的民主监督 |
5.3.1 全面提升村务公开的质量与效果 |
5.3.2 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 |
5.4 强化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规违法问题的责任追究 |
5.4.1 明确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清单 |
5.4.2 加大力度惩治村干部违纪违规违法行为 |
5.5 运用创新思维管理农村集体“三资” |
5.5.1 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线上管理 |
5.5.2 多种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5.5.3 引入外部监督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集体资产 |
2.1.2 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 |
2.1.3 产权制度 |
2.1.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契约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3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状 |
3.1 菏泽市农村集体资产基本情况 |
3.1.1 村集体收入状况 |
3.1.2 村集体收入构成 |
3.2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因分析 |
3.2.1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外部动因 |
3.2.2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内生动力 |
3.3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
3.4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实施与重点环节 |
3.4.1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实施 |
3.4.2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环节 |
3.5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
3.5.1 完善了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运营 |
3.5.2 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
3.5.3 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收入 |
3.5.4 完善了乡村治理结构 |
3.5.5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
4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 |
4.1 曹县梁堤头镇——“三清一定”,分类梯次推进改革 |
4.2 单县丁里长镇张武屯村——巩固改革成果,发展集体经济 |
4.3 单县浮岗镇小王庄——拓展权能促进增收 |
5 对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村民和村干部视角 |
5.1 调查数据来源与受访者基本信息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受访者基本信息 |
5.2 对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评价 |
5.2.1 对改革整体满意度评价 |
5.2.2 对改革中重点环节的评价 |
5.2.3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评价 |
5.3 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
6 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6.1 改革动力不足 |
6.2 改革具体环节中的问题 |
6.3 集体经济组织不规范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 |
6.4 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缺乏市场条件和经济基础 |
6.5 后继缺乏政策资金支持和经营能力 |
7 完善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7.1 坚持改革工作的准则 |
7.2 提高思想认识,充实改革力量 |
7.3 科学把握改革环节,分类指导 |
7.4 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明确其法律主体资格 |
7.5 完善农村股权流转交易市场 |
7.6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2.1.2 农村集体“三资” |
2.1.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集权与分权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2.2.4 腐败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及成效分析 |
3.1 昌黎县基本经济现状分析 |
3.2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现状分析 |
3.2.1 农村集体资金现状 |
3.2.2 农村集体资产现状 |
3.2.3 农村集体资源现状 |
3.3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做法 |
3.3.1 昌黎县资金管理做法 |
3.3.2 昌黎县资产管理做法 |
3.3.3 昌黎县资源管理做法 |
3.4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成效 |
3.4.1 实现“三资”保值与增值 |
3.4.2 推进“三资”民主化管理 |
3.4.3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 |
3.4.4 提升农村党建廉洁水平 |
第四章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制度建设方面 |
4.1.2 政府工作方面 |
4.1.3 村集体方面 |
4.1.4 村民个体方面 |
4.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制度建设不完善 |
4.2.2 地方政府不够重视 |
4.2.3 村集体职能缺位 |
4.2.4 村民参与意识弱 |
第五章 完善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
5.1.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
5.1.2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
5.1.3 建立干部追责制度 |
5.2 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作用 |
5.2.1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
5.2.2 提升委托代理效率 |
5.2.3 加强思想意识建设 |
5.2.4 强化监督指导作用 |
5.2.5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
5.3 优化村集体管理能力 |
5.3.1 提升“三资”管理效率 |
5.3.2 建立“三资”管理平台 |
5.3.3 加大“三资”公开力度 |
5.3.4 规范“三资”人员管理 |
5.4 加强民众监督能力 |
5.4.1 强化理财小组作用 |
5.4.2 提升村民监督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Y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集体三资 |
2.1.2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
2.1.3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三章 Y镇村级财务及清产核资概况 |
3.1 Y镇村级财务概况 |
3.1.1 Y镇基本情况 |
3.1.2 2017 年Y镇村集体收入情况 |
3.1.3 Y镇现行村级财务管理模式 |
3.2 Y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概况 |
3.2.1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背景 |
3.2.2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组织 |
3.2.3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梳理 |
第四章 Y镇清产核资数据筛查发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Y镇清产核资数据筛查发现的问题 |
4.1.1 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 |
4.1.2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
4.1.3 会计核算不规范 |
4.1.4 债权清收难与债务负担重 |
4.1.5 资产结构单一与资源利用率低 |
4.2 Y镇清产核资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
4.2.2 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且落实难 |
4.2.3 集体资产监管机制不完善 |
4.2.4 基层财务管理队伍混乱 |
4.2.5 轻视村级资产资源管理 |
第五章 对Y镇清产核资的后续整改意见 |
5.1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
5.1.1 规范设计集体财务管理流程 |
5.1.2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
5.1.3 严格会计核算制度 |
5.1.4 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
5.1.5 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监管制度 |
5.2 加强基层财务队伍建设 |
5.2.1 优化基层财会队伍结构与质量 |
5.2.2 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
5.3 盘活农村集体三资 |
5.3.1 清产核资理清底数 |
5.3.2 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
5.3.3 推动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运营活动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以江西省D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廉政风险防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集体“三资” |
2.1.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2.1.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村民自治权力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上述理论的相关性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第3章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现状 |
3.1 江西D县基本情况介绍 |
3.2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现状 |
3.2.1 江西D县农村“三资”管理组织体制 |
3.2.2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做法 |
3.3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成效 |
3.3.1 规范了农村“三资”管理 |
3.3.2 减少了腐败行为 |
3.3.3 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
第4章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4.1.1 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风险 |
4.1.2 村务公开不到位的风险 |
4.1.3 民主监督不到位的风险 |
4.1.4 监管职责不明晰的风险 |
4.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思想认识有偏差 |
4.2.2 基础工作不扎实 |
4.2.3 监管主体不到位 |
4.2.4 体制机制不通畅 |
第5章 国内其他地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借鉴 |
5.1 国内其他地区做法 |
5.1.1 威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
5.1.2 朔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
5.1.3 泰兴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
5.2 经验借鉴 |
5.2.1 加强村务公开 |
5.2.2 加强民主决策 |
5.2.3 建立联动机制 |
5.2.4 创新监管方式 |
5.2.5 健全管理制度 |
第6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协同防控建议 |
6.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加强政府部门间协同 |
6.1.1 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职责 |
6.1.2 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 |
6.1.3 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程序 |
6.1.4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
6.2 发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村民监督作用 |
6.2.1 提高村民参与治理能力 |
6.2.2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
6.2.3 加强村务公开力度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的和意义 |
1.目的 |
2.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概念界定 |
1.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及相关概念 |
2.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运行方式及对比 |
(二)理论基础 |
1.信息不对称理论 |
2.委托代理理论 |
3.官僚制理论 |
二、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现状 |
(一)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情况 |
1.确定委托代理机构明确工作内容 |
2.制定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配套制度 |
3.积极推广财务电算化 |
(二)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取得的成效 |
1.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 |
2.预防和减少基层腐败 |
3.提升农村财务规范化程度 |
三、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 |
1.委托方财务人员..村报账员精力和素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 |
2.委托方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 |
3.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在乡镇对村考核体系中占比低 |
4.委托代理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且工作成效差异大 |
5.委托代理机构代理的村集体“三资”内容不全面 |
6.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配套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
(二)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委托方财务人员选拔困难且培养机制不健全 |
2.农村两委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规避监督 |
3.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重视程度不够 |
4.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
5.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
6.委托代理机构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
四、完善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对策 |
(一)健全委托方人才引进和财务人员培养机制 |
1.想方设法吸引人才到农村任职 |
2.制定实施村级财务人员培训计划 |
(二)多渠道强化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 |
1.创新公开方式推动财务公开落到实处 |
2.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作用 |
3.探索农村财务审计新机制 |
4.发挥监察监督和巡察制度的威慑力 |
(三)提高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1.提高乡镇干部的重视程度 |
2.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思想认识 |
(四)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 |
1.制定落实科学详细的考核细则 |
2.制定落实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
(五)开展清产核资并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
1.深入开展清产核资 |
2.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
(六)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管合力 |
1.委托代理机构强化责任担当 |
2.强化包村干部对所包村的财务监管职能 |
3.其他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相应监管职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合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界定 |
2.2 家庭农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营理论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3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3.1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3.1.1 经营规模和土地流转成本情况 |
3.1.2 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合作组织情况 |
3.1.3 家庭农场产业分布情况 |
3.1.4 城镇化发展与农场从业者情况 |
3.2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来源 |
3.3 访谈结果分析 |
3.3.1 种养结合 |
3.3.2 “党支部+家庭农场+贫困户”利益联结 |
3.3.3 助力精准扶贫 |
3.4 访谈总结 |
4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4.1 土地流转困难限制经营规模 |
4.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 |
4.3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使得农场融资不足 |
4.4 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 |
4.5 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 |
4.6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
5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不同资源禀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1.1 资源丰裕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1.2 资源一般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1.3 资源匮乏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 国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1 “吉林延边”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2 “浙江宁波”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3 “湖北武汉”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4 “安徽郎溪”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3 对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
6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政策建议 |
6.1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
6.2 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
6.3 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 |
6.4 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 |
6.5 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 |
6.6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访谈提纲 |
附录B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调查问卷 |
附录C 实地调研与相关文件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 助推“三农”工作稳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的意义 |
(一)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
(二)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
(三)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是规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运行的需要 |
(四)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需要 |
(五)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二、目前基层农经队伍存在的不足 |
(一)基层农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
(二)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
(三)基层农经人员业务能力较弱 |
三、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的建议 |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统一认识 |
(二)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职责定位 |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
四、强化农经基础建设 促进农经工作开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乡镇农经站规范化建设关键环节探讨[J]. 刘霞. 现代商业, 2021(19)
- [2]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基层农经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设措施[J]. 李隽萍. 农业工程技术, 2021(14)
- [3]Z市D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防控对策研究[D]. 张衍. 江苏大学, 2020(05)
- [4]菏泽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张志桐.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5]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D]. 宋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6]Y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研究[D]. 孙鹤松. 河北大学, 2020(08)
- [7]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以江西省D县为例[D]. 陈欣. 南昌大学, 2020(01)
- [8]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董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浩原宇. 成都大学, 2020(08)
- [10]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 助推“三农”工作稳步发展[J]. 朱火金. 上海农村经济, 2020(04)
标签:委托代理; 会计基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改革; 会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