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刁衣非,朱海龙,于延,李英梅[1](2021)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务管理创新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针对工科专业展开,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认证有利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高校教务工作是教学管理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要求教务工作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善。本文在总结作者多年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务管理创新模式。
赵思童[2](2021)在《5G时代设计类高校智能服务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务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实践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教育系统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伴随网络信息的日益发展,5G网络信息化在高校教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化,对教务工作的作用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杨瑜[3](2021)在《基于“互联网+”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文中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务管理是学校正常运作、高效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营造健康教学氛围的重要前提。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对学校教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育与管理能力。所以,未来的学校管理趋势将会是把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正常教务管理工作进行结合。文章对基于"互联网+"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如今各个院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桎梏与有效措施进行了研究。
杨文林[4](2021)在《2.0时代高校教务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发展除了需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外,还应该把教学管理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因而如何打造一支素质强、水平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为导向,分析了2.0时代高校教务秘书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阐述了其信息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培养策略:增强职业认同、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优化考核体系和构建发展共同体,以期为指导一线教学管理、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借鉴。
邱浩[5](2021)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互联网环境的相关内容,阐述了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通过对现阶段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有效措施,具体讨论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问题,以明确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提高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魏然[6](2021)在《探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教务工作的有效展开可以让高校的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本篇文章也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教育管理系统的有效建设,分析了教育系统信息化秉承的原则以及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建设方案,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让高校教务工作开展得更加高效。
郭萌[7](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探讨》文中指出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呈现连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面对我国对高校生源质量要求日趋严格的现状,高校建设硬件配备与高校管理并重。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把控使得我国在高校教务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当前情势,如何进行大数据的宏观调控、分析、调度管理以及有序开展高校教育教研活动,逐步完善科学化、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被考虑其中,成为一项优化选择。本文将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着手进行探究。
李淳淳[8](2021)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教务综合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规模逐年扩大,在校人数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教务管理人员对于全校师生的管理与规划工作上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将现代信息化的技术运用于教务管理工作,并提出一套智慧化、信息化的新型教务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其实已经相当广泛,但是在教育行业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管理方面应用比较匮乏。本文结合自身在山东某高校教务处一线的调查与研究结果,发现其教务管理系统虽然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学生信息导入、在线选课、成绩录入与查询、考试查询等基本功能,但是仅停留在对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导入导出的基础性能力。大部分数据从录入系统的那一刻起就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数据库,并未对如此庞大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深入的探索。而且相关研究发现,虽然教务处已经存放了全校师生,及课程、成绩几乎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并没有良好的利用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比如一年一度的学生转专业和辅修工作,学生没有渠道可以了解每个学院的招收条件,报名流程也需要手动填写一些数据库本身已经存放的选科、成绩和专业班级等信息,报名后也无法查看报名进度和评审结果,更不用说消息的同步性与实时性。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样也会发生在各学院教师每学期的工作量申报和教研项目评审的每个流程环节中。本文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充分的了解数据挖掘技术的各项分析方法与挖掘步骤,特别是关联规则分析算法的发展、利弊及其应用场景。最终选择使用关联规则分析中最典型的Apriori算法,对其原理、优劣进行了阐述,并优化改进了Apriori算法。算法的优化主要在第一步发现频繁项集中,Apriori算法存在着大量读取数据库的I/O操作,遂在扫描项集的过程中,对其每个子元素进行计数操作,在生成k-1阶项集时,子元素的计数值小于当前的项集阶数的即可进行删除或特殊标记,在下一次生成k阶频繁项集时即可减少对数据库的扫描操作,从而提高的算法的整体效率。其次,本文结合当代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对于原教务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拆分与总结,按照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对新型教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规划,最终开发了本套“教务综合服务平台”。从架构设计角度,使用Vue.js和Django两种关键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与实现;从功能模块设计角度,将本平台分为八大功能模块,并依次介绍了其实现的功能及应用场景;从数据库设计角度,详细的规划与设计了数据库表结构,并充分考虑到对老系统的兼容性、当下使用的便捷性、及后期的扩展性与维护性。本文最后将改进的Apriori算法运用于本平台,对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在学生的课程选择和各科成绩两个方面的应用与分析中,得出其中大量知识中存在的隐含的关联关系,对挖掘结果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发挥数据挖掘的优势与潜力,给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进一步决策提供解决方案。
张文倩[9](2021)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研究 ——以扬州A中职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混合式教学在全球教育领域迅速兴起并广泛应用,对教学管理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也对教学管理的纳新能力与创新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管理做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学校充分接纳教育创新并将其融入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教学管理层面合理把握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新时期我国中职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将探究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如何改革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从而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和教学管理成果进行了合理把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教学和管理理论为依据,以扬州A中职校为样本研究对象进行校级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对该校教师的访谈,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对中职教学管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教学管理改革的情况与尚存不足,从而为探求混合式教学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提供思路。本研究认为,混合式教学进入中职院校使得中职的教学管理必须做出调整与改变。在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推进中,中职教学管理虽然做出了一些改革尝试,但依然存在传统教学管理观念制约、教学体系不完整、混合式教学目标不明确、缺少对教师的激励和考评机制、缺乏监管机制等有待改进之处。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混合式教学与中职校的协同发展,本研究提出四点建议:首先是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增加人员,并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再次是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技能是收,组建混合式教学课程团队;最后要科学化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加强对线上课程的监管,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与平台技术团队合作,开发线上学习的自动监管程序等。
袁国麟[10](2021)在《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校园EMIS平台建设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慧教育也开始朝着大数据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的智慧教育管理中,EMIS平台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该平台的信息化程度将会对高校的管理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对大数据时代中的智慧校园EMIS平台建设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大数据时代中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质量,保障高校的智慧化管理效果。
二、计算机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务管理创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工程教育认证 |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务工作 |
(一)坚持“以专业认证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
(二)教学资料归档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
(三)教学管理的任务化和信息化 |
(四)多项举措服务教风学风建设 |
(五)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
(2)5G时代设计类高校智能服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5G网络信息化具有的优势 |
(一)5G网络信息化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
(二)对工作效率具有提高作用 |
(三)实现有效的监控监督 |
(四)促进扁平化的信息传递 |
二、5G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教务信息化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1.对外部信息的获取更具广泛性 |
2.对教育内与学校民主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3.有助于拓展教育员学习阵地 |
(二)消极影响 |
1.海量信息造成教育建设工作不良思想观念的冲突 |
2.新媒体和传统教务工作之间存在隔阂 |
3.教务人员网络安全意识不高 |
三、基于5G网络信息化视角下开展高校教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
(一)从客观层面上适应“互联网+”的要求 |
(二)促使教务工作效能得以提高 |
(三)推进科学化教务工作的需要 |
四、基于5G网络信息化视角下的高校教务工作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对策 |
(一)信息化管理现状 |
1.在教务工作中对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2.教务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 |
3.对管理系统的利用不够充分 |
(二)解决对策 |
1.树立信息化观念 |
2.通过培训提高信息化水平 |
3.在整合资源条件下科学规划和统一建设 |
4.通过对人力资源技术手段的利用对教务工作新平台加以打造 |
5.建立安全机制,为教务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
五、结语 |
(3)基于“互联网+”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
2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3 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桎梏 |
3.1 教务人员管理意识不足 |
3.2 院校资源得不到共享 |
3.3 投入财力不足 |
4 有效建议、措施 |
4.1 创新教务管理观念 |
4.2 创造新的教务管理环境 |
4.2.1 创新管理制度 |
4.2.2 提高教务管理教师素质 |
4.2.3 加大建设投资 |
4.2.4 课程结构创新 |
4.3 打造资源共享的平台 |
4.4 加强教务管理系统维护 |
5 结语 |
(4)2.0时代高校教务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要性分析 |
(一)新形势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教务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
二、内涵解读 |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
(二)高校教务秘书信息素养内涵 |
1. 信息意识 |
2. 信息知识 |
3. 信息应用 |
4. 信息伦理与安全 |
5. 职业发展能力 |
三、培养策略 |
(一)增强教务秘书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形成提升自身素养的强大内生动力 |
(二)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教务秘书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
(三)优化教务秘书的岗位考核体系,深入挖掘教学管理的人力资源价值 |
(四)构建信息素养发展共同体,建立教务秘书成长发展生态圈 |
四、结语 |
(5)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环境的相关内容 |
二、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 |
(一)教务管理需求 |
(二)学生管理需求 |
(三)财务管理需求 |
(四)资源管理需求 |
三、现阶段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四、互联网环境下加强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有效措施 |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
(二)完善教务管理平台服务功能体系 |
(三)实现资源数据共享 |
五、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 |
(一)注册和登录模块设计 |
(二)学生模块设计 |
(三)教师模块设计 |
(四)教务管理模块设计 |
(五)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六、结语 |
(6)探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二、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存在的困境分析 |
1.相关工作人员认知不足。 |
2.建设力度欠缺。 |
3.缺乏专业型人才。 |
三、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秉承的原则 |
1.高并发性原则 |
2.多层兼容。 |
3.系统建设稳定可靠。 |
四、教务系统信息建设的目标 |
1.实行一体化管理。 |
2.实现规范化管理。 |
3.操作简捷。 |
五、教育系统信息化设计方案 |
1.总体框架。 |
2.教务系统信息化业务构架。 |
3.教务系统信息化技术框架。 |
4.信息安全与数据备份。 |
结束语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挖掘技术 |
(一)数据挖掘技术发展历程 |
(二)数据挖掘技术功能及任务 |
二、在教务管理中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 |
(一)运用关联规则合理安排课程 |
(二)运用聚类分析法提升考试质量 |
(三)运用Web挖掘技术设置决策支持系统 |
(四)运用数据挖掘提升学生评价质量 |
(8)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教务综合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挖掘技术 |
2.1 数据挖掘概述 |
2.2 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 |
2.2.1 分类分析 |
2.2.2 回归分析 |
2.2.3 聚类分析 |
2.2.4 关联规则分析 |
2.2.5 特征选择 |
2.2.6 偏差检测 |
2.3 数据挖掘的步骤 |
2.3.1 数据准备 |
2.3.2 数据预处理 |
2.3.3 数据挖掘与结果表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联规则分析算法 |
3.1 关联规则概述 |
3.2 关联规则形式化描述 |
3.3 Apriori算法 |
3.3.1 发现频繁项集 |
3.3.2 挖掘关联规则 |
3.4 Apriori算法的改进 |
3.4.1 算法改进思想 |
3.4.2 优化步骤举例 |
3.4.3 算法优化前后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介绍 |
4.2 系统设计要求 |
4.3 系统架构设计 |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系统账号信息管理模块 |
4.4.2 学校信息管理模块 |
4.4.3 码表信息维护模块 |
4.4.4 学生转专业模块 |
4.4.5 学生辅修模块 |
4.4.6 教师工作量申报模块 |
4.4.7 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模块 |
4.4.8 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4.5.2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
4.5.3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priori算法在教务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案例 |
5.1 在学生课程选择中的应用 |
5.2 在学生各科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研究 ——以扬州A中职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教学管理改革是适应混合式教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
(二) 教学管理改革是落实教育现代化政策的重要保障 |
(三) 教学管理改革是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要求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
(二) 关于教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
(三) 关于混合教学背景下教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
(四)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访谈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混合式教学 |
(二) 中等职业学校 |
(三) 教学管理 |
(四)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的中职教学管理 |
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的特点 |
(一) 对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水平要求更高 |
(二) 教学管理过程更复杂 |
(三) 教学管理效果的达成需要极大调动师生积极性 |
(四) 教学管理的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
三、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 德鲁克的人本管理思想 |
(二)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三) 综合性激励理论 |
第二章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现状调查——以扬州A中职校为例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方法与内容 |
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 |
(一) 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平台管理 |
(二) 混合式课程建设和管理 |
(三) 混合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
(四) 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管理 |
(五) 混合式教学评价管理及督导管理 |
(六) 混合式教学开展的保障措施及其管理 |
第三章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
(二) 混合式教学管理体系不完整 |
(三) 混合式教学目标不明确 |
(四) 缺少对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激励和考评机制 |
(五) 缺少对线上教学的监管机制 |
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制约 |
(二)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健全 |
(三) 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完善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的策略建议 |
一、加强教学管理基础建设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
(二) 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
(一) 增加人员 |
(二) 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
三、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
(一) 提高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技能 |
(二) 组建混合式课程教学团队 |
四、科学化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 |
(一) 加强对线上课程的监管,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 |
(二) 与平台技术团队合作,开发线上学习的自动监管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校园EMIS平台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EMIS平台概述 |
2 EMIS平台的整体框架设计分析 |
2.1 数据链路层设计 |
2.2 服务层设计 |
2.3 应用接入层 |
2.4 移动智能终端访问层 |
3 EMIS平台的具体应用实现分析 |
3.1 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
3.2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
3.3 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
3.4 平台的安全功能实现 |
4 结束语 |
四、计算机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务管理创新模式[J]. 刁衣非,朱海龙,于延,李英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30)
- [2]5G时代设计类高校智能服务教学研究[J]. 赵思童. 山西青年, 2021(19)
- [3]基于“互联网+”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J]. 杨瑜. 无线互联科技, 2021(18)
- [4]2.0时代高校教务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 杨文林. 才智, 2021(24)
- [5]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邱浩. 大学, 2021(30)
- [6]探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研究与应用[J]. 魏然.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7)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探讨[J]. 郭萌. 山西青年, 2021(12)
- [8]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教务综合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D]. 李淳淳. 青岛大学, 2021
- [9]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研究 ——以扬州A中职校为例[D]. 张文倩. 扬州大学, 2021(09)
- [10]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校园EMIS平台建设与应用[J]. 袁国麟. 数字通信世界,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