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社会力量办学的运行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1](2013)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评估机构的健康高效运行,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政府集"管办评"于一身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发了一些教育评估领域的不良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开启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的政策闸门,彰显出国家实施"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改革新思路。然而,处于初生和萌芽状态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实践中暴露出种种弊病,乃至爆出"交钱买名次"的负面新闻,表明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不畅。构建相对独立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对于推进我国教育评估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探究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要素的作用规律,从人为机制视角提出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研究目的,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如下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剖析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活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从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要素中抽象出核心要素,从理论层面解读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内涵,从实践层面剖析我国当前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实然状况;再次,分析核心要素的作用规律,明确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动因和目标;最后,从机构设置、评估过程、评估制度、运行环境等四个方面,探讨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建议,并以开创我国"民间表彰政府教育绩效"先河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连续举办三届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为案例,借鉴研究结论给出完善运行机制的建议。整个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尽管新公共服务理论、民间组织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的概念体系、运用范畴迥异,但均强调多元、共享、协商、共赢,将其运用于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具备理论适切性。根据马克斯·韦伯和巴纳德的经典组织理论观点,从权力、主体和环境等三个要素分析组织运行机制是可行的。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分为自发机制(应然层面)和人为机制(实然层面)。就应然层面而言,权力、主体和环境等三个要素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中的作用机理是:获取权力资源是民间教育评估机构权力执行的前提,无形权力资源是核心资源;主体要素是机构运行的核心要素,机构主体把质量作为评估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和方法、与教育评估对象协商构建评估指标,可以满足不同教育评估对象的评估需求;环境要素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约束作用,包括政府对民间组织认识上的偏差,采取以预防制登记原则等六条原则为主的控制型管理,教育评估法律的缺位,制约了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就实然层面而言,通过对我国当前33个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官学背景,存在"分布不平衡、信息不公开"的特征,其发展情况与地方政府执政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着联系。上海市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与学校、政府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评估方法相对灵活,政府购买评估产品为其运行提供了经费保障等,是运行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外部制度抑制和内部制度缺位、政府垄断教育评估市场、学校难以摆脱"俯视型"评估关系等不利因素。通过实然层面与应然层面之间的对比,反映出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从权力、主体和环境等三个要素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明确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从哪里来"(动因)、"到哪里去"(目标),可以明晰设计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方向。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动因是: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鼓励,为机构介入教育评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要素对机构的动力,主要源于机构成员的尊重需求,注重作为专业化的组织和"知识人"特征;作为环境要素,国家宏观政策也为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活动预留了政策空间。随着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国内开始萌芽,并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这种外在环境的刺激,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壮大起到推动作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目标是:就权力要素而言,通过法律赋予的形式维护权力的正当性,同时保证权力不被滥用。而机构的章程等制度对权力结构、权力范围作出安排,以确保组织运行目标得以实现。通过与政府、学校等签订契约,是保障权力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就主体要素而言,按照由浅至深、由低到高可分三层内涵,即激发成员积极性→形成制度化管理制度→激发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从而把组织成员的自律意识转化为自主发展的动力,促进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自律。就环境要素而言,政府尊重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独立地位,通过扩大购买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产品的层次和范围等方式,与其建立互信关系;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与社会建立互动关系,重点从发挥以监督为主的社会保障作用、维护良好信誉两方面入手;通过增强学校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信任度、提升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水平,构建学校与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之间的互助关系,可为组织运行提供良好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建议:鉴于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萌芽期,缺乏雄厚的资金和人力资本,现阶段宜采用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从而充分运用机构有限的资源。通过成立机构的监事会和机构系统内部的监事会,促进机构自律;教育评估的专业性并不因机构的属性而发生根本改变,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程序遵循教育评估活动的一般规律,分为明确评估目的和依据、组建评估专家组、找准评估的重点、制定科学评估指标等八个步骤,也可根据具体评估项目进行灵活调整;在制度方面,通过提高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法律地位,构建专业化价值取向的内部规章制度,完善民间教育评估行业内部自律制度,为机构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在环境方面,通过构建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政府秉持引导服务的治理手段,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从而优化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借鉴以上结论,深入考察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连续开展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发现专业化的价值取向、广泛的社会信誉、多元化的合作渠道、良好的社会口碑等,为该机构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树立了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典范,但也存在参评案例总体偏少、获奖案例未能得到推广、与政府建立关系不密切等问题。通过提高机构的自律意识、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机构的组织架构等,以加强机构自身建设;通过政府积极培育、营造社会支持氛围,以改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外部环境。
苗玉宁[2](2014)在《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分支,有关生命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逐步发展起来,其研究视域也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逐步转向教育总体的道德性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教育的各个局部和各种要素的伦理矛盾及其道德实践。随着管理学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当关注人性、关注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时,以伦理道德为调节手段处理人际间关系的伦理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也必然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方法。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已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代管理发展的伦理化趋势,推动了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而伦理是对社会理想和人的崇高价值的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为此,提倡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管理伦理是指独立学院管理者在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人性、弘扬人道的基础上,借助道德的手段与力量协调独立学院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与冲突,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促进独立学院及相关主体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本研究以影响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特殊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期望从伦理追问的角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的新思维、新方法。伦理追问是一种道德关怀,是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事物,从而对事物进行伦理审视和价值判断,旨在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一般伦理意义上的独立学院特殊管理伦理问题,以此探索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与建构。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一是理论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通过对伦理学、教育学、教育伦理学、管理学和管理伦理思想与方法等基础理论的递进研究,在教育价值与伦理价值趋同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立场追问大学教育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管理的伦理审视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二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在时下多元文化价值共生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独立学院相关利益主体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综合理论与知识指导下的调查研究,从体制认知、机制评价、组织氛围、员工态度、劳动关系、学生收益等方面获得资料,进而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管理现状做出价值判断。三是系统分析的方法。在理论梳理、实证研究和制度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求解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实证研究在全国选择5所独立学院为被调查样本单位,针对相关利益群体设计4套调查问卷,总设问114题,在5个被调查单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2份,总有效回收率90.5%。从伦理的角度对调查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学院办学的教育公益性质疑;独立学院董事会的价值导向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独立学院全额收费与自负盈亏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教育价值追求;独立学院教师的离职倾向;学生对独立学院的整体认同度偏低等问题。本研究经过理论准备、调查研究,从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各个侧面基本把握了独立学院目前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具有价值排序和道德选择的伦理学问题。就独立学院管理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梳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基本经验,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难点,从伦理的视角进行制度价值判断。运用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从七个方面提出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相关价值命题,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基于伦理价值判断的管理路径选择。第一,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独立学院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其教学管理中必须贯彻教育公益性的原则。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独立学院大学伦理品性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主体价值的人本伦理精神;独立学院经营理念的自主伦理精神;独立学院应用思想的求真伦理精神。第三,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独立学院自身组织的特殊性产生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组织伦理冲突。应以组织伦理之维从组织使命、权力机制、教学模式、教育共同体、和谐秩序等方面建构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第四,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独立学院运行机制是市场法则的必然。兼顾高等教育的教育性、社会性和经济性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坚持教育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坚持社会性就是要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突出教育的社会效应,突出民生收益和国家收益;坚持经济性就是要坚持经营办学,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自身办学的经济收益。第五,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正确认识独立学院的三种利益关系: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关系是在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的理念转换。第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在以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目标定位、以增加学生收益为根本的目标定位、以办学特色为竞争力的目标定位、以文化促进力为内涵的教师培养机制定位的结合上,探求转型发展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第七,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典型的先产生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路径模式。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行政立法,应把规范独立学院外部制度环境的重点放在教育公益性、利益均衡性和价值公平性三个方面。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规范行政伦理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毛明明[3](2016)在《当代中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 ——基于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和明显进步的同时,公众对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批评、对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追求、对教育公平和效益的期望也在与日俱增。其中,多元教育服务的供需矛盾和优质教育服务的供需矛盾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在这两对矛盾处理中不仅使政府供给教育服务的成本不断高涨,还给政府对教育领域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保持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高教育服务的供给品质,改善教育服务的管理水平,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优化自身职能结构,重新界定政府、社会和市场在教育服务领域中的关系,来建构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服务治理体系,这不仅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破解政府如何有效供给教育服务难题的关键。而政府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则为公共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实现路径,更为解决优质和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供需矛盾开具了一剂“良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教育服务,实质上是政府将教育服务的“生产过程”让渡给社会力量,通过教育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的分离,在以“契约”为纽带的商品交换关系上,来扩展教育服务的供给范围,以提升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对优质、高效、可选择的教育服务的需求。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宏观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研究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活动,不仅是对深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购买教育服务理论空间的现实回应,也是探讨当代我国教育服务改革和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将沿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理论逻辑和研究现状为思考起点,在综合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PPP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选取管理学中的战略管理理论最为作为主要的理论工具,并借鉴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中的使命管理、政治管理和运营管理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了当代中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划分出了本项研究的三大主题模块:基于发生逻辑和价值目标的购买使命陈述、基于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关系的外部购买环境衡量、基于政府资源和能力以及运行机制的内部购买环境审视。在该分析框架和研究主题内,通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我国正在发生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现实实践为分析背景,以我国政府购买教育管理服务为研究聚焦点,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服务委托管理为研究载体,对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活动的内外部战略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测定,深入探究了购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和风险并提出了购买战略发展的策略选择。具体来看,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第一个研究主题,解释了当代中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历史演变逻辑和现实驱动因素,并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和购买目标定位进行了基于价值理性的表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第二个研究主题,通过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外部宏观环境评估和微观主体关系的探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活动在宏观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机会和威胁并存的局面,而在微观的“三元主体”互动中,由于责权配置不均、利益诉求存在价值偏差和信任危机而导致购买参与主体间则表现出应然和实然冲突的关系状态。第五章和第六章是第三个研究主题,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活动中虽然具有相应的权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但在信息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建设、财力资源安排和权力资源使用上仍存在战略性的结构困境,同时表现在结构维度内的机构组织能力、技术维度内的合同管理能力和责任维度内的风险防控能力的三大政府管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教育服务需求调查机制、承接主体准入机制、招投标机制、绩效评估机制、退出机制的运行机制建设上则表现出与运行机理协同中的过程低吻合性和逻辑缺陷性。第七章从制度安排层次、手段技术层次和治理能力层次“三层次治理”工具出发,对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只有不断完善购买规则,提高购买合法性;合理界定主体间责权利边界,厘清购买关系;优化政府内部战略资源,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积极培育服务承接主体,创新购买文化;健全购买运行机制,规避购买过程风险才是保证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活动能够得以持久发展的应有之举。
李亚东[4](2013)在《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文中提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愈演愈烈,各国从国情出发构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并作为政府展示高水平业绩的一种公共责任。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和“促进管办评分离”等一系列要求。在国际视野下,结合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把握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大方向,顶层设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本文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比较研究、案例分析、政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从“管理体制——保障体系——组织架构——机构设置”的研究路径,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把握“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用公共治理的理念审视“质量保障”主体,以组织管理和中介组织的理论来考虑“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特别是按照我国政府转变职能的大方向,用顶层设计的战略思路构建“组织体系”。即:在重构国家、学校、市场以及政府、中介机构(事业单位)、院校社团和社会行业组织的相互关系时,抓住政府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中央层面政府职能转变及专业机构设置入手,自上而下对组织体系进行设置机构、优化结构、协调功能和建立机制,将理想“蓝图”变成可操作的现实。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一是在系统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活动的基础上,对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主要指评估机构)及其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剖析,分析现行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并进行归因;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法、俄、美、印、日五国为案例,剖析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结构特征,比较不同管理体制下各国外部质量保障模式及组织体系;三是坚持以系统科学和公共治理、组织管理等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走向和现实的制约因素,准确把握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借鉴五国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四是从目标、要素、机制三方面入手,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全程监控”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按照公共治理和管办评分离的思路,顶层设计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理想模式及机构组合的两种构想;五是结合国情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改良型”和“改革型”两套行动方案,对主要保障机构(中央层面)科学设置、合理分工,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并切合实际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戚静[5](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姜慧敏[6](2020)在《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研究 ——以H教育集团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公办教育是保障教育均衡的决定性因素,而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满足人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手段,民办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为百姓提供了可选择性的教育方式。随着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不少民办学校在积累了足够的办学经验、日益壮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企业集团的运作模式,开始进行集团化办学。理论上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资源整合的一种形式,在提高学校管理效益,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增强政府监管效率等方面发挥出一定优势。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是政府领导下非营利性组织的民间法人行为,2018年8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的送审稿中就明确提到要规范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而在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并有效实施是民办教育集团规范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重视起内部机制的设立和规范运行,才能促进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健康有序地发展。本研究遵循“应然——实然”的研究范式,以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访谈和资料分析的具体方式形成三方互证,确保获取资料的有效性。本文选取H教育集团作为研究个案,该集团属于跨地区办学,在集团化过程中通过借鉴经验,引进专家团队指导并结合自身特殊实际情况,建立起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完善。经研究发现,H教育集团目前的运行机制框架已经大致建立起来,包括制定了明确的集团章程;设立专人对接的沟通部门;实施多样化的激励办法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彰显自身价值的集团学校文化。H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帮助在学校招生、教师培养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彰显出独特的优势。诚然,H教育集团机制的运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执行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决策机制的实际运作缺乏规范,集团民主化程度低,忽视正式沟通渠道的运用;监督方面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教师培养方面依然存在教师队伍发展不足,结构不稳定等困境。此外,政府对于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态度不明,管理缺失。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认为,民办学校在进行集团化办学时应当充分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实施。首先,构建系统透明、健全畅通的民主化沟通决策机制,推行民主参与程度高的决策方式,建立并有效运用正式的沟通渠道;其次,完善教师资源的统筹与培养,构建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建立起制度与温度并存的激励机制;再者,完善集团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监事会制度,确保监事会的独立地位,制定科学的监督标准,保障评估的公正客观性;此外,加强政府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政府需要摘除对民办学校的“有色眼镜”,确保支持与监督两手抓。
孙曙光[7](2017)在《治理理论视阈下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成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是政府、社会和大学共同关注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展现了系统性图景:外部制度方面,政府逐渐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内部制度方面,高校不断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伴随着大学外部制度环境的逐步优化,中国创建“双一流”需要进一步激发大学自身的内在动力。而长期以来的惯性逻辑和行为方式,使我国大学发展的源动力机制——内部制度建设,一直得不到足够重视,完善动力也较为不足。然而,与大学外部制度建设相比,内部制度的构建更为重要。只有把优化大学外部制度和大学内部制度结合起来,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不断完善。运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历史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理理论和组织理论的视角,围绕“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的体系构成、制约因素,以及如何优化大学内部制度”的研究思路,首先从治理视域下构建大学内部制度的理论框架入手,清晰界定大学内部制度的概念、边界及其本文所定义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权力运行、组织机构、制度体系等核心要素,建构了清晰的分析框架,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准确把握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围绕大学内部制度的历史演变,全面梳理了我国公立大学制度经历的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完善期等四个阶段,从历史变迁视角对我国大学内部制度的形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大学内部制度的权力运行(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力)、组织机构框架(包括党群系统、行政系统、学术组织系统)、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大学章程与校内规章制度)等三个维度,以体系构成、呈现特征、现实困境为基本线索,确立了研究的核心命题,对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认清我国大学内部制度建设内容的实质,进而从深层面、多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大学内部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借他山之石,选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四国的大学内部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其共同特征,凝练出不同内部治理模式,为我国大学内部制度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为实现大学良好治理,从治理理论倡导的多元主体治理、权力之间的互动制衡、治理的法治化等视角出发,统合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成绩到问题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优化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的对策建议:实现大学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内部制度优化的基础,构建内部权力互动制衡机制是内部制度优化的核心,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是内部制度优化的关键,推进大学治理规则的法治化是内部制度优化的保障。研究价值或贡献试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视角的创新。虽然已有类似的研究,但或者只是就大学内部权力进行研究,或者只是以内部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或者只是研究大学章程及制度体系,都不够全面系统,难以把握大学内部制度的本质。本研究聚焦大学内部制度的权力运行、组织机构、制度体系的三个维度,并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耦合关系,使大学内部制度的框架内容更加清晰。其次,研究理论运用视角的新尝试。坚持治理理论作为研究依据、组织理论作为研究参照,治理理论主要在于提升大学的管理效率,组织理论则保持大学的学术本质属性,不偏离发展方向。第三,研究思维“走进”与“走出”的新探索。研究大学内部制度问题,出发点却不能局限于大学自身,必须坚持国家主导的外部制度的优化与大学理应主导的内部制度优化的有机结合。只是大学不能消极等待政府来推进自身制度变革,需要更加积极地面向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内部制度体系。
刘恩允[8](2014)在《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是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可见,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变,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释放,未来高校面对的关系重心不再是与政府的矛盾关系,而是与社会的合作关系;高校将会进一步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内部组织活力,以内部改革促进学校的整体转型或特色发展。大学的宏观管理目标确立之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主体在于学院,院系的健康发展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现代大学治理研究的核心应该是院系治理,大学治理的重心将从大学管理体制转向到院系运行模式,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走向“现代学院制度”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了大学学院制改革,大学基本形成了校、院、系三级办学体制,扩大了二级学院的办学和管理的自主权,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提高了管理效能。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学校权力的下放不够坚决,权力配置不够均衡,权责对应不够清晰,权力冲突时有发生,学院自主权缺乏,内源性制度建设薄弱,等等,这些体制性的障碍束缚了学院发展活力,影响大学教育质量。可见,大学办学自主权逐级下放之后的首要问题,是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尤其是学院治理结构,以优化的结构提升办学的功能。从组织结构来说,院系与大学是一种隶属关系,但从组织属性而言,院系又有自身的规定性,有其自身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理。可以说,院系治理兼具宏观与微观、部分与整体的统一特性,院系治理既是大学治理的最终落脚点,又是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载体。学院是一个以学术权力为引领,以政治权力为导向,以行政权力为保障,以经济权力为杠杆,以象征性权力为精髓的学术团体。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外大学治理模式和中国大学学院治理的现状,借助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和综合改进”的现代大学院系治理机制,探索现代大学学院制度建设。在学院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上破除大学行政体制在学院的复制,破除三级权力体系在院系的科层式复制,彰显学术权力,回归学院学术本位,构建以师生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权力互动的多元治理结构,建立立足于院系学术组织特征和根本职能的协同治理机制。在这一研究中,核心概念是权力,核心权力关系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本论文运用多学科的观点,梳理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概括大学院系治理的基本要素和价值取向,借助场域理论分析工具,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当前不同类型院系治理结构和机制问题。并在借鉴国外院系治理的先进理念,结合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院系治理模式提出构想。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概念的梳理和界定。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即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大学院系治理的基本精神。通过对三种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院治理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炼出大学院系治理的基本要素及其价值理念,为院系治理研究明确方向和路径。第三章为现实解读部分,运用田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以场域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以权力配置与运行机理为基本线索分析了我国大学院系现有三种主要管理模式中的权力互动机制及其现实困境。第四章为比较研究部分,对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五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点和学院制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对2011年教育部启动的试点学院改革的状况、经验和困境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以期为当前学院治理改革提供经验借鉴与示范。第五章为改革构想部分,根据理论背景、时代需求和学院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根据“使命-功能-结构”的判定模式,将学院进行了三种类型的划分,提出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和综合推进的治理改革设想。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重新梳理和反思,指出论文的不足和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王庆如[9](2012)在《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陕西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高原期”。根据对陕西省现有的18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症状表现为:发展态势正在衰减,生存空间日趋局促,前途命运未卜难测。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走出“高原期”就成为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田野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有机结合,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以此为框架,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具体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分析架构。通过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概念的厘定,指出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由大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内部管理、办学效益五个核心要素构成。依照这五个核心构成要素,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五维要素结构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第二,梳理了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历程、成就及特征。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经历了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和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大靓点,被称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陕西现象”。第三,扫描了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问题与症结。利用分析框架,选取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通过田野研究等方法,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扫描。其主要表征是: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着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失当、校园文化淡漠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学生管理重管轻教的问题;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着办学经费日趋拮据、经费用途偏失、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的问题。第四,剖析了制约和影响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生源数量萎缩与质量下降、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健全、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来看,由于政策制定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不力、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制度性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逐利性动机和理念、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自身原因。第五,提出了新时期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整体的改革图景,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共同协作。具体来讲:一是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二是端正办学思想,淡化逐利色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及激励、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四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参与、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五是加强财政资助,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其提高质量、培育办学特色。
王飞燕[10](2019)在《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关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许多和教育相关的新观点和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基础之上创新地提出了立德树人重要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现实道路。本篇论文立足于实践,紧紧围绕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具体特征、价值意义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阐明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阐述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通过研习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讲话精神、梳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相关文献来概括总结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特征,具体归纳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时代的统一、本土和世界的统一;结合新时代实际论述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价值,主要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提出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实现途径,包括强化价值引领、推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谈社会力量办学的运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社会力量办学的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三) 核心概念 |
1. 教育评估及相关概念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3. 机制与运行机制 |
(四) 文献综述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研究综述 |
2. 研究现状评述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总体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的学理基础 |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
2.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二) 民间组织理论 |
1. 民间组织理论的产生 |
2. 民间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民间组织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三) 第四代评估理论 |
1. 第四代评估理论的产生 |
2. 第四代评估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第四代评估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四)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 |
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二、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解读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内涵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含义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特点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功能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要素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权力要素探析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要素审视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环境要素省思 |
4.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运行要素关系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理分析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权力执行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实施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环境约束 |
三、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实践分析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分布概况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要素的实然分析 |
1. 法律地位不高,权力处于抑制状态 |
2. 内部制度欠缺,机构之间缺乏竞争 |
3. 环境对机构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评估过程 |
1. 工作依据 |
2. 工作目的和指导思想 |
3. 受理范围和期限 |
4. 工作形式和方法 |
5. 评估标准 |
6. 专家遴选 |
7. 成果形式及反馈 |
8. 工作流程 |
(四) 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实践的反思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优势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存在的问题 |
四、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动因分析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权力驱动 |
1. 法人身份是权力生成的条件 |
2. 专业知识保障权力持续 |
3. 权力相互制衡可修复权力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主体需求 |
1. 志愿精神激发主体需求 |
2. 主体需求的层次为尊重需要 |
3. 主体需求秉持责任意识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激励 |
1. 国家鼓励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发展 |
2. 民间参与教育评估氛围浓厚 |
3. 社会吁求民众的受教育权 |
五、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目标分析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权力赋予 |
1. 建立制度使机构获得法定权力 |
2. 政府委托保障权力有效执行 |
3. 签订契约约束权力不被滥用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主体自律 |
1. 激发机构成员的积极性 |
2. 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
3. 提炼核心价值强化成员团结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优化 |
1. 政府尊重机构的独立运行 |
2. 提高制度的适宜性 |
3. 与社会构建互动关系 |
4. 与学校构建互助关系 |
六、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建议 |
(一) 构建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模型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运行模型构建原则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模型及特点 |
(二) 合理设置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组织结构 |
1. 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组织结构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组织设计的特点 |
(三) 规范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程序 |
1. 明确评估目的和依据 |
2. 组建评估专家组 |
3. 找准评估的重点 |
4. 制定科学评估指标 |
5. 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 |
6. 处理并分析评估数据 |
7. 撰写评估报告 |
8. 认定评估结果并完善资料 |
(四) 完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评估制度 |
1. 提高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法律地位 |
2. 构建专业化价值取向的机构内部规章制度 |
3. 完善民间教育评估行业内部自律制度 |
(五) 优化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 |
1. 构建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 |
2.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
3. 坚持引导服务的治理手段 |
4. 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
七、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案例分析 |
(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 |
1.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发展及运行特点 |
2. 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 |
(二)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 存在问题 |
2. 解决方案 |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参加访谈人员基本情况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
1.1 独立学院的产生背景 |
1.1.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示 |
1.1.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回顾 |
1.2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 |
1.3 独立学院的管理特征 |
第二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理论探讨 |
2.1 伦理学基础 |
2.1.1 伦理学基本问题在大学管理中的应对 |
2.1.2 道德追求与大学社会责任 |
2.2 教育伦理学基础 |
2.2.1 教育伦理学概说 |
2.2.2 伦理精神——教育的应有之义 |
2.2.3 教育伦理的核心范畴与之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对应 |
2.3 管理伦理学基础 |
2.3.1 管理理论的沿革与伦理价值的演进 |
2.3.2 管理与伦理的交叉与同构 |
2.3.3 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 |
2.3.4 独立学院道德共同体管理的合理性拓展 |
第三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实证研究 |
3.1 调查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样本 |
3.1.2 调查工具 |
3.1.3 调查实施 |
3.2 描述性分析 |
3.2.1 管理者问卷分析 |
3.2.2 教师问卷分析 |
3.2.3 学生问卷分析 |
3.2.4 家长问卷分析 |
3.3 独立学院管理现状的伦理感知 |
3.3.1 独立学院教育价值的公益性质疑 |
3.3.2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人本缺失 |
3.3.3 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的伦理冲突 |
3.3.4 独立学院教师信念的价值失序 |
3.3.5 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同度偏低 |
3.3.6 独立学院教育收费的政策博弈 |
第四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环境分析 |
4.1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制度现状 |
4.1.1 民办教育的概念 |
4.1.2 民办教育法规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
4.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4.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 |
4.2.1 独立学院规范管理的制度沿革 |
4.2.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 |
4.3 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难点 |
4.3.1 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缺陷 |
4.3.2 民办高等教育认知的伦理缺失 |
第五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建构 |
5.1 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 |
5.1.1 教育的公益性及其时代特征 |
5.1.2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 |
5.1.3 独立学院的教育公益性管理 |
5.2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 |
5.2.1 大学的伦理品性 |
5.2.2 独立学院的大学伦理品性体现 |
5.2.3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考量 |
5.3 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 |
5.3.1 独立学院组织的特殊性 |
5.3.2 独立学院的组织伦理冲突 |
5.3.3 独立学院组织的伦理重构 |
5.4 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 |
5.4.1 独立学院管理的经济属性 |
5.4.2 独立学院的经营伦理回归 |
5.5 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 |
5.5.1 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调节: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 |
5.5.2 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调节: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 |
5.5.3 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的伦理调节: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 |
5.6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 |
5.6.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
5.6.2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 |
5.7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 |
5.7.1 完善独立学院制度建设的伦理秩序 |
5.7.2 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结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独立学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当代中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 ——基于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旨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旨 |
二、关键概念厘定 |
(一) 教育服务 |
(二) 教育社会组织 |
(三)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 |
三、研究述评 |
(一) 关于国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的态势概述 |
(二) 关于国内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
(三) 对当前研究现状的评价 |
(四) 本研究拟探索的方向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工具 |
(二) 分析框架 |
五、本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动因 |
第一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历史演变 |
一、政府垄断供给教育服务 |
二、市场和公民社会供给教育服务 |
三、公私合作供给教育服务 |
四、政府购买教育服务 |
第二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现实动因 |
一、购买逻辑产生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
二、制度环境的驱动 |
三、政府内在变革的驱动 |
第二章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
第一节 服务受众确立:政府应该为谁购买教育服务 |
一、教育资源禀赋不足的群体 |
二、特殊受教育的群体 |
三、多元教育需求的群体 |
第二节 教育服务诉求:政府应该购买什么样的教育服务 |
一、购买学位 |
二、购买教育管理服务 |
三、购买教育评估服务 |
四、购买其他教育服务 |
第三节 服务承接主体选择:政府应该向谁购买教育服务 |
一、体制内服务承接主体 |
二、体制外服务承接主体 |
第四节 愿景表达: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
一、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价值层面 |
二、政府发展价值层面 |
三、教育价值层面 |
第三章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宏观环境评估 |
第一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环境 |
一、政策机会 |
二、政策威胁 |
第二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经济环境 |
一、经济机会 |
二、经济威胁 |
第三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社会环境 |
一、社会机会 |
二、社会威胁 |
第四章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微观主体关系探析 |
第一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中“三元主体”的演变逻辑 |
一、“二元主体”到“三元主体”过渡的动因 |
二、“三元主体”的要素构成 |
第二节 “三元主体”间应然和实然关系的冲突 |
一、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之间的关系 |
二、购买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的关系 |
三、承接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的关系 |
四、承接主体与承接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三元主体”间实然关系产生的深层原因 |
一、政府主体角色定位模糊 |
二、政府和教育社会组织相互间的责任转移和缺失 |
三、教育社会组织自主性的“先天不足” |
四、服务受众主体权利意识缺乏 |
五、主体利益诉求存在价值偏差 |
六、主体间存在信任危机 |
第五章 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战略资源和管理能力检视 |
第一节 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战略资源考量 |
一、战略资源和政府战略资源 |
二、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战略资源构成 |
三、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战略资源优势和结构性困境 |
第二节 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管理能力考察 |
一、政府能力和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管理能力 |
二、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管理能力构成 |
三、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管理能力面临的挑战 |
第六章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运行机制概述 |
一、相关概念拷辨 |
二、研究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运行机制的意义 |
第二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内在运行机理 |
一、理论层面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运行过程 |
二、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内在运行逻辑 |
第三节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一、无法获取完整的教育服务诉求 |
二、教育服务价格估算难度较大 |
三、竞争性招投标环节的缺失 |
四、未形成完善的服务承接主体准入标准 |
五、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估机构 |
六、没有对服务退出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 |
第四节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教育)服务运行机制的经验借鉴 |
一、完善的教育服务购买需求和规划机制 |
二、严格的教育服务承接主体准入机制 |
三、健全的监督评价机制 |
四、竞争性招投标机制贯彻购买过程 |
第七章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发展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设计购买规则,提高购买合法性 |
一、制定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法规 |
二、推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地方政府层面的制度化 |
第二节 合理界定权、责、利边界,理清购买参与主体间关系 |
一、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角色扮演 |
二、“三元主体”的权限划分 |
三、“三元主体”的责任界定 |
四、“三元主体”的利益平衡 |
五、通过契约来规制主体间的权、责、利范围 |
第三节 优化政府内部战略资源,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
一、有效开发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人力资源 |
二、合理配置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财力资源 |
三、设计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组织管理机构 |
四、提升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合同管理能力 |
五、提高政府在购买教育服务中的风险防控能力 |
第四节 积极培育服务承接主体,创新购买文化 |
一、积极引导教育社会组织的发展 |
二、加强教育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
三、培育购买参与主体间的信任文化 |
四、塑造购买参与主体间的契约文化 |
五、培育教育服务受众的公民文化 |
第五节 建构购买运行机制,规避购买过程风险 |
一、健全主体层面的购买运行机制 |
二、完善配套层面的购买运行机制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质量保障:从政府控制走向公共治理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界定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术语使用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相关概念争论与术语使用 |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内容框架 |
一、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二、 研究的技术路径 |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现实状况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外部质量保障实践 |
一、 我国多样性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主体管理体制改革 |
二、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问题及外部质量保障举措 |
三、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体制建设及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我国各类评估专业机构的建立与运作 |
一、 各类评估专业机构产生的背景透视 |
二、 各类评估专业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
第三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与分析 |
一、 我国现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 我国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行为特征及存在问题 |
三、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归因 |
第二章 五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全面透视 |
一、 法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二、 俄罗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三、 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四、 印度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五、 日本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第二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
一、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要素分析 |
二、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与模式分析 |
第三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比较分析 |
一、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特性分析 |
二、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类别分析 |
第三章 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 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
二、 有关质量保障组织构建理论 |
三、 有关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与方法论 |
第二节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基础 |
一、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条件 |
二、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国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可鉴经验 |
一、 国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 |
二、 对我国构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整体设计 |
第一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 |
一、 顶层设计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前提条件 |
二、 顶层设计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总体构想 |
第二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的策略及模式构建 |
一、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要素抉择策略 |
二、 中国特色外部质量保障模式构建与运作 |
第三节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架构 |
一、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
二、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结构设计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实施 |
第一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
一、 改良型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方案 |
二、 改革型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方案 |
第二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 |
一、 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的行为规范 |
二、 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完善建议 |
一、 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主导 |
二、 深化事业性教育评估专业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
三、 鼓励学术性机构和专业团体参与质量保障 |
四、 支持行业性机构开展专业认证 |
五、 规范社会性组织大学排行活动 |
六、 支持各类机构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
附录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一览表 |
附录二:全国教育评估专业机构设置与运作一览表 |
附录三: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研究 ——以H教育集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关于民办学校办学与运行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集团和集团化办学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实地研究法 |
第一章 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现实背景与组织特征 |
一、民办学校的发展与演变 |
(一)政府对民办教育发展的认可支持阶段(1978-2002) |
(二)政府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阶段(2002-至今) |
二、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现实背景 |
(一)民办学校自身发展的诉求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渗透 |
(三)国家和地方倡导支持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 |
三、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组织特征 |
(一)专门化的组织管理 |
(二)丰厚的教育资源 |
(三)教育集团的公益性 |
(四)教育集团的营利性 |
第二章 H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个案分析 |
一、为什么要选择H教育集团作为个案 |
(一)集团化办学成为热议的主题 |
(二)H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具有典型意义 |
二、H教育集团办学运行机制的组织职能分析 |
(一)组织决策机制的探索:建立“董、理、校”的三级管理模式 |
(二)沟通协调机制的运转:以目标性和人性化沟通为主 |
(三)激励机制的实施:以体系性、多样化的方式勉励员工积极性 |
(四)监督评估机制的设立:以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为主 |
(五)文化建设机制的创设:以“志勤”文化沉淀集团内生气质 |
三、H教育集团办学运行中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 |
(一)突破“公民同招”背景下的招生困境 |
(二)克服教师引进、队伍建设困难的窘象 |
(三)创新教学模式、突破教学质量的困境 |
第三章 H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的疏忽 |
(一)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不足 |
(二)政府的监督评估流于形式 |
二、集团决策与沟通机制的建设与运作缺乏规范 |
(一)机制的运行脱离集团章程 |
(二)集团董(理)事会和校长的权责划分不明 |
(三)集团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低 |
(四)轻忽正式沟通渠道的建设 |
三、集团监督评估机制建设的板滞与欠缺 |
(一)监督主体:缺乏多元主体的监督 |
(二)评估标准:存在一刀切现象 |
(三)监督机构:忽视机构的建设 |
四、集团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与流失问题严重 |
(一)缺少线上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二)教师工作压力大、流失率高 |
第四章 完善民办学校学校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系统透明、健全畅通的民主化沟通决策体系 |
(一)集团内推行民主化管理,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 |
(二)充分运用正式沟通渠道的基础上糅合非正式渠道 |
二、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
(一)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 |
(二)建立制度与“温度”并存的教师激励机制 |
三、建立切实完备的监督评估机制 |
(一)监事会制度的建立 |
(二)监督标准的科学制定 |
四、政府明确自身定位,支持与监督两手抓 |
(一)摘掉对民办学校的有色眼镜 |
(二)将公办力量注入民办教育 |
(三)加快国家层面民办学校监督评估实施条例的出台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治理理论视阈下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大学治理相关研究及述评 |
(二)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及述评 |
(三)大学内部制度研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现代大学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现代大学制度 |
(二)大学内部制度 |
二、理论基础 |
(一)作为理论依据的治理理论 |
(二)作为理论参照的组织理论 |
三、治理理论与大学内部制度的逻辑关联 |
(一)治理理论与大学制度建设的相关性 |
(二)基于治理的大学内部制度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治理视阈下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的历史形成 |
一、萌芽期:成立早期公立大学内部制度雏形初现 |
(一)中国近代大学的建立(1895-1911年) |
(二)近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规定 |
二、探索期:民国时期公立大学内部制度曲折发展 |
(一)评议会与董事会:民国初期大学内部制度的确立(1912-1927年) |
(二)校务会议:民国政府中期大学内部制度设计(1928-1937年) |
(三)政府严格管控:民国政府后期大学管理制度(1938-1948年) |
三、成长期:建国以后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缓慢发展 |
(一)校长负责制阶段(1949-1956年) |
(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阶段(1956-1961年) |
(三)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阶段(1961-1966年) |
(四)党委领导下的革命委员会负责制阶段(1966-1976年) |
(五)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阶段(1978-1985年) |
(六)部分高校试行校长负责制阶段(1985-1989年) |
(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阶段(1989年至今) |
四、完善期:新世纪以来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的构建 |
(一)政府推动大学治理结构改革 |
(二)政府主导推进大学章程建设 |
(三)大学加快推进内部制度变革 |
第三章 治理视阈下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的现实审视 |
一、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之结构体系 |
(一)大学内部的权力构成 |
(二)大学内部的组织机构 |
(三)大学内部的规章制度 |
二、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之特征分析 |
(一)以党政权力为主的权力运行模式 |
(二)以科层制为特点的组织机构设置 |
(三)以软法性质呈现的规章制度体系 |
三、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之现实困境 |
(一)内部权力的错位与失衡 |
(二)内部机构运行泛行政化 |
(三)内部规章制度保障不力 |
第四章 治理视域下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一、治理主体因素:政府、大学与社会 |
(一)政府作为治理主体的单一性 |
(二)大学自身治理能力较为弱化 |
(三)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严重缺位 |
二、治理理念因素:文化、传统与观念 |
(一)大学治理理念的形成需要过程 |
(二)学术本位观念的确立尚未实现 |
(三)传统文化影响治理文化的形成 |
三、治理规则因素:法律、法规与规章 |
(一)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高等教育治理 |
(二)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滞后于大学治理实践 |
第五章 治理视阈下国外大学内部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大学内部权力运行与治理结构特征 |
(一)美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二)英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三)法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四)日本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二、作为大学治理依据的国外大学章程建设 |
(一)国外大学章程的发展轨迹 |
(二)国外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三、几种不同国家大学内部制度的总体评价 |
(一)国外大学内部制度特征总结与模式归纳 |
(二)对优化我国大学内部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第六章 治理视阈下优化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的路径选择 |
一、实现大学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
(一)建立政府与大学的新型关系 |
(二)健全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体系 |
二、构建内部权力互动制衡机制 |
(一)建立多元权力协调运行的共治机制 |
(二)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分权机制 |
(三)完善多方参与大学治理的监督机制 |
三、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
(一)基于学术属性的大学组织机构改革 |
(二)基于管理属性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
四、推进大学治理规则的法治化 |
(一)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化,制定实施《大学法》 |
(二)加强《大学章程》实施,落实依章治校 |
(三)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
致谢 |
(8)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的界定 |
(一) 学院与学院制 |
(二) 管理与治理 |
(三) 大学治理与院系治理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大学治理研究 |
(二) 大学学院制研究 |
四、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 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一) 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 委托-代理理论与院系治理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院系治理 |
(四) 法人理论与院系治理 |
二、 院系治理的权力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一) 院系治理中的权力类型与结构 |
(二) 院系治理中的权力关系与运行 |
(三) 院系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院系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困境 |
一、 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 |
(一)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的价值信念—“权力控制” |
(二)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分析 |
(三)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四)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遭遇的困境 |
二、 学术主导的管理模式 |
(一)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的价值信念—“学术本位” |
(二)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的权力系统结构分析 |
(三)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四)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遭遇的困境 |
三、 市场主导的管理模式 |
(一)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的价值信念—“交易效率” |
(二)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分析 |
(三)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四)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遭遇的现实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与国内试点学院改革 |
一、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与借鉴 |
(一) 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二) 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三) 法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四) 德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五) 日本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六) 总结与借鉴 |
二、 国内试点学院改革的基本经验和问题 |
(一) 试点学院改革的基本经验分析 |
(二) 试点学院改革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改革推进建议—学术主导、分类驱动、综合改进 |
一、 大学院系治理的学术主导机制 |
(一) 大学院系分类标准的学术性导向 |
(二) 大学院系权力配置的内生性机理 |
(三) 大学院系治理改革的学术性驱动力 |
二、 大学院系治理的分类驱动机制 |
(一) 学科型院系治理结构: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 |
(二) 综合型院系治理结构:党政联席会议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 |
(三) 专业型院系治理结构:学院董事会制度下的院长书记分工负责制 |
三、 大学院系治理的综合改进机制 |
(一) 培育院系治理基本精神 |
(二) 构建外部治理支撑体系 |
(三) 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
(四) 预防矫正异化驱动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需要深化该项研究 |
1.1.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极具代表性 |
1.1.3 休戚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及边界 |
1.4.1 民办高校 |
1.4.2 办学水平 |
1.4.3 策略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理论关照 |
2.1 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价值诉求 |
2.1.1 民办高等教育本质属性 |
2.1.2 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
2.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 |
2.2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办学水平五维核心构成要素的论证 |
2.3.2 办学水平核心构成要素的概念解析 |
2.3.3 制约办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回顾 |
3.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1984—1995年) |
3.1.2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1996—1999年) |
3.1.3 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2000—2004年) |
3.1.4 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2005—2010年) |
3.1.5 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2011年—) |
3.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取得的成就、特点和经验 |
3.2.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特点 |
3.2.3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
3.3 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
3.3.1 陕西民办高校目前的社会地位 |
3.3.2 陕西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影响力 |
第4章 现阶段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4.1 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办学理念模糊 |
4.1.2 办学定位失当 |
4.1.3 大学文化淡漠 |
4.2 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 |
4.2.2 专业结构不合理 |
4.2.3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4.3 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师资结构不合理 |
4.3.2 师资队伍不稳定 |
4.3.3 师资管理不完善 |
4.4 内部管理方而存在的问题 |
4.4.1 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 |
4.4.2 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 |
4.4.3 学生管理重管轻教 |
4.5 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办学经费日趋拮据 |
4.5.2 经费用途存在偏差 |
4.5.3 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 |
第5章 制约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原因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5.1.1 生源数量萎缩、质量下降 |
5.1.2 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5.1.3 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 |
5.2 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1 政策制定存在的缺陷 |
5.2.2 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
5.2.3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 民办高校办学动机和办学行为存在缺陷 |
5.3.1 逐利性的办学动机占据主导地位 |
5.3.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5.3.3 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要求 |
第6章 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
6.1 完善制度设计,为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6.1.1 理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让其公平竞争 |
6.1.2 实行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机制 |
6.1.3 健全市场机制,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6.2 端正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办学水平 |
6.2.1 淡化逐利色彩,强化公益属性 |
6.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6.2.3 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为立校之本 |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优质师资提升办学水平 |
6.3.1 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 |
6.3.2 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 |
6.3.3 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
6.4 完善治理结构,依靠科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
6.4.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 |
6.4.2 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
6.4.3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 |
6.5 加强财政资助,积极扶持民办高校提升办学水平 |
6.5.1 纳入公共政策框架,积极扶持发展 |
6.5.2 以财政资助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
6.5.3 培育办学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
(一)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1. 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
2.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
3. 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
(二)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思想 |
2 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德育思想 |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
二、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从“立德”的角度理解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
1. 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
2. 立社会主义道德 |
3. 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 |
(二) 从“树人”的角度理解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
1. 树“又红又专”之人 |
2. 树“德才兼备”之人 |
3. 树“全面发展”之人 |
三、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特征 |
(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1. 科学的理论性 |
2. 坚定的实践性 |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 历史与时代的统一 |
1. 浓厚的历史性 |
2. 鲜明的时代性 |
3. 历史与时代相衔接 |
(三) 民族和世界的统一 |
1. 鲜明的民族性 |
2. 先进的世界性 |
3. 民族与世界相兼顾 |
四、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价值 |
(一)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理论价值 |
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 |
2. 丰富了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德育思想 |
3.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
(二)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实践价值 |
1.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现实道路 |
2.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想指南 |
3. 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科学指南 |
(三)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时代价值 |
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
2.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储备人才力量 |
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 |
五、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的实现途径 |
(一) 强化价值引领 |
1.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
2. 面向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
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切实推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1. 学习贯彻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 |
2. 重点推进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
3. 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 |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1. 打造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 |
2. 加快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 |
3. 创新教师培训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社会力量办学的运行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D]. 刘波. 西南大学, 2013(06)
- [2]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D]. 苗玉宁. 山西大学, 2014(12)
- [3]当代中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 ——基于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D]. 毛明明. 云南大学, 2016(01)
- [4]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D]. 李亚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研究 ——以H教育集团为个案[D]. 姜慧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治理理论视阈下我国公立大学内部制度研究[D]. 孙曙光. 吉林大学, 2017(02)
- [8]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D]. 刘恩允. 苏州大学, 2014(04)
- [9]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 王庆如.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10]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研究[D]. 王飞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