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祥琴[1](1995)在《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文中认为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孟祥琴一、报纸改革对社会综合性期刊的冲击任期以来,报纸与社会综合性期刊,一直是各具特色、互相补充并行不悖的两种舆论工具,报纸以其“短平快”的特点,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全方位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其指导性和...
吴丹[2](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张建业,樊艳芳[3](2020)在《军改背景下军队院校综合性期刊发展策略》文中认为【目的】在军队革命性重整重塑的背景下,分析改革对军队期刊的影响,提出军队院校综合性期刊的发展策略,为军队期刊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CNKI检索收集文献,对有关军队院校进行调研,并结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有关统计数据及办刊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军队院校期刊受改革影响,产生期刊业务不停动荡、人员流动加快、管理模式亟需重建等问题。【结论】军队院校综合性期刊应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找准生存位置,坚持综合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期刊评价指标,在期刊知识生产、出版与发行全过程中积极运用媒体融合技术,并按照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编辑队伍进行全方位培养。
郭妍[4](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王文军[5](2011)在《分学科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合理路径——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综合性学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所有评价机构在评选"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时,均将高校综合性学报和社科院社科联系统的综合性期刊单独列为"综合类",与各大学科类别期刊并列,对综合类的这两大期刊群的评价采用与学科专业期刊的评价相同的方法,即把综合性期刊所涉各学科视为一个学科,全刊的各项数据简单累加。这一评价方法在初始阶段对于提高高校学报和综合性社科期刊的影响力曾起过促进作用,但由于各刊的学科发文各有偏重,而不同学科之间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差别有时会达至数倍,故也造成了评价中的种种问题。分学科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路径。
唐文玲,鲍芳[6](2010)在《制约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理论,对"普及性体育期刊"进行定义,梳理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的百年发展沿革。制约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包括:期刊产业实力单薄、其他体育媒介的冲击、体育大环境的制约、发行渠道不畅通,同质化恶性竞争、因循守旧改版失败、盲目寻求合作办刊、编辑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期刊内容"变质"。建议:提高核心竞争力、找准期刊定位、完善三次销售网络、提高编辑人员的经营意识、尝试创新性营销、打造电子体育期刊。
许莲华[7](2009)在《高校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管理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学术期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期刊种类且数量众多,由于对其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的总体状态仍呈现出“全”、“散”、“小”、“弱”和“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状况。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要从管理抓起。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分类管理,并依据一定的评价体系对同级同类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各学术期刊才能更好地明晰自身的定位和职能,谋求各自的发展空间。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调查、定性分析和综合集成相结合的方法,从期刊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而对高校的学术期刊进行较为详细系统的分级分类,提出在同级同类学术期刊中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优胜劣汰,并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自己的见解。
李爱群[8](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杨[9](2013)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际间“硬实力”的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软实力”竞争所替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际未来的基本战略格局。而“软实力”的组成要素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传播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2004年1月,我国提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相继—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软实力”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与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基本同步,国家在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了出版业“走出去”极大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而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恰恰是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载体。所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同步发展并不是巧合,而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介入全球化之争的必然要求。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途径选择上,学术期刊可以说是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社科学术期刊的“走出去”一直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重点。鉴于此,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法、考察调研法、专家咨询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分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其次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总结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具体策略;然后细致分析了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客观原因;最后从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战略层面及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微观实践战略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政治大国形象塑造、文化学术对外传播、学术出版经济运营、出版技术进步升级从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四个层面要求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必须“走出去”,并构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基本动力。同时,不论从国家宏观规划层面还是期刊出版单位具体政策制定及实践层面,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推动着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在全球文化格局建构及“软实力”竞争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通过考察分析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科学术研究领域并发挥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性期刊普遍较综合性期刊“走出去”程度高,由此可见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数量较少,专业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对于世界学术界较感兴趣的、具有中国特有研究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关注度不够。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其“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对“走出去”程度较高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个案研究表明,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力量;立足本土的研究内容是“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学术质量是“走出去”的根本;语言多样化是“走出去”的特色;中外合作出版是“走出去”的有效渠道,但是要注意趋利避害;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是“走出去”的必然要求。制约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可归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语言障碍。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办刊理念滞后;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科研评价导向偏离。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规划层面及期刊出版单位从具体实践层面共同推动。分析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宏观战略包括:深化改革战略;重点培育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平台搭建战略。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实践战略包括:期刊定位战略,具体包括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多元化语言出版基础上的加强英文学术期刊建设战略;期刊质量保障战略,具体包括专业化队伍建设战略、多元化组稿战略、专业化审稿战略、规范化体例建设战略、快速出版战略、数字技术应用战略;期刊经营战略,具体包括集团化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战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提升战略。
郑茹[10](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认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
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
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
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制约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发展沿革 |
1.1 诞生阶段(1909-1948年) |
1.2 新中国创刊阶段(1950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 |
1.3 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3年) |
1.4 黄金发展阶段(1994年至21世纪初) |
1.5 发展现状(2005年至今) |
2 制约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 |
2.1 客观因素 |
2.1.1 期刊产业实力单薄 |
2.1.2 其他体育媒介的冲击 |
2.1.3 体育大环境的制约 |
2.1.4 发行渠道不畅通 |
2.2 主观因素 |
2.2.1 同质化恶性竞争 |
2.2.2 因循守旧改版失败 |
2.2.3 盲目寻求合作办刊 |
2.2.4 编辑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
2.2.5 期刊内容“变质” |
3 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的发展对策 |
3.1 提高核心竞争力 |
3.2 找准期刊定位 |
3.3 完善3次销售网络 |
3.4 提高编辑人员的经营意识 |
3.5 尝试创新性营销 |
3.6 打造电子体育期刊 |
4 结语 |
(7)高校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管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既往高校学术期刊的分级分类研究概述 |
1.3 本研究的目的、理论和特色 |
2 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存在问题 |
2.2 原因分析 |
3 高校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
3.1 必要性分析 |
3.2 意义 |
4 高校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的依据、原则及具体分类 |
4.1 当前期刊的主要评估体系 |
4.2 高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的依据和原则 |
4.3 高校学术期刊的具体分级分类 |
5 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
6 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前景展望 |
6.1 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前景 |
6.2 综合性期刊的发展前景 |
7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指标体系 |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商业化导向 |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竞争与国际话语权争夺 |
0.1.2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内容 |
0.5 文献综述 |
0.5.1 国内研究综述 |
0.5.2 国外研究综述 |
0.6 概念界定 |
0.6.1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0.6.2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0.6.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涵盖的学科范畴 |
0.7 研究方法 |
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分析 |
1.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分析 |
1.1.1 政治因素 |
1.1.2 文化因素 |
1.1.3 经济因素 |
1.1.4 技术因素 |
1.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相关政策分析 |
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
2.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标准界定 |
2.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外图书馆馆藏现状 |
2.2.1 馆藏总体概况 |
2.2.2 基于国外图书馆馆藏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重点学科分析 |
2.2.3 基于国外图书馆馆藏的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分析 |
2.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际主要知名数据库收录现状 |
2.3.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际主要知名数据库收录概况 |
2.3.2 基于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走出去”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 |
2.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总结 |
3 案例分析 |
3.1 China&World Economy |
3.1.1 语言优势与刊物特色 |
3.1.2 强大的软硬件支持 |
3.1.3 数字化的编辑流程 |
3.1.4 坚持双盲同行评议制度 |
3.1.5 中外合作出版 |
3.2 《外国文学研究》 |
3.2.1 以中文作为主要出版语言 |
3.2.2 广泛组织和利用外部资源 |
3.2.3 多途径保障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
3.2.4 遵守国际体例规范 |
3.2.5 积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扩大期刊影响力 |
3.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3.3.1 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
3.3.2 刊发对国外读者有吸引力的高学术质量文章 |
3.3.3 培育优秀的译者、编辑和外国专家队伍 |
3.3.4 中外合作出版 |
3.3.5 加强与海外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
3.4 个案研究小结 |
3.4.1 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 |
3.4.2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
3.4.3 质量为本 |
3.4.4 语言多样化 |
3.4.5 中外合作出版要趋利避害 |
3.4.6 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 |
4 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分析 |
4.1 客观原因 |
4.1.1 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 |
4.1.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 |
4.1.3 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 |
4.1.4 语言障碍 |
4.2 主观原因 |
4.2.1 办刊理念滞后 |
4.2.2 期刊质量有待提高 |
4.2.3 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 |
4.2.4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 |
4.2.5 科研评价导向偏离 |
5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
5.1 政府管理部门宏观战略研究 |
5.1.1 深化改革战略 |
5.1.2 重点培育战略 |
5.1.3 资源整合战略 |
5.1.4 平台搭建战略 |
5.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走出去”战略研究 |
5.2.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 |
5.2.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语言战略 |
5.2.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质量保障战略 |
5.2.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经营战略 |
6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附表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世界图书馆馆藏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
2.3 研究现状述评 |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
3.1.1 史料的采集 |
3.1.2 数据的处理 |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
4.1.1 三级审稿制 |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
4.2.1 手稿 |
4.2.2 打印稿 |
4.2.3 电子稿 |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
4.3.1 题名规范 |
4.3.2 文章篇幅 |
4.3.3 摘要与关键词 |
4.3.4 引文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冲击与对策─—社会综合性期刊生存状态研究[J]. 孟祥琴. 出版发行研究, 1995(01)
- [2]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3]军改背景下军队院校综合性期刊发展策略[J]. 张建业,樊艳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09)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分学科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合理路径——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综合性学报为例[J]. 王文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6]制约我国普及性体育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 唐文玲,鲍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 [7]高校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管理探析[D]. 许莲华. 暨南大学, 2009(S1)
- [8]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 [9]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D]. 刘杨. 武汉大学, 2013(07)
- [1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文献研究法; 中国现状; 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