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约50年之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鹏,何奇松[1](2021)在《瑞典缘何不加入北约?——基于国内层面的分析》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瑞典与北约公开靠近,逐渐与中立政策背离,因此出现了"瑞典将加入北约"的声音。本文从瑞典国内层面出发,指出中立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中的成功使其在瑞典人心中具有极高威信。由于"同代人效应",部分国会政党摒弃了其曾支持的中立政策,将加入北约作为其对外政策纲领的目标之一。不仅如此,政府已不再公开宣称中立政策,而是使用"军事不结盟"一词。同时,近年来赞同加入北约的民意支持率呈上升态势。但是,持反对意见的民众仍占多数,并且还没有具备足够威信的政党能说服多数国民赞同加入北约。此外,由于支持军事不结盟政策的政党在国会的优势,使得加入北约的提案通过概率较低,这也使得国会政党不敢轻易使用全民公投。在可预见的未来,瑞典会继续加强与北约的军事合作,但不会加入北约。
倪伟[2](2021)在《良渚考古 从手铲到卫星》文中指出位于浙江杭州市的良渚遗址,历经四代人85年的考古发掘,2019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良渚考古的几次重大发现颇具戏剧性,良渚工地上的技术迭代,也反映了考古学的变迁。一把洛阳铲,直径几到十几厘米,一次能插进数米深的地下。一颗遥感卫星,飞行在200公里到3.6万公里的太空,一次能拍到半个地球。现在,这两者都被用在考古中。
陈翔[3](2021)在《“回归区域”?——理解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的演进》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安全治理突出表现为治理对象的区域化及治理主体的本地化。基于区域安全治理主体结构或域外力量介入区域安全治理体系的烈度,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程度呈现差异化分布态势。作者认为安全关系认知与区域治理能力是安全治理区域化或者区域安全自治水平的关键因素。安全关系认知是区域国家安全互动形成的认知结构,区域治理能力是以区域大国为代表的区域行为体解决本地区安全问题及维护区域秩序的能力。高安全关系认知度—强区域治理能力会带来安全治理区域化的高位运行,低安全关系认知度—弱区域治理能力导致安全治理外部化的显着趋势,低安全关系认知度—强区域治理能力或高安全关系认知度—弱区域治理能力的框架则促使安全治理主体构成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深入理解全球安全治理区域转向的演进机理,有助于深刻判断当前及未来全球各地区安全治理的走势,为中国参与周边区域安全治理提供理论及政策启示。
任丽遒[4](2021)在《“西退东进”-塞尔维亚对外政策选择研究》文中认为
刘伟[5](2021)在《阿富汗国家重建中的部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唐新[6](2021)在《保安族婚俗文化研究》文中指出
姜国栋[7](2021)在《从“文明理论”看乌克兰危机形成》文中研究表明
谭小琴[8](2021)在《新中国建立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依据》文中研究说明
王一帆[9](2021)在《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反恐斗争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通过采取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综合治理手段,“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已基本丧失在中国境内的生存空间,反恐形势已发生质的变化。恐怖主义风险最高的中国新疆地区已连续四年多未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国家安全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但是,部分“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仍在境外开展恐怖主义活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土耳其已成为“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境外的大本营和避难中心。“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土耳其煽动反华舆论,筹措发展资源,扩大组织规模,集中训练恐怖活动人员,遥控指挥实施恐怖袭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长期盘踞在土耳其,使中国无法从根源上铲除这一“毒瘤”。因此,与土耳其推进和深化反恐合作,对中国进一步开展反恐斗争和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限制“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土耳其的活动与发展,中国与土耳其开展的反恐合作已启动多年,但是取得的成效不佳,缺乏实质化进展,亟需在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突破。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提升,政治互信日益增强,在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两国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和推进反恐合作的共识也在逐步深化。因此,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面临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论述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与土耳其开展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内外环境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具体对策。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和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演进和发展,详细梳理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共经历了起源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总结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具有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进程阶段性、立场反复性、合作复杂性和目标长期性。第三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深入剖析开展反恐合作对中国与土耳其以及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推进反恐合作具有的可行性。第五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伊斯兰国”和“东突”等恐怖主义发展因素,缺乏互补性的反恐合作需求、存在差异化的反恐合作目标以及不确定和不统一的反恐标准等双方利益因素,美国和欧盟各国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态度等国际力量因素。第六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推进和深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对策,包括巩固反恐合作共识,夯实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根基;完善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效率;优化反恐合作环节,拓宽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范围;加快推进全面合作,实现中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突破等内容。
杨莹慧[10](2021)在《城市民族事务空间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样本》文中认为
二、北约50年之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约50年之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瑞典缘何不加入北约?——基于国内层面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本文的假设和概念 |
四瑞典中立政策的嬗变 |
(一)贝尔纳多特国王与瑞典中立政策的确立 |
(二)两次世界大战与瑞典的中立 |
(三)冷战时期瑞典的中立和国内状况 |
五冷战后瑞典从中立政策向北约靠拢的转变 |
六瑞典不加入北约的国内原因 |
结语 |
(2)良渚考古 从手铲到卫星(论文提纲范文)
塘底打捞良渚文化 |
竹签剥出惊世“王陵” |
卫星图开“天眼” |
(3)“回归区域”?——理解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导言 |
二 既有研究及评析 |
三 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的分析框架 |
四 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的实证考察 |
(一)欧洲 |
(二)非洲 |
(三)中东 |
(四)小结 |
五 结论 |
(9)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1.1 关于土耳其的研究现状 |
1.3.1.2 关于反恐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1.3 关于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1.4 关于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2.1 在土耳其外交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 |
1.3.2.2 在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和“库尔德工人党”方面 |
1.3.2.3 在地区和全球反恐合作方面 |
1.3.2.4 在中国与土耳其关系方面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学术访谈法 |
1.5 相关理论 |
1.5.1 合作论 |
1.5.2 国家利益论 |
1.5.3 国家安全理论 |
1.6 研究框架 |
2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演进和发展 |
2.1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 |
2.1.1 起源阶段 |
2.1.2 探索阶段 |
2.1.3 发展阶段 |
2.1.4 深入阶段 |
2.2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发展特征 |
2.2.1 进程阶段性 |
2.2.2 立场反复性 |
2.2.3 合作复杂性 |
2.2.4 目标长期性 |
3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 |
3.1 开展反恐合作对中国的战略价值 |
3.1.1 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 |
3.1.2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本要求 |
3.1.3 参与中东地区安全治理和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3.1.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选择 |
3.1.5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维护海外利益的重要保障 |
3.1.6 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根本出路 |
3.2 开展反恐合作对土耳其的战略价值 |
3.2.1 强化与中国外交关系的核心基础 |
3.2.2 深化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关键前提 |
3.2.2.1 土耳其国内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
3.2.2.2 土耳其与中国贸易不平衡加剧 |
3.2.3 维护国内政治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
3.2.4 改善国际形象和提升影响力的正确途径 |
4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内外环境 |
4.1 国际环境 |
4.1.1 中东地区力量格局转变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战略契机 |
4.1.2 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平台保障 |
4.1.3 世界各国的反恐立场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舆论支持 |
4.2 国内环境 |
4.2.1 中国境内恐怖主义风险显着降低 |
4.2.1.1 预防打击恐怖主义 |
4.2.1.2 开展去极端化治理 |
4.2.1.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
4.2.2 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变趋势日益明显 |
4.2.2.1 以更加积极自主的态度参与地区和全球事务 |
4.2.2.2 以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强化亚太区域的合作 |
4.2.3 中国与土耳其不断深化多领域的合作 |
4.2.3.1 经济领域合作 |
4.2.3.2 人文领域合作 |
4.2.3.3 其他领域合作 |
5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 |
5.1 恐怖主义发展因素 |
5.1.1 “伊斯兰国”的发展变化 |
5.1.1.1 调整武装活动策略,改变恐怖袭击方式 |
5.1.1.2 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寻求多方势力合作 |
5.1.1.3 积极开展跨国“圣战”,策划实施“回流”渗透 |
5.1.2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变化 |
5.1.2.1 以土耳其为政治和发展中心 |
5.1.2.2 以土耳其为指挥和活动中心 |
5.2 双方利益因素 |
5.2.1 缺乏互补性的反恐合作需求 |
5.2.2 存在差异化的反恐合作目标 |
5.2.3 不确定和不统一的反恐标准 |
5.3 国际力量因素 |
5.3.1 美国因素 |
5.3.1.1 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 |
5.3.1.2 美国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政策 |
5.3.2 欧盟因素 |
5.3.2.1 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系 |
5.3.2.2 欧盟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政策 |
6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推进和深化 |
6.1 巩固反恐合作共识,夯实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根基 |
6.1.1 坚持打击恐怖主义 |
6.1.2 坚持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
6.1.3 坚持反对反恐“双重标准” |
6.2 完善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效率 |
6.2.1 加强反恐问题磋商交流机制建设 |
6.2.2 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价值 |
6.2.3 争取第三方国家对反恐合作的支持 |
6.3 优化反恐合作环节,拓宽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范围 |
6.3.1 强化反恐情报交流共享 |
6.3.2 协调开展网络信息监管 |
6.3.3 探索反恐怖融资合作渠道 |
6.3.4 促进去极端化治理交流 |
6.3.5 推动引渡合作取得新进展 |
6.4 加快推进全面合作,实现中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突破 |
6.4.1 持续增进政治互信 |
6.4.2 破解经济合作瓶颈 |
6.4.3 丰富人文交流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北约50年之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瑞典缘何不加入北约?——基于国内层面的分析[J]. 李云鹏,何奇松.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21(01)
- [2]良渚考古 从手铲到卫星[J]. 倪伟. 科学大观园, 2021(20)
- [3]“回归区域”?——理解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的演进[J]. 陈翔.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08)
- [4]“西退东进”-塞尔维亚对外政策选择研究[D]. 任丽遒. 外交学院, 2021
- [5]阿富汗国家重建中的部落问题研究[D]. 刘伟. 西北大学, 2021
- [6]保安族婚俗文化研究[D]. 唐新.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7]从“文明理论”看乌克兰危机形成[D]. 姜国栋.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8]新中国建立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依据[D]. 谭小琴. 西南大学, 2021
- [9]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D]. 王一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10]城市民族事务空间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样本[D]. 杨莹慧. 西南民族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