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的战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和平[1](2021)在《长三角体育旅游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双向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长三角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拓宽体育旅游与大型赛事的互动发展路径,对于推动该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长三角区域内地方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积极协作,使体育旅游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完善了举办地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高了体育旅游经济效益;体育旅游的发展能有效提高财政收入,为地方政府加大体育财政投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经济基础。
高雪梅,郝小刚[2](2014)在《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长三角自贸区与城市群建设等区域优势为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长三角体育产业全球化竞争水平还比较低,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失衡,缺少合作平台,区域合作中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且缺乏企业主体参与等是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以自贸区建设为机遇,以行业协会为平台,遵循市场规律使企业成为体育产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主导力量,鼓励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等策略来促进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战略合作与发展。
李亚慰[3](2014)在《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体育经济活动和体育经济市场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发展策略为研究主线,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体育学和行政法学等视角,并基于①对欧美发达国家体育资源产业化和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的理论、实践和法规的文献研究;②对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考察,尤其是江浙沪三地若干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证研究;③对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产业布局与结构进行整体描述、宏观判断与微观测算。首先,第1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方法,同时提出基本观点与理论假设;第2章进行理论基础的解释说明,并进行概念界定;第3章依照产业分类,并按照“沪、浙、苏”的地区顺序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赛事观赏服务业、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体育旅游休闲服务业与体育彩票业”的产业顺序依次进行分述,并对上述两省一市现有体育资源的产业布局调查和结构特征的基本判断,得出基本结论,指出存在问题;第4章从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的优劣势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进行预判;第5章将根据2010年数据进行产业集聚模型、主导产业模型和城市引力模型及其指数的测算,从微观层面依次判断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体育产业的集聚效应、主导产业和城市引力,对其市场集中度、基尼系数、区位熵及技术要素相对密度、规模效应函数、产品收入弹性系数、市场占有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别比较与描述,分别测算和推导出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情况,并推导体育主导产业及体育产业增长极地区,判断相对应的产业发展阶段,同时分析上述各区域体育产业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强弱情况,随后本章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内外环境”的经济学测算,提出建立的区域(城市)或产业发展“引力模型”,最后结合上述集聚效应模型、主导产业模型和城市引力模型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模型的构建,并就体育产业的布局与结构问题与第3章的宏观情况和经验判断进行对照;在此基础上,本章利用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未来一个时期2015年(十二五规划末期)预测数据或假设性数据进行运算,测算出十二五末期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随后对两次模型及其参数进行产业分析,根据各项指标及其差异进行经济学判断,同时利用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方法,结合长三角地区具体的地理空间和城市布局情况,预判出长三角地区未来一个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特征、分支产业和分布地区(城市),该章最后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理论阐述,从各省市体育产业经济指标的变化角度分别描述、解释和讨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最后,第6章对全文给予总结,结论分为实践性结论和理论性结论两个部分,最后根据结论分别提出政策建议,特别是在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察与详细说明,主要是利用微观测算的结果,依据产业经济、产业组织、公共政策、产业结构等理论,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推导,对已经或可能存在的体育产业“增长极地区”或“增长极产业”进行产业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最终目的是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要求并特别适合长三角地区社会与经济整体发展,并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产业发展策略。
金银日[4](2013)在《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城市体育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基础。城市体育空间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广度、深度以及积极性和有效性。研究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及需求是确立城市体育发展目标和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以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休闲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支撑,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和供给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聚焦于城市休闲体育的两个主体“人”与“空间”,探索和了解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考察和分析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质量,提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整合和布局对策,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的休闲体育空间优化发展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休闲体育活动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一部分,受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和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的限制。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一方面体现在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另一方面体现在其时空行为差异上。构建一个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系统意义重大。2.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和休闲体育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居民休闲活动偏好、活动意愿和消费以及时空行为差异上。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居民个人、家庭属性和社会阶层因素,以及包括休闲动机和空间感知在内的需求心理因素上。3.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心理动机呈现出等级层次性差异。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分为两大类:康体保健、休闲娱乐因子代表的是原始需求,而社交、发展、成就认同等动机代表的是高级需求。可以看出,随着居民能力的增加,休闲体育空间行为动机会从原始需求向高级需求的发展。4.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心理感知呈现出“量”与“质”的差异。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空间行为感知中的可达性感知、可入性感知因子代表的是“量”的需求,而服务、环境、适停性等感知因子代表的是“质”的需求。可以看出,随着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休闲体育空间行为也会从对“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的提升。5.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一般规律,并呈现出等级化特征。从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中可以看出,周末休闲体育活动频率高于工作日;等级越高的休闲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越长,消费水平越高;低等级的休闲体育活动出行以步行为主,到高等级休闲体育活动出行以机动车为主;等级越高的休闲体育活动对应的休闲体育空间等级也越高。时间特征上,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即使增多,但有效利用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依然有限,是阻碍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需求的主要因素。空间特征上,既表现出传统的近距集中性特征和距离衰减规律性特征,也表现出距离制约因素的弱化,越来越呈现出活动范围的广域化特征。一方面由于人们休闲体育活动偏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居民自身活动意愿和活动能力限制选择不同活动空间。6.休闲体育空间具有集聚性、分散性和差异性特征。第一,上海市休闲体育设施具有空间上具有聚集性特征。体现在休闲体育设施聚集于内圈层,还体现在某类设施的聚集于特定区域。包括商业性休闲体育设施聚集于城市RBD或聚集于大型体育设施作为附属经营机构,又如,健身苑等设施在某一区域内过于集中,而在某一区域内过于松散,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能满足更多区域居民的需求。第二,上海市休闲体育设施在空间上有分散性特征。如,社区型休闲体育设施也表现出分散供给的态势,空间布局合理、可达性较好,居民偏好程度较高。第三,上海市休闲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设施的可达性水平,数量多不一定可达性好。同时,区域之间的设施与人口一致性水平存在差异,可达性好不一定耦合性就好。第四,同类设施之间的吸引力水平存在差异,可达性好不一定有更多的需求。需求层次越高,对设施的区位、环境、服务感知越强。7.提高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可达性水平,满足居民休闲体育多元化需求是未来发展趋势。从上海市整体来看,随着城市的蔓延和人口郊区化,休闲体育供给也将在空间上向郊区倾斜,而随着城郊、城乡、城镇一体化发展,交通环境的改善,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城郊和城区之间的差异将逐步模糊,休闲体育设施供给也将均等化发展。局部来看,居住区型休闲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且活动方式单一,需要替代设施或多样化的活动空间。社区型体育设施受到居民广泛喜爱,目前的空间布局也较为合理,是未来重点发展趋势。城市大型体育设施和广域休闲体育设施增量幅度小,充分挖掘现有设施的空间潜能和吸引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服务更多的人群是这类设施供给的关键任务。8.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应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为首要原则,兼顾区域统筹、公平性与差异性结合、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以空间整合和布局模式优化发展。整合优化模式可以从中心地整合模式、RBD整合模式、居住社区整合模式、城市绿地整合模式、滨水空间整合模式、交通环境整合模式等6个方面优化。空间布局可以从满足居民生活的组团式布局、满足居民自然环境需求的带状布局、与城市功能结构相适应的圈层布局、满足居民短期度假需求的广域布局模式等方面优化。综合考虑到未来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和现实空间资源结构,认为圈层布局优化是符合上海市未来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理想对策。圈层式优化可以考虑为社区、城区、郊区三个圈层,通过整合、布局模式的组合,构建网络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本研究得到以下重要启示:1.城市体育设施规划中需要增加数量的同时,必须兼顾休闲体育设施的空间配置,提高公平性与合理性,做到各种类型搭配合理、空间配置得当,满足城市居民对不同类型、不同休闲体育空间提供的功能需求。2.政府部门在休闲体育供给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内居住区和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的空间组织、社会分异,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社会需求,做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使不同阶层群体和不同休闲体育动机的居民能够得到休闲体育空间所提供的各种功能,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方式、生活时间结构、出行方式结构,做到不同类型休闲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可入性,提高城市居民利用空间的机会。3.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均质化”目标的达成并不是简单的体育空间供给数量的增加,而应该是在体育空间公平性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需求的供给,也是城市体育设施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质”的提高的过程。4.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空间分析手段来研究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问题,为城市体育空间定量研究创造了可能,也为城市体育空间研究扩展了研究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与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宋铁男[5](2013)在《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人类生活的核心聚居区,城市是运动性休闲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而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要找到便利性和品质感兼具的运动休闲空间有时并非是一件易事。因此,为了塑造良好的运动休闲空间场所,促进城市居民运动休闲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这一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性分析和认知,进而开展相应的规划布局。基于此,本研究以理论——实证为基本研究范式,主要研究了两大部分内容:(一)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包括:概念、要素、特征、类型、形态、价值、构建原则(二)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包括: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范围;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空间结构特征;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1、概念: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及周围都市圈的范围内,充分考虑人们运动休闲的实际需求和自然条件,以各种运动设施为主,同时兼顾周边的景观环境建设,为运动休闲参与者提供恢复身体机能,享受运动游戏乐趣,体验生命活力的行为环境。2、构成要素:硬件、软件3、主要特征:识别性、社会性、舒适性、愉悦性、文化性、生态性、多样性、模糊性、便利性、安全性4、类型划分标准:按形成机理划分、按服务半径划分、按使用频率划分、按运营性质划分、按受益途径划分、按功能专一性划分、按人类影响程度划分5、基本形态:广场形态、公园形态、滨水区形态、度假区形态、社区形态、商业综合体形态6、主要价值: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有助于实现“健康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助于实现“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有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有助于完善城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推进旧城区的改造和面貌更新;有助于完善都市生活圈的功能配套;有助于培养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塑造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7、构建原则:以人为本、文化导向、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公正平等性、公共效益优先。(二)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1、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范围:日常圈——沈阳市的社区、周末圈——沈阳市域辖区、节假日圈——大沈阳都市圈直至大东北城市连绵区(带)2、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空间结构特征:层次性、模糊性、外推性、叠加性3、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1)参与现状:日常圈,以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传统性项目为主,住所旁的小区空地、公园绿地、社区健身点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1000米;周末圈,以健身类、娱乐类项目为主,社区健身点、广场、公园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3000米;节假日圈,以亲水类、亲山类等与自然环境十分贴近的项目为主,旅游景点、远郊公园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400公里。(2)参与倾向:日常圈,徒步、健身舞、羽毛球是理想活动项目,社区健身点、公园绿地、体育场馆是理想活动空间,500米是理想利用半径;周末圈,钓鱼、羽毛球、游泳是理想活动项目,城市公园、综合性体育场馆、林带运动设施是理想活动空间,3000米是理想利用半径;节假日圈内,与自然环境融合度较高的项目是理想活动项目,运动休闲特色度假区是理想活动空间,400公里是理想利用半径。4、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日常圈,按照社区健身点(覆盖人群为0.5万人,利用半径为500米)、苑(覆盖人群为1万人,利用半径为1000米)、中心(覆盖人群为2万人,利用半径为2000米)进行三级布局;周末圈,按照二环内(布局具有商业综合体运动休闲功能区、游泳馆、乒乓球和羽毛球馆、公园、滨水运动休闲带,利用半径为5公里)、三-四环(布局综合性运动中心、大型运动游乐场、滨水运动休闲带,利用半径为11公里)、五环及以外市域(布局森林公园、度假区、体育主题公园,利用半径为50公里)进行三级布局;节假日圈,按照大沈阳都市圈(布局山川型、温泉型、山水型、海洋型运动休闲活动区,利用半径为100公里,适合2—3日的运动休闲度假)、大东北城市连绵区(布局滑雪、草原骑马、沙漠徒步、森林探险、海上帆船活动区,利用半径为400公里,适合4—7日的运动休闲度假)进行两级布局。
暴琪[6](2012)在《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文中提出经济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梦想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哲学层面对于生产力内涵重新讨论及生产力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突破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属于自然生产力范畴的低碳经济,应当以耦合与联动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和长三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在对长三角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全文结构共七章,分为理论与实证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理论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内涵变化相适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的新观点。后四章为实证部分,在详细分析长三角原有发展方式以及转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在对本文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经济现代化内涵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认知;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一方面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地分析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耦合与联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跨越式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以及新时期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围绕空间规划、内在动力、核心要素、基础环境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长三角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第六章,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转变思想观念、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分析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林朝晖,宋铁男[7](2011)在《我国城市群(带)体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带)体育是近几年城市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在体育产业及体育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如缺乏对基础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简单、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展望。
杨明[8](2010)在《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遵循了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发展研究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度假体育的理论研究。主要对度假体育的理论基础、出现的背景、概念及要素、相关概念的辨析、特征、价值与功能进行研究,从而构建起度假体育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度假体育现状研究。对于度假体育资源类型与区域分布进行详尽的梳理,同时对度假体育参与者和经营者进行社会调查和访谈,从而了解我国度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三,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主要阐述了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概念、成效以及KFS (Key factors)关键因素,以及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四,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将我国度假体育发展过程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调整转折期4个生命周期阶段。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构建必须根据度假体育发展驱动机制中的各种因素在度假体育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起的作用,寻求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度假体育是指人们在假期为获得身心放松而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的各种体育活动。度假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度假体育是我国社会变迁、经济发展趋势的反映;度假体育是我国旅游发展拐点之后的道路;度假体育符合健身需求层级跃升的现实;带薪休假制度的颁行使度假体育获得发展空间;度假体育符合人们的旅游动机跃升的现实;后奥运时代为度假体育发展提供时代机遇。度假体育的要素是由度假体育资源要素体系、度假体育服务要素体系、度假体育主体要素体系、度假体育行为要素体系、度假体育效益要素体系所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度假体育具有以下特征:度假体育是高层次、体现积极休闲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假体育主要追求身心放松;度假体育是对闲暇时间的积极利用方式;度假体育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是一地停留式;度假体育具有不同的供给方式;度假体育消费存在阶层现象;度假体育重复消费:度假体育多重属性复合。度假体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包括: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利于调整消费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升值。度假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包括:促进社会健康理念达成;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利于文化沟通与保护。第二,度假体育资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度假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度假体育活动,为度假体育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客体。度假体育资源分为度假体育自然资源、度假体育人文资源两大主类。我国度假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呈现以下特点:具有度假体育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客源市场型开发模式;度假资源开发投资渠道广;高档度假体育产品呈现外向型发展趋势;度假体育资源开发与观光相结合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开发时间短暂;资源开发不均衡;度假体育资源开发引发争议等问题。第三,目前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是年龄处于18-45岁之间,文化素质在大专以上,收入水平处于中档层次的企业职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商业人员。度假体育参与者的信息来源方式主要以媒体、网络以及亲戚朋友人际传播为主。近程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是自驾车自助游,远程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助游。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还是以家庭方式参与度假体育活动。度假体育参与者消费能力属于中档。远程度假体育主要支出项目是住宿和交通,而近程度假体育主要支出项目是租购设备和门票。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主要是以身心放松、增进健康以及丰富生活为主。度假体育者对于当前度假体育的设施、服务不太满意,普遍喜欢在自然风光环境优美的地方参与度假体育。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现有的度假体育持有肯定的态度,并有一定的重复参与度假体育的意愿。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现有度假体育产品存有较多的意见,同时也期待未来度假体育产品能够多样化发展。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产品的偏好具有一定的共同倾向性,指向于高尔夫、滑雪等典型度假体育产品。部分度假体育参与者对度假体育的文化内涵把握不深刻,度假体育专业技能不足。第四,目前我国度假体育经营者对于度假体育存在多样化的认知与理解。经营度假体育的企业经济成份较为多样。我国度假体育经营者的经营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二是营销推广的创意化,三是服务专业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人才缺乏;服务不足;金融危机的影响;同业无序竞争;产品名不符实。呈现三种经营趋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连锁化发展趋势,跨业经营趋势。第五,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共性是政府在度假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选择度假体育发展模式必须要考虑国情,度假体育经营活动应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度假体育应动员各类主体实现竞争与合作,发展度假体育需要注意防范风险。第六,度假体育发展过程表现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调整转折期的四个阶段。度假体育发展的驱动机制就是度假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驱动因素的构成及其协调互动的过程。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构建与选择必须根据度假体育发展目标体系,度假体育发展阶段及其发展驱动机制以及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寻求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在度假体育发展的导入期主要有附生型发展模式、主导型发展模式、阶层小众发展模式、青少年人群发展模式;在度假体育发展的成长期主要有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都市度假体育圈发展模式;在度假体育发展的成熟期主要有国际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联盟+俱乐部发展模式、分时度假发展模式;在度假体育发展的调整转折期主要有产业集成发展模式。
管培国[9](2010)在《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构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奥运时代,城市居民健康需求所呈现的休闲化、大众化和专项化特征更是凸显,更多的人们把健身、旅游、户外等休闲活动纳入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常态进驻生活的轨道,从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人们就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公益性的(如全民健身系统中的健身路径)或是市场化运作的(如健身房、瑜伽馆等)都市内部的零散化、点状化、短期化等体育资源,而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在大自然中完成健身,在健身中感悟自然,达到人与自然、身心合一的效果,从而要求环绕都市,依托环境资源,形成一种新的都市体育形态和体育结构。“都市体育圈”的概念随之出现。都市体育圈是指在都市圈范围内,以体育文化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自然与社会)而建立的具有健身、休闲、旅游、娱乐、知识、参与等多功能的体育场所、设施、空间等所建构的圈层结构。基于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强劲发展的现实,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战略的实施为契机,提出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设想,并对潍坊市都市体育圈进行SWOT分析,厘清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内部优、劣势,辨别外部的机遇与挑战。内部优势体现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体育优势以及“节会集群”的形成等;劣势表现在夹在济南和青岛两个大都市中间的地域困境和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外部机遇表现在十一届全会的承办以及留下的丰富“遗产”,城市发展的“一主五副两翼”格局及“半小时生活圈”的出现,都市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日趋合理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后期影响,可借鉴的经验相对匮乏,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以及全省范围内都市体育圈研究氛围不浓厚等。提出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层级发展原则、城乡统筹错位发展原则和灵活交通原则。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构建模式为内部(主城区)“线型三中心模型”与外部(全市范围内)“圈层多点拉网式互动模型”相结合,形成动态、持续发展格局。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概念的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政府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论证,早期规划。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是在潍坊市“一主五副两翼”城市格局下构建的,城市规划的大变动必然牵动都市体育圈的布局。都市体育圈的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政府职能部门应在此发挥重要的作用,扮演好当家人的角色。山东省现阶段准备实施的“省直管县”改革,可能会对潍坊市都市体育圈在资源统筹管理、资金筹配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刘凤香,张金娟[10](2009)在《中国体育产业园区发展考察与成功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总结我国现有的体育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以促进体育产业园区在我国广泛、可持续地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苏州环太湖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规划背景和发展现状,但发展优势和成功经验中蕴涵着共有的规律。中国体育产业园区的成功发展需要相对优越的资源、相对广大的市场、科学和高起点的规划、政府和企业的相互配合、先进的市场意识以及发挥产业的关联性等因素。
二、对于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的战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于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体育旅游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双向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三角发展体育旅游的现实意义 |
(一)符合国家发展需要 |
(二)符合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符合区域内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二、长三角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 |
三、长三角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业的影响 |
四、长三角体育旅游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 |
(2)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
1.1 自贸区建设给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1.2 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建设促进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
1.3 经济总量高增长及最佳商业城市聚集为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经济基础 |
1.4 重大体育赛事举办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
2 长三角体育产业主要结构及其发展现状 |
2.1 体育用品业 |
2.2 体育健身休闲业 |
2.3 体育竞赛表演业 |
3 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
3.1 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失衡, 未形成强势联合的发展统一体 |
3.2 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导致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发展缺少合作平台 |
3.3 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难以促进区域产业布局 |
3.4 没有企业主体参与的体育产业区域“合作构想”难有实质性进展 |
4 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战略合作与发展策略 |
4.1 以自贸区建设为机遇, 以行业协会为平台, 促进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发展 |
4.2 遵循市场规律使企业成为体育产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
4.3 协调竞争规则和发展战略, 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竞争秩序和区域共同市场 |
4.4 鼓励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是实现长三角体育产业战略合作与发展的微观基础 |
(3)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状况综述 |
1.2.2 区域经济产业增长极综述 |
1.2.3 体育产业增长极综述 |
1.2.4 研究内容 |
1.2.5 经典案例说明 |
1.2.6 基本观点与理论假设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理论基础及应用 |
2.1 研究理论基础及应用 |
2.1.1 产业增长极理论 |
2.1.2 梯度转移理论 |
2.1.3 经济辐射理论 |
2.1.4 产业组织理论 |
2.1.5 公共政策理论 |
2.1.6 产业结构理论 |
2.1.7 博弈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区域经济 |
2.2.2 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 |
2.2.3 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
2.2.4 产业关联与产业链条 |
2.2.5 经济学意义的相关效应 |
2.2.6 长江三角洲地区 |
3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描述与产业结构判断 |
本章思路 |
3.1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基本状况 |
3.1.1 体育用品制造业 |
3.1.2 体育赛事观赏服务业 |
3.1.3 体育健身休闲业 |
3.1.4 体育旅游休闲业 |
3.1.5 体育彩票业 |
3.1.6 体育中介服务业 |
3.1.7 其他体育产业 |
3.2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特征 |
3.2.1 各个省市分述 |
3.2.2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特征综述 |
3.3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1 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迅猛,但比重过大效率低下层次不高 |
3.3.2 体育服务业明显滞后于用品制造业发展,产业品质有待提升 |
3.3.3 体育赛事观赏服务业布局较为客观但难以满足中低市场需求 |
3.3.4 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布局不合理,呈现跃进μ与衰退μ的双向特征 |
3.3.5 体育旅游休闲服务业未成体系,宣传力度大,实际效果小 |
3.3.6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亟待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双重调节 |
4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内外环境μ分析 |
4.1 体育产业外环境μ区位优、劣势的现状与前瞻 |
4.1.1 地理区位 |
4.1.2 社会结构与人口素质 |
4.1.3 科技水平 |
4.1.4 生活质量 |
4.2 体育产业内环境μ区位优势的现状与前瞻 |
4.2.1 长三角地区空间地理条件综述 |
4.2.2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长远性优势 |
4.2.3 体育服务产品有效需求的优势 |
4.2.4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政策优势 |
4.3 内环境μ区位劣势的现状与前瞻 |
4.3.1 体育资源地域分布的非平衡性及现实条件劣势 |
4.3.2 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存在现实性劣势 |
4.3.3 当前人民群众体育服务产品的体育消费有效需求劣势 |
4.3.4 虚假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体育消费有效需求劣势 |
4.3.5 其他方面的挑战 |
5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构建与理论阐释 |
5.1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构建 |
5.1.1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聚效应模型构建 |
5.1.2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主导产业模型构建 |
5.1.3 当前长三角地区区域体育增长极城市引力模型μ测算与预测 |
5.1.4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模型构建 |
5.2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构建 |
5.2.1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聚效应模型构建 |
5.2.2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主导产业模型构建 |
5.2.3 未来长三角地区区域体育增长极城市引力模型μ测算与预测 |
5.2.4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模型构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体育产业实践结论 |
6.1.2 体育产业理论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建立体育产业组织、结构与发展政策协调与支持体系 |
6.2.2 建立体育产业发展财政配套机制与投融资协调机制 |
6.2.3 建立体育产业科技技术与人力资源的疏导与催化机制 |
6.2.4 建立集化区域各类体育产业的跨区域分工与合作机制 |
6.2.5 建立集化区域体育产业能量转移的加速机制 |
6.2.6 建立集化区域体育产业合理布局的合作机制 |
6.3 研究展望 |
6.3.1 遗留问题 |
6.3.2 预设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访谈记录 |
2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感谢的话 |
(4)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任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任务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流程 |
1.6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休闲学研究历程 |
2.2 城市休闲体育需求研究 |
2.2.1 休闲与休闲体育行为方式研究 |
2.2.2 休闲与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研究 |
2.2.3 休闲与休闲体育需求动机研究 |
2.2.4 休闲与休闲体育空间感知研究 |
2.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研究 |
2.3.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2.3.2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研究 |
2.3.3 城市体育圈研究 |
2.3.4 城市体育设施研究 |
2.3.5 城市体育空间分析的 GIS 应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的基础理论构建 |
3.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3.1.1 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 |
3.1.2 休闲体育时空行为 |
3.1.3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城市系统理论 |
3.2.2 休闲供需理论 |
3.2.3 行为心理学理论 |
3.2.4 城市社会地理学理论 |
3.3 城市休闲体育需求理论分析 |
3.3.1 休闲体育需求概念的界定 |
3.3.2 休闲体育需求的要素、类型与特征 |
3.3.3 休闲体育需求差异性分析 |
3.3.4 本研究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分析的框架 |
3.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理论分析 |
3.4.1 休闲体育供给概念的界定 |
3.4.2 休闲体育供给的动力机制 |
3.4.3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形态、类型与层次 |
3.4.4 休闲体育空间供给评价 |
3.5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假设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与需求研究 |
4.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 |
4.1.2 人口与人口分布状况 |
4.1.3 休闲社会化趋势 |
4.1.4 休闲体育制度环境与规划 |
4.2 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基本特征 |
4.2.1 抽样调查场所类型划分 |
4.2.2 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
4.2.3 居民休闲时间特征 |
4.2.4 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特征 |
4.3 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1 居民社会属性的影响 |
4.3.2 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水平 |
4.3.3 居民休闲体育制约因素 |
4.4 不同类型休闲体育时空行为分析 |
4.4.1 居住区型休闲体育时空行为 |
4.4.2 社区型休闲体育时空行为 |
4.4.3 城市公共型休闲体育时空行为 |
4.4.4 城市商业型休闲体育时空行为 |
4.4.5 城郊广域型休闲体育时空行为 |
4.5 休闲体育时空行为心理因素分析 |
4.5.1 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子分析 |
4.5.2 休闲体育空间感知因子分析 |
4.6 休闲体育行为与空间的关联性分析 |
4.6.1 不同动机休闲体育活动者的空间选择 |
4.6.2 不同空间中的休闲体育活动者空间感知 |
4.6.3 休闲体育行为与空间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5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研究 |
5.1 空间供给定量评价的地理信息数据 |
5.1.1 城市空间和人口结构 |
5.1.2 休闲体育设施数量结构 |
5.2 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空间分析方法 |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分类空间分析 |
5.3.1 居住区型休闲体育空间分析 |
5.3.2 社区型休闲体育设施空间分析 |
5.3.3 城市公共型休闲体育设施空间分析 |
5.3.4 城市商业型休闲体育设施空间分析 |
5.3.5 城郊广域型休闲体育设施空间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优化发展研究 |
6.1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优化的依据 |
6.1.1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存在的问题 |
6.1.2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优化的影响因素 |
6.1.3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优化的原则 |
6.2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整合优化模式 |
6.2.1 体育中心地整合模式 |
6.2.2 与城市 RBD 结合的整合模式 |
6.2.3 与居住区空间结合的整合模式 |
6.2.4 与城市绿地结合的整合模式 |
6.2.5 与滨水空间结合的整合模式 |
6.2.6 与交通环境结合的整合模式 |
6.3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优化对策 |
6.3.1 组团式布局 |
6.3.2 带状布局 |
6.3.3 环城布局 |
6.3.4 广域布局 |
6.3.5 体育生活圈布局 |
6.4 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结论 |
7.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5)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缘于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规划实践的需要 |
1.1.2 缘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3 缘于城市体育理论学科体系范围拓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城市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城市发展的内涵 |
2.1.2 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模式 |
2.2 关于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城市空间基本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 |
2.2.3 关于城市休闲空间的研究 |
2.2.4 关于城市体育环境的研究 |
2.2.5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研究 |
2.3 关于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都市圈内涵的研究 |
2.3.2 关于都市圈发展阶段的研究 |
2.3.3 关于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研究 |
2.3.4 关于都市生活圈的研究 |
2.3.5 关于都市体育圈的研究 |
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启示 |
3.1 模式理论及其启示 |
3.1.1 模式理论 |
3.1.2 模式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2 时间地理学理论及其启示 |
3.2.1 时间地理学理论 |
3.2.2 时间地理学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3 生活圈理论及其启示 |
3.3.1 生活圈理论 |
3.3.2 生活圈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4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研究 |
4.1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相关概念界定 |
4.1.1 休闲 |
4.1.2 运动休闲 |
4.1.3 城市休闲空间 |
4.1.4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 |
4.2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要素 |
4.3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特征 |
4.4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类型 |
4.4.1 按形成机理划分 |
4.4.2 按服务半径划分 |
4.4.3 按使用频率划分 |
4.4.4 按运营性质划分 |
4.4.5 按受益途径划分 |
4.4.6 按功能专一性划分 |
4.4.7 按人类影响程度划分 |
4.5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形态 |
4.5.1 广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2 公园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3 滨水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4 度假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5 社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6 商业综合体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6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价值 |
4.6.1 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
4.6.2 有助于实现“健康城市”的建设目标 |
4.6.3 有助于实现“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 |
4.6.4 有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 |
4.6.5 有助于完善城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4.6.6 有助于推进旧城区的改造和面貌更新 |
4.6.7 有助于完善都市生活圈的功能配套 |
4.6.8 有助于培养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
4.6.9 有助于塑造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 |
4.7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构建原则 |
4.7.1 以人为本原则 |
4.7.2 文化导向原则 |
4.7.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7.4 多样化发展原则 |
4.7.5 公正平等性原则 |
4.7.6 公共效益优先原则 |
5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5.1 沈阳市相关发展规划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影响 |
5.1.1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影响 |
5.1.2 《沈阳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影响 |
5.2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范围界定 |
5.2.1 日常运动休闲圈的范围 |
5.2.2 周末运动休闲圈的范围 |
5.2.3 节假日运动休闲圈的范围 |
5.3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空间结构特征 |
5.3.1 层次性 |
5.3.2 模糊性 |
5.3.3 外推性 |
5.3.4 叠加性 |
5.4 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5.4.1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5.4.2 日常运动休闲圈内的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 |
5.4.3 周末运动休闲圈内的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 |
5.4.4 节假日运动休闲圈内的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 |
5.5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 |
5.5.1 日常运动休闲圈的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5.5.2 周末运动休闲圈的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5.5.3 节假日运动休闲圈的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6 结论 |
6.1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 |
6.2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6)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对“生产力”内涵的再认识 |
1.1.2 全球服务经济与低碳经济兴起 |
1.1.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 |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
2.1.3 生产力系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
2.1.4 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 |
2.1.5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解读 |
2.1.6 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碳服务业辨析 |
2.2 国内外经济现代化总论研究 |
2.2.1 经典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2 当代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不同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2 低碳经济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3 地理学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4 总结与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3.1 耦合与联动的哲学基础 |
3.2 耦合与联动的理论基础 |
3.2.1 外部性理论 |
3.2.2 产业关联理论 |
3.2.3 服务外包理论 |
3.3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相互关系具体解析 |
3.3.1 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 |
3.3.2 低碳经济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4.1 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总结 |
4.1.1 国内动力源泉 |
4.1.2 国外动力源泉 |
4.2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2.1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
4.2.2 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3 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行性分析 |
4.3.1 供给因素 |
4.3.2 需求因素 |
4.3.3 环境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
5.1 空间规划:创新模式基本架构设计 |
5.1.1 宏观层面:促进区域低碳综合服务网络的形成 |
5.1.2 中观层而:促进低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融合 |
5.1.3 微观层面:促进低碳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
5.2 内在动力: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5.2.1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
5.2.2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
5.2.3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
5.3 核心要素: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
5.3.1 低碳技术内涵及类型 |
5.3.2 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5.3.3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 |
5.4 基础环境:构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5.4.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5.4.2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实践 |
5.4.3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服务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任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对策建议 |
6.1 以政府为主导,树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思想理念 |
6.1.1 加强对低碳经济认识 |
6.1.2 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
6.1.3 纠正地方政府唯GDP论的思想观念 |
6.2 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依托,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
6.2.1 规划先行,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 |
6.2.2 制度推动,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
6.2.3 标准保障,竞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主动权 |
6.3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
6.3.1 推动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6.3.2 充分发挥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 |
6.3.3 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
6.3.4 扩大低碳服务市场的需求 |
6.4 以知识为动力,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 |
6.4.1 实施重点领域的人才开发与引进 |
6.4.2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
6.4.3 构建规范开放的人才市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城市群(带)体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城市群体育研究进展 |
2.1 关于城市群体育产业的研究 |
2.2 关于城市群社会体育的研究 |
2.3 关于城市群学校体育的研究 |
2.4 关于城市群竞技体育的研究 |
2.5 关于城市群体育规划与发展战略的研究 |
3 城市带体育研究进展 |
3.1 关于城市带体育赛事的研究 |
3.2 关于城市带体育消费的研究 |
3.3 关于城市带体育旅游的研究 |
3.4 关于城市带体育人口的研究 |
4 综合评述 |
4.1 研究成果评价 |
第一, 缺少基础理论的研究, 研究的可持续性不强。 |
第二, 研究方法较简单。 |
第三, 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脱节, 特别是在理论指导实践研究上较为欠缺。 |
第四, 缺乏大规模、系统的实证研究。 |
4.2 展望 |
(8)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度假体育实践需要理论的引导 |
1.1.2 解决度假体育供需矛盾的需要 |
1.1.3 构建中国特色度假体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
1.1.4 度假体育观念与文化形成的需要 |
1.1.5 评估度假体育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影响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 |
2.1 关于度假 |
2.1.1 国外度假研究 |
2.1.2 国内度假研究 |
2.2 关于体育旅游 |
2.2.1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 |
2.2.2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
2.3 关于度假体育 |
2.3.1 国外度假体育研究 |
2.3.2 国内度假体育研究 |
3 度假体育基础理论研究 |
3.1 度假体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系统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发展战略理论 |
3.1.4 生命周期理论 |
3.2 度假体育出现的社会背景 |
3.2.1 度假体育是我国社会变迁、经济发展趋势的反映 |
3.2.2 度假体育是我国旅游发展拐点之后的道路 |
3.2.3 度假体育符合健身需求层级跃升的现实 |
3.2.4 带薪休假制度的颁行使度假体育获得发展空间 |
3.2.5 度假体育符合人们的旅游动机跃升的现实 |
3.2.6 奥运会时代为度假体育发展提供时代机遇 |
3.3 度假体育的概念 |
3.4 度假体育的要素 |
3.4.1 度假体育资源要素 |
3.4.2 度假体育服务要素 |
3.4.3 度假体育主体要素 |
3.4.4 度假体育行为要素 |
3.4.5 度假体育效益要素 |
3.5 度假体育的特征 |
3.5.1 度假体育是高层次、体现积极休闲的体育活动 |
3.5.2 参与度假体育主要追求身心放松 |
3.5.3 度假体育是对闲暇时间的积极利用方式 |
3.5.4 度假体育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是一地停留式 |
3.5.5 度假体育具有不同的供给方式 |
3.5.6 度假体育消费存在阶层现象 |
3.5.7 度假体育消费多次重复 |
3.5.8 度假体育多重属性复合 |
3.6 度假体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3.6.1 休闲与度假 |
3.6.2 休闲体育与度假体育 |
3.6.3 度假体育与体育旅游 |
3.7 度假体育的价值 |
3.7.1 社会经济价值 |
3.7.2 社会文化价值 |
4 我国度假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
4.1 我国度假体育资源类型及其分布 |
4.1.1 度假体育资源类型 |
4.1.2 度假体育资源类型分布 |
4.1.3 部分重点度假体育项目分布 |
4.2 我国度假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
4.2.1 具有度假体育资源禀赋优势 |
4.2.2 形成多样的资源开发模式 |
4.2.3 资源开发投资渠道宽广 |
4.2.4 高档度假体育产品的外向型发展趋势 |
4.2.5 度假体育资源开发与观光相结合 |
4.2.6 度假体育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4.3 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现状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调查实施 |
4.3.3 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4.3.4 度假体育参与者的行为特征 |
4.3.5 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 |
4.3.6 度假体育参与评价 |
4.3.7 度假体育未来参与期望 |
4.3.8 度假体育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4.4 我国度假体育经营者现状 |
4.4.1 对于度假体育的认知与理解 |
4.4.2 经济成分 |
4.4.3 产品现状 |
4.4.4 经营现状 |
4.4.5 经营特色 |
4.4.6 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
4.4.7 经营趋势 |
5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
5.1 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概念 |
5.2 政府引导+产业集群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度假发展模式 |
5.2.1 发展模式的特征 |
5.2.2 发展模式的成果 |
5.2.3 发展模式的KFS(Key factors关键因素)分析 |
5.2.4 发展模式的风险分析 |
5.3 日本都市度假体育圈发展模式 |
5.3.1 发展模式的特征 |
5.3.2 发展模式的成果 |
5.3.3 发展模式的KFS(Key factors关键因素)分析 |
5.3.4 发展模式的风险分析 |
5.4 地中海俱乐部发展模式 |
5.4.1 发展模式的特征 |
5.4.2 发展模式的成效 |
5.4.3 发展模式的KFS(Key factors关键因素)分析 |
5.4.4 发展模式的风险分析 |
5.5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共性 |
5.5.1 政府在度假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5.5.2 依托国情发展度假体育 |
5.5.3 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度假体育经营活动 |
5.5.4 动员各类主体发展度假体育 |
5.5.5 发展度假体育存在一定风险 |
6 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
6.1 我国度假体育发展需要发展模式的引导 |
6.2 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来源 |
6.2.1 度假体育发展目标是制定发展模式的起点和依据 |
6.2.2 度假体育发展阶段及其驱动机制是制定发展模式的现实基础 |
6.2.3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是制定发展模式的参照系 |
6.3 导入期的度假体育发展模式 |
6.3.1 导入期度假体育的发展目标 |
6.3.2 导入期度假体育及其发展驱动机制的特征 |
6.3.3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
6.3.4 附生型发展模式 |
6.3.5 主导型发展模式 |
6.3.6 阶层小众发展模式 |
6.3.7 青少年人群发展模式 |
6.4 成长期的度假体育发展模式 |
6.4.1 成长期度假体育的发展目标 |
6.4.2 成长期度假体育及其发展驱动机制的特征 |
6.4.3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
6.4.4 民营企业发展模式 |
6.4.5 都市度假体育圈发展模式 |
6.5 成熟期的度假体育发展模式 |
6.5.1 成熟期度假体育的发展目标 |
6.5.2 成熟期度假体育及其发展驱动机制的特征 |
6.5.3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
6.5.4 国际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 |
6.5.5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5.6 联盟+俱乐部发展模式 |
6.5.7 分时度假发展模式 |
6.6 调整转折期的度假体育发展模式 |
6.6.1 调整转折期度假体育的发展目标 |
6.6.2 调整转折期度假体育及其发展驱动机制的特征 |
6.6.3 国外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
6.6.4 产业集成发展模式 |
7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9)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理论构建 |
3.1.1 都市体育圈概念的界定与解构 |
3.1.2 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构建的背景 |
3.1.3 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内涵 |
3.1.4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意义 |
3.2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 SWOT 分析 |
3.2.1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优势分析 |
3.2.2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劣势分析 |
3.2.3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机遇分析 |
3.2.4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挑战分析 |
3.3 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构建原则 |
3.3.1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
3.3.2 层级发展原则 |
3.3.3 城乡统筹错位发展原则 |
3.3.4 灵活交通原则 |
3.4 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构建模式 |
3.4.1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战略思想及形象定位 |
3.4.2 构建潍坊市都市体育圈的模型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国体育产业园区发展考察与成功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案例分析法 |
1.2.3 比较分析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 |
2.1.1 规划背景 |
2.1.2 建设现状 |
2.1.3 发展优势分析 |
2.1.4 发展经验分析 |
2.2 苏州环太湖体育圈 |
2.2.1 规划背景 |
2.2.2 建设现状 |
2.2.3 发展优势分析 |
2.2.4 发展经验分析 |
2.3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 |
2.3.1 规划背景 |
2.3.2 建设现状 |
2.3.3 发展优势分析 |
2.3.4 发展经验分析 |
2.4 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 |
2.4.1 发展历程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2.4.2 发展优势分析 |
2.4.3 发展经验分析 |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3.2.1 相对优越的资源 |
3.2.2 相对广大的市场 |
3.2.3 科学、高起点的规划 |
3.2.4 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 |
3.2.5 先进的市场意识 |
3.2.6 发挥产业关联性 |
四、对于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的战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体育旅游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双向影响分析[J]. 张和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3)
- [2]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高雪梅,郝小刚. 体育文化导刊, 2014(10)
- [3]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李亚慰. 苏州大学, 2014(10)
- [4]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金银日.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5]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宋铁男.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6]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D]. 暴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我国城市群(带)体育研究述评[J]. 林朝晖,宋铁男.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03)
- [8]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 杨明.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9]潍坊市都市体育圈构建模式研究[D]. 管培国.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10]中国体育产业园区发展考察与成功因素分析[J]. 刘凤香,张金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