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弢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如皋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汤美娟[1](2013)在《嵌入与变异: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文中提出百年来,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一直在“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预设下致力于寻求现代化道路。对于该目标及背后的观念,改革者和研究者们深信不疑,很少反思。不过,社会理论对现代知识体系的反思,打破了其“天然”的合法性和普适性,为思考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中的观念体系提供了理论视角。在此理论视角下,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并非处于“落后—进步”的线性发展之中,而是各具逻辑自主性的观念类型,乡村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过程只是现代教育观念凭借权力机制在乡村社会的嵌入和“再生产”。该文便基于底层乡村民众的立场,探究内含于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中的思维方式、现代教育观念在乡村的“再生产”机制及遭遇到的“重构”和“再解释”,以此展示底层视角下的乡村教育观念现代化历史图景。为深入理解这一历史图景的细节,该文采用历史的批判民族志,对苏北M村这一经历了现代教育观念“再生产”及不同教育观念碰撞的个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对该村50多位乡村民众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丰富的访谈资料,同时收集了相关地方志、县镇教育政策文本和学校教育制度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整理、编码和分析,形成了论文的框架和结构。通过以上探索和分析发现,解放前乡村民众传统教育观念孕育于乡土生活之中,以“务实求验”为思维方式;与此不同,现代教育观念源于工业社会,其中内含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解放后,凭借着国家政治力量,现代教育观念“嵌入”乡村,并通过“知识—权力”运作机制实现了“再生产”。在此机制中,乡村学校占据着“枢纽”的位置,成为现代教育观念在乡村的“集散地”。它通过两种方式:“直接规训”和“间接规训”,向乡村民众传播现代教育观念。不过,现代教育观念的“再生产”并非“霸权式再生产”,而是一种“互动性再生产”。也即,作为地方文化的传统教育观念及其“务实求验”的思维方式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与现代教育观念这一超地方文化产生了不同形式的互动,以不同方式对其进行了“重构”。纵观这一互动史,它显露出三个明显的“断层”,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互动模式:传统主导型互动(1949—1978)、双向异质型互动(1978—1998)以及理性主导型互动(1998—至今)。其中,每一种互动模式都与此阶段人们的生活模式及教育在其中的地位表现出了“亲和性”,形塑了乡村民众教育观念体系的阶段性特征,也形成了现代教育观念在乡村的不同遭遇:“漂浮”、“分化”和“霸权”。所有这些既联结为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史,更展现了底层视角下乡村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历史。
赵燕[2](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提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蔡成兵[3](2010)在《《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对早期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否定,使人们转而寻求一种扎根于基层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因此,合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立足于当前新课程开发的实际,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我在对本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以及本校学生乡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初步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符合本地学生认知特点的语文学科乡土校本教材——《海安记忆》。这篇论文就紧扣该教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教材开发者在《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全文先概述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作者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接下来便具体论述了有关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几个问题,这包括:开发的价值与开发的知识性、情感性、发展性目标;教材的内容与编写体例;实施教学的原则、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策略;最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了自己开发与实施《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收获与尴尬。
何之[4](1989)在《方弢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如皋举行》文中认为 1988年12月18—19日,南通市教育学会、市教科所、教研室联合在如皋召开了方(?)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方(?)是如皋县薛窑中学副校长,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已有四十年。他从198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语文结构教学探索。他试图通过这种探索,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寻找到一条科学化的改革之路。其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的要旨是:从事物普遍具有结构属性的哲学原理出发,从语文教学是个多维结构体出发,在分析多维结构元素及
周运中[5](2010)在《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历史时期(远古到清朝)苏皖地区(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文化地理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并试图划分不同时期苏皖地区文化区,总结演变规律。苏皖地区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区和融合区,是中国文化中心南渐的唯一完整序列标本地,苏皖地区的文化地理比较复杂,因此研究苏皖地区历史文化地理变迁有很重要的意义。绪论部分不仅申述了选题及结构安排的原因,还介绍了苏皖地区自然地理概况,概述了高层政区的变迁、各县设置原因、县治区位选择、各地区政治中心的建立、地区中心时序的历史地理意义。绪论最后还回顾了本课题的研究史,认为本文的研究很有必要。苏皖地区依山负海,跨江越淮,各地文化环境差异较大,历史上文化变迁也很剧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前人的研究也非常成熟。本文选取了一些前人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主要问题有:上古秦汉时期文化地理“朐缯线”的形成、汉唐时期社会地理变迁、汉唐间佛道地理分异的原因、宋元江淮文化的变迁原因、宋元江淮方言各片的形成、宋元江南新兴民间信仰的起源、明清江南平原(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文化分区、清代淮扬地区的文化地理变迁、明清通泰地域文化的形成、明清皖中南地区文化地理变迁、灾荒对明清淮北文化的影响。结论的第一部分总结方言区和自然区、政区的关系,第二部分总结学术区、宗教区和自然区、政区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文化区的划分及其关系。结论第一部分指出:苏皖各方言区的分布都是东北——西南走向,和中国官话、东南方言的东北——西南走向一致。因为历史上方言地理变化的动力来自中原地区,每次来自北方的战乱在江苏内陆造成的破坏大于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所以形成了斜向分布的方言圈层。本文认为苏皖地区方言区和自然区、行政区的契合程度都很低,远远不及东南的浙江、福建等地,最后总结了苏皖各县境内方言分区的六种类型。结论第二部分指出:学术区一般是一个府的地域,或者相当于一组县的地区。宗教区要大得多,新兴的宗教往往产生于边缘地带,而且也可能在内外边缘地区跳跃发展。边缘地区的文化之所以有强烈的非正统性,除了交通闭塞的原因,还有时代文化更迭的惯性原因。长江、运河构成的交通十字线不仅是苏皖地区的文化传播的核心线路,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廊道。江淮地区的运河、长江边上的文化中心等级和政治中心的等级基本一致,各府治即是府内最重要的文化中心。江南市镇发达,所以县城非一县的经济中心,自然也不能成为唯一的文化中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越到晚近,江南的文化中心越多,淮北的文化中心越少,淮南的文化中心相对均衡。结论第三部分指出:苏皖地区上古秦汉时期为淮北、江淮、吴、山越四大文化区,六朝隋唐时期原山越文化区演变为吴、建康、新安三个文化区地域,后两者在明清时期演变为南京、徽州文化区。宋元时期江淮文化区分为淮西、淮东文化区。明清时期淮东分为淮扬、通泰两个文化区,淮西文化区分为安庆、庐巢两个文化区,吴文化区分为苏常、松虞、宣池三个文化区。松虞、通泰、安庆三个新兴区主要以沿海和丘陵地区的开发为经济基础,以长江、运河及其他河流为交通条件,徽州却主要是因为外部的商业而兴起。最后制作了明清苏皖十大文化区分区原则表,这些划分原则同样适用于以前的历史时期。根据文化区的形成时间、特色强度、对周边文化区影响的强度,我们还可以把苏皖地区的文化区分为原生型、融合型、中介型、新生型四类。苏常、淮北文化区是原生型文化区,淮扬、南京是融合型文化区,庐巢、宣池是中介型文化区,徽州、安庆、通泰、松虞是新生型文化区。因为苏皖地位以平原为主,没有太多文化交流的障碍,而且近世以来繁荣的商业又不断打破自然地理的限制,影响苏皖地区文化地理形成的因素,主要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文原因。远古时期的山东文化和江南文化就有很多相似之处,江南的良渚文化北上江淮及淮北,中原的王油坊文化也南下江淮和江南,那时的江淮地区就是南北文化交融之地。本文不仅关注文化区之间的区分,更加关注各地的文化交往。历史上苏皖各个文化区交往十分复杂,所以本文最后结合十大文化区的位置,制出“明清苏皖十大文化区类型及关系示意图”。各文化区根据上述的四种类型以不同的形状表示,各文化区之间的联系以箭头表示,根据方向、路线、水陆区分又分为五种箭头,使人一目了然。本文还根据“明清苏皖十大文化区类型及关系示意图”进行分析:南京文化区处在图中的中心位置,这个区位是产生南京文化区的根本原因。江苏境内有5个文化区,安徽境内有4个文化区,另外有1个文化区跨两省。江苏文化区之所以多,主要是因为海陆差异的刺激、政治中心的带动及交通干线的影响。各个文化区和其他文化区交往路径的方向、数量都可以根据此图进行分析,还可以在这张图的基础上制作动态的文化地理变迁演示图。以上文化区类型的划分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地区的研究中,其他地区的研究也可以制作相应的“文化区类型及关系示意图”,这幅图也可以看作中国文化地理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文化地理学的创新具有一定意义。
艾紫君[6](2020)在《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文蔚是南通现代教育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家,是语法修辞研究的专家。陆文蔚自一九三七年以来,从事语文教育五十多个年头,一直致力于语文教育实践、教材建设和语法修辞理论研究。丰富的语文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语法修辞理论知识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他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教学观念影响了很多人,对推动江苏省的教育发展和开创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陆文蔚的育人观可以概括为三点: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全面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着力建设方言调查研究队伍。这是陆文蔚宏观的育人思想,是他六十年代至文革期间主持南通县中小学教师进修,一九七六年组建南通师专中文科,退休以后一九八八年开始组织南通方言调查研究这三项教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陆文蔚秉承这样的育人观并付诸语文教育实践,分别对率先普及小学教育和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记录南通方言产生过重要影响。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是实现文字、语法、修辞三者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具体概括为:把熟练掌握文字、语法、修辞知识作为理论武器,着重分析文章中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这个观念渗透在他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由于同时从事语法修辞研究和师范教学的缘故,使得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具有特殊价值,这样对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整合作用。陆文蔚的阅读教学观是“大语文教学观”,即素质教育观,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他的阅读教学观首先表现为对“语文”的定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他就是希望教师慢慢领悟,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其次,他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双基”,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基础知识:语、修、逻、文,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后,他强调语文是姓“语”,阅读教学要从语言入手,要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作为教学的着眼点与核心。陆文蔚的作文教学观是“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强调作文对人的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作文指导步骤,作文批改方法。这种作文教学观念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承下去的,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个性,达到长期渗透,潜移默化的效果,表面上看到的是技术,是工具,其实背后落实的是对人的关注。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陆文蔚的语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端正教风学风有较强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只有重视“双基”,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只有重视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复兴。
王献玲[7](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陈国平[8](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提出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何兵[9](201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南通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行历史课本知识传授的同时,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教学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崭新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用,特别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就显得日益迫切和需要。本文主要从历史课程资源、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南通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等方面,做到怎样与当前高中历史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角度,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最终使高中历史教学显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历史课程资源与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理论作用;其次通过一系列的南通乡土历史学习案例,探索分析如何将南通地区乡土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联系、指导教学。本文在陶行知先生“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机穿插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从南通身边的现实感受历史,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也使高中历史教学趣味盎然,充满活力,而且对学生起到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将高中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优秀公民,这是本文的宗旨与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杨秋[10](2016)在《行走在精英与大众间:苏州福纳电视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第一批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甲种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影视公司,苏州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多年来共创作了38部(约1500集)电视剧,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力。该公司电视剧在主题选取、剧情安排、细节设计以及传播方式上不仅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且在消费主义影响及大众文化流变趋势等作用下,整体呈现了行走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电视剧创作特色。全文努力运用叙事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消费主义理论、快感理论等分别针对苏州福纳公司不同类型电视剧进行深入而独到的分析研究,同时也获得关于新时期以来中国电视剧创作传播方面的一些相关认识。论文第一章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范围、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架构,阐述了苏州福纳电视剧与苏州文化及中国电视剧的关系,指出该公司电视剧整体创作一直具有行走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特色。其中重点论述明确了“新文人电视剧”和“新神话(系列)剧”的概念,对“南方派影视剧”、“作家电视剧”、“新文人电视剧”、“新人文电视剧”等相关名词进行了必要的辨析。第二章主要论述福纳公司的“新文人剧”从文学精英走向电视大众的改编特征。将福纳电视剧放在江苏尤其是苏州历史文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中,考察其在影视剧拍摄、类型开拓、娱乐功能和商业潜力挖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之间密不可分的渊源。同时,全面梳理江苏当代作家小说作品和福纳电视剧的改编的姻缘,借鉴模式论方法对福纳改编剧和原著小说进行文本比较研究,分析并提炼了福纳改编剧的影像创新手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福纳“新神话(系列)剧”的无厘头风格引发的草根狂欢现象。无论是空前收视率背后的大众文化传播原因,还是文化主管部门和部分理论研究者曾经对“春猪”系列神话剧的无情批判,甚或是福纳系列一部接一部的传播效应,都是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关注的问题。作者努力运用后现代主义关于解构、颠覆等理论观点,分析研究了福纳电视剧中最受观众欢迎且产生较大影响和争议的、以《春光灿烂猪八戒》为肇始的“新神话剧”系列作品。第四章的关注重点是福纳古装题材剧对大众快感需求的刺激与满足。论文在对快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梳理,并在探讨电视剧中快感生成、传播和接受过程的基础上,分别阐释苏州福纳公司在古代题材剧的创作中通过混搭拼贴等后现代手法,将分析该类题材剧通过将历史故事与戏说形式混搭、江湖功夫与喜剧元素混搭、古装想象与时尚潮流混搭,从而营造出电视剧的奇观化效果和快感体验。第五章重点阐释福纳近现代题材剧在精英与大众文化之间寻求口碑与商业双赢的案例。以福纳近期最为重要的电视剧《叶问》为重点,一方面探寻主创人员的民国情怀和英雄戏创作背后的深层文化经济因素,另一方面探讨福纳电视剧在全力打造年代武打剧升级版方面的努力及成功,同时特别强调苏州福纳公司围绕该剧借船出海提升民营华语电视剧海外影响力的成功经验及营销传播模式。第六章研究福纳当代电视剧的创作传播。分别从心理学视阈分析当代剧的人格塑造变化轨迹,从女性主义视阈分析当代女性主体意识的影像呈现,从人文主义视阈分析作品中折射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关照。既关注我国当代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相对不足,又分析福纳电视剧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存在明显问题的相关电视剧创作及传播现状。最后的余论,主要就苏州福纳电视剧创作传播与营销管理中的成败得失进行简要总结,在此基础上也适当涉及了当下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问题。
二、方弢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如皋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弢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如皋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与变异: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反思现代性:乡村教育研究的应有立场 |
二、民众教育观念:反思乡村教育现代性的视点 |
三、历史的考察:反思乡村民众教育观念的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精英群体: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方向之一 |
二、乡村民众: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方向之二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式:定性的理解 |
二、研究策略:历史的批判民族志 |
三、研究技术:文献与访谈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 |
二、研究现场的进入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
四、研究现场的退出 |
第二章 知识、权力与教育 |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现代知识的结构限制 |
一、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
二、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架构 |
三、知识社会学的现代性反思 |
第二节 权力与规训:现代知识的再生产 |
一、微观规训技术: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机制 |
二、学校教育: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枢纽 |
三、表达-互动论: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内在张力 |
第三章 “务实求验”:M村人教育观念的传统思维 |
第一节 解放前M村的生活与教育 |
一、以土地为中心:解放前M村的生活环境 |
二、简单与松散:解放前M村的私塾教育 |
第二节 “务实求验”:M村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
一、“务实求验”思维方式的基点 |
二、“务实求验”思维方式的脉络 |
第三节 底层思维的展现:“务实求验”下的教育观念 |
一、一种参照:传统教育观念的精英视角 |
二、“务实求验”:传统教育观念的底层视角 |
第四章 传统主导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漂浮(1949-1978) |
第一节 M村的生活与教育 |
一、巨变的惨痛:M村的生活环境 |
二、朴素的现代性:M村的学校教育 |
第二节 “政治式”思维下的现代教育观念萌芽 |
一、“人”观:主客的张力 |
二、知识观:科学与技术 |
三、教学观:计划与系统 |
四、评价观:科学与筛选 |
五、管理观:制度与变通 |
第三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务实求验”化 |
一、“人”观:简单劳动力 |
二、知识观:识字 |
第五章 双向异质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分化(1978—199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M村的新生活 |
一、土地生活的变化 |
二、走出土地 |
三、走出乡村 |
第二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新特征 |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褪去 |
二、“理性”思维的深入化 |
第三节 M村民众教育观念的群体差异 |
一、间接规训的结果:M村普通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直接规训的结果:M村文化人的教育观念 |
第六章 理性主导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霸权(1998-至今) |
第一节 新世纪M村的生活变化 |
一、大学生“先例”的增加 |
二、低知识含量工作收入的提高 |
三、大学生生活信息的进入 |
四、传媒电器的增加与收视习惯的改变 |
第二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理性”精致化 |
一、追求高效的教学观 |
二、追求发展的评价观 |
三、追求精准的管理观 |
第三节 M村民众教育观念的理性主导 |
一、“人”观的“务实求验”化 |
二、教育方式观的“理性”化 |
结语 |
一、"务实求验"与"理性":教育观念的两种类型 |
二、"直接规训"与"间接规训":学校权力运作的两种机制 |
三、文化再造:传统教育观念的选择与重构 |
参考文献 |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著——《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开发《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价值与目标 |
2.1 《海安记忆》开发的价值 |
2.1.1 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
2.1.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
2.1.3 保存和发展地方文化 |
2.1.4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2.1.5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
2.2 课程开发的目标 |
2.2.1 知识性目标 |
2.2.2 情感性目标 |
2.2.3 发展性目标 |
第三章 《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与编写体例 |
3.1 教材的内容 |
3.1.1 前言 |
3.1.2(第一单元)海安风景名胜篇 |
3.1.3(第二单元)海安诗词歌赋篇 |
3.1.4(第三单元)海安民间工艺篇 |
3.1.5(第四单元)海安方言俚语篇 |
3.1.6(第五单元)海安民俗文化篇 |
3.1.7(第六单元)海安历史沿革篇 |
3.1.8(第七单元)海安地方名士篇 |
3.1.9(第八单元)海安饮食文化篇 |
3.2 教材编写体例 |
3.2.1 知识角 |
3.2.2 活动设计 |
3.2.3 相关链接 |
第四章 《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
4.1 实施原则 |
4.1.1 主体性原则 |
4.1.2 灵活性原则 |
4.1.3 综合性原则 |
4.1.4 实用性原则 |
4.1.5 合作性原则 |
4.2 教学方法 |
4.2.1 体验法 |
4.2.2 探究法 |
4.2.3 情景互动法 |
4.2.4 角色转换法 |
4.2.5 多媒体以及图文辅助法 |
4.3 教学设计 |
4.3.1 “风景名胜篇”单元教学 |
4.3.2 “诗词歌赋篇”单元教学 |
4.3.3 “民间工艺篇”单元教学 |
4.3.4 “方言俚语”篇单元教学(3 课时) |
4.3.5 “民俗文化篇”单元教学 |
4.3.6 “历史沿革篇”单元教学 |
4.3.7 “地方名士篇”单元教学 |
4.3.8 “饮食文化篇”单元教学 |
4.4 教学评价 |
4.4.1 《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
4.4.2 《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 |
第五章 《海安记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收获与尴尬 |
5.1 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收获 |
5.2 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尴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选题及结构安排 |
一.选题 |
二.全文结构安排 |
第二节.苏皖地理概况 |
一.位置特点 |
二.自然地理特点 |
三.历史自然地理特点 |
四.地貌分区 |
五.其他地理概况 |
第三节.苏皖历史政治地理概述 |
一.高层政区变迁概述 |
二.各县变迁概述 |
三.地区政治中心的建立及意义 |
第四节.前人研究 |
一.历史地理学研究 |
二.历史学研究 |
三.地理学研究 |
四.文化学研究 |
上古汉唐篇 |
第一章.上古文化地理变迁 |
第一节.远古江淮的文化融合 |
第二节.夏商时期江淮、江南的文化融合 |
第三节.西周、春秋时期江淮、江南的文化融合 |
第四节.文化地理"朐缯线"的形成 |
第五节.吴语和江淮话的源头 |
第二章.汉唐时期社会文化地理变迁 |
第一节.汉魏淮南望族的扩展和外流 |
第二节.南北朝前期的淮北豪族的南迁 |
第三节.南北朝后期的淮南北豪强的变化 |
第四节.南朝后期江东学术中心的东移 |
第五节.隋末淮北大起义的地理差异 |
第六节.结论 |
第三章.汉唐间佛道地理分异的原因 |
第一节.佛教地理及所谓的"荒中(蛮区)" |
第二节.南北互动和沿海道教起源 |
第三节.江淮东部沿海道教传播 |
第四节.江淮西南山地区道教 |
第五节.佛道地理分异的原因 |
宋元篇 |
第四章.宋元时期江淮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风俗日趋武化 |
第二节.淮南和江南的文化隔阂加深 |
第三节.江淮方言的变化 |
一.江淮方言的总体北化 |
二.南宋与明初吴语的北进 |
三.泰如片和淮扬片的分异 |
四.海泗话的形成 |
五.南京话的形成 |
六.南通方言的形成 |
七.镇江吴语的南退 |
第四节.侉子、蛮子、冒子的形成 |
第五章.宋元江南民间信仰变迁 |
第一节.金应龙的家族关系及金总管信仰的由来 |
一.金应龙的世系和婚姻圈 |
二.金总管信仰的原始功能 |
三.元代的江南低地开发和信仰变迁 |
第二节.金总管信仰的传播和变形 |
第三节.李王信仰的由来和变化 |
第四节.江阴航运诸神的出现 |
第五节.结论 |
明清篇 |
第六章.明清江南平原的文化分区 |
第一节.江中文化区 |
第二节.沿江文化区 |
第三节.湖山文化区 |
第四节.沿运河区 |
第五节.结论 |
第七章.清代淮扬文化地理变迁 |
第一节.清代淮扬地区文教进步的原因 |
一.政治态度的地理差异 |
二.交通区位原因 |
三.移民的影响 |
四.二孙和五友:扬州文人的交往奇事 |
第二节.扬州:清代长江流域的文化中心 |
第三节.清代扬州学派的地域差异 |
一.扬州学派的范畴 |
二.高、宝、兴的经学世家 |
三.扬州府南部的学风 |
四.结论 |
第八章.明清通泰地域文化的形成 |
第一节.宗教繁荣的原因 |
第二节.特殊信仰的起源 |
第三节.学术文化的迅猛发展 |
第四节.结论 |
第九章.明清皖中南地区文化地理变迁 |
第一节.学术文化地理变迁 |
一.和州、滁州、庐州府 |
二.太平府、池州府 |
三.宁国府 |
四.安庆府 |
五.结论 |
第二节.方言地理的变迁 |
一.安徽赣语区的形成 |
二.徽语区的形成 |
三.皖江南岸江淮方言带的形成 |
四.皖南江淮话、河南话、湖北话方言岛的形成 |
第十章.灾荒对明清淮北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灾荒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
第二节.灾荒对学术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灾荒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方言区和自然区、政区的关系 |
一.总体格局 |
二.县内方言分界成因类型 |
第二节.学术区、宗教区与政区的关系 |
一.地域关系 |
二.交通与中心 |
第三节.全文结论:文化区及其关系 |
论文参考文献 |
(6)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陆文蔚简介 |
二、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研究 |
三、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本选题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陆文蔚的育人观 |
第一节 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 |
第二节 全面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 |
第三节 着力建设方言调查研究队伍 |
第二章 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 |
第一节 文字 |
一、仔细书写汉字笔顺与笔画 |
二、端正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
第二节 语法 |
一、对长句的分析与探讨 |
二、长句与短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
第三节 修辞 |
一、把熟练掌握修辞知识作为理论武器 |
二、着重分析语言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 |
第三章 陆文蔚的阅读教学观 |
第一节 大语文教学观 |
一、对“语文”的定义 |
二、“大语文教学观”与“双基”主张的关联 |
第二节 三维度教学观 |
一、语文教学的“三维” |
二、三维度教学观的要领 |
第三节 课文分析的示范性 |
第四章 陆文蔚的作文教学观 |
第一节 作文教学理念 |
一、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
二、关注学生的成长 |
第二节 作文指导步骤 |
一、作文体裁 |
二、写作具体指导 |
第三节 作文批改方法 |
一、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 |
二、作文批改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7)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著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骆一禾、海子著述发表、出版情况 |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南通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对历史课程资源的认识 |
一、对历史课程资源的认识 |
二、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三、乡土史材料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二章、南通乡土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南通乡土历史教育的现状调查 |
二、南通乡土历史教育当前面临的窘境 |
第三章、南通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基本原理 |
一、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意义 |
二、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南通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
一、开发利用历史教科书 |
二、开设南通历史乡土史课程 |
三、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利用 |
四、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管理 |
五、开发南通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 |
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
第五章、南通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应有国家制度的保障 |
二、与南通历史乡土教学的关系 |
三、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
四、和历史教师素质的关系 |
五、建立科学的课内外历史课程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行走在精英与大众间:苏州福纳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架构 |
第二章“新文人剧”:由文学精英走向电视大众 |
第一节 江苏当代作家小说与苏州福纳电视剧的共通性 |
第二节“新文人剧”的改编模式及特征 |
第三节“新文人剧”之影像创新 |
第三章“新神话剧”:无厘头草根狂欢 |
第一节 世情化+后现代引爆草根狂欢 |
第二节 历史神话传说解构与颠覆的魅力传播 |
第三节 通俗艺术大众传播的时代可能与影响 |
第四章 古代题材剧:混搭出视听快感 |
第一节 戏说与历史故事混搭的快感 |
第二节 喜剧与江湖功夫混搭的快感 |
第三节 时尚与古装想象混搭的快感 |
第五章 近现代题材剧:重寻精英内核 |
第一节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民国情怀英雄戏 |
第二节 《叶问》打造“升级版”民国英雄剧 |
第三节 民营商业电视剧的海外影响力 |
第六章 当代题材电视剧:游离的精英文化 |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下的人格塑造轨迹变化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主体意识影像呈现 |
第三节 人文主义视域下以人为本的价值关照 |
余论:苏州福纳公司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方弢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如皋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与变异: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D]. 汤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7)
-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 蔡成兵.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4]方弢语文结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如皋举行[J]. 何之. 江苏教育, 1989(02)
- [5]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 周运中. 复旦大学, 2010(11)
- [6]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D]. 艾紫君. 喀什大学, 2020(07)
- [7]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8]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9]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南通地区为例[D]. 何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10]行走在精英与大众间:苏州福纳电视剧研究[D]. 杨秋. 苏州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