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政府采购传佳音(论文文献综述)
肖建军,蒋瑛[1](1998)在《湖南省政府采购传佳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8年9月23日,湖南省财政厅大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众人关注的湖南省政府采购国际/国内招标开标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参加这次招标的全省政法各单位办公办案设备、政法共建等共涉及34个品目,预算总金额二千余万元。湖南省政府采购工作自去年末开始起步,但像这样大规模的、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的政策采购活动在湖南省尚属首例,它标志着湖南省财政作为管理主体已经正式走上了政府采购的前台。
王芳[2](2014)在《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好比透明鱼缸,透明是政府采购阳光的关键举措。对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行为、信息披露方式、信息披露范围以及信息披露救济机制的合理规范,能促进采购信息及时、准确、充分、公平的披露,从而吸引广大供应商积极参与采购竞争,同时,也有助于公民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文章试图探析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可借鉴的准则。文章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以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研究为基点,重点研究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性质、学说支撑以及价值意义。第二部分,探析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主体、信息披露方式、信息披露范围以及信息披露救济机制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以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内容框架为准则,反思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权利义务的不明确,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单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范围的狭窄,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途径堵塞等等。第四部分,针对我国采购信息披露制度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建议,要求明确我国信息披露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改进信息披露方式,严格界定信息披露范围以及完善信息披露救济途径等。
匡兵[3](2018)在《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是保证耕地休耕政策可持续、高效运行的主要依据,也是构建耕地休耕制度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立足于当前既有研究成果和耕地休耕政策的现实发展状况,紧紧围绕耕地休耕政策评估这条主线,首先利用多源流模型阐述了耕地休耕政策的形成过程,并利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耕地休耕政策工具选择及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遵循事实与价值融合的评估思路,将费希尔的“两个顺序+四种形式”评估框架运用到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中,把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分解为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四个方面,构建了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基础指标体系,并在对常用的政策评估量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后,选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量化模型。最后以湖南省为实证分析对象,对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政策进行综合评估与情景模拟,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与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耕地休耕政策议程是政策企业家在政策窗口开启时推动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汇合的结果。本文利用多源流模型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议程设置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耕地质量退化严重、粮食储备库存过大、社会焦点事件的转化及现行相关政策的反思反馈构成了耕地休耕政策的问题源流,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政治官僚及人大代表等的政策建议构成了耕地休耕政策的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形成了耕地休耕政策的政治源流。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这个关键时间点上,三大源流充分互动,政策之窗开启,并在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及其他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三大源流成功交汇,从而实现了耕地休耕政策的议程设置。(2)耕地休耕政策工具是分析耕地休耕政策发展状况的有效手段。本文借鉴罗斯威尔和泽格费尔德的思想,将耕地休耕政策体系所涉及的基本政策工具分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种,并将其作为分析耕地休耕政策的X维度。同时根据“服务链理论”构建包括资源捐赠、资源递送、服务提供和服务监管在内的耕地休耕政策分析的Y维度。以所构建的耕地休耕政策二维分析框架为基础,选取《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为分析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耕地休耕政策工具分布数量与组合结构的差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耕地休耕政策的执行状况。(3)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是以目标为联结的事实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结合。本文在对西方哲学史上“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及现代意义上政策评估范式进行梳理与考察后,指出系统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应该包括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两个层面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框架。其中,事实维度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侧重于政策运行后所产生的现实影响,价值维度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通常包括对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所采取的手段、方法等的评估。(4)事实与价值双重约束下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可以分解为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四个方面。本文参照费希尔教授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结合的公共政策评估思路,构建了“两个顺序+四种形式”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模式。其中,第一顺序评估对应事实评估,主要由项目验证与情景确认组成,侧重于耕地休耕政策目标达成情况及与问题情景的相关性;第二顺序评估转换到了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包括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评估,强调耕地休耕政策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在系统阐述耕地休耕政策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的基本内涵后,确定了不同形式政策评估的度量指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指标体系。(5)系统动力学可以为耕地休耕政策量化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在对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动力学等常用的政策评估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后,结合耕地休耕政策的复杂系统特征,将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运用到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中。把耕地休耕政策作用系统分解为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四个子系统,理清了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因果关系,并在“熵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6)耕地休耕政策运行状况较好,且为实现耕地休耕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在耕地休耕后续政策完善与设计时,应该在耕地休耕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和政策评估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合理优化。本文以湖南省的相关基础资料为支撑,利用前文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湖南省耕地休耕政策进行了实证评估与情景模拟。指出湖南省耕地休耕政策系统逐渐由早期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功能上或时空上的有序状态,现行的耕地休耕政策安排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为增强耕地休耕政策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不同优化方案下的情景模拟结果与研究主旨,提出在耕地休耕后续政策设计时,应该注重耕地休耕政策制定过程优化、政策执行过程优化和政策评估过程优化,并分别围绕不同的优化路径提出了具体策略。
陈丽霞[4](2017)在《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演进机理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温房,成就企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但同时,市场是检验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试金石,更多新流创新被扼杀于创新生成环节,无法转化为主流创新,成为企业持续性发展的重大瓶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企业必须按照市场需求,不断的突破现有创新发展模式,创造新一轮的竞争优势,实现突破发展。同时,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机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政策需求研究为企业实现持续性的演进提供了保障。本文以“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为研究主线,立足于企业创新的持续性发展,分析企业如何克服创新发展困境,成功实现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演进,探究其演进机理。首先,着眼于众多企业在经过市场动荡后倒闭或破产,而成为大型且保持发展优势的企业寥寥无几的现实情况,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生态学共生”、“协同创新”、“演化经济学”和“创新发展政策学”等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相关理论作系统的分析概述,总结各理论内涵、演进及应用。第三部分对主流与新流创新历史进程详细的梳理。而后,借鉴生物进化、企业进化等相关理论,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经过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的演进,并深入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机理。第四部分是通过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和无锡尚德有限公司案例进行描述性研究和对比性研究,分析总结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有益借鉴。结合以上研究,本文最后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需求政策进行研究,通过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需求政策模型构建,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政策:通过实施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等加大对主流技术的支持,开拓企业创新发展之路;通过建立重大风险基金体系等鼓励多元技术创新,保障企业优先抓住发展机遇;通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加速新流技术突破发展,展开企业新一轮创新攻势:通过推行科技创新券等促进主流技术与新流技术协同,稳步推进企业创新演进。
韩野[5](2003)在《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办和建设大学科技园是符合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国际现象,是加速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科技园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对国外大学科技园模式及对策介绍,进而引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说明、评价,最后给出我国大学科技园政策的评估体系。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第二章探讨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说明大学科技园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第四章论述大学科技园政策的原则和目标。第五章比较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第六章讨论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模式与政策。第七章进行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工具评价与体系建设。
谭玉华[6](2008)在《构建节约型政府途径研究》文中指出构建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由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所决定的,是节约型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但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意义不只仅限于此,进入竞争异常激烈的21世纪,我国政府面对的新问题越来越多,受到的压力也更大,这就要求政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但是目前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缺陷,如浪费、僵化、腐败、低效率等等,增加了政府改革中的困难。同时,建设节约型政府的目的是力求以最低的行政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完善各种体制,提高行政效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克服政府管理体制中的浪费、腐败、低效率等弊端,达到增强政府的管理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这与我国当前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构建节约型政府是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建设和谐社会等迫切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建节约型政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探析当前政府存在的浪费问题,探讨如何在保证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前提之下控制和减少政府浪费,对于政府浪费居高不下的我国来讲,是一项政府面对重要的现实问题。关于节约型政府的研究,学者们的见解都很独到,尤其在政府行政成本、政府机构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专着已经日趋成熟,但这些研究都散见于一些学术性的文章中,对于构建节约型政府的系统的理论专着却很少。目前急需对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更多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对节约型政府的构建途径进行研究正是基于此。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构建节约型政府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一节通过对节约型政府涵义的探讨,分析得出节约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效益政府、廉洁政府、透明政府和法治政府等多重特性的有机统一体,这是节约型政府的外在表现特征。第二节从四个方面阐述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三章我国政府浪费现状及成因分析,第一节列举了我国政府机构的浪费现状,第二节从政府的观念、行为、机制、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政府存在浪费现象的原因。第四章构建节约型政府途径分析,文章分别从打造有限政府、效益政府、廉洁政府、透明政府和法治政府五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尝试性的对“节约型政府”涵义和特征做出界定;节约对象突破单一的资源能源节约,节约举措摆脱以往的修修补补,试图从根本上提出了节约型政府构建的若干切实可行的途径,为节约型政府的构建从理论建构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希望通过对构建节约型政府系统的研究,对增强政府的管理创新以及竞争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今后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袁佳音[7](2020)在《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否实现取决于一个国家是否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而R&D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辽宁省在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时期应该促进技术创新,以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施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促进企业提高R&D投入?这是辽宁省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新技术企业是辽宁省进行技术创新最主要的主体,相较于公共财政对于个人和政府的技术创新的激励和监管,公共财政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监管更有效率,所以研究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有重要意义。为了验证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本文利用辽宁省2009—2018年十年间以2011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下的农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39个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对R&D投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公共财政引导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机理和现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面板回归模型,检验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最后,通过稳健性回归检验实证结果是否可靠,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辽宁省直接政府补贴政策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但引导效应偏低;第二,辽宁省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促进企业的R&D投入,并且税收优惠政策比直接政府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高,但是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仍然偏低;第三,高新技术企业资产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是负向的;第四,高新技术企业负债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是正向的。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完善“直接补贴政策”;第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第三,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第四,改进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激励政策。
周瑜[8](2020)在《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服务是人类聚居的产物,与城市起源同步,又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作为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成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历史性命题。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为公共服务发展同时带来挑战与机遇。因此,本论文的核心问题是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公共服务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具体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势来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使其既适应于中国人口资源约束的基本国情,又能够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首先,本文对论题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公共服务应被视为一个追求社会经济动态平衡的系统,其发展不是停留在引入新变化的浅层意义上,而应具有动态适应的演化逻辑。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实现公共服务的动态平衡和变化适应提供了可能性,使之能够变得更加柔性,更能在“不可或缺”与“过犹不及”中找到恰到好处的位置,恰如其分的力度。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提出了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时代挑战,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自上而下、条块分割的传统公共服务模式与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多中心、扁平化、即时性等难以适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重塑公共服务理念,在制度层面推动深层次变革,为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指引。本文基于对公共服务的系统认知,指出供给主体、治理机制、技术工具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件,这些组件之间的关系结构和耦合变化将推动形成新的公共服务模式。因此,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有关公共服务主体及主体关系,组织及治理机制,技术创新应用的国外内文献,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公共服务还缺乏整体性认识和深入本质的研究,但同时学者们正在慢慢地从降维的单一视角转向使用更加系统和接近现实的视角来理解当代社会中人类互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本文将城市复杂系统理论作为统领性理论,以集体行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公共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作为支撑性理论,构筑起跨学科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城市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公共服务研究,认为公共服务具有不可或缺、过犹不及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特点,并对公共服务进行复杂系统的解构。在此基础上,剖析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如何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集体行动,以及降低供需匹配的交易成本等作用于公共服务,从而将新兴数字技术的特性纳入公共服务发展范式。基于本文的理论框架,本文对数字技术应用影响公共服务效率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测量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信息对称程度、集体行动能力和供需匹配成本这三个潜变量,再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公共服务效率,然后构建三个潜变量与公共服务效率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论证了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三个潜变量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对英国、新加坡、爱沙尼亚以及中国等若干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公共服务的先行实践进行总结借鉴。鉴于城市群成为我国公共服务密度最高、压力最大的区域,本文还结合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公共服务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群背景下,指出公共服务对于雄安新区和城市群发展的“杠杆”作用,并剖析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使公共服务从“单一主导”向“多元互动”,从“层级管控”向“平台生态”,从“路径依赖”向“数据驱动”,从“同质固化”向“情境适应”转变,呈现出公共服务多种主体“价值共创”的新格局。最后,本文从树立“价值共创”公共服务理念,率先推动政府职能和角色转变;以数据信息资源为关键纽带,建立激励相容的协同发展机制;搭建开放共用的赋能平台,形成动态适应的服务能力生态圈等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未来,更多的公共服务将以高度联通的方式跨越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之间的边界来提供,甚至形成一个接受自主选择的公共服务市场,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找到良好平衡,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福利国家,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更可持续的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
毛立坤[9](2006)在《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文中提出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广阔的贸易辐射面,香港转口贸易的兴起对中国沿海特别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影响极大。本文从香港转口贸易进入兴盛期的60年代末切入,研究晚清时期香港借助于传统和近代化的交通、金融和商业网络,对大批量进出口货物发挥的集散转口功能。转口贸易的兴盛又反过来促进了香港城市经济本身的繁荣,使其成为拉动中国沿海特别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是,目前学术界有关香港对外贸易的研究,却存在很多空白。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首先探讨香港对华转口贸易的空间差异性和总体特点。以贸易额为尺度区分若干时期香港在国内主要贸易对象港的排名先后,简要列举香港与各地贸易结构的特色及差异,包括对云南的矿产品贸易,对广西的山地货贸易,对广东的“快速”消费品和“笨重”消费品贸易,对福建的大宗日用品和侨需品贸易,对台湾的樟脑贸易,对上海多样化的大宗贸易,对天津的军火和机械设备贸易,对烟台的高丽参转口贸易,对盛京的豆货、糖和金属贸易等。然后总结香港在面向各地区的贸易往来中所发挥的一些共同功能,也就是香港对华转口贸易比较突出的几个特点。然后分4个区域(两广、闽浙台、西南、北方环渤海),详尽深入地研究其与香港贸易的展开形式。最后总结转口贸易对香港城市经济繁荣带来的影响。围绕贸易对航运业、金融、汇兑、典当业的推动,金山庄和南北行的兴起,城市经济的发展,洋行在香港的经营活动,华商(包括买办)的兴起等等展开论述。在尽可能准确地恢复东部沿海各个地区和西南内陆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原貌的基础上,对汪敬虞和林满红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利弊的几点争论,吴承明对市场因素的强调,美国的郝延平、台湾的王良行、大陆的聂宝璋有关商权问题的一些讨论,还有吴松弟教授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提出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线索,对这些宏大的理论做一些检验、修正和补充的工作。
《机电信息》市场部[10](2008)在《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总体市场分析一、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体销售情况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央空调行业发展非常有利:一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二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2年;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四是我国结束入世5年的过渡期后,各领域进
二、湖南省政府采购传佳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政府采购传佳音(论文提纲范文)
(2)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前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概述 |
第一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性质 |
一、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性质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性质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一、法学理论基础 |
二、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四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价值 |
一、有助于廉政建设 |
二、可以节约资金 |
三、推动政府宏观政策功能实现 |
四、应对市场开放需要 |
第二章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之基本框架 |
第一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主体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一般构成 |
二、确立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考虑因素 |
第二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的演变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方式的当今趋势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范围 |
一、确立政府采购信息披露范围之基点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一般范围 |
三、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之例外与适用条件 |
第四节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的机制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机制价值取向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救济机制的核心内容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主要问题 |
一、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法律冲突 |
二、政府采购信息披露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
三、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方式单一 |
四、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范围狭窄 |
五、政府采购涉密信息泄密严重 |
六、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救济机制不完善 |
七、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责任设置不合理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问题之成因 |
一、立法层面原因 |
二、执法层面原因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之具体对策 |
第一节 厘定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之基准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举措 |
一、协调法律冲突,化解监管矛盾 |
二、明确信息披露主体的权利义务 |
三、改进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方式 |
四、严格界定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范围 |
五、优化涉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
六、完善信息披露的救济机制 |
七、健全信息披露的责任种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耕地休耕政策议程设置及工具选择 |
3.1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 |
3.2 耕地休耕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解 |
3.3 耕地休耕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汇合 |
3.4 耕地休耕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逻辑框架与体系设计 |
4.1 事实与价值:政策分析的两个基本维度 |
4.2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以目标为联结的事实与价值的结合 |
4.3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 |
4.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量化模型构建 |
5.1 量化分析在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2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量化方法的比较 |
5.3 系统动力学对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适用性 |
5.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选择 |
6.2 基础资料采集与分析 |
6.3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湖南实证 |
6.4 本章小结 |
7 耕地休耕政策的优化路径与策略 |
7.1 耕地休耕政策优化的思路与路径 |
7.2 耕地休耕政策制定过程优化 |
7.3 耕地休耕政策执行过程优化 |
7.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过程优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附录2 研究区域耕地休耕申请表 |
附录3 研究区域耕地休耕审批表 |
附录4 样本村耕地休耕情况访谈表 |
附录5 耕地休耕农户问卷调查表 |
附录6 管理部门、执行部门、专家学者等的问卷调查表 |
(4)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演进机理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流与新流创新概念界定 |
1.2.2 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研究 |
1.2.3 主流与新流创新相关企业案例及实证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特色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基础理论 |
2.1 生态学共生理论 |
2.1.1 生态学共生理论内涵 |
2.1.2 生态学共生理论的演进及应用 |
2.1.3 生态学共生理论与主流和新流创新的演进 |
2.2 协同创新理论 |
2.2.1 协同创新理论内涵 |
2.2.2 协同创新理论的演进及应用 |
2.2.3 协同创新理论与主流和新流创新的演进 |
2.3 演化经济学理论 |
2.3.1 演化经济学理论内涵 |
2.3.2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及应用 |
2.3.3 演化经济学理论与主流和新流创新的演进 |
2.4 创新发展政策学理论 |
2.4.1 创新发展政策学理论内涵 |
2.4.2 创新发展政策学理论的演进及应用 |
2.4.3 创新发展政策学理论与主流和新流创新的演进 |
2.5 理论评述 |
第三章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机理研究 |
3.1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历史进程及演进特征 |
3.1.1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历史进程 |
3.1.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特征 |
3.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及特征 |
3.2.1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基础要素与主导要素演进 |
3.2.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的特征 |
3.3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演进机理 |
3.3.1 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生成机理 |
3.3.2 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变异机理 |
3.3.3 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选择机理 |
3.3.4 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协同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选择 |
4.1.2 案例资料收集 |
4.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案例研究 |
4.2.1 中兴通讯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成功案例 |
4.2.2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失败案例 |
4.3 中兴通讯与无锡尚德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对比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政策需求模型构建 |
5.1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中政策导向作用 |
5.1.1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
5.1.2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政策的导向作用 |
5.2 创新政策供给及其特征 |
5.2.1 创新政策供给分析 |
5.2.2 创新政策供给特征 |
5.3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政策需求模型 |
5.3.1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各阶段政策分析 |
5.3.2 演进阶段中主流与新流创新政策需求模型构建 |
第六章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政策需求实证分析 |
6.1 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 |
6.1.1 问卷调查法 |
6.1.2 问卷发放与数据处理 |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
6.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各阶段政策需求统计 |
6.2.1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期 |
6.2.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变异期 |
6.2.3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选择期 |
6.2.4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期 |
6.3 促进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政策建议 |
6.3.1 加大主流技术创新支持,开拓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
6.3.2 鼓励多元技术创新,保障企业优先抓住创新发展机遇 |
6.3.3 加速新流技术突破发展,展开企业新一轮创新攻势 |
6.3.4 促进主流技术与新流创新协同,推进企业创新演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论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孵化器理论 |
第二节 三元参与理论 |
第三节 创新与创新系统理论 |
第四节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 |
第三节 世界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
第四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政策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政策的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政策的目标 |
第五章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 |
第一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 |
第三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中的困惑 |
第六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模式与政策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的几对关系 |
第三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 |
第四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 |
第七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工具评价与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工具评价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的框架构建 |
第三节 加入WTO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
第四节 民族地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与政策选择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构建节约型政府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构建节约型政府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2.1 节约型政府 |
2.1.1 节约的含义 |
2.1.2 节约型政府的内涵 |
2.2 构建节约型政府的重要现实意义 |
2.2.1 节约型政府的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
2.2.2 节约型政府的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2.3 节约型政府的选择是加强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
2.2.4 节约型政府的选择体现了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要求 |
第三章 我国政府浪费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我国政府机构的浪费情况现状 |
3.1.1 政府机关办公能耗浪费严重 |
3.1.2 政府公务人员职务性浪费 |
3.1.3 政府结构性浪费 |
3.1.4 政府观念性浪费 |
3.1.5 政府决策性浪费 |
3.2 我国政府浪费成因分析 |
3.2.1 政府观念性原因 |
3.2.2 政府行为性原因 |
3.2.3 政府机制性原因 |
3.2.4 政府机构性原因 |
3.2.5 政府管理制度性原因 |
第四章 构建节约型政府途径分析 |
4.1 途径之一:打造有限政府 |
4.1.1 加强人员编制管理 |
4.1.2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4.1.3 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 |
4.2 途径之二:打造效益政府 |
4.2.1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
4.2.2 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系统 |
4.2.3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
4.3 途径之三:打造透明政府 |
4.3.1 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
4.3.2 健全政府采购制度 |
4.3.3 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机制 |
4.4 途径之四:打造廉洁政府 |
4.4.1 加强节约理念教育 |
4.4.2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
4.4.3 规范职务办公消费 |
4.5 途径之五:打造法治政府 |
4.5.1 加强资源节约的法治建设 |
4.5.2 建立完善政府考核体系 |
4.5.3 完善监督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公共财政对促进企业R&D投入的引导机理分析 |
2.1 研发的经济特征 |
2.1.1 公共产品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不确定性特点 |
2.1.4 信息不对称性特征 |
2.2 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引导方式分析 |
2.2.1 直接政府补贴 |
2.2.2 税收优惠政策 |
2.3 公共财政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机理分析 |
2.3.1 直接政府补贴促进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机理分析 |
2.3.2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机理分析 |
2.3.3 公共财政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机理分析图 |
第3章 公共财政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R&D投入的整体现状分析 |
3.2 辽宁省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R&D投入的比较分析 |
3.3 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4章 辽宁省公共财政对各行业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模型设定 |
4.4 变量说明 |
4.5 实证结果 |
4.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5.2 单位根检验 |
4.5.3 Hausman检验 |
4.5.4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
4.5.5 稳健性检验 |
4.6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完善“直接政府补贴”政策 |
5.2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 |
5.3 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负债比 |
5.4 改进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激励政策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
一、公共服务内涵界定 |
二、数字技术及其影响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公共服务及其创新的研究 |
二、关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研究 |
三、关于公共服务治理机制的研究 |
四、关于公共服务技术创新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复杂系统理论 |
二、集体行动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四、交易成本理论 |
五、新公共治理理论 |
六、小结 |
第三章 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 |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系统特性和解构 |
一、公共服务的系统特性 |
二、对公共服务的系统解构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 |
一、数字化减少了公共服务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 |
二、网络化提高了公众成功参与集体行动的可能 |
三、智能化降低了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交易成本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影响下公共服务的发展转向 |
一、公共服务由“单一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变 |
二、公共服务由“层级管控”向“平台生态”转变 |
三、公共服务由“路径依赖”向“数据驱动”转变 |
四、公共服务由“同质固化”向“情境适应”转变 |
第四章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计划经济时期:单一配给制 |
二、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双轨制 |
三、政府职能转变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一、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地域差距仍然较大 |
二、公共服务渠道较为单一,公共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
三、公共服务呈现碎片化,跨部门联动协同严重不足 |
四、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多样,供给响应速度相对滞后 |
五、数字化应用实践活跃,缺乏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时代挑战 |
一、公共服务成为破解社会矛盾的关键所在 |
二、公共服务“线上线下”环节亟待深度融合 |
三、“数字鸿沟”可能带来新的公共服务差距 |
第五章 数字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设 |
一、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 |
二、信息对称程度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
三、集体行动能力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
四、供需匹配成本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
第二节 解释变量的问卷设计与计算 |
一、问卷设计与测试 |
二、解释变量的计算处理 |
第三节 基于DEA模型的公共服务效率评价 |
一、效率评价DEA模型设定 |
二、效率评价指标数据选取 |
三、数据处理和效率评价结果 |
第四节 变量之间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特征与各变量的交叉分析 |
二、北京、上海、广州的数字技术应用及公共服务效率对比 |
第五节 数字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效率的回归分析 |
一、二阶结构方程模型设定 |
二、数字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 |
三、信息对称程度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中介作用 |
四、集体行动能力对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中介作用 |
五、供需匹配成本对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中介作用 |
第六节 实证分析结论 |
第六章 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政府即平台”战略 |
一、建立政府数字服务统筹机构 |
二、倡导开放标准和通用模块 |
三、基于用户需求而不断迭代 |
第二节 新加坡:建设领先的电子政府 |
一、以总体规划为指引,明确愿景目标和战略重点 |
二、采取多层次集成的组织方式,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
三、以对公民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十分注重实际成效 |
第三节 爱沙尼亚:数字上的国家 |
一、兼顾数据互通和数据保护 |
二、私营在线服务与电子政务互促 |
三、重视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服务 |
第四节 中国: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 |
一、上海“随申办市民云”APP |
二、广东“粤省事”移动小程序 |
第五节 案例总结与启示 |
一、公共服务创新类型的多样性 |
二、避免分散和封闭式信息系统 |
三、以公民为中心设计服务体验 |
四、以开放式平台构建创新生态 |
第七章 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实现路径——以雄安新区为场景 |
第一节 公共服务是京津冀协同和雄安新区发展的杠杆解 |
一、基于城市群系统分析雄安新区设立的意义 |
二、公共服务对于雄安新区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
第二节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公共服务提供了创新条件 |
一、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与概念内涵 |
二、数字孪生城市与传统智慧城市的区别 |
第三节 数字孪生城市背景下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一、以全面数字化为起点打通城市数据 |
二、将社会“自组织”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
三、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动态学习和适应 |
四、推动公共服务内容模块智能化耦合 |
第八章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价值共创”公共服务理念,率先推动政府职能和角色转变 |
一、扮演好公共数据信息经纪的角色 |
二、建立与公民的持续互动合作关系 |
三、设立功能集成的数字化建设机构 |
第二节 以数据信息资源为关键纽带,建立激励相容的协同发展机制 |
一、建立数据资源利益共享机制 |
二、建立主体间的责任分担机制 |
三、建立公共服务全时透明机制 |
四、建立低成本的信任生成机制 |
第三节 搭建开放共用的赋能平台,形成动态适应的服务能力生态圈 |
一、提供平台化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 |
二、激励市场提供个性化民生服务 |
三、全方位提高各类人群的数字素养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香港转口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和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资料的说明 |
第四节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突破点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香港对华转口贸易的空间差异和总体特点 |
第一节 晚清时期沪港两埠洋货转口贸易在中外贸易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香港与东部四大区域及西南地区转口贸易结构分析 |
第三节 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的特色与职能 |
第三章 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 |
第一节 广东三大区域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二节 广西三大区域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三节 结语 |
第四章 晚清时期香港与闽浙台地区的贸易关系 |
第一节 福建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二节 浙江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三节 台湾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章 晚清时期香港与北方环渤海地区的贸易关系 |
第一节 东北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二节 山东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三节 天津与香港的贸易关系 |
第四节 结论 |
第六章 晚清时期香港与云南的贸易关系(1889—1911) |
第一节 蒙自开埠的背景及其开展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香港与蒙自的贸易关系 |
第三节 影响香港与蒙自贸易的其它潜在因素 |
第七章 转口贸易与香港的繁荣 |
第一节 华商对香港商业繁荣巨大贡献 |
第二节 贸易对香港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
第三节 以香港为个案对一些理论的检验、补充和修正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四、湖南省政府采购传佳音(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政府采购传佳音[J]. 肖建军,蒋瑛. 中国招标, 1998(60)
- [2]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探析[D]. 王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D]. 匡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演进机理及政策研究[D]. 陈丽霞. 福州大学, 2017(04)
- [5]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D]. 韩野. 广西大学, 2003(04)
- [6]构建节约型政府途径研究[D]. 谭玉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08(10)
- [7]辽宁省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引导效应研究[D]. 袁佳音.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周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D]. 毛立坤. 复旦大学, 2006(02)
- [10]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J]. 《机电信息》市场部. 机电信息,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