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没治了”吗?(论文文献综述)
贾玥蕾[1](2019)在《林先生的故事—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叙事探究》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在全球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中精神分裂症是污名最重的一种疾病,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往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多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对于疾病的治疗,很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较少关注患者本身,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在用接触干预减少污名的研究中,同样较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较少采用质性方法研究其过程。本研究采用叙事探究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接触者,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录研究者本人在接触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展现其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见病不见人;病先于人;人先于病;病是病,人是人。通过一方面呈现患者患病40年中的经历,包括药物治疗、胰岛素昏迷疗法、电抽搐疗法、脑立体定向手术,从而展现在该病人身上体现的中国40年中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的变迁与问题;另一方面身边人对其的看法,包括3名医生、一名护士、患者母亲、一名扫地阿姨、一名病友、患者本人,从而揭示不同人的角度对同一个精神分裂症看法的不同及其与患者的关系互动,探索该患者在康复中的困境,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文清丽[2](2018)在《咱那个》文中研究说明一好容易等到起床时间,我放下手机,走进卧室,爱人还在睡觉,一缕阳光穿过窗帘,落在了眼角,他也没察觉。我拽起他,说,快,掐掐我胳膊。爱人揉着惺忪的双眼,说,怎么了,又犯神经了,还是写作走火入魔了?我嘴唇有些哆嗦地说,别废话,照我说的做。他拧了一下我的胳膊。我说,怎么像
文清丽[3](2018)在《临渊而立》文中认为一微信吱哇个不停,我不看也知道是端端发来的新房设计图。我托着因失眠发痛的脑袋径直盯着电脑上写完的党委工作报告,思索是删掉句号呢,还是加个感叹号?政治处王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讲话喜欢用感叹语。团刘政委三令五申写材料用词要平实。前不久,我跟他俩下部队调研,王主任说到某连挑选标兵射击,很是气愤,说,可憎,可憎!真可憎!如此弄虚作假,糊弄我们,实实地可憎!老王,你能不能把那个鬼叹号去掉?材料是叹号,讲话也用叹号,有人
黑泽久子,徐怡秋[4](2017)在《父亲与伊藤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东京郊外的一家便利店午后,店里人来人往,客流不断。年轻的店长正在训斥一位呆头呆脑的打工店员,54岁男子,伊藤。伊藤唯唯诺诺地低着头。收银台前的阿彩冷冷地望着伊藤。阿彩的声音:"败犬"、"落伍"、"要是混到他那份儿上这辈子可就完了",当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这时,在店里打钟点工的主妇本间笑眯眯地说道——本间:那个人,一定很了不得哦。本间的目光紧紧盯着伊藤。阿彩:啊?伊藤开始整理杂志,他时不时地拿起
王鑫蕊[5](2016)在《承德市崔梨沟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性及其变化 ——一项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鉴社会科学方法探讨“乡村性”这一人文地理学命题,将地理学思维与社会学和人类学思维结合起来,运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通过登录、类属分析、情境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和步骤构建了承德市崔梨沟村的“转型史”,剖析了该村的“乡村性”在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从原始资料中建立“扎根理论”。文章共有三个主题:转型、口述史和乡村性。“转型”部分构建了崔梨沟村的“村庄史”,展现了该村最近30年发展的清晰脉络,探寻了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细微肌理,即在城乡发展政策、“占地”和起步资金的综合作用下,崔梨沟村居民的生计由传统耕作业为主转向了打工和个体工商业为主、耕作业为辅的模式,其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和分工都随之发生变化,村庄开始向现代化迈进。然而村庄内部的转型速度并不一致,存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口述史”部分相当于“转型前传”,是对转型部分的补充和深化。通过受访者M与作者的联合讲述,读者可以窥见崔梨沟村转型前的状况,并发现该村转型的内在动力。这部分内容充分展现了民间叙事和受访者主导的讲述对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价值。“转型”是乡村性变化的背景,“口述史”的烘托则使文章对崔梨沟村的乡村性描绘更为丰满,“乡村性”部分则是全文的落脚点。该村的乡村性在近十几年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不能简单地以“衰退”或者“保留”来描述: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市靠近,但是乡村生活的某些至关重要的因素又得以保留;年轻人身上的“农村味儿”越来越淡,中老年人身上则“黏着”更多的乡村色彩;对于乡村性的变化,很多人身上存在着对子女和对自己的“两套态度”,村庄发展的“过渡性”也体现在个人身上。最后,本文建立了两个“扎根理论”:“外部因素介入引起的崔梨沟村生计替代理论”和“崔梨沟村城乡共生理论”。前者描述了由于城乡改革的推进和占地引发的农户生计的转变;后者刻画了崔梨沟村和城市的互动共生机制。
久坂部羊,杜海清[6](2015)在《恶医》文中研究说明序病人是个52岁的男子,两年前做过早期胃癌手术,11个月后复发,检查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肝脏。医师是一位35岁的外科医生,两年前主刀的早期胃癌病人,11个月后复发,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肝脏。癌症复发,通常就是采取使用抗癌剂的化疗办法。目前,用于胃癌的化疗药物有十几种,单独一种或两三种合在一起给药。一种药物不见效就换用其他的药。有的即使有效果,但因为毒性大,也不能继续用下去。
林志永[7](2015)在《韩语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对应及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属于黏着语的韩语和属于孤立语的汉语之间存在很多语法上的差异,这其中经常让学习者感到困难的部分中的一个就是“补语”这一句法成分及其术语。把汉语补语翻译成韩语中的状语的情况很多,但是相对应的规则并没有一贯化,又不能一般化地把所有现代汉语的补语归纳为与韩语状语具有对应关系,所以韩国学生们在学习汉语含补语的句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本论文的目标是归纳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时,产生错误的类型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语学习理论中对比分析假设和语法理论中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找到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句子的形式与韩语中相对应的成分及其对应关联关系,为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句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提高学习效果和水平。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句子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考察。第二,描写韩语状语的概念和特征,介绍韩语状语中,具体哪些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相关联。第三,了解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句子的句型与韩语状语具体存在着怎样的对应规则。本文共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对象、语料、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理论背景(对比分析假设、三个平面理论)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现代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特征,对汉语“得”字补语的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考察。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做概括,分析其得失,并在某些方面提出笔者的看法。第三章,描写韩语状语的概念及其语法特征。第四章,以第二、三章中研究结果为基础,了解用在韩语动词前面的状语中哪些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有关联,寻找出汉语“得”字情态补语与韩语状语的对应规则。第五章,以第二、三章中研究结果为基础,了解用在韩语动词前面的状语中哪些状语与汉语”得”字程度补语有关联,寻找出汉语“得”字程度补语与韩语状语的对应规则。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以研究结果为基础,对韩国学习者的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教学提出简单的意见。通过许多例子来查看哪些韩语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有关,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表现“程度”、“结果”、“状态”意义的韩语状语或者与程度补语对应的程度副词当中表现“量”和“比较”的词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有关。第二,程度副词或者即便不是程度副词也表现“状态”、“程度”的韩语状语与汉语“得”字程度补语有关。第三,韩国汉语语法界一般把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统称为“程度补语”,这是因为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都包含着“程度”的意义,分清很难。本论文中得到的结果,不仅可以预测韩国学习者的汉语“得”字补语学习过程,还可以根据各个学习者不同的水平提供与其相应的教学法和学习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期望本文的研究为教师提供理想的教学模型,成为他们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陈鹏[8](2013)在《零度以下(中篇小说)》文中认为他爱的太深,要求得也太多,这样就把一切都耗尽了。———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1嗯,我老了。我经历了整整三十七个昆明的冬天。昆明的冬天没什么变化:没有雨也没有雪,白天阳光通透,早晚温差大得离谱。已经在这个城市过冬三十年的红嘴鸥继续从西伯利亚飞来,把肮脏的翠湖撕裂揉碎。无论你从小西门走到尚义街,还是从东三环驶向滇池路,除了性病广告、烂尾楼、大塞
陈鹏[9](2013)在《去年冬天》文中研究说明冬天的昆明萧瑟、凌乱。红嘴鸥把空气撕裂,带着这个城市罕见的雪白盘旋疾飞。夜里的街道空阔而干燥,盘龙江流水淙淙,月光像井水一样明亮。我们都喜欢冬天的夜晚,它更冷也更清晰,即便有点小伤感也谈不上矫揉造作。
张廷竹[10](2012)在《拯救》文中研究指明一唐胜在"第八天"网吧找到阿辉是一个清冷的冬夜,从海上吹来的西北风在镇上呼啸着。网吧里烟雾缭绕,看不清人的脸,门窗紧闭空气混浊,使唐胜产生一种窒息的感觉。他看见一些明显是初中生模样的孩子躲在角落里,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网聊,显示屏上闪烁的画面更是令他透不过气来。一个胖乎乎的女人拦住唐胜说,你是干什么的?不准在这里乱闯!唐胜说我找人,找我侄子,他已三天没回家了!胖女人伸出双手将他往外推,一边推一边喊保安过来。你们在睡觉吗?她对保安说,居然把找人的都放进来了!吵闹声惊动了躺在屋角一张长条椅上的阿辉,他揉着眼睛坐起身,迷迷糊糊地说,伯
二、孩子“没治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孩子“没治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1)林先生的故事—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热点——基于VOSviewer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
1.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求定性研究综述 |
1.2.3 接触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公众污名的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及问题分析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1.1 什么是“叙事探究” |
2.1.2 叙事探究的发展史 |
2.2 为什么选择叙事探究 |
2.3 亲历叙事探究 |
2.3.1 研究疑题的产生 |
2.3.2 进入研究现场,确定研究对象 |
2.3.3 我的角色定位 |
2.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3.5 呈现研究结果 |
第三章 病,见病不见人——医学模式是污名的维持者? |
3.1 我初次见到林付生 |
3.2 A医生对林付生的描述——古怪刻板、意向倒错 |
3.3 B医生对林付生的描述——行动不便、药物效果不太好 |
3.4 C医生对林付生的描述——他不是那么没有救 |
3.5 我眼中的林先生——他会伤害我吗? |
第四章 病人,病先于人——关注病时,背后的人怎样了? |
4.1 病史 |
4.2 起病 |
4.3 从积极治疗到失去希望 |
4.3.1 四处诊治 |
4.3.2 绝处求生 |
4.3.3 崩溃边缘 |
4.3.4 彻底放弃 |
4.4 我眼中的林先生——他痛苦吗? |
第五章 人病,人先于病——是什么样掩盖了原本鲜活的生命? |
5.1 林付生的“疯言疯语” |
5.2 鲜活的生命 |
5.3 林先生又打人了 |
5.4 我眼中的林先生——我会因这样一个生命的消逝而感到难过吗? |
第六章 人是人,病是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污名可以被消除多少? |
6.1 你想走就走吧,我不留你 |
6.2 林付生的朋友 |
6.3 林付生给我唱歌 |
6.4 我眼中的林付生——这个疯子一直清醒着吗? |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
7.1 理解林付生——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
7.1.1 林付生的生活关系 |
7.1.2 林付生的康复困境 |
7.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污名 |
7.2.1 接触过程的变化阶段总结 |
7.2.2 从初始阶段到第一阶段(只见病不见人)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
7.2.3 从第一阶段(只见病不见人)到第二阶段(病先于人)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
7.2.4 从第二阶段(病先于人)到第三阶段(人先于病)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
7.2.5 从第三阶段(人先于病)到第四阶段(人是人病是病)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
7.3 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实质与困难 |
7.3.1 基于功能理论取向的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实质 |
7.3.2 基于生物文化理论取向的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实质 |
7.3.3 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困难 |
7.4 研究的局限和困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2)咱那个(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3)临渊而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4)父亲与伊藤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京郊外的一家便利店 |
2一间公寓房 |
3单人公寓房 (回忆) |
4刚刚的公寓房 |
5同上景 由推拉门隔开的两个房间 |
6同上景 小菜园 |
7甜品店 |
8同上景 店外 |
9公寓 玄关 |
10同上景 洋式房间 |
11同上景 和式房间 |
12同上景 饭厅 |
13同上景 门外 |
14同上景 饭厅 |
15书店“日立书房”仓库 |
16公寓 院子 |
17同上景 和式房间 |
18同上景 饭厅 |
19同上景 饭厅 玄关 |
20同上景 洋式房间 |
21同上景 饭厅 |
22同上景 菜园 |
23“日立书房” |
24公园 |
25阿彩、伊藤与父亲 三人餐桌 |
26同上景 洋式房间 |
27同上景 玄关 |
28鞋跟处沾着白色污渍的皮鞋在路上行走 |
29超市 家庭日用品卖场 |
30同上景 店外 |
31公民馆前面的庭院 |
32同上景 图书馆 |
33父亲走出公民馆 继续前行 |
34小学校的门前 |
35公寓 洋式房间 |
36保龄球场 |
37同上景 大厅 |
38建材超市 |
39同上景 园艺专柜 |
40同上景 收银台 |
41公寓 院子 |
42同上景 饭厅 |
43“日立书房” |
44同上景店外 |
45警察局 |
46同上景 小屋 |
47家庭餐馆 |
47A同上景 出口 |
48公寓 饭厅 |
49同上景 和式房间 |
50同上景 院子 |
51同上景 饭厅 |
52同上景 亮着灯的窗户 |
53同上景 饭厅 |
54汽车沿着东京近郊的一条环山公路向前行驶 |
55行驶中的车内 |
56服务区 |
57汽车继续向前行驶 两边是山川河流的风景 |
58父亲的老家 |
59阿彩和阿洁走进房间 |
60父亲的老家 院子 |
61同上景 和式客厅 |
62同上景 院子 |
63同上景 和式客厅 |
64点亮的灯笼 |
65父子三人围坐在一起喝烫酒 |
66阴天 柿子树被风吹得左右乱晃 |
67父亲的老家 屋内 |
68柿子树正在着火 |
69父亲的老家门廊 |
70同上景 和式客厅 |
71父亲的老家 一片废墟 (数周后) |
72公寓 和式房间 |
73同上景 洋式房间 |
74小学校的门前 (回忆) |
75公寓 洋式房间 |
76阿彩独自一人吃早饭 |
77同上景 和式房间 |
77A同上景 饭厅 |
77B“打扰了。”阿彩边说边端着托盘推开房间的拉门 |
78同上景 洋式房间 |
79道路 |
80公寓 饭厅 |
81父亲的房间 房里空无一人 |
82伊藤在菜园里浇水 |
83同上景 饭厅 |
84乌云密布 |
85奔跑的阿彩 |
(5)承德市崔梨沟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性及其变化 ——一项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乡村转型与乡村性研究现状 |
2.2 质性研究现状 |
2.3 有关一个村庄的“小”学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1 为什么选择质性研究方法 |
3.2 收集资料的过程 |
3.3 研究过程 |
3.4 对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反思 |
第四章 翻天覆地:崔梨沟村的转型过程 |
4.1 种植业的衰微 |
4.2 打工潮的流行 |
4.3 占地:政府在崔梨沟村画了一个圈 |
4.4 十五年河东,十五年河西:描绘崔梨沟村的变迁图景 |
第五章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村民M口述史 |
5.1 “饿”时候、“苦”时候 |
5.2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转型前的崔梨沟村 |
5.2.1 物质的极度匮乏 |
5.2.2 日常生活的紧张气氛 |
5.2.3 时代下的人性悲剧 |
5.2.4 时代记忆 |
5.3 “吃亏” |
5.4 “命运” |
第六章 农民、村民、市民:乡村性在衰退? |
6.1 买,还是种?这正是问题 |
6.2 离地不上楼:第三条路? |
6.3 农民、村民、市民:代际的不同角色 |
6.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本研究建立的扎根理论 |
7.2 讨论与对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 登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韩语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对应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bstract |
摘要 |
中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1.1.1 汉语“补语”及其相关研究 |
1.1.2 韩语“补语”及其相关研究 |
1.1.3 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及程度补语和韩语状语之间的关联 |
1.2 研究对象、语料、方法、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和语料 |
1.2.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 理论背景 |
1.3.1 对比分析假设 |
1.3.2 三个平面理论 |
2 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及程度补语研究 |
2.1 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及程度补语的特征 |
2.1.1 情态补语 |
2.1.1.1 情态补语的概念 |
2.1.1.2 情态补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
2.1.2 程度补语 |
2.1.2.1 程度补语的概念 |
2.1.2.2 程度补语的特征 |
2.2 本章小结 |
3 韩语状语研究 |
3.1 韩语状语的概念 |
3.2 韩语状语的语法特征 |
4 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韩语状语的关联性 |
4.1 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相关联的韩语状语研究 |
4.2 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与之相对应的韩语句子成分 |
4.2.1 句法方面对应分析 |
4.2.2 语义方面对应分析 |
4.2.2.1 语义指向谓语时的韩语对应形式 |
4.2.2.2 语义指向主语时的韩语对应形式 |
4.2.2.3 语义指向“把”字宾语的韩语对应形式 |
4.3 韩语副词型词尾状语和汉语状态状语及情态补语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汉语“得”字程度补语和韩语状语的关联性 |
5.1 汉语“得”字程度补语和相关联的韩语状语研究 |
5.2 汉语“得”字程度补语和与之相对应的韩语句子成分 |
5.2.1 句法方面对应分析 |
5.2.2 语义方面分析 |
5.2.2.1 指向主语的程度补语 |
5.2.2.2 指向谓语的程度补语 |
5.2.2.3 指向“把”字宾语的程度补语 |
5.3 韩语程度状语和汉语程度状语及程度补语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针对“得”字情态补语及程度补语教学的建议 |
6.2.1 研究方面 |
6.2.2 教材方面 |
6.2.3 教学方面 |
6.3 不足点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零度以下(中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四、孩子“没治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先生的故事—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叙事探究[D]. 贾玥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咱那个[J]. 文清丽. 作品, 2018(10)
- [3]临渊而立[J]. 文清丽. 湖南文学, 2018(02)
- [4]父亲与伊藤先生[J]. 黑泽久子,徐怡秋. 世界电影, 2017(01)
- [5]承德市崔梨沟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性及其变化 ——一项质性研究[D]. 王鑫蕊. 西北大学, 2016(04)
- [6]恶医[J]. 久坂部羊,杜海清. 译林, 2015(06)
- [7]韩语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对应及关联分析[D]. 林志永. 浙江大学, 2015(07)
- [8]零度以下(中篇小说)[J]. 陈鹏. 文学界(原创版), 2013(09)
- [9]去年冬天[J]. 陈鹏. 青年文学, 2013(05)
- [10]拯救[J]. 张廷竹. 中国作家,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