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控线切割机控制台上的编制程序及控制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金振玉,温东平,王玉俊,赵学昌[1](1983)在《数控线切割机控制台上的编制程序及控制加工》文中提出前言目前,随着数控线切割机的使用日益增多,编制程序的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焦点,只有解决编程的问题,线切割机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作用。针对使用数控线切割机中编制程序和手工计算的繁琐、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单位研创了一台数控线切割机。
复旦大学物理系程序语言编译组[2](1974)在《数字控制线切割机程序编制自动化语言简介》文中指出
吴文君[3](2009)在《基于ARM及嵌入式Linux的线切割数控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一种高精度和高柔性的加工方法,在模具制造、成形刀具加工、难加工材料和精密复杂零件的加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开放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ARM及嵌入式Linux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的开发方案。采用ARM微处理器+AVR单片机接口电路作为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通过构建2.6内核版本的嵌入式Linux系统,并将嵌入式GUI解决方案QtopiaCore4移植到该系统,建立了交叉编译环境,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软件原型,并设计了单片机接口电路,使用C语言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数控轴驱动步进电机的控制。最后,本文建立了数控系统的调试环境,并对开发的数控系统软件进行了联机调试、系统软件测试和实例加工。测试和实例加工结果表明,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技术途径的可行性,并实现了预期的数控功能。
董大为[4](2009)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加工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处于电加工机床产品线底层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对工业数控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于上述压力,广大电加工机床生产企业亟需找到在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合理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解决办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实现方案,试图解决电火花加工机床生产企业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本方案以嵌入式Linux系统为运行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数控系统在网络化应用方面的安全性问题;由于Linux系统为开源系统,可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开发与生产成本;相对成熟的研发方案还可以有效地缩短研发周期。另外,还可通过对Linux内核的改进使之成为实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在数控系统操作界面的开发过程中,本方案采用了流行的Qt/Qtopia Core解决方案,成功进行了图形用户界面、G代码解释和插补模块的开发,并完成了对机床运动电机的一体化控制。为了验证将该方案应用于实际加工的可行性,将所开发的系统与现有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连接,并按照读取加工作代码、显示加工轨迹、加工参数设置、加工过程仿真、实际加工等常规的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的操作步骤完成了样件的加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电火花加工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提供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新解决方案,为以嵌入式Linux系统为运行平台的电火花加数控系统的研究拓宽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在嵌入式Linux系统搭建、利用Qt/Qtopia core等工具进行嵌入式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今后进行电火花加工乃至其它类型的数控系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方志翔[5](1979)在《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日本富士通法纳克公司发展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日本富士通法纳克(FANUC)公司是世界上有名的数控装置制造厂,该公司人数不多,历史不长,但目前数控装置的产量已占世界第一位,超过了美国和西德等厂家。1979年6~7月间,随一机部数控装置实习组在该公司实习一个多月,觉得该公司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现将其发展概况介绍如下。
524厂电加工班[6](1976)在《数字程序控制线切割机操作须知》文中认为 在数控线切割机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必须遵循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树立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的革命精神和工作态度,认真从事各项工作,切莫以为本机是自动化设备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本机的效能和优越性,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设备损坏、故障和工件报废给国家造成损失,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水平,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
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赴南京微分电机厂研制小组[7](1975)在《关于自动间隙补偿数控线切割机的研制》文中提出 一、概述近几年来,随着半导体元件、计算技术、数字电路的迅速发展,数控线切割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型刀口模具的生产。现在,一般的数控线切割机大都采用无间隙补偿的逻辑线路,由于线电极半径和火花放电间隙,对实际加工尺寸的影响,加工指令不能由图纸名义尺
马瑞[8](2010)在《玻璃切割机的运动控制和玻璃制成品的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PC工运动控制卡切割玻璃机系统为研究中心,着重探讨了玻璃制成品建模的方法,开发了基于工控PC机控制模块的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在硬件结构上,开发了基于工控PC机和PCI运动控制卡为主控模块的控制电路及切割设备。主控模块采用专用看门狗定时器芯片,配合软件可同时实现三轴控制,模块输出0-10V模拟量电压,控制比例电磁阀产生所需要的切割压力,从而提高切割精度及切割的成品率。充分利用PC机的控制功能及人机对话功能,实现对驱动电机的可变细分驱动,提高系统的精度。玻璃切割平台采用工业PC机加PCI运动控制卡的主从硬件体系,具有开放式的结构。在软件方面,采用AUTOCAD绘图软件作为信息的输入平台,利用了DXF图形交换文件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在对DXF文件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块化思想和VC++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设计了玻璃制成品建模软件系统。该系统由三个模块组成,即DXF文件数据读取及传输模块,直线、圆弧和自由曲线拟合插补模块,转换指令代码模块。实现直观的AUTOCAD图形输入、动态的加工轨迹模拟和实时的切割控制。基于PCI运动控制卡的图形自动编程玻璃切割系统平台的研究,实现了玻璃切割系统对AUTOCAD二维图形信息的识别,简化了切割编程,大量减少了切割编程人员所进行的的提取、组织和重新输入工作,和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信息丢失和输入错误等问题,提高了玻璃切割系统的可靠性和企业的生产效率。
何岱[9](1986)在《特殊型面线切割加工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线动成面"是画法几何中的一项基本原理。任何物体均是由各种不同的面(平面、曲面)组合而成。那么,当"刀具"为一根直线几何体静止不动,如该刀具又能实现某种简单或复杂运动时,即可加工出各种简单或复杂型面。反之,当刀具(此处指
谢钟康,杨肇福[10](1981)在《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空间曲面零件的体会》文中指出 我厂某些零件的空间曲面形状用一般机械加工方法很困难,我们设想经淬火后在线切割机床上进行加工。在加工时不但要X、Y方向移动,而且还要分别绕三维空间的X、Y、Z轴
二、数控线切割机控制台上的编制程序及控制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控线切割机控制台上的编制程序及控制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ARM及嵌入式Linux的线切割数控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嵌入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
1.4.2 ARM技术及其特点 |
1.5 LINUX 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5.1 Linux的技术及其特点 |
1.5.2 基于 Linux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2 |
1.6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往复走丝线切割加工机床数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及机床结构 |
2.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2.2.1 上位机主控系统 |
2.2.2 外围接口电路控制系统 |
2.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主要功能定义及关键问题 |
2.3.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主要功能定义 |
2.3.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RM 的嵌入式LINUX 系统的构建 |
3.1 嵌入式LINUX 系统的结构 |
3.2 BOOT LOADER 引导加载程序 |
3.2.1 Bootloader的概念 |
3.2.2 U-Boot的移植 |
3.2.3 U-Boot常用命令的使用 |
3.3 LINUX 内核的移植 |
3.3.1 内核版本及其结构特点 |
3.3.2 内核的配置及交叉编译 |
3.3.3 内核的移植 |
3.4 根文件系统 |
3.5 应用程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发工具及交叉编译环境 |
4.1 GUI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1.1 常用GUI开发工具介绍 |
4.1.2 Qt/Qtopia介绍及其优势 |
4.2 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
4.2.1 主机开发环境 |
4.2.2 目标板编译环境 |
4.3 NFS 运行方式 |
4.4 QT4 库及应用程序的移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DM 数控系统研制、调试及实例加工 |
5.1 WEDM 数控系统的开发流程 |
5.2 WEDM 数控系统软件功能的开发 |
5.2.1 数控系统GUI界面设计 |
5.2.2 参数保存及故障回退功能 |
5.2.3 数控代码解释器 |
5.2.4 插补模块 |
5.2.5 串行口通信模块 |
5.2.6 软件的国际化 |
5.3 线切割数控系统调试与验证 |
5.4 实例加工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电火花加工技术简介 |
1.2.2 国外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4 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的种类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介绍 |
2.1.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特点 |
2.1.2 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原理 |
2.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2.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研发方案 |
2.3 数控系统主机构成 |
2.3.1 运动控制与检测回路 |
2.3.2 机床本体及工作台 |
2.3.3 脉冲电源及运丝系统 |
2.4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的功能定义 |
2.4.1 文件准备 |
2.4.2 参数设置 |
2.4.3 工件加工 |
2.5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的软件架构 |
2.6 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通用硬件结构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嵌入式 Linux 系统构建 |
3.1 嵌入式 Linux 内核裁减与配置 |
3.1.1 2.6 版Linux 内核的新优势 |
3.1.2 内核的重要选项介绍及编译 |
3.1.3 实时内核开发 |
3.1.4 RTAI 实时Linux 响应测试 |
3.2 嵌入式 Linux 文件系统构建 |
3.2.1 系统的启动过程 |
3.2.2 嵌入式Linux 系统结构 |
3.2.3 BusyBox 介绍 |
3.2.4 完善文件系统 |
3.2.5 系统启动文件Bootloader 的制作 |
3.3 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安装 |
3.3.1 CF 卡的分区及格式化 |
3.3.2 文件及文件系统的移植 |
3.3.3 安装Grub 引导程序到CF 卡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嵌入式GUI 的选择与开发平台的搭建 |
4.1 嵌入式GUI 的发展概况 |
4.2 嵌入式GUI 平台的选择 |
4.2.1 Linux 下嵌入式GUI 的介绍 |
4.2.2 主流GUI 对比 |
4.2.3 Qtopia Core 的优势 |
4.2.4 Qt 4.3 和Qtopia Core 4.3 的新特性 |
4.3 嵌入式GUI 开发环境的建立与移植 |
4.3.1 主机开发环境的建立 |
4.3.2 主机环境下程序开发 |
4.3.3 Qt/Qtopia 国际化 |
4.3.4 嵌入式应用程序的移植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操作软件开发与加工验证 |
5.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操作软件开发 |
5.1.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5.1.2 G 代码解释模块开发 |
5.1.3 二维插补算法 |
5.1.4 系统操作介绍 |
5.2 加工实例验证 |
5.2.1 加工测试方案介绍 |
5.2.2 电机控制仿真 |
5.2.3 加工实例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答辩决议书扫描版 |
(8)玻璃切割机的运动控制和玻璃制成品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CAD/CAM发展现况 |
1.1.1 国外发展状况 |
1.1.2 我国CAD/CAM技术现状及产品发展的未来之路 |
1.2 中外玻璃加工业发展状况 |
1.2.1 国外玻璃产业发展状况 |
1.2.2 国内玻璃产业发展状况 |
1.3 国内玻璃加工产业需求 |
1.4 CAM在玻璃产业应用 |
1.4.1 数控编程技术及其发展 |
1.4.2 CAM在玻璃切割产业应用 |
1.5 本课题主要解决任务 |
第二章 玻璃切割机系统 |
2.1 玻璃切割机类型 |
2.1.1 CAN总线玻璃切割机系统 |
2.1.2 激光切割机系统 |
2.2 基于PCI总线玻璃切割机系统 |
2.3 基于PCI运动控制卡玻璃切割机系统的优势 |
第三章 玻璃切割机的运动控制 |
3.1 基于PCI运动控制卡玻璃切割机硬件系统构成 |
3.2 PCI运动控制卡的接口及指令 |
3.2.1 运动控制卡接口 |
3.2.2 运动控制卡基本指令 |
3.2.3 Galil基本命令 |
3.3 玻璃切割机控制通信 |
第四章 玻璃制成品的建模研究 |
4.1 建模过程 |
4.1.1 AutoCAD绘图 |
4.1.2 图形转换 |
4.2 DXF图形转换 |
4.2.1 DFX技术 |
4.2.2 DXF读取程序设计 |
4.2.3 切割点排序 |
4.2.4 生成运动控制卡的控制指令 |
4.3 切割线插补 |
4.3.1 直线插补 |
4.3.2 圆弧插补 |
4.3.3 自由曲线逼近 |
第五章 应用 |
5.1 AutoCAD绘制切割图形 |
5.2 构建切割图形 |
5.3 玻璃制成品样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6.2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数控线切割机控制台上的编制程序及控制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控线切割机控制台上的编制程序及控制加工[A]. 金振玉,温东平,王玉俊,赵学昌. 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 1983
- [2]数字控制线切割机程序编制自动化语言简介[J]. 复旦大学物理系程序语言编译组. 机床, 1974(03)
- [3]基于ARM及嵌入式Linux的线切割数控系统开发[D]. 吴文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0)
- [4]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实现技术研究[D]. 董大为.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5]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日本富士通法纳克公司发展概况[J]. 方志翔. 磨床与磨削, 1979(04)
- [6]数字程序控制线切割机操作须知[J]. 524厂电加工班. 电加工, 1976(04)
- [7]关于自动间隙补偿数控线切割机的研制[J]. 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赴南京微分电机厂研制小组.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5(S1)
- [8]玻璃切割机的运动控制和玻璃制成品的建模研究[D]. 马瑞.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9]特殊型面线切割加工机[J]. 何岱. 装备机械, 1986(03)
- [10]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空间曲面零件的体会[J]. 谢钟康,杨肇福. 电加工, 1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