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调查测算表明──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产生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胡际权[1](2005)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推进主体,专题论述了城镇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产业支撑、土地利用、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环境协调和农民市民化转化等六个重大问题,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道路,以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论文的主要观点 1.科学的城镇化理念决定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先进的发展观念,合理的发展目标,创新的发展思路,网络化的城镇体系,适宜的推进方式和策略,多元推进主体等,共同构成科学的城镇化理念。按新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中国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建立集约型经济与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城镇功能特色鲜明,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基本特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城镇规模协调、城镇布局协调、城镇功能协调、城镇产业协调、城镇环境协调、城镇社会协调、区域发展协调。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引导、协调和支持的职责,而企业和个人是城镇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进主体。
王锐[2](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张广宇[3](2006)在《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成本这一视角,分理论(1—4章)和实证(5—11章)两篇,包括《导论》计12章内容,系统研究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1.成本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是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成本理论分为传统成本理论和现代成本理论。20世纪中叶萨缪尔森出版的《经济学》,系统梳理、总结了传统成本理论,使之达到顶峰。现代成本理论吸收、保留传统理论的有用概念和关于成本属性的思想(资本属性、补偿属性等),同时通过理论创新(如提出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社会成本等新概念),克服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为我们从成本视角研究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有用工具和理论指导。2.人力资本思想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但人力资本理论却是舒尔茨等新古典经济学家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探求“经济增长之谜”过程中创立的。罗默、卢卡斯等人构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发展了这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创立人力资本概念衍生出人力成本概念,从而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成本理论:人力资本的特征决定了人力成本的特征;人力资本的类型标示着人力成本耗费的大小;教育、培训、流动等人力资本投资途径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力成本内容的多样性。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理论则使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3.对于劳动力乡城流动,学者们有很多解释。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剩余和流动是同生产力及特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传统农民迟早要依照资本需要转移到城市工商业中去。这种转移是被迫的,但采取的是出卖劳动力平等的形式。唐纳德·博格提出,劳动力流动是诸多因素“推”、“拉”综合作用的结果。由刘易斯创立,费景汉、拉尼斯加以细化、量化,托达罗推至高峰的二元结构理论,抓住当代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和主要问题——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
文峰[4](2004)在《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环节。 不可否认,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是其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功加入WTO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有这些决定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确立农民的土地法人产权,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劳动力城乡之间和区域间流动限制的减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为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技术供给成本,增加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收益,建立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 正视农村工业的使命、发展前景和缺陷,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之下,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层分离的城乡工业发展格局:消除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混乱状况,赋予其完整经济主体地位。 中国城市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网络城市化和据点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二元城市化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社区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联系紧密。为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探索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机制。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制度创新,提高要素收益率,吸引要素流入,加速增长极的培育,是实现上述两个二元结构转换之间协调的基本途径。 农户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宏观经济高效之间的背离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此 问题产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进行农村组织的再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和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一是走出农户经济行为悖论的重要途 1l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径。 改造宏观经济环境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消除二元的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关键词:二元经济制度变迁结构转换
梁海慧[5](2006)在《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始终占70%左右,据预测到2050年仍将占50%以上,因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现实中,虽然大小矿井的具体数目以及有多少矿工在矿井下工作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中国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居世界首位却有据可查,为了煤炭的生产,中国每年要付出六千名左右矿工的生命为代价。中国的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产量的30%左右,但死亡人数却占80%以上,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死亡总人数的4倍。2004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3.08,创历史最好水平,却仍旧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此外在地下数百米、“暗无天日”的矿井里,煤矿工人除了要面临透水、瓦斯爆炸、顶板坍塌等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危险外,还要面对矽尘、煤尘等有害物质,从而染患上严重的职业病,隐性地侵蚀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卫生部的资料显示:中国煤矿的职业危害非常严重,以尘肺病为代表的职业病发病率相当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给中国设置贸易障碍的借口,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无论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保证国际经济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的角度,都需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找出对策,扭转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减少或避免对矿工生命和健康的伤害,实现煤矿企业的健康良性运行。从单个企业内部来看,大凡伤亡事故的发生,无外乎可归结为技术的原因或管理的原因。而从中国目前已发生的煤矿重特大伤亡事故调查的结果来看,更多的事故是与企业管理不善有关的,与企业忽视对安全的管理、安全管理的落实不力有关。因此,本文试图针对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不善的原因进行一下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审视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安排问题,既探讨企业外部管制制度的安排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又深入煤矿企业内部,观察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制对煤矿企业安全问题的影响,从而力图找出诸多矿难发生背后的原由所在,为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扭转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做出努力。鉴于制度对人们行为选择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种种制度设计进行分析,观察其提供给各相关者的激励约束,然后
吕耀明[6](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提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余鸣[7](2002)在《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处在第三步战略和“十五”计划发展的重要时期,新世纪又增加了加入WTO即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20多年蓬勃发展行业产值比例显增、国际地位初树的中国畜牧业,也面临着这种机遇和挑战。研究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主要是要解决我国畜牧业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数量型发展走向质量型发展、从关税保护型发展走向自由开放型发展的转型期,如何面对新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认清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可利用优势,开发国内、国际两大潜在市场,实现加快发展成为一个又大又强的产业、提高在国内种种机遇下应当具有的行业竞争力,提高国际种种挑战环境下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了对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要提高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对中国畜牧业以及国际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畜牧业在国际畜牧业中的比较地位和比较优势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识别评价。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使得这种识别评价成为可能。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种种,包括从生产角度测定的资源成本系数法,和从贸易角度测定的显示比较优势法。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的测定,通过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本文在借鉴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确立本主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畜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围从理论进行界定,并从畜牧业总体竞争力、畜牧业部门竞争力、畜牧业产品竞争力、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畜牧业后向产业竞争力等主要方面进行理论内涵的阐述;提出比较优势法、综合指标法等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和评价体系。所构建的比较优势与综合指标互动式测定评价模型,不仅仅从总体角度,还结合从部门、行业、区域、相关产业的角度,通过加权、分解等途径,全面测定评价畜牧业竞争力;不仅仅通过截面数据识别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现状,还通过时间序列数据识别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趋势,同时通过国际数据识别中国畜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在世界的地位现状和趋势。 实证测定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还较弱,但从总体上讲,具有产值优势、成本优势、劳动优势;总体上处于劣势的有企业管理、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科技等方面的要素。从部门角度上讲,养猪尤其生猪具有一定优势,养禽尤其养鸭养鹅具有显着优势,养蜂一直处于优势;养牛尤其奶牛,缺乏优势,但这两项均有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养羊优势也不明显。从产品的角度上说,蜂蜜、生猪、活鸡、部分加工品、特种产品多样化产品具有一定优势;蛋类、奶类不具优势。加工品和特色花样产品也还缺乏数量、质量、和竞争力。从区域角度上讲,主产区养殖具有一定优势,草资源丰富的西部发展草食动物、发展绿色产品具有优势。优势地区的优势总和不亚于具有优势的 发达国家。从后向产业角度卜说,加丁业增殖性强,我国处于薄弱,从体制、 科技、企业、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包括市场信恩设施)上都需要加大力度。 论文最后提出了提高畜牧业竞争力的对策,即综合竟争力、劳动者素质竞 争力、基础设施竟争力、科技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 力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选择。
刘晓莉[8](2018)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就业质量作为就业的主要内容和更高要求,是反映国家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面临当前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对就业质量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技能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动力。然而,相关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薪酬低、离职率高、就业满意度低等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高效运行。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作为研究主题,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围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借鉴质量管理学中质量的概念,从需求角度重新解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内涵,将其界定为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对就业的满足程度,具有全面性、动态性、经济性、适宜性四大特征。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生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划分为毕业前的培养、毕业时的求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三个阶段,本研究以企业和学生利益需求为宗旨,以三阶段为主线构建分析框架,展开系统研究。第二,培养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的基础阶段。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经分析发现,该阶段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对接以及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下高职院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与学生需求不对接。通过构建高职院校服务动态能力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学生发生良好互动,弥补服务供给功能的缺失,供给契合产业动态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能力需求。第三,求职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用人单位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不完善以及学生专业技能信号弱,造成企业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进而引发学生就业能力与薪酬匹配效率低,是该阶段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原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从企业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在劳动合同中分别设计信息甄别和信号发送两种薪酬机制。效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求职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否达到用人标准,再考量关键能力,通过在合同中设计不同薪酬方案,能够有效地规避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筛选出具有不同就业能力的学生,实现就业能力与薪酬的高度匹配;信号发送机制印证了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真正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其对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彰显高技能水平并区别于其它层次教育人才的有效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能力信号作用。第四,职业发展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的主要阶段。一方面,在后期职业发展中,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除了显性就业能力之外的企业所关注的潜在人力资本,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位晋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等;另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是高职院校学生实现更高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学生判断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及企业所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均难以满足彼此需求,制约了就业质量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明晰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三个关键要素为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阐释了职业发展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即公平的晋升机制,定期的在职培训,正确的择业观念,完善的社会就业保障。针对以上分析和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行动路径。首先,高职院校要培育自身感知环境能力、柔性决策能力和重构资源能力契合企业服务动态需求,加强学生信息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绿色技能的培养,满足新时代学生就业需求。其次,企业要建立灵活的薪酬机制,政府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并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提高市场人力资源匹配效率。再次,企业、高职院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并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举办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形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健全社会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对生成过程中各阶段的管理与控制,满足企业和学生双方利益需求,提升、优化和保障就业质量,最终确保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顺利实现。
黄颂文[9](2005)在《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做出综合、系统的归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化特点、趋势和原因进行探讨,对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意见。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少、居住分散、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特点,实施特殊的民族政策,尤其是进行扶贫开发20多年来,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种种原因,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仍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许多新的困境。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大,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等。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条件,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等也严重地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走势。西部民族地区出现扶贫开发速度趋缓,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衡量贫困的水平指标将趋高位,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益趋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贫困人口中最受关注的群体等基本走势。 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应该由过去单纯关注贫困户的收入贫困,更多地转向关注知识贫困(获取、吸收、交流、创造知识的能力)、权力贫困(就业机会、收入机会)和人力贫困(识字水平、营养卫生健康),在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进一步认识到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采取特殊对策,解决少数民族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初,我国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的政策体系,要注意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适时地提升为法规,使我们的反贫困工作由过去主要靠政策逐步地转向依靠法律法规,确保反贫困具有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法律的保障性,真正能够“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反贫困立法。农村发展要有新思路,要统筹城乡发展,停止对“三农”的剥夺,充分调动城乡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要完善和调整利于贫困人口减负的税费制度,进一步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尤其是移民新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真正让贫困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必须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进行调整改革,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要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1世纪初,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
王耀鹏[10](2011)在《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粮食流通对保持粮食供需在总量、区域、品种和时间上的基本平衡,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引导合理消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粮食流通还对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加快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粮食流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粮食基础地位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作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进行论述,同时阐述了我国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特殊性,总结了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启示。在此基础上,将粮食流通政策按照收购、储备、批发、运输、加工、零售6个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科技、信息4个领域共10个方面,分别对其支持现状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理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关系并合理确定中央储备粮规模,建立县级粮食储备和成品粮储备制度,增加植物油储备数量;主动扶持国有粮食企业消化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支持加工企业直接入市从种粮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直接对低收入等困难群体发放成品粮油补贴,取消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粮油补贴无差别发放政策;制定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北粮南运”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原粮质量干预制度,加强粮食应急供应质量检验能力建设;保证粮食流通科技经费投入和研究时间;整合现有粮食信息系统,建立起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上述10个方面的支持顺序。粮食收购价格既对种粮农民增收、发展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又是粮食流通起点即收购环节的主要内容。本文对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粮食的弱质性及其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国家需要的角度,解释了实施粮食价格支持的依据和合理性,运用供求模型对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了由此给粮食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带来的福利损益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行总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最低收购价制定不科学和品种、地区差价不合理;预案公布不及时;执行主体和具体委托收储库点关系不顺等。最后,提出了改进最低收购价政策建议: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提前公布最低收购价政策;取消收购数量限制;在执行政策中引入竞争机制和理顺监督关系等。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全国粮食流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该省存在的大豆等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粮食流通环节补贴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粮食外运能力不足、加工业发展滞后、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等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将大豆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并提高保护价水平;改变补贴方式,加大对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建立粮食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机制的4种具体模式等。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把粮食流通环节和流通领域10个方面细分成23项重点支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支持的先后顺序和每项内容对应的财政、信贷、税收等具体支持方式,从而构建起了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提出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11项保障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建设,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信贷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现货和期货交易,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加强监督检查。
二、综合调查测算表明──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产生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调查测算表明──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产生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总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
1.1.2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1.1.3 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 |
1.4.1 城市 |
1.4.2 集镇 |
1.4.3 城镇和城镇辖区 |
1.4.4 城镇化和城市化 |
1.5 论文总体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论文总体框架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城镇化的理论借鉴 |
2.1 发展理论 |
2.1.1 发展的理念 |
2.1.2 发展的目标 |
2.1.3 发展的目的 |
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应用 |
2.3 空间结构理论 |
2.3.1 空间结构的演变 |
2.3.2 空间开发理论 |
2.4 城镇区位与布局理论 |
2.4.1 城镇区位理论 |
2.4.2 城镇布局理论 |
2.5 城镇系统理论 |
2.5.1 城镇的层级结构 |
2.5.2 城镇群的空间组织 |
2.5.3 各级城镇的功能 |
2.5.4 城镇间的关联和功能的互补 |
2.6 创新理论 |
2.6.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6.2 创新在城镇化中的作用 |
2.7 社会保障理论 |
2.7.1 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化发展 |
2.7.2 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化稳定 |
2.7.3 社会保障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
第3章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3.1 城镇化的定义 |
3.1.1 社会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2 经济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3 地理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4 政府部门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5 本文对城镇化的定义 |
3.2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
3.2.1 区位优势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技术进步 |
3.2.4 传统文化 |
3.2.5 制度与政策 |
3.3 城镇体系 |
3.3.1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
3.3.2 城镇功能类型结构 |
3.3.3 城镇地域空间结构 |
3.4 城镇化发展轨迹 |
3.4.1 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
3.4.2 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
3.4.3 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
3.5 城镇化的推进 |
3.5.1 城镇化推进方式 |
3.5.2 城镇化的推进动力 |
3.5.3 城镇推进机制 |
第4章 世界城镇化的规律分析 |
4.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
4.1.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镇化历程 |
4.1.2 工业革命与二战之间的城镇化历程 |
4.1.3 二战后的城镇化进程 |
4.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及其启示 |
4.2.1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
4.2.2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启示 |
4.3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3.1 典型国家的城镇化 |
4.3.2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启示 |
4.4 国外城镇化的趋势 |
4.4.1 城镇体系的多极化 |
4.4.2 城市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
4.4.3 组团式城市发展活力增强 |
4.4.4 世界城镇网的形成 |
4.4.5 生态型城市的兴起 |
第5章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反思 |
5.1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
5.1.1 我国城市发展历程 |
5.1.2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状况 |
5.1.3 我国城镇经营的现状 |
5.1.4 我国城镇劳动与社会保障现状 |
5.2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2.2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5.2.3 城镇化水平区际差异大 |
5.2.4 城镇化发展质量亟待提高 |
5.3 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5.3.1 发展观的偏差 |
5.3.2 体制制约因素 |
5.3.3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
5.3.4 人口制约因素 |
5.4 我国城镇化滞后的不利影响 |
5.4.1 城镇化滞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2 城镇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 |
5.4.3 城镇化滞后强化经济社会的二元化 |
5.4.4 城镇化滞后制约市场化进程 |
5.4.5 城镇化滞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第6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
6.1.1 全球化 |
6.1.2 市场化 |
6.1.3 信息化 |
6.1.4 生态化 |
6.2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原则 |
6.2.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 |
6.2.2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6.3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6.3.1 城镇规模协调 |
6.3.2 城镇布局协调 |
6.3.3 城镇功能协调 |
6.3.4 城镇产业协调 |
6.3.5 城镇环境协调 |
6.3.6 城镇社会协调 |
6.3.7 区域发展协调 |
6.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6.4.1 市场利益驱动机制 |
6.4.2 政府规划引导机制 |
6.4.3 政策促进机制 |
6.4.4 制度保障机制 |
6.5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主体 |
6.5.1 企业 |
6.5.2 民众 |
6.5.3 中央政府 |
6.5.4 地方政府 |
第7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 |
7.1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 |
7.1.1 经济集约化发展指标 |
7.1.2 社会和谐发展指标 |
7.1.3 政治文明发展指标 |
7.1.4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标 |
7.2 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1 总人口数量增长预测 |
7.2.2 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3 地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4 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
7.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
7.3.1 城镇体系网络化重构战略 |
7.3.2 交通网络带动战略 |
7.3.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战略 |
7.3.4 生态城市战略 |
7.3.5 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
7.3.6 城镇化制度创新战略 |
第8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与策略 |
8.1 城镇扩张方式 |
8.1.1 依托全国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 |
8.1.2 依托区域性城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
8.1.3 依托重要小城市建设中等城市 |
8.1.4 依托县城建设小城市 |
8.1.5 依托重要集镇发展中心镇 |
8.1.6 依托产业发展建设新城镇 |
8.2 东部城镇化策略——城市集群发展 |
8.2.1 城市集群策略选择依据 |
8.2.2 城市集群策略实施——以长江三角洲城市集群为例 |
8.3 中部城镇化策略——城市链建设 |
8.3.1 城市链策略选择依据 |
8.3.2 城市链策略实施——以长株潭城市链为例 |
8.4 西部城镇化策略——中心城市带动 |
8.4.1 中心城市带动策略选择依据 |
8.4.2 中心城市带动策略实施——以重庆为例 |
第9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
9.1 城镇规划 |
9.1.1 城镇规划的理念 |
9.1.2 我国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3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
9.1.4 城镇体系规划 |
9.1.5 单个城镇规划 |
9.2 城镇建设 |
9.2.1 我国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2.2 特色城镇建设 |
9.2.3 城镇的文化特色 |
9.3 城镇管理 |
9.3.1 城镇管理的内容及主体 |
9.3.2 城镇管理的核心——社区管理 |
9.4 经营城镇 |
9.4.1 经营城镇的内涵 |
9.4.2 经营城镇是城镇化的催化剂 |
9.4.3 经营城市模式比较 |
第10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
10.1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
10.1.1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
10.1.2 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
10.1.3 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
10.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 |
10.2.1 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10.2.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 |
10.3 新型工业与城镇化 |
10.3.1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10.3.2 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
10.4 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 |
10.4.1 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推动 |
10.4.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10.5 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
10.5.1 城镇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10.5.2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
10.5.3 不同类型城镇的产业选择 |
第11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土地集约利用 |
11.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11.1.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起源 |
11.1.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探讨 |
11.1.3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
11.2 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11.2.1 我国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11.2.2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的原因 |
11.3 新型城镇化的土地集约利用 |
11.3.1 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
11.3.2 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
11.4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11.4.1 评价内容 |
11.4.2 评价方法 |
11.4.3 评价指标 |
第12章 新型城镇化与和谐社会创建 |
12.1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12.1.1 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切入点 |
12.1.2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
12.1.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路 |
12.1.4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对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政治文明 |
12.2.1 城镇化需要民主政治建设 |
12.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点 |
12.2.3 城镇进程中的法制建设 |
12.3 新型城镇化与精神文明 |
12.3.1 精神文明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
12.3.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对策措施 |
12.4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稳定 |
12.4.1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具体表现 |
12.4.2 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成因剖析 |
12.4.3 推动城镇化社会稳定的对策 |
第13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协调的必然性 |
1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协调的必然性 |
13.1.1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13.1.2 我国城镇发展的迫切需要 |
13.1.3 生态城市的呼唤 |
13.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13.2.1 加强污水的处理 |
13.2.2 空气污染治理 |
13.2.3 发展循环经济 |
第14章 农民市民化转变的素质提升 |
14.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
14.1.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
14.1.2 农民市民化的意义 |
14.2 农民与市民的差别分析 |
14.2.1 思想观念的差别 |
14.2.2 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别 |
14.3 农民市民化的第一阶段——经济上的非农化 |
14.3.1 进城农民就业的特殊性 |
14.3.2 促进农民就业的措施 |
14.3.3 改善进城农民居住条件 |
14.4 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市民社会的构建 |
14.4.1 加大教育投入 |
14.4.2 引导进城农民进行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 |
第1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5.1 基本结论 |
15.1.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热 |
15.1.2 城镇化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准则 |
15.1.3 选择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
15.1.4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推进 |
15.1.5 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城镇层级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
15.1.6 因地制宜选择具体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和策略 |
15.1.7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城镇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
15.1.8 政府主要职能在于构建城镇化制度平台 |
15.2 政策建议 |
15.2.1 就业政策建议 |
15.2.2 户籍制度创新 |
15.2.3 土地制度创新 |
15.2.4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15.2.5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选题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思路和框架 |
0.5 可能的创新 |
0.6 对数据来源和有关概念的说明 |
上篇 理论及研究进展 |
1 成本及其属性 |
1.1 成本理论的重要性 |
1.2 传统成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3 当代成本理论与当代经济学中的主要成本概念 |
2 人力资本理论对传统成本理论的拓展 |
2.1 人力资本的渊源和产生背景 |
2.2 人力资本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
2.3 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及其对成本理论的拓展 |
3 劳动力流动理论及其成本收益方法 |
3.1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
3.2 劳动力流动的“推-拉”理论:渊源、观点与评价 |
3.3 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及其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4 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与流动成本研究概述 |
4.1 基本线索和主要问题 |
4.2 90 年代中期以前的研究情况 |
4.3 细化、量化和深化:最新研究进展 |
下篇 理论应用及其实证 |
5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流动就业历史 |
5.1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特征 |
5.2 关于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人数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 |
5.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历史考察 |
5.4 现阶段流动就业的若干问题和特征 |
6 劳动力流动就业成本和收益的概念界定与调查测算 |
6.1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成本的理论分析 |
6.2 农村劳动力流动收益:动力和决策机制分析 |
6.3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基本情况 |
6.4 成本收益调查与测算:对农民理性假设的实证分析 |
7 农民家庭劳动力外出就业量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微观计量模型 |
7.1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模型形式及其估计 |
7.2 劳动力外出倾向(变量作用倾向)及对相关问题的经济解释 |
8 农民进城收益模型:对净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8.1 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收益的主要因素 |
8.2 农村劳动力进城收益模型的构建 |
8.3 相关因素变动对进城收益的影响程度或边际分析 |
8.4 机会成本影响外出收益和劳动力转移的个案调查及启示 |
9 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和流动成本收益的影响 |
9.1 实际工资比较模型 |
9.2 对歧视系数的测算:以河南农民工为案例 |
9.3 对“逆歧视”和福利缺失的制度原因 |
9.4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经济和非经济成本分析 |
10 政策调整与流动成本变动:“新三农政策”及其劳动力效应分析 |
10.1 “新三农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宏观调控背景 |
10.2 “新三农政策”内容及其实施的直接效果 |
10.3 “新三农政策”的劳动力流转效应:“民工荒”问题解析. |
11 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流转的对策建议 |
11.1 充分认识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流转的重大意义 |
11.2 借鉴各国(地区)经验,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11.3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政策,创新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4)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0.3 主要创新点 |
1 二元经济转换理论及其评价 |
1.1 结构主义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
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 |
1.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1.1.2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
1.1.2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1.2.1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主要内容 |
1.1.2.2 对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评价 |
1.1.3 对结构主义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评价 |
1.1.4 钱纳里的结构转变理论 |
1.1.4.1 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4.2 对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评价 |
1.1.5 舒尔茨的二元经济转变理论 |
1.2 新古典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
1.2.1 乔根森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2.2 对乔根森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
1.3 凯恩斯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
1.3.1 拉克西特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3.2 对拉克西特模型的简要评价 |
2 二元经济转化模式 |
2.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 |
2.1.1 工业化 |
2.1.2 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 |
2.1.3 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 |
2.1.4 工业化与人口增长 |
2.1.5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 |
2.2.1 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
2.2.2 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2.2.3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2.2.4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机制 |
2.3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
2.3.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 |
2.3.1.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
2.3.1.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之二——多因素作用流程模型 |
2.3.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
2.3.3 二元经济转换的模式与战略的关系 |
3 挑战与应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环境与战略选择 |
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
3.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典型特征 |
3.2.1 工业资本密集倾向严重 |
3.2.2 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变 |
3.2.3 工农业、城乡经济不协调突出 |
3.2.4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
3.2.5 制度变迁难度大,严重制约工业化 |
3.3 建国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差距的演变 |
3.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演变的描述 |
3.3.2 中国二元经济差距演变的原因 |
3.4 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新环境 |
3.4.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变化 |
3.4.2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3.4.3 体制转型向纵深推进 |
3.5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5.1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3.5.2 新的宏观环境中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契机 |
3.5.3 加入WTO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3.5.3.1 加入WTO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
3.5.3.2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6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战略选择 |
4 要素的流动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
4.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4.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制 |
4.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矛盾 |
4.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
4.1.6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4.2 创新土地制度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4.2.1 发展中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 |
4.2.2 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发展 |
4.2.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4.2.4 土地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框架 |
4.2.4.1 经营规模维度分析 |
4.2.4.2 产权制度维度分析 |
4.2.4.3 土地制度安排原则和不同模式的效率比较 |
4.2.4.4 结论 |
4.2.5 中国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 |
4.2.5.1 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4.2.5.2 对现有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审视 |
4.2.5.3 新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探讨 |
4.2.6 确立农民土地法人财产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4.2.6.1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安排的弊端 |
4.2.6.2 改革以来农村土地产权的演变路径 |
4.2.6.3 确立和完善农户土地法人产权 |
4.3 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
4.3.1 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 |
4.3.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4.3.1.2 科克伦和约翰逊的农业技术扩散应用理论 |
4.3.1.3 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4.3.2 促进中国农村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
4.3.2.1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4.3.2.2 技术需求分析 |
4.3.2.3 技术供给分析 |
4.3.2.4 农业技术推广 |
4.3.2.5 推动技术进步主体协作,共同促进农村技术进步 |
5 城乡工业协调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5.1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反思 |
5.1.1 工业化模式 |
5.1.1.1 工业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 |
5.1.1.2 工业化的发动与制约因素 |
5.1.1.3 工业化的模式 |
5.1.2 中国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
5.1.3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后果 |
5.1.4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内在联系分析 |
5.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
5.2.1 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
5.2.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
5.2.3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 |
5.2.4 农村工业发展与二元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
5.2.5 农村工业化的贡献 |
5.3 我国二元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性 |
5.4 现阶段我国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遇到的困难 |
5.4.1 城市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
5.4.2 农村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5.4.3 城乡工业发展中的不协调 |
5.5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
5.5.1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
5.5.2 理顺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关系,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
6 城市化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6.1 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
6.1.1 城市化的发展 |
6.1.2 城市化的运行机制 |
6.1.3 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
6.1.3.1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
6.1.3.2 马克思对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
6.1.3.3 农业现代化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4 土地制度形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5 工业化战略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6 文化、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4 城市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 |
6.2 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及其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6.2.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
6.2.2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6.2.3 中国城市化的水平 |
6.2.4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
6.2.5 城市化滞后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6.3 二元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 |
6.3.1 我国城市化的指导原则 |
6.3.2 我国二元城市化的战略部署 |
6.3.3 城市化主体的微观分析 |
6.3.3.1 政府行为的分析 |
6.3.3.2 农民和企业行为的分析 |
6.3.4 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
7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 |
7.1 区域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 |
7.1.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7.1.2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7.1.3 威廉逊的区域增长差异呈倒“U”字形变动趋向的理论 |
7.1.4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及评价 |
7.2 中国区域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发展 |
7.2.1 自然环境对二元区域结构形成的作用 |
7.2.2 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对区域二元结构形成的影响 |
7.2.3 体制因素:改革滞后制约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 |
7.2.4 观念因素:思想僵化,束缚了经济起飞的翅膀 |
7.2.5 基础设施差异 |
7.2.6 产业结构差异 |
7.2.7 区域二元差距的表现 |
7.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推进 |
7.3.1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 |
7.3.2 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转换协调协调推进的机制 |
7.3.3 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不协调 |
7.3.4 完善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机制 |
7.3.5 促进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协调发展的政策 |
7.3.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连接点 |
7.3.6.1 西部地区城乡工业的使命 |
7.3.6.2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6.3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出路 |
8 农村组织创新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8.1 农户行为:理性、低效之谜 |
8.1.1 关于农户行为的理论回顾 |
8.1.2 农户家庭的功能和特点 |
8.1.3 农户理性行为的悖论 |
8.1.3.1 农户行为分析的假设 |
8.1.3.2 农户理性行为的实证 |
8.1.3.3 农户理性行为的简单归纳 |
8.1.3.4 农户行为理性与宏观效益的对立 |
8.1.4 制度解释:农户行为悖论的根源 |
8.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走出农村经济困境出路之一 |
8.2.1 两种不同农业经营模式:小农经济和农业资本家 |
8.2.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8.2.3 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成长机制 |
8.2.4 促进创新农业经营者形成的制度创新 |
8.3 提高农民组织程度: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途径之二 |
8.3.1 农民经济组织分析框架:成本-收益分析 |
8.3.1.1 家庭农民组织模型的分析 |
8.3.1.2 农村大规模经济组织的成本-收益分析 |
8.3.2 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
8.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制度创新 |
8.3.3.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条件。 |
8.3.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
8.3.3.3 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
8.4 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 |
8.4.1 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资源 |
8.4.2 农民利益集团形成困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
8.4.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 |
8.4.3.1 促使利益集团形成的因素 |
8.4.3.2 中国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制约因素 |
8.4.3.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措施 |
9 宏观环境建设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1 改革二元财政体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 |
9.1.1 中国的二元财政制度 |
9.1.2 二元财政制度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 |
9.1.3 消除二元财政制度,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2 改造金融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因素 |
9.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9.2.2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市场 |
9.2.3 中国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 |
9.2.4 农村金融的现实:金融约束制约农业发展转型 |
9.2.5 改变二元金融格局,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
9.2.6 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增强农村资金供给能力 |
9.3 优化开放战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3.1 封闭经济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9.3.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战略的反思与调整 |
9.3.3 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 |
9.4 二元化的文化演进与城乡二元经济够转换 |
9.4.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 |
9.4.2 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9.4.3 推动文化演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5)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的演进及启示 |
第三节 政府管制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丛林 |
第四节 产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
第三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国际比较 |
第三章 中国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伤亡事故原因的分析原理 |
第二节 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外控体系: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依据和体系.. |
第一节 政府管制与市场失灵 |
第二节 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依据 |
第三节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体系 |
第五章 外控体系: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内容 |
第一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事前控制环节—市场准入 |
第二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事中控制环节—日常监察 |
第三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事后控制环节—事故追究 |
第四节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内控体系:中国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
第一节 煤矿企业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的必要 |
第二节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支持体系分析 |
第三节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保证体系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分析 |
第一节 执行力概念的提出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
第二节 中国煤矿企业的人员素质 |
第三节 中国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
结论和建议 |
参 考 文 献 |
后 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使用授权说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6)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
(五) 总结与推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
(二) 易模仿性 |
(三) 无形性 |
(四) 多样性 |
(五) 高风险性 |
(六) 持续性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一) 产品的无形性 |
(二) 质量的差异性 |
(三) 产品的同质性 |
(四) 价值的可变性 |
(五) 无存货性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垃圾债券 |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
(三) 浮动利率债券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
(一) 个人消费贷款 |
(二) 个人理财业务 |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
(二) 代保管业务 |
(三) 代理保险业务 |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
(五) 代理证券业务 |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备用信用证 |
(二) 保证付款 |
(三) 监督付款 |
(四) 履约担保 |
(五) 投标担保 |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证券经纪业务 |
(二) 证券自营业务 |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息咨询业务 |
(二) 财务顾问业务 |
(三) 资产管理业务 |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
(四) 讲效益的原则 |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
(五) 不同的竞争力 |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商业贷款管理 |
(二) 可转换性管理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传统负债管理 |
(二) 当代负债管理 |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崇尚战略眼光 |
(二) 强调准确定位 |
(三) 注重形象塑造 |
(四) 强化情感管理 |
(五) 追逐金融人才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本文所做的努力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3.3 论文结构框架与内容布局 |
第二章 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 |
2.1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 |
2.1.1 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
2.1.2 对国际竞争力内涵的理解 |
2.1.3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
2.1.4 竞争力的因素变化与格局 |
2.1.5 国际竞争力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
2.2 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 |
2.2.1 畜牧业总体竞争力 |
2.2.2 畜牧业部门竞争力 |
2.2.3 畜牧业产品竞争力 |
2.2.4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 |
2.2.5 畜牧业后向产业竞争力 |
第三章 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
3.1 比较优势定量分析模型 |
3.1.1 比较优势测定方法的选择 |
3.1.2 比较优势分析模型的建立 |
3.2 综合指标定性评价体系 |
3.2.1 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
3.2.2 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3.3 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方法 |
3.3.1 畜牧业总体竞争力的具体测定方法 |
3.3.2 畜牧业部门竞争力的具体测定方法 |
3.3.3 畜牧业产品竞争力的具体测定方法 |
3.3.4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具体测定方法 |
3.3.5 畜牧业后向产业竞争力的具体测定方法 |
第四章 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1 畜牧业竞争力具体测定相关数据指标的处理分析评价 |
4.2 畜牧业总体竞争力的测定 |
4.3 畜牧业部门竞争力的测定 |
4.4 畜牧业产品竞争力的测定 |
4.5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测定 |
4.6 畜牧业后向产业竞争力的测定 |
4.7 畜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形体系评价综述 |
第五章 提高我国畜牧业竞争力的对策选择 |
5.1 综合竞争力对策 |
5.2 劳动者素质竞争力对策 |
5.3 基础设施竞争力对策 |
5.4 科技竞争力对策 |
5.5 国际化竞争力对策 |
5.6 企业竞争力对策 |
5.7 产业竞争力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解析及特性 |
一、就业质量的内涵解析 |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解析 |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特性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及研究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三阶段及其关系 |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的关键要素及其关系 |
四、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分析及能力构建 |
第一节 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表征 |
一、招生人数与就业人数增长不协调 |
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 |
第二节 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服务供给与企业动态需求不对接 |
二、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与学生需求不对接 |
第三节 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 |
一、动态能力理论 |
二、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 |
三、动态能力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
四、产业结构升级下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
二、就业能力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
三、技术进步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 |
第四章 求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分析及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求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表征 |
一、薪酬水平低 |
二、就业稳定性差 |
第二节 求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 |
二、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下就业能力与薪酬匹配效率低 |
三、企业专业技能甄别机制不完善 |
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信号弱 |
第三节 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设计与效用分析 |
一、信息甄别 |
二、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三、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的设计 |
四、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的效用分析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设计与效用分析 |
一、信号发送 |
二、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三、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的设计 |
四、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的效用分析 |
第五章 职业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职业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表征 |
一、职业期待吻合度低 |
二、薪酬涨幅小 |
三、职业和行业转换率高 |
第二节 职业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不符合企业需求 |
二、职业发展空间未满足高职院校学生需求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
一、职业道德 |
二、职业行为习惯 |
三、职业精神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保障体系 |
一、职业发展保障的概念及目的 |
二、职业发展保障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六章 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动态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育 |
一、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路径 |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
第二节 薪酬机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薪酬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
四、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并行培养 |
第三节 职业素养提升及职业发展保障 |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保障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一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的基本情况 |
一、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陆上边疆区域 |
二、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自然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
三、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不平衡经济发展层次多样化的区域 |
第二节贫困和贫困的演变 |
一、贫困和贫困的标准 |
(一)贫困的概念 |
(二)贫困线和贫困标准 |
二、测量贫困的办法 |
(一)采用货币收入与消费额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
(二)采用健康与教育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
(三)采用脆弱性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
三、贫困的演变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化的基本情况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回顾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存在并且高度集中的区域 |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强度指数最高的区域 |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 |
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返贫率最高的区域 |
第二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探究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 |
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因素分析 |
(一)绝对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地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环境因素 |
(二)相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地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环境因素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和移民搬迁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一、贫困问题仍然是21世纪初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最突出和最普遍的问题 |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加大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筹措和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
一、扶贫资金筹措困难,资金投入后所有权归属不明 |
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
三、贫困农户难以得到信贷资金支持 |
第四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客观条件 |
二、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社会阶段逐渐退于劣势地位 |
三、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深层原因 |
四、扶贫机制、政策的内在缺陷,西部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 |
(一)地方政府偏离既定的扶贫宗旨和目标 |
(二)优惠政策被弱化 |
(三)信贷扶贫政策的基本缺陷 |
第三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基本走势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速度趋缓 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 |
一、扶贫开发速度趋向缓慢,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 |
二、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 贫困人口趋向三元化 |
一、贫困人口处于不稳定解决温饱状态,无条件享受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好处 |
二、贫困指标将趋高位,贫困人口趋向三元化 |
第三节导致贫困的因素日益趋强 妇女老人儿童等将成为弱势群体 |
一、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渐趋强 |
二、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弱势群体 |
第四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低于全国水平和国定贫困县的平均水平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收支高于全国和国定贫困县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贫困县之间收入差距悬殊 |
三、少数民族贫困县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比全国和国定贫困县的要高 |
四、少数民族贫困县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
第四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 |
第一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一、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 |
二、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 |
(一)要认清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 |
(二)采取特殊对策,解决民族地区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三)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容和途径 |
一、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机制改善民族地区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
二、积极做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
(一)实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
(二)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保证 |
(三)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和劳务输出,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
三、积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优势特色农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
(一)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途径 |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
第五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保障走向法制化研究 |
第一节尽快使反贫困走上法制化轨道 |
一、使农村反贫困走向法制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农村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客观上决定了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二)加强农村反贫困立法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 |
(三)依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是国内外开发贫困地区的基本经验,扶贫开发法制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二、使农村扶贫开发走向法制化的若干建议 |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使反贫困走向法制化的基础和前提 |
(二)构建《贫困地区促进法》的框架设计建议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探析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
(一)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生有所靠” |
(二)在民族地区逐步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老有所养” |
(三)在民族地区建立和恢复农村合作健康医疗保险制度,保证“病有所医” |
(四)确立自然灾害分级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探讨 |
(一)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对西部农民的影响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必要性 |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 |
(三)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总体框架设计 |
第六章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和发展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政策 |
第一节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停止对“三农”的掠夺 |
一、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
二、建立城乡统一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
(一)统一的产权制度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优化并顺利配置 |
(二)统一的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
(三)统一的户籍制度促使农民合理流动 |
(四)统一的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优化配置 |
(五)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使农民公平地享有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 |
(六)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是农民减负的重要环节 |
第二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巩固扶贫成果的有力保证 |
一、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长期化 |
二、不断强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逐步实现“耕者有其权” |
三、集体土地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明确承包范围,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
四、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承包期限,允许有条件地进行小调整 |
五、要明确土地承包费提取办法、承包合同的确定和完善承包纠纷处理机制 |
第三节完善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
一、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的建议 |
(一)重点加大对西部极贫人口集中地区的投入,配套资金不能“一刀切” |
(二)根据新阶段扶贫特点,调整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 |
(三)创新扶贫资金管理方式,加强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 |
(四)利用民族地区财政政策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 |
二、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建议 |
三、在民族地区农村实践和创新小额信贷模式 |
(一)继续借鉴小额信贷在国际和中国发展的经验 |
(二)民族地区开展小额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
(三)借鉴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模式开展小额贷款 |
(四)小额贷款方式要创新,要有民族地区特色 |
第四节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和发展民族政策 |
一、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二、完善和实行照顾及鼓励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政策 |
三、完善和实行优惠金融政策,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融资机制 |
四、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在资源开发中照顾少数民族利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五、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 |
六、继续和完善开展边境贸易与实施沿边开放政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10)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与新颖之处 |
2 粮食流通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粮食 |
2.1.2 粮食流通 |
2.1.3 粮食安全 |
2.2 粮食流通的基本内容 |
2.2.1 粮食流通形式 |
2.2.2 粮食流通环节 |
2.2.3 粮食流通领域 |
2.2.4 粮食流通时间 |
2.3 粮食流通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
2.3.1 粮食流通的特殊性 |
2.3.2 粮食流通的地位 |
2.3.3 粮食流通的作用 |
2.4 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
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
3.1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概念界定 |
3.2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方式 |
3.2.1 财政投入 |
3.2.2 银行信贷 |
3.2.3 税收优惠 |
3.2.4 其他方式 |
3.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
3.3.1 公共财政理论 |
3.3.2 粮食基础地位理论 |
3.3.3 福利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
3.4 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现实依据 |
3.4.1 粮食流通支持是弥补粮食流通业弱质性的需要 |
3.4.2 粮食流通支持是促进地区间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 |
3.4.3 粮食流通支持是发挥粮食流通重要作用的需要 |
3.4.4 粮食流通支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
4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 |
4.1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
4.1.1 美国粮食流通体系 |
4.1.2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
4.1.3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
4.2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沿革 |
4.2.1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 |
4.2.2 欧盟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
4.2.3 欧盟粮食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
4.3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演变 |
4.3.1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 |
4.3.2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
4.3.3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
4.4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4.1 印度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4.2 澳大利亚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4.3 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5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
4.5.1 高度重视粮食流通支持 |
4.5.2 积极采取价格支持措施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
4.5.3 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粮食流通 |
4.5.4 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
4.5.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4.5.6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
4.5.7 整合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和职能 |
4.5.8 粮食流通支持应结合国情量力而行 |
4.5.9 重视和加强粮食流通立法工作 |
5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
5.1 粮食流通体制的界定 |
5.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沿革 |
5.2.1 粮食流通政策演变 |
5.2.2 粮食流通管理机构沿革情况 |
5.2.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 |
5.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
5.3.1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
5.3.2 粮食储备功能进一步加强 |
5.3.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
5.3.4 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依法监管进一步强化 |
5.4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5.4.1 粮改政策难以摆脱“过剩时放开,紧缺时垄断”的怪圈 |
5.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粮食事权划分不清 |
5.4.3 粮食产销衔接缺乏有效支持政策和制约机制 |
5.4.4 粮食流通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乏力 |
5.4.5 管理职能分散,严重影响粮食流通宏观调控效率 |
5.4.6 地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地位和职能受到双重弱化 |
5.4.7 诸多因素制约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 |
6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一):流通环节 |
6.1 粮食收购支持政策分析 |
6.1.1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粮食收购政策 |
6.1.2 我国粮食收购支持政策评价 |
6.2 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分析 |
6.2.1 我国粮食储备政策沿革 |
6.2.2 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完善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建议 |
6.3 粮食批发支持政策分析 |
6.3.1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过程 |
6.3.2 粮食财务挂账的成因 |
6.3.3 对粮食财务挂账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
6.3.4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5 消化粮食财务挂账政策建议 |
6.4 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分析 |
6.4.1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情况 |
6.4.2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完善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建议 |
6.5 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分析 |
6.5.1 我国粮食加工主要支持政策情况 |
6.5.2 我国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5.3 完善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建议 |
6.6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分析 |
6.6.1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沿革情况 |
6.6.2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评价 |
6.6.3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4 完善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建议 |
7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二):流通领域 |
7.1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分析 |
7.1.1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情况 |
7.1.2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总体效果评价 |
7.1.3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4 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建议 |
7.2 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分析 |
7.2.1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情况 |
7.2.2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3 完善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建议 |
7.3 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分析 |
7.3.1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情况 |
7.3.2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3 完善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建议 |
7.4 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分析 |
7.4.1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情况 |
7.4.2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4.3 完善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建议 |
7.5 粮食流通环节和领域支持政策评价 |
8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三):收购价格支持 |
8.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与粮食政策目标的实现 |
8.1.1 粮食的弱质性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支持 |
8.1.2 粮食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调节 |
8.1.3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的国家需要 |
8.2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效应分析 |
8.2.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的影响 |
8.2.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后的损益分析 |
8.3 对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8.3.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积极效应 |
8.3.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3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支持政策建议 |
9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四):以黑龙江省为例 |
9.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情况 |
9.1.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 |
9.1.2 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9.2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和补贴分析 |
9.2.1 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分析 |
9.2.2 粮食流通补贴项目和标准分析 |
9.3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情况 |
9.4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9.4.1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制约粮食流通发展 |
9.4.2 有关费用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 |
9.4.3 粮食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
9.4.4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出现"卖粮难"问题 |
9.4.5 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且运费高,制约粮食运出 |
9.4.6 改革政策不配套,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受限 |
9.4.7 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影响粮食流通正常发展 |
9.4.8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的难度大 |
9.5 发展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的对策及建议 |
9.5.1 及时足额拨付各项补贴,保证国有粮食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
9.5.2 改变补贴方式,加大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 |
9.5.3 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
9.5.4 坚持并完善粮食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
9.5.5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 |
9.5.6 提高最低收购价支持水平,扩大保护价收购品种范围 |
9.5.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 |
9.5.8 制定支持粮食产销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具体政策 |
10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
10.1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
10.2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 |
10.3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
10.3.1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10.3.2 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和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 |
10.3.3 大力支持粮食财务挂账消化,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 |
10.3.4 继续实行并完善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
10.3.5 支持粮油加工产业升级改造,增强实力 |
10.3.6 保障政策性粮食供应 |
10.3.7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10.3.8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
10.3.9 支持战略性和自主创新的重点科技项目研究 |
10.3.10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
10.4 各项支持政策支持的重点 |
10.4.1 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
10.4.2 银行信贷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
10.4.3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
10.5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
11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11.1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11.1.1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
11.1.2 以种子培育为重点,提高优良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能力 |
11.1.3 落实支持政策,建设优势粮食产区 |
11.1.4 继续减少农民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
11.2 加强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
11.3 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 |
11.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11.4.1 增加财政投入 |
11.4.2 增加财政补贴 |
11.4.3 增加财政贴息 |
11.5 完善信贷支持方式 |
11.5.1 完善政策性贷款 |
11.5.2 拓宽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领域 |
11.5.3 改善信贷服务方式 |
11.6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
11.6.1 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
11.6.2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
11.6.3 强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
11.6.4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
11.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
11.7.1 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
11.7.2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用途和支出结构 |
11.7.3 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 |
11.7.4 研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 |
11.8 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
11.8.1 建立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 |
11.8.2 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
11.8.3 完善粮食产销补贴体系 |
11.9 发展粮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
11.10 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 |
11.10.1 加快制定《粮食法》 |
11.10.2 修订现有的粮食管理条例 |
11.10.3 完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各项规章制度 |
11.11 加强监督检查 |
12 结论与讨论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综合调查测算表明──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产生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际权.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研究[D]. 张广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4]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D]. 文峰. 四川大学, 2004(02)
- [5]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梁海慧. 辽宁大学, 2006(10)
- [6]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7]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余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8]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晓莉. 天津大学, 2018(06)
- [9]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 黄颂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10]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 王耀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