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陈树民[1](1994)在《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文中提出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南京市玄武区教科所特级教师陈树民(接上期)三、语文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双脑并用”型教材的研制(一)教材改革必须有一个突极大家看到:目前我们的语文课,绝大多数是“四个一”:教师凭借一本课本,一...
陈树民[2](1994)在《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南京市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特级教师陈树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如何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能不能有一个新的突破?这是当前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和有关科研同行们共同关心、并孜孜以求的课题。本文试图以小学语文听...
赵晓芳[3](2020)在《《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文学经典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是传播与普及经典的重要途径,而选文作为教科书的重要核心部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文学作品所占篇目最多,其中有不少篇目被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选做课文,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版本的更迭中,这些课文逐渐完成了其作为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经典化”历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对工具性的重视大于人文性,甚至教学内容陈旧、单一,致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一些经典选文的教学。为此,本文以鲁迅的小说《故乡》为个案,从文学史、教材史和教学史三个维度,梳理《故乡》自诞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界的阐释状况,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状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探索其经典化的历程,希望对理解语文教科书,理解文学经典,理解文学作品教学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对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提供某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故乡》的经典化提供一些史料。本论文以史述为线,加以分析,对不同时期关于《故乡》在文学、教材和教学三方面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正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明确研究价值,分析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是从经典与经典化、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三方面来对理解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第三章概述了《故乡》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中的状况,标志着经典化历程的开始。首先追溯了《故乡》的诞生过程,然后分析了《故乡》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后文学界对其阐释和评价,最后从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探寻《故乡》何以入选教科书。第四、五、六、七章依次是民国时期(1923-1949)、“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新时期(1978-2000)、新世纪以来(2001年以后)四个时期,从文学史、教材史、教学史三个维度,厘清《故乡》的经典化历程,重点分析语文教材史和教学史的发展流变,以期丰富当前语文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八章从《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中得出启示,主要归纳了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和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以肯定经典选文的教学价值。
胡虹丽[4](2010)在《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三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民主、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三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三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下台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孙世梅[5](2018)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教学价值取向即教学的本位价值,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价值,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基于教学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处理各种教学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倾向。本研究以F小学的四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所秉持的教学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取向、个案研究策略,通过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搜集田野研究数据,描述并分析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事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报告讲座等。研究呈现了他们的教学实践样态,运用丰富的数据凝练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并对教学价值取向生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阐释。四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样态主要表现为对识字教学的探索、对阅读教学的变革和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坚持“人”的立场;秉持“双基”为基;注重培养思维品质;立足学科的系统性;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时代的引领、学校环境的塑造和个人素养的完形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一旦形成,也会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四,对小学语文教师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梳理了F小学四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典范例,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探究。期待能够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助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抢救性”研究,能在一定意义上完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样貌。
李夏[6](2008)在《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综述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更加广泛,交流更加频繁,友好交往、亲密合作已成为本世纪教育的新主题,社会日益呈现高交际、效益化的特征。这种特征要求每一位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较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善于沟通,团结协作,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才能有效地应付各种挑战。口语交际以其生活化、社会化和即时性、长期性的统一伴随人的一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因此,我本人认为,很有必要收集近二十年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综述与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本文首先对口语、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诠释,并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演变和本文的论文的研究思路进行了说明。其次,总结出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成就与收获,即:口语交际教学观念日新,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纳入教材建设,训练安排初步有序;探索和总结出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与途径;口语交际的理论与技巧探讨初见成效。其中,还对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专门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相结合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实践调查,并验证了其可行性。然后,总结出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不足与缺憾,即:缺乏专门的口语交际教材和训练内容;口语交际训练中缺乏具体情境;缺乏口语交际能力检测机制。再者,针对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启发与反思,其中包括:重构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循序渐进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把“创设语境”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检测标准。最后,对未来的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前瞻与设想,包括: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它必将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序列化、科学化的口语交际教材必将出现;教学方法途径将日益现代化,改革考试将应运而生。这些探索和研究,既是对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程形态的认识、分析,也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探讨。希望口语交际教学能够在中学语文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使口语交际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对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黄金梧[7](2012)在《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在疑惑和困境当中发展的。文章考察了当下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提出了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理念。从而,作者试图改进文言文课堂教学,来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论文分为五大部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问题。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了有效性教学的概念、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提出了文言文有效性教学就是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是当下教学改革的方向。接着,作者着力建构了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目标体系。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出发,借鉴语文课程的目标系统,论述了有效性文言文教学目标应当是和语文课程的目标相一致,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精髓。认知能力教学目标是从文言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掌握来建构学生的能力素养结构;情感素养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素质,从文言文当中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传统,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爱国精神、人生志向或清静娴雅的生活趣味;言语技能教学目标是最具有语文特色的教学目标,文言文学习当然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言语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听、读、说、写”四个方面来建构学生的言语技能体系。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理应抓住这四个方面的言语训练来进行,方能体现它的价值。紧接着论文运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论述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问题。本文借鉴他人的有关经验,摒弃了单纯从学习或教学方法来谈问题,比如诵读、背诵、积累、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而是从整套教学策略入手,以开放的视角,组织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来促进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于是文章列举四种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策略或活动:一是清晰的目标提示、积极地参与学习、及时地反馈矫正教学策略;二是文言文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三是兼顾认知、情感、言语目标教学策略;四是文言文研究型学习教学策略。四项策略自成体系,构成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其中一、三策略是对文言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程序总的规定或限制,二、四策略是两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方式。参与式学习活动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自学精神;研究型学习活动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创设一定的研究课题,学生主动地搜集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从而解决问题或完成论文写作。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也回顾了研究的整个过程,并反思了整个研究的成功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做了一下展望。
罗燕[8](2019)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包括音乐、历史、文学等等。当今学校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音乐,然后播放录音,欣赏的过程就是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就这样一种教学程序,学生参与性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无疑对学生对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和适应课堂新技能的变化?应如何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我尝试着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使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三段式”教学模式。所谓“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将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段,即“时间上”分为三段、“教学环节上”分为三段、“教学效果上”分为三段,这种教学模式的形式比较简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分阶段完成,更有效的评价当堂课的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的结论是:探寻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使教师有新的教学模式可循,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音乐欣赏课,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周敏[9](2010)在《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文中指出语文课程知识是整个语文课程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具有很大的理论容量和解释力。但长久以来,语文课程知识学理性研究的缺失,实际上造成了语文知识教育的茫然无措和沉重低效。当前,虽然我们已然是以开放的视野,多元的立场,力求深入到语文课程知识的本质来展开研究,但是,困惑依然存在。我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内涵、范畴的解说仍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纭状态。本文提出的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是在承认语文知识的多样性存在的基础上,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为语文课程知识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性思路。在本文中,笔者把“动姿化”作为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一个关键点。“动姿化”一词来自德国人类学家舍勒,把它引入到课程领域,用以表述知识在教材、教学中的一种积极的、不断进化的存在方式。“动姿化”包含了动态研究的意味,蕴含着时间维度上的知识演化历程,同时更关注到知识内在价值的生命力的张扬。语文课程的“动姿化”知识理念融合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情景教育、理解教育等当前教育新思潮,又与重于“人治”的汉语言特性相通相契,可以看作是中西文化教育思潮的最佳结合视角。从论文结构看,全文共6章,呈现出现状反思——历史回溯——重构策略三大板块的整体构架思路,来研究语文课程的“动姿化”知识问题。第一板块即第一章,为现状反思。从语文新课改中“泛人文”思潮下的“反知识”现状入手,由语文教学外显行为表层逐步深入到对语文课程知识本体研究性缺失的内在原因分析,提出语文课程知识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急迫性。在这一现实基础上,文章展开了纵横两条“动姿化”的研究路径。第二板块,历史的回溯。引入知识进化理论,从纵向路径来展开研究,揭示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的必然趋势。第二、三两章,引入时间的维度,分别追溯了中国和西方知识教育的渊源和发展历程,以期动态地把握语文课程知识当前境遇形成的深厚背景。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语文知识教学的“动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东西方的知识教育各时期知识存现状态和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流变的描摹,推衍出课程动姿化知识的共同趋势:关注“知识与人的相遇”,彰显知识的精神价值,以促进人的成长。第四章,又回归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前语境,在中西比对中,反思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关联。通过对教育情境中,“动姿化”演进历程描画,明示出知识自身的内蕴“有用”和“精神”的双重价值:教育过程就是将外在客体知识经过教材化、教学化的演进,最终作用于学生个体,内化为个体的主观知识。放在“泛人文化”的语文课改困境来看,这一视角的审视有着深刻的意蕴:肯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在语文课程知识的本体当中,弥合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第三板块,提出重构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的‘动姿化”知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实现知识的生命化、活化,本文提出了以“知识元”为核心概念整合知识的四个层面,来考量语文课程知识的完形态势的适宜策略。这是一种横向的探究路径。第五章,概念的提出。在分析了近年来诸多语文课程专家、学者的语文知识分类理论基础上,引入一个“知识元”的概念,提出:语文课程知识是一个围绕着最基本的知识元,可多层级链接的整合体。任何一个层级的“知识元”都应该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第六章,策略的构设。带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出了语文课标知识“单元化”、教材知识“概念聚合化”、教学知识“情节化”等语文课程知识“动姿化”的改革策略。以期进一步修缮语文课标和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促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形成“人与知识相遇”的动人情境,推进课改的纵深发展。
谷力[10](2002)在《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分两个部分。上篇为理论篇,下篇为实践个案篇。 本文开篇首先诠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是什么、为什么、改什么、怎么改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揭示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和实践过程全貌。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社会学理论给现代课堂的社会功能、组织结构、空间结构、人际互动、知识的整合等带来了新的改革视角;本章从社会学观点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动力、阻力、文化冲突和组织形式;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是冲突的,改革实践要使两者达成和谐化。 教育学与经济学具有不同的观点与视角。经济学的投资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人的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教学质量就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水平;教学效率就是教学的“多快好省”;教育学的观点认为,教学是真正人的教学。人道主义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的质量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知识结构的水平。教学效率是学生认识达到最近发展区的进步与发展状况。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实现经济学的现实原则与教育学的理想原则的和谐统一。 理论研究部分还从课堂教学改革的历时性、价值层面、心理层面、行为层面、管理层面及其关系层面、知识层面、程序层面、评价层面、问题辩证观等全面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冲突与和谐问题。其宗旨在于阐述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理论----冲突与和谐理论。 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冲突,对教学矛盾的冲突认识失衡、实践错位是造成改革实践问题的关键原因。冲突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特征,实然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文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排斥与否定,应然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应该是对矛盾的多样化冲突的扬弃、和谐。改革的实践,将克服一切偏颇、片面、极端、失衡、失和的状态,最终将走向和谐的境界。和谐是改革实践的最高境界。在实现和谐要达到全面、平衡、和谐等三个层次,经过观念和谐化、实践的纠偏、实践的和谐化三个基本阶段。“人的发展”是贯穿于实现和谐及整个改革实践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将是长期的,将不断从片面走向全面、极端走向平衡,和谐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 下篇回顾了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的近二十年的历程,总结、分析、评价了该市在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成绩、经验与问题。试图从实践领域映证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冲突与和谐的理论。
二、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3)《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 |
1.5 研究方法 |
2 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 |
2.1 经典与经典化 |
2.2 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 |
2.3 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 |
2.3.1 较高水准的艺术价值 |
2.3.2 批评家的阐释与评价 |
2.3.3 教科书的选收与阐释 |
3 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故乡》 |
3.1 《故乡》的诞生 |
3.1.1 《故乡》的创作背景 |
3.1.2 《故乡》的创作渊源 |
3.2 《故乡》发表后文学界的评价 |
3.3 《故乡》何以入选语文教科书 |
3.3.1 作者视角 |
3.3.2 作品视角 |
3.3.3 读者视角 |
4 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23~1949) |
4.1 民国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阐释 |
4.1.1 事实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1.2 情感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1 民国时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概述 |
4.2.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3 民国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4.3 民国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4.3.1 从回忆中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4.3.2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5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49~1966) |
5.1 “十七年”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5.1.1 基于典型人物的“农民问题说” |
5.1.2 基于社会批判的“社会反映说” |
5.2 “十七年”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5.2.1 “十七年”时期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5.2.2 “十七年”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5.2.3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5.3 “十七年”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5.3.1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5.3.2 从教学参考书中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6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乡》(1978~2000) |
6.1 新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6.1.1 为人生之“隔膜” |
6.1.2 为社会之“反帝反封建” |
6.1.3 为叙事模式之“艺术” |
6.2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6.2.1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6.2.2 新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6.2.3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6.3 新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6.3.1 《故乡》课例之教学过程分析 |
6.3.2 《故乡》课例之教学内容分析 |
7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中的《故乡》(2001 年以后) |
7.1 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7.2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7.2.1 新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
7.2.2 新世纪以来《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7.2.3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7.3 新世纪以来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7.3.1 《故乡》教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
7.3.2 《故乡》教学语言艺术的品读鉴赏 |
8 《故乡》经典化历程的启示 |
8.1 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1.1 多元化的个性解读,提升文学审美空间 |
8.1.2 渗透人文精神内涵,建构文学价值体系 |
8.2 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1 思想道德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2 政治文化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3 历久弥新: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 |
8.3.1 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经典性 |
8.3.2 常读常新,具有永恒性和时代性 |
8.3.3 适做课文,具有向生性和教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切入点的选择及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五、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
上篇:历史回顾与反思 |
第一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过渡期(1902年-1917年) |
一、清末民初教育的形势 |
二、五四前期语文的进步 |
三、文言诗文教学的改良 |
第二节 批判传统,抑制文言:激进期(1917年-1927年) |
一、激进转型的发生 |
二、激进转型的表现 |
三、激进转型的意义 |
第三节 反思传统,规范文言:平和期(1927年-1949年) |
一、"国文程度低落"引发"复古"争议 |
二、"课程标准演进"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
三、"学科本体建构"规范文言诗文教学 |
第二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政治话语,放逐文言:起伏期(1949年-1978年) |
一、政治风云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命运起伏 |
二、政治语境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本性迷失 |
三、政治夹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工具理性,规划文言:探索期(1978年-1997年) |
一、工具论的深化与文言诗文教学的定型 |
二、理性的引领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律性探索 |
三、训练的异化与文言诗文教学模式的僵化 |
第三节 人文复兴,正视文言:融合期(1997年-现在) |
一、文化价值:人文语境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重估 |
二、文学鉴赏:人文视野下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路转向 |
三、主体彰显:人文视域下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更新 |
中篇:现实观照与剖析 |
第三章 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 |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推进民族化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二、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第二节 学生的成长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 |
二、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 |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语文学科民族化的建设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二、文言诗文教学有助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
第四章 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 |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南辕北辙 |
一、历年教学目的的简要回顾 |
二、现行课标表述的模糊不清 |
三、实际教学运作的理解错位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游移不定 |
一、摇摆不定的选文数量 |
二、莫衷一是的编排序列 |
三、抽象狭隘的选文标准 |
四、虚虚实实的知识内容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两极分化 |
一、传统套路的拘泥不化 |
二、现代手段的哗众取宠 |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剑走偏锋 |
一、文化内涵重道义轻人性 |
二、试题题型重客观轻主观 |
第五节 教师发展的专业缺失 |
一、职前教育——古代汉语教学的失落 |
二、职后发展——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 |
下篇:未来前瞻与建构 |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应然建构 |
第一节 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 |
一、文化本位——汉语文化视野下的文言本色 |
二、素养取向——文化本位理念下的目的定位 |
三、文言定篇——文化本位观照下的选文类型 |
第二节 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 |
一、战略转移:提前起步,重心前移 |
二、战略规划:相对独立,整体部署 |
第三节 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
一、为何要以"诵读为主" |
二、当下文言诗文诵读教学的偏误 |
三、如何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
第四节 树立与"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
一、选文主题关注人性之美 |
二、文本解读融入时代因素 |
三、资源开发接通时代活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初心不忘——滚烫在胸的语文教育情怀 |
(二)把根留住——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传统 |
二、研究背景 |
(一)呼唤教育家型教师崛起的时代诉求 |
(二)传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现实需求 |
(三)语文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实践探求 |
(四)反思个人专业发展理路的内心寻求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育观研究 |
(三)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
(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一)相关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基本概况 |
(三)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探索 |
(四)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由来与发展 |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一)我国小学特级教师的研究现状 |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
(一)相关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研究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级教师 |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育价值 |
(四)教育价值取向 |
(五)教学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的规划 |
二、研究方法的选用 |
(一)秉持质性研究取向 |
(二)采用个案研究策略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一)数据的收集 |
(二)数据的整理 |
五、研究效度的提升 |
六、研究伦理的谨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从教环境和职业发展历程 |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所在的F小学历史回眸 |
(一)概述F小学的发展历史 |
(二)定格F小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轻描 |
(一)Y教师:业精于勤 |
(二)S教师:钻之弥坚 |
(三)X教师:独辟蹊径 |
(四)L教师:行稳致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样态 |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探索 |
(一)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方法指引 |
(二)突出识字重点,加强基础训练 |
(三)理解汉字意涵,体现构字规律 |
(四)融合观察体验,加强写字指导 |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阅读教学变革 |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与整合能力 |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
(三)注重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
(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三、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教学尝试 |
(一)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
(二)写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
(三)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实践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 |
一、坚持“人”的立场 |
(一)切勿让“匠气”掩盖了“人气” |
(二)做片子、答卷子、压担子要不得 |
(三)不是从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出发 |
(四)写字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 |
二、秉持“双基”为基 |
(一)扎扎实实练技能 |
(二)语文教学的“十字真经” |
(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四)教好“三个一”,语文教师则功德无量 |
三、注重培养思维品质 |
(一)写好字也要动脑筋 |
(二)“放电影” |
(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下工夫 |
(四)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场 |
四、立足学科的系统性 |
(一)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 |
(二)不能忽视兴趣、方法、习惯的培养 |
(三)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件事 |
(四)不能教孩子“哑巴”语文 |
五、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
(一)孩儿们,操练起来 |
(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
(四)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一、时代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引领 |
(一)时代的主流思想 |
(二)笃定的职业选择 |
(三)时代楷模的导航 |
二、学校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塑造 |
(一)学校是铺好“路”的地方 |
(二)学校是写满“爱”的地方 |
(三)学校是充盈“文化”的地方 |
三、教师个人素养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完形 |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
(二)崇高的道德品质 |
(三)厚重的文化底蕴 |
(四)精深的备课功夫 |
(五)敏锐的科研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具有整合性 |
(二)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具有实践性 |
(三)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
(四)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性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二 研究资料(部分) |
附录三 资料图片(部分) |
后记 |
(6)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综述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成就与收获 |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观念日新,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纳入教材建设,训练安排初步有序 |
一、1986——1996 是口语交际教材建设的初步形成期 |
二、1997——2006 是口语交际教材建设的发展期 |
第三节 探索和总结出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与途径 |
一、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 |
二、专门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
三、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相结合 |
第四节 口语交际的理论与技巧探讨初见成效 |
第二章 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不足与缺憾 |
第一节 缺乏专门的口语交际教材和训练内容 |
第二节 口语交际训练中缺乏具体情境 |
第三节 缺乏口语交际能力的检测机制 |
第三章 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启发与反思 |
第一节 重构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 |
第二节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循序渐进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
第三节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把“创设语境”落到实处 |
第四节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检测标准 |
第四章 对未来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前瞻与设想 |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它必将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 |
第二节 序列化、科学化的口语交际训练教材必将出现 |
第三节 教学方法和途径将日益现代化,考试改革将应运而生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1.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文献 |
2. 有效性教学方面的文献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研究的方法 |
二、 理论依据与条件 |
(一) 概念的界定 |
1. 国内外有关有效性教学的解释 |
2. 一些字典中对“有效”的解释 |
3. 几位学者对有效性教学的解释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2. 后现代课程教育观 |
3. 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 研究的可行性条件 |
三、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建构 |
(一) 认知能力教学目标 |
1. 文言知识的识记掌握 |
2. 文言意义的领会理解 |
3. 文言知识的运用贯通 |
4. 文言语篇的分析解读 |
5. 文言语义的综合概括 |
6. 文言观点的评论总结 |
(二) 情感素养教学目标 |
1. 愿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2. 积极参与学习文言文的行动 |
3. 自觉鲜明的批判意识 |
4. 文言文主旨的主动建构 |
5. 文言文创造力的无限激发 |
(三) 言语技能教学目标 |
1. 文言文学习中的听与讲 |
2. 文言文学习中的读与导 |
3. 文言文学习中的说与启 |
4. 文言文学习中的写与评 |
四、 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
(一) 清晰地目标提示、积极地参与学习、及时地反馈矫正 |
1. 学习目标提示 |
2. 积极参与学习 |
3. 及时地反馈矫正 |
(二) 文言文参与式学习活动 |
1. 内涵及特征 |
2. 文言文参与式学习设计原则 |
3. 文言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 |
4. 文言文参与式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
(三) 兼顾学生的认知、情感、言语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
1. 认知目标培养 |
2. 情感目标培养 |
3. 言语目标培养 |
4. 实现三个目标的综合全面发展的策略 |
(四)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活动 |
1.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实现的条件 |
2.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的实施过程 |
3.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的评价 |
4.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
五、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1.2.3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探讨 |
1.2.4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
1.3 基本概念厘定 |
1.3.1 教学模式 |
1.3.2 初中音乐欣赏课 |
1.3.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 |
第二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概述 |
2.1 “三段式”教学模式解读 |
2.1.1 初中音乐欣赏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
2.1.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
2.1.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
2.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3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2.3.1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
2.3.2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
2.4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
2.4.1 延续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
2.4.2 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 |
2.4.3 师生关系不和谐 |
第三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构建 |
3.1 初中生音乐心理特征与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心理学链接 |
3.1.1 初中生音乐心理特征概述 |
3.1.2 关注初中音乐心理特征对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意义 |
3.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功能特征 |
3.2.1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
3.2.2 丰富学生的创造性 |
3.2.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3.2.4 展现教学的灵活性 |
3.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总体结构构建 |
3.3.1 “三段式”“131”教学模式的构建 |
3.3.2 “三段式”“121”教学模式的构建 |
3.3.3 “三段式”“162”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四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探索 |
4.1 前测 |
4.1.1 样本数据 |
4.1.2 工具 |
4.1.3 数据分析 |
4.2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
4.2.1 七年级《蓝色的探戈》对比教学案例1 |
4.2.2 七年级《万马奔腾》欣赏课对比教学案例2 |
4.2.3 八年级《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对比教学案例3 |
4.2.4 八年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比教学案例4 |
4.3 后测 |
4.3.1 样本数据 |
4.3.2 工具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4.4.1 实践对比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4.4.2 学生回馈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使用要点 |
5.1.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 |
5.1.3 存在的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视角的确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究背景:语文课程知识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提出的背景: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 |
二、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在人文大旗下的暗潮汹涌 |
第二节 语文课程知识教育的"泛人文化"倾向 |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空泛化 |
二、语文教学形式的虚浮化 |
第三节 病症根源:语文课程知识本体性研究的疏离 |
一、课程实施层面:教师个体对语文本体价值认知的模糊 |
二、课程内容层面:语文课程知识内容表述的笼统 |
三、课程理论层面:语文课程知识本体性研究的疏离 |
第二章 历史回眸: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的演化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描述 |
一、"言语至上"时期 |
二、"文章学中心"时期 |
三、"读写知识一体化"时期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特点:内潜体悟型 |
一、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本质观:课程即知识 |
二、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观:教化型 |
三、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学习观:内潜心悟 |
第三节 现代语文知识教学的描述 |
一、雏形阶段:语文课程知识要求逐渐明朗、丰富 |
二、强化阶段: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索 |
第四节 中国现代语文知识教学的特点:结构分析型 |
一、现代主义语文课程知识本质观:知识即真理 |
二、现代主义语文课程知识价值观:实用型 |
三、现代主义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观:工具训练 |
第五节 语文课程知识观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
一、淡化阶段: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 |
二、争议阶段:对语文课程知识本体的思与辨 |
第三章 国际视野:西方知识问题的历史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关注知识的"本真"形态和"重构"能力 |
一、关注知识的"本真"形态 |
二、关注知识的重构能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对知识的技术理性倾向和控制力量的张扬 |
一、对知识的技术理性倾向 |
二、对知识控制力量的张扬 |
三、"汉塞尔卵石路"的深刻寓意 |
第三节 后现代时期:知识图景的多元化和游戏化 |
一、知识概念的多元界定 |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基本蕴涵 |
第四节 知识教育:和谐范式·开发范式·自发范式·理解范式 |
第四章 迷茫抗争:语文课程知识观后现代转型中的东方话语困境 |
第一节 对抗:"法治"语言与"人治"语言 |
第二节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知识进化论审视 |
一、知识进化理论的引入 |
二、知识进化视角下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解读 |
三、语文客观知识的进化过程就是知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
第三节 时间维度看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的意义 |
一、知识蕴含对过去、现在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许 |
二、知识蕴含着体验、诠释和意义 |
第五章 横向视角:以知识元为核心的知识四个层面的划分与整合 |
第一节 现有语文课程知识框架构建策略评析 |
一、魏书生:对语文知识的"三分法" |
二、韩雪屏:引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
三、张青民 潘洪建:陈述性语文知识与程序性语文知识的细化 |
四、刘大为:语识与语感及语文教学中言语知识的三个系统 |
五、李山林:原理层、工具层和实践层三大体系 |
六、程大琥:言语—词句—文章—文学—文化系列 |
七、李海林:语文知识的四种作用方式 |
八、王荣生:语文知识分布的四个层面 |
第二节 重构基点:转向促进理解力的意义关系的知识系统 |
一、从《背影》课例分析探讨语文课程知识的另一种分类 |
二、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 |
三、从结构分析到意义关系:"知识元"统领的知识四个层面 |
四、"知识元"统领的知识四个层面与语文课程核心理念的关联 |
五、从"学生"立场来看四个层面知识之间的关联 |
第三节 语文课程知识四个层面整合的理论意义 |
一、语文课程知识的生存论视野:理解中对知识的超越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语用学维度:立足言语能力的形成 |
第六章 改革思考:"知识元"统领下的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知识元某层面知识的迷失或缺失:语文知识教育问题的揭示 |
一、从知识元的四个层面揭开语文课程知识的神秘面纱 |
二、知识层面缺失现象的产生缘由分析 |
第二节 反思作为课标内容的语文课程知识存现状态 |
一、条目式罗列的含混表述 |
二、动姿化策略:语文课标形态知识的"单元化" |
第三节 反思作为教材内容的语文课程知识存现状态 |
一、现行语文新教材:人文话题单元的有益尝试 |
二、人文话题单元对概念性知识的遮蔽 |
三、动姿化策略:语文教材形态知识的"概念聚合化" |
第四节 反思作为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程知识存现状态 |
一、呼唤语文教师教学意识的觉醒 |
二、选准切入视角,促成语文课程知识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 |
三、动姿化策略:语文教学形态知识的"情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引论: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诠释 |
一、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什么? |
二、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三、 课堂教学实践改什么? |
四、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第一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一、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 |
二、 课堂教学改革的社会学新视角 |
三、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四、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冲突与和谐 |
第二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济学和教育学考察 |
一、 教育、教学的经济学基本观点 |
二、 课堂教学的经济学考察 |
三、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学基本观点 |
四、 课堂教学中经济和教育实思想的冲突与差异 |
五、 现实的现实原则和教育学的理想原则的和谐统一 |
第三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 |
一、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历时性考察 |
二、 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考察 |
三、 心理层面的考察 |
四、 行为层面的考察 |
五、 管理层面的考察 |
六、 知识层面的考察 |
七、 程序论 |
八、 关系论 |
九、 评价论 |
十、 辩证观 |
第四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实践20年沿革与综述 |
一、 20年改革的基本轨迹 |
二、 九十年代课堂教学的新进展 |
三、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
第五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焦点 |
一、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
三、 南京市教学改革实验的审视 |
四、 学科教学改革改革实践个案 |
第六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 |
一、 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本质的理想探究 |
二、 对课堂教学活动规律的实践研究 |
三、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问题与误区 |
结束语 |
附: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J]. 陈树民. 小学语文教学, 1994(12)
- [2]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从听读欣赏课的实验谈起[J]. 陈树民. 小学语文教学, 1994(11)
- [3]《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D]. 赵晓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5]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D]. 孙世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6]近二十年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综述与反思[D]. 李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01)
- [7]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研究[D]. 黄金梧.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8]“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D]. 罗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9]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 周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 谷力.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