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接再厉 不断进取(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薇[1](2021)在《AI软件同传质量评估与错误分析 ——以抗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通过错误分析对国内具有同声传译功能的人工智能翻译应用软件进行质量评估,验证其同声传译功能的成熟度,探讨人工智能口译的优缺点,提出建议,以丰富计算机口译领域的研究。本研究选取习近平主席在抗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语料,选用腾讯翻译君和有道翻译官两个国内具有同传功能的主流翻译软件对语料进行模拟同传,将取样得到的两份译文与译员译文从流利性、准确性、连贯性和保真度几个角度对译文质量进行对比,并从样本中进行错误分析和归类。本文的理论部分从三个维度的对质量评估和错误分析研究进行回顾。在人工智能口译部分,对人工智能口译的研究现状和人工智能同声传译的理论研究进行的论述。在口译质量评估部分,对翻译的质量评估标准、机器翻译的质量评估标准、口译的质量评估标准、和机器口译的质量评估标准等研究进行了回顾。在错误分析部分,对其目的和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论述。研究采用两个人工智能翻译软件在相同环境下播放音频模拟同传的方法取样,并提取人工译员同传译文,将得到的文本语料进行错误分析以评估翻译质量。在语料的综合分析中,首先就语音识别和断句的准确度进行论述,再从词汇和句段两个层面,对提取的语料错误分析。词汇层面细化为数字、成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词汇、文化负载词、术语五个层面;句段层面选取典型的谚语和引言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通过准确度和错误分析得出人工智能翻译软件同传质量的总体结果。本文通过对语料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结论:语音识别错误、断句不当、语料不充足等因素会影响译文质量并引起错误,错误类型大致归纳为语音识别引起的口译错误,断句不当引起的口译错误,语料库不足引起的口译错误,系统不稳定引起的口译错误。人工智能翻译软件的同传功能存在优势和弱势,可以带给翻译从业者新的启发和研究方向,研究者和软件开发者可以从以上层面对软件的翻译质量进行改善,以寻找人工智能口译更大的发展空间。
热娜古丽·图尔迪[2](2021)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维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全面阐述了我国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治国理政方面所遵循的理念与方针。该书对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政治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着作,该系列于2014年开始刊印,先后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并先后译为多种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文。这系列着作的翻译,不仅保障了干部、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且利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繁荣发展。书中引用的大量形象生动的熟语成为语言的亮点之一。本文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汉维版本中熟语展开研究,对书中的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进行分类收集、整理,以政论文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熟语的翻译方法、原则和翻译技巧,阐述了维译本中发现的不足,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学习和研究政治文献及译本,为提高政治文献的翻译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全文分为五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讨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原着与译本的简介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汉维熟语的概念、熟语的特点,讨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及其维吾尔语译本中的熟语对照。第三章基于对第一、第二卷中熟语分类分析,讨论总结了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第四章根据收集整理的熟语语料,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熟语语料的翻译对比,总结不同类型的熟语翻译技巧。第五章根据对汉维实例的具体分析,总结了发现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是结语。
李智利[3](2021)在《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是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发扬党的斗争精神问题,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扬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学说的坚持和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党的斗争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践的凝练和升华。立足新时代,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扬和践行党的斗争精神于党、人民、国家、民族乃至世界而言都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多层次的困难与挑战对党的斗争精神的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效应,严重妨碍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敢于斗争精神的传承和善于斗争能力的发挥。当前,为有效克服影响党的斗争精神发扬的阻滞因素,亟需从斗争的方向、意识、意志、艺术和能力等方面构建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体系框架,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斗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任佳丽[4](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四字格”的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一书介绍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念以及国内各项方针政策,这本书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且对中国的外宣传播意义重大,因此对其进行英译研究十分重要。这本书包含了很多中国特色词汇,其中包括较多的“四字格”。“四字格”具有结构严谨、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的特点。准确地翻译这些“四字格”有助于增强外国读者对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念及中国政治事务的了解。通过查阅文献,该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英译研究有词汇、语句、语篇、文本风格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四字格”的英译研究较少。其次,这些英译研究大都是在生态翻译学、关联理论、阐释学、顺应论等视角下进行的研究,对这本书从目的论视角下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系统探究这本书中“四字格”的英译情况。根据整理所查文献,该研究首先对“四字格”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分类进行阐释,并结合前人对相关政论文中“四字格”的分类以及这本书中“四字格”的特点,对该书中的“四字格”进行分类,将它们分成四类,分别是“成语类四字格”、“约定俗称类四字格”、“政论类四字格”和“连珠四字格”。其次,根据这些定义和分类,对该书中的“四字格”进行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然后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英译本中找出与这些“四字格”相对应的英译表达,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语料。最后,在目的论特别是其三原则的指导下,对这四种类型“四字格”的翻译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策略分析。通过研究表明:(1)目的论特别是其三原则适用于探究该书中“四字格”的英译。翻译“四字格”时,译者需要注意“四字格”翻译的完整性、准确性、可读性,目标语读者对“四字格”的接受程度以及目标语和源语之间的忠实程度,这些因素符合目的论三原则,这也说明了目的论三原则能很好的指导该书中“四字格”的英译。(2)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四字格”的英译所用到的翻译策略有阐释、扩展、转换、删减、合并、对应,此外译者还用到了多种翻译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多使用于“连珠四字格”的翻译。同一个四字格或同一组“四字格”在文中出现多次,所使用到的翻译策略有相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情况,选用哪种翻译策略取决于“四字格”的特点及其所在的文本环境及译者的翻译目的。(3)词汇本身可以传递中华文化,这本书中“四字格”的翻译研究有利于中国的外宣传播且有助于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加深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加强各国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互学互鉴。
汤素娥[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由春桥[6](2020)在《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影响下,价值观交锋日益激烈,道德滑坡和道德困境愈加突出和明显,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一些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的今天,大力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已经是一项时不我待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前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孙中山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德育观点和主张,当前整理和分析孙中山的德育思想,并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为辅,以孙中山德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孙中山文献的研究,同时运用计量分析,用可视化的手段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理清学理脉络,认真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初步归纳和凝练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说”。本文总结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深远影响,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结合当前德育建设的实际,阐明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远大志向、求学首在立志、根据国情立志、立志有大作为、立志重在实践;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爱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培育爱国人才、凝聚爱国力量;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即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吸收“平等、博爱、互助”;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兴趣”之心、培养“独立”之心、培养“冒险”之心、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培养“勇气”和“决心”;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集体精神”、恪守“行为正大”、遵守“公共规范”。当前,孙中山德育思想还远远没有过时,在当前全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贾晓凌[7](2014)在《DF研究院组织价值观外显行为预测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它是一种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由组织内部的绝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企业内部的所有成员达到一种共识。它对组织维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维系组织良好运行状态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也是组织发展方向的指向标,间接决定了组织的命运。培育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存在发展的要求,是组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DF研究院是集地震资料数据处理、地质解释、油藏开发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单位,拥有八个二级单位,分布在总部及国内外各靠前探区。近年来,研究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目前研究院1970年后出生的青年科技人员(以下简称70后)有919人,占员工总数的54.3%。学历高、思想活跃的青年人已经成为研究院科技才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和科研生产的主力军。价值观是任何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成功的企业经常是因为他们的职工对组织价值的确认、信奉和实践。所以,形成共同的组织价值观对企业的良好发展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选取2010年中石油DF研究院青年科技人才(年龄为1970年后即40岁以下)相关调查样本826人作为被试,主要测验《组织价值观》和《员工职业行为》。采用美国SPSS13.0软件做统计分析,主要方法有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等;采用美国AMOS7.0软件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采用MBA管理学和HR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验证实验假设:组织价值观的各类外显职业行为,通过假设、实证、分析、验证、讨论,最后得出创新性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DF研究院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组织价值观构建及其相关职业行为培养的工作建议。本实证分析取得了DF研究院组织价值观与员工职业行为的相关主要结论:1、“科学求真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18项(政策觉悟、爱岗敬业;效忠之心、权力导向、主动导向、责任导向、自信资本、希望资本、智慧潜质;统筹技能、应用技能、分析技能、外语技能、求新能力、专业深度;绩效激励、心身投入、精细理财等)。2、“团队取向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17项(大局意识、政策觉悟、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效忠之心、责任导向、自信资本、希望资本、智慧潜质、情商潜质;发展高度、求新能力、应用技能、分析技能、协调技能;心身投入、绩效激励等)。3、“绩效取向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15项(职业理想、进取奉献;效忠之心、希望资本、智慧潜质、情商潜质、创造潜质、沉浸潜质;求新能力、前瞻能力、分析技能、外语技能、协调技能;心身投入、绩效所得)。4、“敬业取向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14项(职业理想、大局意识、进取奉献;效忠之心、自信资本、希望资本、智慧潜质、情商潜质、沉浸潜质;求新能力、前瞻能力、分析技能;质量控制、绩效所得等)。5、“客户取向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20项(理想信念、政策觉悟、进取奉献;效忠之心、完美之心、责任导向、自信资本、希望资本、智慧潜质、情商潜质;专业高度、求新能力、应用技能、分析技能、外语技能、应变技能、组织技能;质量控制、绩效激励、绩效所得等)。6、“创新发展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23项(职业理想、政策觉悟、进取奉献;效忠之心、完美之心、成就与责任导向、自信与韧性资本、智慧情商与沉浸潜质;知识深度、发展高度、求新能力、洞察能力、应用技能、分析技能、应变技能、组织技能;心身投入、绩效成果、绩效激励、绩效所得)。7、“社会责任价值观”与员工相匹配的职业行为16项(职业理想、进取奉献;完美之心、利他之心、主动导向、责任导向、希望资本、韧性资本、智慧潜质、沉浸潜质;求新能力、应用技能等;心身投入、绩效激励、绩效所得等)。8、组织价值观体现了员工职业行为的核心特质(如以“探究精神、钻研能力、协调技能”为核心特质的“科学求真价值观”;以“应变技能、成就导向、技术精度、完美之心、进取奉献、操作技能”为核心特质的“创新发展价值观”。9、研究院员工职业行为具有较高水平的是“动机导向、心理资本、奉献绩效、回报绩效、管理技能、求知能力、心智潜能、专业能力”等,员工职业行为总水平对组织价值观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在30%以上)的是“科学求真、创新发展、客户取向”价值观;其次(贡献率分别在25-29%)是“敬业取向、绩效取向、团队取向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以上研究成果,为DF研究院科技型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研究参数和指导。
本刊编写组[8](2014)在《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迎来了"开门红"。全党振奋,人民高兴,给国际社会也留下了积极、美好的印象,增添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民众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开局漂亮,且步履稳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
本报讯[9](2012)在《政务要讯》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表扬省外销售浙货突出贡献市场的通报(浙政发〔2012〕76号)。通报指出,省外浙商市场是浙江市场走向全国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浙货销售、拓展市场空间、培育浙商主体、反哺浙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在销售浙货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省外浙商市场。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引领省外浙商市场提升发
柴承宗[10](2012)在《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不仅有利于对外介绍我国的相关情况,促进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许多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充分考虑译文的目的与功能。德国功能主义打破了历来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主张在目标文本中实现译文的功能与目的。本文将从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出发,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探索其翻译原则和方法。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不同的翻译目的和预期功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换言之,译文的目的与预期功能是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总结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其中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做了分析,指出影响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语言、文化和译者主观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标准,同时,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纲要。最后提出了功能主义翻译三原则(目的原则、忠诚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并以此指导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认为,通过语言素材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主张译者灵活采用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2)政府工作报告的功能主义翻译策略对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再接再厉 不断进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接再厉 不断进取(论文提纲范文)
(1)AI软件同传质量评估与错误分析 ——以抗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
1.3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pretation |
2.1.1 Research Statu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Interpretation |
2.1.2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2.2 Quality Assessment of Interpretation |
2.2.1 Studies of Translatio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
2.2.2 Studies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
2.2.3 Studies of Machine Interpret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
2.3 Error Analysis |
2.3.1 Purpose of Error Analysis |
2.3.2 Studies of Error Analysis |
Chapter Three EXPERIMENTAL METHODS |
3.1 Source Text |
3.1.1 Feature of the Source Text |
3.1.2 Sampling of the Source Text |
3.2 Sampling of the Target Text Translated by AI Interpreting Application |
3.2.1 Sampling of the target text interpreted by“Tencent’s Mr.Translator” |
3.2.2 Sampling of the target text Interpreted by“Youdao Translator” |
3.3 Sampling of the Target Text Interpreted by Interpreters |
3.4 Methods of Quality Assessment |
Chapter Fou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
4.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
4.1.1 Accuracy of Speech Recognition |
4.1.2 Segmentation of Sentences |
4.2 Error Analysis |
4.2.1 Lexical Errors |
4.2.1.1 Interpreting of Numbers |
4.2.1.2 Interpreting of the Chinese Four-character idioms |
4.2.1.3 Interpreting of the Vocabula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
4.2.1.4 Interpreting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4.2.1.5 Interpreting of Medical Terms |
4.2.2 Syntactic Errors |
4.2.2.1 Interpreting of Proverbs |
4.2.2.2 Interpreting of Quotations |
4.3 Discus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Result of Analysis |
5.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I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5.3 Enlightenment of AI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5.4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Interpreted by Human Interpreter |
AppendixⅢ The Target Text Interpreted by Tencent Mr.Translator |
AppendixⅣ The Target Text Interpreted by Youdao Translator |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研究概述 |
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简介 |
二 译本简介 |
(一)外语译本 |
(二)少数民族语言译本 |
三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翻译研究 |
一 汉维熟语的界定 |
(一)汉语熟语 |
(三)维吾尔语熟语 |
(四)熟语的特点 |
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翻译 |
(一)成语 |
(二)惯用语 |
(三)歇后语 |
(四)谚语 |
(五)俗语 |
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维吾尔语译本中熟语的对照分析 |
(一)书面色彩浓厚的熟语 |
(二)口语色彩浓厚的熟语 |
第三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熟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
一 翻译原则 |
(一)忠实性原则 |
(二)通顺性原则 |
(三)一致性原则 |
二 熟语的翻译方法 |
(一)成语的翻译方法 |
(二)惯用语的翻译方法 |
(三)谚语的翻译方法 |
(四)俗语的翻译方法 |
第四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熟语翻译技巧 |
一 加词法 |
二 减词法 |
三 引申法 |
四 替代法 |
五 词序调整法 |
第五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维吾尔文译本的商榷 |
一 译本的优点 |
二 译本发现的问题 |
(一)一词多译 |
(三)漏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熟语汉维翻译对应表 |
附录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熟语汉维翻译对应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
(一) 研究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 党的斗争精神基本内涵的演进 |
(二) 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二、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斗争精神的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
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 |
(一) 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信心的内在要求 |
(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 |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 |
(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
(二)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
三、防范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
(一) 化解国内各种风险的现实需要 |
(二) 化解国内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一)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必然选择 |
(二) 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阻力的必然选择 |
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 |
(一) 抵制西方霸权主义的坚实保障 |
(二) 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坚实保障 |
第三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阻滞因素 |
一、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 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 生活条件的显着改善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构成的主要挑战 |
(一) 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二) 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三、国内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引起的重大考验 |
(一) 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二) 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四、党内突出问题的严峻性造成的严重危害 |
(一) “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二) “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五、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
(一)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二) 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第四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路径选择 |
一、提高政治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
(一)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二)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
(三) 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斗争意识 |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
(二) 加强对“四史”的学习 |
(三)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
三、勇于自我锻造,锤炼斗争意志 |
(一) 培养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
(二) 培养临危不乱的气魄 |
(三) 培养长期斗争的毅力 |
四、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
(一) 善于把握斗争形势 |
(二) 善于掌握斗争规律 |
(三) 善于调整斗争策略 |
五、加强实践淬炼,提升斗争能力 |
(一) 在斗争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 |
(二)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
(三) 在斗争实践中进行自我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目的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四字格”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
2.1.1 Characteristics of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
2.1.2 Influence of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
2.1.3 Studies of English version of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
2.2 Studies of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at home and abroad |
2.2.1 Studies of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at home |
2.2.2 Studies of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abroad |
Chapter Three Studies on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3.1 Definition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3.2 Form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3.3 Characteristics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3.4 Classifications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3.5 Translation study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Chapter Four Skopos Theory |
4.1 Skopos theory |
4.2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
4.3 The influence of skopos theory for translation |
4.4 Applicability of skopos theory on the translation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Chapter Five C-E Translation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in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
5.1 C-E translation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in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
5.1.1 C-E translation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idioms |
5.1.2 C-E translation of conventionalized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5.1.3 C-E translation of policy-related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5.1.4 C-E translation of parallel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
5.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guided by three rules |
5.2.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rule |
5.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herence rule |
5.2.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fidelity rule |
5.3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
AppendixⅡ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MA Program |
(5)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
3.1 劳动价值论 |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
3.2 劳动精神论 |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
3.3 劳动主体论 |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
3.4 劳动关系论 |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内外双重的经济压迫 |
2.1.2 腐朽黑暗的政治统治 |
2.1.3 中西交汇的思想文化 |
2.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 |
2.2.1 孙中山家风及家庭教育 |
2.2.2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 |
2.2.3 西方近代思想道德文化 |
2.2.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
2.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2.3.1 探索阶段(1866-1894) |
2.3.2 确立阶段(1894-1912) |
2.3.3 成熟阶段(1912-1925)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 |
3.1.1 立志就是要有“政治之理想” |
3.1.2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
3.1.3 “立志,要合乎中国国情” |
3.1.4 “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
3.1.5 “立志务求实行” |
3.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 |
3.2.1 爱国就是“谋四万万人之幸福” |
3.2.2 “国是一个大家庭” |
3.2.3 “国民须人人有爱国心” |
3.2.4 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 |
3.2.5 “唤醒国人的爱国精神” |
3.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 |
3.3.1 “恢复固有的道德” |
3.3.2 “提倡新道德” |
3.4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 |
3.4.1 塑造“不可辱的人格” |
3.4.2 用“诚心”去“感化”人 |
3.4.3 救国要有“勇气”和“决心” |
3.4.4 担负“振兴中华的责任心” |
3.4.5 “就自己喜欢的事彻底做去” |
3.5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 |
3.5.1 “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
3.5.2 做人要“行为正大” |
3.5.3 每个团体都要建立“公共规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特征、影响及其局限性 |
4.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民族性 |
4.1.2 时代性 |
4.1.3 兼容性 |
4.1.4 实践性 |
4.1.5 创新性 |
4.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地位及影响 |
4.2.1 在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4.2.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
4.2.3 对后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影响 |
4.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4.3.1 对社会主义理想认识不清 |
4.3.2 过于强调“心力”的作用 |
4.3.3 将“个体自由”与“团体自由”对立起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 |
5.1.1 树立远大志向 |
5.1.2 求学首在立志 |
5.1.3 根据国情立志 |
5.1.4 立志有大作为 |
5.1.5 立志重在实践 |
5.2 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 |
5.2.1 培育爱国精神 |
5.2.2 弘扬家国情怀 |
5.2.3 培养爱国人才 |
5.2.4 凝聚爱国力量 |
5.3 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 |
5.3.3 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
5.3.4 吸收“平等、博爱、互助” |
5.4 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 |
5.4.1 培养“兴趣”之心 |
5.4.2 培养“独立”之心 |
5.4.3 培养“冒险”之心 |
5.4.4 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 |
5.4.5 培养“勇气”和“决心” |
5.5 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 |
5.5.1 树立“集体精神” |
5.5.2 恪守“行为正大” |
5.5.3 遵守“公共规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孙中山先生生平 |
(7)DF研究院组织价值观外显行为预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计划与实施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文化”相关研究 |
2.2 “组织价值观”相关研究 |
2.3 “员工职业行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 |
2.4 石油企业组织价值观与员工职业行为研究课题提出 |
3 方法与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 研究假设与路线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建议 |
4.1 本研究主要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2 本研究核心结论的讨论与分析 |
4.3 本研究成果应用的建议与策略 |
5 结论与不足 |
5.1 本研究结论与创新 |
5.2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
二、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
三、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 |
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
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 |
六、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
七、关于群众路线和改进作风的重要论述 |
八、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
九、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
十、关于外交工作、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 |
后记 |
(10)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German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
2.1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German functionalist theory |
2.2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discussion |
2.2.1 Katharina Reiss: text-typology |
2.2.2 Hans J. Vermeer: skopostheorie |
2.2.3 Justa Holz-Manttari: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
2.2.4 Christiane Nord: function plus loyalty |
2.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
Chapter 3 Survey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and Its C-E Translation from the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
3.1 Introduc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3.1.1 Content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3.1.2 Language style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3.1.3 Rhetoric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3.2 Factors affecting C-E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3.2.1 Linguistic factors |
3.2.2 Cultural factors |
3.2.3 Translator’s personal factors |
3.3 Criteria for C-E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3.3.1 Political correctness |
3.3.2 Accuracy |
3.3.3 Wholeness |
Chapter 4 Functionalist Analysis of C-E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1 Text type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2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2.1 Informativ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2.2 Vocativ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3 Translation brief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3.1 Skopo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translation |
4.3.2 Target text addressees |
4.3.3 Role of the source text analysis |
4.3.4 Time and place of the text reception |
Chapter 5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5.1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from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
5.1.1 Skopos principle |
5.1.2 Loyalty principle |
5.1.3 Coherence principle |
5.2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5.2.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lexical level |
5.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sentential level |
5.2.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discourse level |
5.2.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cultural level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四、再接再厉 不断进取(论文参考文献)
- [1]AI软件同传质量评估与错误分析 ——以抗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例[D]. 王诗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维译研究[D]. 热娜古丽·图尔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D]. 李智利. 扬州大学, 2021(09)
- [4]目的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四字格”的英译研究[D]. 任佳丽. 中北大学, 2020(11)
- [5]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6]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由春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7]DF研究院组织价值观外显行为预测实证研究[D]. 贾晓凌. 西北大学, 2014(09)
- [8]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 本刊编写组. 职业技术, 2014(Z1)
- [9]政务要讯[J]. 本报讯.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29)
- [10]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D]. 柴承宗. 湖南工业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