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坡头地区铁路两侧流沙上人工植被的生态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屈建军,肖建华,韩庆杰,张克存,谢胜波,姚正毅,庞营军,王进昌[1](2021)在《青藏铁路高寒风沙环境特征与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自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修建伊始,沙害问题就是危害铁路正常运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对于高寒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等科学问题亟待研究.通过近年来持续对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环境及防沙工程的系统研究,本文分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危害特征,提出了防治思路与防护体系配置,进而分析了工程实施后的防护效益.通过对青藏铁路风沙灾害特征及其防治的系统总结,填补了高寒区风沙危害防治研究的盲区,更为青藏高原及类似地区铁路工程的风沙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顿耀权,屈建军,康文岩,王涛[2](2021)在《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包兰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其中沙坡头段风沙危害最严重,防护体系对铁路的建设和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区防沙措施及效果、防护体系结构特征、合理宽度设计等方面,总结了60余年来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的研究成果,并指出防护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局部地段土壤水分条件恶化、人工固沙植被退化、防沙措施破损、风蚀"活化斑"现象严重等),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及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防护体系的养护、完善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李云飞,谢婷,石万里,李小军[3](2021)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文中认为以流沙为对照,研究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建植于不同年代(1956、1973和1987年)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有机碳(SOC)矿化过程及其对水分和温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沙区植被恢复显着促进SOC矿化过程,固沙植被建立62 a后, SOC矿化平均速率、最大速率和累积碳释放量分别是流沙的4.12、4.04和4.12倍.植被恢复对SOC矿化的促进作用与水分和温度密切相关, 10%含水质量分数时, SOC矿化平均速率、最大速率和累积碳释放量分别是5%含水质量分数时的1.91、2.27和1.91倍; 25℃时, SOC矿化平均速率、最大速率和累积碳释放量分别是10℃的2.02、3.11和2.02倍.因子分析表明, SOC和全氮是SOC矿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上,植被恢复促进SOC矿化过程及土壤碳周转,降低SOC中可矿化碳的比例,有利于碳的固存,是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卢立强[4](2020)在《栅栏式葵花和玉米秸秆沙障防风固沙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葵花秸秆和玉米秸秆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分析沙障作用下不同高度处风速变化规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探讨葵花秸秆和玉米秸秆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铺设沙障后有效减小地表风速,在10cm处两种沙障的防风效能最为明显;纵向式葵花秸秆沙障的地表粗糙度变化明显,是对照的76.43倍。(2)设置沙障后,沙丘土壤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并且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大,在50~60cm深度处,横向式葵花秸秆沙障土壤含水量出现最大值4.23%。(3)沙障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明显的改良作用,而纵向式葵花秸秆沙障的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均高于其它秸秆沙障。
陈稚玫[5](2020)在《沙漠固沙工程实施后维管束植物与结皮生态关系》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固沙工程实施后维管束植物与结皮相互关系,运用样方调查法,对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维管束植物、结皮的组成、盖度及其组成变化进行研究。发现灌木的高度、盖度会随着固沙工程后的年限增长而减少直至一个平衡的状态,草本植物的数量和高度则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同时结皮厚度也是不断上升的。根据结皮的储水性,当年限上升时结皮厚度越大,就可以供给更多的灌木生长。
吕晓星[6](2014)在《太中银铁路风沙灾害治理措施及防护体系建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中银铁路穿越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沿线分布有高大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沙地,降水相对较少,蒸发强烈,风沙活动频繁且剧烈。太中银铁路在开工建设末期及开通运营之初即遭受了较严重的风沙灾害,亟待治理。太中银铁路穿越风沙灾害的区段年平均气温7.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80mm左右,全年降水的75%集中出现在7、8月份;沿线年平均风速2.8m/s,起沙风速4.46m/s,年平均大风天气49.8d。太中银铁路沿线在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近处沙源、远处沙源、农田沙源、高大流动沙丘、平坦流沙地等沙源形式,危害线路运营安全的主要形式为掩埋防护栏、线路积沙、掩埋排水沟等。太中银铁路沿线沙粒粒径在0.075mm—0.25mm之间,在气流中以跃移为主;干沙层厚度在3.8cm—20cm间变化;东南风对线路的危害较大。太中银铁路沿线气流中的沙物质主要分布在距松散沙面0—10cm的高度范围内;流动沙丘在双主导风向作用下呈往复运动,总体向线路方向逼近,移动速度在0.5cm/d—3.44cm/d之间。太中银铁路沿线以ES、ESS、S三个风向的输沙量最大,应对此三个风向重点防御。针对太中银铁路沿线风沙流活动特点,采用Fluent软件及现场建立试验带的方法研究沿线风沙灾害区段的防护与治理措施。通过Fluent软件模拟分析,太中银铁路沿线复式阻沙栅栏的最优高度为1m,最优疏透度为35%—45%。在太中银铁路沿线建立了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试验带、尼龙格状防沙网试验带及植物固沙试验带并实地监测各种固沙试验带的防风固沙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各种固沙措施试验带均能有效地达到降低风速、固定流沙的预期效果;针对阻沙措施试验带及各固沙措施试验带出现的问题,在太中银铁路梅花井段建立了四种固阻结合试验带,通过实地监测发现,由草方格沙障固沙带与紧密型复式阻沙栅栏形成的沙障紧密式固阻结合带及由尼龙格状防沙网与紧密型复式阻沙栅栏形成的格网紧密式固阻结合带的防风固沙效果较好。针对太中银铁路沿线部分风沙灾害区段沙丘高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在梅花井段沿线实施了四种高大流动沙丘治理措施试验,其中固沙措施与阻沙措施结合的治理方式效果较好。在太中银铁路沿线依据各风沙灾害区段的特点,分别建立了植物单一防护体系、工程单一防护体系及综合防护体系等风沙灾害防护体系,对太中银铁路的安全运营及沿线风沙灾害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与治理作用。
杨丽雯,王大勇[7](2009)在《沙坡头人工植被防护体系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价》文中认为本文将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防护体系防风固沙功能机制分为枝柴栅栏、草方格沙障和人工植被三部分,评价了该体系防风固沙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生态系统每年拦截流沙物质量为2.79×108m3,其中枝柴栅栏拦截1.76×103m3,草方格沙障拦截8.5×105m3,人工固沙植被拦截2.78×108m3.利用机会成本法算出由此而产生的经济价值是5.93×108元.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准确评估沙坡头防护体系服务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丽雯,周海燕,樊恒文,贾晓红,刘立超,李爱霞[8](2009)在《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恢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土壤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化土地的治理与恢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的土壤经过50 a的恢复,已得到显着的发育。结皮及亚表土层厚度随固沙年代的增加而增大,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多,土壤容重降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流动风沙土已发育成为钙积旱成土。本文探讨了降尘、生物土壤结皮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恢复的影响,分析土壤发育与人工植被演替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方向。
阿力木江[9](2009)在《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有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沙漠面积和约43.30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是我国沙质荒漠化(以下简称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新疆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防治区划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科学指导沙区的防沙治沙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了一些这方面或类似这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也已有一些工作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域的划分有所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略或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新疆的专门的、较详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尚未见到。本文针对新疆沙质荒漠化成因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在科学分析新疆沙漠化发生条件和发展现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着,为便于成果应用,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为定量(或半定量)反映这些差异以便于划区,经过分析和对比筛选,并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选取了沙尘天气指数(由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扬沙日数合并后分级生成)、土地覆被指数(由土地覆被类型和大地貌类型合并后赋指生成)、植被盖度指数(由NDVI值分级生成)、大风指数(由年大风日数分级生成)、海拔高程指数(由海拔高程分级生成)等五项因子作为三级区划的指标。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这些指数通过指数和法模型生成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根据综合评级指数及主导因子的差异,并参考自然地理单元界线、(非山地区)雨养植被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县域人口总数除以县域耕地、园地与居民点三者面积之和)、人口耕居地比重和(县域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例与县域耕居地占全疆耕居地的比例之和)等辅助因子,划定各三级区划单位及其界线。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论文最后归纳和提出了适用于新疆的生物、非生物防治技术及22项专项和综合性技术与模式,并针对各防治区的具体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的防治技术与模式,主要包括封禁技术、封育技术、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模式、林农间作、特色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等。
张文军[10](2008)在《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在治理和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植被,也培育了大量的沙区生物质资源。近年来,人工植被出现了大面积退化和死亡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人工植被效益的持续发挥。因此,加强人工植被的管理与利用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目前在科尔沁沙地广泛应用的活沙障治理流动沙丘形成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植被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植被和土壤的恢复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全面掌握其动态规律和恢复效应,为活沙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制定科学的活沙障植被管理与利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得出如下结论:(1)在流动沙丘上建植黄柳(Salix gordejevi)+羊柴(Hedysarum fruticosum)的网格(4×4m)式植物活沙障,能够收到良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形成的沙障群落3a时间植被盖度就可达到24.7%,沙丘处于半固定状态;4a~7a的植被盖度可达到40%~70%,沙丘处于固定状态;3a~7a群落的植物种达到6~10种,生物量(鲜重)达到221.6~531.1kg/m2;5a~7a群落的地表凋落物盖度达到了26%~49%,现存生物量达到了105.9~340.9g/m2。(2)沙障群落在发育初期(4a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由建植沙障时人工引入群落的黄柳和羊柴垂直混交构成了群落的网格式水平结构,障间植物分布极少。随着群落的演替,在4a~5a群落中由于羊柴更新苗的出现和草本植物的入侵,障间小群落迅速发育,群落具有多种层片和多层垂直结构,并由网格状水平结构向沙障网格与“障间小群落”交互均衡分布的水平结构演变,植被得到了全面的恢复。黄柳和羊柴在群落中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障间小群落的发育形成,导致群落结构质的变化。灌木层片、半灌木层片和“半灌木更新层片”(主要物种)位于沙障群落中不同的水平空间上,其盖度和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重叠较少,任何一方的波动对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3)4a~5a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剧烈,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立枯生物量,半灌木层片(羊柴)的盖度和生物量也大幅下降,群落开始进入衰退阶段。表明群落一方面向着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复杂化的方向演替,另一方面群落处于不稳定的发育阶段。(4)沙障群落土壤种子库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复,3a~7a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为3~6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种子密度为33~694粒/m2,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似性,7a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和种子密度的水平低于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土壤种子库的水平。(5)沙障群落根系生物量迅速恢复,3a~7a群落根系生物量达到49.31~230.88g/m2;根系生物量结构中,细根比普遍较高,为0.5394~0.8145,反映出根系生长比较旺盛,土壤的环境条件相对适宜;细根比的垂直分布总体上呈浅层化的趋势,有利于对沙区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不同层片植物根系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间不同,并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土壤养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持群落的稳定性。(6)随着沙障群落的发育演替,土壤理化性状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表现为土壤表层(0~5cm)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增加,0~50cm土层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非毛管孔隙度升高,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等。(7)随着沙障群落的进展演替,土壤向着旱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期间对照的土壤含水率为3.19%,3a~7a群落含水率逐渐下降,至7a群落下降为1.9%,下降了40.44%。(8)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建植活沙障时在物种选择上要注重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稳定的物种,并将其配置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在建植黄柳+羊柴网格式活沙障时,应当将黄柳布设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9)按照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恢复机制制定科学的人工群落经营管理措施,对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及其效益的持续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沙坡头地区铁路两侧流沙上人工植被的生态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坡头地区铁路两侧流沙上人工植被的生态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铁路高寒风沙环境特征与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风沙活动特征与风沙危害方式 |
2.1 干旱少雨、旱风同季、海拔高、风速大 |
2.2 风水两相侵蚀营力时空交错叠加 |
2.3 地表冻融交替、抗风蚀能力差 |
2.4 路基对风沙的扰动作用 |
3 基于移动风洞的不同海拔风沙运动特征野外实验 |
4 防护思路与防护体系配置 |
5 防护效益分析 |
5.1 高立式大方格沙障防护效益 |
5.2 阻沙栅栏防护效益 |
5.3 石方格防护效益 |
5.4 主要沙害路段防沙体系的防护效益 |
6 总结与展望 |
(2)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研究现状 |
1.1 防沙措施及效果 |
1.1.1 高立式阻沙栅栏 |
1.1.2 草方格沙障 |
1.1.3 植物固沙措施 |
1.2 防护体系结构配置与防护宽度 |
1.3 防护体系整体功能 |
2 防护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 |
2.1 生态环境脆弱 |
2.2 土壤水分条件恶化,人工固沙植被退化 |
2.3 风沙危害严重 |
3 展望 |
(3)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OC矿化速率 |
2.2 SOC矿化碳累积释放量 |
2.3 SOC矿化模拟 |
2.4 环境因子对SOC矿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栅栏式葵花和玉米秸秆沙障防风固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程防沙技术研究进展 |
1.3.2 机械沙障的研究现状 |
1.3.3 带状沙障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类型 |
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3 土壤与植被特征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沙障材料简介 |
3.2 沙障设置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4.1 风速测定 |
3.4.2 防风效能的计算 |
3.4.3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计算 |
3.4.4 风速廓线的确定 |
3.4.5 沙障破损率的测定 |
3.4.6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4.7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3.5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玉米秸秆与葵花秸秆沙障对风速的影响 |
4.1.1 同种材料不同配置方式沙障的防风效能 |
4.1.2 相同配置方式不同材料沙障的防风效能 |
4.1.3 玉米秸秆与葵花秸秆沙障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
4.1.4 玉米秸秆与葵花秸秆沙障的风速廓线 |
4.2 玉米秸秆与葵花秸秆沙障破损率的比较 |
4.3 玉米秸秆与葵花秸秆沙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3.1 沙障材料及配置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2 沙障材料及配置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3.3 沙障材料及配置方式对土壤粒径的影响 |
4.4 玉米秸秆与葵花秸秆沙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
4.4.1 玉米秸秆沙障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4.4.2 葵花秸秆沙障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4.4.3 玉米秸秆沙障土壤全量N、P、K比较 |
4.4.4 葵花秸秆沙障土壤全量N、P、K比较 |
4.4.5 横向式沙障土壤全量N、P、K比较 |
4.4.6 纵向式沙障土壤全量N、P、K比较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类型沙障的防风效能 |
5.1.2 不同类型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沙漠固沙工程实施后维管束植物与结皮生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语 |
(6)太中银铁路风沙灾害治理措施及防护体系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风沙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风沙灾害治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风沙灾害治理研究现状 |
1.3 国内铁路风沙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
1.3.1 工程固沙措施 |
1.3.2 化学固沙措施 |
1.3.3 植物固沙措施 |
1.3.4 综合防治措施 |
1.4 国内铁路风沙灾害治理模式剖析 |
1.4.1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灾害防护体系 |
1.4.2 干武铁路石峡子段铁路风沙灾害防护体系 |
1.4.3 兰新铁路玉门段风沙灾害防护体系 |
1.4.4 青藏铁路柯柯—格尔木段风沙灾害防护体系 |
2 太中银铁路沿线风沙灾害及植被调查 |
2.1 太中银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特点 |
2.2 铁路沿线气候及水文特征 |
2.3 铁路沿线风沙灾害调查 |
2.3.1 风沙灾害产生的原因调查 |
2.3.2 太中银铁路沿线沙源调查 |
2.3.3 太中银铁路沿线风沙灾害形式调查 |
2.4 太中银铁路沿线植被调查 |
3 太中银铁路沿线风沙流活动规律研究 |
3.1 沙粒粒径范围 |
3.2 平坦流沙区干沙层厚度 |
3.3 主害风向及起沙风速研究 |
3.4 风沙流结构 |
3.5 沙丘移动特点及速度 |
3.6 输沙量 |
4 太中银铁路沿线风沙灾害治理措施研究 |
4.1 治理原则 |
4.2 治理措施研究 |
4.2.1 阻沙措施研究 |
4.2.2 固沙措施研究 |
4.2.3 固阻结合措施研究 |
4.2.4 植物治沙措施研究 |
4.2.5 高大流动沙丘治理措施研究 |
5 太中银铁路沿线风沙灾害防护体系建立 |
5.1 植物单一防护体系 |
5.2 工程单一防护体系 |
5.3 综合防护体系 |
5.3.1 草方格沙障与植物措施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
5.3.2 格状防沙网与植物措施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
5.3.3 前阻后固、固阻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沙坡头人工植被防护体系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植被防护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
2 人工植被防护体系防风固沙功能分析 |
2.1 草方格沙障 |
2.2 枝柴沙障 |
2.3 人工植被 |
3 人工植被防护体系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价 |
3.1 物质量评价 |
3.2 价值量评价 |
4 讨论 |
(8)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恢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固沙植被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
2 土壤恢复研究进展 |
2.1 降尘 |
2.2 生物土壤结皮 |
2.3 微生物 |
3 土壤恢复对人工植被演替的影响 |
4 小结与展望 |
(9)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第二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
3.1 已有的相关工作简介 |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
第四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
4.1.1 指导思想 |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区划成果表格 |
附录 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国内外防沙治沙简史回顾 |
3 防沙治沙研究综述 |
3.1 防沙治沙基本概念 |
3.2 防沙治沙基本理论 |
3.2.1 风沙运动理论 |
3.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防沙治沙基本技术 |
3.3.1 流沙固定技术 |
3.3.2 沙地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
3.3.3 沙地人工植被的重建技术 |
3.4 防沙治沙基本模式 |
3.5 植物活沙障技术及其相关研究 |
3.5.1 植物活沙障技术 |
3.5.2 相关研究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自然特征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地貌特征 |
4.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4.1.4 水资源特征 |
4.1.5 土壤特征 |
4.1.6 植被特征 |
4.2 土地沙漠化概况 |
4.2.1 土地沙漠化动态 |
4.2.2 土地沙漠化影响因素 |
4.2.3 土地沙漠化防治概况 |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地选取 |
5.3.2 植被学调查与取样 |
5.3.3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状分析 |
5.3.4 土壤种子库取样与分析 |
5.3.5 根系取样与分析 |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 |
6.1 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 |
6.1.1 群落植物种组成及其变化 |
6.1.2 群落物种的科属组成及其变化 |
6.1.3 群落物种的生活型组成及其变化 |
6.1.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 |
6.1.5 小结 |
6.2 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6.2.1 群落的物种结构及其变化 |
6.2.2 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变化 |
6.2.3 群落的层片结构及其变化 |
6.2.4 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动态变化 |
6.2.5 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变化 |
6.2.6 小结 |
6.3 群落土壤种子库及其动态变化 |
6.3.1 土壤种子库的植物种类组成与变化 |
6.3.2 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及其变化 |
6.3.3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 |
6.3.4 小结 |
6.4 群落根系及其动态变化 |
6.4.1 根系生物量结构与动态 |
6.4.2 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动态 |
6.4.3 小结 |
7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 |
7.1 土壤物理性状变化 |
7.1.1 土壤机械组成及其变化 |
7.1.2 土壤容重、孔隙度及持水率动态变化 |
7.1.3 土壤含水量及其动态变化 |
7.2 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
7.2.1 土壤速效氮含量与变化 |
7.2.2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变化 |
7.2.3 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变化 |
7.2.4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变化 |
7.2.5 土壤pH值及其动态变化 |
7.3 小结 |
8 结论、讨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
8.1.2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
8.2 讨论 |
8.3 建议 |
8.4 本研究特色之处 |
9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沙坡头地区铁路两侧流沙上人工植被的生态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铁路高寒风沙环境特征与防治技术[J]. 屈建军,肖建华,韩庆杰,张克存,谢胜波,姚正毅,庞营军,王进昌.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1(09)
- [2]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研究综述[J]. 顿耀权,屈建军,康文岩,王涛. 中国沙漠, 2021(03)
- [3]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李云飞,谢婷,石万里,李小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4]栅栏式葵花和玉米秸秆沙障防风固沙效应研究[D]. 卢立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沙漠固沙工程实施后维管束植物与结皮生态关系[J]. 陈稚玫.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6)
- [6]太中银铁路风沙灾害治理措施及防护体系建立研究[D]. 吕晓星.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7]沙坡头人工植被防护体系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价[J]. 杨丽雯,王大勇.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8]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恢复研究进展[J]. 杨丽雯,周海燕,樊恒文,贾晓红,刘立超,李爱霞. 中国沙漠, 2009(06)
- [9]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 阿力木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10]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D]. 张文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