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勘单位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

开展地勘单位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

一、开展地勘单位队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凌颖[1](2017)在《地勘类事业单位薪酬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地勘局A大队为例》文中提出事业单位属于政府的公共部门,与行政机关相比较,事业单位主要为公共事业服务,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经营从中获取利润。但与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事业单位获取的利润,必须上缴国库,不能在单位内部分配。因此,一方面事业单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其复杂的身份和管理模式导致的机制僵化、效率低下等弊端,很大程度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趋于成熟,改革原有事业单位体系中不适应发展的部分成为发展的重头戏,历次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趋向于围绕市场化和以人事制度作为着重点,这其中,薪酬制度的优化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通过建立现代化科学的薪酬制度,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人事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使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此带动事业单位全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完成事业单位从“国家人”向“市场人”身份的转变,已成为当今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地勘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地质找矿及与其相关的经济建设任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地勘单位也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前行,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道路。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地勘类事业单位一共经历了四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和一次工资结构调整,通过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由于目前科学完善的薪酬体系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仍是新生事物,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地勘单位对工资分配的自主权有限,很难灵活的通过分配制度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其次,薪酬水平与市场同行存在一定距离,尤其是高学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同行差距更大,长此以往,人才流失是必然结果;最后是传统单一的薪酬制度,虽然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和一次结构调整,地勘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的构成中,固定部分执行全国统一标准,浮动部分中的津补贴执行地区标准,仅绩效工资一项根据单位的考核结果发放使职工收入与业绩考核关联不大,缺乏激励效果。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对江西省某地勘类事业单位A大队薪酬改革制度进行调查研究,深度剖析A大队目前薪酬体系及其优缺点,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际、国内相关成熟的设计方法、体系和案例,寻求科学有效的优化方案。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与薪酬相关的概念综述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江西省地勘类事业单位薪酬改革历史与难题,通过每次薪酬制度改革的研究,找到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以便寻求解决的思路。第四部分为A大队的薪酬体系的介绍。首先对A大队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对A大队当前执行薪酬体系进行分析,找到A大队当前薪酬体系中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为其他单位的经验借鉴。只有多参考其他单位薪酬改革中方法和经验,才能更好总结出适合本单位薪酬改革的道路。第六部分为A大队薪酬体系优化设计。这一部分结合现代薪酬管理设计理念与A大队实际情况,提出薪酬优化思路:首先要优化工资结构,拉大机关和一线业务部门的收入差距;其次要根据市场薪酬水平优化工资水平,让收入达到当前市场一般标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地勘行业注入活力。

刘筱笛[2](2015)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以A地质队为例》文中指出内部控制对各类经济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防范和保障作用。与企业相比,国内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其经济业务较为单纯。近些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规范。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进一步提高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然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漏洞,这也导致近年来事业单位不断出现各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现象。这些问题的不断凸显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限制了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优化,也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出台发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公益服务这三个类别。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类别的事业单位又细分为公益一类和二类。在分类改革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面临着执行效率、资源配置、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同时,相比无经营收入、日常经费和服务性收入均纳入国家财政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而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在分类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背景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不足的理论背景,从当前分类改革的新形势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面临的突出的内部控制问题入手,突出研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问题;以安徽省A地质队(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真实剖析其相关会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剖析其内部控制问题并进行优化方案设计。本文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丰富成果,同时对研究解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过程中出现的内部控制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政策体系的协调配套、推进事业单位积极稳妥改革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和现实借鉴。研究体系安排为五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有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第四部分以A地质队为例,基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背景和A地质队内部控制现状,在分析A地质队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及对策措施。最后是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曾健[3](2015)在《广东地勘事业单位经营业绩绩效审计现状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结合笔者10多年参与对下属单位地勘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经营业绩绩效审计的经历,从审计角度,结合目前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汇总并深入剖析了广东省地勘单位经营业绩绩效审计现状包括主要采取的绩效审计方式、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进一步加强广东地勘事业单位经营业绩绩效审计的建议。

肖君[4](2014)在《浅谈地勘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文中提出内部审计是当前地勘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市场经济的必经阶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完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形式下,我们一方面完善内部审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保护国有资产,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本文分析了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并针对如何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李利宏[5](2014)在《煤矿产权结构与资源型村庄治理 ——基于山西五村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对实现社会良好治理至关重要。山西是中国煤炭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资源优势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又形成地质灾害、生态破坏、贫富分化加大、社会矛盾加剧等资源诅咒。以往政府和学者主要关注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生产安全和利益分配等问题,而较为忽视煤炭开采的负外部性造成的资源型村庄农民负担的加重和村庄治理危机的加剧。我们急需研究资源型村庄这种独特的治理景观,以提高对政治社会风险的预见性。论文采取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产权政治学为视角,运用实证研究与横向比较、类型分析的方法,从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产权这三种煤矿产权结构出发,对山西五个典型的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及其绩效进行分析。本研究的时段是从1990年代中期村办集体煤矿改制以来一直到现在。1990年代中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点,当时乡镇企业大范围改制,村办集体煤矿同样如此,出现了村办煤矿集体经营与个人承包并重的产权结构,也出现了私人买断煤矿的个体产权结构。论文研究五个资源型村庄在煤矿产权变革进程中因其不同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导致的不同发展道路,旨在揭示产权变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及导致的农民利益的变化。全文除导论与结论外,共分三章,按照煤矿产权结构(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产权)对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影响来架构全篇。第一章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国有产权与村庄治理的关联。研究发现,村企关系模式与村庄治理关系密切。当保护型村治精英以集体利益为重,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与国有煤矿进行有理有据的谈判,且村庄能够为煤矿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时,就能促使国有煤矿与村庄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并依托国有煤矿为村庄发展提供恰当的支持,促进村庄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发展;当存在谋利型村治精英时,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激励、监督国有煤矿负责人,这种村治精英就会与谋利型的国有煤矿负责人合谋,侵害村民权益,进而引发村民上访,最终使村庄陷入治理困境。第二章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集体产权与村庄治理的关联。研究发现,在煤矿产权制度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决定村庄集体产权结构发挥效用的关键在于保护型村治精英主导与村民民主参与的互动。反之,如果村治精英沦为谋利型村治精英,村庄公共权力成为其谋利手段,村民民主参与又流于形式,将会导致集体产权无法发挥效用,进而损害村民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村庄陷于混乱的无发展局面;第三章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个体产权与村庄治理的关联。研究发现,与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结构相比,个体产权的煤矿一般不利于村庄治理,因为其占有和使用权的私有性质决定了煤矿主会占有煤矿生产的全部收益,对村庄公共产品的提供来源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烈与否而非制度约束。这种模式下的村庄集体经济薄弱、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煤矿主暴富和村民贫困的巨大反差虽然不会引发村民强烈不满,但它会加剧村庄阶层分化、降低村庄凝聚力、增加村民集体行动的难度,使村庄治理遭遇严重挑战。当然,如果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公共产品时,可以延缓村庄的衰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论文提出如下结论:一是产权结构同村庄治理具有比较密切的内在关系,但是产权结构不是决定治理模式与治理绩效的根本因素。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状态和治理绩效是多种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产权结构不可能单方面发挥作用,甚至不可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国家意志力(制度、政策、权力)、经营者的价值偏好和地方本土性社会资源等发挥作用;二是产权结构有效发挥作用是村庄善治的基础;三是与国有产权和个体产权相比,集体产权结构更有利于村庄治理。

晁世光[6](2013)在《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运行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国土资源部门成为了违法违纪案件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内部监督因其自觉性、直接性、广泛性和经常性,较外部监督更加有效。因此,国土资源部门的内部监督尤为重要。本文将青海省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看做一个系统,对其内部监督效果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行政部门的内部监督进行了一般概述,介绍了内部监督的概念、特征及内部监督相关理论。其次结合日常工作实际,阐述了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机构建设情况,并从勤廉履职教育、制度建设和执行、监督检查、治庸问责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近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概况。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制度执行、机构建设、监督检查、学习教育、问责惩处五个方面分别探讨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运行效果存在的不足。认为,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内部监督力量薄弱、基层国土部门对下级单位监督乏力、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勤廉履职教育效果不佳、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偏软。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制度执行;二是加强内部监督机构建设;三是加强基层国土部门对下级单位的监管力度;四是深化对基层国土部门的勤廉履职教育;五是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王飞,王英男[7](2012)在《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探讨》文中提出地勘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审计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地勘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地勘事业单位在审计实践中涉及了绩效审计的内容,但在实际开展的审计过程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建议:(1)提高认识,不断总结,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试点面和试点内容;(2)与时俱进,加强绩效审计立法工作,完善审计法律体系;(3)进一步建立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4)大力加强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5)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现代化技术利用的水平和能力。

张新明[8](2009)在《浅谈纪检监察工作对构建和谐地勘单位的作用》文中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和谐地勘单位,促进社会和谐,地勘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发挥职能作用。本文就地勘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在构建和谐地勘单位中发挥作用,从以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发挥惩防并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韩继深,曹发伟[9](2008)在《建立和完善地勘单位经营者业绩考核的探讨》文中提出在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新形势下,加快地勘经济发展,提高地勘单位竞争力,是事关地勘队伍生死存亡的大事。而加快地勘经济发展,重点在领导,关键在一把手。党的十

孙英男[10](2004)在《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地质勘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地质勘查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仍然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地质勘查单位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改革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对地质勘查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摘自国办发[2003]76号文件)。我国国有地勘企业的改革到了不改不行的关键时刻。因此,本文从地勘企业的制度创新模式研究入手,试图解决我国地勘企业改革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本文认为,地勘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地勘企业的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改革的切入点应从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中的根本问题体制和机制入手,来解决我国地勘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为方便起见,研究范围只限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地勘局,技术范围主要是固体矿产勘查部分,同时,以黑龙江省地勘局为范例进行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合黑龙江省地勘局地勘企业发展、可操作性强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模型,为研究对象及各行业和部门所属地勘企业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以便加速推进我国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同时,为其他生产性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理论和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现状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利用国内外企业制度创新理论和成果,建立了黑龙江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并提出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建立的措施和建议。通过改革,地勘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探索企业化道路已初见成效。但是,也存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也有少数地勘企业仍在等待、观望,总是强调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改变现状,不充分利用政策积极深化改革,这样只会贻误时机,损害广大地质勘查工作者的利益。地勘企业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主要是吃“皇粮”的思想根深蒂固,市场意识滞后。队伍技术老化、设备装备技术落后。经济规模不大,分散不集中,缺乏资金,竞争力不强,历史的包袱沉重。同时,由于地勘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形成了许多固有的特点和弊端,严重制约了地勘经济的发展。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地勘企业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WP=16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的外在需要,也是地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地勘企业主动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这是地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的最终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地勘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应从各自基本条件和内外部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适宜的企业模式。黑龙江省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选择途径是组建企业集团公司(以省地勘局为单元), 母公司由原地勘局机关为基础组建。通过对黑龙江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预见,地勘企业集团是地勘企业最终完成企业化改造的基本平台,是地勘产业期望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此外,我们还不得不重视地勘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表现出的强烈的特殊性。这种现实决定了国内外企业集团组建和发展的经验对其明显缺乏可借鉴意义。所以,地勘企业集团组建和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无疑非常突出。因此,调动全行业经济研究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地勘企业集团大厦的建设献计献策,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有关部门、地勘企事业单位及各级各类学术团体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构建了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基本框架,并提出保证模式建立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本文主要成果及应用价值和意义:1、本文建立了黑龙江省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从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建立的战略目标设计、建立方式、模式类型、多元化经营、制度保证、创新主体的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黑龙江地勘企业集团角色转换和使命等,首次系统地作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和探索。2、在模式类型、多元化经营、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3、在分析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本文首次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4、首次提出政府应保证地勘企业在矿业权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的新的理论观点,并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与矿业权市场运行新模式。5、首次构建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可供选择的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基本框架。6、提出为保证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建立应注意的六个问题和六条建议。这些成果能够为国家、政府、地勘企业提供政策等参考依据;为直接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地勘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对于完善我国地勘企业管理体制,提出政策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预期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研究与中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实践的探索中,得出适合我国地勘企

二、开展地勘单位队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地勘单位队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地勘类事业单位薪酬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地勘局A大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薪酬
        2.1.2 薪酬体系的划分
    2.2 激励基础理论
        2.2.1 激励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2.2.4 公平理论
        2.2.5 绩效工资理论基础
3. 江西省地勘类事业单位薪酬改革概况
    3.1 事业单位历史沿革
    3.2 地勘类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
        3.2.1 薪酬制度历史沿革
        3.2.2 当前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3 江西省地勘类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概况
4. 江西省地矿局A大队薪酬体系现状
    4.1 江西省地矿局A大队简介
        4.1.1 A大队经营内容
        4.1.2 A大队组织结构
        4.1.3 A大队职工结构
        4.1.4 A大队绩效考核体系
    4.2 A大队薪酬体系
        4.2.1 岗位工资
        4.2.2 薪级工资
        4.2.3 绩效工资
        4.2.4 不纳入绩效工资的项目
    4.3 A大队职工各类人员薪酬体系总体分析
        4.3.1 职工薪酬水平比较
        4.3.2 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5. 经验借鉴
    5.1 江西省地勘局B大队薪酬改革经验借鉴
        5.1.1 B大队基本情况概述
        5.1.2 B大队完善薪酬改革原则
        5.1.3 B大队完善薪酬改革的具体做法
    5.2 C企业薪酬改革经验借鉴
        5.2.1 C企业基本情况
        5.2.2 C企业职工结构
        5.2.3 C企业薪酬优化设计目标
        5.2.4 C企业薪酬优化设计实施步骤
6. 优化A大队薪酬体系的建议
    6.1 薪酬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原则
        6.1.1 薪酬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6.1.2 薪酬体系优化的原则
    6.2 薪酬体系优化思路
        6.2.1 薪酬设计的范围
        6.2.2 绩效考核体系的具体应用
    6.3 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6.3.1 工作分析优化
        6.3.2 工作评价
    6.4 薪酬调查结果及分析
        6.4.1 薪酬调查
        6.4.2 薪酬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6.5 薪酬调查的实际应用
        6.5.1 薪酬等级划分
        6.5.2 薪酬结构再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以A地质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事业单位的概念及演化
        2.1.2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概念
        2.1.3 内部控制的概念
        2.1.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和特点
        2.1.5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法规
    2.2 理论基础
        2.2.1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2.2.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3 A地质队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A地质队的基本情况
    3.2 A地质队内部控制现状
        3.2.1 内部环境
        3.2.2 风险评估
        3.2.3 控制活动
        3.2.4 信息与沟通
        3.2.5 内部监督
    3.3 A地质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3.1 内部环境不佳
        3.3.2 缺乏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
        3.3.3 主要控制活动存在诸多隐患
        3.3.4 沟通不畅且不重视有用信息的收集
        3.3.5 内部监督缺失
4 完善A地质队内部控制的措施
    4.1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4.1.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4.1.2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4.2 建立完整风险评估体系
    4.3 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的关键环节
        4.3.1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能动作用
        4.3.2 严格收支管理,实行授权审批
        4.3.3 明确采购程序,加强采购监督
        4.3.4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防范资产流失
        4.3.5 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
    4.4 注重信息传递与安全
    4.5 强化内部监督
        4.5.1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4.5.2 优化评价和激励机制
5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及不足
        5.2.1 可能的创新点
        5.2.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浅谈地勘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部审计现状
    (一)领导不够重视
    (二)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
    (三)技术手段落后,内审范围面比较狭窄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未做到定期培训
二、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领导对内部审计加强重视
    (二)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三)创新审计方法,拓宽审计范围
    (四)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培训
三、加强内部审计是发展的客观要求

(5)煤矿产权结构与资源型村庄治理 ——基于山西五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困惑
        (一) 产权与治理的相关研究
        (二) 资源与治理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论
    三、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四、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 煤矿产权结构
        (二) 资源型村庄治理
    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资料来源
        (三) 个案简介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国有产权与资源型村庄治理
    1.1 村企合作与资源型村庄善治
        1.1.1 保护型村治精英促进村企合作
        1.1.2 民主制度确保村庄公共权力规范运行
        1.1.3 利益共享巩固村企合作
        1.1.4 村企合作带动资源型村庄善治
    1.2 村企合谋与资源型村庄失序
        1.2.1 谋利型村治精英引发村企合谋
        1.2.2 民主机制缺失加剧村庄公共权力异化
        1.2.3 国有煤矿负责人的谋利行为加剧村企合谋
        1.2.4 村企合谋引致资源型村庄失序
    1.3 国有产权与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关联
        1.3.1 互惠共赢是村企合作和村庄善治的基础
        1.3.2 国有煤矿负责人的价值偏好引发村企合作或合谋
        1.3.3 保护型村治精英是村企合作和村庄善治的关键
        1.3.4 村民民主参与是村庄善治的制度保障
    1.4 小结
第二章 集体产权与资源型村庄治理
    2.1 集体产权发挥效用与资源型村庄全面发展
        2.1.1 保护型村治精英促发集体产权发挥效用
        2.1.2 民主参与确保集体产权发挥效用
        2.1.3 集体经济壮大与村民共同富裕
        2.1.4 农民合作与村庄凝聚力的提升
    2.2 集体产权运转失效与资源型村庄衰败
        2.2.1 谋利型村治精英引致集体产权运转失效
        2.2.2 围绕公共资源的权力争夺
        2.2.3 公共财产的个人占有
        2.2.4 村民无奈下的抗争
        2.2.5 资源型村庄走向全面的衰败
    2.3 集体产权与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关联
        2.3.1 集体产权发挥效用是资源型村庄善治的核心
        2.3.2 保护型村治精英是集体产权发挥效用的关键
        2.3.3 民主机制是集体产权发挥效用的制度保障
    2.4 小结
第三章 个体产权与资源型村庄治理
    3.1 多方因素促成个体产权
        3.1.1 国家政策允许
        3.1.2 政企合谋
        3.1.3 村治精英默许
        3.1.4 本地特有市场环境
    3.2 个体产权引发公共权力的蜕变
        3.2.1 从“道义本位”到“利益本位”
        3.2.2 民主制度的缺失加剧公共权力的蜕变
        3.2.3 个体煤矿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3 村庄治理遭遇严重挑战
        3.3.1 村庄贫富差距悬殊
        3.3.2 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3.3.3 农民处于分散的无组织状态
    3.4 个体产权与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关联
        3.4.1 个体产权容易导致贫富悬殊
        3.4.2 个体产权容易引发村庄失序
        3.4.3 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延缓村庄衰败
    3.5 小结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一) 多元治理主体的交互作用是产权结构发挥效用的前提
        (二) 产权结构有效发挥作用是资源型村庄善治的基础
        (三) 集体产权结构更有利于资源型村庄治理
    二 政策建议
        (一) 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机制
        (二) 建立产权结构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运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内部监督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行政监督
        2.1.2 内部监督
        2.1.3 内部监督的特征
    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权力制衡理论
    2.4 公共选择理论
第3章 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现状分析
    3.1 监督机构建设情况
    3.2 内部监督工作措施
        3.2.1 勤廉履职教育方面
        3.2.2 制度建设方面
        3.2.3 监督检查方面
        3.2.4 治庸问责方面
    3.3 违法违纪案件发生情况
第4章 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内部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
    4.2 内部监督力量薄弱
    4.3 基层国土部门对下级单位监督乏力
    4.4 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勤廉履职教育效果不佳
    4.5 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偏软
第5章 对策建议
    5.1 强化内部监督制度执行
        5.1.1 切实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5.1.2 严格执行土地和矿业权出让、转让等制度
        5.1.3 落实审计监督制度
        5.1.4 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
    5.2 加强内部监督机构建设
        5.2.1 构建内部监督机构网络
        5.2.2 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
    5.3 加强基层国土部门对下级单位的的监管力度
    5.4 深化对基层国土部门的勤廉履职教育
        5.4.1 强化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接受监督的意识
        5.4.2 强化基层勤廉履职教育培训
    5.5 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土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一览表
附录二: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一览表

(7)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绩效审计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 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
3 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主要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4 进一步加强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认识, 不断总结, 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试点面和试点内容
    4.2 与时俱进, 加强绩效审计立法工作, 完善审计法律体系
    4.3 进一步建立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
    4.4 大力加强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
    4.5 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现代化技术利用的水平和能力

(8)浅谈纪检监察工作对构建和谐地勘单位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纪检监察工作为构建和谐地勘单位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二、纪检监察工作为构建和谐地勘发挥效能监察作用
三、纪检监察工作为构建和谐地勘发挥惩防并举作用
    1. 建立反腐倡廉责任制, 明确地勘单位党政负责人的第一责任。
    2. 建立旨在规范地勘单位负责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组织监督制度。
    3. 制定对地勘单位生产经营重点部
    4. 实行地勘单位厂 (队) 务公开制度。

(10)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国有地勘企业界定
        一、 国有地勘企业的由来
        二、 国有地勘企业的界定
    第二节 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一、 创新基本涵义
        二、 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概念
        三、 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分析
        四、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五、 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状
    第一节 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理论述评
        一、 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简介
        二、 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状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状
        一、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二、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认识过程
        三、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总体思路
        四、 国有企业改革总体现状与方向
        五、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改革现状
        一、 属地化管理后地勘企业队伍行政隶属关系逐渐理顺
        二、 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逐步形成,国家地勘费投入比重不断下降
        三、 地勘投资明显向西部倾斜,国家地勘费投入在西部逐年增高
        四、 全行业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人员和工作量均有大幅度下降
        五、 2002年我国地质勘查综合分析
        六、 地质勘查市场体系建设
    第三节 问题与困境
第四章 我国云南、浙江、安徽三省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总体评价
        一、 云南模式
        二、 浙江模式
        三、 安徽模式
    第二节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三种模式共性问题述评
        二、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三种模式差异性评价
        三、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选择具有特殊性
第五章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模式
    第一节 黑龙江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现状
        一、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
        二、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的背景
        三、 黑龙江省地勘局的基本情况分析
        四、 黑龙江省地勘局成立以来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五、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
    第二节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黑龙江省地勘局制度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二、 黑龙江省地勘局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第三节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一、 选择的必要性
        二、 选择的可行性
        三、 模式构架
    第四节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模式配套政策措施
        一、 战略目标设计
        二、 建立方式
        三、 模式类型
        四、 多元化经营
        五、 制度保证
        六、 创新主体的培养
        七、 指标体系的构建
        八、 黑龙江省地勘企业集团角色转换和使命
第六章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基本框架
        一、 地质勘查公司组建
        二、 地勘单位转为企业模式选择
    第二节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加快地勘企业改制步伐
        二、 重视改革的创新和规范操作
        三、 搞好资产重组、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 向社会全方位开放
        五、 剥离现有社会服务职能
        六、 正确认识和运用职工下岗、分流、地勘企业“关停并转”与撤消机制
    第三节 几点建议
        一、 要理性认识地勘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 要正确处理事业牌子和企业化经营的关系
        三、 政府应帮助地勘企业消化富余人员
        四、 政府应在资金上给地勘企业以具体支持
        五、 政府的各项政策必须有利于地勘企业实现企业化经营
        六、 政府应保证地勘企业在矿业权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附录:1、中国大陆成矿域划分与地勘企业地理位置分布图及通讯录
    2 、黑龙江省地勘局地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3 、黑龙江省地勘局各年度拨款、经营收入情况表
    4 、黑龙江省地勘局1998-2001年经费(全口径)支出情况表
    5 、黑龙江省原地矿部所属地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6 、中国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历史沿革

四、开展地勘单位队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勘类事业单位薪酬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地勘局A大队为例[D]. 凌颖.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3)
  • [2]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以A地质队为例[D]. 刘筱笛. 安徽财经大学, 2015(02)
  • [3]广东地勘事业单位经营业绩绩效审计现状与发展[J]. 曾健. 时代金融, 2015(12)
  • [4]浅谈地勘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J]. 肖君. 财经界, 2014(33)
  • [5]煤矿产权结构与资源型村庄治理 ——基于山西五村的调查[D]. 李利宏. 山西大学, 2014(12)
  • [6]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运行效果研究[D]. 晁世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7]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探讨[J]. 王飞,王英男.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2(12)
  • [8]浅谈纪检监察工作对构建和谐地勘单位的作用[J]. 张新明. 管理观察, 2009(15)
  • [9]建立和完善地勘单位经营者业绩考核的探讨[J]. 韩继深,曹发伟. 中国煤炭地质, 2008(S2)
  • [10]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 孙英男. 吉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开展地勘单位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