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地区101个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龙[1](2021)在《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与耐药性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分析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毒力以及耐药情况,本试验对采集样品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和PCR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玻板凝集试验鉴定菌株的血清型,用PCR方法进行分离株的毒力、耐药基因的检测,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分离株抗生素的检测。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菌株的分离鉴定:本试验对2019~2020年河北省采集的225份病死鸡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81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80.44%(181/225),其中2019年的135份样品共分离出105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77.78%(105/135),2020年90份样品共分离出76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84.44%(76/90)。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对2018年实验室保存的105株大肠杆菌及2019~2020年分离鉴定的181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2018年菌株以O1、O2、O78、O142血清型为主,分别占比20.95%、15.24%、13.33%、11.43%;2019年菌株以O26、O1、O18、O78血清型为主,分别占比18.10%、14.29%、12.38%、9.52%;2020年菌株以O78、O2、O1血清型为主,分别占比22.37%、17.11%、14.47%。三年以O1、O78、O2血清型为主,总检出率分别为16.78%、14.34%、12.94%。2.毒力基因及致病性检测:对2018~2020年的286株大肠杆菌采用PCR方法进行20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共检测到16种毒力基因,总检出率为80%,其中2018年以iut A、Iss、fim C、omp T、hly F毒力基因为主,检出率为71.43%~92.38%,而iut B、ast A、Vat、tsh的检出率较低,在29.52%~47.62%;2019年以iut A、iro N、hly F、omp T、Iss、fim C、Ecs3703毒力基因为主,检出率为83.81%~96.19%,而Vat、colv、iut B、fyu A的检出率较低,在7.62%~48.57%;2020年以hly F、iuc D、Iss、omp T、fim C、iut A、Ecs3737毒力基因为主,检出率为77.63%~100%,而Vat、iut B、colv的检出率较低,在2.63%~42.11%。三年以hly F、omp T、fim C、Iss、iut A为主,检出率为86.36%~89.86%。而pap C、sfa、Ler、eae A毒力基因连续三年未检出。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攻毒组的雏鸡发病率为100%,不同组的雏鸡死亡率为60%~100%,总死亡率高达91.82%。3.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耐药表型检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的286株大肠杆菌对2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具有严重的多重交叉耐药情况。其中2018年的大肠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土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拉啶、阿莫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为72.38%~98.10%,而对头孢噻呋、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15.24%~39.05%;2019年的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土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林可霉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为70.48%~99.05%,而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24.76%~38.10%;2020年的大肠杆菌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替米考星、磺胺二甲氧嘧啶、青霉素、土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的耐药率为84.21%~98.68%,而对大观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9.21%~36.84%。而头孢曲松、替米考星、磺胺二甲氧嘧啶、林可霉素这四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长,变化最明显的是替米考星,耐药率直线上升,从2018年的38.10%增加到2020年的98.68%。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连续三年的耐药率均低于40%。对2018~2020年的286株大肠杆菌的40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018年以CTX-M、sul-2、aad A1、gyr B、Tet(C)耐药基因为主,检出率为75.24%~87.62%;2019年以sul-2、aad A1、gyr B、gyr A、par C耐药基因为主,检出率在75.24%~96.19%;2020年的oqx A、gyr A、par C检出率高达100%,Oxa-5、Str B、gyr B、sul-2、aad A1检出率在78.95%以上。其中gyr B、aad A1、gyr A、par C、sul-2三年的总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5.66%、85.31%、84.62%、81.12%、79.37%。
黄萃[2](2020)在《江西猪源致病性ETEC耐药性与耐药性消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传染性病原菌,给目前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抗生素的应用使ETEC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本试验对江西地区3个猪场的105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PCR鉴定及测序分析,最终分离得到90株大肠杆菌。根据Gen Bank中ETEC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Tb、LT、K88和K99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双重PCR检测方法,检测出40株ETEC,其中K88检出率最高(34.44%),说明江西地区ETEC主要流行的毒力因子为K88;选取携带不同毒力基因的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ETEC分离株均有致病性,且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选取18种抗生素对ETEC进行药敏试验,并对bla TEM、Sul1、tetA和qnrA等14种耐药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3个猪场的ETEC耐药情况严重,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高达100%,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的耐药率达80%以上;且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谱在9耐~18耐,其中14耐所占比例最大。在14种耐药基因中,共检测出11种耐药基因,其中bla TEM、TetA和Tet C基因检出率最高(100%),其次为Flo R、Sul2、aac(3’)-Ⅱ、ant(3’)-Ⅰ、qnr A、qnr B、qnr S和bla CTX-M基因,而bla SHV、Tet B和Sul1基因未检出。说明江西地区以bla TEM、TetA和Tet C基因为主要流行的耐药因子。选用10种中药对6株ETEC耐药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五味子、乌梅和五倍子对ETEC的抑菌效果较好。用影印培养法对ETEC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耐药性消除效果为五味子>五倍子>乌梅。比较菌株耐药性消除前后的变化发现,中药作用后的ETEC质粒条带出现丢失;3种中药的消除子对不同的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菌株的TetA基因经五倍子和乌梅作用后均被消除,经五味子作用后部分被消除,而Tet C基因均未被消除,表明3种中药对耐药基因的消除效果存在差异。本试验获得了江西地区猪源ETEC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的基本流行情况,研究了中药对耐四环素类致病性ETEC的消除作用,为指导江西地区猪源ETEC的临床用药以及耐药性的解决提供了有效依据。
周磊[3](2020)在《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肠杆菌(E.coli)是猪群中很多疾病,包括新仔猪腹泻、断奶仔猪腹泻、败血症、多发性浆膜炎、乳房炎、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是一组不同种类的E.coli,不仅可正常定植于肠道,而且能侵入引起菌血症,并诱发败血症或局部肠道外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心内膜炎等。近年来,规模猪场着重加强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的防控,却忽视了由猪源Ex PEC引起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从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日益显着。目前,关于Ex PCE的研究报道多聚焦于禽和人源上。为有效防控猪源Ex PEC对猪群健康产生的危害,开展猪源Ex PEC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解和掌握这些猪源Ex PEC的病原学特征、毒力与致病性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感受性等意义显着,研究结果可为后续Ex PEC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本研究对象源自某集团公司养殖场的172头病猪,发病猪至少包含高热、咳喘、关节肿大、皮肤发绀、败血症、脑膜炎等临床症状中的一种。试验内容:(1)采集病猪肠道外组织接种麦康凯培养基(MAC)作细菌分离培养,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鉴定为肠外E.coli后,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确定为Ex PEC。(2)对猪源Ex PEC分离菌,依次采用5%脱纤维绵羊血和脱纤维兔血琼脂平板进行体外溶血性试验,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O抗原血清型鉴定,PCR技术进行系统进化群相关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相关基因和28个Ex PEC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22种药物敏感性试验,96孔微量板法进行生物膜(BF)形成能力测定以及累计法对部分代表菌株进行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3)应用统计软件SPSS 25.0对猪源Ex PEC分离菌系统进化群与毒力基因及BF形成与耐药性、毒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172头病猪中有33头分离出Ex PEC,分离率为19.2%,分离菌共计54株,其中19株(35.2%)分离自肺脏。(2)54株Ex PEC均呈γ溶血。分离菌中40株为O38(74.1%)、8株O127(14.9%)、O11和O93均2株(各占3.7%)、2株未定型(3.7%)。分离菌中44株为系统进化B2群(81.5%)、D群和B1群均2株(各占9.3%)。分离菌共呈现31种ST型,其中ST648和ST10均5株(各占9.3%),ST410和ST101均4株(各占7.4%)。分离菌中omp A、ibe A、fim H、tra T、foc D、pap A、iro N、iut A、iuc D、cva C、tsh、kps MTⅡ、iss和omp T基因出现的频率超过50%,其中omp A检测率为100%,其次是ibe A(96.3%),未检测到cnf1。54株Ex PEC均为多重耐药,51株耐10种以上(94.4%),呈现46种耐药谱,以PEN+AMX+AMP+CFZ+CA+CRO+STR+GEN+RAN+AMK+TE+DX+TMP+SXT的构成比最大(10.9%)。38株分离菌形成BF,成膜阳性率70.4%(38/54),其中7株(13.0%)成膜力强(3+)、3株(5.6%)成膜力中等(2+)、28株(51.9%)成膜力弱(1+)。分离菌中8株代表菌的LD50在7.9×109CFU/m L~6.3×106CFU/m L,其中AHshou18-4和AHshou18-8的LD50分别为6.3×106CFU/m L和7.9×106CFU/m L,均属于高致病性菌株。(3)分离菌BF形成与头孢氨苄耐药性呈正相关,成膜力(1+)菌与未成膜(-)菌的LD50值之间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Ex PEC分离率为19.2%,猪群中感染较普遍,肺脏是其主要感染部位。分离株均呈γ溶血,溶血性特征除与溶血素基因表达关联外,可能也同分离菌来自感染症的不同类型有关。分离株O抗原血清型以O38为优势,目前尚无见报道,源自不同感染症类型、不同动物、同一动物不同地区的Ex PEC优势血清型不同。分离株以B2群为主,系统进化群呈动态变化,强致病性Ex PEC有逐渐增多的趋势。omp A和ibe A为高度流行的毒力基因,猪源Ex PEC的致病与生存力越来越强。31种ST型中以ST10和ST648最多,呈现遗传多样性,且在分子上与人、禽Ex PEC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遗传背景和来源。分离株BF阳性率为70.4%,以成膜力(1+)为主,BF的成膜率和成膜力与菌株生存的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耐药谱复杂多样,BF形成与对头孢氨苄的耐药性呈正相关。成膜力(1+)菌与未成膜(-)菌的LD50值之间差异不显着。
汪强荣[4](2020)在《新疆第二师腹泻仔鹿粪中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鹿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形成僵鹿,严重时会引起仔鹿死亡。大肠杆菌传播迅速,一旦发病,该病传播迅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兽医临床主要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由于抗生素的长时间不规范使用,细菌在药物压力下就产生了耐药菌。由于使用的抗生素不同,不同地域、不同鹿场的细菌耐药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治疗前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可在药物选择和预防、控制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试验主要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规模较大的一个种鹿场腹泻仔鹿的肛拭子,对腹泻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等内容。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种鹿场采集的腹泻仔鹿的肛拭子用细菌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微量生化管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等鉴定方式。105份仔鹿腹泻肛拭子中检测出携带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62株。毒力基因的检测。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种鹿场共采集105份仔鹿腹泻粪便样本,共分离到65株大肠杆菌;采用常规PCR方法,对大肠杆菌毒力岛(ETT2,eaeA,sepA,ler,irp2,h1yA)、毒素(afaD-8,estA,estB,Stx1,Stx2,LT-I,LT-II,EAST1)、粘附素(K88,K99,987p,F1,F41,F17,F18,saa,CS31A,afaE-8)编码基因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抗原基因,总共26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总共检测出携带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62株。在分离的62株分离株中,有96.8%(60株)的分离株携带至少一种粘附素基因,其中以F1(60/62)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F17(13/62),CS31A(4/62),afaE-8(2/62),K88(1/62)。没有检测到K99、F41、F18、987P和saa基因;62株分离株中至少携带一种毒素,其中以ETT2(59/62)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irp2(12/62),eaeA(7/62),LT-II(5/62),hlyA(5/62),ler(4/62);H7抗原检出11株。没有检测到LT-I、O157、Stx1、Stx2、EAST1、aFaD8和Sep。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法,选取兽医临床上常用的19种抗生素对6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克林霉素、麦迪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85.5%、80.6%和79.0%;分离株对氟苯尼考和头孢哌酮很敏感,敏感率为100%。部分耐药基因的PCR扩增。通过PCR方法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的部分已经研究报道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喹诺酮类检测了gyrA、gyrB、parC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25.8%、95.2%;氯霉素类的代表基因主要是floR基因和clma基因,floR基因的阳性结果为8.1%,clma基因的阳性结果为3.2%;磺胺类的代表基因主要是Sul2基因,Sul2基因的阳性结果为29.2%;氨基糖苷类代表基因主要是Aph(3’)和aadA基因,阳性结果分别为14.5%和12.9%;四环素类代表基因主要是tet(B)基因,阳性结果为6.5%;β-内酰胺类代表基因主要是blaTEM和blaCTX基因,阳性结果分别为30.6%和29.0%。采用简便易行的理化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鹿场内致仔鹿腹泻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初步掌握该地区内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快速诊治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
顾晓晓[5](2020)在《新疆部分地区牛、羊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危害世界养殖业三大细菌病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由E.coli引起的感染和流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新疆是牛羊养殖大省,牛羊E.coli病时有发生,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了了解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牛、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的流行情况和生物学特征,从疑似由E.coli引起死亡的牛和绵羊的病料中分离病原,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群、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以及携带的毒力因子和生物被膜(Biofilm,BF)的形成能力分析,对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及耐药质粒的传递性进行了研究。方法:(1)无菌采集2015-2019年期间新疆部分地区疑似E.coli病患病牛和绵羊的肝脏、脾脏、肺脏、心脏、脑和淋巴结等组织,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技术结合细菌生化鉴定系统以及16S rRNA扩增鉴定病原,通过小鼠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PCR法对ExPEC特殊毒力因子进行检测,采用多重PCR的方法测定分离株的系统发育群,玻片凝集法确定血清型及特定基因测序法鉴定MLST。(2)采用PCR基因扩增法分析分离菌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96孔微量板法分析其产生BF的能力及形成的最佳时间。(3)采用纸片法对分离株进行26种抗生素药物的耐药表型的检测,分析其常见的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从分离株中提取携带β-内酰胺类基因的耐药质粒,转入空白E.coli DH5α中,进行质粒耐药传递特性的检测和分析。结果:(1)从新疆部分地区2015-2019年间疑似E.coli感染的患病牛和绵羊的肝脏、脾脏、肺脏、心脏、脑和淋巴结等组织中分离鉴定132株E.coli,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通过特殊基因检测确定为ExPEC;依据携带毒力因子特点,分离株分属7个系统进化发育群,其中A和B1群为主要优势群;共鉴定出22个不同的血清群,以O101(26株),O154(14株)和O65(8株)为主;MLST将分离株分为15个不同的ST型,ST10是最普遍的序列类型,占分离株的18.4%(7/38),依次是ST23,为13.2%(5/38),ST457,为10.5%(4/38)。(2)在分离株中curli菌毛crl基因检出率最高,达到97.4%,其次是溶血素hlyE,检出率为94.69%;系统分群B2群携带的毒力因子基因相对较多;132株分离株中有105株(79.5%)细菌具有产生BF的能力,其中有15株(11.4%)为强成膜株,28株(21.2%)为中成膜株和62株(47%)为弱成膜株。BF从6 h开始形成,36 h左右时BF的形态趋于完整直至顶峰,之后BF网状结构逐渐解离,72h左右时BF的结构消散。(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最常见对头孢拉定(81.2%),链霉素(76.9%),庆大霉素(71.6%)和恩诺沙星(64.6%)的耐药率较高。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a检出率最高,为62.12%;β-内酰胺类中blaTEM检出率最高,为72.73%;四环素类中tetA的检出率最高,为75%;喹诺酮类gyrA检出率最高,为98.28%,磺胺类sul2的检出率最高为75%;分离株中最多携带15种耐药基因,最少携带2种。结论:新疆部分地区牛、羊源ExPEC多属于A和B1群,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丰富,分离株携带丰富的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率普遍,多数能产生明显的BF。这些情况使新疆地区E.coli病的防治愈加困难。
王俊丽[6](2020)在《鸡源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文中提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一种可以感染鸡、火鸡等禽类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的病原菌,其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给国内外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长期以来,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长期、不科学的使用,导致APEC耐药性增强,且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类感染细菌、真菌、支原体、蓝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烈性噬菌体的强裂解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给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从山东地区采集的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只肝脏病料或粪便、养殖场污水等样品中,分离、纯化出鸡源大肠杆菌及噬菌体。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毒力基因分布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宿主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及大肠杆菌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采集山东省聊城、潍坊和烟台地区养鸡场病料、粪便及污水等500份样品,分别接种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生化试验观察其生化特性,并采用PCR方法对其进一步鉴定;了解本地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特点,采用凝集试验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的测定。共分离到364株鸡源大肠杆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在364株鸡源大肠杆菌中,有251株可以确定其血清型,定型率为68.96%,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78(9.34%)、O1(7.42%)、O35(5.77%)、O2(4.67%)、O8(6.37%)、O15(4.40%)、O26(2.47%)、O76(2.20%)、O14(1.92%)、O127(1.92%)。毒力基因分布及致病性试验。为了掌握本地区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对分离菌株进行了yijp、fim C等18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选取部分大肠杆菌进行鸡胚攻毒试验,以研究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对鸡源大肠杆菌常见的18种毒力基因进行鉴定,yijp、fim C、mat、omp A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未检测到neu C基因,其中携带5~9种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最为普遍,占总数的69.78%;鸡胚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的数量与鸡胚的死亡率呈正相关。从病死鸡脏器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具致病性的菌株中血清型O78的菌株致病性最强,其次为O2血清型菌株。同一血清型、携带不同毒力基因菌株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除O15外,其他血清型皆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分离的195株鸡源大肠杆菌为宿主菌,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大肠杆菌的噬菌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进一步研究其温度稳定性、p 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最佳保存温度等生物学特性。分离鸡源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共155株,PLCF1噬菌体在电镜下呈现多面体立体结构,平面观察头部大致呈长六角形,长径约为120 nm,横径约为120 nm,无明显尾部结构。对两株形态差异较大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噬菌体效价可达109以上,在温度40℃以内可以保持较高的活性,最佳p H值为7,PLCF1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PLCF72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可以看出PLCF1的裂解性能强于PLCF72;噬菌体的短期保存可以选择4℃、-20℃,长期保存则-80℃条件最为适宜。噬菌体的宿主谱及覆盖率。对分离到的噬菌体用双层平板点滴法,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通过对宿主谱的分析,选取噬菌体科学组合制成噬菌体混合制剂,用双层平板点滴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鸡源大肠杆菌覆盖率的进行筛查。83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对282株大肠杆菌菌株的宿主谱,裂解率可达78.01%,其中能裂解含宿主菌在内10株以上的噬菌体有49株,占所有噬菌体的59.04%。筛选组合宿主谱覆盖最广的10株噬菌体组成噬菌体的混合制剂Pmix,其对本实验室保存携带最多毒力基因的100株大肠杆菌的裂解率为62%,对全国各地不同地区随机采集100株大肠杆菌裂解率为41%。
俞赵荣[7](2019)在《安徽部分地区APEC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毒力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是感染家禽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危害极大,数年来给家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究APEC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系统发育群、耐药性和遗传变异的关系,并寻找潜在毒力基因与菌株耐药性的相关性,统计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把握其流行分布及发展动态,为进一步研究安徽部分地区APEC致病机制及其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为疾病的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16S rRNA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分析鉴定,从具有典型“包心包肝”症状的发病家禽中分离出80株APEC。本研究对80株APEC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和系统进化群分析,结果显示15种毒力基因中有12种可以检出,每株菌株可同时携带1~10种毒力基因,说明毒力基因广泛流行分布于APEC菌株中,并以毒力基因不同组合模式协同致病,携带papC+iutA+iss+iroN+tsh+icuD+vat+irp2+cvaC这 9 种毒力基因组合的菌株可能会使致病力增强。系统进化群分析发现安徽部分地区分离的APEC中以A群菌株数最多,检出率高于50%,为主要优势群。本研究为了探究APEC菌株毒力基因数量、系统进化群、血清型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选取A1(fimH、papC、iutA、iss、iroN、tsh、icuD vat、irp2、cvaC)属于B2毒力群和01血清型、A72(fimH)属于A共生群和非01、02、078血清型,比较致病性之间的差异,发现毒力基因数量、系统进化群、血清型与致病力强弱之间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APEC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情况,对安徽部分地区分离的80株APEC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PEC对多西环素、磺胺异恶唑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6.25%、92.5%、78.75%。其中有78株APEC表现为多重耐药,耐4种及4种以上的菌株比例达到82.5%,耐药现象相当普遍。4大类的12种耐药基因均有检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arC为当前最为流行的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5%和78%,磺胺类耐药基因sul Ⅱ的检出率最高为56.25%,其次sul Ⅲ检出率为32.5%,sul Ⅰ的检出率最低为22.5%,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ompCA的检测率较低仅为37.5%。氨基糖苷类的耐药基因ant(3")、aac(3)-Ⅱ、aac(6’)-Ib的检出率分别为36.25%、30%和20%,占主导地位,而rmtB的检出率最低,仅为3.75%,部分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呈正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为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还为APEC临床诊断、用药提供参考。
李玉军[8](2019)在《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耐药分析和MLST分子分型及其致病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沙门菌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人能够通过食入沙门菌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感染沙门菌。沙门菌在人和动物之间的循环感染通常称为沙门菌循环,这种循环感染关系复杂,野禽也是这种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野禽中沙门菌的分布情况,与家禽中沙门菌的关联度研究对家禽业和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的携带情况、耐药情况、MLST分子分型情况及代表菌株的致病性,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理论依据。一、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为了解野禽中沙门菌的携带情况和耐药情况,于2015-2018年采集华东地区野禽新鲜粪便样品5889份,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并采用多重PCR试验结合玻板凝集试验的方法确定其血清型;利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利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耐药基因岛(SGI)中主要的11个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56株沙门菌,分离率为0.95%。其中,鼠伤寒沙门菌30株(占53.57%),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10株(占17.86%),肠炎沙门菌7株(占12.50%),波斯坦沙门菌5株(占8.93%),猪霍乱沙门菌4株(占7.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唑啉、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利福平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尤其对苯唑西林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00%,多重耐药率达10.71%。携带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blaCMY-2、blaTEM-1-like、blaCTX-M、blaOXA-1-like、sul1、aacC4、Aac(6’)-1b、floR 和tet(G)检出率分别为 42.9%、67.9%、26.8%、5.4%、60.7%、10.7%、48.2%、23.2%和41.1%;blaPSE和blaSHV均未检出。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耐药的表型。以上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野禽携带的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首次从野禽中分离到猪霍乱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二、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分离株的MLST分型PCR扩增沙门菌的7个管家基因,分别是aroC、thrA、purE、dnaN、sucA、hisD和hemD,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MLST分型,结果表明,56株野禽源沙门菌可以分成 7 个 ST 型,分别为 ST808、ST99、ST19、ST1498、ST11、ST314和ST413。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包括多个ST型,包括ST99型、ST19型和ST1498型,肠炎沙门菌、波斯坦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均为单一 ST型,分别为ST11型、ST808型、ST314型和ST413型。猪霍乱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的ST型与猪霍乱沙门菌弱毒疫苗株C500的ST1753不一致,属不同来源。三、猪霍乱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致病性的初步研究挑取单菌落培养,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分离株和疫苗株的生长曲线无显着差异。选取猪霍乱沙门菌(P1、P2)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K1、K2)分离株各2株,猪霍乱沙门菌弱毒疫苗株C500作对照,分别以107、108和109 CFU的剂量腹腔注射攻毒3日龄的SPF鸡,结果显示,5株菌株对SPF鸡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P1组以及K1和K2组的SPF鸡在3天内全部死亡,P2组和C500组的在1×107 CFU剂量组各存活一只。说明P1、K1和K2菌株对SPF鸡的毒力强于P2和C500株。选取P1、K2和C500菌株分别测定SPF鸡和小鼠的LD50,结果显示,在SPF 鸡,K2 和 P1 及 C500 株的 LD50 分别为 9.0 × 1 06 6 CFU、3.0 × 1 05 8 CFU 和 8 × 1 07 5 CFU,说明分离株与疫苗株相比,毒力稍强;在小鼠,3株的LD50分别为3.0×107.5 CFU、9.0×107.6 CFU和8×107.5 CFU,说明分离株对小鼠的毒力与疫苗株相比,毒力差异不显着。病变结果显示,死亡的鸡和小鼠以急性炎症为主。综上所述,野禽中携带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耐药情况与家禽中的比较一致;首次在国内野禽中分离到猪霍乱沙门菌及其孔成道夫生物型,初步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对SPF鸡的致病力强于疫苗株C500;对小鼠的致病性与疫苗株相当,其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黄立[9](2017)在《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鸡大肠杆菌病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对我国养鸡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信阳市疫病检测工程中心(信阳农林学院市级工程中心)对豫南地区主要养鸡集中区的调查,在规模化养鸡场细菌性疾病当中,大肠杆菌发病率一直居于首位。鸡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多,给防治本病增加了难度。因此,开展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分析,对于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涉及到豫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利用优势致病菌株研制多价灭活苗等方面。通过系列研究,进一步弄清楚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状况,必将为豫南地区乃至河南的鸡大肠杆菌病科学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1豫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对于豫南地区送检的164份病鸡样品,经过常规方法培养、纯化及镜检,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PCR鉴定,共分离到鸡大肠杆菌121株,鉴定出88株分离菌株血清型,包括17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是02、078、01、018、026、022,共72株,占总分离株的59.50%。给供试雏鸡接种121株分离菌株后,可见发病症状及剖检病变都与本病特征相符;在121株分离菌株中,有64株高致病性菌株、31株中度致病性菌株、26株低致病性菌株,分别占总试验菌株的52.9%、25.6%、21.5%。2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62株鸡大肠杆菌对18种药物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通过PCR方法扩增I型整合酶基因。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耐药谱型达12种之多;对β-内酰胺类、酚胺醇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土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强力霉素四种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5.2%、87.1%、80.6%、72.6%;I型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87.1%。由此表明,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了解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进而筛选出具有协同抗菌效果的药物组合,为体内试验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苷和小檗碱分别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由此表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抗菌药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4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制备与评价利用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具有地方代表性的O1、O2、O78、O22、O26、O18六种优势血清型菌株,研制鸡大肠杆菌氢氧化铝胶多价灭活苗。免疫攻毒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对各日龄鸡的安全性较好,采用大肠杆菌菌株攻毒,免疫组可获得完全保护,说明该疫苗对大肠杆菌病免疫效果显着。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有效防治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提高豫南地区整体养鸡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红玉[10](2014)在《青岛地区禽源E.coli毒力因子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禽源大肠杆菌(E.coli)作为条件致病菌不仅直接影响养禽业生产,而且其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可随着食物链问接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耐药性和毒力的结合可造成该类细菌引发的疾病更加难以预防和治疗。因此,本研究对2010~2012年青岛地区的249株表观健康禽源E.coli的耐药表型、ESBLs表型与基因型、Ⅰ型与Ⅱ整合子和24种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以及系统进化群分析,探讨了耐药、毒力、系统进化群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了解青岛地区禽源E.coli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流行分布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生产上有效控制此类高毒高耐菌株的流行和传播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PCR法进行了E.coli菌株毒力因子调查与系统进化群分析。结果显示:11种毒力因子的24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毒力因子在青岛地区健康家禽E.coli中广泛分布和流行,且呈组合形式存在并协同发挥致病作用,携带基因组合fimH+iucD+iutA+iroN+iss+vat+colBM+traT的菌株致病力最强;健康家禽中高致病群D群和B2群E.coli菌株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国家;E.coli菌株毒力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系统进化群与其致病能力的强弱有定相关性,但E.coli菌株毒力强弱与毒力基因数量无对应关系。本研究采用MIC法、ESBLs表型筛选和确证法、PCR法进行了产ESBLs健康禽源E.coli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青岛地区健康禽源E.coli菌株耐药严重,12种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6.63%,多重耐药问题突出,多重耐药率高达98.39%;产ESBLs菌株正在流行和传播,检出率高达83.13%,其耐药比非产ESBLs菌株相对严重;CTX-M(100%)和TEM(99.52%)为产ESBLs菌株的流行基因型,而TEM-1、CTX-M-65和CTX-M-55、OXA-1是其优势基因亚型,并首次从健康家禽中检测到CTX-M基因型的同源重组嵌合体CTX-M-123和CTX-M-64。本研究采用PCR法进行了E.coli菌株整合子-基因盒携带分析。结果显示:相比Ⅱ型整合子(46.12%),Ⅰ型整合子(100%)在青岛地区禽源E.coli菌株中更为流行;75.92%的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扩增出6类大小不同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片段范围为1000-2300bp,其中,1000bp片段检出率最高,达55.91%(104/186);1528bp片段最低,仅为1.08%(2/186);7.96%的Ⅱ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仅扩增出2200bp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42.47%的大肠杆菌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基因盒,基因盒以编码甲氧苄啶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dfrA和aadA基因家族为主,其中以aadA22为优势基因盒,其次是dfrA12+orfF+aadA2基因盒;Ⅰ型和Ⅱ型整合子参与多重耐药,但细菌携带的整合子-基因盒与其耐药表型无对应关系。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等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禽源E.coli耐药性与毒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耐药表型、整合子-基因盒与毒力基因、系统进化群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高致病性菌株的多重耐药问题更为突出;不同毒力基因在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中分布存在差异,且ESBLs基因亚型也与系统进化群有一定的相关性,如CTX-M-123和CTX-M-64分别属于高致病群B2群和D群,与以往报道从患病动物检测到同源重组嵌合体CTX-M-123和CTX-M-64的结果相一致。
二、不同地区101个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地区101个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与耐药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鸡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
1.1.1 形态特征 |
1.1.2 培养条件 |
1.1.3 生化特性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
1.5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机制 |
1.5.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1.5.2 大肠杆菌对不同种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
2.2.2 细菌的鉴定 |
2.2.3 E.coli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
2.3 结果 |
2.3.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2.3.2 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
2.3.3 分离菌株的16SrRNA鉴定结果 |
2.3.4 分离菌株血清型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致病性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菌株 |
3.1.2 试验动物 |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株复苏 |
3.2.2 E.coli分离菌株毒力基因的检测 |
3.2.3 E.coli优势血清型代表株的致病性试验 |
3.3 结果 |
3.3.1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3.2 多重毒力基因携带情况 |
3.3.3 致病性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3 药敏纸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液复苏 |
4.2.2 菌液制备 |
4.2.3 药物敏感试验 |
4.2.4 耐药基因检测 |
4.3 结果 |
4.3.1 河北省E.coli分离株的耐药情况 |
4.3.2 不同年份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携带情况 |
4.3.3 河北省E.coli分离株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
4.3.4 河北省E.coli分离株多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
4.3.5 河北省E.coli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耐药性检测分析 |
4.4.2 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
4.4.3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关性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2)江西猪源致病性ETEC耐药性与耐药性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大肠杆菌病 |
1.1 大肠杆菌概述 |
1.2 致病性大肠杆菌 |
1.3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类 |
1.4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
1.5 检测技术 |
1.6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方法 |
2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
2.0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2.1 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2.2 β-内酰胺类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 |
2.3 氨基糖苷类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 |
2.4 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 |
2.5 氯霉素类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 |
2.6 磺胺类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 |
2.7 喹诺酮类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 |
2.8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
3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
3.1 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
3.2 中药对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3.3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
4 选题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猪源ETEC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检测 |
1 材料 |
1.1 参考菌株 |
1.2 病料来源 |
1.3 主要培养基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设备 |
2 方法 |
2.1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2.2 大肠杆菌16SrDNA鉴定 |
2.3 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 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5 分离菌双重PCR的检测与测序分析 |
2.6 小鼠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 不同地区大肠杆菌的分离情况 |
3.3 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4 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5 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6 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4.2 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猪源ETEC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 |
4.4 菌株毒力基因与其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猪源ETEC耐药性的检测与分析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主要培养基 |
1.3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4 主要设备 |
2 方法 |
2.1 药敏试验 |
2.2 耐药基因的检测 |
3 结果 |
3.1 药敏试验结果 |
3.2 40株ETEC分离株多重耐药性分析 |
3.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3.4 耐药基因序列测定情况 |
3.5 14种耐药基因总体检出率 |
3.6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3.7 菌株毒力与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猪源ETEC耐药性分析 |
4.2 ETEC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 |
4.3 菌株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 |
4.4 菌株毒力与耐药性的关系 |
5 小结 |
第四章 中药对猪源ETEC耐药性的消除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主要培养基 |
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
1.4 主要设备 |
2 方法 |
2.1 主要实验材料的制备 |
2.2 中药水煎液对ETEC的抑菌作用 |
2.3 四环素对ETEC的 MIC测定 |
2.4 ETEC对四环素耐药消除剂的筛选 |
2.5 ETEC耐药性的消除 |
2.6 耐药性消除前后菌株的变化 |
3 结果 |
3.1 中药水煎液对ETEC的抑菌作用 |
3.2 四环素对ETEC的 MIC检测结果 |
3.3 ETEC对四环素耐药消除剂的筛选 |
3.4 中药对ETEC的耐药性消除结果 |
3.5 中药作用前后ETEC的质粒检测结果 |
3.6 ETEC耐药性消除前后的耐药表型比较 |
3.7 ETEC耐药性消除前后MIC的比较 |
3.8 ETEC耐药性消除前后耐药基因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
4.2 中药对ETEC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
4.3 中药作用后ETEC质粒条带的变化 |
4.4 中药作用后ETEC耐药表型的变化 |
4.5 中药作用后ETEC的 MIC变化 |
4.6 中药作用后ETEC耐药基因的变化 |
4.7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不足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3)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列表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来源 |
2.1.2 质控菌株 |
2.1.3 大肠杆菌O抗原单因子标准血清 |
2.1.4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2.1.5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
2.1.6 药敏纸片 |
2.1.7 试验动物 |
2.1.8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方法 |
2.2.1 猪源ExPEC的分离鉴定 |
2.2.2 猪源ExPEC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猪源ExPEC分离鉴定结果 |
3.1.1 细菌分离与肠外E.coli鉴定 |
3.1.2 肠外E.coli的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 |
3.2 猪源ExPEC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
3.2.1 ExPEC的溶血性检测结果 |
3.2.2 ExPEC的 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 |
3.2.3 ExPEC的系统进化群鉴定结果 |
3.2.4 ExPEC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
3.2.5 ExPEC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2.6 ExPEC的 LD_(50) 测定结果 |
3.2.7 ExPEC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结果 |
3.2.8 ExPEC的药敏试验结果 |
3.3 猪源ExPEC系统进化群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3.4 猪源ExPEC生物膜形成与耐药性、毒力的相关性 |
3.4.1 BF形成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
3.4.2 BF形成与毒力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猪源ExPEC的分离鉴定与流行现状 |
4.2 猪源ExPEC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4.2.1 溶血性 |
4.2.2 O抗原血清型 |
4.2.3 系统进化群、毒力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 |
4.2.4 生物膜形成与毒力和耐药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新疆第二师腹泻仔鹿粪中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1章 引言 |
1.1 大肠杆菌的一般特征 |
1.2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鹿腹泻病 |
1.3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粘附素(adhesins) |
1.3.2 肠毒素 |
1.3.3 志贺毒素 |
1.3.4 毒力岛ETT2 |
1.3.5 α溶血素(α-haemolysin,hlyA) |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4.1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4.2 耐药性产生机理 |
1.4.3 几大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致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
2.2.3 大肠杆菌形态学鉴定 |
2.2.4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粪便样品分离结果 |
2.3.2 菌落形态与菌体形态观察结果 |
2.3.3 生化鉴定结果 |
2.3.4 16S rRNA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致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种来源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试验阳性菌株 |
3.1.4 实验试剂 |
3.1.5 实验仪器 |
3.1.6 PCR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菌DNA的提取 |
3.2.2 PCR扩增条件的设定 |
3.2.3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3.2.4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回收 |
3.2.5 小鼠致病性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粘附素基因检测结果 |
3.3.2 毒素基因检测结果 |
3.3.3 致病性试验结果 |
3.3.4 毒力基因测序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种来源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1.4 PCR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4.2 试验方法 |
4.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
4.2.2 耐药基因PCR扩增 |
4.3 试验结果 |
4.3.1 药敏试验结果 |
4.3.2 仔鹿大肠杆菌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疆部分地区牛、羊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
2.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
2.1.1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 |
2.1.2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
2.1.3 大肠杆菌的O抗原及血清型 |
2.2 大肠杆菌分型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2.1 系统发育分群 |
2.2.2 多位点序列分型 |
2.3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2.3.1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 |
2.3.2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
2.4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4.1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现状 |
2.4.2 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
2.4.3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试验一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分型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料的采集 |
1.1.2 试验材料 |
1.1.3 主要仪器 |
1.1.4 试验试剂 |
1.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病原菌的分离 |
1.2.2 生化鉴定 |
1.2.3 16 S rRNA序列分析 |
1.2.4 分离株致病性试验 |
1.2.5 分离株特殊毒力因子的检测 |
1.2.6 系统进化分群 |
1.2.7 血清型鉴定 |
1.2.8 多位点序列分型 |
2.结果 |
2.1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2 生化鉴定结果 |
2.3 分离株16S rRNA扩增鉴定 |
2.4 致病性试验结果 |
2.5 分离株特殊毒力因子检测结果 |
2.6 分离株的来源 |
2.7 系统进化分群结果 |
2.8 血清型鉴定结果 |
2.9 多位点序列分析 |
3.讨论 |
3.1 ExPEC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群分析 |
3.2 ExPEC血清型分析 |
3.3 ExPEC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
4.小结 |
试验二 ExPEC毒力因子检测及BF的形成能力的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试验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ExPEC毒力因子的检测 |
1.2.2 BF形成能力及形态结构的观察 |
2.结果 |
2.1 ExPEC毒力因子的检测结果 |
2.2 ExPEC毒力因子和系统进化分群的关系 |
2.3 BF的形成能力结果 |
2.4 BF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2.5 BF形态结构观察结果 |
3.讨论 |
3.1 ExPEC毒力因子的携带情况 |
3.2 BF形成能力分析 |
4.小结 |
试验三 ExPEC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试验仪器 |
1.1.3 试验试剂 |
1.2 方法 |
1.2.1 药敏试验 |
1.2.2 ExPEC耐药基因的检测 |
1.2.3 β-内酰胺类耐药质粒的传递性试验 |
2.结果 |
2.1 药敏试验结果 |
2.2 ExPEC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2.3 β-内酰胺类耐药质粒的传递性试验结果 |
2.3.1 质粒鉴定结果 |
2.3.2 耐药性的传递结果 |
3.讨论 |
3.1 耐药表型分析 |
3.2 耐药基因分析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鸡源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大肠杆菌概述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生化特性 |
1.3 血清型 |
1.4 致病性 |
1.5 致病机理 |
1.6 大肠杆菌耐药性 |
2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 |
2.1 黏附相关基因 |
2.2 侵袭及毒素相关基因 |
2.3 抗血清存活因子相关基因 |
2.4 铁转运相关基因 |
3 噬菌体概述 |
3.1 噬菌体研究的发展史 |
3.2 噬菌体的结构及分类 |
3.3 噬菌体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
2.2 大肠杆菌的鉴定 |
2.3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 |
2.4 大肠杆菌的菌种保存 |
3 试验结果 |
3.1 大肠杆菌的分离结果 |
3.2 大肠杆菌的鉴定结果 |
3.3 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
2.2 攻毒大肠杆菌菌株的选取及制备 |
2.3 鸡胚致病性试验 |
3 试验结果 |
3.1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2 鸡胚致病性试验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 |
2.2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
2.3 噬菌体最佳保存温度的探究 |
3 试验结果 |
3.1 大肠杆菌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 |
3.2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测定 |
3.3 噬菌体最佳保存温度的探究 |
4 分析与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宿主谱与覆盖率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噬菌体宿主谱的测定 |
2.2 噬菌体混合制剂的覆盖率 |
3 试验结果 |
3.1 噬菌体的裂解谱 |
3.2 噬菌体混合制剂的覆盖率 |
4 分析与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安徽部分地区APEC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毒力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2 试验动物 |
1.1.3 主要试剂 |
1.1.4 抗菌药物 |
1.1.5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1.1.6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菌分离纯化 |
1.2.2 镜检 |
1.2.3 生化鉴定 |
1.2.4 16S rRNA基因鉴定及遗传进化树分析 |
1.2.5 APEC分离株血清型鉴定 |
1.2.6 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 |
1.2.7 毒力系统进化群分析 |
1.2.8 致病性试验 |
1.2.9 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诊断结果 |
2.2 APEC的分离培养及形态特征观察 |
2.3 生化鉴定 |
2.4 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
2.5 APEC血清型鉴定结果 |
2.6 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 |
2.6.1 15种毒力基因的检测 |
2.6.2 毒力基因组合分布情况 |
2.6.3 毒力基因的主要组合形式 |
2.7 系统进化群结果分析 |
2.8 致病性试验结果 |
2.9 药敏试验结果 |
2.10 12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2.11 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APEC的鉴定 |
3.2 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分析 |
3.3 系统进化群分析 |
3.4 毒力基因、系统进化群与致病力的相关性分析 |
3.5 血清型与致病力的相关性分析 |
3.6 耐药基因与表型耐药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耐药分析和MLST分子分型及其致病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沙门菌流行情况、分子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1 沙门菌概述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血清学分类 |
2 沙门菌的流行特点和流行现状 |
2.1 流行特点 |
2.2 流行现状 |
2.3 野禽中的流行情况 |
2.4 家禽中的流行情况 |
3 沙门菌的分子分型 |
3.1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
3.2 多位点序列分型 |
4 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4.1 细菌耐药性分类 |
4.2 细菌的耐药产生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2015-2018年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菌培养和革兰氏染色镜检 |
2.2 血清型鉴定 |
2.3 生化试验结果 |
2.4 菌株来源分布 |
2.5 药敏试验结果和表型多重耐药分析 |
2.6 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
2.7 耐药基因携带与耐药表型覆盖率统计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野禽源沙门菌MLST分子溯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野禽源沙门菌的MLST分子分型结果 |
2.2 野禽源沙门菌的MLST分子分型与血清型的关系 |
2.3 野禽源沙门菌的MLST分子分型与分离地的关系 |
2.4 野禽源沙门菌ST型遗传进化树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猪霍乱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菌株生长曲线 |
2.2 SPF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
2.3 SPF鸡的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
2.4 SPF鸡的剖检结果 |
2.5 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
2.6 小鼠的剖检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9)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 |
2.2 大肠杆菌耐药性 |
2.3 中药抑菌作用及机制 |
2.4 鸡大肠杆菌疫苗 |
2.5 鸡大肠杆菌病防治 |
3 研究内容 |
3.1 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发病状况分析 |
3.2 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测定 |
3.3 中药活性成分联合抗菌药物增效作用研究 |
3.4 鸡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
3.5 鸡大肠杆菌氢氧化铝多价灭活苗研究 |
第二章 豫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分离 |
2.2 分离培养 |
2.3 生化鉴定 |
2.4 PCR鉴定 |
2.5 血清型鉴定 |
2.6 致病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的最佳生长时期 |
2.2 β-内酰胺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3 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4 酚胺醇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5 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6 其他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7 鸡大肠杆菌耐药谱分析 |
2.8 大肠杆菌中I型整合酶基因扩增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穿心莲内酯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2.2 黄芩苷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2.3 小檗碱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2.4 蒲公英提取物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优势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毒力试验 |
2.2 免疫原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制备与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菌检验 |
2.2 安全检验 |
2.3 效力检验 |
2.4 免疫持续期试验 |
2.5 免疫反应 |
2.6 免疫效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青岛地区禽源E.coli毒力因子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肠杆菌对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健康的影响 |
1.2 禽源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毒力因子的主要种类 |
1.2.2 毒力因子的毒力特性 |
1.2.3 毒力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学 |
1.3 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
1.3.1 ESBLs的定义和来源 |
1.3.2 ESBLs的分类 |
1.3.3 ESBLS的流行病学调查 |
1.4 整合子的研究进展 |
1.4.1 整合子的结构 |
1.4.2 整合子的分类 |
1.4.3 耐药基因盒 |
1.4.4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流行病学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试验的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试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细菌基因组模板的制备 |
2.2.2 毒力因子的检测 |
2.2.3 系统进化群分析 |
2.2.4 动物致病性试验 |
2.2.5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2.2.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测 |
2.2.7 质粒模板的提取 |
2.2.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检测 |
2.2.9 Ⅰ型和Ⅱ型整合子的检测 |
2.2.10 序列测定 |
2.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毒力因子的检测结果 |
3.1.1 2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
3.1.2 毒力基因组合分析 |
3.2 系统进化群分析结果 |
3.2.1 系统进化群分群结果 |
3.2.2 不同系统进化群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 |
3.3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 |
3.3.1 试验组 |
3.3.2 对照组 |
3.3.3 系统进化群菌株致病结果 |
3.4 系统进化群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3.5 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测定结果 |
3.6 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测结果 |
3.7 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 |
3.7.1 耐药率比较 |
3.7.2 多重耐药比较 |
3.8 超广谱B-内酰胺酶基因型的检测结果 |
3.8.1 四种常见基因型的检测结果 |
3.8.2 基因亚型的检测 |
3.8.3 ESBLs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组合形式分析 |
3.9 Ⅰ型和Ⅱ型整合子的检测结果 |
3.9.1 Ⅰ型和Ⅱ型整合酶的检测结果 |
3.9.2 Ⅰ型和Ⅱ型整合子基因盒的检测结果 |
3.9.3 Ⅰ型整合子的酶切反应结果 |
3.9.4 整合子基因盒的测序结果 |
3.10 各类整合子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盒的流行情况 |
3.11 耐药表型与毒力之间的相关性 |
3.11.1 耐药表型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3.11.2 耐药表型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3.11.3 多重耐药与毒力的相关性 |
3.11.4 多重耐药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3.1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毒力的相关性 |
3.12.1 ESBLs表型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3.12.2 ESBLs表型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3.12.3 ESBLs基因亚型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3.13 整合子与毒力之间的相关性 |
3.13.1 整合子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3.13.2 整合子-基因盒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24种毒力基因流行分布情况 |
4.2 系统进化群分析 |
4.3 毒力基因、系统进化群与致病性的关系 |
4.4 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 |
4.5 超广谱B-内酰胺酶表型流行情况 |
4.6 超广谱B-内酰胺酶基因型的流行分布 |
4.7 超广谱B-内酰胺酶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 |
4.7.1 TEM基因亚型 |
4.7.2 OXA基因亚型 |
4.7.3 CTX-M基因亚型 |
4.7.4 关于CTX-M-1组和CTX-M-9组组合的讨论 |
4.8 Ⅰ型整合子流行分布及与耐药性的关系 |
4.9 Ⅱ型整合子流行分布及与耐药性的关系 |
4.10 耐药表型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4.11 耐药表型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4.12 超广谱B-内酰胺酶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4.13 ESBLS基因型与系统进化群的相关性 |
4.14 整合子-基因盒与系统进化群、毒力基因的相关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不同地区101个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与耐药性检测[D]. 张海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江西猪源致病性ETEC耐药性与耐药性消除研究[D]. 黄萃.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周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新疆第二师腹泻仔鹿粪中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D]. 汪强荣.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5]新疆部分地区牛、羊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研究[D]. 顾晓晓.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鸡源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D]. 王俊丽. 聊城大学, 2020(08)
- [7]安徽部分地区APEC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毒力基因分析[D]. 俞赵荣.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华东地区野禽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耐药分析和MLST分子分型及其致病性的初步研究[D]. 李玉军. 扬州大学, 2019(06)
- [9]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研究[D]. 黄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青岛地区禽源E.coli毒力因子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D]. 刘红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