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港四中成长教育结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恒[1](2020)在《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多维贫困研究 ——基于秦巴山区的微观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体制转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显着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和“三州三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差、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因病、因学、因残和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突出,人居生活环境问题严峻,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和深水区。农户贫困不仅体现在收入维度,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等多维福利的贫困现象逐渐凸显,成为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相关文献发现,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对减缓农户多维贫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信息传递和共享、促进金融借贷和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劳动力流动则会直观地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进而改善农户家庭福利,使农户避免陷入多维贫困状态。因此,从社会资本与劳动力流动视角研究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新时期精准扶贫政策、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和提升社会资本减贫效应提供参考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劳动力流动理论和农户多维贫困理论等相关理论,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646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为例,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维度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并且从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视角探讨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首先,构建了农户多维贫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A-F法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与分解,计算农户单维贫困程度、多维贫困程度及多维贫困指数贡献率;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PSM)、Logistic中介效应模型和IV-Probit模型等方法和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政策建议,并且对2020年后贫困时代的相对贫困趋势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丰富多维贫困的现有研究理论,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其他相似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现实参考与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农村扶贫历程与政策演变进行梳理,发现中国农村先后经历了救济式扶贫阶段、体制改革式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综合开发式扶贫阶段、参与式扶贫阶段和精准扶贫阶段,农村贫困人口显着减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显着成效。目前秦巴山区还存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户文化程度较低、生活质量较差、家庭资产薄弱和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2)秦巴山区农户在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等维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现象,农户主要在厕所类型、做饭燃料、受教育年限和疾病4个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从各省、各县和不同农户类型分析后,结论一致。当k=3时,秦巴山区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为0.930,多维贫困强度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21和0.35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各省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和指标与总体一致。对农户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和受教育年限指标对农户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适龄儿童失学、房屋、饮用水和家庭资产指标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随着维度的增加而提高。总体来看,秦巴山区农户多维贫困现象较严重,贫困程度较深。(3)构建农户社会资本的指标维度体系,把社会资本分为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维度,并对农户社会资本进行测度和特征分析,发现农户在不同分类和维度下的社会资本特征存在显着差异。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负向影响,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当维度从三维贫困增加到六维贫困时,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大小存在差异,社会资本对农户七维贫困和八维贫困的影响不显着。社会资本维度中,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不显着,社会声望对农户多维贫困有负向影响,但不显着。总体而言,社会资本能显着降低农户陷入多维贫困发生的概率,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控制变量中,户主婚姻、劳动力短缺情况和交通情况均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负向影响,到县城距离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正向影响,表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是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4)对秦巴山区样本农户劳动力流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省份和不同类型农户的劳动力流动情况具有明显差异,流动农户与非流动农户在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本和村庄特征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构建了PSM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并且运用多种匹配方法,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负向影响,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劳动力流动已经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农户通过外出务工获取非农收入,提升农户家庭工资水平,改善农户家庭福利,有效避免多维贫困的发生。(5)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资本维度中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也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表明社会资本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发现社会资本总指标和社会资本各维度均对农户劳动力流动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秦巴山区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流动。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对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劳动力流动在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劳动力流动在社会信任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劳动力流动在社会声望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劳动力流动在社会参与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
蒋霞[2](2016)在《广府文化对中学生成长教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广博大地的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气息和烙印,广府文化以其包容性、普及性和求实性深深印刻在广府地区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对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的成长更是影响深刻。广府文化的务实避虚、兼容开放、宗族思想、与时俱进和创新等特点对中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体现在:丰富的内容和多元化视角增强社会适应性;激发想象,开阔思维;有助于成长教育的顺利实施。广府文化促进中学生成长教育的措施:加强中学生德育,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相结合;科学文化知识与智能教育两手抓。
黄飞[3](2014)在《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湖北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来,湖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将湖北青年运动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全景式地再现了广大湖北青年在各个历史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足迹。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回顾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过程,深入总结其特点、作用和历史经验,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为湖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绪论:主要对选题做详细说明,分析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界定相关概念,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五四运动与湖北青年团的建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再加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了。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等一批进步青年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湖北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使湖北青年运动从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革命阶段。第二章: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北青年运动。为积极贯彻党的“三大”精神,广大湖北青年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迅速投入到帮助国民党改组工作之中,并与各种反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不仅全面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在湖北的建立,更提高了青年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湖北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区域,青年运动随之全面高涨,形成汹涌澎湃的大革命洪流。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湖北青年运动陷入低潮。第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艰难行进。八七会议后,湖北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积极参加党领导的秋收暴动,与人民群众一道创建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政权等建设,不断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与封锁,为党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广大青年英勇地走在时代前列,将湖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青年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建立最广泛的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湖北共青团被改造成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参加了波澜壮阔的武汉保卫战。武汉沦陷后,广大湖北青年按照党的工作方针的指引,在坚持鄂西后方国统区合法斗争的同时,积极创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全面走上抗日战场,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卖国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促进了敌后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湖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五章:湖北青年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武汉作为华中重镇,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要地。广大湖北青年组成湖北的“第二条战线”,举行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搬迁、反破坏”等一系列爱国运动,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事斗争,为解放大武汉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湖北开始试建共青团组织,经过试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湖北青年运动由此在党、团组织领导下,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结束语: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光辉历史,从理论上深刻阐明湖北青年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认真总结这一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努力为党做好新时期的湖北青年群众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使广大青年按照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努力续写当代湖北青年运动新篇章。
苏奕[4](2013)在《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基于C区的实践》文中指出家庭教育意义重大但又现状堪忧,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家长教育素养,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素养的可行之路。研究家长学校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家长学校是指,为提升学生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具有合格资质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成人业余教育机构。我国家长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教育进步和社区建设是三大动力因素。从1981年至今,我国家长学校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和提高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遵循了必须适应家长发展需要、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两大规律。家长学校的理论必须基于实践并指向实践。笔者分别对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家长学校领导进行了调查研究,C区中小学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了“教育主导、家长互助、多元合作”的家庭教育指导特色。我国家长学校在提高社会认同、探索发展模式、形成研究成果、培养专业队伍、积累管理经验等五方面取得了成效,还存在着平衡性、持续性、有效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等五方面问题。要从工作体制机制、工作条件、理论支撑、社会环境和政策法规等影响因素入手,寻找发展对策。家长学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要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建立“合作共同体”。要加大对家长学校的投入,提高家长学校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中国特色家长学校发展理论和实践。要加强榜样示范,营造舆论氛围,培养志愿者精神。家长学校政策要在科学化和法制化上下功夫,制定并实施《家庭教育法》。家长学校发展不会停止。面对家长学校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选择是:要么无所作为,要么努力超越。
董明[5](2011)在《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也承载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责任。而无限丰富的社会事实则给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并已从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进路,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但已有的经典研究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基本背景,尽管这也的确是对人类文明演进基本面相的一种呈现,但显然还不能涵括客观现实的全部内容,尤其是不可能以此简单比附自上世纪后半叶以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的基本特质与路径选择。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其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转型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迄今也已提出了不少各具特点且有不同影响力的解释框架及基本观点。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若干特征,但一方面由于研究视角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同时更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复杂性及其发展的异常迅猛,使得既有研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理论的贫困”:中国的发展究竟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她最终会是向着已被认知的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持续趋近,抑或可能会因此贡献一种迥异的模式?总的看,迄今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尚显力不能逮。应当承认,面对这一繁杂的研究议题,基于研究者本人事实上难以摆脱的研究局限,这的确是个难题。因此找到一个较恰当的个案与切入点,借助于最新最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中梳理出蕴藏其间的若干真实理路,则将是对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必要且可行的有益工作。本文正是这样一项推进性的研究工作:选择浙江省义乌市这个新兴商贸城市为个案,以其中极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形成发展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探究由此而带给地方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实际变化,试图从中揭示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互交织中的我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性路径特质、行动者逻辑以及可能的演进趋势等等议题。根据这一研究旨趣,本文采用的总体理论分析框架是政治社会学中使用最广泛的范畴之一即“国家—社会”关系。这不仅因为它较大程度上契合了当下我国社会转型中最基本的两大行动主体,即政权力量(包括中央和地方)与民间力量(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同时,正因这一框架已堪称理论经典,从而也有可能与西方既有的社会转型模式形成某种有意义的比照对话,以更便于凸显我们的独特性所在。当然,正是鉴于我国的特殊性,本文并不预设一个学术规范意义上成熟的“公民社会”假定,而只是坚持从传统国家权力的渐趋消解、民间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的视角来观察社会转型的基本趋向。换言之,本研究将力图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思路,而是把国家与社会置于一个连续统(continuums)的两极,国家一极意味着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社会一极则意味着自由多元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任何一个国家,更毋论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其在特定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处于这两极当中的一极,或处于两极中间连续统的某一个特定位置。而这一特定位置的确定,则依赖于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对比。如此,实际就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一种动态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或能更接近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之客观真实。一句话,本文更侧重于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从互动的而非二元对立这种西方传统模式意义上来理解与描述。为此,研究中所运用到的主要理论概念包括:治理、行动者、公民社会、社会冲突与博弈,等。通过本文对义乌个案的分析发现,在整个义乌地方社会的变迁历程中,商人群体在其间起到了“第一推动力”的实际功效。即,主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义乌人尤其是义乌农民(这是义乌商人群体的基本社会来源)以其“韧武器”为基本行动方式,也就是以持续不辍的非暴力抗争且兼具足够韧劲与政府周旋的形式来顽强地表达和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得以促成政府妥协式地积极跟进。虽然这种最原初的推进方式究其实质是农民“弱者的武器”的一种力量体现,但它却最终演化成了推动制度创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尽管政府的作用已开始由先前的被动转为相对主动,在制度供给与相应协调、规制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积极程度”总体说来又需以商人群体为主体的民间力量所能认可或承受的程度为限,即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托克维尔所期待的受到了限制的公权。正是在这种条件制约下,政府与民间力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型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格局。诚然,基于中国国家权力的主导地位这一基本制度背景特点,无论政府处于或被动或主动的行为方式下,最终都是经由政府的政策调整或新制度的创设而得到确定,都毋庸置疑地体现了政府理性的结果,而越到发展中后期,动力机制甚至已更多地偏向由政府供给导向的制度创新所决定,但此时的政府供给显然已不可能完全是原先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关系,而逐渐转变为政府与民间的上下互动式博弈,并且这种互动博弈的场域随着经济的弥散性而得以不断拓展。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层面,以商人群体为主要社会构成的民间力量同样渐趋活跃,已昭示着在经济民主的推动下体现在政治民主进而社会民主层面的新进展。而随着每一种新议程的出现,又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内强化着或制约着相关联的其它方面,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多方互动与制衡的局面,从而具有了某种不可逆性。整个地方社会则由此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其趋向现代性、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向。即,义乌商人群体和义乌地方政府,他们作为成就义乌模式的两大主体力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管两者间具体关系将可能呈现为怎样的不同特征,但保持两者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以达成互动制约当属贯穿始终的要件。今后的义乌模式还将会怎样发展,从而地方社会的转型或变迁还将如何继续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以商人群体为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状况。由上分析可见,尽管这里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显然有着较西方国家紧密得多的关联,但在发生逻辑、过程博弈和演进路径等多方面,其“家族相似”特点也是明显的,因此,这里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并未完全脱嵌于“国家与社会”的一般演进规律。固然,这还仅是在个案基础上得到的阶段性判断,个案本身尚需持续关注,而更多事实的观察则是得出更确切结论所需的进一步工作。但即便如此,我们从一个侧面已然看到了一个古老东方国度在现代经济制度推进下,同样能够缓慢但却坚实地迈向现代性的一种逻辑力量呈现,而不是相反。
邓大情[6](2010)在《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文中研究指明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对该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学者们开始尝试从“双城”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如汉唐的长安与洛阳、两宋的汴京与临安、明代的北京与南京、古代的苏州与扬州等几对“双城”,学术界都已有相关成果。当我们把目光放到近代小说,本文认为,广州与上海这两座城市又构成一对小说中的“双城”。虽然从地理空间来看,广州与上海相隔甚远,而且是分属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域,但它们的共性也很突出。两座城市都是近代最先开放的港口城市,都是繁华的商业都会,而且在清代它们还先后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出现,这些都吸引了小说作者对它们加以详细的描绘。所以我们在立足小说文本的前提下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比较,就有了两个基本的目标:求同与求异。前者是分析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找出文本描述中广州与上海有哪些共同点;后者则是分析两个城市的差异性,并进而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讲述近代以前广州、上海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渊源,并回顾古代小说中对广州、上海的文学书写。两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古代就已经作为重要的港口出现。从城市发展的文化渊源来看,广州是典型岭南文化影响下的城市,上海则相继归属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影响之下,两种文化体系有一定的联系,但差别同样明显。回顾古代小说中对两个城市的文学书写,都经历了从简单的地域符号到较为详细的文字描述这一过程,城市的一些文化品格在小说中逐渐清晰,这些都奠定了近代小说对它们详细描写的基础。第二章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两座城市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抗争。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两个城市市民的生活。人们不仅吸收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而且在生活娱乐方式、精神文化等方面也都深受影响。但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两个城市都出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抵制行动。相对于上海比较温和的方式而言,广州则是采用了激烈的武装抵抗方式。第三章论述两个城市的商业活动。两者都是繁华的商业都会,小说中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不过比较来说,随着广州在全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它更多的是作为岭南地区的一座着名大都市存在,与新兴的香港之间保持了密切的商贸往来。而上海则日渐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它对周边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商业辐射力不断增强。第四章论述两个城市里新兴的市民群体,主要包括商业买办、实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产业工人等几个阶层,他们成长于新的时代环境中,其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发挥出来。而小说中大量买办由广州迁往上海,也是两者在全国经济地位变化的一个客观反映。第五章从市井风情的角度探讨两个城市的生活。在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生辰寿诞以及信仰民俗等各个方面,两个城市都有很多的共同点,这反映出中原文化在向吴越、岭南输送的过程中,许多共性得到了保留。但由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两地都保留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第六、七章从赌博、鸦片、娼妓、流氓等四个方面来展示两座城市的负面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在两个城市都普遍存在,通过对小说中相同题材内容的比较,可以发现两个城市既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但由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影响,两个城市中的这些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第八章为总论。以近代小说中对广州、上海的描写为例,从宏观上探讨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林德峰[7](2009)在《依托本土特色资源进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本轮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如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如何在教材中体现与新课程理念相符思想,如何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己成为倍受瞩目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综合应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理论,紧密结合苍南实际,开发具有苍南特色的、通俗易懂的、科学实用的校本课程,向学生普及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的不足,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构建文明、平安、和谐苍南服务,为苍南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也为本校乃至本县其他学科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论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明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中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的要求,论述了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同点。第二部分阐明了国外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及我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提出了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目标,及在开发过程中的理论支持。分析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实际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及评价方法。第四部分是阐述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收获与感想:(1)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2)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做了探讨。
侯志红[8](2008)在《评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2001年-2005年)》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教育期刊有一千多种。教育期刊上有很多信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新的研究动态,有新的猜想、设想,也有新的理论见解。教育期刊所携带教育信息资料能比较及时地反映某些教育思想观点、教育科研成果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这些教育期刊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媒体和措施无法代替的。研究教育期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体现国家、地区的教育发展;其次,可以体现学科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发展;再次,可以侧面反映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最后,教育期刊研究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类核心期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该刊秉承“理论引领,实践指导”的办刊宗旨,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贡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刊物本身,进一步了解刊物内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尽所能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刊物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研究的实践意义是为期刊的编辑对期刊的更好发展进行系统规划提供参考;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研究的特色为:从一本基础教育外语类期刊为切入点,透视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体现本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获取,以体现本研究资料的可靠性与丰富性。论文的第一章为引论,介绍了选题的缘起。第二章从期刊的栏目设置、稿件来源、文章作者、参考文献和稿件研究方法五方面对期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第三章以《小学英语》栏目为例,对期刊的特色栏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2001—2005年“小学英语”栏目呈现出以下特点:1)讨论话题丰富;2)关注群体渐多;3)文献意识增强;4)理论研究极少;5)关注自身偏少;6)地域发展失衡。并从期刊的发展透视出小学英语教学在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和研究趋势的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对于期刊栏目体现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农村小学英语开设的问题、英语启蒙教学的问题和创设理想英语学习环境的问题。在第四章里,笔者尝试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刘天祥[9](2007)在《中国专业市场的演进 ——基于交易费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业市场迅速成为城乡商品流通诸业态中成长最快、比重最大的一种,并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专业市场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协调与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流通经济理论界对于以渐进性方式为基础向前演进的专业市场,其演进的机制、规律及其效率与效益的研究相对滞后,未能对中国专业市场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问题形成及时、有效的理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方政府对于专业市场建设的规划与决策。本文试图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专业市场的演进的机制与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支持。首先,论文阐述了中国专业市场的演进的理论基础——交易费用节省,在此分析框架下,分析了交易方式的选择问题,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代理费用的比较,解决了到底是选择市场还是企业,论证了小规模的企业更适合外部化交易。分析了市场组织的演进过程是一个交易费用不断下降的过程,市场组织形式的交易费用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市场组织的选择。其次,论文从中国专业市场演进的动力、过程、绩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选取基于交易费用节省的戴维斯——诺斯制度变迁模型来探讨中国专业市场演进的制度动力:专业市场网络所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在传统流通体制下所不能实现的外部利润有了得以实现的可能,以家庭承包制为代表的基本经济制度变化使得专业市场发育的制度环境日益成熟,农村商品经营者的大量涌现使得专业市场发育的初级行动主体日渐成型,地方政府出于各种动机的驱使参与专业市场建设和管理从而成为推动专业市场发育的次级行动主体,以上种种因素成为中国专业市场演进的制度动力。从三个视角对专业市场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从历史视角考察了我国三种交易组织的演进过程及交易费用节省的途径;从时空视角下用一个演进的模型分析交易组织演进的历程;从阶段视角下提出了专业市场演进的生命周期,对中国专业市场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综合定性描述,得出我国目前专业市场正处在成熟阶段的结论。从“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方面阐述了我国专业市场产生、发展以来的制度绩效。最后,论文对我国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制度选择分析,基于新形势下专业市场要继续保持完全竞争属性下交易效率与效益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四个方面——合理安排专业市场的产权、创新专业市场的交易方式、规范专业市场交易规则、重构专业市场的组织体系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吴绵超[10](2005)在《苏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反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农民通过“剪刀差”等途径哺育了中国工业化,然而,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却被排斥在工业化之外。苏北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苏北地区作为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生活可谓艰辛,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牺牲自身的利益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苏北的农民哺育了苏北工业乃至江苏工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在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应注意对农业进行反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工业化本身的要求,也是公平、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反哺应以乡镇企业形式的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为坚强后盾,以教育为持续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石。 哺育与反哺两者应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不存在谁重要、谁不重要问题,两者都很重要,关键是看处于什么时期,以此来决定在这一阶段更侧重哪一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工业需要农业的哺育,尤其是在工业发展初期。另一方面,工业应及时对农业进行反哺,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进行反哺。最终实现工业与农业在动态中协调、平衡发展。
二、龙港四中成长教育结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港四中成长教育结题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多维贫困研究 ——基于秦巴山区的微观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多维贫困测度研究 |
1.3.2 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
1.3.3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 |
1.3.4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社会资本相关概念 |
2.1.2 劳动力流动相关概念 |
2.1.3 多维贫困相关概念 |
2.2 理论分析框架 |
2.2.1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分析 |
2.2.2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分析 |
2.2.3 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
2.2.4 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多维贫困机理分析 |
第三章 农户贫困及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
3.1 农村扶贫历程与治理绩效 |
3.1.1 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 |
3.1.2 体制改革式扶贫阶段(1978-1985年) |
3.1.3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
3.1.4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2000年) |
3.1.5 参与式扶贫阶段(2001-2010年) |
3.1.6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2011年至今) |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剖析 |
3.2.1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
3.2.2 农村流动人口特征分析 |
3.3 秦巴山区农村贫困治理成效 |
3.3.1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治理成效 |
3.3.2 秦巴山区农村扶贫成效显着 |
3.4 秦巴山区农村贫困特征分析 |
3.4.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 |
3.4.2 农户生活质量和条件较差 |
3.4.3 耐用消费品拥有率较低 |
3.5 样本区域农户贫困现状及问题 |
3.5.1 数据说明 |
3.5.2 农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
3.5.3 家庭收入处于较低水平 |
3.5.4 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 |
3.5.5 农户生活质量较差 |
3.5.6 农户家庭资产存量薄弱 |
3.5.7 扶贫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 |
4.1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多维贫困维度与指标选取 |
4.1.2 多维贫困指标权重设定 |
4.1.3 多维贫困指标构建 |
4.2 数据说明与测度方法 |
4.2.1 数据说明 |
4.2.2 测度方法 |
4.3 农户多维贫困测度 |
4.3.1 农户单维贫困状况 |
4.3.2 农户多维贫困状况 |
4.4 农户多维贫困指数分解 |
4.4.1 总样本农户多维贫困指数分解 |
4.4.2 各省农户多维贫困指数分解 |
4.4.3 不同类型农户多维贫困指数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5.1 社会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
5.1.1 社会网络维度 |
5.1.2 社会信任维度 |
5.1.3 社会声望维度 |
5.1.4 社会参与维度 |
5.2 农户社会资本测度 |
5.2.1 农户社会资本测度方法 |
5.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3 公因子提取 |
5.2.4 农户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5.2.5 不同类型农户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5.2.6 各省农户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5.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3.1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5.3.2 社会网络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5.3.3 社会信任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5.3.4 社会声望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5.3.5 社会参与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5.3.6 关系理论模型 |
5.4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4.1 数据说明 |
5.4.2 变量选取 |
5.4.3 模型设计 |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2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5.5.3 社会网络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5.5.4 社会信任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5.5.5 社会声望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5.5.6 社会参与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和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6.1 样本农户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
6.1.1 数据说明 |
6.1.2 劳动力流动农户单维贫困状况 |
6.1.3 劳动力流动农户多维贫困状况 |
6.1.4 劳动力流动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
6.1.5 各省农户劳动力流动情况 |
6.1.6 不同类型农户劳动力流动情况 |
6.2 变量选取、描述性统计与模型设计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模型设计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共同支撑域与PSM结果 |
6.3.2 平衡性检验 |
6.4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中介作用下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7.1 研究假设与理论框架 |
7.1.1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7.1.2 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
7.1.3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 |
7.1.4 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中具有中介效应 |
7.1.5 关系理论模型 |
7.2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7.2.1 数据说明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描述性统计 |
7.2.4 计量模型构建 |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7.3.1 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7.3.2 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检验 |
7.3.3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检验 |
7.3.4 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及分析 |
7.5 中介变量的内生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构建农户多维贫困预警机制 |
8.2.2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及农户多维福利 |
8.2.3 提升农户人力资本及自我发展能力 |
8.2.4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8.2.5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户多维贫困缓解路径 |
8.2.6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农户多维贫困缓解路径 |
8.2.7 基于社会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协同驱动的农户多维贫困缓解路径 |
第九章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9.1 研究局限 |
9.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湖北青年团的建立(1915年—1923年) |
一、五四运动中的湖北青年 |
(一) 湖北新青年群体的形成和青年的早期活动 |
(二) 新文化运动的涌动和新文化团体的诞生 |
(三) 五四运动在湖北的展开 |
(四) 五四爱国运动在湖北的持续和发展 |
(五) 五四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历史意义 |
二、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
(一) 各种新思潮在湖北地区的传播 |
(二)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历史条件 |
(三)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 |
(四) 从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到团湖北区委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北青年运动(1923年—1927年) |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与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 |
(一) 团湖北区委的恢复和全省青年团体的建立 |
(二) 大力协助党实现国共合作方针 |
(三) 湖北青年踊跃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 |
(四) 汉口“六·——”惨案掀起湖北青年运动高潮 |
(五) 湖北青年支援和参加北伐战争 |
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年运动 |
(一) 湖北青年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
(二) 劳动童子团的成立及其活动 |
(三) 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艰难行进(1927年—1937年) |
一、跟党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
(一) 白色恐怖下的共青团湖北省委 |
(二) 八七会议与武汉暴动 |
二、湖北青年参加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一) 在反“围剿”中英勇斗争的鄂豫皖苏区青年 |
(二) 湘鄂西苏区青年参加革命政权建设 |
(三) 湘鄂赣苏区青年投身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 |
(四) 鄂豫边根据地青年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
三、湖北青年运动在曲折的革命斗争中艰难发展 |
四、湖北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初步展开 |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湖北青年运动 |
(二) 湖北青年积极响应一二·九运动 |
(三) 中共湖北地方党组织的重建和湖北青年运动走向复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青年运动(1937年—1945年) |
一、湖北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一) 湖北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二) 在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团结广大青年 |
(三) 保卫大武汉和“青救团”、“民先队”、“蚁社”等团体的解散 |
二、湖北抗日根据地的青年运动 |
(一) 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根据地建设 |
(二) 动员青年站在保家卫国的前列 |
(三) 帮助青年提高革命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
(四) 领导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开展工作 |
(五) 党的自身建设与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 |
三、鄂西后方国统区的青年运动 |
(一) 国民党加强对湖北青年运动的管制 |
(二) 党在国统区青年工作方针的转变和湖北青年运动的新特点 |
(三) 国统区鄂西地下党领导下的青年进步团体及其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北青年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1949年) |
一、第二条战线在湖北境内的开辟 |
(一) 湖北青年对国民党幻想的破灭 |
(二)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湖北青年 |
(三) 湖北青年运动向纵深发展 |
二、湖北试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
(一) 关于重建青年团的讨论与准备 |
(二) 中共武汉市委领导的建团工作 |
(三) 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湖北试建青年团 |
(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工委的成立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湖北全境的胜利 |
(一) 湖北青年积极参加“反搬迁、反破坏”斗争 |
(二) 党带领青年参与统战策反工作 |
(三) 党领导湖北青年迎解放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湖北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青年运动大事记(1919年一1949年)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基于C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家长学校发展研究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关键词解释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家长学校发展的轨迹 |
一、家长学校发展的背景 |
二、家长学校发展的阶段 |
三、家长学校发展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长学校发展的现状:以C区为例 |
一、家长学校发展的调查 |
二、家长学校的实践 |
三、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长学校发展的得失与影响因素 |
一、家长学校发展的成效 |
二、家长学校发展的问题 |
三、家长学校发展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长学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整合资源,科学设计着力构建校内外立体化工作体系 |
二、加大投入,提高队伍,积极创造家长学校发展的条件基础 |
三、加强研究,创新实践,努力形成中国特色家长学校理论 |
四、注重总结,加强宣传,不断优化家长学校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五、完善政策,建立法规,有序推进家长学校发展的法制化 |
本章小结 |
附录一:关于家长学校办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
附录二:关于家长学校办学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社会转型内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中国近代商人群体研究状况的概略 |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商人群体研究文献的检视 |
第二章 个案选择及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个案的选择及其简要描述 |
第二节 研究空间和价值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概念厘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论述结构 |
第三章 商人群体生成的起始路径与地方经济结构变迁 |
第一节 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及其文化特质 |
一、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素描 |
二、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气质积淀 |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提升 |
一、经济转型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市场化蜕变机缘 |
二、农民的韧武器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
第三节 商人群体的形成及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商人群体的形成 |
二、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一):政府视角 |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行逻辑 |
一、压力型体制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空间 |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有条件正当性及其行为逻辑的主要变量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制约与主动建构: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 |
一、义乌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
二、义乌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基本经验阐释 |
第三节 治理型政府的雏形显现 |
一、治理型政府的滥觞及其一般要素构成 |
二、义乌地方政府的行政逻辑嬗变:在试错中逐渐趋向“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二):地方民主视角 |
第一节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一、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
二、商人群体的一般特质及我国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
一、政治参与动机的类型化分析 |
二、政治参与实现路径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程度及其绩效评析 |
一、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
二、商人群体政治参与对地方民主发展的绩效厘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权力结构再造 |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概况 |
二、义乌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地方文化精神的嬗变 |
一、区域城市化的脉动 |
二、城市化推进下区域文化精神的嬗变 |
第三节 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转型 |
一、民间草根力量的生长: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浮现 |
二、正式制度力量的回应:社会治理生态的柔韧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和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一节 结语:基本经验 |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对象简况表 |
附录二:义乌民营企业家(商人)访谈及问卷调查(纲要) |
附录三: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6)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3.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广州、上海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古代小说中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广州城市沿革和古代小说中的广州书写 |
第二节 上海城市沿革和古代小说中的上海书写 |
第二章 接受与抗争:广州、上海对西方文明的回应 |
第一节 西方物质文明的渗透与市民生活 |
第二节 西方思想文化对广州、上海的冲击与推动 |
第三节 近代小说中广州、上海对西方文明的抗争 |
第三章 近代小说中广州、上海的商业活动 |
第一节 小说对广州、上海商业活动的描绘 |
第二节 小说对广州、上海外贸活动的描写 |
第三节 广州、上海人口贩卖活动在小说中的反映 |
第四节 小说与广州、上海的金融业 |
第四章 近代小说中的新兴社会群体 |
第一节 神通广大的买办阶层 |
第二节 夹缝中求取生存的民族资产阶级 |
第三节 初次登上历史舞台的产业工人阶层 |
第四节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留学生群体 |
第五章 商风浸淫下的近代都市民俗 |
第一节 岁时节日:传统继承中的时代特色 |
第二节 婚丧嫁娶:传统习俗与洋场风情 |
第三节 生辰寿诞:"说不尽的热闹,写不尽的繁华" |
第四节 民间信仰:神灵崇拜与功利诉求 |
第六章 赌博与吸毒:都市肌体中疯长的社会毒瘤 |
第一节 赌博业的畸形繁荣 |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贩卖 |
第七章 娼妓与流氓:都市土壤中盛开的恶之花 |
第一节 娼妓业的空前兴盛 |
第二节 流氓的泛滥成灾 |
第八章 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新补近代小说书目 |
附录2:近代小说中涉及广州的作品列表 |
附录3:近代小说中涉及上海的主要作品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依托本土特色资源进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课标下对校本课程的概述 |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
二、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
(一) 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
(二)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的认识 |
第二章 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
一、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状况 |
(一) 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特征 |
(二) 美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 |
(三) 日本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 |
二、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状况 |
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 |
一、依托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及意义 |
二、课程目标的确立 |
(一) 基本知识与技能 |
(二) 过程与方法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三、《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的内容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
(二)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
四、《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开发的原则 |
(一) 需要性原则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三) 选择性原则 |
(四) 灵活性原则 |
(五) 时效性原则 |
五、《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课程内容纲要 |
六、《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样章 |
七、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
(一)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
(二) 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
(三)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选择 |
(四) 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收获与几点思考 |
一、开发与实施过程的收获 |
(一) 形成了浓厚的学习课程理论的氛围 |
(二) 掌握了校本教材的编写方式和方法 |
(三)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
(四) 要注重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
二、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
(一) 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切忌增加学生负担 |
(二) 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的差异 |
(三) 老师要重角色转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
(四) 学生的兴趣是课程的基点 |
(五) 多方支持是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评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2001年-2005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教育期刊的原因 |
(一) 教育期刊的特点适于材料分析 |
(二) 教育期刊研究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
二、选择《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简介 |
(二)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是核心期刊 |
(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先进 |
(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编辑人员立足高远 |
三、期刊研究时段的选取 |
四、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对于期刊的研究 |
(二) 对于外语类期刊的研究 |
(三) 对于外语教育类期刊的研究 |
(四) 对于基础外语教育类期刊的研究 |
五、本篇论文内容介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目的、意义和特色 |
第二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探讨 |
一、期刊栏目概况及分析 |
(一) 栏目设置概况 |
(二) 栏目设置类型 |
(三) 栏目设置分析 |
二、载文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三、论文地域来源数据与分析 |
(一) 文章来源地域不平衡 |
(二) 城乡发展不平衡 |
四、文章作者数据分析 |
(一) 多产作者分析 |
(二) 多产单位分析 |
(三) 作者层次分析 |
(四) 合着情况分析 |
(五) 多产作者单位分析 |
五、参考文献研究 |
(一) 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
(二) 期刊参考文献数据分析 |
(三) 参考文献语种的统计分析 |
(四) 参考文献类型的统计分析 |
(五) 期刊自引分析 |
六、稿件研究方法分析 |
第三章 特色栏目《小学英语》的分析研究 |
一、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历史 |
(一) 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 |
(二) 小学英语课程大纲发展 |
二、《小学英语》栏目回顾 |
(一) 谢红仔的研究 |
(二) 范盛銮的调查 |
三、《小学英语》栏目的特点 |
(一) 讨论话题丰富 |
(二) 关注群体渐多 |
(三) 文献意识增强 |
(四) 理论研究极少 |
(五) 关注自身偏少 |
(六) 地域发展失衡 |
四、期刊发展透视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趋势 |
(一) 课程目标体现 |
(二) 教学观念体现 |
(三) 教学模式与方法体现 |
(四) 教育技术体现 |
(五) 研究焦点体现 |
五、“小学英语”栏目折射英语教育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六、“小学英语”栏目体现问题的思考 |
(一) 中小学衔接的问题 |
(二) 农村小学英语开设的问题 |
(三) 英语启蒙教学的问题 |
(四) 创设理想英语学习环境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未来发展建议 |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刊发论文的特点 |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未来发展建议 |
(一) 开辟新的栏目 |
(二) 规范论文格式 |
(三) 拓宽选题范围 |
(四) 提高经营意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中文期刊类(含报纸) |
中文着作类 |
外文着作类 |
致谢 |
(9)中国专业市场的演进 ——基于交易费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专业市场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专业市场演进的交易费用范式分析 |
2.1 交易费用理论概述 |
2.1.1 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2 交易费用的内容及决定因素 |
2.2 交易方式的选择——市场与企业 |
2.2.1 交易方式演进的一般理论——交易费用范式分析 |
2.2.2 市场对企业的“倒替代” |
2.3 市场交易制度演进的具体形式 |
2.3.1 专业市场对流动商贩的替代 |
2.3.2 专业市场与现代大商场的竞争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专业市场演进的制度动力 |
3.1 戴维斯——诺斯制度变迁模型 |
3.2 基于戴维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对专业市场演进的解释 |
3.2.1 专业市场发育的外部利润来源 |
3.2.2 专业市场发育的制度环境变革 |
3.2.3 专业市场发育的初级行动主体 |
3.2.4 专业市场发育的次级行动主体 |
3.2.5 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实践过程 |
3.2.6 专业市场外部利润内在化的实现 |
3.2.7 专业市场的产生——市场制度变迁结果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专业市场演进的过程考察 |
4.1 基于历史视角的专业市场演进 |
4.1.1 集贸市场的演进 |
4.1.2 专业市场的演进 |
4.1.3 现代市场的演进 |
4.2 基于时空视角的专业市场演进 |
4.2.1 时空维度市场交易组织演进的历程 |
4.2.2 时空视角市场组织演进的模型分析 |
4.2.3 时空视角市场组织演进的案例考察 |
4.3 基于阶段视角的专业市场演进 |
4.3.1 专业市场生命周期各阶段描述 |
4.3.2 中国专业市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专业市场演进的绩效分析 |
5.1 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 |
5.1.1 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探讨 |
5.1.2 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 专业市场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
5.2.1 专业市场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 |
5.2.2 专业市场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5.3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
5.3.1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探讨 |
5.3.2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 |
5.4 专业市场与中小企业发展 |
5.4.1 专业市场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探讨 |
5.4.2 专业市场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国专业市场发展的制度选择 |
6.1 专业市场进行制度选择的必要性 |
6.1.1 专业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
6.1.2 专业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6.2 合理安排专业市场的产权制度 |
6.2.1 专业市场的产权重组 |
6.2.2 投资和管理主体多元化 |
6.3 完善专业市场交易方式 |
6.3.1 专业市场的交易方式创新 |
6.3.2 专业市场功能创新 |
6.4 规范专业市场的交易规则 |
6.4.1 完善专业市场微观规制体系 |
6.4.2 完善专业市场调控监管体系 |
6.5 重构专业市场的组织体系 |
6.5.1 专业市场组织创新 |
6.5.2 专业市场内部结构调整 |
6.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
致谢 |
(10)苏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反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苏北工业化进程中反哺提出的背景 |
第一节 反哺的内涵 |
一、哺育 |
二、反哺 |
第二节 苏北工业化的现状 |
一、苏北工业与农业 |
二、苏北农民的现状 |
第二章 苏北工业化进程中反哺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工业化本身的要求 |
一、工业需要哺育 |
二、农民哺育能力不足 |
第二节 公平的要求 |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 |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个代表”的要求 |
第三章 苏北工业化进程中反哺的载体和路径 |
第一节 反哺的载体 |
第二节 反哺的路径 |
一、市场:反哺的主要路径 |
二、政府:反哺的坚强后盾 |
三、教育:反哺得以持续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石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龙港四中成长教育结题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多维贫困研究 ——基于秦巴山区的微观调查数据[D]. 王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广府文化对中学生成长教育的影响[J]. 蒋霞. 中学教学参考, 2016(24)
- [3]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D]. 黄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4]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基于C区的实践[D]. 苏奕.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5]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D]. 董明. 上海大学, 2011(02)
- [6]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D]. 邓大情.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9)
- [7]依托本土特色资源进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化学与苍南产业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 林德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8]评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2001年-2005年)[D]. 侯志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9]中国专业市场的演进 ——基于交易费用的研究[D]. 刘天祥. 湖南大学, 2007(05)
- [10]苏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反哺问题研究[D]. 吴绵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