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向电泳分析植物蛋白质的重演性、敏感性和清晰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1](2012)在《山东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环境响应的表型特征及滞育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病己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是制约小麦和大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的孵化侵染特点也不同。为明确山东泰安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 CCN)群体对环境的响应,2010年和2011年对自然、室内条件下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的孵化特性,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种植模式的响应,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小麦孢囊线虫滞育卵与非滞育卵全蛋白进行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孢囊线虫的孵化对人工和自然条件改变的响应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卵和自由卵的孵化对温度处理的响应不同。孢囊卵的孵化最适温度处理为4℃低温-30d,然后转入15℃中温处理,其次是15℃恒温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卵孵化最适条件为15℃恒温,且显着大于其他处理。其次为4-C低温-30d转入15℃中温处理。4℃恒温处理的孢囊卵和自由卵均无孵化高峰出现。小麦孢囊线虫孵化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相适应。4月土壤中孢囊绝大多数为空孢囊,未进行孵化试验,11月至次年3月,田间孢囊置于15℃下孵出的J2明显高于其他月份。4月份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囊形成,8月份土壤中新孢囊数量达全年最高值。土壤中空孢囊与总的孢囊量的全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6月土壤中新孢囊及空孢囊较多,出现峰值。随着秋季气温的降低,土壤中J2开始渐渐增多,3月J2数量达到全年高峰值,显着高于其他月份。总体来讲,全年孢囊内卵的数量要多于J2数。4月、5月新孢囊内无J2,夏季滞育期间,孢囊内有J2,但不活动。在小麦生长期间,10月至次年3月,孢囊内的卵呈下降趋势,J2数量变化不明显。2.小麦品种(系)对Heterodera avenae群体的抗性鉴定供试20个小麦品种中无高抗(HR)和中抗(MR)品种,所有品种表现高度感病(HS)。在接种量相同的条件下,小麦根系的生长状况与最终形成的孢囊量没有明显相关性。3.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种植模式的响应本试验是种植模式循环体系中第一年,非寄主作物播前收后各种植模式间孢囊线虫群体减少差异不显着,两季小麦播种前各处理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的变化差异不显着。为明确种植模式对小麦孢囊线虫群体数量的影响,正继续试验。4.小麦孢囊线虫滞育与非滞育卵全蛋白差异比较试验根据小麦孢囊线虫的性质及实验条件,统一采用机械匀浆法破碎孢囊,选用7种全蛋白提取试剂提取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进行电泳分析。通过比较电泳谱带及提取经济适用性,得出E(20%蔗糖,50mM Tris-HCl(pH7.1),0.5%Triton X-100,0.1%SDS)为提取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较优的提取试剂。运用提取试剂E提取线虫全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比较滞育、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差异。滞育小麦孢囊线虫蛋白总量最高,4℃低温处理CCN蛋白含量最低。从蛋白谱带数量上看,滞育孢囊蛋白电泳图谱及4℃-40d处理均得到33条蛋白谱带,经升温的滞育解除处理得到的蛋白条带数最多。与滞育线虫蛋白相比,4℃-40d处理缺少分子量为200KD蛋白谱带,多出12.69KD的小分子量蛋白谱带;4℃-40d,转入15℃-7d处理,多5条蛋白带;在解除滞育的两处理中,4℃-40d,转15℃处理比4℃-40d处理多5条蛋白带。尿素直接提取法提取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2-D电泳后,经ImageMasterTM2D Platinum5.0软件分析,两组电泳图谱共检测到230个蛋白点,非滞育线虫蛋白2-D电泳图谱检蛋白点109个,滞育线虫蛋白则检测到蛋白点121个。相互匹配的蛋白点有90对,匹配率为74.38%;特异性蛋白点共31个,其中滞育孢囊有14个,非滞育有17个。
顾金玲[2](2010)在《荔枝EC长期继代保持与体胚发生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荔枝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荔枝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Transgenic resistant embryogenic callus)、荔枝转基因原生质体再生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 derived from transgenic protoplasts,TPEC)细胞系为材料,将其长期继代保持,并进行荔枝体胚发生的同步化调控,在前人建立的高频率体胚发生的技术体系上诱导其体胚发生;通过RAPD和GUS检测,进一步研究荔枝不同类型细胞系的差异及GUS表达情况;以荔枝TPEC细胞系中的Q81.535为材料,研究其在添加和不添加ZT的条件下体胚发生过程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并对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相关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及其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荔枝不同类型细胞系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保持及差异荔枝EC、TREC和TPEC在前人继代保持的基础上,又将其延长保持了3年,并且愈伤组织仍然呈淡黄色、生长旺盛、颗粒细小且松散,保持着很好的胚胎发生能力。并对部分荔枝TREC和TPEC不同细胞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GUS化学组织检测,抗性细胞系Q811、Q81.535为大量稳定表达GUS类型;Q9223为嵌合表达GUS类型;Q1016则为稳定不表达GUS类型;TPEC不同细胞系中,Q811、Q81.535细胞系GUS为大量稳定表达GUS类型,Q9223为嵌合表达GUS类型,Q1016则为稳定地不表达GUS类型。比较了荔枝不同类型细胞系在外观(形态、色泽)和生长状态上的差异,并对部分荔枝TREC和TPEC不同细胞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PAPD分析,其差异不是非常明显。2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数目变化使用线性IPG胶条(pH 4-7)在Ettan IPGphorⅢ(GE Healthcare)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采用SE 600 Rube标准垂直电泳系统(GE Healthcare)进行第二向SDS-PAGE,银染法染色后凝胶采用Imagine ScannerⅢ(GE Healthcare)扫描仪采集图像,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GE Healthcare)上做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数目变化趋势为先迅速上升,在MS 20d升至最高点,后略有下降,再迅速下降,并且蛋白点数目在MS 30d时降低至最低值,然后又经历一个迅速升高并保持稳定的过程。体胚发生中期,即从ZT 20 d-ZT 30 d其蛋白点数目变化剧烈,经历了先迅速下降后迅速上升的过程。3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等电点(pI)变化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等电点在4-5范围内的蛋白点比例随着不同培养时间和条件变化并不剧烈,蛋白点比例范围几乎都在10.00%-20.00%,其比例变化呈现先缓慢降低,后迅速升高,然后几乎保持稳定,再降低,迅速升高,最后迅速降低。pI值在5-6范围内的蛋白点比例变化呈现先缓慢降低,后迅速升高,再缓慢下降。pI值在6-7范围内的蛋白点比例变化呈现先缓慢升高,在MS 20d时达到最高,后迅速下降,然后几乎保持稳定,然后再缓慢下降,最后上升,总的变化趋势类似“N”。4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分子量(MW)变化在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分子量(MW)30KD-45KD的蛋白点变化趋势与分子量(MW)45KD-66KD的蛋白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迅速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最后上升。分子量(MW)20.1KD-30KD的蛋白点变化趋势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略有下降,然后再上升,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分子量在14.4KD-20.1KD的蛋白点变化趋势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再升高,在MS 40d时达到最大,后又快速下降。分子量在66KD-97KD范围内的大分子量蛋白点变化趋势先升高,然后略有降低,然后基本保持不变。5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15KD小分子量蛋白点数目变化在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小分子量蛋白数目基本呈先升高再大幅降低,后略有升高,最后又大幅下降的趋势,而小分子量蛋白点比例与小分子量蛋白数目变化趋势不同,而是呈现先略有降低再大幅升高,后快速降低,然后大幅升高,最后又降低的趋势,但是体胚发生在MS 40d时期无论小分子量蛋白数目和比例都最高(10个,2.54%),小分子量蛋白在此时积累达到高峰。6荔枝体胚发生过程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在添加ZT培养基上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中,能量和碳代谢相关蛋白、细胞组成与信号转导相关蛋白的表达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胁迫反应/氧化还原相关蛋白、脂类代谢相关蛋白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蛋白质代谢与修复相关蛋白、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呈升高再降低的状态;核酸代谢相关蛋白呈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又下降的趋势。在未添加ZT培养20 d时,能量和碳代谢相关蛋白、细胞组成与信号转导相关蛋白、核酸代谢相关蛋白、脂类代谢相关蛋白、蛋白代谢与修复相关蛋白有较强表达,而在添加ZT培养20 d时则表达较低或不表达;胁迫反应/氧化还原相关蛋白、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在添加ZT培养20 d时表达比未添加ZT 20 d时强。7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相关蛋白的功能分析在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40个蛋白质谱成功鉴定19个蛋白,再加上本实验室李焕苓(2009)鉴定成功的10个蛋白,在这29个蛋白中,除20.69%功能未知的蛋白外,27.59%蛋白涉及胁迫应答和氧化还原,24.14%蛋白和蛋白质代谢与修复相关,13.79%蛋白涉及能量和碳代谢,3.45%涉及信号转导,3.45%涉及核酸代谢,3.45%涉及脂类代谢,3.45%涉及氨基酸代谢。
张鹏[3](2009)在《黄瓜果实弯曲性QTL定位及蛋白质组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果形是黄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在黄瓜生产过程中,收获的果实大部分果形不规则,其中多数是弯曲果实,果实弯曲严重影响了黄瓜外观品质、风味和口感,使黄瓜商品性显着下降。因此,减少弯曲果实的比率在黄瓜育种工作及生产栽培中至关重要。为了能从遗传育种角度对黄瓜果实弯曲性进行探索,实现对果实弯曲的调控、防治和改良,有必要以遗传分析为嵌入点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明确果实弯曲性遗传规律、进行果实弯曲性遗传分析、找寻与果实弯曲相关的特异蛋白,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的遗传机制及分子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此为目标开展黄瓜果实弯曲性研究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有助于在黄瓜商品化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减少弯曲果实的产生,提高黄瓜生产的商品率,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明确黄瓜果实弯曲机理、培育果形性状优良的黄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MATLAB语言建立了全新、准确、科学、快速的黄瓜果实弯曲度测量方法,使黄瓜果实弯曲度测量的准确性和识别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以具代表性的果实弯曲品种和果实顺直品种为亲本,构建遗传规律研究体系,进行黄瓜果实弯曲性遗传分析,对F2分离群体进行分子标记和QTL定位,从而研究黄瓜果实弯曲的遗传机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弯曲黄瓜果实典型部位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对蛋白质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从分子水平分析黄瓜果实弯曲的内在机理。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遗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蛋白质组学角度和方法对黄瓜果实弯曲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MATLAB语言开发了图像采集、灰度化、分割黄瓜与背景(包括图像灰度化,格式转换和二值化)、边缘检测、轮廓提取等一系列模块,建立了准确的、快速的黄瓜果实外观形态图像识别系统。2.利用遗传算法寻找黄瓜果实中轴线,适应度函数为:参数为种群规模=100,交叉概率=0.8,变异概率=0.02。3.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果实弯曲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黄瓜果实弯曲性的基因加性效应较大,显性效应相对较小。显性×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高,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很小。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分别为48.447%和53.122%,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在育种过程中,D0455和D07299可以作为黄瓜果实顺直特性改良的优良亲本,而L18-10-2则可作为果实弯曲性的典型材料。4.本试验筛选出了7个SSR多态性引物:CSTCC813、CSWCT27、CSWCT29、CSWACC02、CSWTA08A、CSWATT02和CSWCT25。其中CSWCT27、CSWCT29、CSWACC02和CSWATT02位于同一连锁群上,标记间距离分别为12.1cM、17.5cM和18.2cM,连锁群长约47.8cM。5.本试验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0软件,以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个与黄瓜果实弯曲性相关的QTL位点,这个QTL位点距离最近标记的图距为2.5cM,贡献率为9.33%。6.本试验优化了适合于双向电泳的黄瓜果实蛋白质提取方法,其中关键步骤为:MM301细胞破碎仪30Hz研磨3min,研磨过程中不可以加入PVP。用丙酮溶液反复清洗蛋白质沉淀的最佳次数为7次。等电聚焦的最佳上样量为40mg/mL。7.经过双向电泳检测,黄瓜弯曲果实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显着的有32个。其中10个获得了质谱检测。MASCOT软件比对结果分析显示,其中3个蛋白质为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某种大亚基,其余为异柠檬酸脱氢酶、VB12不依赖型甲硫氨酸合成酶、14-3-3蛋白和GTP结合蛋白,还有1个未知蛋白。
申永锋[4](2008)在《抗枣疯病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和优势果树树种。枣疯病是由植原体(Phytoplasma)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害,对枣产业危害极大。本课题组最近在国内外首次选育出了高抗枣疯病新品种“星光”,为揭示其抗病机制,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对其在植原体侵染前后不同时期的蛋白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旨在寻找抗枣疯病相关蛋白,进而通过氨基酸序列预测基因序列,为抗病基因克隆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枣韧皮部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通过对TCA-丙酮法和甲醇/醋酸铵法的比较,确定甲醇/醋酸铵法适宜枣韧皮部总蛋白提取,可解决枣枝皮中多糖、色素等对双向电泳的干扰问题。适宜的蛋白上样量为380μL(约200 ug),最佳平衡时间为30min-40min,第二向SDS-PAGE电泳的最佳电泳值为200V;通过考马斯亮蓝和硝酸银染色方法的比较,确定了硝酸银染色适宜于枣韧皮部蛋白染色。确定了枣韧皮部蛋白主要集中在pI4~7之间。利用本试验建立的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对枣韧皮部蛋白采用pH4~7的线性IPG胶条进行分离,经硝酸银染色后获得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经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得到500-700个可识别的蛋白质斑点。2枣疯病抗性相关蛋白分析通过单向电泳分析,发现在枣疯病病树上嫁接的“星光”接穗与健康树上相比,在70d、90d时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嫁接后110d时,有三条谱带(分子量为31.2 kDa、30.4 kDa、29.0 kDa)表达量显着增加。通过双向电泳和蛋白斑点比对分析,发现枣疯病病树上嫁接的“星光”接穗在嫁接后90d及110d时,在酸性端出现一随发育阶段后延而表达增强的区域(分子量27-32KD、等电点pI4.2~5.0),在对照健康树上嫁接的接穗均没有此变化。此结果与单向电泳结果一致。确定了与枣疯病抗性相关的蛋白范围为分子量27~32KD、等电点pI4.2~5.0。3获得了3个同源性较好的蛋白序列选取其中10个蛋白差异点进行了质谱分析,获得了3个同源性较好的蛋白点,分别为可溶性的NSF附着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网格蛋白接合蛋白,另外7个为未知新蛋白。对鉴定出的蛋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可能的抗病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抗性蛋白的相关基因信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沈程文[5](2007)在《广东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树育种和资源保存的成功依赖于对基因库资源遗传变异的数量、分布及其进化关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利用传统的形态和农艺性状相结合考察茶树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比较困难,而分子标记则是研究茶树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采用形态鉴定与SRAP、AFLP、ISSR3种分子标记对25份广东茶树种质资源和5份对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类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10个表型性状对30份茶树种质进行鉴定和分析,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2.15%。其中茸毛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41%,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芽叶生育期,为18.52%。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30份种质被分为4组:第1组有17个品种,第2组有10个品种,第3组为云南大叶种和凌云白毛茶2个对照品种,第4组仅海南大叶种1个对照品种。2.首次将SRAP标记应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用21对SRAP引物对30份种质基因组DNA的分析,共扩增出127条带,其中114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88.67%。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6.05个和5.43个。在遗传距离0.3880处,30份茶树种质分为A、B、C三类,其中83.33%归到A类中。在遗传距离0.3140处,又可将A群划分为Ⅰ、Ⅱ、Ⅲ三个亚群。其中第Ⅰ亚群包括13个品种,第Ⅱ亚群包括2个品种,第Ⅲ亚群包括10个品种。3.利用5对AFLP引物在30份茶树种质中共扩增出401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80.2条带,多态性条带338条,占总带数的84.3%。30个茶树群体品种之间以清凉山茶和清远笔架茶遗传距离最小(0.1275),桂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6075),平均遗传距离为0.3571。结果表明广东茶树群体品种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在遗传距离为0.40处取一结合线,可以将30个茶树品种分为3大类。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广东群体品种亲缘关系的多元性和相对集中性。4.利用15个ISSR引物在30份茶树种质中共扩增出104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6.93条带,多态性条带101条,占总带数的96.89%。30份茶树群体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018,其中平远锅苫茶与所有材料的平均遗传距离为O.7600,远高于平均水平。在遗传距离0.6500处,可将30份茶树种质分为A、B、C三类:它们分别包括18、10和2个品种。其中18个品种归到A类中,占60.00%。在遗传距离0.5500处,又可将A群划分为Ⅰ、Ⅱ二个亚群。其中第Ⅰ亚群包括14个品种;第Ⅱ亚群包括4个品种。5.首次综合运用SRAP、AFLP和ISSR3种标记方法的遗传距离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FLP标记与ISSR两种标记分析的遗传距离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性水平(r=0.3089,P<0.01);SRAP分析与ISSR分析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性水平(r=0.1577,P<0.05);而SRAP分析与AFLP分析间相关性不显着(t=-0.0975,P>0.05)。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SRAP、AFLP、ISSR标记与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关联程度进行了研究,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SRAP标记关联度居第一,ISSR标记的居第二;AFLP标记的居第三。6.通过对30份茶树种质的SRAP、AFLP和ISSR标记的整合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40处可将它们分成6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广州小叶白心、广州小叶青心和平远锅苫茶共3个种质。第二类群只有9个种质,分别是罗定小叶、兴宁官田茶、广宁大叶青心、普宁小叶、广宁青桂大叶、高州白心、乐昌苦茶以及桂北大叶种、江西宁洲种两个对照品种。第三类群只有11个种质,包括东源上莞茶、清凉山茶、丰顺马图茶、连南大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乳源白毛茶、台山白云茶、清远笔架茶、五华天竺山茶、南昆山白毛茶。第四类群包括了4个种质,即阳春白毛茶、惠阳小叶、云南大叶种和海南大叶种。第五类群仅1个种质即凌云白毛茶。第六类群聚集了凤凰水仙和石古坪乌龙2个乌龙茶品种。其分类较各种标记的单独使用更为合理地揭示了种质问的遗传关系,这说明方法间的不可替代性和各种标记综合的互补优势。以上研究,从形态学、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广东茶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广东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积累了数据,对广东茶树品种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荟[6](2007)在《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内源激素及差异蛋白组的研究》文中认为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激素在植物成花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时蛋白质的变化是植物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效唑(PP333)是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抑制剂,PP333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促进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并使多种内源激素等物质发生改变。本实验以离体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为实验系统,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与技术,以及激素的测定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PP333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P333处理对黄瓜离体子叶节内源激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PP333处理能显着地改变植物体IAA的含量,使子叶节在培养的初期IAA含量下降,特别在培养3天后IAA含量达最低点;PP333处理明显改变植物体内GA水平的变化动态,特别是在培养5天时会使GA水平显着升高;PP333处理提高体内ZR与ABA的含量,并且发现子叶节在培养2天后ABA水平显着升高;培养7天时对照中ZR水平会突然升高,而这一升高会被PP333处理显着抑制。总之,PP333处理不仅改变了各激素的含量和含量变化动态,也改变了不同激素间的含量对比。TIBA和PP333均可促进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用TIBA全程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成花时,最高浓度不宜高于1.0mg/L,浓度太高子叶节容易卷翘。TIBA和PP333配合处理对黄瓜离体子叶节成花率表现协同促进的效应,最佳配合浓度为TIBA0.3mg/L和PP3330.3mg/L。2-DE图谱显示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pH 5-6间,PP333处理会引起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在选取分析的12个蛋白点中,有4种蛋白质的丰度提高,有8种蛋白质的丰度降低。
刘晓萍[7](2007)在《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蒜属(Lycoris)植物是一类经济价值较大的球根花卉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不仅为观花植物,还是一种优良的赏叶植物。但是叶片生长时间较短,叶片衰老的时间集中在春末夏初,与其它鳞茎类植物的发育时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以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为材料,研究石蒜属植物叶片衰老的形态变化及温度对叶片衰老的影响,运用单向、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为探讨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作基础研究。同时利用激素调控叶片衰老的进程,延缓叶片衰老的时间,延长观叶时间。具体结果如下:(1)长筒石蒜叶片衰老形态的规律为:整株长筒石蒜叶片衰老主要是从外轮叶片逐渐向内轮叶片变黄;单个叶片的衰老主要类型是从叶尖开始逐渐沿着叶片边缘向叶中脉到叶的基部。长筒石蒜叶片的衰老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30℃已经限制了叶片的生长,加速了衰老,这与叶片衰老时外界温度相近,所以认为石蒜属植物叶片的衰老受高温的限制,耐热性差。(2)利用GA3和6-BA作用长筒石蒜叶片可以延缓叶片衰老的时间。单独使用GA3的浓度在20mg/l效果最好,6-BA的浓度最佳浓度为30mg/l。10mg/lGA3+15mg/l6-BA的混合溶液处理比单独使用一种激素效果更明显,可能的原因是两种激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3)长筒石蒜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衰老的进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利用单向、双向电泳技术分析蛋白质组分及分布格局的变化。随着叶片黄化程度逐渐的加深,大部分蛋白斑点的丰度下降,分布格局基本相似。与叶片衰老相关的蛋白质斑点为(46.5kD, pI 5.2)、(47.0 kD,pI 5.2)、(22.6 kD,pI 5.6)、(19.2 kD,pI 5.5)和分子量水平为59.0kD、46.1 kD、53.1 kD、15.6 kD的蛋白条带。全面启动叶片衰老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因子可能为(19.2 kD,pI 5.5)。
肖蔚[8](2007)在《青藏高原产沙棘属植物生药学研究及亲缘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沙棘属(Hippophae)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多年生雌雄异株的木本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为广生态幅类型。我国是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其起源中心、原始类群中心和类群分化中心。青藏高原是我国沙棘的集中分布地,具有巨大的资源蕴藏量而且是卧龙沙棘、棱果沙棘、理塘沙棘和密毛肋果沙棘等我国特有的珍稀类群的分布地区。本课题对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沙棘属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对10个不同基源的沙棘:中国沙棘(H.rhamnoides subsp.sinensis Rousi)、云南沙棘(H.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 Rousi.)、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u et T.N.He)、密毛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ubsp.stellatopilosa Lian et al.ex Swenson et Bartish)、理塘沙棘(H.litangensis Lian et X.L.Chen ex Swenson et Bartish)、棱果沙棘(H.goniocarpa Lian et al.Swenson et Bartish)、西藏沙棘(H.tibetana Schlechtend.)、江孜沙棘(H.gyantsensis(Rousi)Lian)、卧龙沙棘(H.rhamnoides subsp.wolongensis Lian,K.Sun et X.L.Chen)和柳叶沙棘(H.Salicifolia D.Don)的分布地域、生境、原植物形态、叶子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资源和生药学方面的调查研究。本课题应用ISSR—PCR技术对沙棘属植物(Hippophae L.)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影响ISSR反应的各因子(模板DNA用量、TaqDNA聚合酶的用量、镁离子浓度、dNTP的浓度),建立了沙棘的ISSR反应的优化反应体系,并应用于中国沙棘、云南沙棘、理塘沙棘、棱果沙棘、密毛肋果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本课题对不同来源、不同采集地的沙棘叶样品中黄酮苷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分别采用HPLC—UV和薄层色谱法,对10中不同来源的沙棘亚种进行分析,比较其沙棘叶中总黄酮组成和分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王璐,杜国强,师校欣[9](2006)在《双向电泳技术在园艺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其原理、发展概况、优缺点及其在园艺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刘素纯[10](2006)在《铅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污染是当今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不仅退化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恶化水环境,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以黄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铅污染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内源激素、多胺、水杨酸、抗氧化保护系统及其他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铅对黄瓜种子萌发、早期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铅在黄瓜幼苗中的吸收分布存在差异,所吸收的铅大部分积累在根系,只有少部分向上运输到茎和叶部。黄瓜幼苗叶和根中吸收铅量的随铅质量浓度增强而增加。铅溶液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表现为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100~200mg·L-1硝酸铅溶液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300~900mg·L-1硝酸铅溶液对黄瓜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且抑制作用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质量浓度铅诱导不定根产生。此外还发现铅处理的黄瓜幼苗其干重与铅质量浓度呈负相关。 100~700mg·L-1硝酸铅溶液可增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当铅质量浓度增至900mg·L-1时,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铅处理下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变得紧密,尤其是栅栏组织由1层增加为2~3层。 铅处理使得黄瓜幼苗体内的MDA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其含量增加与铅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细胞膜的透性增加,与MD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2.铅对黄瓜幼苗地上部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影响 用100~500mg·L-1硝酸铅溶液处理黄瓜幼苗,其地上部的S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到7d呈现出大幅度上升,达到一个高峰值后急剧下降(低于对照),而且随着铅质量浓度的增加SOD活性也相应地增加。900mg·L-1硝酸铅溶液处理黄瓜幼苗地上部的S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高于对照)后降低(低于对照)的趋势。SOD同工酶的酶条带数和表达量与铅质量浓度呈负相关,
二、双向电泳分析植物蛋白质的重演性、敏感性和清晰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向电泳分析植物蛋白质的重演性、敏感性和清晰度(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环境响应的表型特征及滞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孢囊线虫的地理分布及经济重要性 |
1.2 小麦孢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2.1 小麦孢囊线虫的寄主范围研究 |
1.2.2 小麦孢囊线虫为害症状及病害诊断 |
1.2.3 小麦孢囊线虫的生活史 |
1.3 小麦孢囊线虫的孵化特点 |
1.4 病害防治 |
1.4.1 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
1.4.2 培育抗性品种 |
1.4.3 化学防治 |
1.4.4 生物防治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温度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2.1.1 不同温度处理对新形成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卵和自由卵孵化的影响 |
2.1.2 不同温度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2.2 小麦孢囊线虫周年动态 |
2.2.1 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周年孵化动态 |
2.2.2 土壤中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和J_2周年动态 |
2.2.3 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内卵和J_2周年动态 |
2.3 小麦品种(系)对Heterodera avenae群体的抗性鉴定 |
2.3.1 供试小麦品种(系)和线虫群体 |
2.3.2 鉴定方法 |
2.3.3 培养条件 |
2.3.4 调查与评价 |
2.4 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种植模式的响应 |
2.4.1 供试品种 |
2.4.2 实验地情况 |
2.4.3 田间设计 |
2.4.4 试验方法 |
2.5 小麦孢囊线虫滞育与非滞育卵全蛋白比较 |
2.5.1 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2.5.2 滞育与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SDS-PAGE比较 |
2.5.3 滞育与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2-DE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3.1.1 不同温度处理对新形成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卵和自由卵孵化的影响 |
3.1.2 不同温度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3.2 小麦孢囊线虫周年动态 |
3.2.1 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周年孵化动态 |
3.2.2 土壤中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和J_2周年动态 |
3.2.3 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卵和J_2周年动态 |
3.3 小麦品种(系)对Heterodera avenae群体的抗性鉴定 |
3.3.1 不同小麦品种对Heterodera avenae群体抗性鉴定 |
3.3.2 抗感性与小麦根系生长的关系 |
3.4 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种植模式的响应 |
3.5 小麦孢囊线虫滞育与非滞育卵全蛋白比较 |
3.5.1 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3.5.2 滞育与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SDS-PAGE比较 |
3.5.3 滞育与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2-DE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温度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4.1.1 不同温度处理对新形成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卵和自由卵孵化的影响 |
4.1.2 温度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4.2 小麦孢囊线虫周年动态 |
4.2.1 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周年孵化动态 |
4.2.2 土壤中的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和J_2周年动态 |
4.2.3 小麦孢囊线虫孢囊内卵和J_2周年动态 |
4.3 小麦品种(系)对Heterodera avenae群体的抗性鉴定 |
4.4 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种植模式的响应 |
4.5 小麦孢囊线虫滞育与非滞育卵全蛋白比较 |
4.5.1 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4.5.2 滞育与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SDS-PAGE比较 |
4.5.3 滞育与非滞育小麦孢囊线虫全蛋白2-DE比较 |
5 结论 |
5.1 不同温度处理对新形成小麦孢囊线虫袍囊卵和自由卵轻化的影响 |
5.2 小麦抱囊线虫周年动态 |
5.3 小麦品种(系)对Heterodera avenae群体的抗性鉴定 |
5.4 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种植模式的响应 |
5.5 小麦孢囊线虫滞育与非滞育卵全蛋白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荔枝EC长期继代保持与体胚发生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2 植物体胚发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2.1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 |
2.2 植物体胚发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3 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3.1 荔枝生物技术研究概况 |
3.2 荔枝体胚发生研究进展 |
3.2.1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保持 |
3.2.2 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研究 |
4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4.1 本研究的意义 |
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荔枝不同类型胚性细胞系的长期继代保持及体胚发生 |
第一节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保持及不同细胞系间的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荔枝EC、TREC 和TPEC 的继代保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荔枝EC、TREC 和TPEC 的继代保持 |
2.2 荔枝EC 不同细胞系的差异 |
2.3 荔枝TREC 不同细胞系的差异 |
2.4 荔枝TPEC 不同细胞系的差异 |
3 讨论 |
3.1 荔枝不同类型胚性细胞系继代培养中的差异 |
3.2 2,4-D 在荔枝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保持中的作用 |
3.3 潮霉素在荔枝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保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的体胚发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荔枝EC、TREC 和TPEC 的继代保持 |
1.2.2 荔枝EC、TREC 和TPEC 高度同步化培养物的培养 |
1.2.3 荔枝EC、TREC 和TPEC 的体胚发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ZT 和 KT 对荔枝体胚发生的影响 |
2.2 同步化调控对荔枝TPEC 体胚诱导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荔枝EC、TREC 和TPEC 长期继代保持的关键技术 |
3.2 ZT 促进荔枝体胚发生 |
第三节 荔枝体胚成熟培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荔枝体胚成熟过程的观察 |
2.2 不同类型细胞系来源体胚成熟上的差异 |
3 讨论 |
第四节 荔枝不同细胞系间的RAPD 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实验设备、实验试剂及所需溶液的配制 |
1.2.1 主要实验设备 |
1.2.2 主要试验试剂 |
1.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3 RAPD 分析方法 |
1.3.1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的提取 |
1.3.2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的检测 |
1.3.3 DNA 扩增反应 |
1.3.4 RAPD 反应引物筛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的提取质量 |
2.2 RAPD 引物扩增多态性 |
2.3 荔枝不同类型细胞系样品RAPD 标记差异 |
3 讨论 |
第五节 荔枝不同类型胚性细胞系长期继代保持过程中的GUS 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荔枝转基因抗性愈伤组织的GUS 组织化学检测 |
1.2.1.1 GUS 组织化学检测的基本原理 |
1.2.1.2 试验溶液的配制 |
1.2.1.3 GUS 组织化学检测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抗性愈伤组织GUS 的表达情况 |
2.2 不同转基因原生质体再生胚性愈伤组织GUS 的表达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主要仪器设备 |
1.2.2 主要试剂 |
1.3 方法 |
1.3.1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
1.3.2 蛋白质样品的定量 |
1.3.3 荔枝体胚发生培养物蛋白质样品双向电泳 |
1.3.4 电泳后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凝胶软件分析过程中参数的设置 |
2.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凝胶上总蛋白点数目变化 |
2.3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凝胶上蛋白点组成变化 |
2.4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凝胶上不同pI 值蛋白点数目变化 |
2.5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凝胶上不同pI 值蛋白点比例变化 |
2.6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MW 蛋白点数目变化 |
2.7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MW 蛋白点比例变化 |
3 15 KD 以下小分子量蛋白点在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变化 |
3.1 15 KD 以下小分子量蛋白点数目变化 |
3.2 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等电点组成变化 |
3.2.1 早期愈伤组织20 d 时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2.2 MS 培养20 d 的荔枝体胚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2.3 ZT 培养20 d 的荔枝体胚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2.4 MS 培养30 d 的荔枝体胚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2.5 ZT 培养30 d 的荔枝体胚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2.6 MS 培养40 d 的荔枝体胚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2.7 ZT 培养40 d 的荔枝体胚中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等电点组成 |
3.3 低于15 KD 小分子量蛋白点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等电点组成变化 |
4 讨论 |
4.1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经历体胚发生初期总蛋白点变化 |
4.2 从ZT 20 d 到ZT 30 d 的体胚发生正常代谢最活跃 |
4.3 荔枝体胚发生晚期特有蛋白增多 |
第四章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质谱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的相关蛋白的质谱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质谱鉴定的体胚发生相关蛋白点在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布 |
2.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质谱鉴定的相关蛋白 |
2.3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质谱鉴定蛋白表达变化 |
2.3.1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CL158) |
2.3.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CL222) 表达变化 |
2.3.3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CL227) 表达变化 |
2.3.4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CL25) 表达变化 |
2.3.5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氧化还原酶(CH21) 表达变化 |
2.3.6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5B 亚基(CL242)表达变化 |
2.3.7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异黄酮还原酶相关蛋白(CL164) 表达变化 |
2.3.8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GST22 谷胱甘肽转硫酶(CH76) 表达变化 |
2.3.9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alpha 亚基类似蛋白(CH4) 表达变化 |
2.3.10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alpha 链(CH9)表达变化 |
2.3.11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内肽酶(CH16) 表达变化 |
2.3.1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核酸结合蛋白GRP2(CH78) 表达变化 |
2.3.13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蛋白酶体贝塔亚基3(CH96) 表达变化 |
2.3.14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假定贝塔6 亚基蛋白酶(CL237)表达变化 |
2.3.15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温度诱导脂钙蛋白(CL262)表达变化 |
2.3.16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胞质谷氨酰胺合成酶(CL59)表达变化 |
2.3.17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磷酸丙糖异构酶(CL27)表达变化 |
2.3.18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烯醇酶(CL85)表达变化 |
2.3.19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贝塔亚基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亚基结合蛋白(CL193)表达变化 |
2.3.20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ATP 合酶D 链(CH235)表达变化 |
2.3.21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CL166)表达变化 |
2.3.2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Z-box 结合因子3(CL169)表达变化 |
2.3.23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BTF3 碱性转录因子3(CH183)表达变化 |
2.4 质谱鉴定的相关蛋白功能分析 |
2.4.1 质谱鉴定的相关蛋白功能分类 |
3 讨论 |
3.1 能量和碳代谢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2 胁迫应答和氧化还原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3 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4 蛋白质代谢与修复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5 脂类代谢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6 信号转导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7 核酸代谢相关蛋白参与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 |
3.8 在添加ZT 培养基上荔枝正常体胚发生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规律 |
3.9 在添加ZT 和未添加ZT 培养20 d 时荔枝体胚发生过程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 |
第五章 小结 |
1 荔枝不同类型细胞系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保持及差异 |
2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数目变化 |
3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等电点(pI)变化 |
4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点分子量(MW)变化 |
5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15KD 小分子量蛋白点数目变化 |
6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相关蛋白表达变化 |
7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相关蛋白的功能分类及其蛋白表达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黄瓜果实弯曲性QTL定位及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黄瓜果实弯曲的鉴定标准 |
1.3.2 黄瓜果实弯曲特性相关研究 |
1.3.3 黄瓜可视化系统的研究 |
1.3.4 遗传模型研究进展 |
1.3.5 分子标记及其在黄瓜上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
1.3.6 植物蛋白质组学 |
1.4 存在问题及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黄瓜果实外形图像识别 |
2.2 黄瓜果实弯曲性遗传模型分析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黄瓜果实弯曲性QTL 定位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数据统计分析 |
2.4 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4.3 凝胶扫描和图像分析 |
2.4.4 质谱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果实弯曲度测定 |
3.1.1 黄瓜果实外形图像识别 |
3.1.2 弯曲度计算 |
3.1.3 自定义的图形用户界面 |
3.2 遗传分析 |
3.2.1 正态性检验 |
3.2.2 AD 模型分析 |
3.3 QTL 定位 |
3.3.1 SSR 分子标记 |
3.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 定位分析 |
3.4 蛋白质组学分析 |
3.4.1 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 |
3.4.2 双向电泳结果分析 |
3.4.3 质谱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黄瓜果实外形图像识别 |
4.2 黄瓜弯曲性遗传分析 |
4.3 SSR 分子标记 |
4.4 遗传图谱的构建 |
4.5 黄瓜果实蛋白提取方法 |
4.6 双向凝胶电泳的技术细节 |
4.7 黄瓜果实弯曲性双向电泳结果比较 |
4.8 质谱分析结果 |
4.9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4.9.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9.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抗枣疯病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枣疯病的研究现状 |
1.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况 |
1.2.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
1.2.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
1.2.3 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3 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2.1.4 主要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原接种方法及植原体的PCR检测 |
2.2.2 蛋白质的提取 |
2.2.3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2.4 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 |
2.2.5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
2.2.6 凝胶图像分析 |
2.2.7 差异点的数据库检索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病品种“星光”病原侵染后不同时期蛋白的单向电泳分析 |
3.1.1 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
3.1.2 “星光”嫁接侵染后不同时期的植原体检测 |
3.1.3 “星光”嫁接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单向电泳分析 |
3.2 枣韧皮部蛋白双向电泳分析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2.1 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确定 |
3.2.2 蛋白上样量的确定 |
3.2.3 染色方法的确定 |
3.2.4 双向电泳胶条范围的确定 |
3.2.5 双向电泳体系的分辨率和重复性 |
3.3 抗病品种“星光”病原侵染后不同时期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3.3.1 病原侵染后“星光”在不同时期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 |
3.3.2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4 讨论 |
4.1 样品的制备与电泳及染色条件摸索 |
4.2 枣疯病抗性蛋白的差异蛋白质组学 |
4.3 抗枣疯病相关蛋白分析 |
4.4 下一步工作计划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5)广东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遗传多样性研究综述 |
1.1 遗传多样性的涵义 |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1.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1.3.1 形态学水平 |
1.3.2 细胞学水平 |
1.3.3 生化水平 |
1.3.4 分子水平 |
1.4 几种重要的分子标记 |
1.4.1 RFLP标记 |
1.4.2 RAPD标记 |
1.4.3 SSR标记 |
1.4.4 ISSR标记 |
1.4.5 AFLP标记 |
1.4.6 SRAP标记 |
1.4.7 TRAP标记 |
1.4.8 EST-SSR标记 |
1.5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2 茶树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2.1 形态学研究 |
2.2 细胞水平研究 |
2.3 生化水平研究 |
2.4 分子水平研究 |
2.4.1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演化研究 |
2.4.2 种质鉴定的研究 |
2.4.3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4.4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本研究的意义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表型性状的选取与编码处理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
2.2 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相关性 |
2.3 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茶树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DNA提取及检测 |
1.3.1 DNA提取 |
1.3.2 DNA检测 |
1.4 PCR扩增程序 |
1.5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1.6 PCR产物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模板纯度分析 |
2.2 模板DNA浓度对SRAP扩增效果的影响 |
2.3 引物浓度对 SRAP扩增效果的影响 |
2.4 不同dNTPS浓度对 SRAP扩增效果的影响 |
2.5 不同Mg~(2+)浓度对SRAP扩增效果的影响 |
2.6 不同Taq酶用量对SRAP扩增效果的影响 |
2.7 退火温度对 SRAP扩增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SRAP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DNA提取及检测 |
1.3.2 PCR反应 |
1.3.3 电泳分析检测 |
1.3.4 随机引物的筛选 |
1.3.5 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RAP标记的多态性 |
2.2 SRAP聚类及遗传距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接头和预扩引物序列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主要仪器 |
1.2.2 主要试剂 |
1.3 DNA提取及检测 |
1.4 AFLP-PCR反应 |
1.4.1 酶切连接 |
1.4.2 预扩增 |
1.4.3 选择性扩增 |
1.4.4 扩增产物的检测 |
1.4.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FLP多态性及遗传距离分析 |
2.2 AFLP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茶树AFLP标记技术的影响因素 |
3.2 关于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分类 |
4 小结 |
第六章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PCR扩增、条件优化和检测 |
1.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SSR标记的多态性 |
2.2 ISSR聚类及遗传距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茶树SRAP、AFLP、ISSR分子标记及表型分析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实验方法和数据来源 |
1.2.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RAP、AFLP和ISSR标记分析在茶树遗传多样性中的信息获取量比较 |
2.2 SRAP、AFLP和ISSR标记聚类结果的比较 |
2.3 SRAP、AFLP和ISSR标记的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 |
2.4 SRAP、AFLP和ISSR标记在茶树亲缘关系研究中的综合利用 |
2.5 形态标记与SRAP、AFLP、ISSR标记聚类的关联度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遗传标记用于茶树种质资源分类的比较 |
3.2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 |
4 小结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术语与略语表 |
部分材料照片 |
(6)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内源激素及差异蛋白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
1.1.1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 |
1.1.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
1.1.3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 |
1.1.4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 |
1.1.4.1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蛋白质分离的核心技术 |
1.1.4.2 质谱技术--蛋白质鉴定的主要手段 |
1.1.4.3 其他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1.4.4 蛋白质组数据库(Proteome data base) |
1.2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 |
1.2.1 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发展 |
1.2.1.1 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
1.2.1.2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
1.2.1.3 激素引起的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 |
1.2.1.4 其他方面引起的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1.2.2 植物蛋白质组数据库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PP_(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药品与条件 |
2.2.2 育苗与接种 |
2.2.3 PP_(333)处理 |
2.2.4 样品中激素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P_(333)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IAA的动态变化 |
2.3.2 PP_(333)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GA的动态变化 |
2.3.3 PP_(333)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ZR的动态变化 |
2.3.4 PP_(333)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过程中ABA的动态变化 |
2.4 讨论 |
第3章 TIBA和PP_(333)处理对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药品与条件 |
3.2.2 育苗与接种 |
3.2.3 TIBA全程处理 |
3.2.4 TIBA与PP_(333)全程处理 |
3.2.5 结果与分析 |
3.2.5.1 TIBA全程处理对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的影响 |
3.2.5.2 TIBA与PP_(333)配合处理对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PP_(333)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花芽分化的差异蛋白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培养材料 |
4.2.1.1 材料、条件和药品 |
4.2.1.2 方法 |
4.2.2 双向电泳材料与方法 |
4.2.2.1 生化试剂 |
4.2.2.2 主要仪器 |
4.2.2.3 溶液配制 |
4.2.2.4 蛋白干粉的制备 |
4.2.2.5 样品的溶解 |
4.2.2.6 蛋白质标准曲线绘制 |
4.2.2.7 样品液浓度的测定 |
4.2.2.8 第一向: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IEF) |
4.2.2.9 胶条平衡 |
4.2.2.10 第二向: SDS-PAGE电泳 |
4.2.2.11 二维凝胶电泳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 |
4.3.2 SDS-PAGE分离胶浓度的选择 |
4.3.3 IEF胶条pH的选择 |
4.3.4 两性电解质pH范围的选择 |
4.3.5 上样量的选择 |
4.3.6 PP_(333)处理黄瓜离体子叶节差异蛋白的分析 |
4.4 讨论 |
4.4.1 样品制备 |
4.4.2 2-DE图谱的清晰度与分辨率 |
4.4.2.1 样品溶剂的影响 |
4.4.2.2 SDS电泳的影响 |
4.4.2.3 染色 |
4.4.2.4 差异蛋白与花芽分化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石蒜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1.1 石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石蒜属植物形态解剖方面的研究进展 |
1.1.2 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 |
1.1.3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进展 |
2 叶片衰老的研究进展 |
2.1 叶片衰老的形态学研究 |
2.2 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研究 |
2.3 叶片衰老的分子水平的研究 |
2.4 植物生长物质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2.5 温度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3 植物发育相关蛋白研究 |
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长筒石蒜叶片自然衰老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材料处理方法 |
2.2.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筒石蒜叶片衰老形态的观察 |
3.1.1 长筒石蒜叶片衰老形态的类型 |
3.1.2 单个叶片衰老类型 |
3.2 长筒石蒜叶片衰老和外界温度的关系 |
3.3 不同温度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影响 |
3.3.1 不同温度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形态的影响 |
3.3.2 不同温度对长筒石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温度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6-BA 和 GA_3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影响 |
3.1.1 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的GA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SOD 酶活性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的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的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的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的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的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内 SOD 酶活性的影响 |
3.3 GA_3和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影响 |
3.3.1 GA_3和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GA_3和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3 GA_3和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4 GA和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5 GA和6-BA 处理对长筒石蒜叶片衰老时间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长筒石蒜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长筒石蒜叶片的处理 |
2.2 叶片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2.2.1 蛋白质提取 |
2.2.2 样品制备 |
2.2.3 主要试剂及贮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单向电泳 |
2.3.2 双向电泳 |
2.3.3 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法(郝再彬,2004)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衰老阶段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2 SDS-PAGE 单向电泳图谱中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相关蛋白的分析 |
3.2.1 电泳图谱的分析及分子量计算 |
3.2.2 长筒石蒜叶片单向电泳分析 |
3.3 IFE-SDS-PAGE 双向电泳图谱中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相关蛋白分析 |
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8)青藏高原产沙棘属植物生药学研究及亲缘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沙棘属植物分类学鉴定与资源调查 |
二、沙棘叶显微特征研究 |
三、沙棘属植物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四、ISSR-PCR反应体系在沙棘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五、沙棘叶黄酮的含量测定 |
六、沙棘属种间黄酮成分的比较 |
总结与讨论 |
附录 |
综述 |
致谢 |
(9)双向电泳技术在园艺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原理 |
2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发展概况 |
3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优缺点 |
3.1 优越性 |
3.1.1 分辨率高 |
3.1.2 重演性好 |
3.2 缺点 |
4 在园艺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 在特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2 在组织器官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3 在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4 在环境因子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5 在非环境因子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5 结论 |
(10)铅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重金属铅污染研究概况 |
2 植物铅毒害 |
2.1 土壤中铅的存在形式 |
2.2 铅对植物的毒害 |
3 植物耐铅毒害的几种机制 |
3.1 根系排斥对铅的吸收 |
3.2 根际环境对铅的吸收的影响 |
3.3 金属结合蛋白的解毒作用 |
3.4 内源激素逆境信号分子的产生及调控 |
3.4.1 逆境胁迫下内源激素脱落酸的信号转导及其调控 |
3.4.2 茉莉酸类物质的信号转导与植物的防御反应 |
3.4.3 水杨酸在逆境胁迫中的信号转导及其调控 |
3.4.4 茉莉酸和脱落酸信号转导的关系 |
3.4.5 多胺和乙烯在逆境下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
3.5 铅结合蛋白、诱导抗氧化胁迫酶和诱导抗性基因的表达 |
4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重金属铅对黄瓜萌发和早期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培养与处理 |
1.3 铅处理下黄瓜种子萌发率测定 |
1.4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形态指标测定 |
1.5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干物质积累和铅吸收含量测定 |
1.6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
1.7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
1.8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叶和根细胞学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铅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2.2 铅处理对黄瓜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2.3 铅处理对黄瓜幼苗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
2.4 铅处理对黄瓜幼苗干物质积累与铅吸收量的影响 |
2.5 铅处理对黄瓜幼苗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6 铅处理对黄瓜幼苗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铅处理与黄瓜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相关性 |
3.2 铅处理与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三章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处理 |
1.1.1 材料培养 |
1.1.2 粗酶液的制备和变性剂处理粗酶液 |
1.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1.3 POD、SOD、CAT活性测定 |
1.4 同工酶分析 |
1.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1.4.2 电泳胶染色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铅对黄瓜幼苗地上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 |
2.2 铅对黄瓜幼苗地上部SOD活性和同工酶影响 |
2.3 铅对黄瓜幼苗地上部POD活性和同工酶影响 |
2.4 铅对黄瓜幼苗地上部CAT活性和同工酶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样品制备 |
1.3 内源激素(IAA、GA_3、Z和ABA)测定的色谱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PLC流动相的选择 |
2.2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IAA、GA_3、Z和ABA含量的变化 |
2.2.1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叶中IAA、GA_3、Z和ABA含量的变化 |
2.2.2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根中IAA、GA_3、Z和ABA含量的变化 |
2.2.3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中IAA/ABA值变化 |
3 讨论 |
3.1 内源激素HPLC测定的色谱条件 |
3.2 铅对黄瓜幼苗IAA、GA_3、Z和ABA水平的影响 |
3.3 铅与黄瓜幼苗内源激素的关系 |
第五章 多胺与黄瓜幼苗铅处理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制备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色谱条件 |
1.4 测定方法及指标 |
1.5 内源多胺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
1.5.1 多胺的提取和衍生化 |
1.5.2 多胺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胺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条件优化 |
2.1.1 多胺苯甲酰化的反应条件 |
2.1.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1.3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1.4 回收率及样品测定 |
2.2 铅对黄瓜幼苗叶中内源多胺的影响 |
2.3 铅对黄瓜幼苗茎中内源多胺的影响 |
2.4 外源精胺和腐胺对黄瓜幼苗的影响 |
2.4.1 外源多胺对铅处理的黄瓜幼苗长势的影响 |
2.4.2 外源多胺对铅处理黄瓜幼苗保护酶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铅处理下内源多胺与黄瓜幼苗生长的相关性 |
3.2 外源多胺与铅处理黄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相关性 |
第六章 水杨酸与黄瓜幼苗铅处理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处理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水杨酸的测定 |
1.3.1 水杨酸的提取和纯化 |
1.3.2 水杨酸HPLC的色谱条件 |
1.3.3 水杨酸HPLC标准曲线的建立 |
1.4 蛋白质含量、POD、SOD活性和MDA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杨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条件优化 |
2.2 水杨酸与色谱峰面积的线性相关关系分析 |
2.3 回收率的测定 |
2.4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内源水杨酸的变化 |
2.5 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6 外源SA对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MDA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铅处理下水杨酸水平与可溶性蛋白质的关系 |
3.2 铅处理下水杨酸水平与丙二醛的关系 |
3.3 铅处理下水杨酸水平与植物抗铅胁迫的关系 |
第七章 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叶片蛋白质组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处理 |
1.2 设备 |
1.3 溶液配制 |
1.4 方法 |
1.4.1 可溶性蛋白质的提取 |
1.4.2 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全蛋白 |
1.4.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和可溶性蛋白组分分析 |
1.4.4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黄瓜幼苗抗铅特异蛋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铅对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 SDS-PAGE电泳条件分析 |
2.2.1 不同样品稀释液对蛋白质分离的影响 |
2.2.2 样品缓冲液和稀释液对蛋白分离的影响 |
2.2.3 不同电流电泳对蛋白质分离的影响 |
2.2.4 电极缓冲液使用次数对蛋白质分离的影响 |
2.2.5 染色液对蛋白质染色效果的影响 |
2.3 蛋白质样品不同的抽提法对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分离的影响 |
2.4 铅处理下黄瓜叶片的蛋白质分析 |
2.5 2-DE图谱分析 |
2.6 差异蛋白质点的分子量估算 |
3 讨论 |
3.1 铅与可溶性蛋白的关系 |
3.2 蛋白质与铅胁迫的关系 |
3.3 影响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因素 |
第八章 铅处理下矿质营养与铅互作关系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处理 |
1.2 试验材料 |
1.3 水杨酸和铅处理 |
1.4 钙、锰和铅处理 |
1.5 仪器、试剂及操作条件 |
1.6 矿质元素标准曲线的制作 |
1.7 数据结果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铅对黄瓜幼苗元素吸收与累积的影响 |
2.1.1 铅对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2.1.2 铅对黄瓜幼苗矿质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
2.1.3 铅对矿质元素在黄瓜幼苗各部位含量分布的影响 |
2.2 钙对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2.3 锰对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2.4 锰和钙对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差异比较 |
2.5 水杨酸对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铅与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的关系 |
3.2 钙与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 |
3.3 锰与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 |
3.4 锰和钙对铅处理下黄瓜幼苗吸收铅的影响 |
3.5 水杨酸与铅处理下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 |
缩略词表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双向电泳分析植物蛋白质的重演性、敏感性和清晰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对环境响应的表型特征及滞育机制[D]. 刘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7)
- [2]荔枝EC长期继代保持与体胚发生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 顾金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3]黄瓜果实弯曲性QTL定位及蛋白质组差异研究[D]. 张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2)
- [4]抗枣疯病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D]. 申永锋.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5]广东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 沈程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6]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内源激素及差异蛋白组的研究[D]. 李小荟.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7]长筒石蒜叶片衰老的初步研究[D]. 刘晓萍.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8]青藏高原产沙棘属植物生药学研究及亲缘关系分析[D]. 肖蔚. 四川大学, 2007(05)
- [9]双向电泳技术在园艺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王璐,杜国强,师校欣. 华北农学报, 2006(S1)
- [10]铅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 刘素纯. 湖南农业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