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论文文献综述)
方会敏[1](2016)在《基于离散元法的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秸杆机械还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秸秆利用率等作用。由于对含秸秆土壤和机械的相互作用规律缺乏深刻认识,耕作部件的设计少有理论上的依据。因此,研究含秸秆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与耕作机械的相互作用规律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秸秆-土壤-机具作用机理,对耕作部件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机具的相互作用一般通过土壤运动和机具受力来表征,而因为秸秆的存在,本文从秸秆和土壤的运动及旋耕/刀受力角度进行三者相互作用的研究。为了研究秸杆-土壤-旋耕刀的相互作用,首先探究了秸仟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然后在室内土槽中,选择IT225旋耕刀进行了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试验:基于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建立了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还进行了田间秸秆-土壤-旋耕机相互作用的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在土壤直剪实验基础上,利用自制的秸秆-土壤剪切样本研究了秸秆类型和秸秆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重塑秸杆-土壤剪切样本能够代表田间秸秆-土壤样本进行含秸秆土壤抗剪强度的研究。秸秆的加入会增加土壤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且加入的秸秆越多,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大。秸秆-土壤的内聚力随着秸秆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而内摩擦角则呈现二次函数增加的趋势。麦秸-土壤和稻秸-土壤在秸秆量为0. 63%时具有相同的内聚力;在秸秆量为0. 46%时,二者具有相同的内摩擦角。随着秸秆量的增加,麦秸-土壤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加程度大于稻秸-土壤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加程度。2、在室内土槽中,从土壤和秸秆的运动位移、旋耕刀扭矩及秸秆掩埋率等角度对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土槽试验中使用单一长度秸秆示踪器可以达到较好的测量效果。旋耕速比影响土壤和秸秆的位移及秸秆的掩埋率。旋耕速比越大,桔秆和土壤的运动位移越大,也将分散在越大的范围内。秸秆的掩埋情况可以作为秸秆垂直运动的指标,越大的旋耕速比下掩埋的秸秆量越多。不管土壤有无秸秆覆盖,旋耕过程中刀片最大扭矩都随着旋耕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同等转速下,有秸秆覆盖状态中旋耕刀最大扭矩比无秸秆覆盖状态中平均大15%左右。3、在EDEM软件中建立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模型和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并从土壤和桔杆运动及旋耕刀受力角度对秸秆、土壤和刀具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首先在秸秆运动方面,将仿真的秸秆位移数据与试验的秸秆位移数据进行了对比。经过误差拟合后的秸秆水平位移和侧向位移的估算值与试验值误差为8. 7%和9.3 3%。之后利用仿真数据,分析了位于刀刃不同位置的秸秆在土壤和刀具作用下的细观运动行为。与旋耕刀刃有直接接触的秸秆运动比较复杂:位于侧切刃下方的秸秆开始时被侧切刃挤压随刀刃一起入土,后从刃口滑出;位于正切刃内侧的秸秆在与正切刃的摩擦影响下随刀刃有微小向下运动,后在刀刃切开土壤时沿正切刃边缘滑出;侧切刃下方的秸杆运动位移总是最大,这归因于侧切刃的滑切作用。距离旋耕刀工作范围较远的秸秆,因受土壤扰动影响而仅有微小的位移。不同位置的秸秆因受力不同,所以运动位移相异,故秸秆能够在耕作过程中分散在土壤表面。在铅垂方向,紧靠侧切刃及过渡刃周围的秸秆颗粒在刀刃切土阶段能被旋耕入土。4、利用离散元仿真结果中的土壤运动数据与土槽试验中的土壤运动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对土壤在三个方向的细观运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土壤水平位移和侧向位移的仿真与试验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4. 9%和15. 3%。土壤水平和侧向位移都随着转速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的水平运动位移总是大于同转速下的侧向位移。在旋耕刀切土范围内,浅、中、深层土壤运动至背离正切刃朝向一侧的比例分别为10. 1%、28.2%、27.0%;有向相反方向运动趋势的浅、中、深层土壤颗粒比例分别为26. 2%、72.1%、48.4%。对于不同层的土壤,浅层土壤位移明显大于中层和深层土壤位移;中层土壤位移次之;深层土壤位移最小。在水平力作用下,大部分土壤颗粒随着旋耕刀切土有向后运动的行为;土壤在开始时刻的侧向受力和侧向运动方向,由颗粒的侧向位置是否偏离侧切刃轴线决定,位于侧切刃轴线左侧的颗粒,则其侧向力向左,反之亦然;土壤在垂直方向先随着刀具入土向下运动,然后滑出刀刃边界被刀刃抛起。随着刀刃入土深度增加,土壤受扰动面积增加,土壤被抛起的数量和高度也逐渐增加。5、利用仿真的旋耕刀扭矩数据与室内试验的扭矩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利用旋耕刀受力的仿真数据分析了不同转速条件下刀具所受三个方向的分力及其合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土槽试验测得的扭矩值比仿真得到的扭矩值大,在有秸秆覆盖状态下试验值比仿真值大19.1%,无秸杆状态下则大16.3%。耕作过程所受合力、水平力及侧向力都是从几乎ON开始增至最大值,然后再降至接近ON,垂直力先从ON增至最大值后再降至ON,之后反向也有类似的先升后降的行为。合力、水平力和垂直力的最大值,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侧向力随转速变化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旋耕刀刚开始切土时,有秸秆覆盖的土壤受到的阻力总比无秸秆覆盖的土壤所受阻力要大,土壤表面的秸秆是造成切土之初阻力较大的主要原因。6、在南京市江浦农场进行了秸秆-土壤-旋耕机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研究主要从秸秆和土壤位移、秸秆掩埋、土块破碎等角度进行,分析了在实际生产中,秸秆-土壤-旋耕机的相互作用及转速对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和土壤位移都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加,且水平位移大于侧向位移。刀辊转速对秸秆掩埋有正向影响,秸杆掩埋率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加。耕后土壤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所增加,说明秸秆的存在使土壤强度增加,这也使得耕作过程需要更多的力。浅层(0-50 mm)土壤在耕后紧实度明显降低,中层(50-100 mm) 土壤只在较高转速耕作后紧实度明显降低,深层(100-150 mm) 土壤在耕后紧实度无明显变化。土块平均直径随刀辊转速增加而显着减小,而且碎土率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加。对比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仿真得到的土壤和秸秆位移,发现无论是土壤还是秸秆位移,田间试验值总比室内试验值小,主要是因为试验的土壤环境差异。此外,仿真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田间土壤和秸秆位移。
宗望远[2](2013)在《油菜联合收获纵轴流脱离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油菜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针对我国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脱粒分离装置结构复杂、性能较低,尤其是损失率、含杂率居高不下的现实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油菜脱离系统,将传统割台的割断、输运和脱粒等功能进行集成。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设计集成作业滚筒,并设计制作台架试验装置;建立油菜输运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的分析与模拟,探求油菜运送机理;利用离散元方法分析油菜在脱粒腔内的受力状态与运动规律,揭示油菜脱粒机理;开展了集成作业滚筒脱粒效果的台架试验。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开展了油菜茎秆与果荚基础力学特性的测试实验,阐释了油菜茎秆与果荚在剪切和压缩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茎杆剪切力和压缩力随时间的变化并不明显,靠近最后收获期的油菜茎杆剪切力并不是实验测得的最大值,因而在确定油菜收获时间时可以不将割断功耗作为影响因素。油菜果荚挤压力变化和其生长日期有一定关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果荚含水率逐步降低,其生物质结构变得易于发生变形和开裂,这有利于油菜的脱粒作业。(2)开展了不同脱粒方式对收获期油菜果荚脱粒效果的对比分析研究,阐释了不同脱粒方式对油菜果荚的脱粒效果。结果表明:果荚脱净率和脱粒功耗之间呈对数关系,在脱粒功耗较低时,油菜果荚脱净率随脱粒功耗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脱粒功耗继续增加,增加速率逐渐变缓并趋于其极限值。同时功耗的增加也易于导致果荚壳的破碎和籽粒的破损,进而增大分离和清选过程的难度和降低收获油菜籽粒的品质,因而不宜为了提高脱净率而一味地增大脱粒功耗;搓擦脱粒油菜果荚脱净率高达99%,而碾压脱粒脱净率小于86%,冲击脱粒脱净率小于66%,在单位脱粒量功耗大于0.5J/g后,相同脱粒功耗下,揉搓脱粒的脱净率高于碾压脱粒和冲击脱粒,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宜选择冲击脱粒和搓擦脱粒组合的脱粒方式。为此论文选择脱粒钉齿和编织筛网组合、轴流方向自下而上的技术实施油菜联合收获后的脱离。(3)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油菜脱离系统。在传统收获机割台的割断和输送功能的基础上,在割台滚筒上增设脱粒钉齿和切刀,使得割台滚筒在输送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脱粒和割断功能;取消传统机型中的链耙式输送装置,将纵轴流脱离滚筒的喂入机构直接和割台滚筒的伸缩拨齿机构相接,缩短了物料传送环节,简化了结构。为有效开展该系统的试验研究,分别配套设计并试制了纵轴流脱离试验装置和组合式脱离试验装置。(4)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和离散元分析方法,对油菜在伸缩拨齿机构作用下进入到纵轴流脱离系统以及在该系统中运动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在伸缩拨齿作用下按抛物线轨迹运动到纵轴流脱离系统,并在该脱离系统内作不规则圆周螺旋运动,其轴向运动速度呈现出近似脉动变化特征,受到的作用力主要来自于和脱粒钉齿与顶盖螺旋撞击产生的间歇震荡的冲击力。籽粒在脱离滚筒内的轴向运动速度较快,螺旋轨迹线的螺距较大,秸秆的轴向运动速度慢于籽粒,其螺旋轨迹线的螺距较小。物料在上升时段的速度较低,在下落阶段和遭受撞击后的速度较高。(5)开展了纵轴流脱离滚筒对完熟期油菜的脱离试验。结果表明:脱粒滚筒转速、钉齿间距、脱粒间隙和滚筒轴线倾斜角等因素都影响到筛下籽粒脱出比率。筛下籽粒脱出比率与滚筒转速之间呈现出抛物线关系,转速为771r/min时筛下籽粒脱出比率最高。钉齿间距取为100Omm、225mm、前半段间距200mam与后半段间距为100mm组合三种形式均可得到较高的筛下籽粒脱出比率;脱粒间隙取为25mam和滚筒轴线倾斜角度为250的筛下籽粒脱出比率较高;筛下物由籽粒、颖杂和茎杆等成分组成,筛下脱出各成分沿滚筒轴线呈现出小尺寸脱出物前多后少、大尺寸脱出物前少后多的分布规律,籽粒、杂余等几何尺寸较小的脱出物在滚筒前端脱出量较大后端脱出量较少,几何尺寸较大的茎秆则在滚筒前端的脱出量较小后端脱出量较大。
浙江省收割机情报网[3](1977)在《浙江省联合收割机研制简况》文中研究表明 我省于1976年11月16~22日在宁波召开了省联合收割机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到会样机按割台型式分有三类,共七台:卧式割台倒挂侧脱的湖州100—12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绍兴LS140三圆盘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几种立武割台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立式割台中包括利用100—3型收割机割台加装中间分禾器的嘉兴南湖100—12型、带全梳
浙江省机科所[4](1976)在《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割台的运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三圆盘割台的工作特点是机组以一定速发V0前进,割台上的三个圆盘刀片随割台以转速n绕中心点公转,同时刀盘各自还绕自身中心与公转作反向的自转,用以切断由分禾器所揽进的作物禾杆,切断后的禾杆在揽禾杆的揽运下逐渐集成禾束,揽禾至一定位置就将禾束传送给中间输送机构,经过中间输送机构再送往脱粒夹持链进行脱粒,对于禾束由揽禾杆传送给中间输送机构的这一过程,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过程,原因是禾杆在传送的交接过程中因
浙江省机科所[5](1976)在《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文中认为 为了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我厂与省机科所共同研制的三圆盘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于75年投入大田试验,对性能及生产考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试验样机共有四台:其中3#样机是测试的重点。现将三号样机测试情况介绍如下:一,样机简介:3#样机是在74年2#样机的机型上针对工作可靠性,脱粒功效,脱粒损失等方面作了较为正规的设计,割幅1.4公尺,可转向收割,行走机构为金属履带,能在一般水稻田工作,工
二、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离散元法的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和秸秆运动 |
1.2.2 旋耕刀受力 |
1.2.3 存在问题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文章结构与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秸秆土壤的抗剪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理 |
2.1.1 秸秆剪切实验 |
2.1.2 土壤直剪实验 |
2.2 实验准备与数据处理 |
2.2.1 样本准备 |
2.2.1.1 秸秆剪切实验样本 |
2.2.1.1 直剪实验样本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田间样本和重塑样本的抗剪强度对比 |
2.3.2 稻麦秸秆的剪切性能对比 |
2.3.3 秸秆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2.2.1.1 麦秸含量对秸秆-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2.2.1.1 稻秸含量对秸秆-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2.3.4 麦秸-土壤和稻秸-土壤抗剪强度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规律的室内试验研究 |
3.1 试验台架搭建 |
3.1.1 机械系统 |
3.1.2 数据采集系统 |
3.1.3 扭矩传感器标定 |
3.1.4 旋耕转速确定 |
3.2 试验原理 |
3.2.1 试验小区描述 |
3.2.2 测量方法 |
3.3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3.1 土壤及秸秆样本准备 |
3.3.2 试验设计 |
3.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方法的考查与建立 |
3.4.1.1 示踪器运动方向对秸秆运动的影响 |
3.4.1.2 秸秆混合物对土壤和秸秆运动的影响 |
3.4.1.3 不同长度秸秆间的相互影响 |
3.4.2 旋耕速比对土壤和秸秆运动的影响 |
3.4.2.1 土壤位移受旋耕速比的影响 |
3.4.2.2 秸秆位移受旋耕速比的影响 |
3.4.2.3 秸秆掩埋受旋耕速比的影响 |
3.4.3 转速对旋耕刀扭矩的影响 |
3.4.3.1 无秸秆的土壤状态 |
3.4.3.2 有秸秆的土壤状态 |
3.4.3.3 有无秸秆状态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仿真研究 |
4.1 离散元法概述 |
4.1.1 基本原理 |
4.1.2 颗粒模型 |
4.1.3 离散元软件EDEM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土壤及秸秆模型 |
4.2.2 旋耕刀及土槽模型 |
4.2.3 耕作过程的模拟 |
4.2.4 仿真参数 |
4.2.5 仿真研究内容 |
4.3 仿真模型的验证 |
4.3.1 秸秆运动 |
4.3.2 土壤运动 |
4.3.3 旋耕刀扭矩 |
4.4 仿真结果与讨论 |
4.4.1 秸秆的运动分析 |
4.4.2 土壤的运动分析 |
4.4.2.1 不同位置土壤颗粒的运动 |
4.4.2.2 切土范围内土壤的侧向运动 |
4.4.2.3 土壤运动机理分析 |
4.4.3 秸秆与土壤运动对比 |
4.4.3.1 侧切刃下方的颗粒运动 |
4.4.3.2 正切刃内侧的颗粒运动 |
4.4.4 旋耕刀受力 |
4.4.4.1 扭矩 |
4.4.4.2 三向力 |
4.4.4.3 有无秸秆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田间试验研究 |
5.1 试验地情况 |
5.2 试验项目及方法 |
5.2.1 土壤部分 |
5.2.1.1 土壤位移 |
5.2.1.2 土壤抗剪强度 |
5.2.1.3 土块平均直径及碎土率 |
5.2.1.4 土壤紧实度 |
5.2.2 秸秆部分 |
5.2.2.1 秸秆位移 |
5.2.2.2 秸秆掩埋 |
5.2.3 试验设计 |
5.2.4 数据分析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田间试验结果 |
5.3.1.1 土壤与秸秆位移 |
5.3.1.2 秸秆掩埋 |
5.3.1.3 土壤抗剪性质 |
5.3.1.4 土壤紧实度 |
5.3.1.5 土块平均直径和碎土率 |
5.3.2 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及仿真的结果对比 |
5.3.2.1 土壤位移 |
5.3.2.2 秸秆位移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内容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油菜联合收获纵轴流脱离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菜收获机械发展现状与动态 |
1.2.2 谷物脱粒分离与清选理论研究发展动态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收获期油菜基本物料特性测试研究 |
2.1 油菜茎杆生物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 |
2.1.1 油菜茎杆剪切实验 |
2.1.2 油菜茎杆压缩实验 |
2.2 油菜果荚生物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 |
2.2.1 油菜果荚剪切实验 |
2.2.2 油菜果荚压缩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脱粒方式对收获期油菜果荚脱粒效果的对比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搓擦脱粒 |
3.2.2 碾压脱粒 |
3.2.3 冲击脱粒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脱粒方式的比较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脱净率-脱粒功耗模型的建立 |
3.4 试验结论 |
第四章 纵轴流脱离系统及其试验装置设计 |
4.1 纵轴流脱离滚筒总体结构设计 |
4.2 喂入头结构形式设计 |
4.3 脱粒元件选择与排列 |
4.4 主轴结构与支承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菜脱离特征台架试验 |
5.1 完熟油菜脱出物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装置 |
5.1.3 试验方法 |
5.1.4 试验结果 |
5.1.5 试验现象与分析 |
5.2 收获期油菜脱出率单因素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装置 |
5.2.3 试验方法 |
5.2.4 试验结果 |
5.2.5 试验现象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纵轴流脱离系统脱粒过程的仿真研究 |
6.1 模型建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颗粒模型 |
6.1.3 接触模型 |
6.2 滚筒脱粒性能研究 |
6.2.1 建模与仿真 |
6.2.2 仿真结果分析 |
6.3 喂入头不同结构形式喂入效果比较分析 |
6.3.1 建模与仿真 |
6.3.2 仿真结果分析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组合式油菜脱离试验装置设计与物料运动轨迹分析 |
7.1 组合式脱离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7.1.1 组合式脱离装置结构组成 |
7.1.2 工作原理 |
7.2 主要部件设计 |
7.2.1 割台脱离系统设计 |
7.2.2 纵轴流脱离系统设计 |
7.3 秸秆迁移轨迹分析 |
7.3.1 两级脱离装置接口处秸秆运动情况分析 |
7.3.2 基于ADAMS的纵轴流脱离滚筒秸秆运动轨迹仿真分析 |
7.4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油菜茎杆剪切实验结果 |
附表2 油菜茎杆压缩实验结果 |
附表3 油菜果荚剪切实验结果 |
附表4 油菜果荚压缩实验结果 |
附录1 已发表的相关文章 |
致谢 |
四、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离散元法的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 方会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2]油菜联合收获纵轴流脱离系统的研究[D]. 宗望远.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0)
- [3]浙江省联合收割机研制简况[J]. 浙江省收割机情报网.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77(01)
- [4]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割台的运动分析[J]. 浙江省机科所. 科技简报, 1976(05)
- [5]LS140三圆盘联合收割机[J]. 浙江省机科所. 科技简报, 19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