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学报的社会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思琪,胡正良[1](2021)在《论“一带一路”建设的航运法律保障》文中研究说明航运法律以海商法、航运经济法和航运行政法为主要部门构成,负有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一带一路"建设的航运法律保障应当遵循充分发挥航运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航运软实力输出的目标。发挥此种保障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我国航运法律,重点在于《海商法》的现代化,并且力争使之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运法律的示范法;二是提升我国海事司法与仲裁的公信力;三是通过主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航运立法指南以及协助沿线国家完善航运法律的途径,促进沿线国家航运法律的完善与统一。
谭春辉,周一夫,冯扬文[2](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的我国信息服务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已经出台的信息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有利于政府对后续政策文本的出台调整和推进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信息服务业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选取2009—2020年具有代表性的46份政策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类型角度和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角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存在的问题: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内部工具结构配置失衡;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欠缺,内部工具使用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内部工具较为缺乏;各类型政策工具在信息服务社会作用中分布不均。优化建议:优化调整各类型政策工具搭配、注重政策工具在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要素中合理配置、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合作沟通。
李达[3](2021)在《马克思关于科技的社会作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薛松[4](2021)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与规划未来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核心内容。理解科学本质作为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应通过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我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研究不多见,尤其是小学阶段,鲜有研究能够展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科学本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专家问询法、调查研究法等,从理论上探讨小学生所能理解的科学本质相关内容,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基于此,设计测评工具,调查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分析其表现特征。与此同时,对影响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关于科学本质的研究视野,以期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从研究的背景出发,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意义,对科学本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基于此进行研究设计,确立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主要内容。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美国、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以及中国等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新西兰和中国等七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PISA、TIMSS和NAEP)的测评框架,聚焦小学阶段科学本质相关内容,明确了科学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哪些内容的理解,科学本质内容如何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呈现,大型测评项目主要测评科学本质的哪些内容等,为本研究开展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建构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初步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问询法,对初步建构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达成专家共识,确立了基于大概念的理解模型。研究建构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包含4个大概念,分别是大概念1:科学可以解释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大概念2:科学知识的产生要基于证据,且需要随着新证据的发现而不断修正;大概念3: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其方法和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念4: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应用科学于工程和技术能造福人类社会,但有时也会产生危害。每个大概念下分别包含若干内容指标,共计12个。第三章对我国小学生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开展测评。测评工具主要借鉴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测评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经典工具,结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对工具进行合理改编,运用项目反映理论中的Rasch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拟合分析,检验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开展测评,研究样本为上述地区9所小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计825名小学生,其中四年级410人(男生202人,女生208人),六年级415人(男生216人,女生199人),有效问卷为761份。结果发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发展不均衡,但与国际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我国小学生的理解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六年级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显着高于四年级小学生;不同水平学校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整体理解水平有差异。与此同时,研究依据小学生的回答归纳分析其对各个大概念具体指标的理解表现出的特征。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确立主要因素,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的影响,并从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也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四个因素中,学校科学教育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同伴效应通过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作用未产生显着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对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给小学科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同时对研究的整体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局限。
赵雅茹[5](2021)在《清代义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冢是公益性的墓地,专门用来收埋无主尸骸及因贫困无法下葬者。自宋至清,义冢经历了由官府举办为主到民间举办为主、官府发挥倡导作用的演变过程。清代由于人口剧增,人多地少现象愈发紧张,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和自然灾害频发,底层民众无地可埋、无处可葬的状况日益严重。在传统积善、行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有识之士积极出资,捐献大量土地、资金,兴建、维护义冢。在清廷的鼓励、支持和保护下,义冢发展到了较为兴盛的局面。清代义冢举办的类型主要有五种:即由会馆、公所、宗族、善会善堂、个人举办。不同主体均有救济贫困、宣扬正统儒家丧葬礼俗的动机与目的,中国传统因果报应观念也是促使他们兴办义冢的诱因。有识之士更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行善积德,以此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博得良好声誉。义冢创建和置办的土地与资金主要来源于不同形式的捐赠。此外,行业抽提和房屋田地租息对维系义冢发展也起到不小作用。从举办义冢的章程或规则来看,救助对象基本为无地可葬的穷人。会馆、公所、宗族举办的义冢,又分别有同乡、同业及同族的范围限定。其次,在入厝、安置、出厝、扛棺等方面也有着具体规定,其中男女分葬的规定,体现了封建礼教精神。有的义冢还有专门人员进行检查与维护。清代义冢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定,而且还在革除鄙俗、减少穷人后顾之忧和改善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步入近代社会,来华西方人在租界中首先建立了公墓。虽然民间传统义冢依然大量存在,但在西方思想影响以及传统义冢的弊端显露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进行思考与反思,认识到西方人公墓的优点并主张仿效西方,国人观念的转变也促发了华人社会公墓的兴起。
李珠[6](2020)在《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航运法律保障》文中研究指明"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涉及的航运法律主要由海商法、航运行政法、航运法三部分组成,负有保障"长江经济带"航运发展的使命,现行适用于长江航运的法律体系和规定需要完善。发挥航运法律的保障作用应当遵循充分发挥航运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提升长江航运软实力,完善长江航运法律体系与制度,以及长江航运法律实施机制的健全。
苏彬[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丁潇颖[8](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覃佳慧[9](2020)在《鲍德里亚“拟真”思想的批判性研究》文中认为拟真作为鲍德里亚学术中的原创性思想,充分体现出资本主义发展到拟真时期的阶段特点,既承接其早期对于物体系的研究,到对消费社会、符号价值由物及人以探讨人与人、技术、符号关系的分析;同时也开启了对后现代社会拟真、内爆、超真实的仿象话语构建。本文试图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通过对鲍德里亚着作的文本分析并结合他所处的历史时代角度共同探究拟真思想产生的渊源和发展脉络,思索拟真思想与传统哲学之间的认识关系并分析拟真在当代社会的具体价值。导论部分是整个文章的背景介绍,首先提出对拟真问题的研究和意义,既是基于拟真时代的出现,引发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生产新形态的批判,也是要唤起学者对拟真思想的深入分析来反思我国的拟真现状;其次交代了国内外学者对鲍德里亚与马克思、后现代理论等关系的研究情况并概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对拟真思想的现实渊源和普遍表现进行了分析。先概述鲍德里亚生平所处的现实环境,即对第三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情况进行阐述,生产从凝固的机器生产走向以资讯流动为特征的符号生产,并扩散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致使鲍德里亚更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转向符号的哲学思考。再就现实拟真表现而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符码被无限复制,大众媒介通过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意识,形成拟真镜像围困。同时,媒介作为最重要的拟真机器,大量产生出影像、符号,而这些构成了超真实的独立领域,重构着主体的需求与欲望。第三章对传统哲学中真实性问题与拟真思想提供的方法作出阐释。拟真是仿象世界发展经历的第三阶段。到达拟真阶段的过程体现出资本主义时代价值规律的发展,以规律的变化来把握拟真发展的具体逻辑。同时阐释传统哲学中真实性问题与困境,并说明拟真思想力图消解真实,控制主体认识以构造超真实世界的逻辑。第四章是在对拟真本质认识的基础之上,对拟真思想的社会作用做出阐释。指出拟真思想的发展同步体现出社会形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也提醒人们关注自身心理的调节,注重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同时注重社会生产活动在生产导向、创造的社会关系、生产模式上的转变。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待鲍德里亚的拟真思想。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企图瓦解和重构马克思主义,彻底推倒生产理论,否定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分离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将马克思生产过程转移到消费中,将生产方式转为意指模式致使一切拟像化。最后由于鲍德里亚过分夸大了符号再生产的作用,消解主体性以及对社会状况的悲观预测使之陷入象征交换的乌托邦。
孙佳龙[10](2020)在《秦皇岛市S区教育公信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作为民生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话题。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作为教育工作的决策者和践行者,在各个方面都对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教育公信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及教育部门履行教育职能时的信任程度或满意程度,较高的教育公信力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地方来说,较高的教育公信力能够给当地带来稳定的教育环境、优质的生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充足的办学资源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些因素不仅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可以提升一个地区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的执政形象。简言之,教育公信力是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可以利用的一项重要隐性资源,对一个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乃至区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秦皇岛市S区教育公信力弱化的问题,本文找准教育在公信力建设中的重要角色位置,对教育公信力进行现实定义,在社会契约理论、责任政府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公信力评价标准的研究基础上,面向S区社会公众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政务公开、科学管理、教学质量、作风建设及社会作用五个维度对S区政府教育公信力弱化的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政务公开透明程度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和行政监督体制不完善三方面导致教育公信力建设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对教育信息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公开信息机构等方面缺失严重;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引发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平衡和家校矛盾隐患;以及政府在行政监督方面执行力的不足带来的诸多隐患和质疑三方面原因。最后,本文针对造成S区教育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剖析,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探讨解决当前教育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育公信力的途径可以从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公开体制,法律化制度化信息公开工作,培养社会公众公开文化意识;建立全域范围内教育资源库,统筹协调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比例,平衡城乡、校际间办学水平;强化行政监管体制机制,结合外部监督力量和内部监督意识,严肃问责教育行政行为不当和扰乱正常教育秩序的行为,并通过解决教育问题及产生矛盾的源头来提升S区政府教育公信力。
二、试论学报的社会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学报的社会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一带一路”建设的航运法律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航运法律的范围界定 |
(一)航运法律的部门构成 |
(二)航运法律的共性基础 |
1. 航运法律的外在共性 |
2. 航运法律的内在共性 |
二、我国航运法律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标 |
(一)充分发挥航运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
(二)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航运软实力的输出 |
三、我国航运法律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途径 |
(一)完善我国航运法律 |
(二)提升我国海事司法与仲裁的公信力 |
(三)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完善航运法律 |
四、结论 |
(2)政策工具视角下的我国信息服务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政策工具的信息服务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框架 |
1.1 X维度:基本政策工具类型维度 |
1.2 Y维度: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 |
1.3 信息服务政策文本二维分析框架 |
2 政策文本选择与编码 |
2.1 政策文本的选择 |
2.2 政策文本内容编码 |
3 信息服务政策文本的数据分析 |
3.1 政策文本的历时性分析 |
3.2 政策文本出台部门分析 |
3.3 X维度数据分析 |
3.4 Y维度数据分析 |
3.5 X、Y二维交叉分析 |
4 结论 |
4.1 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内部工具结构失衡 |
4.2 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欠缺,内部工具使用失衡 |
4.3 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内部工具较为缺乏 |
4.4 各类型政策工具在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中分布不均 |
5 未来信息服务政策文本优化的建议 |
5.1 优化调整各类型政策工具搭配 |
5.2 注重政策工具在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要素中合理配置 |
5.3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合作沟通 |
(4)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本质 |
三、科学本质 |
四、理解 |
五、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一、美国“21世纪技能”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SeCo项目”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三、欧盟《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学习结果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五、日本“21世纪型能力”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一、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二、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三、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方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四、新加坡科学课程大纲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五、韩国科学与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六、新西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七、中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中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一、PISA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二、TIMSS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三、美国NAEP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假设 |
一、关于科学本质的大概念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内容 |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初步建构 |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专家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与确定 |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确定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测评工具设计 |
一、测评工具初步设计 |
二、测评工具专家评审 |
三、测评工具预测试 |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测评实施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三、调查数据统计 |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研究结果 |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整体特征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差异分析 |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表现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预设 |
一、学校科学教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同伴效应 |
四、社会作用 |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研究工具设计与实施 |
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
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三、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修订 |
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
一、确立变量 |
二、数据收集 |
三、模型建构与分析 |
第四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
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测评结论 |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
一、明确科学本质为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强化其教学实践 |
二、组建科学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应 |
三、融合隐性和显性等策略优化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 |
四、以专题培训和教研等为介导提升科学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测评框架及题目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二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试测) |
附录三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四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庭)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清代义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义冢兴起与演变 |
第一节 义冢及其诸概念的阐释 |
第二节 义冢兴起及其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义冢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清代义冢的类型 |
一、会馆举办的义冢 |
二、公所举办的义冢 |
三、宗族举办的义冢 |
四、善会善堂举办的义冢 |
五、个人举办的义冢 |
第二节 清代义冢的管理 |
一、义冢的置办 |
(一)土地的来源 |
(二)资金的来源 |
二、义冢的运行管理 |
(一)义冢救助的对象 |
(二)厝棺入葬的规定 |
(三)男女分葬 |
(四)义冢的管理维护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义冢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贫困人口的丧葬困境 |
一、人地矛盾突出 |
二、贫富分化严重 |
三、灾害发生频繁 |
第二节 义冢创建的动机与目的 |
一、因果报应的福报观念 |
二、同情弱者的恻隐之心 |
三、乐善好施的声望地位 |
四、凝聚人心的乡族关怀 |
五、宣扬正统的儒家丧礼 |
第三节 朝廷的倡导与保护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义冢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弥补官方统治不足 |
第二节 维护地方社会安定 |
第三节 革除鄙俗,改良风气 |
第四节 减少穷人后顾之忧 |
第五节 改善公共卫生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义冢的衰落与华人公墓的兴起 |
第一节 西方社会公墓的出现 |
第二节 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
一、传统义冢的弊端 |
(一)管理不善 |
(二)不利于城市规划发展 |
二、有识之士的反思 |
第三节 华人社会公墓的兴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鲍德里亚“拟真”思想的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学者关于鲍德里亚、拟真思想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关于鲍德里亚、拟真思想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及不足 |
2.鲍德里亚拟真思想的溯源 |
2.1 鲍德里亚的生平与时代特点 |
2.1.1 鲍德里亚的生平 |
2.1.2 资本主义第三阶段的生产特点 |
2.2 鲍德里亚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
2.3 拟真问题的普遍表现 |
2.3.1 符码体系的生产 |
2.3.2 拟真镜像的围困 |
2.3.3 大众媒介的操控 |
3.真实性与拟真问题的不同理论基础 |
3.1 传统哲学中真实性问题及其困境 |
3.1.1 真实性问题 |
3.1.2 真实性困境 |
3.2 拟真思想的理论基础 |
3.2.1 仿造图示的产生 |
3.2.2 工业时代的生产 |
3.2.3 符码支配的拟真 |
3.2.4 具体理论基础 |
3.3 拟真思想对传统哲学的阐释及其方法 |
3.3.1 消失的真实 |
3.3.2 控制主体认识 |
3.3.3 构造超真实 |
4.拟真思想的社会作用 |
4.1 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变重新认识时代 |
4.1.1 70 年代消费社会的冲击 |
4.1.2 80 年代大众媒介的传播 |
4.1.3 90 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4.2 社会心理的调节 |
4.2.1 关注人类自身需求 |
4.2.2 回归生命的意义 |
4.2.3 关注社会风气 |
4.3 生产活动的转换 |
4.3.1 注重生产导向的转变 |
4.3.2 注重社会关系的转变 |
4.3.3 注重意指模式的转变 |
5.拟真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之辩 |
5.1 如何看待鲍德里亚的“重构马克思主义” |
5.1.1 从物化到拟像化 |
5.1.2 从生产方式到意指模式 |
5.1.3 从生产过程到消费活动 |
5.2 鲍德里亚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之维 |
5.2.1 反思劳动概念 |
5.2.2 解构价值结构 |
5.2.3 批判历史的“终结” |
5.3 走向象征交换的乌托邦 |
5.3.1 技术决定论 |
5.3.2 虚无主义 |
5.3.3 致命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秦皇岛市S区教育公信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育公信力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教育公信力的概念及特征 |
2.1.1 公信力的内涵 |
2.1.2 教育公信力的定义 |
2.1.3 教育公信力的特征 |
2.2 教育公信力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契约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责任政府理论 |
2.3 教育公信力的测评标准 |
2.3.1 政务公开 |
2.3.2 科学管理 |
2.3.3 教学质量 |
2.3.4 作风建设 |
2.3.5 社会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区教育公信力现状分析 |
3.1 S区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表现 |
3.1.1 S区履行教育职能基本情况 |
3.1.2 S区教育领域财政投入情况 |
3.1.3 S区教育创新举措 |
3.1.4 S区教育社会推广情况 |
3.2 S区社会公众满意度情况分析 |
3.2.1 政务公开满意度情况 |
3.2.2 科学管理满意度情况 |
3.2.3 教学质量满意度情况 |
3.2.4 作风建设满意度情况 |
3.2.5 社会作用满意度情况 |
3.3 S区教育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务公开情况不够完善 |
3.3.2 教育公平实现存在阻力 |
3.3.3 行政监督落实力度不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区教育公信力缺失原因分析 |
4.1 政务公开工作阻力重重 |
4.1.1 国家政策制约,公开范围难以把握 |
4.1.2 组织机构不完善,缺少专业人员 |
4.1.3 教育管理信息不对称 |
4.2 政府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
4.2.1 政府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
4.2.2 城乡和校际间教育资源严重失衡 |
4.2.3 教育制度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4.3 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缺失 |
4.3.1 监管部门对教育系统监督意识不强 |
4.3.2 教育公信力弱化的反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区政府教育公信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5.1 立足法治本源,打造政务公开个性化服务体系 |
5.1.1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化 |
5.1.2 培养打造信息公开文化的意识 |
5.2 知行结合,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 |
5.2.1 从思想上提升资源分配认识 |
5.2.2 科学合理调控教育资源 |
5.3 强化监管,营造公平教育环境 |
5.3.1 加强教育外部监督 |
5.3.2 提高教育领域内部监督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试论学报的社会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一带一路”建设的航运法律保障[J]. 孙思琪,胡正良.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1(06)
- [2]政策工具视角下的我国信息服务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 谭春辉,周一夫,冯扬文. 现代情报, 2021(11)
- [3]马克思关于科技的社会作用思想研究[D]. 李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清代义冢研究[D]. 赵雅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航运法律保障[J]. 李珠. 海大法律评论, 2020(00)
-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8]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9]鲍德里亚“拟真”思想的批判性研究[D]. 覃佳慧. 浙江大学, 2020(08)
- [10]秦皇岛市S区教育公信力研究[D]. 孙佳龙. 燕山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