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霉灵Hymexazol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霞[1](2019)在《噻虫胺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础》文中认为近年来,温室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温室既带来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破坏土壤质量,还会污染空气、水体,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噻虫胺是日光温室中经常使用的、高水溶性和低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且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很长,容易浸入地表径流或地下水。此外,噻虫胺对一些非目标生物如蜜蜂,鸟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产生影响,因此,噻虫胺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10年连作温室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噻虫胺为目标农药,在室内土壤生态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噻虫胺残留对土壤pH、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富集驯化法筛选并构建复合菌系,并采用单一变量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复合菌系对噻虫胺的最佳降解条件和降解途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噻虫胺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的残留变化及复合菌系对噻虫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不同浓度噻虫胺均对土壤pH产生抑制作用;5 mg kg–1和20 mg kg–1噻虫胺对蔗糖酶活性表现为促进作用,但50 mg kg–1噻虫胺对蔗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噻虫胺对脲酶活性作用表现为“促进–抑制–恢复”变化趋势;低浓度的噻虫胺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表现为“抑制–促进–抑制”变化趋势,但高浓度噻虫胺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对于碱性磷酸酶,不同浓度噻虫胺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噻虫胺对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但对放线菌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从甘肃天水蔬菜大棚土壤中分离筛选到5株噻虫胺高效降解细菌,分别鉴定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c)、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johnsonii)、单胞菌属(Pseudomonas putida)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为了提高菌株对噻虫胺的降解效率,本研究构建并筛选了复合菌系SCAH,该复合菌系在以噻虫胺(500 mg L–1)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其降解率达到79.3%。考察了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特性,发现其在pH值为6.0、温度为35℃、接种量为3%时对噻虫胺的降解率最高,培养10 d后,其降解率达69.8%。通过LC-MS图谱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途径作出了推论,发现噻虫胺的主要代谢反应如下:(1)硝基亚氨基部分转化为尿素化合物N-(2-氯-1,3-噻唑-5-基甲基)-N-甲基脲(TZMU);(2)部分硝基胍中N–N键的断裂和噻唑基中C–Cl键的断裂形成N-(1,3-噻唑-5-基甲基)-N’甲基弧(TZMG),并通过噻唑基甲基部分与硝基胍部分之间的C–N键的断裂进一步代谢为5-氨基甲基噻唑(MTZ)。在土壤模拟研究中,发现生物强化与生物刺激联合处理组(NBA)修复噻虫胺污染土壤的效果最好,修复45 d后,该处理组对噻虫胺的降解率达到95.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噻虫胺在土壤中的残留,其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 kg–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4.2%86.4%,相对标准偏差为5.5%7.4%,结果可靠,符合农残分析标准。噻虫胺在四种不同处理土壤中残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土壤中观察到的降解速率常数(k)为0.008 mg kg–1 d–10.066 mg kg–1d–1,半衰期为10.692.4d。
李昕桐[2](2017)在《玉米田3种农药和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环节。因化学农药具有广谱、高效等特点,目前仍是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过量、超量和盲目等不合理使用现象,极易引起"3R"问题,同时也可能对天敌昆虫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产生影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开展农药对天敌昆虫的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明确农药对天敌昆虫的亚致死效应,对于田间应用农药防治时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测定了烟嘧磺隆、氯虫苯甲酰胺2种化学农药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共生菌毒素2种生物农药对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3种赤眼蜂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4种农药对3种赤眼蜂存活及其繁殖的亚致死效应。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和烟嘧磺隆对3种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并评价其安全性。采用药膜接触法,对3种赤眼蜂的死亡和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烟嘧磺隆对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LCso分别是351.81、31.96和3.93 mg/L,对3种赤眼蜂的风险性分别为低风险、高风险、高风险。氯虫苯甲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LC50分别是7.17、2.85和0.0076 mg/L,对3种赤眼蜂的风险评估结果是中等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2.确定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并对其安全性做出了评价。采用药膜接触法,对3种赤眼蜂的死亡和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LC50分别是254.17、56.52和195.06 mg/L,该药对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全部为中等风险。共生菌毒素对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LC50分别是27670.4、1198.94和89825.24 mg/L,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均为低风险。3.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和烟嘧磺隆对3种赤眼蜂的亚致死效应。通过药膜接触法,将LC30浓度的烟嘧磺隆和氯虫苯甲酰胺做成药膜,使赤眼蜂分别与2种化学农药短时接触,对其生存繁殖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螟赤眼蜂生存和繁殖均表现出较高的影响,其次是螟黄赤眼蜂,影响最小的是松毛虫赤眼蜂。烟嘧磺隆虽然对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显着。4.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对3种赤眼蜂的亚致死效应。通过药膜接触法,将LC30浓度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做成药膜,使赤眼蜂分别与2种化学农药短时接触,对其生存繁殖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对3种赤眼蜂均有影响,其中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最为强烈,其存活率、产卵量及子代羽化率均显着低于其他两种赤眼蜂。
崔凯[3](2017)在《三种农药在水稻中的吸收富集规律及对水稻内生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及水稻中农药残留检出的报道日益增多,这对稻田生态系统会产生潜在的风险。本实验采用室内盆栽-土壤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在水稻植株中的吸收富集规律及对水稻植株内生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水稻根内生及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三种农药的检测及提取方法。苯醚甲环唑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检测,吡虫啉和噻虫嗪使用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2、采用室内盆栽-土壤处理的方法,探究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转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农药均可在水稻植株内实现富集(BAF>1),且吡虫啉和噻虫嗪在植株中的富集能力要远远高于苯醚甲环唑。通过研究水稻不同部位的农药残留情况发现,吡虫啉和噻虫嗪在叶部浓度远远高于根部,而苯醚甲环唑则相反。噻虫胺是噻虫嗪的主要代谢产物,也可在水稻植株内富集。3、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真菌群落的影响。通过对样品的α多样性指数分析,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根、叶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但会使根部群落丰富度降低。不同处理下,水稻根和叶中最丰富的内生细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但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在属的组成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α多样性指数分析,噻虫嗪可以使水稻根部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提高,而茎、叶只在高浓度处理下多样性升高,低浓度无明显变化。不同处理下,水稻根、茎、叶中优势真菌门均以Ascomycota、Basidiomycota为主,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属组成受噻虫嗪的影响发生了显着变化。4、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毒死蜱胁迫下水稻根内生及根围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变化。通过对α多样性指数分析,低浓度的毒死蜱可以使根及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提高,而高浓度会产生抑制作用。水稻根及根际土壤相对丰度最高的门均为Proteobacteria,但在毒死蜱的影响下,根内生和根围土壤中细菌属组成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岳勇志,李祖任,肖珑,黄勤勤,金晨钟[4](2017)在《植物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化感研究对象以及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应用。同时,对化感作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赵梅[5](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季仁东[6](2015)在《基于光谱分析的典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与降解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导致的污染危害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有关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关法规政策禁止高污染农药的施用。研究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是食品发展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在研究新型有效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基础上,采用多种有效技术对农药残留进行降解,也是减少环境农药污染、降低农药毒副作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根据上述背景,本文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首先对果汁中农药残留检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光谱技术定量分析农药残留的数学模型;基于臭氧、紫外光以及与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相互作用等技术进行农药降解特性研究;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光谱分析方法构建农药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信息体系,通过所建立农药降解前后的作用信息体系这一关键技术,分析农药降解结果,探究农药毒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是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降解直至农药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研究,为保障食品安全、降解农药污染和研究药物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实现纯果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4种农药(吡虫啉、多菌灵、阿维菌素和百菌清)及其与3种果汁(苹果汁、橙汁和桃汁)混合体系光谱药物特征峰强度和药物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农药残留光谱检测数学模型函数,计算相关系数基本都超过0.99,同时从回收率、检出限和定量限等方面对模型函数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多菌灵-果汁混合体系吸收光谱分析处理,结果表明Savitzky-Golay光谱平滑处理有利于模型函数相关系数提高;对阿维菌素-桃汁混合体系吸收光谱微分处理,结果明确了导数光谱有利于提高预测模型函数的分辨率,相对原始光谱其检出限和定量限参数值提高接近5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直接对果汁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方法是可行的,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技术,为研制相关的检测仪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2)设计并搭建基于臭氧和紫外光两种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硬件平台,提出了从农药特征峰吸光度变化的角度来表征农药残留降解效果,并根据降解作用时间与吸光度对应关系建立降解模型函数,同时结合所构建的吸收光谱农药残留检测模型函数,计算得出不同降解时间所对应降解率;农药(吡虫啉、阿维菌素和恶霉灵)与纯果汁(苹果汁和桃汁)混合体系紫外光降解实验表明:吡虫啉降解效果最好,其降解率为阿维菌素和恶霉灵的3倍左右;农药(吡虫啉、阿维菌素和百菌清)臭氧降解实验表明:阿维菌素降解效果最优,而且对其可建立降解模型函数,但是对吡虫啉和百菌清农药降解不能实现准确建模;提出了利用药食同源类中药材与农药进行相互作用,从药物荧光特征峰强度改变的角度探索研究了农药降解变化规律,为农药降解提供了新途径。(3)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等光谱技术,对农药(多菌灵和恶霉灵)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农药-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信息体系,体系参数包括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距离、荧光猝灭类型、相互作用力类型以及药物对蛋白质构象变化的影响等信息。提出利用所建作用信息体系从分子角度来分析研究农药经紫外光照射和臭氧降解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降解将会导致恶霉灵猝灭类型发生变化(静态猝灭变为动态猝灭);紫外光和臭氧降解能够改变两种农药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常数,并且会改变多菌灵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力类型(静电作用力变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紫外光降解导致恶霉灵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距离减小,而臭氧降解导致其结合距离增加;多菌灵和恶霉灵经紫外光和臭氧降解后会对蛋白质构象形成影响,其同步荧光光谱(Δλ=60nm)都发生了蓝移。研究成果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农药的降解效果和毒性变化规律提供参考。
傅强[7](2013)在《阿维菌素与甲维盐的稳定性及农田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维菌素及甲维盐药性广谱、高效,并能与多数农药混配使用,是我国目前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杀虫剂之一。虽然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残效期短,但是这两种农药均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高,出现突发性污染事故也是可能的,因此对这两种农药的残留毒理,环境行为和环境安全性系统研究很有必要。本文研究了稻米、水和土壤样品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衍生化样品溶液的保存条件及时间;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制剂和蔬菜样品中残留物的贮存稳定性;探究了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光解产物;进一步研究了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在稻田水土环境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土壤中的迁移释放规律;稻米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规律;并全面评价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在农田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减排控污防治水体污染的有效措施。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建立了测定大米、水和土样品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残留量的灵敏、稳定、适用的HPLC-FLD方法。该方法测定大米、水和土样品最小检出浓度依次为:1μg/kg、0.1μg/L、1μg/kg;加标回收率:87.34%-101.81%;变异系数:1.40%-7.64%.。可用于我国科研、农产品质量检测、环境监测部门对稻米、水、土壤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残留量的检测。2、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残留量分析测定中,光照对衍生化影响比较大,相同浓度阿维菌素避光衍生化与不避光衍生化相比较,检测回收率要高50.49%,而甲维盐检测回收率要高60.84%。并且提取液衍生化后放置时间对检测的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常温避光条件下,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提取液衍生化后,应分别在180mmin和360min内检测完毕。不能及时检测的衍生化样品溶液,应在冷藏(4℃)或冷冻(-20℃)条件下保存,但冷藏保存时间不能超过1d,冷冻保存时间可达5d。3、本论文对标准溶液、制剂以及蔬菜(花椰菜)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低浓度(0.1mg/L)的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在4℃冷藏条件贮存时间不能超过1个月;高浓度(100mg/L)的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在4℃冷藏条件贮存时间不能超过9个月。三种剂型(乳油、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农药有效成分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启封之后常温贮存时间不能超过7个月。花椰菜(蔬菜)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在常温下消解很快,半衰期为1.74d~3.04d,在冷藏(4℃)条件下消解半衰期在4.30d-9.40d,所以蔬菜在常温下和冷藏(4℃)有利于降低蔬菜中的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残留量;但含有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科研样品蔬菜必须放在冷冻(-20℃)冰箱中贮存,才能保持农药残留水平的真实性,而保存时间也不要超过4个月。4.三种剂型农药中有效成分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水上中的持效性均表现为:微囊悬浮剂>水乳剂>乳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有效成分半衰期较长,也就是持效期较长。在防治害虫时,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微囊悬浮剂比其他剂型可以延长药效期,延长防治害虫时间,提高防治效果。5、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乙腈)光解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乙腈)光解产物中C25H34O5(414)、C12H22O7(278)、C24H35O8(451)、C17H33O4(301)4种产物在现有文献中已有报道,而C15H29O4(273)、C19H21O6(345)、C24H37O4(389). C16H28O3(268)、C39H60O13(736), C17H29O6(329)6种未见研究报道。从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特性分析,在太阳光和高压汞灯下光解主要途径有:分子C14、C21位碳碳键和碳氧键断裂;分子C8、C17位大环断裂;分子C4、C13位齐墩果糖基断裂;阿维菌素分子C8。位上的杂环氧化,生成羟基后进一步氧化为碳基:分子C3’位和C3”位上脱烷(甲)基;分子C1位上酯键断裂,生成酸和醇;分子C12、C15位碳碳键断裂等。6、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三种水稻土土壤吸附实验表明:红壤土、水稻土和黑土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吸附平衡时间为1h左右:三种土壤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吸附能力强弱为黑土>红壤>水稻土。三种土壤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解吸能力依次为:红壤>水稻土>黑土。进一步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的迁移释放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施入稻田水中,会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向土壤中迁移(被吸附),土壤中阿维菌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施药后第1d,而土壤中甲维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在施药后第3d;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施入稻田土壤中,灌水后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向稻田水中的释放迁移,稻田水中阿维菌素的最高含量出现在灌水后第2d,浓度为0.0340mg/L,甲维盐的最高含量出现在灌水后第5h,浓度为0.0132mg/L;原始有效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灌水后7h,水中阿维菌素浓度比甲维盐高。在释放试验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中的浓度要比迁移试验浓度低一个数量级。7、通过施药后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得出:当对水面直接施药时,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从水面向下层扩散,并且向土壤迁移;对土壤施药时,阿维菌素及甲维盐主要分布在土壤层中,土壤中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逐渐向稻田水释放。两种施药方式下,在24h内,稻田水体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分布不均匀;稻田土壤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分布集中在表层4cm深的土壤中,表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被土壤吸附后,不容易淋溶,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由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体中分布不均匀,施药后24h,需要排水时,设置排水堰高度为3cm,排放稻田中70%的水量(原水深10cm),而水体中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减排率在33.38%~39.32%。可以减少稻田水体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流入其他水体环境。在相同的施药浓度下,排水堰高度为0cm、3cm、7cm、9cm时,土壤施药方式比水面施药方式阿维菌素在各排水堰的减排率分别为:78.49%、86.54%、94.88%、98.44%;各排水堰对甲维盐的减排率分别为:74.16%、84.31%、94.26%、98.29%。因此当选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在稻田无水时施药,施药后1h再灌水,既能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又能更好的防止农药从稻田水体流入其他水体环境。
黄尧[8](2013)在《稻瘟灵在烟田中的残留及其土壤吸附和光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瘟灵是一种应用及其广泛的内吸性杀菌剂。本文通过研究其在烟草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测定方法,在我国自然环境下烟草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过程,为稻瘟灵的合理使用、生态环境安全性评价和开展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烟草样品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方法。此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重现性较好,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测定结果:烟草中稻瘟灵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6.26%~101.68%之间,变异系数在1.84%-9.16%之间。稻瘟灵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1g,烟草中稻瘟灵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2)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稻瘟灵在湖南长沙和贵州都匀两地烟草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建立了稻瘟灵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消解模型。结果表明:稻瘟灵在两地烟草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均符合—级动力学方程式Ct=Co.e-kt。其在湖南长沙和贵州两地烟草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46~5.01天和5.30~6.29天;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残留都不高,施药14d后,烟叶和土壤中的稻瘟灵残留量都低于设定的MRL值1.00mg/kg。(3)进行了稻瘟灵在三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稻瘟灵的吸附时间较短,且由于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对其的吸附性呈明显不同。稻瘟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可以用Fruendlich公式来描述,相关系数为0.9717-0.9835。三种土壤对稻瘟灵的吸附性:杭州水稻土>长沙红壤>贵州黄壤,pH值升高或降低都会减少土壤对稻瘟灵的吸附量;温度升高会减少土壤对稻瘟灵的吸附量。(4)研究了稻瘟灵在不同光源、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灵的光解速率在汞灯下较快,在太阳光下很慢。溶液的pH值对稻瘟灵在水溶液中的光解有明显影响,光解速率随着溶液在pH值升高或降低而加快。
王怀昌[9](2012)在《人参、西洋参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材人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和我国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一样举世瞩目。由于近年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再加上人参生长周期较长且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人工种植的人参成了市场上最重要的产品来源,但是由于忽视环境保护以及过量的使用农药,导致农药超标严重,严重影响了人参的质量,阻碍了我国人参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针对人参上主要的农药品种,研究出一系列高效、快速、精准和实用的检测方法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MRL数据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我国药材的主要生产区域,特别是对中药材人参、西洋参规范化种植的生产基地进行了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常用农药情况的调查,同时,还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包括有机氯、有机磷等较传统以及氟啶胺、嘧菌酯等使用年限不长的“新”农药作为检测对象,主要内容如下:1.人参、西洋参中10种有机氯农药气相色谱分析方法(GC-ECD)。样品经石油醚(60-90)超声提取,99.9%发烟硫酸磺化。结果表明,10种有机氯在这两种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4.0%-107.2%之间,RSD在1.5%-7.1%之间,最低检测浓度0.01mg/kg。2.人参、西洋参中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GC-ECD)。样品经石油醚(60-90)超声提取,层析柱净化(配置:上下各2cm无水硫酸钠、中间为7.0g弗罗里硅土和5.0g中性氧化铝),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这两种中药材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2%-109.5%之间,RSD在1.2%-6.3%之间。3.人参、西洋参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GC-FPD)。样品经丙酮提取,层析柱净化(配置:上下各2cm无水硫酸钠、中间为4.0g助滤剂和1.0g活性炭),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8种有机磷农药在这两种中药材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0%-104.6%之间,RSD在0.6%-4.2%之间。4.人参、西洋参中氟啶胺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GC-ECD)。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10%NaCl溶液,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净化,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氟啶胺农药在这两种中药材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9.5%-96.4%之间,RSD在2.3%-4.3%之间。该杀菌剂在0.05-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方法最小检出浓度为0.05mg/kg。5.人参、西洋参中嘧菌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GC-ECD)。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柱层析(弗罗里硅土:中性氧化铝:活性炭=5:3:0.15,m/m/m)净化,10%NaCl溶液,二氯甲烷液液萃取,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嘧菌酯农药在这两种中药材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1%-97.8%之间,RSD在1.5%-6.1%之间,最小检出浓度为0.01mg/kg。该杀菌剂在0.01-5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6.人参、西洋参中咪酰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GC-ECD)。样品经过盐酸和丙酮提取,吡啶盐酸盐水解,浓硫酸净化,最后以2,4,6-三氯苯酚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咪酰胺在这些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8.9%-103.4%,RSD在1.0%-2.9%,最小检出浓度为0.005mg/kg;该杀菌剂在0.005-2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7.人参、西洋参中多菌灵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HPLC)。样品经丙酮提取,柱层析(弗罗里硅土:中性氧化铝=7:4,质量比)和液液分配净化,以甲醇-水(体积比为6:4)为流动相,在波长281nm对待测组份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在这些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4%-88.2%之间,RSD在5.3%-6.5%之间,多菌灵最小检出量(按S/N=3计)为0.05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该杀菌剂在0.05-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8.人参、西洋参中代森锰锌农药残留量的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FPD-S)。在装有样品的顶空反应瓶中加入HCl/SnCl2溶液,在80℃反应120min后,进样检测,以二硫化碳量表示代森锰锌残留量,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这些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0.8%-99.9%,RSD在2.4%-7.0%,代森锰锌最小检出量(按S/N=3计)为0.05ng,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kg;该杀菌剂在0.5-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
夏锦瑜[10](2010)在《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毒死蜱是当前我国水稻上最常用的杀虫剂之一,其对农产品安全与稻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以江苏地区为对象,采用室内测定与条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1.毒死蜱稻田应用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活性及桶混应用效果评价研究了毒死蜱、杀虫单、吡虫啉、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及毒死蜱与其它4种农药混配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等5种单剂对褐飞虱均有较高的活性,毒死蜱与吡虫啉、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按照3:2、3:1和5:1的比例混配对褐飞虱的毒力大于单剂,有明显的相加或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分别为117.05、178.25、125.63;5种单剂对二化螟的毒力表现为毒死蜱>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杀虫单,而毒死蜱与杀虫单、吡虫啉、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分别按照2:3、3:2、3:1和5:1的比例混配,均对二化螟表现出一定的相加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和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按比例桶混的防效较其它混剂和单剂要好。2.毒死蜱稻田应用在重要产品与环境对象上的残留特性分析研究了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其在植株、稻壳、稻米中的最终残留。结果表明,以推荐剂量最大量的2倍剂量施药一次,毒死蜱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动力学一级方程式为Ct =8.1836e-0.1939x,半衰期为3.57d;在稻田水样中的残留动态动力学一级方程式为Ct =0.7891e-0.1267x,半衰期为5.47d。于收获前15d施药,至收获前1d,低剂量毒死蜱在水稻植株、稻壳、稻米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522mg/kg、0.584 mg/kg、0.385 mg/kg,高剂量毒死蜱在水稻植株、稻壳、稻米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804mg/kg、0.711 mg/kg、0.488 mg/kg。两种施药量下,稻米中的毒死蜱残留量均大于我国毒死蜱在稻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3.毒死蜱应用对稻区环境代表生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分析探讨了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及其在机体内的富集情况,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参照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评价标准,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均为高毒。在亚致死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不同组织的AChE和CarE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清水中恢复饲养后,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此外,在鲫鱼和河蟹各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毒死蜱,并且其较易在肝脏和鳃内富集。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近期稻田施用毒死蜱农药,可与吡蚜酮或者氯虫苯甲酰胺按比例桶混使用;并适当延长该农药在水稻上的安全间隔期;在靠近水体的农田或是稻渔共作系统应谨慎合理使用,以免对非靶标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二、恶霉灵Hymexazol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霉灵Hymexazol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噻虫胺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温室蔬菜大棚农药使用现状及危害 |
1.1.1 温室蔬菜大棚农药施用现状 |
1.1.2 温室农药过量使用的危害 |
1.2 农药对土壤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
1.2.1 对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
1.2.2 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
1.3 噻虫胺的理化性质及其用途 |
1.4 噻虫胺的残留检测研究 |
1.4.1 高液相色谱法(HPLC) |
1.4.2 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 |
1.5 噻虫胺的环境行为 |
1.6 噻虫胺的降解研究 |
1.7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噻虫胺对土壤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 |
2.2.2 实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 |
2.2.4 培养基 |
2.2.5 室内模拟试验的土壤处理 |
2.2.6 土壤pH值的测定 |
2.2.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2.8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噻虫胺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2.3.2 噻虫胺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3 噻虫胺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噻虫胺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及高效复合菌系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分离源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培养基 |
3.2.5 菌株的驯化与分离 |
3.2.6 噻虫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
3.2.7 噻虫胺高效降解菌的鉴定 |
3.2.8 高效复合菌系的构建与筛选 |
3.2.9 噻虫胺降解率的测定 |
3.2.10 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株的分离纯化与筛选 |
3.3.2 噻虫胺高效降解菌的鉴定 |
3.3.3 复合降解菌系的构建与筛选 |
3.3.4 噻虫胺检测方法的确定 |
3.3.5 反应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菌系对噻虫胺降解条件的优化及降解途径推断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H值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影响 |
4.2.4 温度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影响 |
4.2.5 接种量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影响 |
4.2.6 复合菌系SCAH在最适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及降解情况 |
4.2.7 噻虫胺降解产物的提取与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值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影响 |
4.3.2 温度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影响 |
4.3.3 接种量对复合菌系SCAH降解噻虫胺的影响 |
4.3.4 复合菌系SCAH在最适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及降解情况 |
4.3.5 复合菌系SCAH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的降解产物分析 |
4.3.6 复合菌系SCAH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的降解途径推测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合菌系应用于模拟中型生态系统土壤中的生物修复效果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土壤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室内试验的土壤处理 |
5.2.5 噻虫胺的提取与检测 |
5.2.6 不同处理下噻虫胺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噻虫胺标准曲线的制作 |
5.3.2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性 |
5.3.3 复合菌系SCAH对噻虫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 |
5.3.4 噻虫胺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模拟及半衰期 |
5.4 本章小结 |
6 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玉米田3种农药和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昆虫 |
1.1.1 农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天敌 |
1.1.2 农田生态系统中寄生性天敌 |
1.2 田间常用的农药 |
1.2.1 田间常用的化学农药 |
1.2.2 田间常用的生物农药 |
1.3 农药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1 农药对土壤生物安全性评价 |
1.3.2 农药对水生生物安全性评价 |
1.3.3 农药对家蚕安全性评价 |
1.4 农药对赤眼蜂的影响 |
1.4.1 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存活率影响 |
1.4.2 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生长发育影响 |
1.4.3 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能力影响 |
1.5 立体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氯虫苯甲酰胺和烟嘧磺隆对田间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蜂种及寄主昆虫 |
2.1.2 供试药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赤眼蜂成蜂的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2.2.2 烟嘧磺隆对3种赤眼蜂成蜂的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毒对田间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蜂种及寄主昆虫 |
3.1.2 供试药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成蜂的毒力测定 |
3.2.2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3种赤眼蜂成蜂亚致死浓度LC_(30)和致死浓度LC_(95)测定 |
3.2.3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3种赤眼蜂成蜂的安全性评价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氯虫苯甲酰胺和烟嘧磺隆对玉米田中3种赤眼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蜂种及寄主昆虫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方法 |
4.1.4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0代存活率的影响 |
4.2.2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0代雌蜂日产卵量影响 |
4.2.3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1代羽化率的影响 |
4.2.4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_(30_对3种赤眼蜂F_1代产雌性概率的影响 |
4.2.5 烟嘧磺隆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0代存活率的影响 |
4.2.6 烟嘧磺隆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0代雌蜂日产卵量的影响 |
4.2.7 烟嘧磺隆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1代羽化率的影响 |
4.2.8 烟嘧磺隆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1代产雌性概率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对玉米田中3种赤眼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蜂种及寄主昆虫 |
5.1.2 供试药剂 |
5.1.3 试验方法 |
5.1.4 统计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3种赤眼蜂蜂F_0代存活率的影响 |
5.2.2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3种赤眼蜂蜂F_0代雌蜂日产卵量的影响 |
5.2.3 苏云金芽孢杆菌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F_1代羽化率的影响 |
5.2.4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3种赤眼蜂蜂F_0代产雌性概率的影响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氯虫苯甲酰胺和烟嘧磺隆对玉米田3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6.2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共生菌毒素对玉米田3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6.3 氯虫苯甲酰胺和烟嘧磺隆亚致死浓度LC_(30)对3种赤眼蜂繁殖力的影响 |
6.4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玉米田中3种赤眼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三种农药在水稻中的吸收富集规律及对水稻内生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内生菌的功能及多样性 |
1.2.1 植物内生菌的功能 |
1.2.1.1 生物固氮作用 |
1.2.1.2 促进植物生长 |
1.2.1.3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
1.2.1.4 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有毒污染物 |
1.2.2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1.2.2.1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 |
1.2.2.2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在植物体的富集累积及对内生菌群的影响 |
1.3.1 植物体对农药的吸收富集 |
1.3.2 农药对植物内生菌群的影响 |
1.4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1 培养方法 |
1.4.2 非培养方法 |
1.5 农药在水稻田中残留现状 |
1.6 吡虫啉、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和毒死蜱的简介 |
1.6.1 吡虫啉的概况 |
1.6.2 噻虫嗪的概况 |
1.6.3 苯醚甲环唑的概况 |
1.6.4 毒死蜱的概况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2 吡虫啉、噻虫嗪、苯醚甲环唑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及试剂 |
2.1.2 仪器及设备 |
2.1.3 仪器检测方法 |
2.1.4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1.4.1 水稻植株的前处理方法 |
2.1.4.2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2.1.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1.6 添加回收率实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2 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3 吡虫啉、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在水稻中的吸收富集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原料及试剂 |
3.1.2 仪器及设备 |
3.1.3 室内盆栽实验设计 |
3.1.3.1 供试土壤的准备 |
3.1.3.2 供试植物的栽培 |
3.1.4 样品的采集 |
3.1.5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1.6 仪器检测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3.2.2 三种农药在水稻中的吸收富集动态 |
3.2.3 噻虫胺在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富集 |
3.2.4 三种农药及噻虫胺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残留差异 |
3.3 讨论 |
4 吡虫啉、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对水稻内生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
4.1.2 室内盆栽实验设计 |
4.1.2.1 供试土壤的准备 |
4.1.2.2 供试植物的栽培 |
4.1.3 样品的采集 |
4.1.4 样品表面消毒 |
4.1.5 DNA提取与扩增 |
4.1.6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 |
4.2.1.1 水稻样品测序结果 |
4.2.1.2 三种农药胁迫下内生细菌的Alpha多样性 |
4.2.1.3 三种农药胁迫下内生细菌群落组成 |
4.2.2 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真菌群落的影响 |
4.2.2.1 水稻样品测序结果 |
4.2.2.2 噻虫嗪胁迫下内生真菌的Alpha多样性 |
4.2.2.3 噻虫嗪胁迫下内生真菌群落组成 |
4.3 讨论 |
4.3.1 吡虫啉、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 |
4.3.2 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真菌群落的影响 |
5 毒死蜱对水稻根内生及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
5.1.2 室内盆栽实验设计 |
5.1.2.1 供试土壤的准备 |
5.1.2.2 供试植物的栽培 |
5.1.3 样品的采集 |
5.1.4 样品表面消毒 |
5.1.5 DNA提取与扩增 |
5.1.6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5.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根部及土壤测序结果 |
5.2.2 根内生及土壤细菌Alpha指数统计 |
5.2.3 根内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植物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感物质的分类 |
2 化感作用的研究对象 |
2.1 植物与植物 |
2.1.1 作物与作物之间 |
2.1.2杂草与作物之间 |
2.1.3 杂草与杂草之间 |
2.2 植物与动物 |
2.3 植物与微生物 |
3 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中的应用 |
3.1 控草功能 |
3.2 杀虫活性 |
3.3 抑菌作用 |
4 问题及展望 |
(5)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光谱分析的典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与降解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农药残留含量测量研究进展 |
1.3 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农药残留降解物理方法研究 |
1.3.2 农药残留降解化学方法研究 |
1.3.3 农药残留降解微生物方法研究 |
1.4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光谱技术研究与进展 |
1.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方法 |
1.4.2 荧光光谱方法 |
1.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 |
1.4.4 其他一些光谱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其结构 |
第二章 光谱分析方法理论基础 |
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基本理论 |
2.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
2.1.2 朗伯-比尔吸收定律 |
2.1.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应用 |
2.2 荧光光谱基本理论 |
2.2.1 荧光光谱概述 |
2.2.2 荧光的产生与分类 |
2.2.3 荧光光谱主要参数 |
2.2.4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
2.3 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2.3.1 光谱数据平滑和滤波 |
2.3.2 光谱数据导数分析 |
2.3.3 光谱数据回归分析 |
2.3.3.1 线性回归分析 |
2.3.3.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2.3.3.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药残留吸收光谱检测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检测方法与实验 |
3.2.1 试剂和样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农药吸收光谱实验研究 |
3.3.1.1 农药吸收光谱 |
3.3.1.2 农药测量建模 |
3.3.2 果汁中农药残留吸收光谱研究 |
3.3.2.1 果汁-吡虫啉混合液光谱 |
3.3.2.2 果汁-多菌灵混合液光谱 |
3.3.2.3 果汁-阿维菌素混合液光谱 |
3.3.3 吸收光谱预处理分析方法研究 |
3.3.3.1 Savitzky-Golay多项式平滑 |
3.3.3.2 导数光谱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药残留荧光光谱检测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方法与实验 |
4.2.1 试剂和样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农药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
4.3.1.1 阿维菌素药液检测与荧光光谱 |
4.3.1.2 百菌清药液检测与荧光光谱 |
4.3.1.3 多菌灵药液检测与荧光光谱 |
4.3.2 果汁中农药残留荧光光谱特征 |
4.3.2.1 果汁-阿维菌素混合液光谱 |
4.3.2.2 果汁-多菌灵混合液光谱 |
4.3.2.3 果汁-百菌清混合液光谱 |
4.3.3 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药残留降解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紫外光和臭氧降解农药原理 |
5.2.1 紫外线降解农药原理 |
5.2.2 臭氧降解农药原理 |
5.3 紫外线降解农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3.1 紫外线降解农药系统设计 |
5.3.2 紫外线降解农药实验 |
5.3.2.1 吡虫啉 |
5.3.2.2 阿维菌素 |
5.3.2.3 恶霉灵 |
5.3.3 紫外线降解果汁中农药实验 |
5.3.3.1 苹果汁-吡虫啉 |
5.3.3.2 桃汁-吡虫啉 |
5.3.3.3 苹果汁-阿维菌素 |
5.3.3.4 桃汁-恶霉灵 |
5.4 臭氧降解农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4.1 臭氧降解农药系统设计 |
5.4.2 臭氧降解农药 |
5.4.2.1 阿维菌素 |
5.4.2.2 吡虫啉 |
5.4.2.3 百菌清 |
5.5 中药降解农药探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药物与蛋白结合作用农药降解光谱特征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试剂和样品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药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研究 |
6.3.1.1 多菌灵 |
6.3.1.2 恶霉灵 |
6.3.2 药物与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6.3.3 药物与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6.3.4 药物与蛋白之间能量转移和结合距离 |
6.3.5 药物对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总结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阿维菌素与甲维盐的稳定性及农田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0 研究背景 |
0.1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简介 |
0.2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制 |
0.3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毒理性研究进展 |
0.3.1 阿维菌素的毒理性研究进展 |
0.3.2 甲维盐的毒理性研究进展 |
0.4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降解产物研究 |
0.4.1 阿维菌素微生物降解产物研究 |
0.4.2 阿维菌素水解产物研究 |
0.4.3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光解产物研究 |
0.5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应用前景 |
0.6 农药稳定性研究 |
0.6.1 农药残留在不同样本基质中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0.6.2 农药标准溶液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
0.6.3 农药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
0.7 土壤中农药吸附、迁移的研究方法 |
0.8 农业面源污染中农药的的现状 |
0.8.1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
0.8.2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
0.8.3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残留量的HPLC-FLD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1.2.2 提取剂的选择实验 |
1.2.3 放置时间对衍生产物稳定性影响实验 |
1.2.4 衍生化样品溶液保存条件的实验 |
1.2.5 前处理过程中光照和温度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
1.2.6 仪器色谱条件 |
1.2.7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线性范围试验 |
1.2.8 加标回收率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提取剂的选择 |
2.1.1 水样提取剂的选择 |
2.1.2 稻米和土样提取剂的选择 |
2.2 萃取剂体积的选择 |
2.3 稻米、水样和土样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提取净化方法的确定 |
2.4 衍生化反应溶液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2.5 保存温度对衍生产物检测结果的影响 |
2.6 前处理过程中光照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影响 |
2.7 前处理过程中温度因子对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影响 |
2.8 线性范围 |
2.9 加标回收率试验 |
2.10 检测方法的应用 |
3 结论 |
第三章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1.2.2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
1.2.3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制剂稳定性研究 |
1.2.4 蔬菜(花椰菜)样品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试验 |
1.2.5 不同剂型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农药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
2.2 制剂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结果 |
2.3 花椰菜(蔬菜)样品中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的稳定性结果 |
2.4 不同剂型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农药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研究 |
3 结论 |
第四章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光降解产物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高压汞灯下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的光照试验 |
1.2.2 太阳光下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的光照试验 |
1.2.3 LC仪器参数 |
1.2.4 Q-TOF-MS仪器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阿维菌素标准溶液在太阳光光照下产物的分析 |
2.2 阿维菌素标准溶液在高压汞灯光照下产物的分析 |
2.3 甲维盐标准溶液在太阳光光照下产物的分析 |
2.4 甲维盐标准溶液在高压汞灯光照下产物的分析 |
2.5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在不同光照下的产物组成分析 |
2.6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标准溶液光解机理分析 |
3 结论 |
第五章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在土中的吸附和水土中的迁移释放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土壤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溶液的配置方法 |
1.3.2 水土比的优化选择 |
1.3.3 吸附动力学试验 |
1.3.4 解吸附动力学试验 |
1.3.5 吸附等温线试验 |
1.3.6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迁移释放试验 |
1.3.7 样品提取与净化 |
1.3.8 色谱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土的优化选择 |
2.2 吸附动力学 |
2.3 解吸动力学 |
2.4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吸附等温线试验 |
2.5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迁移释放试验 |
2.5.1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迁移试验 |
2.5.2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释放试验 |
3 结论 |
第六章 阿维菌素及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的分布特征及控污减排防治水体污染技术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模拟稻田设计与建设 |
1.2.2 稻田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时空分布研究 |
1.2.3 排水堰高度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减排率的控制 |
1.2.4 水面施药不同时间排水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减排率的控制 |
1.2.5 不同的施药方式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减排率的控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面施药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的分布规律 |
2.2 土壤施药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稻田水土中的分布规律 |
2.3 排水堰高度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排放率的控制 |
2.4 不同时间排水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减排率的控制 |
2.5 不同的施药方式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减排率的控制 |
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稻瘟灵在烟田中的残留及其土壤吸附和光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农药简介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3.1 样品前处理技术 |
3.2 检测技术 |
4 稻瘟灵的残留动态研究进展 |
5 农药在土壤中吸附过程的研究现状 |
5.1 农药被土壤吸附相关理论 |
5.2 土壤性质对农药吸附的影响 |
5.2.1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吸附农药的影响 |
5.2.2 pH值对土壤吸附农药的影响 |
5.2.3 温度对土壤吸附农药的影响 |
6 农药的光化学降解进展研究 |
6.1 农药的光化学降解概述 |
6.2 农药的直接光化学降解 |
6.3 农药的间接光化学降解 |
6.3.1 光源对农药光解的影响 |
6.3.2 pH值对农药光解的影响 |
7 研究内容和目标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预期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烟叶和土壤中稻瘟灵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稻瘟灵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1.3 试验样品 |
1.4 实验设计 |
1.5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1.6 烟叶中稻瘟灵提取、净化实验研究 |
1.6.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1.6.2 提取溶剂用量实验 |
1.6.3 提取时间实验 |
1.6.4 液液分配次数实验 |
1.6.5 层析柱吸附剂选择实验 |
1.6.6 淋洗液的选择 |
1.7 添加回收率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2.2 稻瘟灵的线性范围试验 |
2.3 前处理条件优化试验研究 |
2.3.1 提取溶剂 |
2.3.2 提取溶剂用量 |
2.3.3 提取时间 |
2.3.4 液液分配次数 |
2.3.5 吸附剂的选择 |
2.3.6 淋洗液的选择 |
2.4 添加回收率实验 |
2.5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灵敏度 |
2.6 分析方法的应用 |
2.7 稻米中稻瘟灵检测方法和烟叶中稻瘟灵检测方法的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稻瘟灵在烟叶和烟地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2.1 鲜烟叶上稻瘟灵消解动态试验 |
1.2.2 土壤中稻瘟灵消解动态试验 |
1.2.3 烟草和土壤中稻瘟灵最终残留试验 |
1.3 稻瘟灵的试验分析方法 |
1.3.1 稻瘟灵的提取与净化(见第二章) |
1.3.2 稻瘟灵的气相色谱条件(见第二章)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瘟灵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2.1.1 稻瘟灵在烟叶中的消解动态 |
2.1.2 稻瘟灵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2.2 稻瘟灵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稻瘟灵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土壤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2 试验方法 |
2.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2.2 等温吸附试验 |
2.3 环境因子对稻瘟灵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
2.3.1 不同pH值下稻瘟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实验 |
2.3.2 不同温度下稻瘟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3.2 吸附等温线 |
3.3 环境因子对稻瘟灵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
3.3.1 不同pH值下稻瘟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实验结果 |
3.3.2 不同温度下稻瘟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稻瘟灵在水体中光化学降解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的光源 |
1.3 稻瘟灵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1.4 溶液的配制 |
1.4.1 稻瘟灵光反应液的配制 |
1.4.2 不同pH值缓冲液的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稻瘟灵在不同光源下的光化学降解实验 |
2.1.1 稻瘟灵在汞灯下的光降解实验 |
2.1.2 稻瘟灵在太阳光下的光降解实验 |
2.2 稻瘟灵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实验 |
2.3 光照样品中稻瘟灵的提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光源对稻瘟灵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
3.2 不同酸碱度对稻瘟灵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人参、西洋参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2 人参、西洋参上上要病虫害和使用农药品种的调研 |
2.1 人参、西洋参上的主要病虫害 |
2.2 人参、西洋参上的使用的农药 |
3 有机氯等目标农药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人参、西洋参中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样品前处理 |
3.1 提取 |
3.2 净化 |
4 检测条件 |
5 标准溶液的配置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方法的线性范围 |
9 方法的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提取剂和提取方法的选取 |
11.2 净化方法的选取 |
第三章 人参、西洋参中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样品前处理 |
3.1 提取 |
3.2 净化 |
4 检测条件 |
5 标准溶液的配置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方法的线性范围 |
9 方法的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选取 |
11.2 净化方法的选取 |
第四章 人参、西洋参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样品前处理 |
3.1 提取 |
3.2 净化 |
4 检测条件 |
5 标准溶液的配置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方法的线性范围 |
9 方法的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11.2 净化方法的选择 |
第五章 人参、西洋参中氟啶胺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样品前处理 |
3.1 提取 |
3.2 净化 |
4 检测条件 |
5 氟啶胺标准溶液的配置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方法的线性范围 |
9 方法的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提取剂和提取方法的选取 |
11.2 净化方法的选取 |
第六章 人参、西洋参中嘧菌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没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样品前处理 |
3.1 提取 |
3.2 净化 |
4 检测条件 |
5 嘧菌酯标准溶液的配置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方法的线性范围 |
9 方法的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提取剂和提取方法的选取 |
11.2 净化方法的选取 |
第七章 人参、西洋参中咪酰胺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样品的前处理 |
3.1 咪酰胺标准液工作液 |
3.2 2,4,6-三氯苯酚标准工作液 |
3.3 样品提取 |
3.4 农药水解 |
3.5 样品净化 |
3.6 标样的制备 |
4 检测条件 |
5 样品测定 |
6 结果计算 |
7 方法的线性范围 |
8 方法的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 |
9 色谱图 |
10 结果与讨论 |
10.1 检测方法的选择 |
10.2 加热方式及吡啶盐酸盐的使用 |
第八章 人参、西洋参中多菌灵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标样配制 |
4 样品的前处理 |
4.1 样品提取 |
4.2 提取液的净化 |
5 检测条件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线性范围 |
9 回收率和精密度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流动相的选择 |
11.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11.3 净化方法的选择 |
第九章 人参、西洋参中代森锰锌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 仪器设备 |
2 试剂和标样 |
3 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
3.1 代森锰锌 |
3.2 二硫化碳 |
4 样品前处理 |
4.1 样品的制备 |
4.2 标样的制备 |
5 气相色谱条件 |
6 样品测定 |
7 结果计算 |
8 方法的线性范围 |
9 添加回收率 |
10 色谱图 |
11 结果与讨论 |
11.1 试验方法原理的选择 |
11.2 样品加热温度和顶空进样器平衡温度的选择 |
11.3 样品的加热条件 |
第十章 总结:样品检测结果及对MRL的建议 |
1. 10种有机氯农药 |
2. 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 |
3. 18种有机磷农药 |
4. 氟啶胺农药 |
5. 嘧菌酯农药 |
6. 咪酰胺农药 |
7. 多菌灵农药 |
8. 代森锰锌农药 |
Abstract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农药的使用概况及管理现状 |
1.1 我国农药的使用概况 |
1.2 我国农药的管理现状 |
2 农药残留监控和治理研究进展 |
2.1 农药残留标准化技术 |
2.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
2.2.1 比色卡 |
2.2.2 速测仪 |
2.2.3 免疫分析法(IA) |
2.2.4 生物传感器(BS) |
2.3 农药残留色谱检测技术 |
2.3.1 气相色谱法(GC) |
2.3.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 |
2.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2.3.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2.3.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
2.3.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
3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
3.1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 |
3.2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
3.2.1 急性毒性方法评价 |
3.2.2 生物标志物与环境安全评价 |
3.2.3 农药在生物体的残留及富集 |
4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毒死蜱及其混剂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室内供试昆虫 |
1.3 室内饲养条件 |
1.4 试验药剂的配制 |
1.5 室内毒力测定 |
1.6 田间药效 |
1.7 数据分析 |
1.7.1 室内毒力数据分析 |
1.7.2 田间药效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药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 |
2.2 农药及其混剂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 |
2.3 农药及混剂对褐飞虱的田间药效 |
2.4 农药及混剂对二化螟的田间药效 |
3 讨论 |
第三章 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及水稻最终残留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1.3 残留动态试验 |
1.4 最终残留试验 |
1.5 分析方法 |
1.5.1 样品前处理 |
1.5.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5.3 气相色谱测定条件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度 |
2.2 毒死蜱田间残留消解动态 |
2.2.1 植株残留消解动态 |
2.2.2 水样残留消解动态 |
2.3 毒死蜱最终残留 |
3 讨论 |
第四章 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的毒性效应和机体富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急性毒性试验 |
1.2.2 慢性暴露试验 |
1.2.3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
1.2.4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
1.2.5 鱼、蟹组织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的急性毒性 |
2.1.1 对鲫鱼的急性毒性 |
2.1.2 对河蟹的急性毒性 |
2.2 慢性暴露对机体不同组织AChE 和CarE 活性抑制及其恢复 |
2.2.1 对鲫鱼头部AChE 和CarE 活性抑制及其恢复 |
2.2.2 对河蟹肌肉和鳃AChE 及CarE 活性抑制及其恢复 |
2.3 鱼、蟹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 |
2.3.1 鲫鱼肌肉、鳃和肝脏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 |
2.3.2 河蟹肌肉和鳃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关试剂的配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恶霉灵Hymexazol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噻虫胺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础[D]. 王霞.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2]玉米田3种农药和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D]. 李昕桐. 沈阳农业大学, 2017(11)
- [3]三种农药在水稻中的吸收富集规律及对水稻内生菌群多样性的影响[D]. 崔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4]植物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研究进展[J]. 岳勇志,李祖任,肖珑,黄勤勤,金晨钟. 湖南农业科学, 2017(03)
- [5]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6]基于光谱分析的典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与降解关键技术研究[D]. 季仁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7]阿维菌素与甲维盐的稳定性及农田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D]. 傅强.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稻瘟灵在烟田中的残留及其土壤吸附和光降解研究[D]. 黄尧.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人参、西洋参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D]. 王怀昌. 浙江大学, 2012(02)
- [10]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夏锦瑜. 扬州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