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釜冷粘结球团的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1](2021)在《具有调湿功能的食品抗菌包装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各种食品包装材料中,塑料具有质量轻、价格便宜和优良的屏障特性,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塑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对人体有害性,自然分解极其困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受到了限制。纸包装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包装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家电、文化品等领域。食品包装纸是以纸浆及纸板为主要原料的包装制品,需要满足安全,抗油、防水防潮,密封等要求。市面上鲜有同时具备调湿功能和抗菌功能的食品包装纸,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制备具有调湿功能的食品抗菌包装纸的方法。将原纸表面一侧涂覆上交联聚乙烯醇溶液,用以封闭纸张表面孔隙,减少包装外侧空气以及水蒸气渗入;制备一种以膨润土为载体的抗菌剂涂布液,将其涂覆在已涂布交联聚乙烯醇的一侧,待其自然干燥后就可得到具有调湿功能的抗菌包装纸。通过以聚乙烯醇浓度、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和交联剂用量为变量探究单因素实验,依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设计合适的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聚乙烯醇浓度为12%、交联温度为80℃、交联时间为0.5 h、交联剂用量为3.0 g。因为聚乙烯醇能够成膜,溶液易渗进原纸中,在此条件下涂布干燥的纸张的水蒸气透过量是最少的,且其湿抗张强度能满足需求。利用钠基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性,将其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改性,增大膨润土层间距,利于噻苯唑的插层和吸附,从而制备得到膨润土抗菌剂。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膨润土层间距明显增大,片层无序堆积在一起,部分呈现出卷边的鳞片层,部分形成团聚体;经噻苯唑插层的膨润土结构较为疏松,存在较多的卷曲的、剥离开的疏松片层。从能谱图和红外光谱图也可以看出,膨润土抗菌剂中存在噻苯唑。在抗菌实验中,利用96孔板实验法,测得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利用抑菌圈法也观察到膨润土抗菌剂对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菌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效果良好,均表明膨润土抗菌剂已成功的制备出来。制备得到的膨润土抗菌剂与壳聚糖/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得到抗菌涂布液,将其涂布在己涂布交联聚乙烯醇的一侧,待其自然干燥后就可得到具有调湿功能的抗菌包装纸。分别用抑菌圈法和琼脂平皿扩散法对抗菌涂布液和抗菌包装纸做抗菌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测试包装纸调湿方面的性能时,分别以膨润土抗菌剂和丙三醇为变量,探讨了包装纸于15℃、相对湿度为100%的恒温恒湿箱中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关系;放置48小时后于40℃、相对湿度为13%的恒温恒湿箱中放湿量和放湿时间的关系。在初始3小时内,吸湿率和放湿率都随着时间慢慢增大,且随着变量而变化明显。3小时后趋于稳定,包装纸的湿度达到平衡。
冯光[2](2019)在《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材料硬度是材料抵抗弹塑性变形的能力,硬度测试方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不可或缺的测试手段。现有硬度测试是利用硬质压头以准静态的方式压入材料表面测量卸载后的形变。传统宏观硬度测量及纳米压痕技术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连续和高通量测量。本文研究并分析了等静压下材料微观组织经流体传压介质作用的形貌差异探测数据并探讨了与硬度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材料组织在流体微探下的应变量的差异响应与硬度的定性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流体微探应变技术测量表征材料不同组织间硬度性能的新方法,实现了微米尺度的连续塑性形变与组织、硬度映射的高通量表征,实现了宏观区域内微观组织、硬度和成分的连续映射统计分析,最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宏观-介观-微观的高通量、跨尺度、精细的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硬度表征技术。利用高铬铸铁、不锈钢激光增材制造梯度材料中不同组织硬度的差异,完成了材料组织的流体微探应变硬度的连续高通量测量及微观结构的精细表征。论文中的大量数据均表明流体微探应变硬度与宏观维氏硬度、显微维氏硬度、纳米压痕硬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最终达到了材料中成分、组织及硬度性能的高通量原位统计映射分布表征,为材料基因组中高通量硬度性能的连续测试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宋腾飞[3](2019)在《配加褐煤制备冶金焦及其对高炉冶炼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炼焦煤资源日益紧张,贫煤与无烟煤、低变质烟煤和褐煤等非炼焦煤资源相对丰富。从改善高炉内矿石还原的角度出发,焦炭应具有较高反应性。那么配加少量褐煤用于炼焦,一方面利用配加褐煤制得的焦炭高反应性特点,提高矿石间接还原改善高炉内冶炼过程;另一方面,褐煤价格较低,应用褐煤焦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因此,有必要围绕褐煤处理方式、配加量等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展开系统研究,提高褐煤的利用价值。本课题以褐煤、褐煤半焦及改性褐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试样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利用褐煤制备高炉用冶金焦炭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如下:从化学成分、形貌特点、孔结构特点等方面对比了褐煤、褐煤半焦以及改性褐煤的基础性能异同。结果表明,褐煤挥发分含量超过54%,干馏后的半焦挥发分大幅度降低,灰分含量上升,半焦比表面积的大幅度提高,官能团中脂肪氢含量降低,芳香氢含量升高,芳香度提高;因亲水性官能团含量的降低,水热改性褐煤的芳香度提高;酸洗改性能够降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在褐煤/半焦配煤炼焦过程中,焦炭的收得率也随之下降,灰分升高;配加改性褐煤制得的焦炭灰分降低。利用转鼓、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定仪、偏光显微镜对褐煤制得的焦炭冷热态强度、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光学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因褐煤剧烈热解温度段与炼焦配合煤的塑性软化区间重叠,褐煤在成焦过程中,热解产物与配合煤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导致大于0.1rmm2及小于0.01mm2的孔洞发育,焦炭孔洞均匀度降低;同时随着褐煤焦炭中镶嵌组织含量降低,各向同性、丝碳及破片状组织含量增加,最终导致焦炭的转鼓强度降低。褐煤添加量高于4%时气化反应的发生已无限性环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气化后褐煤焦炭的转鼓强度。从半焦焦炭的微晶结构、孔结构分布、光学组织等方面分析了褐煤半焦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半焦配比小于6%时,焦炭转鼓强度高于未配加褐煤半焦的焦炭,能够促进焦炭微晶的生长,抑制焦炭孔洞的形成且添加褐煤半焦的焦炭转鼓强度与微晶堆垛高度Lc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当褐煤半焦配比小于4%时,能够改善焦炭的微晶结构,并提高焦炭气化前后的强度。从半焦焦炭反应性和转鼓冷热态强度来看,将热处理半焦配比控制在6%以下制得的焦炭性能优于原样焦炭。采用水热和酸洗的方式对褐煤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褐煤部分替代炼焦煤进行冶金焦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褐煤进行200。C水热酸洗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型焦抗压强度的预处理方案,这主要是酸洗脱除了试样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促进大分子网络的流动性,在水热提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试样颗粒之间的粘结性。水热提质酸洗褐煤用于炼焦配煤能其够有效提高焦炭气化前后强度,结合动力学分析,水热酸洗提质能够提高焦炭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抑制气化反应的进行。配加褐煤等不同试样制得的焦炭具有高反应焦炭的特点,起始反应温度和气化后强度总体上呈现正相关性。利用里斯特操作线法,理论分析表明,当试样配比为4%时,使用褐煤焦炭可节省燃料1.42kg/tHM,半焦焦炭1.23kg/tHM;预处理后的褐煤性能得到改善,制得的焦炭反应性和气化后强度也得到优化,经过计算可节省燃料0.54kg/tHM。
王会刚[4](2018)在《含锌电炉粉尘锌的高效选择性提取及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利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锌产量和锌消费量的日益增加,造成了锌矿资源的日益匮乏,缓解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再生锌的比例。基于此,本论文以含锌电炉粉尘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锌的高效选择性提取及粉尘中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利用制备绿色高附加值材料的研究。为探究锌提取过程中各元素迁移规律并同时为含锌电炉粉尘中有价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详细研究了含锌电炉粉尘中主要元素Zn、Fe、Mn及Pb、Cr等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各元素存在形式及相应含量如下:(Zn,Mn)Fe2O4(34%),ZnO(1.5%),Fe3O4(34%),PbO(PbSO4)(1%),Cr2O3(CrO3/CrO42-)(0.3%);其它还包括 SiO2(5%),CaCO3(8%),CaO(1%)以及水溶性物质KCl等(10%)。通过固态提取剂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0)的选用,以其中所含结晶水为唯一水分子来源,采用较温和的水热法,实现了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高效提取及二次废液产生量的降低。通过分析水热过程中FeCl3·6H20与铁酸锌(ZnFe2O4)物相转变规律揭示高效提锌机理;详细探讨了含锌电炉粉尘中Fe、Pb、Cr、Mn、Ca等元素在锌提取及分离过程中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优Zn提取实验条件下(FeCl3·6H2O与水洗后含锌电炉粉尘质量比(RF/TE,g/g)7:7,反应温度 220℃,反应时间 10h),Zn、Pb、Ca、Mn 的提取率分别为97.4%、98.3%、93.4%及97.5%。通过调控浸出液的pH值,制备得到了纯度较高的Fe2O3、ZnO和ZnFe204。浸出渣主要物相为Fe203,可以返回烧结利用其中的Fe。以新型双功能固态十二水合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为提取剂,以提取剂中所含结晶水为唯一水分子来源,采用水热法,一步实现了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高效选择性提取与铁的去除。通过分析水热过程中NH4Fe(SO4)2·12H20与含锌电炉粉尘的物相转变规律,揭示了粉尘中Zn、Fe一步高效分离机制;系统研究了实验条件如NH4Fe(SO4)2·12H2O与水洗后粉尘的质量比(RN/TE,g/g)、水热温度和时间对Zn、Fe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N/TE为7:3,水热反应温度为220℃,水热反应时间为10 h时,93.2%的Zn进入浸出液;98.4%的Fe以NH4Fe3(SO4)2(OH)6和Fe2O3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可以返回烧结利用其中的Fe。采用两电极恒压电沉积法,以上述浸出液(0.1mol/LZn2+)为电解液,不需要净化,直接电沉积制备出纳米花状金属锌。以含锌电炉粉尘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通过添加含镍物质成功制备出纯度高、磁性能好的多金属共掺杂Ni-Zn尖晶石铁氧体。阐明了多金属共掺杂尖晶石铁氧体的合成机理;详细研究了含锌电炉粉尘与六水合氯化镍(NiCl2·6H20)的质量比(RZE/N,g/g)、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磁性能的影响。最优实验条件下(煅烧条件:RZE/N=2:1.2,1000 ℃,2h;稀醋酸(HAc)洗涤条件:25℃,翻转震荡30r/min,24h,pH=2.88,20:1 mL/g),制备得到的多金属共掺杂Ni-Zn尖晶石铁氧体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56.8 emu/g,矫顽力(Hc)为58.5 Oe。另外,分别采用美国(TCLP)和欧洲(EN12457)毒性检测标准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纯相尖晶石铁氧体为无毒产品,实现了有毒固体废弃物向高附加值绿色磁性材料的转化,并且含锌电炉粉尘的整体利用率高达70%。
谢刚,田林[5](2014)在《2013年云南冶金年评》文中认为依据2013年云南冶金科技工作者发表的文献资料,对该年度云南黑色金属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半金属及稀有金属冶金和贵金属生产、科研及技术进行了评述。
侯静[6](2011)在《含镓生铁电解法分离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钒尾渣是生产V2O5过程中的副产物,攀钢每年产提钒尾渣近20万t,全国提钒尾渣年产量达40万t以上。其中含铁12.8万t左右,含镓约32t。从提钒尾渣中回收镓的主要方法有高温氯化挥发法、压煮—浸出法、还原熔炼—电解法等。高温氯化挥发法回收镓,其工艺简单,能耗低,但氯化剂和氯化过程的产物都具有强腐蚀性质,对设备的防腐性能要求高;再者,氯化过程中大量氯气进入废气中,污染严重。压煮—浸出法回收镓,虽然流程比较简单,但浸出率只有60%左右,镓铁分离效果不好,且需要高压釜设备,成本较高。以电弧炉还原冶炼提钒尾渣得到的含镓生铁为原料,熔铸成阳极板。选用氯盐电解液体系进行含镓生铁电解分离实验,探索了Fe2+浓度、电流密度和pH值对电解实验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Fe2+浓度50g/L,电流密度200A/m2,pH值4,极间距6~10cm,NH4Cl浓度100g/L的电解参数下,槽电压控制在1.2~1.9V,可获得纯度为99.39%左右的电解铁,镓含量0.30%的阳极泥。从提钒尾渣到电解铁,铁的总回收率在71.35%以上;从提钒尾渣到阳极泥,镓富集38倍左右,镓的回收率在85%以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还原熔炼-电解法回收提钒尾渣中镓、铁工艺是可行的。
赵培兰[7](2007)在《钢结构住宅中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内墙板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于钢结构住宅的围护体系目前研究甚少。本文利用工业废料煤矸石作为钢结构住宅中的墙体材料,开发和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提出了标准化板系的设计理念;对比分析了现有钢结构住宅内墙体系;从原材料、配合比、生产工艺、板型等多个角度,研发了新型煤矸石轻质混凝土板;并给出了内墙板的截面形式、板型、节点连接方式。轻质墙板的隔声性能差是目前墙体材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对比分析,提出把分户墙做成双层墙板的建议,以此提高住户间的隔声效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当前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工作突出的难题是轻质墙板与结构的接缝开裂和墙板之间接缝的开裂。本文根据接缝材料“变形跟踪性和断裂韧性”的概念,提出煤矸石轻质内墙板系的接缝措施: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玻璃纤维增强带复合措施;采用防裂胶带;大面积粘玻璃纤维网格布。最后,编制了内墙板节点库程序和剪力墙计算程序,对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春旭[8](2004)在《膨润土碱法活化制备P型分子筛的研究》文中认为膨润土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物化性能、价格低廉、并且储藏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利用它可以制备多种深加工产品,包括白碳黑、有机膨润土、分子筛等。 P型沸石具有超过洗涤用4A沸石的钙镁离子良好交换性能,是潜在的含磷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的替代优级产品。本文以廉价易得的河北省灵寿县膨润土资源为原料,对碱法活化膨润土制备P型沸石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高温碱活化膨润土制备P型沸石老化和晶化过程中,液相和固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分析了P型沸石合成的机理,给出了P型沸石制备的适宜条件。探索了常温常压碱活化及低浓度酸活化膨润土制备P型沸石的工艺,得出这两条工艺都不可行。提出了高温高压碱溶液活化膨润土的新工艺,并研究了此工艺的反应机理及工艺条件,确定了合成P型沸石的适宜条件。论文对合成P型沸石的钙镁离子交换性能、粒度分布、白度及形貌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得出合成的P型沸石的钙离子交换容量为320、镁离子交换容量为113毫克MgCO3/g分子筛、粒度分布均匀、白度90。结果表明合成的P型分子筛性能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值(钙离子交换容量为280、镁离子交换容量为100毫克MgCO3/g分子筛)。
邢献炳[9](1988)在《竖炉中硫酸渣生产自熔性球团矿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探计硫酸渣添加转炉尘及生石灰,不再细磨就可在竖炉中生产自熔性球团矿的可能性。试验表明:硫酸渣添加8%转炉尘及5%生石灰,可以不再细磨,得到质量良好的球团矿。
袁文彬[10](1979)在《国外铁矿石造块工业七十年代科技现状与八十年代发展动向》文中研究表明 就世界范围而言,铁矿石造块工业(主要是指抽风烧结与焙烧球团法)作为钢铁冶炼生产所需的精料——人造富矿的加工工业,尤其是球团工业,在七十年代里,有了十分显着的发展。其特点是:单套设备大型化,专业企业大型化,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善,能量消耗不断降低,与此同时,自动化水
二、高压釜冷粘结球团的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釜冷粘结球团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调湿功能的食品抗菌包装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膨润土的研究现状 |
1.2.1 膨润土在传统领域中的应用 |
1.2.2 膨润土在抗菌领域中的应用 |
1.3 抗菌包装纸的研究现状 |
1.4 包装材料吸湿性能的研究 |
1.4.1 材料吸湿等温线概述 |
1.4.2 材料的吸湿滞后效应 |
1.4.3 吸湿材料的分类 |
1.4.4 食品包装用吸湿材料的特点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封闭纸基的工艺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聚乙烯醇涂层纸的制备 |
2.3.2 硫酸铝-PVA涂布纸的制备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4 正交实验设计 |
2.4 检测与分析 |
2.4.1 厚度的测定 |
2.4.2 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2.4.3 透气度的测定 |
2.4.4 湿强度指数的测定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PVA浓度的影响 |
2.5.2 交联温度的影响 |
2.5.3 交联时间的影响 |
2.5.4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2.5.5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膨润土抗菌剂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
3.3.2 膨润土抗菌剂的制备 |
3.4 检测与分析 |
3.4.1 膨润土水分测定 |
3.4.2 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征 |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征 |
3.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4.5 热重分析(TG)测试 |
3.4.6 电子能谱分析(EDS)测试 |
3.4.7 膨胀性能测定 |
3.4.8 膨润土抗菌剂的抗菌性能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膨润土抗菌剂制备机理研究 |
3.5.2 形貌分析 |
3.5.3 XRD分析 |
3.5.4 FTIR分析 |
3.5.5 热分析 |
3.5.6 能谱分析 |
3.5.7 膨胀性能分析 |
3.5.8 抗菌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食品抗菌包装纸抗菌性和调湿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掺杂有膨润土抗菌剂的涂布液的制备 |
4.3.2 食品抗菌包装纸的制备 |
4.4 检测与分析 |
4.4.1 FT-IR分析 |
4.4.2 接触角测试 |
4.4.3 XRD分析 |
4.4.4 滤纸片抑菌圈测试法评价抗菌涂层 |
4.4.5 琼脂平皿扩散法评价包装纸 |
4.4.6 食品抗菌包装纸调湿性能的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FT-IR分析 |
4.5.2 XRD分析 |
4.5.3 抗菌性能分析 |
4.5.4 调湿性能分析 |
4.5.5 接触角分析 |
4.5.6 抗菌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存在问题 |
5.4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材料基因组计划 |
1.3 高通量映射表征技术 |
1.4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机械性能关系 |
1.4.1 金属结构 |
1.4.2 材料的强度 |
1.5 金属材料力学中弹塑性类别 |
1.5.1 Hookean材料和短程力 |
1.5.2 非Hookean材料和应变 |
1.6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传统宏观及微纳尺度测试技术 |
1.6.1 静态力学性能的测试发展 |
1.6.2 弹塑性接触力学的原理及分类 |
1.6.3 常规宏观硬度测试技术 |
1.6.4 微观纳米压痕测试技术 |
1.6.5 微纳尺度微柱压缩测试技术 |
1.6.6 硬度与金属材料其它力学性能的联系 |
1.7 等静压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
1.7.1 等静压技术特点 |
1.7.2 冷等静压技术的类别 |
1.8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组织相图计算及力学性能模拟 |
2.1 有限元晶体塑性模型 |
2.2 有限元组织划分与映射 |
2.2.1 模型的组织映射和网格设置 |
2.2.2 表面应变的模拟结果 |
2.2.3 表面应变和硬度块的模拟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宏观硬度与流体微探应变相关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硬度标块与流体微探应变形貌相关性分析 |
3.2.2 宏观硬度与流体微探应变量曲线的绘制 |
3.3 流体微探应变与硬度表达式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铸铁流体微探应变与成分-组织-硬度的统计映射表征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成分分布分析 |
4.1.3 组织结构表征 |
4.1.4 硬度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金相组织分析与流体微探技术对比分析 |
4.2.2 显微硬度与流体微探技术对比分析 |
4.2.3 纳米压痕与流体微探应变分析 |
4.2.4 流体微探应变与成分-组织的跨尺度映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增材制造样品的成分-组织-硬度统计映射表征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相图计算及金相分析 |
5.2.2 流体微探应变-硬度-成分-组织映射分析 |
5.2.3 流体微探应变与显微硬度的跨尺度映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3)配加褐煤制备冶金焦及其对高炉冶炼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钢铁行业概述 |
2.2 我国褐煤状况介绍 |
2.2.1 我国褐煤资源状况 |
2.2.2 我国褐煤的煤质特征 |
2.3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及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 |
2.3.1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 |
2.3.2 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
2.3.3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 |
2.4 煤成焦过程及利用褐煤炼焦的研究现状 |
2.4.1 煤成焦过程研究 |
2.4.2 矿物质对煤成焦过程的影响 |
2.4.3 基于传统炼焦工艺的褐煤焦炭研究 |
2.4.4 基于煤改性的褐煤焦炭研究 |
2.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褐煤和配合煤基础性能及成焦特性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3.3 试样基础性能研究 |
3.3.1 试样表观形貌特点 |
3.3.2 试样官能团特点 |
3.3.3 水热和酸洗提质对褐煤成分的影响 |
3.4 炼焦配合煤相关性能研究 |
3.4.1 炼焦配合煤工业分析 |
3.4.2 炼焦配合煤元素分析 |
3.4.3 炼焦配合煤灰成分分析 |
3.4.4 炼焦配合煤胶质层最大厚度 |
3.4.5 炼焦配合煤煤质分析 |
3.5 褐煤、半焦以及改性褐煤与配合煤成焦特性研究 |
3.5.1 褐煤焦炭成焦特性 |
3.5.2 半焦焦炭成焦特性 |
3.5.3 改性褐煤焦炭成焦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添加褐煤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4.3 褐煤对焦炭冷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4.3.1 褐煤配比对焦炭转鼓强度的影响 |
4.3.2 褐煤与配合煤的相互作用 |
4.3.3 孔隙分布对焦炭冷强度的影响 |
4.3.4 光学组织对焦炭冷强度的影响 |
4.3.5 碳结构对焦炭冷强度的影响 |
4.4 褐煤对焦炭反应后热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4.4.1 褐煤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 |
4.4.2 反应后焦炭强度变化规律 |
4.4.3 反应后焦炭表观形貌变化规律 |
4.4.4 反应后焦炭孔隙分布规律 |
4.4.5 反应后焦炭碳结构变化规律 |
4.4.6 反应后焦炭等温动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添加半焦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研究 |
5.1 半焦对焦炭冷强度的影响研究及分析 |
5.1.1 半焦配比对焦炭冷强度的影响 |
5.1.2 半焦与配合煤的相互作用 |
5.1.3 半焦对焦炭孔隙分布的影响 |
5.1.4 半焦对焦炭光学组织的影响 |
5.1.5 半焦对焦炭微晶结构的影响 |
5.2 半焦对焦炭反应后热强度的影响研究及分析 |
5.2.1 半焦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 |
5.2.2 反应后焦炭强度变化规律 |
5.2.3 反应后焦炭光学组织与孔分布变化规律 |
5.2.4 反应后焦炭碳结构变化规律 |
5.2.5 反应后焦炭强度劣化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添加水热酸洗改性褐煤对焦炭性能影响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6.3 改性褐煤对碳压块性能的影响 |
6.3.1 合理石油沥青配比的确定 |
6.3.2 合理热压温度的确定 |
6.3.3 改性褐煤对碳压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6.3.4 热压块性能对碳压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6.4 改性褐煤焦炭性能及气化动力学研究 |
6.4.1 改性褐煤焦炭气化前后强度性能 |
6.4.2 改性褐煤焦炭反应前后碳结构 |
6.4.3 改性褐煤焦炭气化动力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应用褐煤焦炭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7.1 不同试样配比对焦炭起始反应温度的影响 |
7.1.1 实验部分 |
7.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7.2 高炉操作线的确定 |
7.2.1 高炉冶炼条件的确定 |
7.2.2 高炉操作线解析 |
7.3 应用褐煤焦炭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7.4 褐煤应用于高炉焦炭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含锌电炉粉尘锌的高效选择性提取及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利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锌的性质与用途 |
2.2 锌资源与锌再生 |
2.3 含锌电炉粉尘的组成特性 |
2.3.1 含锌电炉粉尘的形成原因 |
2.3.2 含锌电炉粉尘的元素及物相组成 |
2.3.3 含锌电炉粉尘的毒性及环境影响 |
2.4 含锌电炉粉尘无害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
2.5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提取的研究进展 |
2.5.1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火法提取研究 |
2.5.2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酸法提取及浸出液净化除铁研究 |
2.5.3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碱法提取研究 |
2.5.4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提取其它方法研究 |
2.6 含锌电炉粉尘整体利用的研究进展 |
2.6.1 含锌电炉粉尘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 |
2.6.2 含锌电炉粉尘整体绿色高值化利用研究 |
2.6.3 尖晶石铁氧体的组成结构特性及制备研究 |
2.7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2.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3 新型固态提取剂六水合氯化铁(FeCl_3·6H_2O)高效提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工艺流程与步骤 |
3.2.4 实验测试与表征 |
3.3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铁、铅、铬存在状态的确定 |
3.3.1 含锌电炉粉尘的化学及主要物相组成 |
3.3.2 含锌电炉粉尘中铅、铬存在状态研究 |
3.4 纯铁酸锌中锌的提取 |
3.4.1 锌提取机理研究 |
3.4.2 FeCl_3·6H_2O与ZnFe_2O_4质量比(R_(F/Z))对锌提取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锌提取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锌提取的影响 |
3.5 含锌电炉粉尘中锌的提取及元素迁移规律研究 |
3.5.1 FeCl_3·6H_2O与水洗后含锌电炉粉尘质量比(R_(F/TE))对锌提取及元素迁移的影响 |
3.5.2 反应温度对锌提取及元素迁移的影响 |
3.5.3 反应时间对锌提取及元素迁移的影响 |
3.6 浸出液中锌的选择性分离研究 |
3.7 含锌电炉粉尘锌提取过程中各元素迁移规律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4 双功能固态提取剂十二水合硫酸铁铵(NH_4Fe(SO_4)_2·12H_2O)高效选择性提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工艺流程与步骤 |
4.2.4 实验测试与表征 |
4.3 双功能提取剂NH_4Fe(SO_4)_2·12H_2O高效选择性提锌机理 |
4.3.1 高效提锌机理 |
4.3.2 高效除铁机理 |
4.4 NH_4Fe(SO_4)_2·12H_2O高效选择性提锌研究 |
4.4.1 NH_4Fe(SO_4)_2·1H_2O与水洗后含锌电炉粉尘质量比(R_(N/Z))对锌、铁提取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锌、铁提取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锌、铁提取的影响 |
4.5 本方法和传统锌提取过程的能耗比较 |
4.6 浸出液中电沉积锌研究 |
4.6.1 电沉积锌机理探讨 |
4.6.2 pH值对纯硫酸锌溶液中电沉积锌的影响 |
4.6.3 单个金属离子(Fe~(3+)、Mn~(2+)、Mg~(2+)、Ca~(2+))对电沉积锌影响 |
4.6.4 多种杂质离子共存对电沉积锌的影响 |
4.6.5 含锌电炉粉尘浸出液中锌的电沉积 |
4.7 本章小结 |
5 含锌电炉粉尘整体利用制备绿色多金属共掺杂尖晶石铁氧体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5.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
5.3 含锌电炉粉尘制备尖晶石铁氧体机理研究 |
5.4 预处理后含锌电炉粉尘合成尖晶石铁氧体的研究 |
5.4.1 工艺流程及步骤 |
5.4.2 预处理含锌电炉粉尘与NiCl_2·6H_2O质量比(R_(TZE/N))对Ni-Zn尖晶石铁氧体合成及磁性能的影响 |
5.4.3 煅烧温度对尖晶石铁氧体合成及磁性能的影响 |
5.5 未处理含锌电炉粉尘制备尖晶石铁氧体的研究 |
5.5.1 含锌电炉粉尘与NiCl_2·6H_2O质量比(R_(ZE/N))对Ni-Zn尖晶石铁氧体合成的影响 |
5.5.2 洗涤后固体样品的磁性能检测 |
5.5.3 铁氧体合成过程环境评估 |
5.5.4 含锌电炉粉尘利用率计算 |
5.6 三种工艺认识与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2013年云南冶金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黑色金属冶金 |
3 有色金属冶金 |
3. 1 重金属冶金 |
3. 2 轻金属 |
3. 3 半金属及稀有金属 |
4 贵金属 |
5 其他 |
6 结语 |
(6)含镓生铁电解法分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镓的概述 |
1.1.1 镓的发现、储量及分布 |
1.1.2 镓的性质 |
1.1.3 镓的应用 |
1.1.4 镓的回收与提取 |
1.2 攀枝花提钒尾渣的基本性质及研究现状 |
1.2.1 提钒尾渣的基本状况 |
1.2.2 提钒尾渣的利用现状 |
1.2.3 提钒尾渣提镓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和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
1.3.1 本课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 |
1.3.2 本课题实验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
1.3.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4 小结 |
2 电解的基本原理 |
2.1 电解的基本概念 |
2.2 金属的电解提取与精炼 |
2.3 金属电解过程 |
2.3.1 金属阴极过程 |
2.3.2 金属阳极过程 |
2.3.3 电解提取和电解精炼中的传质过程 |
2.4 铁的电解沉积 |
2.4.1 电解铁的阳极过程 |
2.4.2 电解铁的阴极过程 |
2.5 Fe—Ga 电解分离机理 |
2.6 小结 |
3 实验准备 |
3.1 电弧炉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镓生铁 |
3.1.1 正交实验探索提钒尾渣还原冶炼工艺 |
3.1.2 正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3 提钒尾渣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镓生铁 |
3.2 阳极板的制作 |
3.3 电解槽的制作 |
4 含镓生铁电解分离镓铁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 含镓生铁电解分离镓铁正交实验 |
4.3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
4.3.1 pH 值对含镓生铁电解过程的影响 |
4.3.2 Fe~(2+)浓度对含镓生铁电解过程的影响 |
4.3.3 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极距对含镓生铁电解过程的影响 |
4.3.4 NH_4Cl 浓度对含镓生铁电解过程的影响 |
4.3.5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稳定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1 实验产物质量 |
4.4.2 稳定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3 电解技术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钢结构住宅中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内墙板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结构住宅概述 |
1.2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动状况 |
1.2.2 国内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状况 |
1.3 钢结构住宅内墙板系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钢结构住宅内墙板系的标准化设计 |
2.1 内墙板系的标准化设计原则 |
2.1.1 标准化的概念 |
2.1.2 内墙板系的标准化设计原则 |
2.2 标准化板系的形成 |
2.2.1 单一材料制成的板材 |
2.2.2 复合板 |
2.3 标准化板系的接缝做法及构造连接 |
2.3.1 轻质墙板的开裂原因分析 |
2.3.2 轻质内墙板的接缝措施 |
2.4 标准化板系的技术经济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钢结构住宅煤矸石轻质砼内墙板系的研发 |
3.1 煤矸石的性能概述 |
3.1.1 煤矸石的概念及分类 |
3.1.2 煤矸石轻骨料砼的研究 |
3.2 煤矸石轻骨料砼研发 |
3.2.1 煤矸石轻质砼的材料 |
3.2.2 煤矸石轻质砼配合比 |
3.2.3 煤矸石轻质砼生产工艺 |
3.3 煤矸石轻骨料砼内墙板系研发 |
3.3.1 煤矸石内墙板的形式及节点构造 |
3.3.2 煤矸石内隔墙板的隔声性能研究 |
3.3.3 煤矸石内隔墙的接缝做法及预埋管线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煤矸石轻质砼内墙板系的程序开发 |
4.1 内墙板的程序框图 |
4.2 内墙板的程序演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膨润土碱法活化制备P型分子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膨润土的特性 |
1-3 膨润土的初级加工产品及其应用 |
1-4 膨润土高层次开发利用研究新进展 |
1-5 沸石分子筛合成 |
1-6 膨润土的深加工制备分子筛 |
1-7 膨润土活化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所用溶液和试剂 |
2-2 离子测定方法 |
2-2-1 Si~(2+)的测定方法 |
2-2-2 Al~(3+)的测定方法 |
2-2-3 Ca~(2+)的测定方法 |
2-2-4 Mg~(2+)的测定方法 |
2-3 产品表征方法 |
2-3-1 钙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 |
2-3-2 镁离子交换的测定 |
2-3-3 白度的测定 |
2-3-4 灼烧失重的测定 |
2-3-5 PH值的测定 |
2-3-6 XRD |
2-4 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化学药品 |
第三章 膨润土活化制备P型分子筛 |
3-1 膨润土的主要成份 |
3-2 膨润土的提纯 |
3-2-1 干法 |
3-2-2 湿法 |
3-3 P型分子筛的制备 |
3-3-1 碱熔活化制备P型分子筛 |
3-3-2 酸活化碱反应制备分子筛 |
3-3-3 碱浸泡活化碱反应制备分子筛 |
3-3-4 高温高压活化反应制备分子筛 |
3-4 P型分子筛的制备过程中老化及晶化机理 |
3-4-1 焙烧碱熔机理的研究 |
3-4-2 高温高压碱活化机理的研究 |
3-5 P型分子筛的产品测试 |
3-5-1 XRD衍射图 |
3-5-2 理化性能 |
3-5-3 外观 |
3-5-4 扫描电境照片 |
3-4-5 粒度分布 |
3-6 膨润土钠化制备分子筛的实验 |
3-6-1 膨润土钠化 |
3-6-2 膨润土钠化制备分子筛的实验 |
第四章 P型分子筛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 |
4-1 P型分子筛吸附速率的测定 |
4-2-1 钙的吸附速率 |
4-2-2 镁的吸附速率 |
4-2 分子筛对钙的吸附平衡 |
4-2-1 概述 |
4-2-2 平衡时间的测定 |
4-2-3 吸附平衡曲线的拟合 |
4-3 分子筛离子交换动力学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高压釜冷粘结球团的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调湿功能的食品抗菌包装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俊.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D]. 冯光. 钢铁研究总院, 2019(09)
- [3]配加褐煤制备冶金焦及其对高炉冶炼影响分析[D]. 宋腾飞.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4]含锌电炉粉尘锌的高效选择性提取及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利用基础研究[D]. 王会刚.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5]2013年云南冶金年评[J]. 谢刚,田林. 云南冶金, 2014(02)
- [6]含镓生铁电解法分离实验研究[D]. 侯静. 西华大学, 2011(09)
- [7]钢结构住宅中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内墙板系的研究[D]. 赵培兰.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
- [8]膨润土碱法活化制备P型分子筛的研究[D]. 李春旭. 河北工业大学, 2004(03)
- [9]竖炉中硫酸渣生产自熔性球团矿的研究[J]. 邢献炳.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88(03)
- [10]国外铁矿石造块工业七十年代科技现状与八十年代发展动向[J]. 袁文彬. 烧结球团, 19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