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的教学参考书亟待修订

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的教学参考书亟待修订

一、从一个点看现行教学参考书亟需修订(论文文献综述)

朱黎生[1](2013)在《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上又增添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成为四基目标,体现了对过程性目标的重视。同时,从活动经验到知识技能再到基本思想的过程特也体现了弗莱登塔尔所说的“数学化”的过程。课标同时在核心词中增添了“创新意识”,创新建立在深刻理解、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因此,与传统数学教材指向“算法熟练”的理念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小数教材编写应将“理解”置于目标的核心。作者在参与教材修订及教参编写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困惑,从宏观方面讲,如教材编写秉承的数学观是什么?教材编写如何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微观方面讲,如教材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探索规律”如何与“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相结合?估约、估算、估测内容的本质是什么?在教材中如何进行整体性安排?为了解决在这些在小数教材修订中的产生困惑,就需要清晰的认识以下内容:何为理解?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教材编写可以采取那些策略?论文的研究载体选择了“数与运算”。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块内容联系广泛,数与运算是对“量”内容的抽象,同时又是代数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数与运算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比重,同传统的相应内容相比,增加了估约、估算,强调了计算的算理,所以很有研究的价值。自然数作为数内容的基础进入研究视野,分数则以其内涵的丰富也成为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以数与运算内容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为目标,探求教材编写的策略,并通过教材编写和教学实验验证策略的可行性,从而解决作者在参与教材修订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以,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教材编写的目标设定为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那么“理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即需要构建出理解的操作性定义。(2)在一个知识模块中,总是存在着若干核心概念和贯穿始终的基本数学思想。这些核心概念具有生发性和繁殖力,是其它知识的认知根源。那么“数与运算”内容的核心概念如何确定?(3)根据构建出的“理解”的操作性定义,结合数与运算内容的特点,如何确立教材编写的策略?(4)确立的教材编写的策略是否可行?怎样去验证?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的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在对相关理论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廓清“理解”的操作性定义,给出表现性词语,从而给出清晰的教材编写的目标指向。同样的方法适用于数与运算内容中核心概念的确立。对比分析法主要用于教材的国际比较,选择美国CM教材与新加坡Maths教材作为国内教材的参照对象。访谈法与课堂观察主要应用于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对策略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对所编教材的适切性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1)指向理解的教材编写秉承数学的文化观,将数学看作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可变的、易错的、可以被多元理解的。数学文化观表现在数学教材中,是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精神,渗透数学思想,获得数学审美体验,欣赏数学的应用力量。(2)“理解”的操作性定义建立在数学课标的“行为动词”之上,同时结合布鲁姆、安德森的理解层次,以及韬尔的二维度理解框架和皮瑞-基伦的超回归理解模型进行构建。构建的“理解”的操作性定义可以划分为自身理解、关联理解和综合理解三个层次。每一理解层次含有确定的、外显的行为动词。如自身理解包括:描述、解释、多元表征、举实例、确定类目等。(3)通过理论的研究及教材的国际比较确定了“数与运算”内容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生发性强的锚点知识或基本思想。“数感”与“函数思想”可以作为数与运算内容的核心和主线。研究同样给出数感和函数思想的确定性概念。如在数的认识中,数感表现为数的意义、多元表征、绝对大小、相对大小、估约等。在数的运算中,数感表现为运算的意义、运算间关系、运算对数的影响、基准点的选择、估算等。函数思想的表现主要是模式探求。(4)指向理解的教材编写策略的构建与“理解”的操作性定义相呼应,暗含了三个视角,一是数学知识整体的结构性,二是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多元性,三是学习过程的建构性。观念抛锚是要挖掘数学的本质,数学联结则追求知识的“繁殖力”。二者是数学的整体结构性在策略上的表现。多元表征是对概念、法则的模型的、数的、图形的、代数的多种表现形式,多元策略是问题解决的多视角与多策略,二者促使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性”。这是学习者的理解多元性在策略上的表现。情境抛锚是将知识镶嵌在情境中呈现,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弹性”,情境镶嵌的知识更易于迁移。从具象到抽象策略则让学生体验知识抽象的“数学化”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这两个策略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建构性。(5)教材编排的实践首先表现为对“数与运算”内容整体框架的设计,整体框架设计使用了观念抛锚和数学联结的策略,这实质上也是布鲁纳“基本结构”和“螺旋上升”教材编写理念本质所在。在具体知识点的教材编写中,运用观念抛锚、知识关联、情境镶嵌等策略。(6)以教材编写的策略指导教学实验,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较好使用策略的教学片断总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表现为学生积极性高、理解深刻,在解决问题时常有创造性的方法出现。而教学中学生思维出现梗堵的时刻常常是因为教学没有很好的使用所构建的策略。本论文共包含八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问题、问题来源、研究意义及内容结构,突出了研究问题的实践来源。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理解”以及“数与运算”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为研究设计与方法,探讨了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第四、五、六、七章为本研究主要内容,呈线性发展态势。第四章在对数学观、数学认知心理以及课标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理解的操作性定义。第五章在理论分析及国内外教材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数与运算”的核心概念。第六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小数教材编写的策略。第七章进行教材编写实践和教学实验,以验证教材编写策略的有效性。第八章进行了反思、回顾和展望。研究力图进行创新:本研究来源于教材修订及教材编写中的困惑,在理论分析及教材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廓清“理解”概念,给出编写策略,再应用于教材编写实践与教学实验中,是一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过程。可以为新一轮的小数教材修订提供借鉴,同时对教材编写理论的丰富可能有一定的贡献。由于研究者本身学识上的不足,对“理解”及“数感”等概念操作性定义的确定还不够成熟,编写策略还不够完善。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文在量化研究上有所欠缺,这成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谢逢江[2](1990)在《从一个点看现行教学参考书亟需修订》文中研究表明 笔者业已教完高中一年级语文修订课本两本,深感现行教学参考书成书仓促,出自多人手笔,可商榷之处较多,亟需加以修订,使执教者有所适从。现收集了两本教学参考书对文言词解说可以商榷的例子,先列教学参考书的解说,在“按”字后概述笔者的商榷意见。下列情况基本上不收:

冯春艳[3](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张梅雨[4](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调查与建议》文中提出自部编版语文教材推出以来,新教材的使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材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对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针对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的实证研究。本论文以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为研究对象,结合调查问卷与访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了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师使用对策与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明确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发展、内容编制、使用及功能,发掘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选取初中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设计关于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回收与处理。第二部分,调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主要从使用频率与方式等基本使用情况、具体板块内容使用情况、影响使用因素及使用改进建议四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发现,教师教学用书总体使用频率高,使用情境目的多样化;各板块使用有差异,教学建议最受关注;整体满意度较高,部分体例内容有待改进,教学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教师教龄、所在地区、职称、学历会对教师用书使用情况有一定影响。第三部分,基于对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现状的分析及相关的访谈结果,从教师教学用书、教师以及外部条件三方面分析导致当前使用状况的原因。教师教学用书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对部编版教材所凸显的创新理念有待适应;编写内容不够严密;教学指导作用不足。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学观念和专业发展阶段的差异影响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方式。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升学和教学管理存在压力、信息化教育与多样化教辅资源带来挑战。第四部分,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存在问题提出使用和编写的改进建议。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师教学用书价值,树立正确使用观念;深入领会编者意图,合理使用各个板块;增强教学专业化水平,提高驾驭教师教学用书的能力;利用好数字化手段,学会拓展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提出了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对照,注重科学严谨性;强化教法和学法的指导,提高教学实用性;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反思。

刘冰楠[5](2015)在《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指出没有撞击的文化是不幸的,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在和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接轨。西方数学及数学教育对这一时期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地看,中国三角学教科书自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从外国教科书的引进,到自编教科书的发轫,从各大教科书出版企业的兴盛,到国定本教科书的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期间,每一阶段的三角学教科书都蕴含着中国学者的艰辛探求。本文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制度为背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进而总结其编写特点。通过对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其它二手文献的分析,力图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三角学教育情况。总结当时中国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力求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第2章,1902—1911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阶段中国三角学教科书有两个来源——日本和欧美。文化差异性十分明显地表现在教科书编写的各个方面。因此,清末时期将译自日本和译自欧美的三角学教科书分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讨论。然而,日本初期的教科书也源自英国,故表面的差异实则在深处扎根着某种相似性。融合不同类型的编写经验,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编写体系,一直是清末民国时期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奋斗的目标。第3章,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主导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三角学教科书呈现自编的态势,完成了由清末依靠翻译外国的状况到国人自编的嬗变。本章基于中学三角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制度演变之概述,以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22年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整理,并就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第4章,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1922年新学制,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故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也分初中和高中两种。此外,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于1923年在初中开始施行混合数学,使得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呈现混合与分科两种。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则全部为分科编写。中国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本章以1923—1936年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主要内容有:1.鉴于混合数学的产生,故将1923—1936年划分两个时期分别阐述,即混合时期(1923—1928)、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在概述这一时期教科书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三角课程的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初中三角学教科书由分科——混合——分科的发展过程。2.在梳理这一时期数学教育制度中有关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三角内容的不断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自编的发展状况。3.以这一时期再版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从时代背景、编排形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此折射20世纪30年代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第5章,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虽然各大出版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但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稳步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三角学的正式讲授被移至高中,初中仅学习三角学的初步知识,故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多以《数值三角》的形式出现。此外,受实验几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数值三角》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的味道。本章在概述中学数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别选取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初中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作为案例进行微观分析,并总结其编写特点。第6章,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由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与数学教育制度的要求并不一致,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民国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是清末的延续与发展,学习的方向也由日本转向欧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对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示范的作用,并使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得到长足发展。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大多供高中使用,且占全部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近一半的比例。本章以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49年使用的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梳理。选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温德华士三角法》和《葛氏平面三角学》,从译本与原本的对照、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进而阐述这一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及其编写特点。第7章,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中国的学制、章程及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地被修订。但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出版企业始终本着以三角函数为核心内容的原则编写、出版三角学教科书。本章在回顾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分别从概念和内容两个方面探究其变迁过程。以期对三角函数的演变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为之后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第8章,结语。首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其次,回溯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所呈现的各自的特点,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通过对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梳理,提炼三点对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与借鉴,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目前,关于三角学史的研究颇多,但大多立足于三角学的发展,没有从中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角度进行论述。故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数学史、数学教育史和教育制度的视角,对中国190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同时,与三角学教科书编辑、出版、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展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经历了由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其中,英文原版三角学教科书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被使用。2.将三角学教科书置于教育制度下与教育制度之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和教育制度之外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3.以三角学教科书中的核心内容为线索,对其概念与内容的沿革进行详细地梳理,展现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其在变化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及编写特点等。

李艳彬[6](2016)在《《商务国语教科书》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立国之本在于教育,教育之良否,教科书关系最巨。近几年,随着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包括《商务国语教科书》三种民国老教材之后,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股“老教材热”,借着这股热潮,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又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和一些关注教科书改革的人一样,对《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进行教学时存有困惑,并进行了探索。结合心得体会和亲身实践,笔者撰写了《<商务国语教科书>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比较分析》一文。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陈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第二章则对两套教材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第三章分别从两套教材的编写背景、编者的基本情况、编写的指导思想进行比较,并探寻走红与非议形成的原因;同时还从“儿童本位”、“教育即生活”这两方面,对两套教材的内容选取、编排,以及一年级开篇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对习惯篇的比较;第四章给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及以后的编者提出建议;第五章总结心得体会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王龙飞[7](2020)在《科学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研究的新视野》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技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各个国家已经不约而同相继启动科学素养培养计划。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在及未来的整体水平,而一个国家要想在关键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及各个领域领先世界,就必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段间知识内容、技能、情感的衔接,也有助于学科间知识交流、理解、发展的融合。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开始学习科学课,但是科学素养的综合培养不单是一门学科或几门理科学科的职责,语文课程同样也应承担起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说明文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资源,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打开科学视野、广泛阅读、积累知识经验等内容,有益于学生综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想象创造等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培养的求真探索、质疑批判、竞争合作等科学精神。说明文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的语言特点,知识内容丰富且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强。但根据调查、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不重视说明文教学,存在着文本解读浅显、教学流程单一、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没有充分挖掘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尤其是阅读材料方面推荐指导,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不够重视;课堂问题设计方面缺少逻辑性,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不够关注;人文精神方面挖掘不够丰富,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引导不够到位。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一般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都缺乏关注,因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由其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所决定,它应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篇论文是关于小学说明文教学在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内容主要分为绪论和四部分,分析了当前小学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注意的问题。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先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与科学素养做了整体概述,界定了说明文、小学说明文教学和科学素养三个核心概念,叙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主要是结合学生版和教师版的调查问卷及部分教师的访谈情况,论述了小学说明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接着笔者重点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文本解读、任务驱动、资源整合、多元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说明文教学具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最后主要从学生情况分析、具体文本解读和说明文文体特征三方面提出了在小学说明文教学应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王庭波[8](2013)在《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将步入“深水区”,对语文课程改革十余年成效与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将会使语文课程改革摆脱理论的困惑与实践的困境,逐渐走向澄明之境。从变革性实践的角度看,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在愿景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裂隙”,其根本原因在于从思想观念到教学实践的转化过程中,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根深蒂固与新型教学范式的乏力。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范式理论为“体”(结构框架),以哲学解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用”(思想方法),针对当前“内容分析”式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构建“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既直击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难处”与“痛处”,又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研究视野。本研究从“问题”切入,采取“读懂变革性实践+理性反思”的研究路径,主要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与调查法,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并对“语文教学范式”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第一章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原点出发,聚焦学生“主体性危机”论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习非成是的“内容分析”式教学进行检讨,对其特征、产生根源以及对学生主体性的遮蔽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语文教学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与教学本质观的当下审视,引导“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出场”。第二章对“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主要沿着从“视域融合”的哲学解释学原理阐释,到“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原理阐说的逻辑展开,探讨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涵义、特征、对话旨趣与教学喻义。第三章至第五章,围绕“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建构的基本逻辑范畴,分别从宏观层面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原则——中观层面的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微观层面的教学程序与策略三个层次展开探讨。第三章阐述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基本观念与教学原则。“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主体”意蕴反映在教学观的革新,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观、过程观、师生观与评价观四个维度。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是一种教学重心的转移,而且是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当代意义的思考。“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多元有界”原则,针对“视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这一核心问题提出,旨在回答语文阅读理解中“一元”与“多元”、“有界”与“无界”的“解释学冲突”。第四章从“阅读”与“教学”耦合的视角,对“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四个结构要素进行分析,“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中的学生是文本世界的意义生成者;教师是“角色丛林”中的对话者;文本是开放的“召唤结构”;教科书编者是学生“期待视野”的预判与提升者。对教学要素进行静态分析,目的是把握教学要素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章探讨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与教学策略。“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包括其动力系统与操作程序,“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内在融合系统是师生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外在融合系统是教学主体间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操作程序包括常式与四种变式,凸显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与差异性。“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策略指向了学生、教师、文本三个教学主体与对象要素,包括拓展学生期待视野的策略,把握文本召唤结构的策略,增进师生对话交流的策略。“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提出虽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但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扬弃”而非“颠覆”:“视域融合”与中国传统文论之间的映照,“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对“内容分析”式的反拨,“视域融合”与“对话”理念的互融互补,都反映了本研究的意图在于揭露、诊断、明辨与建设。

胡建华[9](2014)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 ——基于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心内容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全面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各层次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的依法实现,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及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依法实现和享有。于此背景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仅是我国广大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制度形式,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面临的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更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在农村基层的实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现实出发,运用规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围绕其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其路径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政府推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居于领导者和主要的推动者地位,法治主要凭借政府所控制的本土政治资源根据政府的目标进行指导设计和建构。社会演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指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在与政府相对应的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孕育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是社会法治自然生发形成的结果。①两种路径各有特点,政府推进型认为法治国家秩序建设是一种理性的秩序建构,由于中国法治传统的缺乏,主张通过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制力推动法治国家秩序的建构,排斥社会传统资源的积极作用。而社会演进型则认为法治国家秩序的构建不是理性建构的秩序而是一种自然生发发展的秩序,其实现的基础须从社会传统中去为法治的制度性变迁和理性建构寻求基础,而不是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法治国家建设路径各有优劣,应辩证的分析与看待,政府推进型路径强调法治建设是国家必须凭借国家权力进行建设的职责,不重视民间传统社会的作用和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传统文化基础,选择这样的路径,难免导致国家法治建设与民间社会自治的冲突和摩擦,增加法治建设的难度和效度。社会演进型则单纯地强调国家法治建设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轻视国家和制度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仅依据这条路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必将艰难而漫长。对此,怎么办?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高度重视法治国家建设路径选择的多元化,不宜走单一化的路径。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问传统社会发育和中国国家权力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优势的发挥,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互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路径。通过国家法治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民众两方面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在合力形成中共同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由此,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从法理分析的视角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价值理念、生发基础及其法治运行的困境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这不仅是回应目前学术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问题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入研究的一种努力尝试,也是本文得以展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条件。论文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并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在全面解构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度的剖析,论文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基层民主自治性、基层制度性、基层治理模式性及农民活动方式性等方面,这是对农村民主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的制度价值基础。同时,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及伦理等方面的生发基础。由于国家现有乡村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语义的模糊性导致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轨道上的运行与发展面临外部、内部困境的制约与束缚。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运行困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其与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理性安排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国家的抵制与融合;自治权对行政权的消解与平衡;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对自下而上社会演进型路路径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理分析,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中加强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域下基于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基础上实现其对法治国家建设推动功能与作用发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政府的主导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是个系统工程,须从宏观进路与微观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建构。从宏观进路层面看,我们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首先必须建构起由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环境等动力机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动力机制系统,其次需要明确由以人为本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均衡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及服务社会原则等因素共同组成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力完善与农村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创设有机衔接、融合与高效运行的动态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机制。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微观方略中,我们认为应遵循对制度实施法治保障的一般规律,重点应从立法、执法及司法保障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难题,从而构建起比较全面、系统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完整框架。本文立足于学界有关农村民主管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尝试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法理分析与政府主导型路径中的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政治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法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关注的着力点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实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构建,笔者力图通过该研究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定的智识基础。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本论文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拓展了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保障的范围研究领域,在重点突出、综合系统、全面协调的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道路进程中,为我国各地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提供了普适性的可资借鉴参考的法治对策的基本思路。诚然,囿于作者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论文中的有些论点与分析论述尚存在不足,个别地方也没有充分展开,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韩豆豆[10](2019)在《高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研究(1951-2004年) ——以“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为例》文中认为排列组合既是概率、统计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排列组合内容从1923年起就存在于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此后始终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直至今日仍是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在教科书中的内容设置有所调整,整体上趋于完善。为探求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排列组合内容的设置何以至今日,它具体经历了怎样的设置变迁,本文以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1951-2004年的11套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为研究内容,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厘清其演变过程,并进行特点总结与利弊分析。首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分四个阶段整体概述数学教育背景,呈现相应期间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排列组合内容的教学指示,阐述11套教科书的产生以及其中排列组合的宏观设置之变迁,为后续内容的研究铺垫背景知识。其次,分章节论述了两个计数原理的引入设置、原理表述及例题配备情况;排列的概念引入、概念表述、排列数概念表述、排列数公式推导、全排列及其公式以及排列的例题配备情况;组合的概念引入、概念表述、组合数公式推导、组合数两个性质呈现以及组合的例题配备情况,分别总结其变迁特点。再次,对排列组合内容的练习题、习题及复习题的设置情况,从素材、难度方面做出统计分析,研究其变迁过程和原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在概念引入方面,引入问题素材趋于多样化,引入过程中逐渐突出渗透概念的本质特征,配图更加完善,趋向于对比引出相似概念等;在概念表述上,逐步体现出数学概念的严谨性、简明性与相对独立性,符号使用也趋于统一化、功能化等;公式推导上,推导方法变化相对较大,总体有一个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发展过程;在题目设置上,题的“往复”现象突出,素材趋于多样化,难度变化不大,总体呈现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显着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给出排列组合内容的教科书编写建议。

二、从一个点看现行教学参考书亟需修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一个点看现行教学参考书亟需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堂教学引发的反思
        1.1.2 小数教材修订中的困惑
        1.1.3 十年数学课改的不足
    1.2 研究问题、意义及内容结构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2.3 内容结构
        1.2.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理解”的文献综述
        2.1.1 古希腊三杰关于理解的认识
        2.1.2 经验论、唯理论关于理解的认识
        2.1.3 范希尔等关于理解的认识
    2.2 关于“数与运算”的文献综述
        2.2.1 关于“数感”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运算”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问题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的方法
    3.5 研究中的微型实验
    3.6 研究中的其它思考
第四章 “理解”操作性定义构建的理论基础与构建结果
    4.1 宏观视角:对理解的哲学思考
        4.1.1 数学文化观:理解的数学观根源
        4.1.2 结构与解构:互补观念下的理解要素
        4.1.3 解释学:理解的本体论转向
    4.2 微观视角:数学理解的认知心理学思考
        4.2.1 建构主义学习观:理解即意义建构
        4.2.2 韬尔:数学的三个世界
        4.2.3 皮瑞和基伦:超回归理解模型
    4.3 “理解”操作性定义的构建
        4.3.1 数学课标及相关理论:认知层次的划分
        4.3.2 三种理论认知层次的对应及归类
        4.3.3 基于分析的“理解”操作性定义的构建
    4.4 基于“理解”的操作性定义对两版本教材的比较
        4.4.1 基于理解定义对两版本教材内容部分的比较
        4.4.2 基于理解定义对两版本教材习题部分的比较
        4.4.3 基于表现性动词对两版本教材的再比较
第五章 “数与运算”内容中核心概念的确立
    5.1 数感: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
        5.1.1 数感的具体内容
        5.1.2 数感与量感的关联
    5.2 数思想:事物的有规律变化
        5.2.1 CM教材“函数思想”渗透的编排
        5.2.2 A版教材“函数思想”渗透的编排
        5.2.3 两版本教材“函数思想”编排的比较与思考
        5.2.4 对课标中核心词“模型思想”的反思与延展
第六章 指向理解的“数与运算”内容的编写策略
    6.1 观念抛锚:挖掘知识的本质
        6.1.1 数学基本思想:四基目标的统领
        6.1.2 大观点:与数学基本思想的异同
        6.1.3 观念抛锚:将大观点(基本思想)置于课程内容的中心
    6.2 数学联结:追求知识的“繁殖力”
        6.2.1 数学联结:过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6.2.2 概念意象:体现出知识节点的繁殖力
        6.2.3 数学联结的范围:跨主题、跨学科、联系生活
    6.3 多元表征与多元策略:理解知识的“丰富性”
        6.3.1 多元表征: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视角理解
        6.3.2 多元策略:鼓励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6.3.3 多元表征与多元策略的对应
    6.4 情境抛锚:获得知识的“弹性’
        6.4.1 情境镶嵌:从惰性知识到弹性知识
        6.4.2 浸润学习:感染性情境、多样化学习、宏情境设置
        6.4.3 问题驱动:问题是情境的内核
    6.5 从具象到抽象:经历知识抽象的“数学化”过程
        6.5.1 具象化:为知识寻找恰当的现实原型
        6.5.2 数学化: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
第七章 “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与教学实验
    7.1 “数与运算”内容整体结构的编排
        7.1.1 几版本教材结构的整体比较
        7.1.2 几版本教材结构的分年级比较
        7.1.3 对“数与运算”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
    7.2 “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实践
        7.2.1 11-20以内数的认识
        7.2.2 三位数认识
        7.2.3 分数意义
        7.2.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7.2.5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运算
        7.2.6 乘法意义
        7.2.7 分数加减
    7.3 “数与运算”内容的课堂教学实验
        7.3.1 教学实验的基本情况
        7.3.2 小数初步认识
        7.3.3 字母表示数
        7.3.4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7.3.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7.3.6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
        7.3.7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7.3.8 数学思考:n个点构成的线段数
        7.3.9 解决问题:做跳绳
第八章 反思与结论
    8.1 研究的反思
    8.2 研究的结论
    8.3 研究的创新点
    8.4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主持课题
后记

(3)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二、 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
        (二)相关概念
        (三)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三、 研究取向
        (一)质的研究
        (二)个案研究
    四、 具体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文本分析法
        (五)行动研究法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转变理论
        (二)知识结构理论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一)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三、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制定行动计划
    四、 行动实施
        (一)系统提取
        (二)揭示前概念
        (三)激发元认知
        (四)抽象概括
    五、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六、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五、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反思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一、 研究结论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二、 研究建议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三、 研究不足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研究展望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调查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部编版教材成为研究热点,教师教学用书相关研究匮乏
        (二) 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革新,教师需要适应把握其变化
        (三) 语文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存在问题和疑惑
    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现状
        (一)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发展历程
        (二)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编制
        (三)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
        (四)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
        (五) 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三、研究意义及目的
        (一) 为教师合理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提供有效建议
        (二) 填补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研究的空白
        (三) 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为教参编写改进提供参考
第一章 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调查的理论与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三)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内容体例分析
        (一) 编写说明注重部编特色,编排板块突出单元教学
        (二) “教学重点”指向明确,“素养提升”新增亮点
        (三) 强化写作教学理论性,偏重综合性学习指导性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调查内容设计
        (一) 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 调查问卷质量说明
    五、数据回收处理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调查
    一、教师用书使用频率高,使用情境及目的多样化
        (一) 总体使用频率高,受教师所在地区影响
        (二) 新授课使用倾向性高,向科研命题使用情境拓展
    二、各板块使用存在差异,教学建议部分是关注重点
        (一) 单元说明使用较频繁,写作及综合性学习使用率低
        (二) 单元板块使用受职称影响,编写意图使用意愿低
        (三) 阅读板块使用受文体影响,练习说明及资料链接使用少
        (四) 教学建议使用受重视,教学评价比较薄弱
    三、整体满意度较高,部分体例内容有待改进
        (一) 总体满意率较高,受教师教龄影响
        (二) 教师指导可操作性和内容清晰度有待提高
        (三) 内容多样化需求未被满足,满意度随学历变化
第三章 造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用书使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部编教材凸显创新理念,教师仍需把握适应
        (一) 新版教材篇目调整,教师备课压力增大
        (二) 对编写意图认识不足,整体性框架难以把握
    二、用书内容质量占主导因素,影响教师使用效果
        (一) 编写疏漏较多,部分内容不够严密
        (二) 陈述性知识比重大,教学指导作用不足
    三、教师教学观念及素养不同,影响教师使用方式
        (一) 使用方式因教师教学观念差别而变
        (二) 使用方式因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有异
    四、教学环境及教辅资源变化多样,影响教师使用积极性
        (一) 升学及教学管理存在压力,束缚教师用书使用
        (二) 信息化教育与多样化教辅资源对教师用书提出挑战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及编写建议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建议
        (一) 正确认识教师用书价值,破除教师用书权威观念
        (二) 深入领会教材编者意图,合理使用教师用书各板块
        (三) 增进教学专业化水平,提高驾驭教师用书的能力
        (四) 正向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教师用书教学资源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建议
        (一) 加强与课标的对照,注意教师用书科学严谨性
        (二) 强化教法和学法指导,提高教师用书实用功效性
        (三) 完善教师用书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问题提纲
致谢

(5)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1902—1911 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2.1 数学教育制度
        2.1.1 数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2.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2.2 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2.3 翻译美国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2.4 翻译日本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3.1 数学教育制度
        3.1.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3.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3.3 个案分析——以《共和国教科书平三角大要》为例
    3.4 小结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4.1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4.1.1 混合时期(1923—1928)
        4.1.2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
        4.1.3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4.2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4.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4.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4.3 个案分析——以《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
    4.4 小结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5.1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5.2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
        5.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5.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5.2.3 案例分析——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数值三角法》为例
    5.3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
        5.3.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5.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5.3.3 案例分析——以《新三角学讲义》为例
    5.4 小结
第6章 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6.1 历史背景
    6.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6.3 个案分析——以《温德华士平面三角法》为例
    6.4 个案分析——以《葛氏平面三角学》为例
    6.5 小结
第7章 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7.1 对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7.1.1 正弦和余弦的名称及符号
        7.1.2 正切和余切的名称及符号
        7.1.3 正割和余割的名称及符号
        7.1.4 十八世纪后三角函数符号的演变
    7.2 1902—1911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7.2.1 研究对象
        7.2.2 三角函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7.2.3 三角函数内容设置的比较
    7.3 191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7.3.1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三角学教科书
        7.3.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
    7.4 小结
        7.4.1“三角函数”概念
        7.4.2“三角函数”内容
第8章 结语
    8.1 影响 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8.1.1 内部因素
        8.1.2 外部因素
    8.2 三角学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8.2.1 宏观特点
        8.2.2 微观特点
    8.3 启示与借鉴
        8.3.1 从模仿到创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立场
        8.3.2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混合与分科的“钟摆现象”
        8.3.3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大的教科书编纂团队
    8.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商务国语教科书》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
        二、概念界定
第二章 《商务国语教科书》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概述
    第一节 问题的发现、初探
        一、王荣生教授关于“课本的四个概念”
        二、问题的发现
    第二节 两套教材的基本情况概述:
        一、对《商务国语教科书》的概述
        二、对《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概述
    第三节 两套教材的使用情况
        一、《商务国语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使用情况
    第四节 两套教材产生的影响
        一、《商务国语教科书》的影响
        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影响
        三、两套教材影响之比较
第三章 《商务国语教科书》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比较
    第一节 两套教材的编写背景与编者的基本情况的比较
        一、《商务国语教科书》的编写背景及编者的基本情况
        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编写背景及编者的基本情况
        三、两套教材的编写背景之比较
    第二节 两套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比较
        一、《商务国语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编辑方针
        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理念
    第三节 从编写指导思想看“融合”与“杂糅”及“真、伪儿童本位”.. 34一、中、西方最大限度的融合与古今中外的杂糅
        二、真正的儿童本位与“成人化伪儿童本位”
    第四节 从课文内容看两套教科书里的“儿童本位”
        一、两套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真”、“伪”儿童本位之辩
        二、从“短板效应”看两套教材习惯篇的优劣
        三、用“短板效应”对两套教材中的习惯篇优劣进行比较
    第五节“榜样”的距离同样造就“接受”的距离
        一、榜样离孩子们心灵的距离,与他们接受的程度成正比
        二、最好的教育即“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第四章 给编者的建议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给编者的建议
        一、编写指导思想上:教材要真正适合孩子
        二、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编排:教材应该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三、课文编排上:多样化、多角度的编排方式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科学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研究的新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一、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与科学素养概述
    (一)核心概念
        1.说明文
        2.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
        3.科学素养
    (二)理论支撑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小学说明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科学素养是小学说明文教学价值的内在要求
        1.说明文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
        2.说明文结构的逻辑性有利于发展科学思维
        3.说明文情感的共鸣性有利于形成科学精神
    (二)培养科学素养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迫切需要
        1.大量调查显示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亟需培养
        2.大量数据显示小学说明文教学研究亟需重视
    (三)培养科学素养是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大势所趋
        1.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有助于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2.小学说明文教学是小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小学说明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一)文本解读法
        1.明确目标
        2.设问题链
        3.想象阅读
        4.比较迁移
    (二)任务驱动法
        1.任务清单
        2.思维导图
        3.分层教学
        4.小组合作
    (三)资源整合法
        1.群文阅读
        2.拓展阅读
        3.综合实践
    (四)多元融合法
        1.学科融合
        2.知行结合
四、小学说明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依生定教,不可脱离学情
    (二)依文定教,不可一概而论
    (三)依体定教,不可喧宾夺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科学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新视角调查问卷(学生卷)
    二、科学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新视角调查问卷(教师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地位和价值的关注
        (二) 对语文课程改革愿景与现实疏离的忧虑
        (三) 对语文教学重心转移与范式变革的求索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论域
        (一)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二) 问题研究域界定
    四、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新意
        (一) 视角新
        (二) 观点新
        (三) 素材新
第一章 “主体性危机”与语文教学范式变革的吁求
    一、“内容分析”式教学的实践检视
        (一) “内容分析”式:语文教学的一道顽固“魔障”
        (二) “魔障”对学生主体性的遮蔽
    二、“内容分析”式教学的成因探询
        (一) 食古不化:“训诲—驯化型”教学
        (二) 食洋不化:“传授—训练型”教学
    三、语文教学范式变革的问题聚焦
        (一) 反思:语文教学改革的“范式乏力”
        (二) 诘问:将教学范式问题“连根拔起”
        (三) 选择:对语文教学范式“重新提问”
第二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基本原理
    一、“视域融合”的本体论阐释
        (一) “视域融合”的哲学解释学原理
        (二) “视域融合”与接受美学的融合
    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意蕴
        (一)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涵义
        (二)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特征
        (三)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对话旨趣
        (四)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喻义:“交响乐团”式教学
第三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与原则
    一、彰显主体:“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
        (一) 教学目的观: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鹄的
        (二) 教学过程观: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三) 师生观:主体间的理解与对话
        (四) 教学评价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多元有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原则
        (一) “多元有界”的内涵
        (二) 关于“多元有界”的阐说
        (三) 多元之“界”的确立
第四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结构要素分析
    一、学生:文本世界的意义生成者
        (一) 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 一种特殊的读者
        (三) 文本意义的创造者
        (四) 教学效果的仲裁者
    二、教师:“角色丛林”中的对话者
        (一) 文本的批判性读者
        (二) 教学文本的创造者
        (三) 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四) 学生接受图式的影响者
    三、文本:开放的“召唤结构”
        (一) 有待实现的潜在文本
        (二) 教学过程的对话者
        (三) 教学“事件”的引导者
        (四) 阅读“期待”的唤起者
    四、教科书编者:“期待视野”的预判与提升者
        (一) 文本的“采集者”
        (二) 文本的“裁剪师”
        (三) 结构的“设计师”
        (四) 解读的“教练员”
第五章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与策略
    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
        (一)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动力系统
        (二)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操作程序
        (三)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融合点”
    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策略
        (一) 动力调节策略: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二) 意义生成策略:把握文本的召唤结构
        (三) 人际交往策略:增进师生的对话交流
结语 范式变革:一种“扬弃”而非“颠覆”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10年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监测阅读试题与成绩统计
    附录2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3 《狐狸阿权》课文
    附录4 《秋天的怀念》调查问卷及课文
    附录5 《景阳冈》课文
    附录6 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 ——基于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评析
        (一) 国外有关中国农村民主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二) 国内关于农村民主管理的理论研究述评
    三、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 分析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内容
        (一) 基本框架
        (二)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解构
    一、概念解构的意义
        (一) 有利于更准确地规范基层政府的公共权力
        (二) 有利于更全面地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三) 有利于更扎实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四) 有利于更有效地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界定
        (一) 对现有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分析的相关学说的评析
        (二)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的界定
    三、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村民自治
        (二)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城市居民自治
        (三)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地方自治
        (四)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社会自治
        (五)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乡镇治理机制
        (六)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村依法治理机制
        (七)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村社会组织机制
    四、概念的性质与特征
        (一)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性质
        (二)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
    一、基层民主自治理念
        (一) 民主理念
        (二) 自由理念
        (三) 平等理念
        (四) 权利理念
    二、基层制度性理念
        (一)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农村的基层政治制度
        (二)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
        (三)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农村的社会管理制度
        (四)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农村的农民组织制度
    三、基层治理模式性理念
    四、农民活动方式性理念
第四章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生发基础
    一、经济基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 农村市场经济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关系逻辑
        (二) 农村市场经济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共生的历史演进
        (三) 农村市场经济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历史发展的启示
        (四) 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困境
        (五) 基于农村市场经济滞后性发展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面临的困境
        (六) 实现农村市场经济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和谐共生发展
    二、政治基础:协商民主理论的孕育
        (一) 普适性:协商民主的要义
        (二) 契合性:协商民主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融合
        (三) 本土化:我国农村协商民主的现实基础与生长
        (四) 从“协商”到“民主”: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路径选择
    三、文化基础:“和合文化”的回归
        (一) 文化与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契合
        (三) 和合文化的功能及其对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促进
    四、伦理基础:农民道德修养的进步
        (一) 农民伦理道德建设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良性运行的重要意义
        (二) 我国农民伦理道德建设的历史分析
        (三)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视域下农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四)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视域下完善农民道德建设的路径思考
第五章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运行的困境分析
    一、外部困境
        (一) “两务”关系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运行目标环境不明
        (二) “两导”关系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运行体制环境不畅
        (三) “两心”地位不定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运行自治环境缺失
        (四) “两权”相互冲突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运行法理环境模糊
    二、内部困境
        (一) 民主选举缺乏严格的法治主体
        (二) 民主决策缺乏适格的法治载体
        (三) 民主管理缺乏规范的法治内容
        (四) 民主监督缺乏全面的法治客体
    三、困境的原因审视
        (一) 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施行中民主外部运行的手段性和方法性,忽视农村内部民主管理过程中农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民主权利的保障
        (二) 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层面的实践和运行,忽视在法治层面的施行和保障
        (三) 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中国家基层公共权力传输的单方性,忽视国家基层公共权力与农民民主权利“沟通与协商”的平衡性
        (四) 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中制度运行的单一性,忽视与相关制度并行实施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第六章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宏观进路
    一、动力机制
        (一) 经济动力机制
        (二) 政治动力机制
        (三) 文化动力机制
        (四) 制度动力机制
        (五) 环境动力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权利保障原则
        (三) 法治均衡原则
        (四) 民主参与原则
        (五) 服务社会原则
    三、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宏观法治保障机制的建构
        (一) 建立健全农民权利保障法治意识的培育机制
        (二) 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外部法治保障机制
        (三) 建立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法治保障机制
        (四) 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内部法治保障机制
        (五) 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运行法治保障机制
第七章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具体路径
    一、立法保障
        (一) 宪法层面的立法保障
        (二) 基本法律层面的立法保障
        (三)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的立法保障
        (四) 地方性法规、规章层面的立法保障
        (五) 农村基层规章制度层面的立法保障
    二 执法保障
        (一)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保障的涵义
        (二)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保障的特征
        (三)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保障的基本原则
        (四)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的主要依据和主要领域
        (五)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体系框架
        (六)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保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 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执法保障的主要措施
    三、司法保障
        (一)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司法保障的涵义
        (二) 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司法保障的必要性
        (三)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司法保障的特征
        (四)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司法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司法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六) 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司法保障的措施
第八章 结语:共识、歧见与后续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一、对我国农村民主管理实践及其制度发展的评价
    二、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定位
    三、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中需处理的几对矛盾
    四、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五、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其它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10)高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研究(1951-2004年) ——以“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概述
    2.1 全面学习苏联时期(1951-1957)
        2.1.1 背景
        2.1.2 排列组合内容宏观设置
        2.1.3 宏观设置沿革分析
    2.2 自主探索建设本国数学教科书时期(1958-1966)
        2.2.1 背景
        2.2.2 排列组合内容宏观设置
        2.2.3 宏观设置沿革分析
    2.3 教育复苏与数学教科书发展时期(1977-1995)
        2.3.1 背景
        2.3.2 排列组合内容宏观设置
        2.3.3 宏观设置沿革分析
    2.4 全面改革与完善时期(1996-2004)
        2.4.1 背景
        2.4.2 排列组合内容宏观设置
        2.4.3 宏观设置沿革分析
    2.5 小结
        2.5.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排列组合相关内容变迁
        2.5.2 教科书中排列组合内容的宏观设置变迁
第3章 两个计数原理内容设置之变迁
    3.1 两个计数原理引入之变迁及特点
        3.1.1 两个计数原理引入之变迁
        3.1.2 两个计数原理引入之变迁特点
    3.2 两个计数原理表述之变迁及特点
        3.2.1 两个计数原理表述之变迁
        3.2.2 两个计数原理表述之变迁特点
    3.3 两个计数原理例题设置之变迁及特点
        3.3.1 两个计数原理例题设置之变迁
        3.3.2 两个计数原理例题设置之变迁特点
    3.4 小结
第4章 排列内容设置之变迁
    4.1 “排列”概念引入之变迁及特点
        4.1.1 “排列”概念引入之变迁
        4.1.2 “排列”概念引入设置之变迁特点
    4.2 “排列”概念表述之变迁及特点
        4.2.1 “排列”概念表述之变迁
        4.2.2 “排列”概念表述之变迁特点
    4.3 排列数公式内容编排之变迁及特点
        4.3.1 排列数概念表述之变迁
        4.3.2 排列数公式内容编排之变迁
        4.3.3 排列数公式内容编排之变迁特点
    4.4 全排列及其公式等内容呈现之变迁及特点
        4.4.1 全排列及其公式等内容呈现之变迁
        4.4.2 全排列及其公式等内容呈现之变迁特点
    4.5 排列的例题设置之变迁及特点
        4.5.1 排列的例题设置之变迁
        4.5.2 排列的例题设置之变迁特点
    4.6 小结
第5章 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
    5.1 “组合”术语引入之变迁及特点
        5.1.1 “组合”术语引入之变迁
        5.1.2 “组合”术语引入之变迁特点
    5.2 “组合”概念呈现设置之变迁及特点
        5.2.1 “组合”概念呈现设置之变迁
        5.2.2 “组合”概念呈现设置之变迁特点
    5.3 组合数公式之变迁及特点
        5.3.1 组合数公式之变迁
        5.3.2 组合数公式之变迁特点
    5.4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之变迁及特点
        5.4.1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之变迁
        5.4.2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之变迁特点
    5.5 “组合”例题编排之变迁及特点
        5.5.1 “组合”例题编排之变迁
        5.5.2 “组合”例题编排之变迁特点
    5.6 小结
第6章 排列组合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设置之变迁
    6.1 题目素材之变迁
    6.2 题目难度之变迁
        6.2.1 “探究”因素下难度之变迁及分析
        6.2.2 “背景”因素下难度之变迁及分析
        6.2.3 “运算”因素下难度之变迁及分析
        6.2.4 “推理”因素下难度之变迁及分析
        6.2.5 综合难度之变迁
    6.3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排列组合之教科书编写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1

四、从一个点看现行教学参考书亟需修订(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D]. 朱黎生. 西南大学, 2013(10)
  • [2]从一个点看现行教学参考书亟需修订[J]. 谢逢江.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0(12)
  • [3]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调查与建议[D]. 张梅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刘冰楠.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6]《商务国语教科书》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国标本)》比较分析[D]. 李艳彬.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科学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研究的新视野[D]. 王龙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 王庭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9]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 ——基于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的分析视角[D]. 胡建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10]高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研究(1951-2004年) ——以“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为例[D]. 韩豆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的教学参考书亟待修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