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伯华,司徒朴,吴素英,熊明根,肖能坎,徐达传,钟世镇[1](1996)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陈伯华,司徒朴,吴素英,熊明根,肖能坎,徐达传,钟世镇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过去用皮片或传统皮瓣修复,愈后有挛缩、花斑、瘢痕或皮瓣臃肿,外形欠佳,患儿成人后多数要求2次或多次...
张瑾[2](2016)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病例选择:回顾性选择面颈部术后软组织缺损行修复术的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创伤、良性或恶性肿瘤、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等,具有整形意愿的患者;(2)一侧/两侧颈肩部皮肤正常;(3)符合皮肤扩张器皮肤扩张适应症;(4)无明确手术禁忌症,可耐受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手术;排除标准:(1)供皮区或供瓣区皮肤缺损者、有明显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则不可行皮瓣转移手术;(2)因自身原因而导致的皮瓣扩张不足;(3)有明确手术禁忌症者;2.分组与治疗:其中30例行游离皮片移植列为皮片移植组,30例行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列为扩张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修复区挛缩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3.观察指标:扩张组与皮片移植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定期门诊随访,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修复区皮肤挛缩率,挛缩率=(术后即刻面积-随访时测得的面积)/术后即刻面积×100%;2应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术后6个月满意度;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的实验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扩张皮瓣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术后修复区皮肤挛缩率分别为(1.96±0.33)%、(4.34±1.32)%、(6.85±1.32)%,均明显低于皮片移植组的(2.41±0.36)%、(6.71±1.46)%、(8.36±1.59)%(P<0.05)。2.扩张组术后治疗周期满意率为70%,满意度评分为(7.01±1.38)分,明显低于皮片移植组的96.67%,(8.71±1.45)分(P<0.05)。3.扩张组术后皮肤色泽满意率为83.33%,满意度评分为(8.32±1.61)分,明显高于皮片移植组的70%,(7.21±1.52)分(P<0.05)。4.扩张组术后皮肤弹性质地满意率为90%,满意度评分为(7.83±1.52)分,明显高于皮片移植组的76.66%,(7.11±1.52)分(P<0.05)。5.扩张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率为86.66%,满意度评分为(7.75±1.53)分,明显高于皮片移植组的76.66%,(7.23±1.54)分(P<0.05)。6.扩张组术后软组织挛缩程度满意率为90%,满意度评分为(8.32±1.75)分,明显高于皮片移植组的80%,(7.05±1.86)分(P<0.05)。7.扩张组术后6个月总体满意度为93.33%,满意度评分为(8.33±1.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7.12±1.53)分(P<0.05)。8.扩张组:1例患者发生皮瓣远端局部坏死,1例皮瓣远端表皮水泡,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扩张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术后4例出现局部坏死,3例经换药处理后治愈,1例移植失败,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P<0.05)。结论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总体满意度显着高于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区皮肤挛缩率均明显低于皮片移植术,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皮片移植术,主要并发症是皮瓣远端局部坏死或炎症反应。
汪淼[3](2020)在《连续皮瓣转移技术修复上臂内侧皮瓣供区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背部岛状皮瓣或肌皮瓣修复上臂内侧皮瓣供区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应用预扩张的上臂内侧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头颈部皮肤与软组织缺损;同期应用岛状背阔肌肌皮瓣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上臂内侧供区缺损。本组共11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5~36岁,平均12.64岁。其中,烧伤后头颈部瘢痕5例,先天性头颈部黑色素细胞痣6例。病程1~35年,平均7.64年。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后遗留头面部的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cm×6cm~15cm×11cm,平均118.82±32.12cm2。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上臂内侧皮瓣中,包括近端蒂皮瓣3例,远端蒂皮瓣8例;皮瓣面积范围为18cm×8cm~27cm×14cm,平均229.27 ± 74.65cm2。修复上臂供区缺损的组织瓣包括岛状背阔肌肌皮瓣9块,胸背动脉穿支皮瓣2块;组织瓣面积范围为16cm×7cm~22cm×10cm,平均149.64±31.3cm2。上臂内侧和背部皮瓣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受区创面及两个皮瓣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7.64±5.43个月。上臂内侧皮瓣转移至头颈部后,皮瓣在颜色、质地和厚度方面与受区皮肤相似,患者对头颈部、上臂内侧和背部供瓣区美学形态满意。结论:在应用上臂内侧皮瓣修复头颈部面积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病损时,同期切取岛状背阔肌肌皮瓣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可修复上臂内侧皮瓣供区缺损,在确保供区美学修复的同时,能提供更多的组织用于缺损的修复。
张威[4](2017)在《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预扩张肩胛游离皮瓣与直接应用肩胛游离皮瓣进行面颈部修复的临床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其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应用肩胛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患者40例。按照是否埋置扩张器分为扩张组和未扩张组,其中扩张组22例,未扩张组18例,根据扩张组与未扩张组瘢痕切除面积、切取皮瓣面积、皮瓣厚度、供区关闭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Ⅲ期手术手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分析,并且将扩张组与未扩张组组按年龄段不同分为小于14岁组和大于14岁组,比较不同年龄段皮瓣厚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之间的P值,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患者中,扩张组22例,占全部病例的52. 5%,男性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1. 77岁,平均随访时间14. 47月。未扩张组18例,占全部病例的47. 5%,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0. 67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5. 62月。手术时间扩张组为5小时~13小时3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7. 94小时,手术时间未扩张组为7小时~10小时3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8. 43小时,两组手术时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最大切取皮瓣面积扩张组为28cmX 13cm,最小面积为13cm×9cm,平均切取面积为18.41cm×11.91cm;最大切取皮瓣面积未扩张组为22cmX 14cm,最小面积为10cmX 5cm,平均切取面积16. 22cm×9.42cm,两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平均厚度扩张组为4.22mm,皮瓣平均厚度未扩张组为6. 88mm,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供区关闭情况,扩张组全部一期缝合,直接关闭,未扩张组18例患者中,有10例皮瓣切取超过8cm的患者通过植皮关闭创面,供区关闭有明显的差异性。术后三期修薄手术次数,扩张组平均1.82次,未扩张组平均2. 94次,扩张组明显少于未扩张组三期手术次数,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平均住院天数,扩张组35. 95天,未扩张组25. 94天,扩张组住院天数高于未扩张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扩张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 7%,未扩张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 8%,两者无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按照年龄段分组将小于14岁组,大于14岁组,发现扩张组小于14岁组皮瓣厚度为3. 5mm,大于14岁组4. 62mmm,未扩张组中小于14岁组皮瓣厚度为5. 73mm,大于14岁组为7. 45mm,小于14岁组较其他组的皮瓣来说更薄P<0. 05。[结论]1.无论是预扩张还是未扩张的肩胛皮瓣游离移植,均能用于面颈部瘢痕的修复。2.通过预扩张处理后供区可以得到一期关闭,避免了植皮带来的并发症,经过扩张后的肩胛皮瓣厚度变薄,更适宜于面颈部瘢痕的修复,儿童应用预扩张肩胛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较成年人效果更好。3.颈部及前胸部出现瘢痕,不适宜做为供区的情况下,预扩张肩胛游离皮瓣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方式。
胡春梅[5](2012)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肩区皮肤由于部位较隐蔽,可利用面积广,一直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畸形的一个重要供区。以往,整形外科医师利用该区皮肤形成岛状皮瓣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缺损。1984年,Radovan发明了扩张器后,形成扩张的颈肩皮瓣,但可利用面积仍受一定限制。作者在国内外学者对轴型动脉经吻合支跨区供血形成反流轴型皮瓣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对颈横动脉分支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颈肩峰区扩张皮瓣进行临床应用,但是对颈肩峰皮瓣微巨解剖如皮动脉的血管结构,血供的弥散方式等问题一直尚未明确,相应的基础研究很少。本课题通过解剖学研究来分析这些问题,并尝试基于实验依据的理论来解答这些争议。另外,明确皮瓣的微巨解剖作为一种实用依据可以应用于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的术前设计及切取,并在临床应用中证实可行。本文报告本研究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结果。研究目标:1、通过解剖学方法对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深筋膜浅层以上的血管微巨解剖即血管起源、走形、分支、分布、吻合关系等进行系统研究,为临床应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提供理论指导;2、研究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领域及应用形式,并验证前期的基础研究结果。研究方法:1、在解剖学研究中5具新鲜标本(10侧)应用红色乳胶灌注动脉,蓝色乳胶灌注静脉,福尔马林浸泡标本10具(20侧)于颈横动脉的远心端灌注红色乳胶,以探索自颈横动脉灌注的血流可达最远距离的程度,观察浅筋膜层血管的吻合情况和吻合支的数量、皮动脉穿出深筋膜的位置,来研究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动脉系统及静脉系统的血管构造;2、术前根据解剖学基础设计皮瓣,总结临床应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修复颈胸部缺损15例,同时验证前期的基础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颈横动脉灌注的乳胶可沿颈横动脉分支与胸肩峰动脉的细小吻合支返流入胸肩峰动脉。颈横动脉分支与胸肩峰动脉穿支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2、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穿出点有相对恒定的体表投影,即胸锁关节外侧旁开7.70cm±0.20cm,锁骨上1.80cm±0.15cm。3、颈肩峰区自深筋膜浅层发出的皮动脉共8-12支,各皮动脉发出的细小分支相互吻合呈网状。颈肩峰区斜方肌前缘及其延伸线区域的吻合支最为丰富,每侧颈肩峰区域均有2-3支明显的贯穿颈根至肩峰全长的吻合支,多位于皮瓣的中轴,皮动脉穿出点集中在斜方肌前缘及其延伸线区域。4、设计以颈浅皮动脉(SCA)或颈根部恒定肌皮穿支为轴型血管的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时,颈横动脉皮动脉与胸肩峰动脉皮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为血管主轴的颈肩峰区扩张皮瓣的范围在颈横动脉和胸肩峰动脉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内侧界为颈根,前界为锁骨,后界为肩胛冈,外侧界为肩峰的区域。5、应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组织缺损13例,胸部瘢痕2例,共形成本皮瓣19例,最大面积23cm*16cm,最小面积18cm*7cm,皮瓣全部成活,色泽正常。术后3个月~4年随访,皮瓣色泽与面部相近,弹性良好,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研究结论以颈浅皮动脉(SCA)或颈根部恒定肌皮穿支为蒂,颈横动脉皮动脉与胸肩峰动脉皮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为血管主轴的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血供可靠,供区隐蔽,可利用面积大,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颈部相近,应用形式多样,适应症广泛,值得推广。
鲍世威[6](2008)在《A型肉毒毒素在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额部扩张皮瓣具有与面部皮肤色泽相近、就近转移、血运丰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面颈部外伤、瘢痕、肿瘤及先天畸形等的治疗中,并成为鼻再造的首选方法。由于额部特殊的解剖结构,扩张器要植入到额肌下,因此,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具有以下特点:①扩张器在注水扩张的过程中要克服来自表面皮肤及额肌的双重阻力,使注水速度减慢,扩张时间延长;②注水的过程中常出现局部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迫使每次注水量减少,注水间隔时间延长;③带额肌的额部扩张皮瓣对于颜面部的修复来说也显较厚;④额部扩张皮瓣容易发生回缩。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额肌,可使额肌松弛麻痹、萎缩,但是否能达到缩短扩张时间、使皮瓣变薄和减轻扩张器注水时疼痛的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动物实验研究实验一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选用6只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于其两侧胸腹部作网格样文身标记;一侧胸腹部皮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两侧皮肌下植入200ml扩张器;扩张器每次注水量以扩张器囊内压达90mmHg为标准,每周注水两次,比较两侧注水前基础囊内压、每次注水量、扩张时间、扩张面积、皮瓣即时及远期回缩,并进行组织学及电镜检测。结果:1.实验组平均注水时间为28±4.5天,对照组为42±3.5天,有显着差异(P<0.01);2.实验组平均注水8±0.5次,每次注水量为26.1±3.5ml;对照组平均注水12±0.8次,每次注水量为16.7±0.9ml,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1);3.实验组平均基础囊内压为3.4±0.6mmHg,对照组为10.1±0.8mmHg,两者有显着差异(P<0.01);4.实验组扩张中心面积平均增加69%,整个扩张面积增加58%;对照组扩张中心面积增加57%,整个扩张面积增加42%,有显着性差异(P<0.01);5.实验组扩张皮瓣即时回缩率,无论从长度、宽度,还是面积来说,均小于对照组(P<0.01);6.皮瓣转移后早期实验组皮瓣回缩小于对照组(P<0.05),中后期无明显差异(P>0.05);7.组织学检测显示两组皮瓣在表皮及真皮形态结构上无差别,实验组皮肌出现萎缩,电镜显示明暗带模糊,Z线排列弯曲、不规则,转移6周后出现肌细胞变性坏死。实验二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额部扩张皮瓣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4只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于其胸腹部作网格样文身标记;一侧皮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两侧皮肌下植入200ml扩张器;扩张器每次注水20ml,每周注水两次;注水完成后,切取全层扩张皮瓣,去除包膜,在Instron4302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皮瓣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应力松弛和蠕变性能检测。结果:实验组扩张皮瓣的应力—应变、应力松弛及蠕变性能均优于对照组。第二部分A型肉毒毒素在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临床研究以6例患者进行额部自身对照研究,即平分额部扩张器植入区,一侧额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另一侧作为对照,测量注水时间,评价注水时的疼痛指标,比较皮瓣厚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注水时间为52天;注水时实验侧疼痛指标小于对照侧;注水过程中实验侧扩张速度及扩张面积大于对照侧;实验侧扩张皮瓣厚度小于对照侧;未出现A型肉毒毒素相关毒副作用;临床效果良好。结论:1.应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使额部扩张阻力减小,扩张速度加快,扩张时间缩短;2.应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减轻额部扩张器注水时的疼痛,加快扩张速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3.应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增加额部软组织扩张的有效扩张面积;4.应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减少额部扩张皮瓣的即时及早期回缩,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5.应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提高额部扩张皮瓣的生物力学性能;6.应用A型肉毒毒素可以使额部扩张皮瓣变薄,有利于颜面部缺损的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谭红,欧阳小琳,郑金坚,肖剑,冯卫敏,韦春凌[7](2008)在《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观察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提高微创手术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法采用:①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治疗组)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效果比较;②对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水肿、排便障碍、尿潴留、肛门潮湿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外观良好,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精细控便障碍等后遗症,复发少。结论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不损伤肛门括约功能,又能保持良好肛门外观,临床效果肯定。
李海洲[8](2014)在《严重脸面创伤性毁形治疗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能源、交通等高速发展,严重脸面创伤性毁形已呈多发并逐年上升。脸面是人体最重要的外显部位,其解剖独特、功能复杂,如何对这类伤残者进行有效治疗,一直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目前学科内就如何合理地应用不同技术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尚未能达成共识。本研究1)通过对该治疗小组多年治疗病例进行总结回顾,提出一种脸面部皮肤软组织分类分型方法及相应治疗经验,为脸面毁形重建诊疗规范提出建议;2)结合穿支皮瓣、血管增压皮瓣及预构皮瓣,针对不同脸面毁形特征,提出一种综合各个前胸皮瓣治疗技术的治疗策略;3)验证了皮肤控热条件下可提高超声穿支检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可作为选择、设计穿支皮瓣进行脸面重建的有效依据。经上述研究,优化严重脸面创伤性毁形治疗方案,提高这一临床难题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第一部分:脸面皮肤软组织毁损畸形分类目的:探讨一种脸面皮肤软组织严重毁形的分类方法。方法:通过回顾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本治疗组完成的脸面重建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脸面美学分区为主要依据,对病例的修复部位进行分析,统计不同类型毁形的手术修复方法,以寻找不同脸面毁形特征与重建外科技术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74例脸面修复重建病例,重建部位涉及脸面各美学分区,由单个美学分区内部分缺损至全脸面毁形不等。修复技术包括扩张局部皮瓣、带蒂穿支皮瓣、游离穿支皮瓣以及预构皮瓣等目前主要皮肤软组织修复技术。通过病例的归纳分析与经验的总结,提出四类19型脸面皮肤软组织毁形的分类办法。结论:以美学分区为依据的脸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类19型分型,有助于指导不同脸面毁形病例的治疗工作。第二部分:前胸部皮瓣重建面颈部毁形的治疗策略目的:提出一种应用不同前胸部皮瓣技术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5年5月至2011年7月间69例以前胸为供区设计皮瓣进行面颈重建病例,就病例的面颈部缺损特征,治疗方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回顾33例带蒂锁骨上胸支皮瓣、11例带蒂胸三角皮瓣、8例游离胸三角皮瓣、4例血管增压的锁骨上皮瓣、17例预构皮瓣以及3例血管增压的预构皮瓣。不同治疗技术选择,以面颈部缺损特征与前胸部供区的血供特征为主要依据,可归纳为前胸部皮瓣重建面颈毁形的治疗策略。结论:根据面颈部毁形特征及术前超声探测评估前胸部优势血管,选择不同前胸部皮瓣技术,可以提高面颈部皮肤软组织修复疗效。第三部分:皮肤加热辅助超声多普勒对穿支血管检测方法目的:寻找一种提高超声多普勒对穿支血管检测敏感性与准确性的方法。方法:采用体表控热的方法,检测室温下前胸供区加热至44℃下右侧胸廓内动脉第三穿支的口径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在穿支皮下走行定位,及细小穿支检测中的应用。结果:体表加热至44℃维持下,穿支血管的口径显着增大(0.78±0.04mm至1.22±0.08mm)以及血管收缩峰值血流显着增加15.77±2.14cm/s至39.41±7.30cm/s)。可提高细小穿支检测敏感性及走行定位的准确性。结论:皮肤加热技术有效提高超声多普勒的穿支成像能力,可作为选择、设计穿支皮瓣,优化脸面重建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
陈飞[9](2006)在《改良胸锁乳突肌岛状瓣在头颈部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血管蒂制作改良胸锁乳突肌岛状瓣的可能性及其在头颈部修复中的价值,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规律及其对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使用的影响。 方法 (1) 对8具尸体及131例(共182侧颈部)因头颈肿瘤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中进行以下解剖学测量:胸锁乳突肌乳突尖—胸骨头的距离;副神经出肌点—锁骨中点、副神经出肌点—胸锁关节、副神经出肌点—耳大神经出肌点的距离;副神经入斜方肌点—锁骨中点距离;副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毗邻关系;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点位置、直径、分支情况;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起点直径、入肌点位置、入肌点处直径及入肌前分支情况;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点—胸锁乳突肌支血管起点距离,胸锁乳突肌支血管起点—进入胸锁乳突肌处的距离;测量喉上神经、舌下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毗邻关系;将0.2%亚甲兰溶液2ml向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注入,观察该血管的供血区域。(2) 收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75例(108侧)颈淋巴结标本,其中喉癌59例(85侧颈部),下咽癌16例(23侧颈部)按颈部解剖分区分类后进行病理检查确定颈淋巴结转移情况。(3) 将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及其伴行静脉为血管蒂,以该血管供血区域根据术中具体需求分别制作成三类岛状瓣来修复头颈部缺损共16例,其中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及舌根8例,下咽及喉重建4例,颈段食道
二、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二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
2.2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 |
2.3 典型病例 |
三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1 |
附表 2 |
(3)连续皮瓣转移技术修复上臂内侧皮瓣供区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上臂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1 发展历史 |
1.2 应用解剖 |
1.3 临床应用 |
1.4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连续皮瓣转移技术修复上臂内侧皮瓣供区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目的 |
2.3 对象与方法 |
2.4 结果 |
2.5 典型病例 |
2.6 讨论 |
2.7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 |
背景 |
设计原则和依据 |
手术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型肉毒毒素在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基础研究及额部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 |
1. 历史回顾 |
2. 常规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基础研究 |
2.1 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
2.2 皮肤来源的研究 |
2.3 生物力学变化 |
2.4 生物化学变化 |
2.5 血管、微循环及皮瓣成活长度变化 |
2.6 细胞动力学变化 |
3. 快速皮肤软组织扩张的研究 |
3.1 不同的扩张方法 |
3.2 快速扩张后组织学变化 |
3.3 快速扩张后皮肤扩张量的变化 |
3.4 快速扩张后即时回缩率的变化 |
3.5 快速扩张后生物力学变化 |
3.6 快速扩张后微循环变化 |
4. 皮肤软组织扩张在额部的应用 |
4.1 额部的解剖特点 |
4.2 额部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 |
4.3 存在的问题 |
5. 本文总结 |
二、A型肉毒毒素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1. 药理作用 |
1.1 A型肉毒毒素的结构和特性 |
1.2 肉毒毒素的毒性 |
1.3 A型肉毒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 |
1.4 A型肉毒毒素对传入神经的作用 |
1.5 A型肉毒毒素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
1.6 A型肉毒毒素对副交感神经元的作用 |
1.7 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肌肉功能的恢复 |
1.8 A型肉毒毒素的作用间期 |
2. A型肉毒毒素的注射剂量、方法及量效关系 |
2.1 注射位置 |
2.2 注射剂量 |
2.3 副作用及预防 |
2.4 重复注射及抗体的产生 |
3. A型肉毒毒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历史 |
4. 临床研究进展 |
4.1 眼科中的应用 |
4.2 神经科及康复科的应用 |
4.3 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及消化道疾病 |
4.4 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
4.5 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
4.6 其他方面的应用 |
5. 前景及展望 |
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
一、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动物分组 |
2.4 实验动物麻醉 |
2.5 实验方法及手术操作 |
2.5.1 小型猪胸腹部文身 |
2.5.2 A型肉毒毒素注射 |
2.5.3 扩张器植入 |
2.5.4 扩张器注水 |
2.5.5 扩张面积测量 |
2.5.6 皮瓣即时回缩率及远期回缩率测量 |
2.6 组织学检测 |
2.6.1 HE染色方法 |
2.6.2 透射电镜检测方法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扩张器注水量、注水时间及扩张器基础囊内压比较 |
3.2 扩张面积的变化 |
3.3 皮瓣即时回缩及远期回缩测量结果 |
3.4 组织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A型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 |
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4.3 A型肉毒毒素的用量及用法 |
4.4 对注水时间、每次注水量及扩张器基础囊内压的影响 |
4.5 对扩张面积的影响 |
4.6 对即时回缩及远期回缩的影响 |
4.7 组织学变化 |
4.8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5. 结论 |
二、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额部扩张皮瓣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仪器及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麻醉 |
2.3.2 文身 |
2.3.3 A型肉毒毒素注射 |
2.3.4 扩张器植入 |
2.3.5 扩张器注水 |
2.3.6 生物力学实验试件的切取 |
2.3.7 生物力学检测 |
2.3.8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应力-应变 |
3.2 应力松弛 |
3.3 蠕变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A型肉毒毒素在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操作 |
1.3 扩张器注水 |
1.4 疼痛测量 |
1.5 组织学观察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额部的解剖结构 |
3.2 对扩张时间的影响 |
3.3 对注水扩张时局部疼痛的影响 |
3.4 对扩张面积的影响 |
3.5 对额部扩张皮瓣厚度的影响 |
3.6 A型肉毒毒素的使用剂量、方法及毒副作用 |
3.7 本实验的限制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论文照片资料 |
实验一 |
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8)严重脸面创伤性毁形治疗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严重脸面创伤性毁形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 |
2.前胸部皮瓣技术在治疗脸面皮肤软组织毁形中的应用 |
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术前穿支定位检测与脸面重建术前决策中的应用 |
第一部分:脸面皮肤软组织毁损畸形分类的建立 |
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病例报告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应用不同前胸扩张皮瓣的面颈部重建治疗策略 |
背景 |
病人和方法 |
结果 |
病例报告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皮肤控热辅助超声多普勒对穿支血管检测的相关研究 |
背景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全文英文对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9)改良胸锁乳突肌岛状瓣在头颈部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改良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临床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头颈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改良胸锁乳突肌岛状瓣在头颈部修复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J]. 陈伯华,司徒朴,吴素英,熊明根,肖能坎,徐达传,钟世镇. 新医学, 1996(01)
- [2]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D]. 张瑾. 兰州大学, 2016(08)
- [3]连续皮瓣转移技术修复上臂内侧皮瓣供区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 汪淼.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研究[D]. 张威.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5]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胡春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01)
- [6]A型肉毒毒素在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中的应用[D]. 鲍世威.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7]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J]. 谭红,欧阳小琳,郑金坚,肖剑,冯卫敏,韦春凌.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8(05)
- [8]严重脸面创伤性毁形治疗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 李海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9]改良胸锁乳突肌岛状瓣在头颈部修复中的应用[D]. 陈飞. 四川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