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水泡病与口蹄疫A型联合弱毒疫苗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霞[2](2005)在《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瘟和猪水泡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A类传染病名录,世界各国对这两种疫病均采取了严加防制及消灭措施,二者也是国际贸易中必查必检的对象。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由于传统疫苗在生产中的生物安全隐患和感染与免疫动物难以鉴别等缺陷,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理论,研制新型安全、多联、可鉴别疫苗已成必然之势。基因疫苗以其自身的诸多优点和巨大的应用潜能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RT-PCR、套式PCR和亚克隆技术构建了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猪水泡病和猪瘟二联基因疫苗和几种猪瘟基因疫苗,研究其免疫效果,为最终研制成功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疫苗作技术探索。 1)构建了几种猪瘟基因疫苗:包括E2基因单表达重组质粒pcDNA Es1-11、E2基因双抗原表达质粒pBudCE Es1-11/Es2-22、E2基因与报告基因lacZ共表达质粒pBudCE lacZ/Es2-22、E2基因与猪IFN-γ基因共表达质粒pBudCE Es1-11/IFN-γ、以及E2基因与猪IL-18基因共表达质粒pBudCE Es1-11/IL-18,将以上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BHK-21细胞,用原位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RT-PCR技术证实它们均可表达外源基因。 2)用这几种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兔,以阻断ELISA和MTT法监测试验兔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单表达质粒pcDNA Es1-11免疫组中有3/4兔产生E2抗体,攻毒后,4/4完全保护。双抗原表达质粒pBudCE Es1-11/Es2-22免疫组有1/4兔产生抗体,攻毒后,1/4完全保护,1/4部分保护,2/4不保护。pBudCE Es1-11/IL-18利pBudCE Es1-11/IFN-γ免疫组,都未检测到猪瘟抗体(4/4),攻毒后,1/4部分保护,3/4不保护。pBudCE lacZ/Es2-22免疫组(3只)也没出现猪瘟抗体,攻毒后,3/3部分保护。而空载体pcDNA3.1和pBudCE4.1对照组,4/4血清阴性,攻毒后,全部发病。与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的淋巴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增殖。 3)构建了猪水泡病和猪瘟二联基因疫苗pBudCE E2/P1-11,用它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分别检测到猪水泡病和猪瘟抗原的表达。将其免疫兔,可检测到免疫组兔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但用阻断ELISA未检测到血消CSFV特异性抗体,用猪瘟活疫苗(Ⅱ)攻击,实验兔有1/4完全保护。用乳鼠中和试验检测,发现所有兔血清SVDV中和抗体均低于1∶4。 4)构建了猪水泡病基因疫苗pcDNA P1,将其转染的BHK-21细胞经荧光染色,可见许多特异性荧光细胞。用其单独(B组)免疫或与pcDNA IFN-γ共同(C组)免疫猪三次,检测免疫前、后猪血清中SVDV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发现免疫后B组和C组各有两只猪产生低水平的抗体,并在攻毒后迅速升高;并对免疫前和攻毒前的猪血清用乳鼠中和试验检测SVDV特异性抗体,结果只有pcDNA P1与pcDNA IFN-γ共同免疫组中有两只猪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1∶4),其余猪的中和抗体均小于1∶4。第三次免疫3月后,用猪水泡病香港乳鼠组织毒5mL(2mL蹄叉和3mL颈部肌肉)分两个滴度(104 LD50/0.1mL和105 LD50/0.1mL)攻击,结果pcDNA P1单独免疫组(B组)有1/4获得完全保护(为104/0.1mL攻击),pcDNA P1与pcDNA IFN-γ共同免疫组(C组)中有1/4获得部分保护(为105/0.1mL攻击),A和D两个对照组全部发病。
任林柱[3](2007)在《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及分子标记疫苗株的构建》文中认为构建口蹄疫病毒(FMDV)的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对分子标记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用RT-PCR法及RACE法构建了口蹄疫病毒WFL株全长cDNA克隆,经体外转录后进行细胞转染,结果证明可以拯救出口蹄疫病毒;为了提高拯救病毒的数量,又分别构建了口蹄疫病毒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质粒和口蹄疫病毒ORF真核表达质粒,并将两种真核表达质粒与体外转录RNA共转染细胞,结果揭示,两种真核表达质粒与体外转录本共转染后均可拯救出口蹄疫病毒;在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上,又将GFP基因插入到口蹄疫病毒P3基因内,构建了口蹄疫病毒P3基因插入突变的分子标记毒株。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并获得了口蹄疫病毒分子标记疫苗株,从而为分子标记疫苗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慧昕,刘胜旺[4](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兽医科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从兽医学发展历史沿革,各时期国家对兽医事业的规划,国家对兽医科学研究的支持,兽医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基础应用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对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控效果等方面,对我国兽医事业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兽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兽医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田宏[5](2006)在《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水疱病和猪瘟均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A类动物疫病。猪水疱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及其它水疱性疾病相似,难以区分,从而妨碍了猪及猪产品的流通和国际贸易;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致病力强,危害严重。猪瘟弱毒疫苗对于控制猪瘟大流行虽然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使用弱毒疫苗后,难以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动物,不利于鉴别病猪。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预防猪水疱病的疫苗。研制安全高效并具有潜在标记的基因工程疫苗,将为控制猪水疱病和猪瘟探索新的技术方法。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了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究其免疫效果,为猪水疱病和猪瘟新型疫苗的研究探索一条可供参考之路。1.构建了猪水疱病结构蛋白P1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 puro-P1),并与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pVSV-G共转染GP2-293包装细胞,获得了包装完整的假病毒,测定滴度。假病毒经polybrene(8μg/mL)的介导使该假病毒感染靶细胞PK-15,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间接免疫荧光显示PK-15细胞表达的P1衣壳前体蛋白能被猪水疱病病毒(SVD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PCR可从不同代次(分别选取第1,8,16代和30代)的阳性细胞中扩增到SVDV的P1基因,证明靶细胞可稳定的携带目的基因传代。2.大量收获阳性细胞培养物,用弗氏佐剂乳化并免疫豚鼠。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阻断ELISA和细胞中和试验,对制备的疫苗效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豚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阻断ELISA结果表明,免疫组4号豚鼠从首免后的第3周开始出现特异性SVDV抗体,而其他的免疫组豚鼠也从免疫后的第4周开始的全面出现SVDV抗体;应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免疫接种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采集的豚鼠血清中和抗体的滴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接种4周时,免疫接种组2号豚鼠的中和抗体为1∶8,其余均小于1∶8;免疫接种组从第6周开始,中和抗体滴度均达到1∶8,甚至超过1∶8,而空白对照组血清中和抗体始终全部小于1∶4。3.采用与猪水疱病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细胞株。免疫荧光和ELISA显示,PK-15细胞表达的E2蛋白能被CSF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PCR可扩增到不同代次(本次试验分别选取第1,10,20代和30代)阳性细胞基因中的E2基因,证明靶细胞可稳定的携带目的基因传代。4.大量收获表达产物,乳化并免疫家兔。通过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阻断ELISA
新疆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6](1977)在《猪水泡病与口蹄疫A型联合弱毒疫苗的研究》文中提出 猪口蹄疫和水泡病在某些地区同时流行,影响生猪生产和出口援外。为了研究解决预防这两种病的联合疫苗,我们用我所培育的口蹄疫A型鸡胚弱毒和水泡病上海龙华系鼠化弱毒作成联合疫苗,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甲、安全效力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疫苗: 1.口蹄疫A型疫苗:用我所培育的A型鸡胚化弱毒104和107代,制成含毒10%、含
孙晓智[7](2007)在《口蹄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由于FMDV是单股RNA病毒,有很高的变异能力,其抗原性的变异非常频繁,故给口蹄疫的防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快速准确地诊断FMD对于及时控制扑灭疫情极其重要,因此,FMDV快速检测方法一直都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方法很多,如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虽然为口蹄疫的诊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一些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还在应运而生,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就是新型的口蹄疫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之一。本试验从Genebank中获得口蹄疫病毒亚洲Ⅰ型3D区的基因序列,应用MegAlign软件分析其基因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原则,用PrimerExplorer在这些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内、外和环三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口蹄疫病毒的LAMP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确定;与此同时还对口蹄疫病毒包含上述目标序列的一段基因克隆后插入T载体,以便为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提供阳性物质,并对此阳性物质进行了LAMP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快速检测口蹄疫病毒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敏感性与荧光PCR检测方法一致,能够满足口蹄疫快速检测的需要。
洪琦[8](2005)在《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与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文中提出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与伪狂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三种重要传染病,分别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当前猪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在我国很多猪场流行,造成大量死胎、流产及猪生产能力下降,危害严重。口蹄疫则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极强,而传统灭活疫苗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有灭活不彻底导致病毒逃逸工厂而发生口蹄疫的风险,因此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伪狂犬病病毒具有不感染人、基因组容量大、重组病毒遗传稳定等特点,适合改造成表达外源基因的活病毒表达载体,以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株为表达载体构建基因工程疫苗,将其它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PRV基因缺失疫苗株中,就可构建成二价或多价基因工程疫苗,从而在猪场疫病免疫中起到一针防多病的作用。 1.口蹄疫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将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共同插入到重组载体pIECMV中,构建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IEP1-2A-3C。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EP1-2A-3C与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PRV TK-/gE-/LacZ+基因组共转染,构建了表达口蹄疫病毒P1-2A和3C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TK/gE-/P1-2A-3C,并用空斑筛选与PCR鉴定的方法纯化重组病毒。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和测定重组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滴度,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构建正确且外源基因获得有效表达,其增殖滴度与亲本株相比差异不明显。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表明重组病毒稳定性、安全性良好,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后用ELISA检测血清中FMDV抗体,并测定FMDV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从而为伪狂犬病与口蹄疫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应用打下基础。 2.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将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共同插入到重组载体pIECMV中,构建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IEPI-2A-VP2,经PCR和酶切鉴定证实质粒构建正确且两个表达框为反向插入。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EP1-2A-VP2与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PRV TK-/gE-/LacZ+基因组共转染,构建了共表达口蹄疫病毒P1-2A基因和细小病毒VP2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 TK-/gE-/P1-2A-VP2,并
白兴文[9](2012)在《我国O型泛亚1系口蹄疫病毒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文中认为本论文对3株不同宿主来源的O型泛亚1系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进行了分子变异和表型差异研究。经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2株牛源分离毒(O/NX/CHA/99和O/HK/HB/CHA/99)和2008年1株猪源分离毒(O/ZheJ/CHA/8/2008)划分为PanAsia-1a和PanAsia-1b两个亚系。VP2的136(E-F环)、175位(G-H环)和214位(C-端),VP3的174位(G-H环),VP1的142、152、153位(G-H环)和199位(C-端)为这两个亚系的特征性氨基酸残基位点。BHK-21细胞、乳鼠毒力测定以及蚀斑形成和/或抑制试验结果显示:O/NX/CHA/99的毒力(TCID50=6.625, LD50=7.33)明显低于O/HK/HB/CHA/99(TCID50=7.75, LD50=8.33)和O/ZheJ/CHA/8/2008(TCID50=7.875, LD50=8.5);O/NX/CHA/99呈小而密致的蚀斑,O/HK/HB/CHA/99呈大而浑浊的蚀斑,O/ZheJ/CHA/8/2008呈大而清晰的蚀斑;肝素钠可抑制O/NX/CHA/99的成斑能力,但完全不能抑制O/HK/HB/CHA/99和O/ZheJ/CHA/8/2008的呈斑水平。有趣的是,在CHO-K1细胞上,O/NX/CHA/99和O/HK/HB/CHA/99长斑,肝素钠可以完全抑制它们的成斑能力,而O/ZheJ/CHA/8/2008不长斑。提示O/NX/CHA/99具有与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 HS)受体的高亲和力,O/HK/HB/CHA/99可以利用HS受体,O/ZheJ/CHA/8/2008不能利用HS受体。为了寻找决定O型泛亚1系FMDV蚀斑大小、利用HS受体的关键性氨基酸位点,以改造的不能利用HS受体的FMDV OZK93全长cDNA质粒作为基础骨架,利用定点突变和盒式替换策略,分别构建了12种VP3基因不同的嵌合全长cDNA质粒、3种不同VP1基因的嵌合全长cDNA质粒和22种VP0基因不同的嵌合全长cDNA质粒。经体内转录,分别拯救了9、3、13种VP3、VP1、VP0基因不同的嵌合病毒。BHK-21、CHO-K1和HS缺陷型细胞(pgsA745和pgsB618)的蚀斑形成和/或抑制试验结果显示,1)O/NX/CHA/99VP1基因的嵌合病毒不仅在BHK-21细胞上呈大小迥异的混合斑,肝素钠只能部分抑制其呈斑水平,而且在CHO-K1细胞上长斑,可被肝素钠完全抑制,同时在pgsA745和pgsB618上的成斑能力明显被抑制,说明它能够同时利用整联蛋白和HS受体;VP1基因区段是决定O/NX/CHA/99利用HS受体的功能区域,从序列比对和氨基酸性质推测K83可能是关键性氨基酸。VP2的Q80是决定O/HK/HB/CHA/99利用HS受体的关键性氨基酸。2)VP2的79位为H(碱性)的嵌合基因工程毒与该位点为Y(中性)的嵌合基因工程毒相比,蚀斑趋于变小;136位为E(酸性)的嵌合基因工程毒与该位点为G(中性)的嵌合基因工程毒相比,蚀斑趋于变大。VP4上第8位氨基酸残基S(亲水、极性)→A(疏水、非极性)对病毒与肝素的亲和力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得出:1)猪源O型泛亚1系FMDV不能利用HS受体,而牛源O型泛亚1系FMDV能够利用HS受体;病毒与HS受体的结合效力与其在BHK-21细胞上的蚀斑大小和毒力有关。2)FMDV蚀斑形态差异与其衣壳蛋白上关键性作用位点的氨基酸残基性质改变有关。
刘晓松[10](2000)在《家畜口蹄疫研究概况及防制措施》文中认为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病原是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可致使偶蹄动物发生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临床特征为:动物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口蹄疫是世界流行性传染病,亚洲、非洲、南美洲均有...
二、猪水泡病与口蹄疫A型联合弱毒疫苗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水泡病与口蹄疫A型联合弱毒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猪瘟、猪瘟病毒和猪瘟弱毒疫苗 |
1.1.2 猪水泡病和猪水泡病病毒 |
1.1.3 基因标记疫苗 |
1.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
1.2.2 猪水泡病疫苗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猪瘟基因标记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种、载体和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细胞和种毒 |
2.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5 目的片段的获得 |
2.1.6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 |
2.1.7 转染质粒的提取 |
2.1.8 转染 |
2.1.9 各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 |
2.2 结果 |
2.2.1 目的片段 |
2.2.2 表达质粒的鉴定 |
2.2.3 转染质粒浓度 |
2.2.4 各基因的体外表达 |
2.3 讨论 |
第三章 猪瘟基因标记疫苗对兔的免疫保护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质粒、疫苗与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免疫用质粒的制备 |
3.1.4 各猪瘟基因疫苗对家兔的免疫 |
3.1.5 阻断ELISA检测CSFV特异性抗体 |
3.1.6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1.7 病毒攻击保护试验 |
3.2 结果 |
3.2.1 兔血清CSFV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3.2.2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2.3 攻毒试验 |
3.3 讨论 |
第四章 猪瘟与猪水泡病二联基因疫苗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种、载体和主要试剂 |
4.1.2 细胞、种毒、质粒、疫苗和实验动物 |
4.1.3 猪瘟病毒E2基因与猪水泡病病毒P1区基因双表达质粒的构建 |
4.1.4 转染质粒的提取、转染和体外表达 |
4.1.5 免疫用质粒的制备 |
4.1.6 双表达基因疫苗对家兔的免疫 |
4.1.7 阻断ELISA检测CSFV特异性抗体 |
4.1.8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猪瘟活疫苗(Ⅱ)攻毒保护实验 |
4.1.9 乳鼠中和试验 |
4.2 结果 |
4.2.1 猪瘟病毒E2基因与猪水泡病病毒P1区基因双表达质粒的鉴定 |
4.2.2 转染质粒浓度 |
4.2.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水泡病抗原的表达 |
4.2.4 猪瘟E2蛋白的表达 |
4.2.5 双表达质粒免疫家兔的CSFV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4.2.6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2.7 乳鼠中和试验 |
4.2.8 猪瘟活疫苗(Ⅱ)攻毒保护试验 |
4.3 讨论 |
第五章 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5.1.3 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5.1.4 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的猪体试验 |
5.2 结果 |
5.2.1 目的片段的获得和猪水泡病P1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 |
5.2.2 转染质粒浓度 |
5.2.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水泡病抗原的表达 |
5.2.4 间接ELISA检测SVDV特异性抗体 |
5.2.5 乳鼠中和试验检测猪血清SVDV中和抗体 |
5.2.6 攻毒保护试验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猪水泡病及猪水泡病病毒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7.1 猪水泡病 |
7.1.1 疾病的发现、命名与流行情况 |
7.1.2 病原学 |
7.1.3 流行病学 |
7.1.4 临床症状和组织嗜性 |
7.1.5 诊断 |
7.2 猪水泡病病毒 |
7.2.1 SVDV基因组结构 |
7.2.2 SVDV编码的蛋白及功能 |
7.2.3 SVDV的衣壳结构和抗原特性 |
7.2.4 SVDV受体及其侵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及分子标记疫苗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RNA 病毒的反向遗传技术及其在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综述二 口蹄疫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实验一 口蹄疫病毒全基因组cDNA 克隆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2 5′半分子重组质粒的鉴定 |
2.3 重组质粒pCF 的鉴定 |
2.4 重组质粒pGI 的鉴定 |
2.5 口蹄疫病毒3′半分子的鉴定 |
2.6 全长cDNA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7 序列测定及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口蹄疫病毒全长感染性转录本的制备及病毒的拯救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全长cDNA 重组质粒pFMDV-AI 的线性化结果 |
2.2 体外转录结果 |
2.3 细胞转染及鉴定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口蹄疫病毒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口蹄疫病毒全基因组的扩增 |
2.2 重组质粒pMD-18TS-A212 的鉴定 |
2.3 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FMDV-A212 鉴定 |
2.4 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FMDV-A212 在 BHK-21 细胞中的表达 |
2.5 pEGFP-C1-A212 与pFMDV-AI 体外转录本 RNA 共转染真核细胞BHK-21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四 口蹄疫病毒ORF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ORF基因的扩增 |
2.2 重组质粒pMD18-TS-A313 的鉴定 |
2.3 重组质粒pEGFP-C1-A313 的鉴定 |
2.4 pEGFP-C1-A313 的真核表达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五 口蹄疫病毒分子标记疫苗株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GFP 基因的扩增 |
2.2 重组质粒pGEM-T-GFP 的鉴定 |
2.3 重组质粒pGEM-T-GI 的鉴定 |
2.4 pGEM-T-GI-GFP 质粒的鉴定 |
2.5 口蹄疫病毒 P3 基因插入突变重组质粒的鉴定 |
2.6 口蹄疫病毒 P3 基因插入突变病毒粒子的拯救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CURRICULUM VITAE |
(4)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兽医科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各时期国家对兽医事业的规划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兽医科学研究项目的支持 |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兽医科学的项目资助 |
2.2 其他重要国家科技计划对兽医科学的项目资助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进展 |
4 我国新发和再发动物传染病 |
4.1影响中国养猪业的重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
4.2 影响中国养禽业的重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
5 兽医科学基础研究 |
5.1 兽医科学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
5.2 在兽医学领域代表性主流国际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
6 兽医科学应用研究进展 |
6.1 动物用生物制品的研制 |
6.2 兽医领域制定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 |
6.3 兽医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6.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兽医科技平台的建设 |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兽医科学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
7.1 兽医科学领域20世纪“四大科技成就” |
7.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兽医科学获得的其他重要成果 |
8 我国兽医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
9 未来兽医工作重点及展望 |
(5)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水疱病及猪水疱病病毒研究进展 |
1.1 猪水疱病研究进展 |
1.1.1 病原学 |
1.1.2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 |
1.1.3 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 |
1.1.4 诊断 |
1.1.5 猪水疱病的防控策略 |
1.2 猪水疱病病毒研究进展 |
1.2.1 猪水疱病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 |
1.2.2 SVDV 基因组结构 |
1.2.3 SVDV 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 |
1.2.3.1 结构蛋白 |
1.2.3.2 非结构蛋白 |
1.3 猪水疱病疫苗研究进展 |
1.3.1 弱毒疫苗 |
1.3.2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
1.3.3 基因工程疫苗 |
1.3.3.1 基因缺失毒力致弱疫苗 |
1.3.3.2 亚单位疫苗 |
1.3.3.3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
1.3.4 合成肽疫苗 |
1.4 小结 |
第二章 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CSFV 的病原学及生物学特性 |
2.2.1 CSFV 的病原学 |
2.2.1.1 CSFV 病毒粒子结构 |
2.2.1.2 CSFV 的理化特性 |
2.2.2 CSFV 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2.2.2.1 抗原性 |
2.2.2.2 病原性及病理特性 |
2.2.2.3 遗传特性 |
2.3 CSFV 致病机制的研究 |
2.3.1 CSFV 的免疫病理学 |
2.3.2 CSFV 在体内的复制过程 |
2.3.3 猪瘟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 |
2.4 CSFV 的分子免疫学 |
2.5 猪瘟防制策略与防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
2.6 结束语 |
第三章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研究 |
3.1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 |
3.1.1 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
3.1.1.1 辅助病毒互补的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 |
3.1.1.2 不需要辅助病毒互补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
3.1.1.3 广寄主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
3.1.1.4 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
3.1.2 包装细胞系 |
3.1.3 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 |
3.2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基本原理 |
3.3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
3.4 影响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效率的影响因素 |
3.5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在基因治疗及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
3.5.1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3.5.2 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表达反面的应用 |
3.6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缺陷 |
3.7 小结 |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猪水疱病亚单位标记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质粒载体、工程菌及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细胞及种毒 |
4.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4.1.5 目的基因的获取 |
4.1.6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 |
4.1.6.1 构建策略 |
4.1.6.2 重组质粒的构建即克隆方法 |
4.1.6.2.1 大肠杆菌JM109 感受态的制备 |
4.1.6.2.2 PCR 产物及载体质粒的酶切、回收及连接 |
4.1.6.2.3 连接产物的转化 |
4.1.6.2.4 重组质粒的制备 |
4.1.6.2.5 重组质粒的鉴定 |
4.1.6.3 重组SCDV HK/70 P1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
4.1.6.4 重组质粒的测序 |
4.1.7 体外转染质粒的制备 |
4.1.8 转染包装细胞GP2-293 |
4.1.9 重组假型病毒的收获 |
4.1.10 病毒滴度的检测 |
4.1.11 假型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PK15 细胞 |
4.1.12 P1 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 |
4.1.12.1 P1 基因的PCR 整合鉴定 |
4.1.12.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P1 基因的表达 |
4.1.12.3 P1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稳定性鉴定 |
4.2 结果 |
4.2.1 SVDV HK/70 P1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4.2.2 重组质粒pBABE puro-P1 的鉴定结果 |
4.2.3 假型病毒感染PK15 细胞后PCR 鉴定P1 基因的整合结果 |
4.2.4 免疫荧光检测PK15 细胞中P1 基因的表达 |
4.2.5 P1 基因的稳定性整合鉴定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猪水疱病亚单位疫苗的豚鼠免疫实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免疫原与实验动物 |
5.1.2 主要试剂 |
5.1.3 免疫用抗原的制备 |
5.1.4 重组抗原对豚鼠的免疫程序 |
5.1.5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5.1.5.1 各种溶液的配制 |
5.1.5.2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 |
5.1.5.3 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 |
5.1.6 双夹心ELISA 检测免疫豚鼠的SVDV 特异性抗体 |
5.1.7 SVDV HK/70 的复壮及半数细胞感染剂量(TCID50)的测定 |
5.1.8 细胞中和实验测定豚鼠血清SVDV 抗体效价 |
5.2 结果 |
5.2.1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5.2.2 免疫豚鼠SVDV 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5.2.3 SVDV 半数感染剂量的测定结果 |
5.2.4 细胞中和实验测定豚鼠中和抗体 |
5.3 讨论 |
第六章 猪瘟亚单位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质粒载体、工程菌及主要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细胞 |
6.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6.1.5 目的基因的获取 |
6.1.6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 |
6.1.6.1 构建策略 |
6.1.6.2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克隆的基本方法 |
6.1.6.2.1 大肠杆菌JM109 感受态的制备 |
6.1.6.2.2 PCR 产物及载体质粒的酶切、回收及连接 |
6.1.6.2.3 连接产物的转化 |
6.1.6.2.4 重组质粒的制备 |
6.1.6.2.5 重组质粒的鉴定 |
6.1.6.3 重组CSFV Shimen E2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
6.1.6.4 重组质粒的测序 |
6.1.7 体外转染质粒的制备 |
6.1.8 转染包装细胞GP2-293 |
6.1.9 重组假型病毒的收获 |
6.1.10 病毒滴度的检测 |
6.1.11 假型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PK15 细胞 |
6.1.12 E2 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 |
6.1.12.1 E2 基因的PCR 整合鉴定 |
6.1.12.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E2 基因的表达 |
6.1.12.3 夹心 ELISA 检测 E2 蛋白的活性 |
6.1.12.4 E2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稳定性整合鉴定 |
6.2 结果 |
6.2.1 CSFV Shimen E2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6.2.2 重组质粒pBABE puro-E2 的鉴定结果 |
6.2.3 假型病毒感染PK15 细胞后PCR 鉴定E2 基因的整合结果 |
6.2.4 E2 基因的稳定性整合鉴定结果 |
6.2.5 免疫荧光检测PK15 细胞中E2 基因的表达 |
6.2.6 ELISA 检测细胞培养物中E2 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
6.3 讨论 |
第七章 猪瘟亚单位疫苗的兔免疫保护实验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主要试剂 |
7.1.2 免疫用的抗原的制备 |
7.1.3 重组抗原对家兔的免疫实验 |
7.1.4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7.1.4.1 各种溶液的配制 |
7.1.4.2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 |
7.1.4.3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7.1.5 阻断ELISA 检测免疫家兔的CSFV 特异性抗体 |
7.1.6 实验兔子的病毒攻击保护实验 |
7.2 结果 |
7.2.1 T 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
7.2.2 免疫兔子CSFV 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7.2.3 攻毒兔子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
7.2.3.1 兔子体温变化 |
7.2.3.2 攻毒兔子脾脏变化 |
7.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口蹄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口蹄疫 |
1.1 口蹄疫概述 |
1.2 口蹄疫病毒特性 |
1.2.1 病毒基因组组成 |
1.2.2 病毒结构 |
1.2.3 病毒感染周期 |
1.3 病毒致病机理 |
1.3.1 毒力因子 |
1.3.2 免疫应答 |
1.3.3 持续感染 |
1.4 口蹄疫流行与爆发 |
1.4.1 世界口蹄疫流行情况 |
1.4.2 发达国家和地区口蹄疫重新爆发 |
1.4.3 2001 年英国口蹄疫爆发与影响 |
1.4.4 2006 年世界口蹄疫流行动态 |
1.5 口蹄疫预防控制 |
1.5.1 现行口蹄疫疫苗 |
1.5.2 新型口蹄疫疫苗 |
1.6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1.6.1 病原学检测鉴定 |
1.6.2 血清学试验 |
1.6.3 分子生物学试验 |
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
2.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概述 |
2.1.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的特点 |
2.1.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的原理 |
2.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的应用 |
3 本论文研究概述 |
3.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3.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
试验一 口蹄疫病毒阳性模板基因的克隆及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来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1.4 培养基的制备 |
1.2 方法 |
1.2.1 总 RNA 的提取 |
1.2.2 引物的设计 |
1.2.3 cDNA 的合成 |
1.2.4 cDNA PCR 扩增及目的基因的纯化 |
1.2.5 确定目的 DNA 与载体的连接比例 |
1.2.6 目的DNA与载体的连接 |
1.2.7 大肠杆菌的转化 |
1.2.8 重组质粒的提取(碱裂解法) |
1.2.9 质粒的PCR鉴定 |
1.2.10 重组质粒测序 |
1.2.11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条件的建立及优化 |
1.2.12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13 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检测 |
1.2.14 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的检测 |
1.2.15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2 结果 |
2.1 cDNA PCR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2.2 质粒 PCR 鉴定结果 |
2.3 重组质粒序列鉴定结果 |
2.4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条件的建立及优化结果 |
2.4.1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
2.4.2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2.4.3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建立的 LAMP 检测方法 |
2.4.4 LAMP方法灵敏度检测结果 |
2.4.5 LAMP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 |
2.4.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二 RT-LAMP 检测口蹄疫病毒 RNA 方法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灭活)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2 方法 |
1.2.1 RNA 的提取 |
1.2.2 RT-LAMP检测口蹄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
1.2.3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4 RT-LAMP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试验 |
1.2.5 RT-LAMP 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灵敏度试验 |
1.2.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2 结果 |
2.1 RT-LAMP 检测方法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
2.1.1 MgSO_2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2 Betaine(甜菜碱)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3 Bst DNA Polymerase 酶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4 dNTP 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5 ThermoScript~(TM) Reverse Transcriptase 酶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6 引物浓度的优化结果 |
2.2 RT-LAMP 检测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2.3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 |
2.4 RT-LAMP方法灵敏度检测结果 |
2.5 RT-LAMP 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 |
2.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 LAMP 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敏感性的比较及其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
1.2 方法 |
1.2.1 引物的设计 |
1.2.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敏感性试验 |
2 结果 |
2.1 实时荧光 PCR 反应灵敏度的检测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与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口蹄疫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1 口蹄疫的危害与研究回顾 |
1.1.2 口蹄疫病毒的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
1.1.3 口蹄疫流行病学与诊断 |
1.1.4 口蹄疫病毒的免疫与疫苗研究进展 |
1.2 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1 伪狂犬病的危害与特性 |
1.2.2 伪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1.2.3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进展 |
1.2.4 伪狂犬病根除计划及其血清学诊断 |
1.3 猪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
1.3.1 猪细小病毒的危害与特性 |
1.3.2 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 |
1.3.3 猪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1.3.4 猪细小病毒的免疫与疫苗研究进展 |
1.4 病毒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
1.4.1 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概述 |
1.4.2 伪狂犬病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载体pIECMVP1-2A-3C的构建 |
2.3.2 重组病毒PRV TK~-/gE~-/P1-2A-3C的构建与筛选 |
2.3.3 重组病毒的Western blot鉴定 |
2.3.4 重组病毒的增殖滴度测定 |
2.3.5 重组病毒的稳定性检测 |
2.3.6 重组病毒的小鼠动物试验 |
2.4 讨论 |
2.4.1 伪狂犬病病毒载体的选择 |
2.4.2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
2.4.3 外源基因在伪狂犬病病毒载体中的表达 |
2.4.4 外源基因的插入对伪狂犬病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 |
2.4.5 重组病毒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2.4.6 口蹄疫—伪狂犬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
第3章 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载体pIEP1-2A-VP2的构建 |
3.3.2 重组病毒PRV TK/gE~-/P1-2A-VP2的构建与筛选 |
3.3.3 重组病毒表达外源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
3.3.4 重组病毒的增殖滴度测定 |
3.3.5 重组病毒的小鼠动物试验 |
3.4 讨论 |
3.4.1 三价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
3.4.2 重组病毒PRV TK~-/gE~-/P1-2A-VP2的生物学特性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9)我国O型泛亚1系口蹄疫病毒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MDV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
1.2.2 FMDV的内在化作用 |
1.2.3 热敏感性 |
1.2.4 耐酸性 |
1.2.5 蚀斑形态差异 |
1.2.6 毒力变异 |
1.2.7 FMDV与DC免疫相关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我国O型泛亚 1 系FMDV生物学特性鉴定和分子变异研究 |
1.3.2 O型泛亚 1 系FMDV反向遗传学研究 第二章 我国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概述 |
摘要 |
2.1 简介 |
2.2 我国FMD发生的历史(1997 年以前) |
2.3 中国大陆、台湾省和香港地区FMD的流行现状(1997 年至今) |
2.3.1 O型 |
2.3.2 Asia 1 型 |
2.3.3 A型 |
2.4 FMDV VP1 基因的分子遗传特性 |
2.5 FMDV基因组型内/型间重组分析 |
2.6 FMDV VP1 衣壳蛋白表面G-H环正选择分析 |
2.7 结语 第三章 我国O型泛亚 1 系FMD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与分析 |
摘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毒株、参考毒株与细胞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引物 |
3.1.4 总RNA的提取 |
3.1.5 RT-PCR |
3.1.6 目的片段的纯化与序列测定 |
3.1.7 VP1 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的绘制 |
3.1.8 同源建模 |
3.1.9 毒力测定 |
3.1.10 蚀斑形成和抑制试验 |
3.2 结果 |
3.2.1 RT-PCR扩增结果 |
3.2.2 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 |
3.2.3 系统发生树 |
3.2.4 衣壳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 |
3.2.5 TCID50和LD50 |
3.2.6 蚀斑特性 |
3.3 讨论 第四章 O型泛亚 1 系FMDV VP3 基因嵌合基因工程毒的制备及其表型分析 |
摘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质粒、毒株与细胞 |
4.1.2 载体 |
4.1.3 主要试剂 |
4.1.4 引物 |
4.1.5 FMDV VP3 基因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构建 |
4.1.6 细胞转染及传代 |
4.1.7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 |
4.1.8 蚀斑形成和抑制试验 |
4.2 结果 |
4.2.1 FMDV VP3 基因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鉴定 |
4.2.2 细胞转染结果 |
4.2.3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结果 |
4.2.4 蚀斑形成试验结果 |
4.2.5 蚀斑抑制试验结果 |
4.3 讨论 第五章 O型泛亚 1 系FMDV VP1 基因嵌合基因工程毒的制备及其表型分析 |
摘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质粒、毒株与细胞 |
5.1.2 参考序列 |
5.1.3 主要试剂 |
5.1.4 引物 |
5.1.5 FMDV VP1 基因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构建 |
5.1.6 转染BHK-21 细胞 |
5.1.7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 |
5.1.8 蚀斑形成试验 |
5.1.9 蚀斑抑制试验 |
5.2 结果 |
5.2.1 FMDV VP1 基因嵌合 5'半长cDNA质粒的鉴定 |
5.2.2 FMDV VP1 基因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鉴定 |
5.2.3 BHK-21 细胞转染结果 |
5.2.4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结果 |
5.2.5 蚀斑形成试验结果 |
5.2.6 蚀斑抑制试验结果 |
5.3 讨论 第六章 O型泛亚 1 系FMDV VP0 基因嵌合基因工程毒的制备及其表型分析 |
摘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质粒 |
6.1.2 毒株 |
6.1.3 细胞 |
6.1.4 主要试剂 |
6.1.5 引物 |
6.1.6 FMDV VP0 基因嵌合 5'半长cDNA质粒的构建 |
6.1.7 FMDV VP0 基因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构建 |
6.1.8 共转染 |
6.1.9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 |
6.1.10 蚀斑形成和抑制试验 |
6.2 结果 |
6.2.1 FMDV VP0 基因嵌合 5'半长cDNA质粒的鉴定 |
6.2.2 FMDV VP0 基因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鉴定 |
6.2.3 共转染结果 |
6.2.4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结果 |
6.2.5 蚀斑形成和抑制试验结果 |
6.3 讨论 第七章 O型泛亚 1 系FMDV蚀斑形态差异的分子基础研究 |
摘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质粒 |
7.1.2 毒株 |
7.1.3 细胞 |
7.1.4 主要试剂 |
7.1.5 引物 |
7.1.6 FMDV VP0 基因点突变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构建 |
7.1.7 共转染 |
7.1.8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 |
7.1.9 蚀斑形成和抑制试验 |
7.2 结果 |
7.2.1 FMDV VP0 基因点突变嵌合 5'半长cDNA质粒的鉴定 |
7.2.2 FMDV VP0 基因点突变嵌合全长cDNA质粒的鉴定 |
7.2.3 转染BHK-21 细胞结果 |
7.2.4 嵌合基因工程毒的鉴定结果 |
7.2.5 蚀斑试验结果 |
7.3 讨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
四、猪水泡病与口蹄疫A型联合弱毒疫苗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2]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D]. 冯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10)
- [3]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及分子标记疫苗株的构建[D]. 任林柱. 吉林大学, 2007(03)
- [4]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兽医科学研究进展[J]. 李慧昕,刘胜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1)
- [5]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 田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6]猪水泡病与口蹄疫A型联合弱毒疫苗的研究[J]. 新疆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1)
- [7]口蹄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 孙晓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 [8]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与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 洪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我国O型泛亚1系口蹄疫病毒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D]. 白兴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10]家畜口蹄疫研究概况及防制措施[J]. 刘晓松. 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