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的101型机车(论文文献综述)
黄成荣[1](2015)在《机车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围绕机车动力学开展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对我国交流传动机车转向架的结构进行分析,对机车非线性横向运动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不平顺输入的敏感波长组合不平顺方法、轮轨型面匹配的多目标综合方法、动力学参数的正交优选方法等机车动力学分析中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对车轮材料对轮轨接触应力的影响、轮轨间水砂等介质对轮轨粘着的影响等交流传动货运机车轮轨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在考虑纵向力横向分量基础上对重载列车中部机车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我国前几年批量投用了HXD1、HXD2、HXD3、HXD1B、HXD2B、HXD3B、 HXD1C、HXD2C、HXD3C、HXN3、HXN5等11种和谐型交流传动机车,但缺乏对上述机车转向架结构的对比分析。本文对主动齿轮悬臂布置结构、主动齿轮外端简支结构和主动齿轮两端简支结构等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归纳分类和对比分析,为转向架设计改进和动力学建模提供了基础。机车横向运动稳定性是机车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均以线性临界速度评价机车的横向运动稳定性,实践中线性临界速度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提出对机车运动稳定性各种临界状态进行全局描述的临界状态图,建立了相应的数值分叉方法,并提出以亚临界Hopf分叉速度取代线性临界速度作为机车运行的限制速度。为做好机车的动力学分析,应正确的输入线路不平顺,选择合适的车轮型面,并能准确、有效的进行机车相关参数的优化。为此,本文提出与我国线路养护标准直接对应的敏感波长组合不平顺方法;提出兼顾机车多个目标的轮轨型面匹配的多目标综合方法;提出基于正交法的机车动力学参数的正交优选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直流机车而言,采取合适措施降低轮轨磨耗、提高轮轨粘着发挥对交流传动货运机车显得更为重要。为此,针对交流传动货运机车,通过仿真分析提出提高车轮材料的强度指标和硬度,有利于提高车轮抗塑性变形能力和疲劳寿命;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优化撒砂量可以在提高轮轨粘着系数的同时,控制撒砂的负面影响。对于重载组合列车的中部机车而言,其安全性问题与列车纵向力及其横向分量密切相关。针对重载组合列车中部机车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了100型、101型和102型车钩的结构,及其对列车纵向力传递与分解的影响;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列车纵向力及其横向分量对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的影响。
E.Middendorf,张文茂[2](1997)在《德国铁路公司新一代电力机车——101、145和152型机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铁路公司(DB AG)迫切需要更新其机车,为此订购了420台最新的三相交流传动机车。考虑到要将牵引费用降至最低程度,以及适合当前需要,三种型号机车中有一种将是通用机车。 发展的目的是在使用周期内较低费用的前提下保证机车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利用率。文章以三种机车的主要结构特点来说明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的。
Hans-Werner Leder,韩才元[3](2008)在《新型TRAXX平台内燃机车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庞巴迪公司的TRAXX机车平台的开发背景和过程;给出了该公司迄今已开发的各种平台机车的设计特点、主要参数及订货情况;重点描述了TRAXX平台机车系族的新成员———TRAXX P160DE和TRAXX F140DE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的开发目标、设计和结构特点、牵引性能以及在安全性、人机工程学、环保、通用性等主面所具备的优点。
陈政[4](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E.Middendorf,王渤洪[5](1997)在《德国铁路公司新一代电力机车——目的、设计、部件试验及方案》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12月德国铁路公司向德国工业部门订购了420台3种功率等级的三相交流传动的电力机车;向ABB Henschel公司订购了145台功率为6.4MW、最高速度220km/h的101型机车;向Kraus Maffei和Siemens公司订购了195台功率为6.4MW、最高速度140km/h的152型机车和向AEG公司订购了功率为4.2MW、最高速度140km/h的145型机车。此外,保留了继续订购100台152型机车和400台145型机车的选择权。介绍了在不同机车上所进行的主要部件的预试验以及决定订购新一代电力机车的过程。
曹孝椿,程永陆[6](1997)在《二十一世纪的机车》文中认为详细地叙述了世界上几大机车制造厂家机车产品的现状,着重介绍了德国ABBHenschel公司为本国铁路设计制造的 101型电力机车的结构特点和三相交流传动技术在美国的推广应用以及美国 GE公司和 GM公司在开发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中所展开的竞争。
李炳华,藤冈雄一[7](1996)在《日本私营铁路内燃机车的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除七大民营铁路公司(JR)外,还有38家私营铁路公司。本文集中对这些私营铁路公司所保有的内燃机车及其结构特点等概况作一较全面的介绍,文中的数据是1995年3月末以前的,但其后(1996年4月前)的动向,也尽可能地作了补充。
王语博[8](2017)在《ANSYS软件在机车设计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机车新产品认证、首台/套样车研制费用攀升,产品制造对配套试验重大装备与基础设施等财力投入需求也随之加大。面对高额的费用支出,铁路装备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技术装备领域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包括科研创新投入所需的硬件及软件环境基础研发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重点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用ANSYS DesignSpace,设计工程师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对3D CAD中生成的模型(包括零件和装配件)进行应力变形分析、热及热应力耦合分析、振动分析和形状优化,同时可对不同的工况进行对比分析。ANSYS/DesignSpace拥有智能化的非线性求解专家系统,可自动设定求解控制,得到收敛解;用户不需具备非线性有限元知识即可完成过去只有专家才能完成的接触分析。本文先从机车研发总体设计着手,抓住产品技术创新的主线,倡导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遵循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信息化设计原则,通过对目前机车研发设计中的电子技术ANSYS软件平台应用研究,提出目前机车研发中设计短板,举例某型机车车体虚拟计算及分析在机车研发设计中对提高机车生命周期,并着重对后期数据处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还希望通过对机车研发设计中的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最终促使我国机车研发设计中电子设备及应用技术的全面推广,早日实现机车产品模块化、平台化的目标。为中国机车行业构建产品技术平台,提高产品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提供依据。车体钢结构是机车的主要承载结构,其优化设计为整个机车研制工作中的关键,在满足车体强度、刚度方面的基础上,实现设计轻量化,从而符合机车轴重方面的要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引入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依托当前已有的该方面研究成果,针对机车的车体结构设计方案等展开优化与改进处理,使得车体结构重量得到有效控制。车体结构庞大繁复,使其其结构在载荷承载方面具有非对称性,为了准确地模拟出车体结构从而使计算结果更逼近车体实际工作性能,在PROE软件中创建整车实体模型,ANSYS再运用外部输入实体建模法,进行数据交换,网格划分方式、网格大小疏密控制参数完全一致且合理设置,运用ANSYS软件的程序化、参数化、模块化等技术,实现数据互换和共享,机群并行计算,使其车体结构方案不断对应比较形成最优设计方案。本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和第六章分别为绪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第二、三、四、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分别阐述机车研发技术目标及要求、车体虚拟计算分析(静强度、疲劳强度、防撞设计)、有限元-ANSYS分析结论、机车产品静强度测试、称重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TAO VAN CHIEN(曹文战)[9](2016)在《C0-C0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车轮磨耗及影响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机车车辆轴重的不断增加,轮轨磨耗日益严重,轮轨磨耗会直接影响机车系统动力学性能和轮轨作用力,对车轮的使用寿命、机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带来很大的影响,且增加机车运营的维护保养成本。因此对机车车轮磨耗开展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为研究轮轨磨耗规律,本文以在越南铁路运行的Co-Co型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基于机车系统动力学模型、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结合车轮磨耗模型展开机车车轮磨耗仿真研究,并分析了线路、机车主要参数以及运营条件对机车车轮磨耗的影响,以期为减轻机车车轮磨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首先根据C0-Co型机车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机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对各运动部件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振动运动方程。采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了机车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机车的一系、二系悬挂系统,以及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在动力学计算模型中轮轨滚动接触是机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部分。从法向接触和切向接触两个方面阐述国内外滚动接触的相关理论,以接触斑面积和最大接触应力为基础,对赫兹、半赫兹接触模型与CONTACT程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半赫兹接触模型较赫兹接触模型更接近于CONTACT程序的结果。因此,法向接触问题和切向接触问题选用半赫兹接触理论和基于半赫兹的FASTSIM算法为轮轨接触计算模型。详细叙述Zobory、Braghin两种磨耗模型,根据Zobory和Braghin两种磨耗模型进行机车车轮磨耗仿真。采用FFT低通滤波平滑方法对车轮磨耗数据进行平滑,并对其的平滑效果进行评价,该平滑方法能较好反映原始数据的分布情况。采用车轮磨耗深度为0.1mm作为车轮踏面磨耗更新的条件。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Zobory和Braghin磨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均有一定的误差,但Zobory模型更能接近实测数据,故选用Zobory模型作为计算研究的依据。为了使仿真结果更加精确,对Zobory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模型和相应的数值程序对机车车轮磨耗深度和分布规律进行仿真,并预测了车轮磨耗到限的运行里程。为了验证修正后的磨耗仿真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基于数理统计理论并结合实测车轮磨耗数据,提出了一种机车车轮镟修周期预测模型,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在不同的可靠度下,采用该模型预测出机车车轮磨耗到限的运行里程,与磨耗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车轮磨耗仿真模型与基于实测数据的车轮镟修周期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所以修正后的车轮磨耗仿真模型能够反映车轮磨耗的实际情况。应用修正后的磨耗仿真模型研究轨道系统参数、机车系统参数以及运营条件对车轮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磨耗深度随曲线半径减小而增大。提高线路等级能降低车轮磨耗。在一定程度上轨距增加有利于减轻车轮磨耗。当ML20踏面与P43钢轨相匹配时,从减小车轮磨耗的角度考虑,轨底坡应设置为1/40。使用P50钢轨比P43钢轨能够有效减小车轮磨耗。车轮磨耗深度、磨耗分布范围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轴重的增大,车轮磨耗深度明显增加。随车轮直径的增大,车轮磨耗深度有减小趋势。转向架轴距的适当减小可使得车轮磨耗有一定降低。对D20E型机车转向架,车轮磨耗受一系悬挂垂向刚度的影响很小,而受一系悬挂纵向刚度和横向刚度的影响较大。适当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轮轨磨耗,摩擦系数为0.1时车轮磨耗降低较明显。
徐波,刘钰峰,李成斌[10](2015)在《HXD3B型机车牵引客车平稳操纵研究》文中认为HXD3B型机车为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9 600kW大功率电力机车,目前已在全路逐步投入使用,然而使用该新型机车牵引旅客列车,旅客列车的冲动程度和频率有了很大的增加。这种冲动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乘务员的操纵引起的。为了提高该型机车牵引客车的平稳性,我们针对乘务员在列车起动过程,提、回手柄过程,运行中制动减速过程,停车过程等环节的操纵进行了探讨,为该机型牵引的客车平稳操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新型的101型机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的101型机车(论文提纲范文)
(1)机车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详细摘要 |
附件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转向架结构研究简述 |
1.2.2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研究简述 |
1.2.3 运动稳定性研究简述 |
1.2.4 动力学分析相关方法研究简述 |
1.2.5 轮轨关系相关研究简述 |
1.2.6 重载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研究简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交流传动机车转向架结构分析 |
2.1 转向架总体结构简述 |
2.2 构架结构分析 |
2.2.1 “日”字型构架 |
2.2.2 “目”字型构架 |
2.2.3 “月”字型构架 |
2.3 轮对与一系悬挂结构分析 |
2.3.1 车轮、车轴及其组装 |
2.3.2 轴箱装配 |
2.3.3 一系悬挂装置 |
2.4 二系悬挂与牵引装置结构分析 |
2.4.1 二系悬挂 |
2.4.2 牵引装置结构 |
2.5 轮轴驱动系统结构分析 |
2.5.1 轮轴驱动系统结构分类及其基本原理 |
2.5.2 主动齿轮悬臂布置结构 |
2.5.3 主动齿轮外端简支结构 |
2.5.4 主动齿轮两端简支结构 |
2.6 和谐型货运机车转向架主要技术特点 |
3 非线性横向运动稳定性研究 |
3.1 运动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
3.1.1 机车的力学模型 |
3.1.2 运动微分方程组 |
3.1.3 轮轨力计算 |
3.2 运动稳定性分析的数值分析 |
3.3 运动稳定性临界状态图及数值分叉方法 |
3.3.1 临界状态图 |
3.3.2 数值分叉方法 |
3.4 部分参数对非线性横向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5 运动稳定性临界状态图的三种特殊情况 |
3.6 非线性横向运动稳定性研究小结 |
4 机车动力学分析中相关方法研究 |
4.1 敏感波长组合不平顺方法研究 |
4.1.1 基于线路不平顺养护标准的动力学性能分析 |
4.1.2 敏感波长组合不平顺方法 |
4.1.3 敏感波长组合不平顺方法优缺点分析 |
4.2 轮轨型面匹配的多目标综合方法研究 |
4.2.1 轮轨几何关系及整车数学模型 |
4.2.2 圆弧半径ρ_a对运动稳定性及轮轨接触应力的影响 |
4.2.3 圆心位置S_2对运动稳定性及轮轨接触应力的影响 |
4.2.4 轮轨型面匹配的多目标综合方法 |
4.3 动力学参数的正交优选方法研究 |
4.3.1 正交法的特点 |
4.3.2 因素的提取及正交设计 |
4.3.3 动力学参数的正交优选 |
4.4 机车动力学分析中相关方法研究小结 |
5 交流传动货运机车轮轨相关问题研究 |
5.1 重载条件对轮轨关系的影响 |
5.2 车轮材质对轮轨接触强度影响的仿真研究 |
5.2.1 轮轨材质及其力学性能 |
5.2.2 计算轮轨接触应力的有限元模型 |
5.2.3 有限元分析中采用的相关准则和算法 |
5.2.4 在25t轴重时ER9车轮材料对轮轨接触强度影响的仿真分析 |
5.2.5 不同轴重时车轮材质对轮轨接触强度的影响 |
5.3 轮轨介质对粘着影响的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 |
5.3.2 水对轮轨粘着的影响 |
5.3.3 干燥轨面条件下撒砂对轮轨粘着的影响 |
5.3.4 湿轨条件下撒砂对轮轨粘着的影响 |
5.3.5 介质对轮轨粘着系数的影响 |
5.4 交流传动货运机车轮轨相关问题研究小结 |
6 重载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研究 |
6.1 我国重载列车发展简述 |
6.2 钩缓装置结构及其对载荷传递影响的研究 |
6.2.1 重载机车车钩缓冲装置的基本结构 |
6.2.2 机车100型钩缓装置稳钩能力分析 |
6.2.3 机车101型、102型钩缓装置稳钩能力分析 |
6.2.4 钩缓装置对载荷传递的影响 |
6.3 横向力对重载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
6.3.1 稳态车钩力及其横向分量对重载列车中部机车曲线安全性的影响 |
6.3.2 动态车钩力及其横向分量对重载列车中部机车直线安全性的影响 |
6.3.3 动态车钩力及其横向分量对重载列车中部机车曲线安全性的影响 |
6.3.4 横向力对重载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的影响 |
6.4 重载组合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的线路试验 |
6.4.1 线路试验的基本工况 |
6.4.2 机车安全性线路试验的主要结果 |
6.4.3 车钩力及其横向分量对机车安全性影响的试验分析 |
6.5 重载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研究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7.1.1 交流传动机车转向架结构分析 |
7.1.2 非线性横向运动稳定性研究 |
7.1.3 机车动力学分析中相关方法研究 |
7.1.4 交流传动货运机车轮轨相关问题研究 |
7.1.5 重载列车中部机车安全性研究 |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2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型TRAXX平台内燃机车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TRAXX机车系族 |
2 TRAXX平台的开发 |
2.1 TRAXX平台的战略开发和技术开发 |
2.2 平台战略及所需克服的困难 |
2.3 机车方案管理 |
3 提高用户效益的基础技术 |
3.1 机车部件体积的缩小 |
3.1.1 主电路系统 |
3.1.2 辅助驱动系统 |
3.1.3 机车控制装置 |
3.1.4 制动和压缩空气系统 |
3.1.5 德国的列车安全装置 |
3.2 相同部件原则 |
4 TRAXX DE新型平台内燃机车 |
4.1 开发目标 |
4.2 利用成熟技术进行创新 |
4.3 高的牵引性能和效率 |
4.4 高的安全性、人机工程学和环保水平 |
4.5 满足用户要求及在欧洲范围运用的适应性 |
5 结语和展望 |
(4)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德国铁路公司新一代电力机车——目的、设计、部件试验及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起始情况 |
2 新型部件的试验 |
2.1 走行装置 |
2.1.1 径向可调的轮对 |
2.1.2 盘形制动 |
2.2 传动装置 |
2.2.1 120 004机车 |
2.2.2 128 001和120 118机车 |
2.2.3 127 001机车(EuroSprinter)机车 |
2.3 变流器 |
2.3.1 120 005和120 004机车 |
2.3.2 120 002和128 001机车 |
2.3.3 127 001机车 |
2.4 控制技术 |
2.4.1 120 004和120 005机车 |
2.4.2 127 001机车 |
2.4.3 128 001和120 002机车 |
3 新一代机车的招标 |
4 对标书的分析 |
4.1 技术评价 |
4.2 使用周期中的费用(LCC) |
5 机车购置 |
5.1 功率等级的确定 |
5.2 合同规定 |
5.3 购置过程的经验 |
6 结语和展望 |
(8)ANSYS软件在机车设计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车技术 |
2.1 机车技术 |
2.1.1 机车技术现状 |
2.1.2 电子技术(有限元-ANSYS)原理 |
2.2 机车研发设计简介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设计内容 |
2.2.3 设计过程 |
2.3 机车试验相关技术参数 |
第三章 X型机车车体架构设计及ANSYS |
3.1 车体结构及模型 |
3.1.1 结构组成 |
3.1.1.1 总体结构布置 |
3.1.1.2 组成部件分析 |
3.1.2 主要技术参数 |
3.1.3 工艺特点 |
3.1.4 设计原则 |
3.1.5 设计方法及过程控制 |
3.1.6 设计评估 |
3.2 结构强度 |
3.2.1 车体架构静强度、疲劳强度分析计算问题的提出 |
3.2.2 强度评估方法 |
3.2.3 强度分析情况 |
3.2.4 强度分析结论 |
3.3 头车司机室外形结构设计及模型 |
第四章 机车车体虚拟分析计算研究 |
4.1 ANSYS软件 |
4.1.1 ANSYS软件简介 |
4.1.2 ANSYS软件分析功能 |
4.1.3 ANSYS开发应用 |
4.1.3.1 能实现电子设备的互联 |
4.1.3.2 仿真各种类型的结构材料 |
4.1.3.3 简化复杂流体动力学工程问题 |
4.1.3.4 基于模型的系统和嵌入式软件开发 |
4.1.4 ANSYS EKM |
4.2 车体虚拟计算任务及目的 |
4.2.1 计算目的 |
4.2.2 计算任务 |
4.3 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计算 |
4.3.1 计算前技术分析 |
4.3.1.1 车体架构设计分析 |
4.3.1.2 基本技术参数 |
4.3.2 计算载荷工况 |
4.3.2.1 车体静强度计算载荷及载荷工况 |
4.3.2.2 车体疲劳强度计算载荷及载荷工况 |
4.3.3 边界条件 |
4.3.4 计算模型 |
4.3.4.1 ANSYS实体模型输入 |
4.3.4.2 ANSYS有限元模型 |
4.3.5 材料疲劳曲线 |
4.3.5.1 制造材料 |
4.3.5.2 静强度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
4.3.5.3 疲劳曲线 |
4.3.5.4 疲劳强度评定方法 |
4.3.6 静强度计算结果 |
4.3.6.1 纵向压缩载荷工况 |
4.3.6.2 纵向拉伸载荷工况 |
4.3.6.3 司机室保护工况 |
4.3.7 疲劳强度分析 |
4.4 X型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碰撞模拟 |
4.4.1 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4.4.1.1 计算模型 |
4.4.1.2 碰撞分析模型 |
4.4.1.3 材料参数及模型 |
4.4.1.4 碰撞分析考核标准 |
4.4.2 计算结果 |
4.4.2.1 速度与加速度 |
4.4.2.2 车钩力和防爬器力 |
4.4.2.3 吸能比较 |
4.4.2.4 生存空间 |
4.4.2.5 脱轨分析 |
4.4.2.6 变形分析 |
4.5 有限元-ANSYS计算分析结论与优化 |
4.5.1 静强度、疲劳强度有限元-ANSYS计算分析结论 |
4.5.1.1 计算总结 |
4.5.1.2 计算分析结论 |
4.5.2 碰撞虚拟分析结论与优化 |
4.5.2.1 防撞设计分析结论 |
4.5.2.2 防撞设计优化 |
第五章 型式试验测试及分析 |
5.1 称重试验 |
5.1.1 试验内容 |
5.1.2 试验目的 |
5.1.3 试验依据 |
5.1.4 试验条件 |
5.1.5 试验设备 |
5.1.6 评定标准 |
5.1.7 试验方法 |
5.1.8 试验结果 |
5.1.9 试验结论 |
5.2 承载结构静应力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依据 |
5.2.3 试验条件 |
5.2.4 试验设备 |
5.2.5 试验方法 |
5.2.5.1 测试内容 |
5.2.5.2 测点布置 |
5.2.6 试验结果 |
5.3 试验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C0-C0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车轮磨耗及影响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
1.1.2 中国内燃机车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
1.1.3 越南铁路及内燃机车发展现状与展望 |
1.1.4 论文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轮轨磨耗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轮轨磨耗研究现状 |
1.2.2 中国铁路轮轨磨耗研究的现状 |
1.2.3 越南铁路轮轨磨耗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车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 |
2.1 C_0-C_0机车-轨道动力学模型 |
2.1.1 机车模型的受力分析 |
2.1.2 机车悬挂作用力 |
2.1.3 机车运动微分方程 |
2.1.4 轨道结构振动模型与运动微分方程 |
2.2 基于SIMPACK的C_0-C_0机车动力学模型研究 |
2.2.1 D20E型内燃机车总体结构与主要参数 |
2.2.2 机车建模的自由度及拓扑结构 |
2.2.3 机车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2.2.4 轨道不平顺 |
2.2.5 机车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轮轨滚动接触问题的计算方法 |
3.1 法向接触问题 |
3.1.1 赫兹接触理论 |
3.1.2 半赫兹滚动接触理论 |
3.1.3 Kalker三维非赫兹接触理论 |
3.2 轮轨切向接触问题 |
3.2.1 Carter的轮轨接触理论 |
3.2.2 Johnson-Vermeulen的轮轨滚动接触理论 |
3.2.3 Kalker滚动接触线性理论 |
3.2.4 Kalker滚动接触简化理论 |
3.2.5 Shen-Hedrick-Elkins接触理论 |
3.2.6 基于Polach算法的蠕滑力计算 |
3.3 刚性滑动和弹性滑动速度 |
3.4 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对比分析 |
3.5 轮轨接触几何模型 |
3.5.1 轮轨系统坐标系 |
3.5.2 轮轨接触参数和接触几何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轮磨耗预测模型及仿真分析 |
4.1 车轮磨耗预测数值模型 |
4.1.1 Zobory磨耗预测模型 |
4.1.2 Braghin磨耗预测模型 |
4.2 车轮磨耗计算模型与程序的功能 |
4.3 车轮磨耗的平滑方式 |
4.3.1 滑动平均法平滑 |
4.3.2 FFT低通滤波平滑 |
4.3.3 小波滤波平滑方法 |
4.4 车轮踏面更新策略 |
4.5 岘港-西贡线路条件及机车车轮磨耗统计结果 |
4.5.1 岘港-西贡线路条件 |
4.5.2 机车车轮磨耗统计结果 |
4.6 岘港-西贡线路上机车车轮磨耗仿真 |
4.6.1 Zobory模型预测车轮磨耗的演变 |
4.6.2 Braghin模型预测车轮磨耗的演变 |
4.6.3 踏面圆周处磨耗深度对比分析 |
4.6.4 Zobory磨耗模型的修正 |
4.7 机车车轮磨耗仿真与镟修周期预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磨耗统计数据处理方法与车轮镟修周期预测 |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
5.2 分布的假设检验 |
5.3 可靠性特征量 |
5.4 可靠性在机车车轮磨耗研究中的应用 |
5.4.1 基于磨耗深度或运行里程的可靠度特征量计算 |
5.4.2 可靠度与磨耗速率的关系 |
5.5 随机变量统计数据处理方法与建模 |
5.6 机车车轮磨耗统计数据处理与镟修周期预测 |
5.6.1 D20E型机车车轮磨耗数据处理与镟修周期预测 |
5.6.2 D13E型机车车轮磨耗数据处理与镟修周期预测 |
5.7 统计数据处理方法的结果与修正后仿真模型的结果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影响机车车轮磨耗的参数研究 |
6.1 轨道参数对车轮磨耗影响的仿真计算与分析 |
6.1.1 曲线半径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1.2 轨距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1.3 轨道不平顺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1.4 钢轨轨底坡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1.5 钢轨类型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2 机车参数对车轮磨耗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
6.2.1 机车速度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2.2 车轮直径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2.3 轴重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2.4 转向架轴距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2.5 一系悬挂刚度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3 轮轨摩擦系数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
四、新型的101型机车(论文参考文献)
- [1]机车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D]. 黄成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1)
- [2]德国铁路公司新一代电力机车——101、145和152型机车[J]. E.Middendorf,张文茂. 电力牵引快报, 1997(02)
- [3]新型TRAXX平台内燃机车的开发[J]. Hans-Werner Leder,韩才元. 国外内燃机车, 2008(04)
- [4]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5]德国铁路公司新一代电力机车——目的、设计、部件试验及方案[J]. E.Middendorf,王渤洪. 电力牵引快报, 1997(03)
- [6]二十一世纪的机车[J]. 曹孝椿,程永陆. 国外内燃机车, 1997(01)
- [7]日本私营铁路内燃机车的现状[J]. 李炳华,藤冈雄一. 国外内燃机车, 1996(12)
- [8]ANSYS软件在机车设计中的研究[D]. 王语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8)
- [9]C0-C0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车轮磨耗及影响参数研究[D]. TAO VAN CHIEN(曹文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10]HXD3B型机车牵引客车平稳操纵研究[J]. 徐波,刘钰峰,李成斌. 铁道机车车辆,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