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网同步脉冲提取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孙裔峰,史丽萍,缪荣新,马也[1](2021)在《复杂电网环境下的双解耦锁相环设计》文中提出在复杂的电网环境下,常会出现电压三相不平衡、谐波侵入、直流量混入等问题,此处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解耦结构的锁相环(PLL)。在双解耦同步锁相环(DDSRF-PLL)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型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滤除多次谐波及直流量,结合双解耦环节对电网电压进行正负序分离,完成了复杂电网环境下的PLL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双解耦结构的PLL在复杂电网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和稳定性,能对电网电压的相位和频率进行快速准确锁定。
王占扩[2](2021)在《基于碳化硅器件的PWM整流器控制与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相脉宽调制(PWM)整流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功率因数灵活可控,电网侧电流正弦化,高质量直流电压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性能电机驱动等领域中。传统的PWM整流器单矢量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开关频率不固定,电流总谐波失真高,为了取得更好的性能,需要更高的采样频率,从而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器件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C MOSFET)可以大幅度提高PWM整流器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但功率器件的特性导致过流、短路故障处理难度增大。本文以提高PWM整流器控制性能及装置可靠性为研究目的,对基于模型预测的PWM整流器控制方法、SiC MOSFET的特性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针对传统的PWM整流器单矢量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算法复杂,计算量大,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采用一个非零矢量和零矢量组合,采用优化的方法计算矢量作用时间,相比于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该方法计算量小,并降低了电感、电阻等参数变化对控制产生的影响。可以在更低的采样频率下获得与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相似的动态性能,在相同采样频率下,网侧电流总谐波畸变和功率波动更低。(2)SiC MOSFET输出电流具有温度敏感性,在SiC MOSFET构建的PWM整流器中,传统的静态过流保护无法根据温度实时调节保护阈值,无法充分利用功率器件的效能,甚至出现保护失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变温度过流保护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首先提取并拟合了 SiC MOSFET的最大电流、最大功耗等参数的变温度特性,然后设计了变温度过流保护电路和算法,实时采集壳温,根据壳温与最大电流的关系实时调整过流保护阈值,实现SiC MOSFET的变温度过流保护。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静态过流保护,在提高PWM整流器的可靠性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功率器件的利用率。(3)针对SiC MOSFET构建的PWM整流器半桥互补功率器件发生直通短路故障时,短路时间快、短路电流大,保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极电压检测的SiC MOSFET直通短路保护方法,通过检测半桥互补SiC MOSFET的门极电压判断是否发生直通短路。实验表明,保护电路可以在0.2 μs内检测到短路故障并关闭功率器件,相比于退饱和短路保护,具有响应时间快,短路电流小的特点,对现有的平面栅和沟槽栅型SiC MOSFET均可提供有效的保护。提出的直通短路保护与VDS(ON)检测保护配合使用,可以实现PWM整流器的多种短路、过流保护,有效地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王晨[3](2021)在《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电力电子装置在设备控制实时性、开关频率、集成度等方面均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传统串行电力电子控制器往往无法满足需求。随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工艺的不断进步并逐步发展为可编程系统级芯片,其特有的硬件并行优势在数字系统的设计中逐渐表现出来。基于硬件电路实现不同层次的软件功能成为了电力电子控制器新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也为这种硬件实现带来设计上的方便。因此,FPGA在电力电子领域中的应用是一种相当有前景的技术。本文针对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研究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设计实现,并在所搭建的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FPGA在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分析,阐述以FPGA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的特点;针对FPGA设计难点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包括三项基本设计原则与四项基本设计方法在内的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理论。(2)基于提出的设计理论,对电力电子知识产权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IP)库中的IP核给出了类型划分准则,考虑IP核通用性,搭建了基础逻辑级、计算功能级、控制环路级三级参数化电力电子通用IP核库。(3)设计了采样控制与数据读取为主从式执行关系的高速不间断采样控制状态机、动作时间可调的纳秒级硬件保护机制等FPGA在电力电子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承担的辅助控制任务逻辑,进而设计出通用辅助逻辑控制板卡,可直接应用于电力电子项目设计中承担辅助控制任务,从而大幅提升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效率。(4)研究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控制策略,搭建了仿真模型及T型三电平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平台,以搭积木的方式结合所构建的电力电子通用IP核实现了APF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理论可行性;在同一应用场景给出了FPGA控制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orcessor,DSP)控制器具体性能量化指标对比,验证了FPGA控制器实现方案的优势。
李晨[4](2021)在《基于高低压电网数据协同分析的扰动辨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电网的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势在必行。如今风电、光伏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规模化建设,会使扰动后的电网动态响应情况更为复杂。通过轻型广域测量系统已经证实:高压主网侧监测到扰动响应的同时,低压配网侧也能接收到相应的扰动信号。配网侧的动态行为是高低压扰动的耦合,可以从配网量测观察主网的扰动信息。现如今,对于高低压电网动态数据协同分析方法亟待解决。本文根据扰动响应的动态数据,在消除噪声的基础上,提取出对电力系统决策与支持的有用成分。分析了扰动的机理并进行量化描述,对海量量测信息合理的进行降维,实现数据驱动的扰动辨识并进行扰动的可视化显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从交流电网系统中经常出现的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的数学表达式出发,基于特征描述与概率密度层面搭建了考虑噪声的高低压电网动态行为仿真模型,为模拟实际电网的真实量测数据奠定基础。从信号成分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排列熵的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除噪方法,以消除扰动分量中的噪声成分,还原扰动最真实的动态行为过程,最大程度获取真实的扰动动态行为信息。(2)根据戴维南等值以及系统传输矩阵原理,解释了高低压电网动态响应的耦合现象。经过合理简化,建立了关于响应的数学模型,对交流电网发生不同扰动后的高低压电网动态响应幅度进行描述,并讨论了不同类型扰动下的各自特点。对电网发生扰动后的耦合特性进行量化分析,定义了扰动的响应范围和扰动耦合度两种量化指标,用于准确量化响应后的节点响应范围以及节点耦合程度。(3)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降维原理,比较了传统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不同核函数下的KPCA降维效果。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核函数KPCA的高低压交流电网扰动时间和扰动位置辨识新方法。通过引入平方预测误差(Square Prediction Error,SPE)统计量与Hotelling-T2统计量(简称T2统计量),将实时计算的统计量与控制限进行比较来确定扰动时间。紧接着计算两个变量对扰动的贡献度来定位扰动。在考虑系统拓扑可观性的基础上,根据所定义的节点耦合的电气距离,对配网的测点进行重新配置,实现基于高斯核KPCA的扰动辨识。(4)可视化展示扰动分析的辨识结果,便于实现高效快捷的人机交互。对高低压交流电网发生的扰动进行在线分析,基于开源数据库TDengine进行数据的高速存储与检索,用于实现配电网同步数据的高速存储与分析。提出—种电网扰动在线分析系统架构,并基于监视信息与可视化工具grafana对扰动辨识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张维轩[5](2021)在《三相三电平可逆PWM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电力电子整流器主要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或晶闸管相控整流技术,这些整流器使大量谐波和无功功率注入了电网,造成了电网的“污染”,这不符合如今绿色节能的环保要求。在电机控制领域,变频器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电机控制器,变频器通常具有交-直-交的电力变换结构,前级多采用整流装置对电网交流电实现整流,但在电机制动过程中,传统整流装置不能实现能量的可逆反馈,因此会造成大量电能的损失。PWM变换器因具有网侧高功率因数、低谐波畸变率以及能量可逆双向流动等特点,可有效地解决电网“污染”和能量损失的问题。因此,近年来PWM变换器在电机控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可逆三相三电平PWM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二极管中点钳位型的主电路拓扑,通过开关函数与直流侧输出电平的关系,首先在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中对PWM变换器进行了数学建模,再对该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先后将其转换到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和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中,并建立了相应坐标系的等效电路模型。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研究了 PWM变换器传统的双闭环控制方法,采用电流解耦实现了 dq轴方程的独立控制,分析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设计方法并计算了闭环控制器参数。论文研究了 PWM变换器电压外环的单模糊PI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单模糊PI控制器不能适应宽交流、宽直流电压的应用工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压外环的双模糊PI控制器,将传统电压外环的单模糊PI控制器作为主模糊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交流侧电压变化量和直流侧给定电压变化量作为输入的子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的输出量是电压外环PI参数的一组辅助修正量,子模糊控制器与主模糊控制器共同构成了双模糊控制器,电压外环PI控制器参数最终的修正量是主模糊控制器输出的PI参数修正量与子模糊控制器输出的辅助PI参数修正量之和。论文给出了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PSIM仿真软件,先后对比验证了电压外环传统PI控制器、传统单模糊PI控制器和本文所提出的双模糊PI控制器在宽电压范围内的动静态特性,结果证实了 PWM变换器电压外环使用双模糊PI控制器在宽交流和直流侧电压的工况下,能够获得更优越的动静态性能。论文针对交流侧低次电流谐波的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检测和谐波补偿一体化的实现方法,给出了谐振控制器离散化的数字设计方法,并计算出特定谐波频率下谐振控制器的系数。采用了并联式谐振控制器结构,通过对基波旋转坐标系下的6次、12次、18次谐波的提取和补偿,实现了 5次、7次、11次、13次、17次和19次等低次奇次谐波的补偿,并通过PSIM仿真验证了谐波补偿的有效性。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会在PWM变换器直流侧产生电压的二次谐波,同时网侧电流低次谐波变大,电压不平衡严重时会影响到PWM变换器的工作性能。为此,本文研究了电网电压不平衡下电压正负序前馈的补偿方法,通过一种全通滤波器,实现了电网电压的正负序分量的分解,并在前向通道中实现了电网电压正负序分量的前馈。论文给出了电网电压正序分量锁相和电压前馈的软件设计方法,并通过PSIM仿真验证了电网电压正负序前馈策略对直流侧电压二次谐波和交流侧电流低次谐波抑制的有效性。论文研制了一台可逆三相三电平NPC-I型PWM变换器样机,给出了主要储能器件和功率开关器件的设计和选型方法。针对直流侧可靠性的要求,研究了 PWM变换器直流侧绝缘电阻的检测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的PWM变换器控制方法和设计的正确性。
张玉皓[6](2021)在《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分析及在线监测的研究》文中提出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生产的主要设备,作为能量转换和输出的中间环节,其轴系在蒸汽和电磁力矩的作用下产生弹性角变形和扭转振动,可能诱发轴系疲劳损伤。本文以轴系弯扭振动模型为基础,通过在线工作变形分析评估轴系安全性,提出了更加准确的扭振测量方法,开发了扭振监测和安全性分析系统,研究成果有助于避免扭转振动故障造成机组严重损伤、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首先,分析并建立叶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固有特性分析,利用动能等效方法,给出了长叶片轴段在扭振建模中的刚性盘等效条件。推导了Timoshenko弯扭梁轴单元模型,系统模型考虑了弹性支承、刚性支承的影响,以及陀螺力矩的作用,建立了轴-盘-支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轴系的弯扭振动固有特性。利用矢量叠加原理构建轴截面同步旋转向量,用于分析旋转轴系扭振或弯扭振动的调制特征。其次,通过轴系危险截面与典型结构应力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轴系的安全性分析。利用惯性单元和弹性单元建立的轴系扭振模型,进行轴系截面安全性分析;对于轴系典型结构,利用内嵌有限元工具组件的方式,建立典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导入实测扭转载荷数据,对典型轴系部件进行在线应力分析。实现轴系危险截面与典型部件结构的安全性分析。再次,考虑到旋转运动和扭转振动具有相同的物理量纲,可实现转角和扭角的同源测量,提出了广义增量编码器模型的扭振测量方法。利用编码盘半周期角序重构,不改变整周期分度角的特点,提出了双周期的瞬时角速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硬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一倍扭振信号采样率,避免带宽闲置现象。并从信号采样的角度解释了扭振信号的非对称失真和非对称采样的现象。分析了位移测量型的增量编码器的输出调频-调幅信号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等周期高差测距型编码器模型用以实现弯扭振动的测量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式对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结合核电汽轮机组的扭振监测与分析的工程应用需求和已有的工程经验,整合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工程技术的转化。研发了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在线监测与分析的成套装置。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扭振监测需求,引入数据中台和组态页面的开发模式,并采用时序数据库重新构建了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功能与数据灵活组合配置,实现扭振监测装置的功能扩展。
饶鸿江[7](2021)在《风电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及故障测距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为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各省相继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支持绿色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能源成为主要板块,将会出现装机规模逐步扩大。送出线路作为绿色清洁能源的输送的重要通道,纵联保护的动作可靠性和快速性以及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对线路稳定安全运行极其关键。本文根据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等效电路以及控制策略,推导分析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计及Crowbar保护投入、计及转子侧换流器RSC控制下的短路电流解析式。根据逆变型电源并网逆变器结构和控制策略,分析推导了计及网侧换流器GSC控制下的三相短路电流解析式。依据解析式,得出双馈型电源、逆变型电源故障短路电流成分复杂,分析发现双馈型电源故障电流中含有的转速频率分量和自由分量,逆变型电源故障电流呈现非工频特性,故障电流弱馈特性明显且含有大量谐波等将导致风电场站送出线路基于工频量的保护方法失效。现有基于故障模型识别相关性保护忽略了相间电磁耦合的影响,不能反映所有故障类型、抗过渡电阻能力不强;基于波形相似度的保护方法存在适应性问题,比如虚假故障脉冲、数据缺失、两端数据不同步等都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拒动。提取场站侧故障电流高频分量发现受风电场站故障特性的影响,高频电流分量存在频谱混叠,给波头辨识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还存在波头标定时刻误差,解时域微分方程测距原理也未考虑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因此故障测距可靠性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时域模量辨识线路参数、时域全量电流空间轨迹识别的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时域模量辨识线路参数主要依据区内、区外故障时,线路等效模型不同,辨识参数稳定性不同,结合E-DTW距离检测辨识参数稳定性构成保护动作判据。时域全量电流空间轨迹识别主要依据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情况下故障相全时域电流空间轨迹分布于第二、四象限,内部故障分布于第一、三象限的特征,计算落入第一、三象限和第二、四象限轨迹落入点数比值构成保护动作判据,故障相全时域电流半周期内空间轨迹拟合直线斜率正、负也构成保护动作的判据。仿真表明所提的两种纵联保护方法均动作性能良好、适应性强。提出并证明模拟时间反演用于送出线路双端、单端故障测距理论的正确性,仿真和实测验证所提方法测距结果可靠性高,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李国华[8](2020)在《异步电机振动抑制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流电机的振动可分为电磁振动、机械振动以及空气动力学振动,其中电磁振动和机械振动是其主要成分。对于大型电机而言,严重的振动会产生强烈振动和噪声,同时对电机结构等造成损伤;对于中小型电机而言,虽然电机振动和噪声绝对值不一定太高;但在一些安静的环境中,人耳对中高频段范围的振动和噪声非常敏感;同时也会对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交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已经成为该领域中的关注热点之一。针对交流异步电机振动和噪声问题,从变频电源谐波、电机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基于电机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1)为了有效从PWM供电电源角度降低交流电机振动和噪声,提出一种随机PWM选择性谐波消除方法。变频供电电源中的谐波会引起交流电机的振动和转矩脉动;转矩脉动还会进一步加剧电机的振动,以及引起电机传动机构的机械振动。其中,变频供电电源中的高次谐波一般在逆变器开关频率整数倍附近比较集中;当谐波峰值与电机固有频率接近时,这种振动将进一步加剧,引起强烈的共振。针对变频供电交流异步电机提出一种随机PWM选择性谐波消除方法;利用PWM脉冲傅里叶级数前后项相互抵消的方法,有选择性的消除容易引起电机振动和噪声的特定次谐波,从而抑制电机振动和噪声。此外,分析逆变器开路故障情况下输出谐波情况,并通过逆变器容错控制,使得逆变器能够带故障继续较稳定的运行;并对容错运行状态下的异步电机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两电平逆变器故障容错控制方法和级联多电平故障容错控制方法。(2)从电机本体结构设计出发,通过对电机定转子结构的优化设计,削弱径向磁密的低次谐波含量,从而有效的减小径向电磁力。(3)考虑到电机轴承的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性等特点,提出一种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即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能量矩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结合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进行故障识别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策略将电机原始振动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时间尺度的固有模态分量;并计算各阶固有模态分量的能量矩,构造故障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方法进行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该论文有图106幅,表21个,参考文献208篇。
李翔[9](2020)在《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大功率整流、逆变、变频装置等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投入使用,给电网带来了严重的谐波污染。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一种新型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因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补偿方式灵活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从谐波电流检测算法、补偿电流跟踪控制方法、锁相环结构以及主电路参数设计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谐波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从拓扑结构、谐波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等角度介绍了有源滤波器的分类与发展现状,选择电压并联型拓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其次,根据矢量控制理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与旋转坐标系中建立了有源滤波器数学模型,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对p-q法与ip-iq法等基波检测法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基于同步谐波旋转坐标系的特定次谐波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各次谐波分量的检测分离。对直流侧电容、直流侧电压以及连接电感等参数对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完成了主电路参数设计与选型。针对传统锁相环结构在电压不平衡条件下不能准确锁相问题,将二阶广义积分器结构引入锁相环,改进后结构可在非理想工况下实现准确锁相。对直流侧电压波动原因及其对补偿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谐波检测算法对直流侧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常见电流控制方法,重点对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补偿电流控制算法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直流侧电压控制外环与谐波电流跟踪控制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仿真模型,对锁相环性能、谐波检测算法与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基于TMS320F28335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对上述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岳佳威[10](2020)在《三相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各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装置在市场上广泛应用,这些装置的非线性特性导致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着电力用户和各种敏感设备对电能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各种电能治理装置应运而生。作为可以对多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设备,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能够同时解决电压质量问题和电流质量问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三相UPQC的控制策略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当前UPQC研究现状的调研,提出了一种串联部分无工频变压器的新型三相UPQC拓扑结构,实现UPQC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的电气隔离,并大大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结合工程实际,在新的拓扑结构下对装置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便于装置的推广和维护。整个三相UPQC分为串联部分、并联部分和高频隔离DC/DC部分。本文对UPQC的三个部分按章节进行了讲述,从主回路拓扑结构、变换器工作原理、检测方法、补偿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和补偿策略,结合各个部分的控制目标,为串联部分、并联部分和高频隔离DC/DC部分选择了适当的控制策略。在检测方法方面,为了实现补偿电压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采用基于SOGI的锁相环方法对电网电压相位进行跟踪,对于电网电压跌落的检测,串联部分选择快速性较好的缺损电压法作为检测方法,对于三相电流特定次谐波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检测,并联部分选择改进的d-q法作为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法。在补偿策略方面,由于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的控制量为交流量,因此选择可以无静差跟踪交流信号的PR控制器,为了减小电网频率波动带来的误差对控制环节的影响,在PR控制器的基础上加入带宽调节系数,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谐振系数使控制器在较大的带宽范围条件下也能保证较大增益。高频隔离DC/DC部分的控制目标是稳定装置的低压侧直流电压,因此选择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针对直流信号的PI控制作为该部分的控制方法。在适当的仿真和实验参数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实验室搭建的实验平台,对三相UPQC的电压检测方法和补偿策略、电流检测方法和补偿策略、高/低压侧直流电压稳定策略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电网同步脉冲提取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网同步脉冲提取电路(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碳化硅器件的PWM整流器控制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PWM整流器控制研究现状 |
1.2.1 PWM整流器的控制结构 |
1.2.2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PWM整流器功率器件研究现状 |
1.3.1 PWM整流器功率器件的发展 |
1.3.2 SiC MOSFET控制与保护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及运行原理 |
2.1 引言 |
2.2 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
2.2.3 三相PWM整流器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4 三相PWM整流器复矢量数学模型 |
2.3 三相PWM整流器运行原理分析 |
2.3.1 三相PWM整流器开关模式 |
2.3.2 SVPWM调制下的工作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瞬时功率的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
3.3 双矢量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
3.3.1 最优矢量选择 |
3.3.2 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及其优化 |
3.3.3 系统参数变化对控制的影响 |
3.4 功率器件开关控制及延时补偿 |
3.4.1 减少开关动作 |
3.4.2 控制延时补偿 |
3.5 仿真和实验结果 |
3.5.1 仿真结果 |
3.5.2 实验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PWM整流器功率器件变温度特性及过流保护研究 |
4.1 引言 |
4.2 人工神经网络与多项式模型 |
4.2.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4.2.2 多项式模型 |
4.3 SiC MOSFET变温度特性 |
4.3.1 样本数据的获取与拟合模型构建 |
4.3.2 阈值电压变温度特性 |
4.3.3 导通电阻变温度特性 |
4.3.4 最大功耗变温度特性 |
4.3.5 最大输出电流变温度特性 |
4.4 PWM整流器变温度过流保护研究 |
4.4.1 变温过流度保护机理 |
4.4.2 变温度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4.4.3 变温度过流保护算法设计 |
4.5 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PWM整流器功率器件短路特性及短路保护研究 |
5.1 引言 |
5.2 SiC MOSFET短路特性分析 |
5.2.1 SiC MOSFET开关过程波形分析 |
5.2.2 SiC MOSFET短路测试平台设计 |
5.2.3 SiC MOSFET短路特性试验及分析 |
5.2.4 主电路杂散参数等对短路特性的影响 |
5.3 PWM整流器短路保护研究 |
5.3.1 桥式电力电子装置短路机理分析 |
5.3.2 基于导通压降检测的短路保护电路设计 |
5.4 基于门极电压检测的直通短路保护电路设计 |
5.4.1 直通短路检测原理 |
5.4.2 直通短路保护电路设计 |
5.4.3 直通保护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理论 |
2.1 数字控制器基本类型及分类 |
2.1.1 顺序控制方式 |
2.1.2 并行控制方式 |
2.1.3 混合控制方式 |
2.2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理论依据 |
2.3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原则 |
2.3.1 参数化模块化设计原则 |
2.3.2 面积与速度综合考虑原则 |
2.3.3 顶层模块时序调度原则 |
2.4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方法 |
2.4.1 搭建三级电力电子参数化IP核库 |
2.4.2 合理安排资源开销与计算速度 |
2.4.3 设计使能位与运算完成标志位 |
2.4.4 顶层时序调度协调机制 |
2.5 小结 |
第三章 FPGA三级电力电子IP核设计 |
3.1 开发环境 |
3.2 基础逻辑级IP核设计 |
3.3 计算功能级IP核设计 |
3.4 控制环路级IP核设计 |
3.5 基于模型的IP核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采样控制与保护机制 |
4.1 基于FPGA实现的采样控制 |
4.1.1 AD采样芯片工作特性 |
4.1.2 AD采样控制状态机设计 |
4.1.3 采样数据管理 |
4.2 基于FPGA实现的保护机制 |
4.2.1 故障信号判断 |
4.2.2 脉冲封锁信号产生 |
4.2.3 脉冲封锁执行 |
4.2.4 设计结果 |
4.3 通用辅助逻辑控制卡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FPGA控制器应用平台设计 |
5.1 应用平台搭建 |
5.2 APF基本原理 |
5.3 易于IP核直接实现的APF控制策略 |
5.4 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5.5 全FPGA控制器控制策略实现 |
5.5.1 电力电子IP核的选择 |
5.5.2 顶层IP核触发时序设计 |
5.6 硬件综合结果 |
5.7 FPGA控制器应用结果 |
5.8 控制性能对比实验 |
5.8.1 控制结构对比 |
5.8.2 计算周期对比 |
5.8.3 对比实验结果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PF控制系统顶层RTL视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高低压电网数据协同分析的扰动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信号耦合特性研究进展 |
1.2.2 电力系统扰动辨识研究进展 |
1.3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高低压电网动态行为仿真与降噪方法 |
2.1 考虑噪声的高低压电网动态行为仿真 |
2.1.1 常见噪声类型 |
2.1.2 高低压电网动态模型 |
2.2 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的信号降噪算法 |
2.2.1 评价指标 |
2.2.2 降噪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低压电网动态行为耦合特性分析 |
3.1 扰动动态特征分析 |
3.2 扰动动态幅度计算 |
3.3 扰动响应范围分析 |
3.4 电网节点之间耦合特性量化分析 |
3.4.1 动态电压耦合度 |
3.4.2 动态电流耦合度 |
3.4.3 基于动态阻抗矩阵的电气距离 |
3.5 算例仿真 |
3.5.1 扰动动态响应结果验证 |
3.5.2 扰动动态幅度计算验证 |
3.5.3 扰动耦合特性量化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斯核主成分分析的扰动辨识 |
4.1 高低压电网的扰动发生时刻与位置辨识 |
4.1.1 KPCA原理 |
4.1.2 基于KPCA的高低压电网扰动判别与定位 |
4.2 考虑节点耦合电气距离的PMU优化配置 |
4.2.1 高低压电网的可观性 |
4.2.2 PMU配置规则 |
4.2.3 PMU配置算法 |
4.2.4 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配电网测点聚合 |
4.3 算例分析 |
4.3.1 高低压交流电网测点配置结果 |
4.3.2 系统扰动时间和扰动位置确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网扰动在线分析及可视化系统 |
5.1 配电网同步数据的高速存储与分析 |
5.1.1 配电网同步数据特征 |
5.1.2 TDengine时序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
5.1.3 TDengine数据库的写入和查询 |
5.2 扰动在线分析系统架构及实现 |
5.3 扰动辨识可视化展示 |
5.3.1 考虑实时性的滑动与分段数据窗 |
5.3.2 三相平衡状态仪表盘 |
5.3.3 可视化显示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三相三电平可逆PWM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电平PWM变换器拓扑研究情况 |
1.2.2 三电平PWM变换器调制策略研究情况 |
1.2.3 三电平PWM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情况 |
1.2.4 本文主要工作安排 |
第2章 可逆三相PWM变换器的建模与双闭环控制 |
2.1 可逆三相三电平PWM变换器主电路拓扑 |
2.2 可逆三相三电平PWM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2.2.1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2 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 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 |
2.3.1 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
2.3.2 dq坐标系下的解耦控制 |
2.3.3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2.3.4 电压环控制器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宽交流、宽直流可逆三相PWM变换器的模糊控制策略 |
3.1 模糊控制的原理 |
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3.2.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3.2.2 精确量的模糊化 |
3.2.3 模糊规则的设计 |
3.2.4 清晰化 |
3.3 电压外环单模糊PI控制方法 |
3.3.1 单模糊PI控制器结构设计 |
3.3.2 模糊语言变量和隶属度函数的选取 |
3.3.3 模糊规则的设计 |
3.4 电压外环双模糊PI控制方法 |
3.4.1 双模糊PI控制器结构设计 |
3.4.2 子模糊控制器模糊语言变量和隶属度函数的选取 |
3.4.3 子模糊控制器模糊规则的设计 |
3.5 电压外环双模糊PI控制器的仿真 |
3.5.1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5.2 整流状态仿真分析 |
3.5.3 逆变状态仿真分析 |
3.5.4 电压外环单模糊PI控制器仿真分析 |
3.5.5 电压外环双模糊PI控制器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谐波抑制控制方法研究 |
4.1 谐波分析 |
4.2 基于PI控制器的谐波抑制 |
4.3 基于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抑制 |
4.3.1 基于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检测和谐波补偿控制一体化实现方法 |
4.3.2 谐振控制器离散化参数设计 |
4.3.3 基于谐振控制器的谐波补偿仿真 |
4.4 电网电压正负序前馈控制 |
4.4.1 电网电压不平衡对三相PWM变换器系统的影响 |
4.4.2 电网电压正负序的提取方法 |
4.4.3 电网电压前馈的软件实现方法 |
4.4.4 电网电压正负序前馈的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逆三相三电平PWM变换器关键参数设计和实验 |
5.1 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5.2 功率电路的主要参数设计 |
5.2.1 功率开关的选型 |
5.2.2 网侧储能电感的设计 |
5.2.3 直流侧滤波电容的设计 |
5.2.4 直流侧绝缘电阻的检测方法 |
5.3 传统双闭环调节的实验 |
5.4 电压外环单模糊PI控制的实验 |
5.5 电压外环双模糊PI控制的实验 |
5.6 谐波抑制的实验 |
5.7 电网电压不平衡的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6)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分析及在线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系扭振系统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响应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振动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4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在线监测装置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轴系振动系统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叶盘振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2.1 叶盘振动系统模型 |
2.2.2 叶盘振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2.3 叶盘结构的刚性盘等效方法 |
2.3 轴-盘-支承振动系统特性分析 |
2.3.1 轴-盘-支承系统的基本单元模型 |
2.3.2 轴-盘-支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及固有特性分析 |
2.3.3 基于旋转向量的轴系振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响应及安全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扭振响应分析 |
3.2.1 轴系扭振响应分析方法 |
3.2.2 蒸汽和电磁力矩计算 |
3.3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安全性分析 |
3.3.1 危险截面的确定 |
3.3.2 轴系典型结构在扭振作用下的应力分析 |
3.3.3 转轴扭转疲劳损伤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增量编码器在扭振在线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广义增量编码器瞬时角速度计算的扭振测量 |
4.2.1 广义增量编码器模型及瞬时角速度计算方法 |
4.2.2 扭振信号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 |
4.2.3 扭振信号在线提取流程与仿真分析 |
4.3 等周期高差测距型增量编码器的弯扭振动测量 |
4.3.1 等周期高差测距型增量编码器模型 |
4.3.2 瞬时角速度对弯振频率的调制许用条件 |
4.3.3 弯扭振动提取流程及仿真分析 |
4.4 弯扭振动测量的试验验证 |
4.4.1 增量编码器瞬时角速度计算的扭振测量实验 |
4.4.2 等周期高差测距型增量编码器弯扭振动测量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扭振在线监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扭振在线监测装置的工程设计与开发 |
5.2.1 总体构架设计 |
5.2.2 功能设计与技术开发 |
5.2.3 硬件平台的工程设计 |
5.2.4 软件与数据平台的工程设计 |
5.3 扭振在线监测装置功能测试及应用 |
5.3.1 性能测试与功能验证 |
5.3.2 工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风电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及故障测距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送出线路传统保护方法 |
1.2.2 送出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风电场站短路电流特性及其对送出线路保护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风电场站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
2.2.1 计及Crowbar保护投入的双馈电源三相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
2.2.2 计及RSC控制的双馈电源三相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
2.2.3 计及GSC控制的逆变型电源三相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
2.3 风电场站送出线路继电保护配置 |
2.4 短路电流特性对送出线路传统保护的影响 |
2.4.1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
2.4.2 距离保护 |
2.4.3 纵联方向保护 |
2.4.4 故障选相元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线路参数辨识的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
3.1 引言 |
3.2 送出线路故障模量网络 |
3.2.1 送出线路区外故障模量网 |
3.2.2 送出线路区内故障模量网 |
3.3 E-DTW距离 |
3.3.1 E-DTW算法原理 |
3.3.2 E-DTW检测参数稳定性 |
3.4 基于线路参数辨识的纵联保护 |
3.4.1 保护启动判据 |
3.4.2 保护动作判据 |
3.5 仿真验证 |
3.5.1 不同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 |
3.5.2 不同过渡电阻的影响 |
3.5.3 延时误动性能 |
3.5.4 噪声的影响 |
3.5.5 故障初始角的影响 |
3.5.6 同步系统强弱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维空间轨迹识别的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
4.1 引言 |
4.2 时域电流二维空间轨迹分布特征 |
4.3 保护判据构造 |
4.4 仿真验证 |
4.4.1 区内故障 |
4.4.2 区外故障 |
4.4.3 影响保护正确动作因素 |
4.4.4 与现有的研究进行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测后模拟思想的送出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 |
5.1 引言 |
5.2 模拟时间反演 |
5.3 模拟时间反演测距理论 |
5.3.1 双端测距理论 |
5.3.2 单端测距理论 |
5.4 模拟时间反演测距步骤 |
5.4.1 双端测距步骤 |
5.4.2 单端测距步骤 |
5.5 仿真验证 |
5.5.1 典型故障案例 |
5.5.2 故障测距适应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异步电机振动抑制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源谐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交流电机振动与噪声问题研究现状 |
1.4 逆变器容错控制的研究现状 |
1.5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
1.6 本文研究工作 |
2 交流电机电磁振动和机械振动原理 |
2.1 逆变电源谐波与交流电机电磁振动 |
2.2 交流电机电磁振动噪声求解及相关理论 |
2.3 电机机械振动产生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随机PWM选择性消谐的异步电机振动抑制方法 |
3.1 随机PWM工作原理与振动噪声抑制 |
3.2 随机PWM选择性谐波消除机理分析 |
3.3 RPWM随机扩频控制中的开关频率优化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4 选择性消谐和电机振动抑制效果验证与分析 |
4.1 单相电压型逆变器RPWM选择性谐波消除方法仿真与实验分析 |
4.2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RPWM选择性谐波消除方法仿真与实验分析 |
4.3 脉冲位于开关周期后端的RPWM选择性谐波消除方法验证与分析 |
4.4 多电平逆变器RPWM选择性谐波消除 |
4.5 交流异步电机振动噪声抑制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逆变器故障容错控制及电机振动分析 |
5.1 概述 |
5.2 逆变器开关函数和开路故障分析 |
5.3 三相逆变器故障容错控制及电机振动分析 |
5.4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故障容错控制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异步电机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优化设计 |
6.1 定转子齿槽结构对电机径向磁密的影响 |
6.2 异步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 电机滚动轴承机械振动信号分析 |
7.1 交流异步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意义 |
7.2 滚动轴承振动原因和常用计算方法 |
7.3 电机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分析 |
7.4 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流程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EEMD联合SOM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
8.1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
8.2 IMF能量矩故障特征提取 |
8.3 SOM的故障识别 |
8.4 实验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谐波的产生与危害 |
1.1.2 谐波治理方法 |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1.2.2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1.2.3 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学模型与参数设计 |
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 |
2.2 数学模型分析 |
2.3 主电路参数计算 |
2.3.1 非线性负载的选择 |
2.3.2 直流侧电压值的计算 |
2.3.3 直流侧电容的计算 |
2.3.4 交流侧电感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谐波检测与控制算法研究 |
3.1 谐波检测技术 |
3.1.1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3.1.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算法 |
3.1.3 特定次谐波检测 |
3.1.4 谐波检测算法对直流侧电压的影响 |
3.2 三相锁相环设计 |
3.2.1 锁相环原理 |
3.2.2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设计 |
3.3 控制算法研究 |
3.3.1 补偿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
3.3.2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法 |
3.4 直流侧电压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仿真分析 |
4.1 系统仿真模型 |
4.2 各模块仿真结果分析 |
4.2.1 锁相环仿真 |
4.2.2 谐波电流检测仿真 |
4.2.3 特定次谐波电流检测仿真 |
4.2.4 直流侧电压控制仿真 |
4.3 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结果分析 |
4.3.1 补偿前负载侧谐波分析 |
4.3.2 不同补偿方式对比 |
4.3.3 不同工况下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验分析 |
5.1 系统总方案设计 |
5.2 硬件电路设计 |
5.2.1 电源电路 |
5.2.2 控制电路 |
5.2.3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
5.2.4 脉冲驱动保护电路 |
5.3 主要器件选型 |
5.4 软件设计 |
5.5 实验分析 |
5.5.1 实验平台介绍 |
5.5.2 PWM驱动实验 |
5.5.3 锁相环实验 |
5.5.4 直流侧电压控制实验 |
5.5.5 APF补偿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三相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三相UPQC研究现状 |
1.2.1 电能质量治理技术 |
1.2.2 UPQC拓扑结构研究 |
1.2.3 UPQC控制方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相UPQC系统级设计 |
2.1 UPQC各部分功能划分 |
2.2 主回路拓扑设计 |
2.2.1 三相UPQC技术参数 |
2.2.2 串联部分 |
2.2.3 并联部分 |
2.2.4 高频隔离DC/DC部分 |
2.2.5 三相UPQC主回路拓扑 |
2.3 控制系统设计 |
2.3.1 系统控制框架 |
2.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串联部分逆变器 |
3.1 串联部分逆变器工作原理 |
3.1.1 电压补偿原理 |
3.1.2 逆变器工作原理 |
3.2 电压检测方法研究 |
3.2.1 基于SOGI的单相锁相环 |
3.2.2 缺损电压法 |
3.2.3 电压检测的仿真与实验 |
3.3 电压补偿策略研究 |
3.3.1 PR控制器 |
3.3.2 电压补偿策略 |
3.3.3 电压补偿的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并联部分逆变器 |
4.1 并联部分逆变器工作原理 |
4.1.1 电流补偿原理 |
4.1.2 逆变器工作原理 |
4.2 电流检测方法研究 |
4.2.1 电流正序分量检测 |
4.2.2 电流负序分量检测 |
4.2.3 电流零序分量检测 |
4.2.4 电流检测的仿真验证 |
4.3 电流补偿策略研究 |
4.3.1 电流补偿策略 |
4.3.2 电流补偿的实验验证 |
4.4 高压侧直流电压稳定 |
4.4.1 电压稳定原理 |
4.4.2 高压侧直流电压稳定的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高频隔离DC/DC变换器 |
5.1 DC/DC工作原理 |
5.2 DC/DC控制策略 |
5.3 仿真及实验波形 |
5.3.1 DC/DC变换器仿真验证 |
5.3.2 DC/DC变换器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三相UPQC主回路拓扑 |
附录 B 三相UPQC柜体与各模块插箱实物图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电网同步脉冲提取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电网环境下的双解耦锁相环设计[J]. 孙裔峰,史丽萍,缪荣新,马也. 电力电子技术, 2021(09)
- [2]基于碳化硅器件的PWM整流器控制与保护[D]. 王占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 王晨.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高低压电网数据协同分析的扰动辨识[D]. 李晨. 山东大学, 2021
- [5]三相三电平可逆PWM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D]. 张维轩. 扬州大学, 2021(08)
- [6]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分析及在线监测的研究[D]. 张玉皓.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风电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及故障测距新方法研究[D]. 饶鸿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异步电机振动抑制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李国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
- [9]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与抑制方法研究[D]. 李翔.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三相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控制策略研究[D]. 岳佳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