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0.2级磁电系统指示仪表

现代0.2级磁电系统指示仪表

一、现代的0.2级磁电系指示仪表(论文文献综述)

戴明[1](2019)在《磁声电导率成像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早期诊断对于癌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尽管其形态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其内部的电荷量和电荷的空间分布已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组织的电导率特性发生改变。因此,对组织内电导率的检测有望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磁声电成像(Magneto-acousto-electrical Tomography,MAET)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可用于探测在体组织的电导率分布。其成像原理是对放置于静磁场的生物组织施加超声激励,使组织内部产生振动并切割磁感线,从而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形成内部电流源,通过贴于组织表面的电极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导率重建算法获得组织内电导率分布。该成像方法具有实时、在体、非侵入式检测等优势。然而目前超声激励所产生的组织振动幅度很小,电极两端仅能检测到微伏级磁声电信号。而由探头瞬时激励引起的电磁干扰信号能达毫伏级,由界面反射引起的电磁干扰信号强于磁声电信号,且磁声电信号易受接触阻抗、外界噪声等干扰。因此现有磁声电检测系统往往存在检测信噪比不高、电导率检测分辨率差和无法定量获得生物组织内电导率分布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围绕磁声电成像系统构建及应用,重点解决检测系统的抗外界噪声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并探讨了线性扫频时宽、多点聚焦、激励频率和短脉冲个数等对电导率检测分辨率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抗外界噪声和电磁干扰的磁声电成像系统构建及方法研究。采用去除电磁干扰及外界噪声信号的诸多有效方法,设计并搭建基于线性调频激励的磁声电检测系统及基于短脉冲激励的磁声电检测系统来实现样本电导率非连续区域的测量。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及磁声电检测系统的准确可重复测量性,并提出提高电导率检测分辨率的若干方法。2.基于线性调频及多点聚焦的磁声电成像系统构建及方法研究。针对探头瞬时激励功率大,探头聚焦点对磁声电幅值影响较大,电导率检测准确度不高,率先提出基于多点聚焦的线性调频磁声电成像方法。为避免探头瞬时激励功率大,采用线性调频chirp信号作为激励源,通过实验验证了线性扫频理论的正确性,并验证了线性扫频时宽是影响电导率分辨率的主要参数。为克服探头聚焦点对磁声电幅值影响,提出采用在Z轴方向步进电子聚焦激励的多点聚焦方法来提高电导率检测分辨率。相比单点聚焦B扫描成像方法,多点聚焦B扫描成像方法具有更好成像分辨率。此外还对猪肉离体组织进行了电导率B扫描成像,获得了猪肉组织轮廓。3.短脉冲磁声电分布重建方法及其B扫描重建方法研究。针对现有磁声电成像方法难以获得组织内电导率分布,提出短脉冲磁声电分布重建方法及其B扫描重建方法。首先,基于COMSOL数值仿真数据及实测磁声电数据展开电导率分布重建过程的验证。通过对接收到的磁声电信号与探头声压信号进行解卷积来实现电导率相对分布的重建。通过对内嵌高浓度仿体进行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短脉冲磁声电检测理论及方法的正确性。其次通过对均匀仿体,拉高均匀仿体,分层均匀仿体及猪肉离体组织进行电导率准确性测试及分辨率测试实验,证明短脉冲磁声电检测方法及一维磁声电导率分布重建方法是正确且可行的。最后对猪肉离体组织进行电导率B扫描实验,获得了猪肉组织轮廓。总之,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已成功搭建了基于多点聚焦及线性调频激励的磁声电检测系统及基于短脉冲激励的磁声电检测系统。初步解决了磁声电信号信噪比差,单点聚焦成像分辨率不高,一维电导率分布重建及B扫描难以实现等问题。本论文对磁声电成像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磁声电成像的系统构建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绪伟[2](2015)在《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仪器准确度、灵敏度、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越,对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有一套GZX-92G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其控制系统落后且为孤立检定装置,操作繁琐,检定效率低,已无法满足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要求。本项目来源于湖南大学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合作项目——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研究。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参考文献、考察相关设备的基础上,对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的检定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方案,在考虑装置的经济性和准确度的情况下,结合原有检定装置,给出了适合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已有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的改进设计方法。全文共分五章,对绝缘电阻表检定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设计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给出了检定系统方案:系统以MCU+PC为两级信息处理核心,MCU通过USB总线控制器CH375或蓝牙无线通信模块与PC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上位机软件采用基于Windows XP及以上操作系统环境的C++ Builder2010为开发平台,对确保检定精度、稳定性与可靠性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详细的电路设计与主要软件流程与数据库设计方法,探讨了系统的硬件抗干扰设计方法和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实际检验结果。实验与运行证明:本文设计的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实现了绝缘电阻表的自动检定,在技术、经济两方面均达到了项目研发要求。

邢文[3](2014)在《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分类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测量指示仪表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阐述了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分类,分析了常见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并阐述了几种常见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优缺点。

张腾[4](2013)在《三齿轮流量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至今,对高压液压系统的动态测量是液压测试的难点,普通的容积式流量计由于本身的流量脉动较大,一般不能实现对高压侧的动态流量测试。本文主要针对减小齿轮流量的流量脉动,设计一种新型的三齿轮流量计,本文详细介绍了运用虚拟仪器通过声卡进行流量信号的采集、转速传感器的实验、三齿轮流量计的结构优化、样机的标定实验,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以下归纳。在简单的分析信号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选择声卡作为信号采集卡的原因,并介绍了在虚拟仪器软件平台下,利用声卡采集功能实现音频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过程。分别从声卡设置、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多方面对系统的参数设置、面板设计、程序代码的编写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可以完成对流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能满足流量计基础性实验的要求。针对本课题研究的齿轮流量计,设计并加工了符合流量计实际情况要求的实验台,并进行齿轮流量计二次仪表部分的实验。在做齿轮流量计用传感器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声卡采集系统稳定可靠;当齿轮流量计的齿轮材料是导磁体时,选择磁电式和电感式传感器的测试效果要优于霍尔式,当齿轮流量计的齿轮材料是不导磁体时,需要对其加磁钢处理,并且在合适的磁钢间距下磁钢的强度越大,测试的效果就越好。针对三齿轮流量计进行参数的优化设计,在满足传动效率和系统高压的流量测量的条件下,使得流量脉动和三齿轮流量计的体积最小。依据流量计的设计原则及各项参数约束的约束条件,建立三齿轮流量计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软件优化工具箱及优化步骤完成三齿轮流量计的结构参数的优化,在这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三齿轮流量计的设计效率,并得到的较好的优化结果。最后,通过三齿轮流量计的标定实验,得出该三齿轮流量计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和耐压性。综上所述,本文所设计的三齿轮流量计能用于高压系统的动态测试,并采用声卡对流量信号采集,该系统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稳定性高。

尤炜[5](2013)在《一种用于EPS的转矩传感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清洁能源步入居民生活的舞台,汽车的动力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人们对驾驶过程中方向盘操作的舒适度,以及路况感知体验的要求,助力系统自上个世纪以来就在汽车结构中得以应用并不断完善。如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推出,改变了依靠传统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所带来的高能耗、占用空间大以及响应灵敏度不够高等缺点,同时由于其节能环保,安装方便,效率高,回正性好等特点而逐步成为未来汽车动力结构中的一个应用趋势。作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转向检测的核心器件转矩传感器,种类也有很多:接触式转矩传感器主要有电位计式、金属电阻应变片式等等;非接触式转矩传感器主要有光栅式、电感式、电容式等等。本文将介绍一种闭合磁路非接触式转矩传感器的结构,同时对设计时所参考的国内外专利进行介绍,并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在本设计中,采用3D静磁仿真软件CST EM Studio对该磁路结构在主从级相对旋转不同角度时进行磁场环境仿真,并在传感器的固定检测级经霍尔传感器TLE4998P4,将检测到的磁场信息转换为占空比不同的PWM波形,利用单片机STM8S103F3P6对该PWM波形进行信号处理,得出实时磁场强度大小、当前主从级相对旋转角度,确定从动级跟踪转动方向以及计算输入扭矩大小,并通过控制输出信号占空比,从而带动从动电机实现快速稳定的跟踪,即采用杠杆方式达到助力效果。整个系统硬件控制部分已初步完成,调试结果显示从动电机能够保持跟踪效果。但由于机械结构未及时加工出来,因此电机控制仅属于开环控制。本设计的创新点在于该磁路转矩传感器的结构,采用主动、从动以及场强采集三级结构,其具有取磁强度较高、结构简单、快速成型、安装简便、寿命长等优点。

孔峰[6](2007)在《关于EMS开发系统的研究与多功能发动机电控单元快速原型开发平台—UECU的自主开发》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多功能发动机电控单元快速原型开发平台——UECU的系统研究与自主开发,其功能涵盖了主要的电控发动机机型。该平台提供发动机电子控制的通用软硬件系统功能,把发动机电子控制的研究由“从元件起步”提升到了“从平台起步”的模式。UECU平台包涵了硬件、底层软件、标定系统和测控系统。底层硬件基于Freescale的汽车级PowerPC系列芯片,32位微控制器MPC56x,设计开发了高能点火、高速响应电磁阀高压驱动等功率驱动模块以及存储、采集、诊断和通讯等模块。基于自主研制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DuduOSEK,开发了底层基础软件BSFU(Base Software For UECU)和底层诊断软件DSFU(Diagnose Software For UECU)。分别基于CAN口和串口搭建了满足J1939、CCP(CAN Calibration Protocol)、KWP2000(Key Word Protocol 2000)、JKUCAN和JKUSCI等通讯协议的标定系统,并研制了界面软件Foreground和通讯模块CRU。此外,还在UECU硬件中装入不同的软件包,搭建了ECU测控系统MCS(Measure and Control System),用于硬件在环仿真(HILS)和上车实测。在UECU的应用中,主要在一台配有电装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ECD-U2的6106型柴油机和一台MTU公司DDC2000的8缸单体泵柴油机上进行了控制研究,探讨了经典控制模型和平均值控制模型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对共轨柴油机和单体泵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实现进行了基础标定。

赵书涛[7](2006)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直读仪表校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期校验是保证仪表完好、准确、可靠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校验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校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校验仪表的新机理,推导出视点固定算法,优化了直读仪表指针和分度线定位的算法,提出了表盘元素符号的识别法,并分析了各项误差的来源,展望了在电力系统拓展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从计算机视觉能替代人的工作出发,提出了指示仪表全自动校验的新方案。方案以计算机视觉和“以源检表”为基础,由软件控制测试标准源、仪表偏转图像采集和仪表示数识别,在时间上相互配合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集光、电、测量和计算机处理为一体,完成被校验仪表自动驱动、读数和误差分析。针对仪表读取准则要求的视点动态移动问题,分析了仪表成像的几何模型,提出了替代机械移动视点,满足读表准则的固定视点成像模型,减小了校验过程中由视角变化可能产生的读数偏差。对仪表表蒙引起光线反射的干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同态滤波消除噪声干扰的方法。总结了图像分割的方法、基于直方图的最佳门限值和最大方差比法,研究了分割表盘图像的自动最佳阈值算法。利用投影和截口技术,结合边缘检测对指针和分度线的识别区域进行了快速定位。研究了直线参数的估计方法,提出了最小二乘方法和点-弧线投影极值检测新算法。点-弧线极值投影算法可同时拟合多条直线,并能区分分度线的长短,对分度线断续、孤点噪声干扰不敏感,对标度尺均匀和非均匀分布的直读式仪表同样适用。分析了仪表表盘识别的关键元素的形状特征,提取图像中标记后的颗粒目标的长度比、紧密性和简单度三个特征不变量,应用RBFNN实现了表盘关键元素的自动分类。通过对指针式仪表校验系统性能测试,证明系统稳定性好,对噪声不敏感,整体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工仪表识别技术,不仅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仪表的校验,而且将在变电站的电力参数动态获取和状态监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赵射[8](2004)在《带指针指示的数字式显示记录仪》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显示记录仪表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近年来,数字式的无纸记录仪似有代替模拟记录仪的趋势。但是,无纸记录仪的数字显示不能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和过渡过程,不利于重要操作的把握和决策;传统的指针指示和数字式存贮记录相结合才最合理。本文介绍一种集模拟显示仪表和数字显示记录仪表优点于一体的新型带指针指示的数字式显示记录仪。它既能够精确测量、显示、记录多种形式被测量的大小,又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被测量的变化趋势。该显示记录仪的主体为一个由数字控制器与交流伺服电机构成的数字闭环系统。从闭环仪表的一般特性出发,分析了闭环仪表各组成部分对其静、动态特性的影响;讨论了闭环仪表动态研究方法、闭环仪表的建模方式、传递函数建立和求解方法以及闭环仪表中常用的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这种数字式显示记录仪的传递函数模型,并用MTALAB对其进行分析求解。仪表硬件系统的核心为AduC836与89S52构成的双单片机系统。文中详细介绍了两单片机的分工,给出并分析信号输入处理电路、电机放大器电路、光电码盘位置反馈电路、数据存储及通信电路等重要的电路模块。根据两单片机功能不同分别描述各自执行的软件。重点阐明了数字控制器使用的二分搜索逼近型的控制算法,两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存储器中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过程。实验表明,这种带指针指示的数字式显示记录仪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显示精度,很好的稳定性。它必然会在工业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

电工仪表研究所指示仪表讲座编写组[9](1971)在《磁电系仪表(一)》文中研究说明 一、概述磁电系电气测量仪表,用在直流电路中测量电流强度、电压和零值指示(检流计)。当加上变换器时,磁电系仪表也可用在高频电路进行电气测量、和非电测量,例如测量温度、压力、浓度、照度、机械量等等。磁电系仪表测量机构的特点是:由一个或几个永久磁铁和一个或几个通电流的线圈所构成的系统的磁场能量来推动可动部份偏转。可动部份可以是通电流的线圈回路,也可以是永久磁铁。可动部份的转动力矩就是由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与载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汤颖志,林炳海[10](1981)在《感应系单相电度表的调整和检验》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电度表生产的技术工作中,提高电度表产品质量乃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特组织编发了“感应系单相电度表的调整和检验”一文。本刊以前曾对电能计量,电度表设计、制造、使用、调整、检验以及电度表校验设备等有较多的报导,为了便于读者查找阅读,现对这些文章加以分类附于文后。—编者

二、现代的0.2级磁电系指示仪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的0.2级磁电系指示仪表(论文提纲范文)

(1)磁声电导率成像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组织电特性及研究意义
        1.1.1 生物组织电学特性及其生物电流
        1.1.2 生物组织电学特性及其病理关系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1.4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电导率成像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2.1 电导率测量方法发展概述
        1.2.2 电导率检测方法分类
        1.2.3 传统电阻抗成像
        1.2.4 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的电阻抗成像
        1.2.5 广义磁声成像
    1.3 磁声电导率成像优势
    1.4 磁声电导率成像方法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问题、进展及主要工作
    1.6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1.7 本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磁声电导率成像理论研究
    2.1 磁声电导率成像原理
    2.2 电场源产生机理
    2.3 声场正问题
    2.4 基于互易定理的磁声电成像理论
    2.5 基于线性调频磁声电成像研究
        2.5.1 磁声电原理及线性调频理论
        2.5.2 基于多点聚焦的磁声电成像理论
    2.6 基于短脉冲激励的磁声电成像研究
        2.6.1 一维坐标系中磁声电理论推导
        2.6.2 柱面三维坐标系中磁声电理论推导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声电导率成像检测集成平台设计及实现
    3.1.基于线性扫频CHIRP激励的磁声电成像集成检测平台设计
        3.1.1 硬件设计
        3.1.1.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3.1.1.2 激励部分设计
        3.1.1.3 三维运动平台
        3.1.1.4 触摸控制系统APP设计
        3.1.1.5 扫描激励方式设计
        3.1.1.6 静磁场装置
        3.1.1.7 Verasonics系统
        3.1.1.8 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及Chirp信号的产生
        3.1.1.9 功率放大器
        3.1.2 数据采集及后信号处理
        3.1.2.1 电磁屏蔽处理
        3.1.2.2 磁声电信号检测
        3.1.2.3 Verasonics系统数据采集过程
        3.1.2.4 数字信号处理
        3.1.3 系统软件设计
    3.2.基于短脉冲激励的磁声电集成检测平台设计
        3.2.1 硬件设计
        3.2.1.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3.2.1.2 检测电极设计
        3.2.1.3 小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2.1.4 微弱信号多级放大
        3.2.1.5 滤波器设计及噪声去除
        3.2.1.6 磁声电数据采集及存储
        3.2.1.7 电磁屏蔽处理
        3.2.1.8 探头声场仿真
        3.2.2 获得高信噪比磁声电信号的方法
        3.2.3 数据采集及后信号处理
    3.3 测试仿体制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点聚焦成像及多点聚焦成像方法研究
    4.1.线性扫频理论验证
    4.2.单点聚焦B扫描成像
        4.2.1 两层电导率变化界面均匀仿体测试实验
        4.2.2 四层电导率变化界面均匀仿体测试实验
    4.3.线性扫频时宽对电导率成像分辨率的影响
    4.4.NaCl浓度对电导率幅值影响实验
        4.4.1电导率测试实验
        4.4.2 电导率幅值与NaCl浓度关系
    4.5.不同材料均匀仿体电导率实验
    4.6.单点聚焦对成像的影响
    4.7.多点聚焦成像
        4.7.1 多点聚焦成像准确性测试
        4.7.2 多点聚焦电导率B扫描成像
    4.8.猪肉离体组织成像实验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短脉冲激励磁声电导率成像研究
    5.1.仿真研究
        5.1.1 仿真软件介绍
        5.1.2 两层电导率变化均匀仿体一维磁声电COMSQL仿真
        5.1.3 内嵌高电导率仿体磁声电COMSOL仿真及B扫描实验
    5.2.实验研究
        5.2.1 磁声电信号的检测及验证
        5.2.2 均匀仿体实验
        5.2.3 不同探头激励实验
        5.2.4 不同Cycle数激励实验
    5.3.磁声电检测前端的改进和完善
    5.4.在深度方向磁声电幅值测试实验
    5.5.短脉冲激励电导率B扫描成像算法及其分辨率实验
    5.6.短脉冲激励个数及频率对成像分辨率的影响
    5.7.一维电导率分布重建方法研究
        5.7.1 电导率COMSOL仿真验证
        5.7.2 电导率分布重建过程
    5.8.猪肉离体组织电导率B扫描实验
    5.9.基于多阵元线阵电子聚焦探头的磁声电成像研究
    5.10.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方案
    2.1 绝缘电阻表及其检定
    2.2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2.3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2.3.1 电阻输出部分
        2.3.2 电压测量部分
        2.3.3 使用环境条件
        2.3.4 管理系统
第3章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电路设计
    3.1 系统硬件整体方案
    3.2 主控芯片选型
    3.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4 USB模块电路设计
    3.5 蓝牙模块硬件设计
    3.6 电源模块设计
    3.7 硬件抗干扰设计
第4章 绝缘电阻表检定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和设计原则
    4.2 系统主程序流程
    4.3 USB通信单元设计
    4.4 蓝牙通信单元设计
    4.5 上位机管理系统设计
        4.5.1 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4.5.2 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6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7 检定报表的自动生成
第5章 检定系统的检验与不确定度分析
    5.1 绝缘电阻表检定性能要求
        5.1.1 兆欧表性能指标与检定要求
        5.1.2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性能指标与检定要求
    5.2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的检验装置及结果处理
        5.2.1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装置的主要参数
        5.2.2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对检定结果的处理
    5.3 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3.1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装置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3.2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装置测试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B 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原理图及PCB图
附录C 绝缘电阻检定装置实物图
附录D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检定现场
附录E 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生成的报表
附录F 软件着作权

(3)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分类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分类
2 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应用
    2.1 磁电系仪表
    2.2 电磁系仪表
    2.3 电动系仪表
    2.4 感应系仪表
    2.5 万用表
3 结束语

(4)三齿轮流量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容积式流量计
        1.2.1 三齿轮流量计工作原理
        1.2.2 三齿轮流量计结构特点
        1.2.3 三齿轮流量计的优缺点
    1.3 二次仪表发展状况
    1.4 课题来源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齿轮流量计二次仪表
    2.1 流量计二次仪表实现软硬件基础
        2.1.1 流量计二次仪表的软件实现基础
        2.1.2 实现软件的介绍
        2.1.3 二次仪表部分的硬件实现基础
    2.2 数据采集理论基础
        2.2.1 数据采集基础
        2.2.2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2.2.3 谐波分析的介绍
    2.3 流量计二次仪表方案选定和编程方法
        2.3.1 声卡实现可行性分析
        2.3.2 流量计二次仪表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2.3.3 二次仪表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
    2.4 流量信号采集程序的设计
        2.4.1 二次仪表前面板的设计
        2.4.2 二次仪表主程序的设计
        2.4.3 二次仪表程序的各个模块设计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流量计用转速传感器的基础实验
    3.1 转速传感器的简介
        3.1.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1.2 可用于测量齿轮转速的传感器介绍
        3.1.3 接近开关的介绍
        3.1.4 转速传感器的感应距离
    3.2 传感器的选择与实验方案的设计
        3.2.1 传感器的选择原则
        3.2.2 磁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3 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4 流量计用传感器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3.3 流量计用传感器性能实验
        3.3.1 流量计用传感器性能试验台的设计
        3.3.2 流量计用传感器性能实验台的简介
        3.3.3 流量计用传感器的性能实验内容
        3.3.4 流量计用传感器性能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三齿轮流量计的结构优化设计
    4.1 三型齿轮流量计的结构
    4.2 最优化问题的研究背景
        4.2.1 古老方法的实现
        4.2.2 计算机实现
        4.2.3 数学软件实现
    4.3 最优化设计问题的基本模型
    4.4 三齿轮流量计优化的目标函数
    4.5 三齿轮流量计的设计变量的确定
    4.6 三齿轮流量计优化的约束条件
        4.6.1 三齿轮流量计的边界约束条件
        4.6.2 同心条件
        4.6.3 性能约束条件
    4.7 优化工具箱及多目标优化函数
        4.7.1 优化工具箱的介绍
        4.7.2 优化工具箱中实现函数的介绍
        4.7.3 优化程序的编制和优化结果
    4.8 本章小结
5 三齿轮流量计实验
    5.1 流量计校准方法简介
        5.1.1 标准容积校准法及流量计的计量误差
        5.1.2 称重校准法
        5.1.3 标准表校准法
        5.1.4 流量系数k的计算和误差
    5.2 三齿轮流量计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一种用于EPS的转矩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介
    1.3 转矩传感器的发展
    1.4 课题研究来源及意义
    1.5 本文主要工作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转矩测量方式
    2.1 电阻应变片式转矩传感器
    2.2 电位计式转矩传感器
    2.3 光电式转矩传感器
    2.4 磁电式转矩传感器
    2.5 逆磁致伸缩式转矩传感器
    2.6 电感式转矩传感器
    2.7 霍尔式转矩传感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路转矩传感器的设计
    3.1 转矩传感器设计参数
        3.1.1 精度
        3.1.2 线性度
        3.1.3 迟滞
        3.1.4 重复性
        3.1.5 灵敏度
        3.1.6 分辨率
    3.2 国外专利
        3.2.1 MMT torque sensor
        3.2.2 US20060123903
    3.3 本文设计专利
        3.3.1 设计结构
        3.3.2 工作原理
        3.3.3 设计结构优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磁场仿真
    4.1 磁场仿真环境
    4.2 磁场仿真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硬件设计
    5.1 单片机 STM8S103F3P6
    5.2 霍尔传感器 TLE4998P4
    5.3 直流有刷电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6.1 IAR 集成开发环境
    6.2 程序模块
        6.2.1 主程序流程
        6.2.2 霍尔传感器参数读写
        6.2.3 PWM 波的占空比计算
    6.3 PID 控制算法
        6.3.1 控制系统概述
        6.3.2 PID 算法原理
        6.3.3 PID 算法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初调结果
    7.1 系统调试
    7.2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关于EMS开发系统的研究与多功能发动机电控单元快速原型开发平台—UECU的自主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EMS现状与趋势
        1.1.1 EMS概述
        1.1.2 EMS市场现状
        1.1.3 EMS产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1.2 EMS的国外研究情况
    1.3 EMS的国内研究情况
    1.4 本文主要工作
2 UECU总体设计
    2.1 UECU的设计思想
    2.2 UECU的硬件设计
        2.2.1 电源模块
        2.2.2 微控制器模块
        2.2.3 输入模块
        2.2.4 输出模块
    2.3 UECU的软件设计
        2.3.1 汽车电控软件的新问题
        2.3.2 UECU的底层软件包
        2.3.3 UECU的应用软件
        2.3.4 UECU的标定软件
    2.4 UECU的创新性
3 UECU底层软件研究与开发
    3.1 嵌入式底层软件开发原理
        3.1.1 嵌入式软件的RTOS开发原理
        3.1.2 OSEK标准和OSEKOS
    3.2 DuduOSEK软件设计研究
        3.2.1 任务管理
        3.2.2 策略调度
        3.2.3 中断处理
        3.2.4 事件机制
        3.2.5 资源管理
        3.2.6 警报器
        3.2.7 消息
        3.2.8 错误处理
    3.3 使用DuduOSEK的软件与前后台式的软件比较
    3.4 底层基础软件BSFU
    3.5 底层诊断软件DSFU
        3.5.1 诊断策略分类
        3.5.2 故障数组赋值策略
        3.5.3 故障指示灯点亮策略(屏蔽功能)
        3.5.4 诊断子模块使能策略
        3.5.5 持续故障和间歇故障的判定策略
4 UECU标定系统设计
    4.1 标定系统研究
    4.2 汽车电子通讯技术研究
        4.2.1 CAN通讯技术背景
        4.2.2 CAN 2.0B的报文/帧格式
        4.2.3 J1939
        4.2.4 CCP
        4.2.5 CANopen
        4.2.6 JKUCAN通讯协议
        4.2.7 KWP2000通讯协议
    4.3 CRU通讯模块设计
        4.3.1 CRU的硬件设计
        4.3.2 CRU的软件设计
        4.3.3 CRU系统测试
    4.4 Foreground2.1标定软件
        4.4.1 Foreground2.1设计
        4.4.2 功能实现
        4.4.3 软件加密
        4.4.4 帮助文档制作
        4.4.5 安装文件制作
        4.4.6 附加工具
    4.5 Foreground On Kline1.0标定软件
5 UECU测控系统设计
    5.1 测控系统原理
        5.1.1 测控系统研究
        5.1.2 测控系统基本特性概述
        5.1.3 测控系统静态特性
        5.1.4 测控系统动态特性
        5.1.5 测控系统原理在EMS领域的应用
    5.2 MCS系统设计
        5.2.1 MCS用于HIL仿真设计
        5.2.2 MCS用于上车实测设计
        5.2.3 MCS系统软件设计
    5.3 QQ0.8L汽油机实测情况
        5.3.1 MCS用于HIL仿真结果
        5.3.2 MCS用于上车实测结果
    5.4 共轨柴油机HIL仿真
        5.4.1 ECD-U2系统介绍
        5.4.2 共轨柴油机HIL实现方法
        5.4.3 仿真系统的动力模型
        5.4.4 仿真结果
    5.5 MCS系统的创新性
6 基于UECU的单体泵柴油机研究
    6.1 单体泵柴油机控制策略
        6.1.1 总体构架
        6.1.2 EMS的脉谱
        6.1.3 EMS系统柴油机工况策略
        6.1.4 其他系统的脉谱
        6.1.5 其他系统策略
    6.2 平均值模型
        6.2.1 单体泵模型
        6.2.2 压气机模型
        6.2.3 中冷器模型
        6.2.4 发动机模型
        6.2.5 排气管模型
        6.2.6 涡轮模型
        6.2.7 发动机及涡轮增压器动力学模型
    6.2 模型的MATLAB实现
    6.3 实验验证
    6.4 小结
7 基于UECU的共轨柴油机研究
    7.1 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
    7.2 经典控制模型
    7.2 台架试验标定起动工况
        7.2.1 共轨压力影响
        7.2.2 起动工况结束的转速参数的影响
        7.2.3 失火分析
        7.2.4 标定结果
    7.3 台架匹配试验恢复原机动力性能
        7.3.1 功率点的匹配
        7.3.2 扭矩点的匹配
        7.3.3 外特性线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创新点摘要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直读仪表校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概况
        1.2.1 仪表校验方法的分类
        1.2.2 标准表法
        1.2.3 标准源法
        1.2.4 基于图像分析的校验方法
        1.2.5 仪表校验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仪表校验方法
    2.1 仪表的校验过程计算机视觉技术
        2.1.1 指示仪表的校验过程
        2.1.2 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应用
        2.1.3 计算机视觉识别和人工读表的对比
    2.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仪表校验新方法
        2.2.1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仪表校验方案
        2.2.2 程控标准源
        2.2.3 成像传感单元
    2.3 仪表的自动认知机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仪表成像模型及视点固定读取算法
    3.1 读表准则
    3.2 仪表的视觉成像模型及标定
        3.2.1 摄像机标定方法的分类
        3.2.2 仪表的视觉成像模型
        3.2.3 视觉成像模型的标定
        3.2.4 利用径向平衡条件的标定算法
    3.3 固定视点的成像模型和修正算法
    3.4 小结
第四章 仪表图像的滤波和分割方法
    4.1 仪表图像的滤波
        4.1.1 仪表图像的采集
        4.1.2 同态滤波
        4.1.3 图像的畸变校正
    4.2 仪表图像的分割
        4.2.1 图像分割概述
        4.2.2 基于直方图的图像分割
        4.2.3 基于直方图的最佳阈值
        4.2.4 最大方差比的阈值确定方法
    4.3 小结
第五章 直读式仪表识别的快速算法
    5.1 仪表识别过程涉及的知识
        5.1.1 边缘检测方法
        5.1.2 算子的含义
        5.1.3 图像的投影和截口
        5.1.4 图像的代数运算
    5.2 识别区域的快速定位
        5.2.1 仪表盘区域的定位
        5.2.2 指针和分度线区域定位
    5.3 指针和分段线参数的获得
        5.3.1 Hough 变换检测法
        5.3.2 最大似然估计的最小二乘方法
        5.3.3 点-弧线投影极值检测法
    5.4 小结
第六章 仪表表盘元素识别方法
    6.1 仪表表盘元素识别
        6.1.1 各种仪表盘及表盘元素
        6.1.2 仪表表盘元素识别中的问题
        6.1.3 模板匹配及其改进
    6.2 图像特征的提取
        6.2.1 图像颗粒及其标记方法
        6.2.2 颗粒的特征
    6.3 人工神经网络识别
        6.3.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6.3.2 基于神经网络的识别过程
        6.3.3 RBF 网络识别方法
        6.3.4 识别实验及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7.1 性能测试和实验结果分析
        7.1.1 系统的性能测试实验
        7.1.2 仪表校验实验
    7.2 视觉成像带来的误差分析
        7.2.1 仪表成象设备带来的误差
        7.2.2 图像处理带来的误差
        7.2.3 模拟输入信号的误差
    7.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计算机识别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8.1 电力系统的图像监测
    8.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变电站远程状态监测系统
        8.2.1 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
        8.2.2 三层结构及其功能
    8.3 远程图像监测与诊断过程
        8.3.1 图像检测的过程
        8.3.2 电力仪表图像分析与状态诊断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与仪表校验的相关标准及术语
附录 2:校验系统部分人机界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带指针指示的数字式显示记录仪(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 论
    1.1 显示记录仪表概述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3 技术方案概述
2 闭环仪表
    2.1 闭环仪表的特性
    2.2 闭环仪表的建模与分析
    2.3 闭环仪表的控制算法
3 系统建模与仿真
    3.1 系统结构分析
    3.2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系统仿真
    3.4 结果分析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微处理器选择
    4.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4.4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4.5 位置反馈电路设计
    4.6 数据存储及通信电路设计
    4.7 硬件抗干扰设计
5 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整体软件构成
    5.2 单片机AduC836软件
    5.3 双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5.4 单片机89S52软件
    5.5 软件抗干扰措施
6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6.1 仪表精度实验
    6.2 仪表稳定度实验
    6.3 仪表动态性能实验
7 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现代的0.2级磁电系指示仪表(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声电导率成像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D]. 戴明. 深圳大学, 2019(09)
  • [2]绝缘电阻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D]. 唐绪伟. 湖南大学, 2015(03)
  • [3]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分类及应用[J]. 邢文. 炼油与化工, 2014(06)
  • [4]三齿轮流量计的研究[D]. 张腾.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6)
  • [5]一种用于EPS的转矩传感器设计[D]. 尤炜. 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6]关于EMS开发系统的研究与多功能发动机电控单元快速原型开发平台—UECU的自主开发[D]. 孔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直读仪表校验方法研究[D]. 赵书涛.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05)
  • [8]带指针指示的数字式显示记录仪[D]. 赵射.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9]磁电系仪表(一)[J]. 电工仪表研究所指示仪表讲座编写组. 电测与仪表, 1971(08)
  • [10]感应系单相电度表的调整和检验[J]. 汤颖志,林炳海. 电测与仪表, 1981(05)

标签:;  ;  ;  ;  ;  

现代0.2级磁电系统指示仪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