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二甲苯氧化、脱羧、转位合成间甲酚(论文文献综述)
亢玉红[1](2021)在《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陕北禾草沟次烟煤的催化加氢转化》文中研究表明在受能源消费与资源环境容量双重约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探索资源高效高值化利用的技术路径变得极为紧迫。陕北次烟煤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围绕其富含芳环并与特定杂原子桥连的特性,在温和条件下,解离次烟煤有机质为可溶组分,分析可溶组分有机质结构特点并进行定向转化,开发相适应的高值化利用新技术路径,助力陕北能源革命示范区的建设转型,对陕北次烟煤高值高效利用与定向转化意义重大。在本论文中,鉴于次烟煤梯级衍生液有机质组分的复杂组成,共制备了Ni/HZ-5(n)、Ni/CZ、Ni/MPYZ和Ni-Co/HPZY四种不同的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双功能催化剂的理化性能,研究其金属负载方式、金属负载量、不同金属负载和载体酸强度、酸性、大分子可接近性对模型化合物的CHC反应性能,以此为基础设计筛选催化剂。以禾草沟次烟煤(HSBC)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策略获取梯级衍生液,即HSBC的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IMCDSAMS)萃取可溶组分、不可萃取部分(IEP)的乙醇解可溶组分和HSBC的乙醇解可溶组分,选择不同的双功能催化剂对梯级衍生液进行催化加氢转化(CHC),获取不同等级的清洁液体燃料。并对梯级衍生液、清洁液体燃料和残渣的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借助各级组分特征、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及产物详细分布,推测可能的反应机理,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1)分别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调控固体酸孔道结构、可接近性和酸性位点分布,增强其催化裂解性能;以不同的负载方法,实现单金属Ni和双金属Ni-Co以化学键合作用的方式均匀一致的分散在固体酸载体上,强化其催化加氢活性,制备了不同的双功能催化剂。定性定量研究了Ni/HZ-5(n)系列双功能催化剂酸性位点的强度和数量间的关系;合成出由coffin状的MFI结构编织成的具有2 nm中孔孔道的大尺寸FAU酸性沸石复合物(CZ)载体,采用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具有强的L酸位点和适宜B/L值的Ni/CZ;合成了具有缺陷、中孔直径约为5.5 nm的Y沸石(MPYZ)酸性载体,采用改性沉积-沉淀法耦合氧化-还原制备了具有高负载量、小颗粒度且均匀一致分散、B酸和L酸位点显着增强的Ni/MPYZ;合成了有多级孔沸石Y(HPZY)酸性载体,改性沉积-沉淀耦合NTC原位分解制备了双金属的Ni-Co/HPZY。(2)选用含不同>Car-O-和>Cal-O-的低阶煤相关的模型化合物(LRCRMCs)作为底物分子,考察Ni13%/HZ-5(n)、Ni10%/CZ、Ni10%/MPYZ和10Ni-3Co/HPZY催化剂的CHC反应活性。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受催化剂可接近酸性位点强度和金属Ni(或Co)活性中心形态影响,通过优化固体酸载体的酸性位点的可接近性和酸强度,>C-O-桥键的加氢裂解反应活性显着增强;促进金属Ni活性中心向均一化和更小粒度分散的策略,芳环被高效氢化饱和生产环烷烃。结合中间体产物分布与过渡态理论计算,双功能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将H2活化为H???H,后在固体酸载体的诱导作用下异裂为H+和H-,活性物种(H???H、H+和H-)在CHC反应中通过协同效应可高效实现芳环的氢化饱和及O原子的脱除。基于此,重构固体酸载体酸性位点的可接近和金属活性中心二者的协同效应,是提升双功能催化剂在CHC反应中催化效能的直接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在强的酸性可接近位点和金属活性中心的协同效应下,可有效实现芳环的重排和氢化,获得多环烷烃,为环烷基液体燃料的获取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3)在超声辐射(USI)作用下,采用IMCDSAMS萃取HSBC,可溶部分EPHSBC的产率为18.4%。SEM形貌分析表明EPHSBC呈小颗粒集聚的形貌形态,热重分析仪(TGA)分析表明EPHSBC中有机质中芳环和杂原子以不同形式、不同强度的共价键作用结合。在Ni10%/CZ上经CHC反应后,EPCHC中新增加了环烷烃、链烯烃和氢化芳烃,且链烷烃的含量增加了21.7%,芳烃几乎被饱和,含氧化合物降低至1.1%,未检测到含氮化合物。Ni10%/CZ在EPHSBC的CHC反应中表现出了高的芳环氢化和>C-X桥键裂解催化效能,可将EPHSBC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4)IEP乙醇解可获得产率为14.8%的可溶组分ESPIEP,ESPIEP表观形貌呈光滑、团聚状形貌,TGA分析表明其结构中芳环与杂原子键合强度及方式不同。ESPIEP在Ni10%/CZ上经CHC反应后的组分(ESPCHC)中有机官能团变化显着,ESPCHC中有机质组分中链烷烃含量增加了23.4%,含氧化合物降低至7.1%,新增加了环烷烃和氢化芳烃组分,未检测出含N和S的杂原子化合物。经CHC反应后,ESPIEP中的O4物种向ESPCHC中的O1-O3物种移动,且O4物种降低显着,ESPIEP组分在Ni10%/CZ上经CHC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含杂原子的>C-X桥键裂解(特别是O原子)和芳环的氢化饱和,杂原子的脱除效率较高,可将ESPIEP组分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5)乙醇解HSBC获得产率为21.2%可溶组分ESPHSBC,在10Ni-3Co/HPZY上经深度加氢转化(DHC)反应后的组分(ESPDHC)中中的有机组分官能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氢化芳环含量增加,有机组分中含杂原子官能团含量明显下降。ESPDHC有机质组分中链烷烃含量增加了18.1%,含氧化合物和芳烃降为了0,新增加了环烷烃和氢化芳烃,且环烷烃主要以烷基环烷烃和多烷基多环烷烃为主,并未检测出含N的杂原子化合物组分。ESPCHC有机质组成中的H/C比值明显升高,而O/C比值显着下降。ESPHSBC组分经DHC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含杂原子的>C-X桥键裂解、芳环的氢化饱和重排,杂原子的脱除效率较高,可将ESPHSBC组分高效转化为环烷基液体基础燃料。(6)对HSBC及其逐级衍生残渣结构分析:HSBC中的脂肪碳区和芳碳区几乎相当,IEP、IEP醇解残渣(RE)和HSBC乙醇解残渣(RHSBC)中的脂肪碳区的强度明显弱于芳香碳区。HSBC及其逐级衍生残渣芳碳摩尔量(fa)按HSBC>IEP>RE>RHSBC顺序递减,脂肪碳摩尔量(faal)按HSBC>IEP>RE>RHSBC顺序递减,亚甲基平均长度(Cn)按HSBC>RHSBC>IEP>RE顺序递减。XRPES表明HSBC及其逐级衍生残渣(IEP、RE和RHSBC)的表面以C和O元素占主导,含氧官能基团包括>C-OH、>C=O、>C-O-和>COO-。FTIRS分析表明IEP、RE和RHSBC中的芳环振动吸收拟合峰均向着低波数区间迁移,且趋于归一化的特征,HSBC及其逐级衍生残渣在150-840 oC的温度区间内质量损失速率以IEP>RE>HSBC>RHSBC的顺序逐渐降低。CPP-GC/MS分析各挥发有机物种组成特点,链烷烃和链烯烃的含量在HSBC及其逐级衍生残渣中均占有主导地位,芳烃含量变化依次以呈IEP<RE<HSBC<RHSBC的规律增加。部分芳烃同样可嵌套在煤结构分子中,残渣RE可作为多级孔碳材料制备的基体。该论文有102幅图、65个表和237篇参考文献。
安杨[2](2021)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生物质热解挥发分的催化重整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热解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下将生物质转化为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的热化学过程,尤其是挥发分中包含了苯酚等众多可冷凝的精细化学品和合成气等不可冷凝的高热值气体产物。然而,由于影响热解过程的因素较多,导致生物质直接热解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低,组成复杂,且产物存在诸多不良属性,严重制约了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直接应用。热裂解法和催化重整法是两种主要用于挥发分提质改性的方法。但是,热裂解法通常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将挥发分中大分子生物油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和气体产物,而催化重整是在催化剂和较低温度的条件下可实现挥发分的高效精制,具有能耗小、挥发分转化效率高等特点。催化剂是催化重整技术的核心,与其他众多催化剂相比,活性炭等炭基催化剂因其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优异的表面特性已被证明具有很高的挥发分重整活性。加热方式也是影响催化重整过程的重要因素,具有加热均匀、加热速率快、体积加热等优势的微波辅助加热方式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重整过程中二次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重整效率的提高。本论文利用两段式的实验台架对棕榈壳热解挥发分进行系统的热裂解和活性炭催化重整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加热方式等实验工艺参数对产物分布和组成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生物油中苯酚含量和气体产物中富氢合成气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愈创木酚和紫丁香醇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下热裂解与催化重整过程对模型化合物产物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微波在热裂解与催化重整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电加热方式下热裂解与催化重整棕榈壳热解挥发分实验结果表明:热裂解和活性炭催化重整均能提高气体产物的产率。与热裂解过程相比,活性炭催化重整表现出更高的促进生物油向气体转化的特性。同时,活性炭催化重整过程促进了苯酚和富氢合成气的形成。棕榈壳热解挥发分在微波辅助加热下热裂解与催化重整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下催化重整表现出比电加热下更高的促进生物油向气体产物转化的特性,而且显着提高了生物油中苯酚和气体产物中富氢合成气的选择性。通过对比两种加热方式下催化重整后苯酚与富氢合成气的产率发现,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活性炭催化重整棕榈壳热解挥发分可实现苯酚与富氢合成气的共同制备,最佳实验条件为:棕榈壳热解温度为600℃,挥发分重整温度为700℃,此条件下苯酚和富氢合成气的产率分别为5.56 mg/g和426.67 m L/g。并且,活性炭催化剂在微波辅助加热催化重整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针对微波辅助加热下热裂解与催化重整过程对苯酚与氢气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现象,选取愈创木酚与紫丁香醇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不同加热方式下进行热裂解与催化重整实验,分析了微波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以及较高的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模型化合物的转化。由于微波对模型化合物结构中极性基团的极化作用,导致微波辅助加热下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主要围绕稳定性较差的甲氧基基团进行,生物油中酚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在活性炭催化重整模型化合物过程中,微波的照射会使活性炭表面产生瞬态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是重整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位点,能与模型化合物结构中供电子能力较强的甲氧基基团结合,随后促进脱甲氧基、甲烷重整等反应发生,从而提高了产物中苯酚和氢气的选择性。
牛雄雄[3](2020)在《溶胶-凝胶法制备Ni-Ga双金属催化剂酚类加氢脱氧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木质素基生物油中酚类化合物经加氢脱氧(HDO)可制备重要化学品芳烃,实现该过程的关键是研制高效催化剂。为克服金属Ni较高苯环加氢及C-C键氢解活性而降低芳烃收率的问题,通过形成Ni-Ga金属间化合物(IMC)由Ga调变金属Ni几何和电子性质是一种有效手段。另外,生物油中含水量高,在水相中进行HDO可减小分离的困难及操作成本,开展水相中HDO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Si O2和Ni Ga(x/y)/Si O2催化剂(x/y代表Ni/Ga原子比),利用XRD、H2-TPR、FT-IR、N2吸附-脱附、NH3-TPD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酚类化合物HDO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形成的层状硅酸镍有助于减小金属晶粒,经650 oC还原后Ni/Si O2、Ni Ga(3/1)/Si O2和Ni Ga(5/3)/Si O2中分别形成了金属Ni、Ni3Ga IMC和Ni5Ga3IMC。在苯甲醚HDO反应中,Ni Ga(3/1)/Si O2由于具有较高的金属分散度,其HDO性能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与Ni/Si O2和Ni Ga(5/3)/Si O2相比,Ni Ga(3/1)/Si O2同样具有较好的苯甲醚HDO性能,归因于Ni3Ga IMC中Ni-Ga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Ni/Si O2和Ni Ga(3/1)/Si O2上苯甲醚脱氧途径分别主要是加氢-脱氧(HYD)及直接脱氧(DDO)。在300 oC和空速2 h-1条件下,Ni Ga(3/1)/Si O2上苯甲醚转化率和苯选择性分别为95.1%和92.5%;反应24 h后,苯甲醚转化率降低到60.7%,苯的选择性维持在90%左右;反应后Ni3Ga IMC体相结构未被破坏,Ni Ga(3/1)/Si O2失活可能主要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2O会氧化Ni3Ga IMC表面有关。此外,在甲酚和愈创木酚HDO反应中,与Ni/Si O2相比,Ni Ga(3/1)/Si O2上仍表现出较好的DDO活性。然后,在高压釜反应器中研究了水相中Ni/Si O2和Ni Ga(3/1)/Si O2的苯酚HDO反应性能。水相中Ni Ga(3/1)/Si O2上苯酚HDO脱氧途径以HYD为主,主要产物为环己烷和环己烯,原因在于水热条件下Ni3Ga IMC体相结构破坏转化为金属Ni。Ni Ga(3/1)/Si O2脱氧性能优于Ni/Si O2,可能与Ga-OH促进了环己醇脱水有关。此外,提高反应温度、压力及增加反应时间利于Ni Ga(3/1)/Si O2上苯酚转化及提高脱氧产物(环己烷和环己烯)选择性。
王文博[4](2020)在《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酚类衍生物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产量丰富,同时具有大量的天然芳环类结构。通过热化学的方式,耦合热解与催化裂解路径,可以以较高的处理速率一步转化为芳烃类产物。本文针对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开展了复合孔结构分子筛的设计与合成,并考察了其在木质素催化热解、酚类生物油催化共裂解提质等路线中的催化性能。首先针对常规多级孔分子筛在制备中有所损失,造孔过程较难控制等缺点,采用重沉积和重结晶方式构建了两种新型复合孔分子筛,均具有含刻蚀孔的内核以及介孔外层。第一种方法基于多级孔分子筛的强碱刻蚀操作,在表面活性剂的引导下通过温和条件下的重沉积过程,使得溶解的硅与铝物种重新自组装为无定型的介孔壳层,包覆于多级孔表面;第二种方法基于弱碱氨水水热法进行脱步,通过调节加入的有机碱浓度控制刻蚀程度,并采用水热法进行溶解物种的重结晶,可以构成有序的介孔层,同时在微米与纳米尺寸分子筛上均实现了对应结构的复合孔构建。针对三种不同的介孔结构ZSM-5分子筛(核壳,多级孔,第一类复合孔),详尽对比了不同介孔结构的形貌和结构参数,并用于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制取芳烃产物。对介孔分布与催化效果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展示了等效介孔孔径对于催化效果的显着影响。温和条件下重沉积的复合孔具有合适的介孔分布,其内外联通的介孔结构允许大分子深入孔道并提高内部酸性位点的可接触性。而其等效孔径适中,扩散速率有限,可以维持一定的择型性效果,抑制多环芳烃生成。进一步展示出不同介孔结构适用的催化剂与原料比例(C/L)范围,其中第一类复合孔适合于高C/L,即催化热解工况,而多级孔适合于低C/L,即高酚类原料浓度的工况。针对复合孔结构分子筛,进行了多种改性与结构调变方法,并分析了对应的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性能。针对总芳烃收率以及单环芳烃选择性的平衡优化,发现0.2M NaOH刻蚀的效果最佳;内核与介孔的物理混合性能劣于复合孔结构,揭示了阶梯孔径结构中内外介孔的耦合作用;对于复合孔进行双金属负载尝试,5wt%Ni和2.5wt%Fe有最高的单环芳烃选择性以及脱氧效果。考察了多级孔与第一类复合孔分子筛在碱木素(KL)和酚类低聚物(PL)两种工业木质素残渣的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催化效果。有趣的是,多级孔样品更适合于初次热解产物浓度较高的情况,如PL的催化热解,并发现PL可以高产率的制备芳香烃。而复合孔分子筛适合于反应物浓度较低和含氧量较高的情况,如KL的催化热解,有着更高的单环芳烃产率,同时保持了优秀的多环芳烃抑制能力。此外,在实际生物质杨木屑上也对结果进行了对照,介孔样品均为高效的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的介孔形状特性同样对于生物质衍生重质组分的转化有较大影响。通过基于通用性的氨水水热法,考察了纳米尺寸的第二类复合孔分子筛的酚类生物油共裂解主要目标产物,并对相应的催化剂结构参数和酸性性质一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颗粒尺寸降至纳米级别后可以有效提高催化活性,尤其是促进了甲氧基的脱除。而向ZSM-5中引入介孔后,共裂解性能显着改变,且不再与催化剂的酸性位数量呈良好相关性。此时介孔的拓扑形状以及分布位置有更大的影响,而且拥有外表面规则介孔层以及内核上大开口刻蚀孔的孔道组合要优于仅具有狭窄开口的中空介孔。这一针对介孔形貌的倾向性可以由特定的结构参数加入量化。在三种不同介孔结构分子筛中,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孔样品展现了最优的催化性能,具有最高的苯系物BTEX产率和脱氧效率,这主要归功于其多层次的分级孔道结构有更好的扩散与协同反应效果。最后,为后续的催化热解与生物油裂解路线耦合做准备,设计并搭建了连续给料的在线提质路线反应器,用于后续复合孔催化剂等催化体系的性能探索。
万鹏伟[5](2020)在《甲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频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环境的污染愈发严重。作为制药工业中常见的VOCs之一,甲苯因其特殊的物化性质和“三致作用”,严重威胁动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在众多VOCs处理手段中,生物降解法因其低能耗、高效、绿色环保的特性,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功能微生物是污染物的直接降解者。因此,筛选高效降解菌是生物降解的核心。本研究以甲苯为唯一碳源对活性污泥进行菌株筛选、鉴定,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以甲苯(501000 mg/L)为唯一碳源对南京某化工公司水厂的活性污泥进行四个周期的梯度驯化,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划线分离法”对驯化培养液进行初筛、复筛,得到9株降解甲苯的功能微生物。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和16S r DNA分子鉴定,分别确定菌株125W为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菌株134W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菌株214W为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菌株224R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316Y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菌株326Y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菌株424W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菌株524W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菌株536W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2.在30℃,150 rpm,10%的接菌量,甲苯浓度为236.18 mg/L的条件下,进行菌株降解性能评价实验,评估功能微生物对甲苯的生物降解能力。与其他菌株相比,菌株125W(Ensifer adhaerens MT431909)和536W(Pseudomonas putida MT431910)降解能力更强(p<0.001),24 h去除率分别为99.85%和99.90%。其他7株细菌对甲苯的24 h去除率均在20%左右。采用菌株125W和536W作为本研究的实验菌株。通过查阅文献,尚未发现有关粘着剑菌降解甲苯的研究应用。3.研究发现菌株降解甲苯能力受温度、p H、接菌量、甲苯初始浓度的影响,菌株125W和536W最适降解温度分别为30℃和35℃,最适降解p H范围均为7.08.0,最适降解接菌量均为5%,对初始浓度小于577.3 mg/L的甲苯24 h去除率均大于99%。4.菌株125W和536W在终浓度为100 mg/L的10种挥发性有机物选择性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10种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乙醇、苯乙醇、甲苯、甲醇、苯、二甲苯、吐温80、苯酚、二甲基亚砜、2-巯基乙醇。表明两菌株均有良好的挥发性有机物利用广谱性。5.通过超声破碎菌株536W提取菌株粗酶液,并测定粗酶液中的甲苯降解关键酶。分别检测到了甲苯双加氧酶(TDO)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的酶活。初步推断菌株536W的降解途径是甲苯双加氧酶将甲苯氧化为3-甲基邻苯二酚,然后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将其间位氧化开环,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6.通过“琼脂糖塞实验”研究菌株125W和536W的趋化性。发现两株单菌能够感知生长环境中甲苯和邻苯二酚浓度的变化,并对其产生正趋化性运动,根据底物分布的浓度梯度进行选择性运动。综上,粘着剑菌(E.adhaerens strain 125W)和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 strain536W)对甲苯均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能力,并对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广谱利用性。两菌株均能感知生长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趋利避害,有利于目标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和生物降解,是较为理想的甲苯降解菌。
王汉利[6](2019)在《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合成及其气体分离膜》文中提出气体分离膜基于气体渗透速率差异进行高效分离,膜材料是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其性能是影响分离效果的关键。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在众多气体分离膜材料中倍受关注,但对含氟体系的膜分离进行研究较少。本文首先采用商业化聚酰亚胺研究膜分离含氟气体的可行性,再针对该材料低渗透性和易塑化等瓶颈问题,设计合成系列均聚、共聚及交联型含氟大苯侧基结构的高自由体积聚酰亚胺膜材料,并对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制备了商业化Matrimid 5218聚酰亚胺材料的阻力复合膜,针对目前四氟乙烯(TFE)聚合尾气回收率低的现状,设计了渗透气循环拟稳态膜分离工艺,并首次实现了 H2/TFE高效分离,与传统膜分离工艺相比TFE回收率由48.8%提高至90%。对于5.0 kt/a TFE聚合装置,回收系统可实现毛利润2136.8万元,毛利润增长比例346.5%。但由于Matrimid 5218聚酰亚胺膜含氟气体渗透速率低,且被国外禁售,因此需要自主研发大通量聚酰亚胺膜材料。进而,本文从分子结构角度设计了含有大苯侧基和含氟基团的二胺单体α,α-双(4-氨基-3,5-二甲基苯基)-1-(4’-三氟甲基苯基)甲烷(BATFMM)和α,α-双(4-氨基-3,5-二甲基苯基)-1-(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烷(BABTFMM),利用分子模拟软件建立聚酰亚胺结构性质参数、吸附和扩散模拟流程,计算了两种4,4’-(六氟亚异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6FDA)型聚酰亚胺(6FDA-BATFMM和6FDA-BABTFMM)的密度、链间距和自由体积,预测了其气体分离性能。二胺结构中-CF3基团通过强的吸电子效应提高链段刚性,大体积苯侧基通过增大空间位阻降低了堆积密度,因而增加了自由体积,提高了膜的气体渗透性能。与Matrimid 5218相比,6FDA-BATFMM、6FDA-BABTFMM聚酰亚胺膜的CO2渗透系数分别提升18.4和20.4倍。同时通过模拟溶解度参数值,预测了聚酰亚胺在有机溶剂NMP、DMAc、DMF和THF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采用溶液浇铸和相转化法制膜。基于上述分子模拟预测结果,制备出大苯侧基二胺单体α,α-双(4-氨基-3,5-二甲基苯基)-1-苯基甲烷(BAPM)、BATFMM、BABTFMM。基于产业化思路,建立了从2,6-二甲基苯胺到大侧基苯二胺,从六氟环氧丙烷(HFPO)到6FDA的合成工艺及提纯、表征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反应最优条件,提高了反应收率;通过结晶条件优化,得到高纯度单体。含氟二胺单体BATFMM和BABTFMM为新结构,纯度分别达到99.9%和99.6%,6FDA单体纯度大于99.5%,所得产物纯度均满足大分子量聚酰亚胺膜材料制备的需要。利用设计合成的单体,制备了系列新结构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失重5%的分解温度高于491llC,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330℃。通过大体积侧基和含氟基团的引入,提高了自由体积,增大了气体透过性,解决了聚酰亚胺材料气体渗透性低的问题。同时,6FDA-BABTFMM聚酰亚胺中含氟气体和常规气体的渗透系数最大,与Matrimid 5218相比,TFE、三氟氯乙烯(CTFE)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渗透系数分别提升182.7、177.9和96.5倍。但是在测试压力0.6 MPa以下,二氟甲烷(R32)和1,1-二氟乙烷(R152a)对上述材料有明显的塑化作用。针对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塑化问题,通过引入含有羧基的3,5-二氨基苯甲酸(DABA)单体制备了共聚和交联型聚酰亚胺,提高其抗塑化能力。其中,交联型聚酰亚胺抗塑化能力提升显着,在测试压力0.6 MPa以下,交联型6FDA-BATFMM/DABA(90:10)和 6FDA-BABTFMM/DABA(90:10)均抑制了 R152a 的塑化作用,交联型 6FDA-BATFMM/DABA(75:25)抑制了 R32 的塑化作用。此外,共聚型 6FDA-BAPM/DABA(75:25)中 CO2的渗透系数为73.78 Barrer,CO2/CH4的分离系数为47.91;6FDA-BAPM/DABA(90:10)中 CO2 的渗透系数为 111.02 Barrer,CO2/CH4 的分离系数可达 39.94,6FDA-BATFMM/DABA(90:10)中 CO2 的渗透系数为 227.79 Barrer,CO2/CH4的分离系数可达29.89。
李新福[7](2019)在《培根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腐败菌变化、鉴定及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肉制品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加热温度较低(一般6872°C)而得名,和高温肉制品相比较具有较多优势,营养成分较高的被保留,具有肉品特有的香味和口感,保持了肉制品固有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咀嚼感和口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低温肉制品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但由于生产加工过程中温度低,一部分耐热芽孢菌仍能存活下来,贮藏过程中这部分细菌易生长和繁殖,导致产品出现涨袋、褪色、发粘、出水、出油等腐败变质现象,产品的运输和贮藏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着产品货架期及产品销售,是困扰低温肉制品生产企业的一大难题。因此亟需研究产品贮藏期内菌相变化及找出优势腐败菌(SSOs),并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引起肉类及肉制品腐败的细菌种类繁多,首先需要对贮藏阶段的菌相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出优势腐败菌(SSOs),随后对关键腐败微生物加工阶段来源进行追溯,并分析SSOs的腐败特性,以期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本文首先研究了真空包装培根在04°C下45天贮藏期间内的感官、理化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品贮藏初期微生物数量较少,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微生物数量迅速增加。冷藏贮藏期间菌落总数(PCA 30°C)、嗜冷菌(PCA 4°C)和乳酸菌(LAB)上升较多,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菌(pseudomonads)、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及霉菌和酵母菌(moulds and yeasts)上升相对较少。感官评价、pH值、红度值a*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挥发性盐基氮(TVB-N)、L*、b*、腐胺(PUT)、尸胺(CAD)和酪胺(TYR)均呈现上升趋势;Aw值、盐分、亚硝酸盐、TBARS变化不明显。挥发性物质成分中的醛类呈下降趋势,酸类、醇类和酚类上升较多,相关系数较高的物质分别为乙醇(ethanol)、2-糖醇(2-furanmethanol)、正己醇(1-hexanol)、1-丙醇(1-propanol)、苯酚(phenol)、乙酸(acetic acid)等。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和现代分子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高通量测序技术(HT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真空包装培根在04°C冷藏期间微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变化,并分离鉴定主要腐败菌。结果表明,传统培养、分离和16S rDNA方法鉴定出26种腐败微生物,其中乳酸菌属占比相对较多;使用PCR-DGGE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13种细菌,大部分也为乳酸菌属。贮藏初期各种腐败菌均较少,贮藏末期明串珠菌属的肠膜明串珠菌占统治地位;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了更为丰富和精确的菌群变化信息,336个不同属的细菌被检测到,贮藏初期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贮藏末期优势腐败菌为两种乳酸菌属的细菌,三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确定产品的主要特定腐败菌SSOs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和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arnosum)两株乳酸菌,此外肠杆菌(Serratia和Rahnella)、梭菌(Fusobacterium)和乳球菌(Lactococcus)等也具有较大的腐败潜能。对培根加工过程中生产环节的6个点(原料肉、腌制后、蒸煮后、烟熏后、切片后和包装后)进行取样,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高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生物动态变化,进而揭示SSOs的主要来源并最终找出来源,为产品工艺流程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传统培养、分离和16S rDNA方法鉴定出加工过程中的33种腐败微生物,其中原料肉和滚揉腌制后具有较多数量和种类的微生物,蒸煮后绝大部分被杀死;HTS结果表明,总计有428种不同属的细菌被检测到,不同的加工阶段具有不同的优势菌群且差异明显,贮藏阶段SSOs及潜在腐败菌明串珠菌(Leuconostoc)、弧菌(Vibrio)、假单胞菌(Pseudomonad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等均主要来源于滚揉腌制工艺阶段,推测是由于此阶段加入的水、香辛料和辅料带入,并与加工机械接触带来污染,因此此阶段的工艺环节为优势腐败菌的主要来源点。选取在贮藏阶段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到的5种主要优势腐败菌葡萄球菌P2(Staphylococcus xylosus)、乳酸菌P6(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肉食杆菌P9(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嗜冷菌P16(Leuconostoc gelidum)、肠杆菌P20(Serratia liquefaciens)等,随后反向接种到经过辐照处理的真空包装培根中,通过监测接种后培根贮藏期间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并结合高通量测序研究其菌相变化,判断各种菌致腐能力强弱。结果显示,沙雷氏菌P20、肉食杆菌P9和明串珠菌P6这三种菌具有较强的生长和腐败潜能。选取39种天然防腐保鲜剂对其中4种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抑菌圈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9种保鲜剂:聚赖氨酸(ε-PL)、肉桂醛、芥末、肉桂醛、牛至、百里香、草果、桂皮和丁香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进一步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然后把9种保鲜剂分三种组合进行配方优化,第一组为聚赖氨酸(ε-PL)、肉桂醛、芥末和Nisin的单因素组;第二组为肉桂醛、牛至、百里香精油组;第三组为草果、桂皮和丁香提取物组。采用正交法优化发现精油组M3(牛至+百里香)和提取物组的m1(丁香+草果)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随后把单因素组和优化的配方分别添加到培根中进行应用试验。通过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及TVB-N及pH值的变化进行抑菌效果的判断,发现聚赖氨酸、肉桂醛和芥末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0.125 g/kg复配精油(牛至+百里香)和0.25g/kg复配香辛料提取物(丁香+草果)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均可延缓产品的腐败,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以期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货架期长的低温肉制品。
朱丽娟[8](2019)在《生物质基对二甲苯与苯酚催化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世界上唯一可转化为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可再生碳资源,它是生产多种芳烃和酚类等高值芳香化学品的潜在原料。本论文以探索木质素基高值化学品-对二甲苯与苯酚的定向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为目标。研究内容包括:(1)呋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裂解制备对二甲苯的催化剂与调控研究;(2)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的催化剂与调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呋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裂解制备对二甲苯的催化剂与调控研究(1)呋喃类化合物催化裂解催化剂的设计与优选研究。利用催化剂中Bronsted/Lewis酸性位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等调制手法,研制了具有呋喃类化合物催化裂解与二甲苯定向异构化的功能化催化剂(15%La/10%Ce/HZ)。通过金属氧化物表面改性调制分子筛表面酸性位和孔道尺寸,增强了对二甲苯选择性。结合催化剂表征,揭示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2)呋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裂解制备对二甲苯调控研究。深入研究了在催化剂和不同热化学环境(温度、空速、添加剂等)作用下呋喃类化合物催化裂解行为;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改性对邻/间二甲苯定向异构化为对二甲苯的促进作用;探究了呋喃类化合物制备对二甲苯的关键控制要素。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对二甲苯在二甲苯中的选择性达到94.5 C-mol%。(3)呋喃类化合物催化裂解制对二甲苯机理研究。结合产物分析、中间物分析与催化剂表征,研究了呋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裂解过程中裂解、脱氧、烯烃芳构化、芳烃烷基化和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初步揭示了呋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裂解制备对二甲苯的反应通道和机理。二、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的催化剂与调控研究为了实现生物油定向合成苯酚的目标,提出了“生物油催化裂解制备C6-C8混合芳烃、高碳芳烃脱烷基制备苯、苯选择性催化氧化合成苯酚”的技术路线。(1)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的催化剂研究。利用催化剂酸性位与金属氧化物等调制手法,研制与优选了具有生物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制备C6-C8混合芳烃催化剂(Zn/HZSM-5)以及苯选择性氧化合成苯酚催化剂(Cu/MCM-41)。结合催化剂表征,揭示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2)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调控研究。深入研究了在催化剂和不同反应环境(温度、空速、添加剂等)作用下生物油催化转化为苯酚的行为;探究了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的关键控制要素。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生物油合成苯酚的选择性达到90.5 C-mol%。(3)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机理研究。结合产物分析、中间物分析与催化剂表征,研究了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过程中裂解、脱氧、芳构化、高碳芳烃脱烷基和苯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初步揭示了生物油选择性合成苯酚的反应通道和机理。
张俊杰[9](2019)在《氮杂碳-氧化铝负载的铁催化剂催化羧酸化合物加氢脱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化石燃料,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第二代生物柴油相比第一代拥有更出色的流动性能和稳定性,结构与柴油更接近,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传统的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由于使用含硫催化剂面临着产物污染和环境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活性加氢脱氧催化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建立了以铁作为活性中心催化羧酸类化合物选择性加氢脱氧(HDO)的催化体系,丰富了从生物质向生物燃料转化的途径。铁作为地球上含量最高,同时也是最廉价的过渡金属,其代替贵金属催化生物质转化的潜力是巨大的。然而,它目前的应用受到活性的限制。本文制备了改性的铁基催化剂(Fe-N-C@Al2O3)用于羧酸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脱氧。以硬脂酸为模型化合物进行反应,筛选出了最优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并对反应参数进行了调控。在最优条件下,主产物为正十八烷和正十七烷,产率分别为91.9%和6.0%。同时,文章还探索了反应过程并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分析。一些植物油也可以转化为液体烷烃,总摩尔产率大于92%。此外,铁催化剂可以在苯环及其他官能团存在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催化羧基加氢脱氧。这一选择性十分罕见,因为苯环的氢化通常发生在羧基加氢脱氧之前。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氮杂碳-氧化铝杂化体系和铁的负载对于催化剂的路易斯碱性有重要影响,使其能以化学吸附的方式结合酸性底物。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氮前驱体可以在热解时避免铁前驱体与氧化铝之间生成惰性的尖晶石相,从而形成Fe3C活性相。研究表明,Fe3C活性相是用于-COOH加氢脱氧形成-CH2OH的关键组分,而氮杂碳-氧化铝复合载体则可以进一步将-CH2OH加氢脱氧生成-CH3。
李治宇[10](2018)在《基于氢气/氢供体的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制烃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广泛分布、总量丰富和可储存等优点;可通过热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转化方法制取生物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因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原油是生物质通过热裂解制备的液体燃料,存在含水量高、含氧量高、热值低、酸性强和粘度大等不足,不能直接用作燃料,需对其进行改性提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本文以生物质连续热解-分级冷凝得到的生物油为原料,分别以氢气和氢供体为氢源,通过复合载体催化剂加氢脱氧制备烃类化合物。基于各级生物油的成分分析结果,选取愈创木酚、乙酸和羟基丙酮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对其加氢脱氧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适合单一模型化合物加氢脱氧的催化剂,并通过混合模型化合物进一步对所选催化剂加氢脱氧效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工艺参数下所选催化剂对真实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催化剂反应前后表面形貌、物化特性和稳定性等表征分析,探究了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机制。为后续分级生物油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浸渍法制备了复合载体镍基催化剂、镍铜催化剂和镍磷催化剂,并采用BET、XRD、TGA、NH3-TPD、H2-TPR、FT-IR、SEM和XP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载体有助于比表面的增加,孔道结构的改善,活性物质的分散和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提高。(2)通过生物质连续热解-分级冷凝制备了分级生物油。实现了不同沸点物质的初分离,其中分级生物油中三种最主要的含氧化合物分别为酚类、酸类和酮类。(3)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单一模拟物的加氢脱氧效果。其中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结果表明,催化剂NiCu/HZSM-5-La2O3、Ni/HZSM-5-γ-Al2O3、Ni/HBeta-La2O3和Ni/HBeta-Ga2O3对愈创木酚具有较好的加氢脱氧效果,转化率均在96%以上,烃类含量均在70%以上,提质液中主要以环烃和芳香烃为主。乙酸和羟基丙酮的加氢脱氧结果表明,催化剂Ni/HZSM-5-γ-Al2O3对两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氧效果,其中乙酸和羟基丙酮转化率均为100.00%,提质液中烃类含量分别为88.62%和80.30%,且均以长链烷烃为主。(4)研究了催化剂Ni/HZSM-5-γ-Al2O3对混合模拟物的加氢脱氧效果。结果表明,当乙酸含量高于44%时,愈创木酚和乙酸的转化率下降;当乙酸比例低于25%时,催化剂Ni/HZSM-5-γ-Al2O3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提质液中主要以环烃和芳烃为主。(5)研究了催化剂Ni/HZSM-5-γ-Al2O3对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压强、流量和空速影响规律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且各个因素对烃类化合物的选择性不一致。当反应温度为380℃、压强为2MPa、流量为380mL/min、空速为0.75h-1时,烃类含量可达85.03%。反应5h后,气体相对含量仍保持稳定,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积炭性能。提质油中烃类含量依次为:第三级(水相)>第四级>第二级>第一级>第三级(油相),其中最高和最低的烃类含量分别可达89.47%和54.48%。(6)研究了在不同氢供体条件下催化剂Ni/HZSM-5-γ-Al2O3对酚类模拟物和分级生物油的加氢脱氧影响。结果表明,当氢供体异丙醇与愈创木酚的摩尔比为30.96:1时,愈创木酚的转化率和烃类含量分别可达100%和88.15%。当异丙醇与真实生物油质量比为15:1时,提质油中烃类含量可达81.38%(第三级(水相))和82.17%(第三级(油相))。(7)通过对加氢脱氧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愈创木酚在低压低温下加氢脱氧反应过程中,存在着脱甲基、脱甲氧基、去羟基、转甲基化、饱和加氢等多条平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会在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中心发生缩合、氢化、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不断循环,生成最终产物。乙酸和羟基丙酮主要发生氢化、自缩合、羟醛缩合、饱和加氢和异构化反应,最后生成长链烷烃。
二、邻二甲苯氧化、脱羧、转位合成间甲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邻二甲苯氧化、脱羧、转位合成间甲酚(论文提纲范文)
(1)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陕北禾草沟次烟煤的催化加氢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次烟煤的结构研究及有机质的组成 |
1.3 次烟煤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4 次烟煤的定向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
1.5 双功能催化剂在加氢转化过程中结构与性能的调控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设备 |
2.3 HSBC的梯级可溶物 |
2.4 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 |
2.5 模型化合物和HSBC梯级可溶物的催化加氢转化 |
2.6 表征与分析方法 |
3 双功能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的表征及分析 |
3.1 Ni/HZ-5(n)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2 Ni/CZ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3 Ni/MPYZ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4 Ni-Co/HPZY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转化及氢转移机理 |
4.1 煤相关模型化合物键解离能与Mulliken电荷计算 |
C_(al)-O-和>C_(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4.2 Ni/HZ-5(n)催化加氢转化>C_(al)-O-和>C_(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 |
C_(al)-O-和>C_(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4.3 Ni/CZ催化加氢转化>C_(al)-O-和>C_(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 |
Cal-O-和>C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4.4 Ni/MPYZ 催化加氢转化>Cal-O-和>C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 |
C_(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4.5 Ni-Co/HPZY催化加氢转化>C_(ar)-O-桥键煤相关模型化合物 |
4.6 本章小结 |
5 HSBC可溶组分萃取及EP_(HSBC)的CHC |
5.1 EP_(HSBC)的收率及元素分析 |
5.2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5.3 TGA分析 |
5.4 FTIRS分析 |
5.5 EP_(HSBC)和EP_(CHC)的GC/MS分析 |
5.6 EP_(HSBC)和EP_(CHC)的QPEOTMS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HSBC萃取残渣乙醇解及ESPIEP的CHC |
6.1 ESP_IEP的收率及元素分析 |
6.2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6.3 TGA分析 |
6.4 FTIRS分析 |
6.5 ESP_(IEP)和ESP_(CHC)的GC/MS分析 |
6.6 ESP_(IEP)和ESP_(CHC)的QPEOTMS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HSBC的乙醇解及ESP_(HSBC)的CHC |
7.1 ESP_(HSBC)的收率及元素分析 |
7.2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7.3 TGA分析 |
7.4 FTIRS分析 |
7.5 ESP_(HSBC)和ESP_(DHC)的GC/MS分析 |
7.6 ESP_(HSBC)和ESP_(DHC)的QPEOTMS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HSBC及其非破坏逐级残渣的结构分析 |
8.1 逐级残渣的收率与分析 |
8.2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8.3 固体~(13)CNMR分析 |
8.4 XRPES分析 |
8.5 FTIRS分析 |
8.6 TGA分析 |
8.7 HSBC及其逐级残渣的闪速热解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生物质热解挥发分的催化重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当前我国以及世界能源利用现状 |
1.1.2 加强生物质能利用是趋势 |
1.2 生物质能利用的综述 |
1.2.1 生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1.2.2 生物质能的特点 |
1.2.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1.2.4 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应用与瓶颈问题 |
1.3 生物质热解挥发分的改性技术 |
1.3.1 物理法 |
1.3.2 热化学处理法 |
1.4 催化重整生物质挥发分的研究进展 |
1.4.1 催化剂类型 |
1.4.2 催化重整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 |
1.4.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
2.1.1 生物质样品的选取、制备及特性分析 |
2.1.2 微波吸收剂的选取与制备 |
2.1.3 活性炭催化剂的预处理 |
2.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生物质直接热解实验 |
2.3.2 生物质热解-挥发分热裂解/活性炭催化重整实验 |
2.3.3 模型化合物热裂解/活性炭催化重整实验 |
2.4 样品及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参考文献 |
3.电加热条件下催化重整挥发分制苯酚与富氢合成气 |
3.1 棕榈壳直接热解产物特性分析 |
3.1.1 热解产物产率 |
3.1.2 半焦特性分析 |
3.1.3 生物油组成分析 |
3.1.4 气体产物组成分析 |
3.2 热裂解温度对棕榈壳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3.2.1 热裂解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3.2.2 热裂解温度对生物油组成的影响 |
3.2.3 热裂解温度对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 |
3.3 活性炭作用下不同反应温度对催化重整挥发分的影响 |
3.3.1 活性炭催化剂的表征 |
3.3.2 产物产率分析 |
3.3.3 重整温度对生物油组成和苯酚含量的影响 |
3.3.4 气体产物组成和富氢合成气产率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催化重整挥发分制苯酚与富氢合成气 |
4.1 热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4.1.1 热裂解前后产物产率变化 |
4.1.2 生物油组成分析 |
4.1.3 热裂解温度对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 |
4.2 活性炭作用下挥发分重整后产物组成分析 |
4.2.1 重整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4.2.2 重整温度对生物油组成的影响 |
4.2.3 重整温度对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 |
4.3 电加热和微波辅助加热下催化重整制苯酚与富氢合成气的对比分析 |
4.3.1 生物油中苯酚的定量分析 |
4.3.2 气体产物中富氢合成气产率对比 |
4.4 活性炭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测试 |
4.4.1 生物油转化率分析 |
4.4.2 生物油中苯酚含量分析 |
4.4.3 富氢合成气产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微波在热裂解和催化重整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
5.1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选择 |
5.2 模型化合物的转化率分析 |
5.2.1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5.2.2 催化剂对转化率的影响 |
5.2.3 加热方式对转化率的影响 |
5.2.4 两种模型化合物转化率的对比 |
5.3 模型化合物的热裂解特性 |
5.3.1 生物油组成 |
5.3.2 气体产物组成分析 |
5.4 活性炭催化重整模型化合物的产物分布 |
5.4.1 生物油组成及反应机理分析 |
5.4.2 气体产物组成分析 |
5.5 微波在热裂解和活性炭催化重整过程中的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溶胶-凝胶法制备Ni-Ga双金属催化剂酚类加氢脱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资源与利用 |
1.2.1 生物质概述 |
1.2.2 木质纤维素 |
1.2.3 木质素解聚 |
1.3 催化加氢脱氧反应 |
1.4 加氢脱氧催化剂 |
1.4.1 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1.4.2 贵金属催化剂 |
1.4.3 非贵金属催化剂 |
1.4.4 其它催化剂 |
1.5 酚类化合物水相HDO反应性能研究 |
1.6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 |
2.2.2 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4 N_2物理吸附-脱附 |
2.3.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3.6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7 热重分析(TG) |
2.3.8 拉曼光谱(Raman)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3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负载Ni-Ga催化剂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性能 |
3.1 引言 |
3.2 焙烧后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3.2.1 X射线衍射(XRD) |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2.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3.3 还原态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3.3.1 X射线衍射(XRD) |
3.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TEM) |
3.3.3 N_2物理吸附-脱附 |
3.3.4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3.4 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与讨论 |
3.4.1 im-Ni Ga(3/1)/SiO_2与Ni Ga(3/1)/SiO_2苯甲醚HDO性能比较 |
3.4.2 Ni/SiO_2、Ni Ga(x/y)/Si O_2与Ga/SiO_2苯甲醚HDO性能 |
3.4.3 反应条件对Ni Ga(3/1)/SiO_2苯甲醚HDO性能的影响 |
3.4.4 Ni Ga(3/1)/SiO_2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3.4.5 Ni Ga(3/1)/SiO_2甲酚及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O_2负载Ni_3Ga金属间化合物水相苯酚加氢脱氧性能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性能评价 |
4.3 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与讨论 |
4.3.1 Ni/SiO_2与NiGa(3/1)/SiO_2水相苯酚HDO性能比较 |
4.3.2 正辛烷与水中NiGa(3/1)/SiO_2苯酚HDO性能比较 |
4.3.3 反应条件对Ni Ga(3/1)/SiO_2水相苯酚HDO性能的影响 |
4.4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后NiGa(3/1)/SiO_2的XRD表征 |
4.4.2 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后NiGa(3/1)/SiO_2的XRD表征 |
4.4.3 不同溶剂中反应后NiGa(3/1)/SiO_2的XRD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酚类衍生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生物质能概况 |
1.2 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途径 |
1.2.1 气化制取液体燃料 |
1.2.2 水热液化 |
1.2.3 可见光催化转化 |
1.3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生物油及其提质方法 |
1.3.1 催化加氢 |
1.3.2 生物油催化裂解 |
1.4 生物质催化热解与在线提质 |
1.4.1 催化热解 |
1.4.2 在线提质 |
1.4.3 有效氢碳比的影响 |
1.5 分子筛不同调变改性方法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
1.6 论文选题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催化热解 |
2.2.2 生物油催化裂解与共裂解 |
2.2.3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测试中使用的其他装置 |
2.3 原料与产物分析方法 |
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核壳结构与复合孔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
3.1 基于多级孔制备方法的温和条件重沉积方法制备复合孔分子筛 |
3.1.1 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3.1.2 不同结构的介孔分子筛的表征结果 |
3.2 氨水水热法制备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复合孔分子筛 |
3.2.1 纳米分子筛的制备 |
3.2.2 介孔结构分子筛的制备 |
3.2.3 核壳结构复合孔分子筛的制备 |
3.2.4 不同颗粒尺寸与介孔结构的分子筛的表征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级孔与复合结构分子筛在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内容 |
4.3 不同介孔结构的催化热解效果 |
4.4 掺混比对于催化热解效果的影响 |
4.5 催化剂的介孔结构对于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孔结构的改性与调变方法对于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内容 |
5.3 不同刻蚀程度的影响 |
5.4 多级孔与介孔分子筛的物理混合催化剂的性能 |
5.5 不同介孔层孔径的影响 |
5.6 金属负载改性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级孔与复合结构分子筛在不同种类木质素原料以及实际生物质催化热解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内容 |
6.3 不同木质素原料热解效果 |
6.4 碱木素催化热解 |
6.5 酚类低聚物催化热解 |
6.6 实际生物质在简单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下的热解效果 |
6.7 实际生物质在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下的热解效果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尺寸核壳复合结构分子筛在酚类生物油与乙醇共裂解中的应用 |
7.1 前言 |
7.2 实验内容 |
7.3 不同工况下共裂解随反应时间的失活过程 |
7.4 不同多级孔形貌的催化效果 |
7.5 介孔结构的综合构效参数与催化性能分析 |
7.6 复合孔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物质在线提质装置的设计与搭建 |
8.1 前言 |
8.2 整体装置流程 |
8.3 主要工况与设计参数 |
8.4 实际运行状态与适用体系 |
8.4.1 生物质热解验证实验 |
8.4.2 生物质在线提质验证实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教育经历 |
参与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甲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简述 |
1.1.2.制药工业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主要来源和特点 |
1.1.3.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害 |
1.2.甲苯污染物的控制标准 |
1.3.甲苯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
1.4.生物法治理甲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代谢甲苯的微生物 |
1.4.2.甲苯的代谢途径 |
1.5.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研究意义 |
1.5.2.研究内容 |
1.5.3.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甲苯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鉴定 |
2.1.引言 |
2.2.实验材料 |
2.2.1.活性污泥 |
2.2.2.实验试剂 |
2.2.3.实验仪器 |
2.2.4.培养基 |
2.3.实验方法 |
2.3.1.活性污泥的理化测定 |
2.3.2.甲苯浓度的测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菌株的驯化、分离、纯化和保存 |
2.3.4.菌株的形态学观察与鉴定 |
2.3.5.菌株降解性能评价实验 |
2.3.6.数据分析 |
2.4.结果与分析 |
2.4.1.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质 |
2.4.2.菌株的驯化、分离和纯化 |
2.4.3.菌株降解性能评价 |
2.4.4.菌株的16SrDNA鉴定 |
2.5.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甲苯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
3.1.引言 |
3.2.实验材料 |
3.2.1.菌种 |
3.2.2.实验试剂 |
3.2.3.实验仪器 |
3.2.4.培养基 |
3.3.实验方法 |
3.3.1.甲苯降解菌的生长条件优化 |
3.3.2.菌株降解甲苯特性实验 |
3.3.3.菌株对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
3.3.4.数据分析 |
3.4.结果与分析 |
3.4.1.甲苯降解菌的生长条件优化 |
3.4.2.菌株降解甲苯特性 |
3.4.3.菌株对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苯降解菌净化甲苯的作用机制 |
4.1.引言 |
4.2.实验材料 |
4.2.1.菌种 |
4.2.2.实验试剂 |
4.2.3.实验仪器 |
4.2.4.培养基 |
4.3.实验方法 |
4.3.1.甲苯降解菌关键酶的测定 |
4.3.2.细菌的趋化性实验 |
4.3.3.数据分析 |
4.4.结果与分析 |
4.4.1.甲苯降解菌关键酶 |
4.4.2.细菌的趋化性 |
4.5.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结论 |
5.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合成及其气体分离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化学名称缩写表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气体膜分离概述 |
1.1.1 分离机理 |
1.1.2 Robeson上限和塑化 |
1.2 常见气体聚合物膜分离研究进展 |
1.2.1 氢气膜分离研究进展 |
1.2.2 CO_2气体膜分离研究进展 |
1.3 含氟气体膜分离研究进展 |
1.4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概述 |
1.4.1 聚酰亚胺简介 |
1.4.2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结构优化 |
1.4.3 含氟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
1.4.4 含大侧基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聚酰亚胺本征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
1.5.1 气体膜分离领域应用的分子模拟方法 |
1.5.2 分子模拟在聚酰亚胺气体膜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思路 |
2 Matrimid 5218聚酰亚胺膜的四氟乙烯回收应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与设备 |
2.1.2 制备条件及过程 |
2.1.3 膜的测试与性能表征 |
2.2 Matrimid 5218聚酰亚胺膜材料的含氟气体分离性能 |
2.3 膜的结构与特性 |
2.3.1 聚酰亚胺复合膜微观结构 |
2.3.2 聚酰亚胺复合膜气体分离性能 |
2.4 聚酰亚胺复合膜流程设计和工艺优化 |
2.4.1 传统膜分离工艺 |
2.4.2 渗透气循环拟稳态膜分离工艺 |
2.4.3 经济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材料的设计及气体分离性能预测 |
3.1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分子模拟 |
3.1.1 结构性质参数分子模拟 |
3.1.2 气体溶解度系数和扩散系数的分子模拟 |
3.1.3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性能分子模拟计算 |
3.2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模拟流程验证及性能预测 |
3.2.1 模拟流程正确性验证 |
3.2.2 模拟流程的优化及适用性检验 |
3.2.3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性能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4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单体的合成及优化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设备 |
4.1.2 大苯侧基二胺单体的合成 |
4.1.3 6FDA的合成 |
4.1.4 测试表征方法 |
4.2 大苯侧基二胺单体合成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
4.2.1 大苯侧基二胺单体合成机理及过程优化 |
4.2.2 二胺单体的结构表征 |
4.3 二酐6FDA合成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
4.3.1 二酐6FDA合成讨论 |
4.3.2 6FDA及中间体结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与设备 |
5.1.2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 |
5.1.3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均质膜制备 |
5.1.4 测试表征方法 |
5.2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本征性能 |
5.2.1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红外表征 |
5.2.2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亚胺化程度 |
5.2.3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分子量 |
5.2.4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 |
5.2.5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5.2.6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 |
5.2.7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链间距 |
5.3 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均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
5.3.1 H_2/TFE分离性能 |
5.3.2 聚酰亚胺膜对含氟气体的渗透性能 |
5.3.3 聚酰亚胺膜的常规气体渗透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共聚及交联型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抗塑化性能 |
6.1 实验部分 |
6.1.1 原料与设备 |
6.1.2 共聚及可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 |
6.1.3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均质膜制备 |
6.1.4 测试表征方法 |
6.2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本征性能 |
6.2.1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红外表征 |
6.2.2 共聚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分子量 |
6.2.3 共聚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核磁表征 |
6.2.4 共聚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 |
6.2.5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6.2.6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膜的链间距 |
6.2.7 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膜凝胶含量 |
6.3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抗塑化性能 |
6.3.1 抗R152a塑化性能分析 |
6.3.2 抗R32塑化性能分析 |
6.3.3 抗CO_2塑化性能分析 |
6.4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 |
6.4.1 共聚及交联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 |
6.4.2 聚酰亚胺膜对CO_2和CH_4的溶解度系数和扩散系数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苯侧基二胺单体的氟谱图 |
附录B 大苯侧基二胺单体的质谱图 |
附录C 6FDA-BAPM/DABA共聚聚酰亚胺的GPC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培根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腐败菌变化、鉴定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低温肉制品及其发展现状 |
1.2 培根简介 |
1.2.1 培根的起源及现状 |
1.2.2 培根的加工工艺 |
1.3 低温肉制品中微生物腐败 |
1.3.1 优势腐败菌(SSO) |
1.3.2 优势腐败菌SSO的确定 |
1.3.3 低温肉制品中的SSO |
1.3.4 SSO与生物胺形成的关系 |
1.3.5 SSOs与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关系 |
1.3.6 微生物引起肉品腐败的检测 |
1.4 低温肉制品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 |
1.4.2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现代方法 |
1.5 低温肉制品中腐败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 |
1.5.1 生物保鲜剂种类及应用 |
1.5.2 新型杀菌技术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真空包装培根腐败菌及贮藏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真空包装培根加工处理过程 |
2.3.2 取样及处理 |
2.3.3 感官评定 |
2.3.4 pH值的测定 |
2.3.5 水分活度(Aw)的测定 |
2.3.6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2.3.7 TBARS值的测定 |
2.3.8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2.3.9 盐分含量的测定 |
2.3.10 色泽的测定 |
2.3.11 蛋白、脂肪及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12 GC-MS分析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2.3.13 HPLC测定生物胺含量的变化 |
2.3.14 质构分析 |
2.3.15 电子鼻测定风味的变化 |
2.3.16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2.3.1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感官品质变化 |
2.4.2 pH值的变化 |
2.4.3 Aw值的变化 |
2.4.4 TVB-N值的变化 |
2.4.5 L*,a*,b*值的变化 |
2.4.6 蛋白、脂肪、水分含量的变化 |
2.4.7 TBARS值的变化 |
2.4.8 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2.4.9 贮藏期间微生物的变化 |
2.4.10 电子鼻分析 |
2.4.11 GC-MS分析贮藏期气体成分变化 |
2.4.12 HPLC测定生物胺含量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真空包装培根贮藏期间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培根取样 |
3.3.2 传统微生物的培养 |
3.3.3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3.3.4 传统培养微生物的菌种鉴定 |
3.3.5 PCR-DGGE分析 |
3.3.6 高通量检测 |
3.4 结果分析 |
3.4.1 传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
3.4.2 PCR-DGGE结果鉴定 |
3.4.3 高通量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培根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真空包装培根加工处理及取样 |
4.3.2 pH值的测定 |
4.3.3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4.3.4 盐分含量的变化 |
4.3.5 TBARS值的测定 |
4.3.6 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传统分离培养和鉴定 |
4.3.6.2 单菌落的分离和纯化 |
4.3.6.3 单菌落细菌DNA的提取 |
4.3.6.416 S rDNA片段的PCR扩增 |
4.3.7 高通量检测加工过程微生物菌相变化 |
4.3.7.1 微生物菌体的收集 |
4.3.7.2 样品直接提取细菌总DNA |
4.3.7.3 16S rDNA V3-V4区的PCR扩增 |
4.3.7.4 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4.3.7.5 文库的构建 |
4.3.7.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加工点pH的变化 |
4.4.2 不同加工点TVB-N的变化 |
4.4.3 不同加工点NaCl的变化 |
4.4.4 不同加工点TBARS的变化 |
4.4.5 传统微生物培养、分离和鉴定 |
4.4.5.1 微生物计数 |
4.4.5.216 S rDNA全长鉴定结果 |
4.4.6 高通量测序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
4.4.6.1 不同加工阶段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4.4.6.2 不同加工阶段微生物的菌落组成 |
4.4.6.3 不同加工阶段微生物的菌落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势腐败菌对培根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仪器及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无菌培根的制作 |
5.3.2 细菌菌悬液的制作 |
5.3.3 接种及贮藏 |
5.3.4 pH值的测定 |
5.3.5 TVB值的测定 |
5.3.6 生物胺的测定 |
5.3.7 电子鼻测定接种不同腐败菌后风味的变化 |
5.3.8 GC-MS分析接种不同腐败菌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5.3.9 传统方法检测接种不同腐败菌后微生物的测定 |
5.3.10 高通量检测接种不同腐败菌后微生物变化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微生物的变化 |
5.4.3 电子鼻分析接种不同腐败菌对培根风味的影响 |
5.4.5 不同腐败菌对生物胺的影响 |
5.4.6 高通量检测接种不同腐败菌对贮藏末期菌相变化的影响 |
5.4.6.1 物种的丰度和均匀度 |
5.4.6.2 接种不同腐败菌贮藏45 天后培根菌落组成 |
5.4.6.3 不同加工阶段微生物的菌落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然保鲜剂的筛选及在培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6.2.1 试验材料 |
6.2.2 仪器及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天然产物的预处理 |
6.3.2 受试菌悬液的制备 |
6.3.3 天然保鲜剂抑菌活力的初筛 |
6.3.4 筛选天然保鲜剂抑菌活力的测试 |
6.3.5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6.3.6 精油组和提取物组的复配实验 |
6.3.7 天然防腐保鲜剂对真空包装培根抗菌效果研究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39种天然保鲜剂的初筛 |
6.4.2 不同浓度天然保鲜剂的抑菌效果 |
6.4.3 9种天然产物对受试菌的MIC值 |
6.4.4 复配抑菌实验结果 |
6.4.5 天然保鲜剂对真空包装培根抗菌效果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生物质基对二甲苯与苯酚催化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生物质制备芳香烃简介 |
1.1.1 芳香烃简介 |
1.1.2 生物质简介 |
1.1.3 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芳香烃简介 |
1.2 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制备对二甲苯的方法 |
1.2.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对二甲苯研究 |
1.2.2 纤维素催化转化制备对二甲苯研究 |
1.2.3 呋喃类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对二甲苯研究 |
1.3 生物油催化转化制备苯酚的研究 |
1.3.1 苯酚简介 |
1.3.2 生物油简介 |
1.3.3 生物油的改性 |
1.3.4 氧化剂的选择 |
1.3.5 苯酚工业合成方法 |
1.3.6 一步法合成苯酚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呋喃类化合物制取对二甲苯的研究 |
2.1 前言 |
2.1.1 呋喃类化合物简介 |
2.1.2 对二甲苯简介 |
2.1.3 对二甲苯制备方法简介 |
2.1.4 实验思路 |
2.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2.2.4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5 产物分析与评估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特性研究 |
2.3.2 改性HZSM-5分子筛上2-MF与甲醇共催化转化的研究 |
2.3.3 甲醇与2-甲基呋喃的摩尔比对2-甲基呋喃和甲醇共催化转化反应的影响 |
2.3.4 温度效应对2-甲基呋喃和甲醇共催化转化反应的影响 |
2.3.5 不同呋喃类化合物原料对2-甲基呋喃和甲醇共催化转化反应的影响 |
2.3.6 反应路径的研究 |
2.3.7 催化剂寿命与循环再生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油定向合成高值化学品苯酚 |
3.1 前言 |
3.1.1 研究背景简介 |
3.1.2 工业上生产苯酚的方法 |
3.1.3 苯一步法合成苯酚的研究 |
3.1.4 生物质及其衍生物制备高值化学品的研究 |
3.1.5 本文研究思路 |
3.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4 实验方法 |
3.2.5 产物分析与评估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将生物油中的含氧化合物转化为芳烃 |
3.3.2 混合芳烃重整制备富苯芳烃 |
3.3.3 富苯芳烃羟基化合成苯酚 |
3.3.4 催化剂寿命及稳定性研究 |
3.3.5 生物油催化转化制备苯酚的反应机理研究 |
3.4 文章中使用到的符号和简写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工作总结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9)氮杂碳-氧化铝负载的铁催化剂催化羧酸化合物加氢脱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
1.1.1 第一代生物柴油 |
1.1.2 第二代生物柴油 |
1.2 加氢脱氧催化剂 |
1.2.1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1.2.2 贵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贵金属催化剂 |
1.3 氮、碳元素对铁的改性作用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2.3.1 加氢脱氧实验操作流程 |
2.3.2 加氢脱氧产物的分析方法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3章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3.1 催化剂的SEM及 TEM表征 |
3.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3.3 催化剂的FTIR表征 |
3.4 催化剂的酸碱性位点探究 |
3.5 催化剂的XPS及 Raman表征 |
3.6 催化剂的铁含量、氮含量和氮气吸附、解吸结果 |
3.7 小结 |
第4章 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4.1 催化剂的筛选 |
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 反应过程探索 |
4.4 稳定性实验 |
4.5 油脂实验 |
4.6 小结 |
第5章 底物拓展实验 |
5.1 苯甲酸加氢脱氧反应时间曲线结果 |
5.2 底物拓展实验结果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氢气/氢供体的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制烃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能源概论 |
1.2.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 |
1.2.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1.3 生物质热解技术 |
1.3.1 热解概论 |
1.3.2 热解装置 |
1.3.3 热解机理 |
1.3.4 生物油 |
1.4 生物油品位提质研究进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5 加氢脱氧(HDO)研究进展 |
1.5.1 加氢脱氧研究现状 |
1.5.2 加氢脱氧常见催化剂 |
1.5.3 加氢脱氧常见装置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热分析(TG、DTG、DSC)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3 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SEM) |
2.3.4 氮气物理吸附分析 |
2.3.5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2.3.6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H_2-TPR) |
2.3.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 催化剂评价方法 |
2.4.1 液相得率 |
2.4.2 原料转化率 |
2.4.3 烃类含量 |
2.4.4 产物分布 |
2.5 连续式加氢脱氧装置 |
2.6 产物分析方法 |
2.6.1 气相产物分析 |
2.6.2 液相产物分析 |
3 生物质连续热解联合分级冷凝制备分级生物油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原料来源 |
3.2.2 连续热解装置 |
3.2.3 分级冷凝工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级温度对成分的影响 |
3.3.2 分级生物油成分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4 小结 |
4 镍基、镍铜和镍磷催化剂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2.2 氮气物理吸附 |
4.2.3 热重分析(TG、DTG、DSC) |
4.2.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脱附(NH_3-TPD) |
4.2.5 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SEM) |
4.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3 小结 |
5 生物油酚类模拟物低压加氢脱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内容 |
5.2.1 生物油酚类模拟物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5.2.2 试验方案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镍基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影响 |
5.3.2 镍铜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影响 |
5.3.3 镍磷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影响 |
5.3.4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5.3.5 生物油酚类模拟物加氢脱氧路径分析 |
5.4 小结 |
6 生物油酸类模拟物低压加氢脱氧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内容 |
6.2.1 生物油酸类模拟物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6.2.2 试验方案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得率、转化率和烃类分析 |
6.3.2 液相产物成分分布 |
6.3.3 气相产物成分分析 |
6.3.4 液相产物含水量分析 |
6.3.5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6.3.6 生物油酸类模拟物加氢脱氧路径分析 |
6.4 小结 |
7 生物油酮类模拟物低压加氢脱氧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内容 |
7.2.1 生物油酮类模拟物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7.2.2 试验方案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得率、转化率和烃类分析 |
7.3.2 液相产物成分分布 |
7.3.3 气相产物成分分析 |
7.3.4 液相产物含水量分析 |
7.3.5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7.3.6 生物油酮类模拟物加氢脱氧路径分析 |
7.4 小结 |
8 分级生物油模拟物低压加氢脱氧研究 |
8.1 引言 |
8.2 试验内容 |
8.2.1 生物油模拟物的配置 |
8.2.2 生物油模拟物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8.2.3 试验方案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得率、转化率和烃类分析 |
8.3.2 液相产物成分分布 |
8.3.3 气相产物成分分析 |
8.3.4 液相产物含水量分析 |
8.3.5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8.3.6 生物油模拟物油加氢脱氧路径分析 |
8.4 小结 |
9 真实分级生物油低压加氢脱氧研究 |
9.1 引言 |
9.2 试验内容 |
9.2.1 真实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特性研究 |
9.2.2 真实生物油因素试验方案 |
9.2.3 真实分级生物油试验方案 |
9.2.4 真实生物油寿命试验方案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温度对加氢脱氧的影响 |
9.3.2 压强对加氢脱氧的影响 |
9.3.3 流量对加氢脱氧的影响 |
9.3.4 空速对加氢脱氧的影响 |
9.3.5 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效果研究 |
9.3.6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9.3.7 加氢脱氧寿命试验 |
9.4 小结 |
10 基于氢供体的生物油低压加氢脱氧研究 |
10.1 引言 |
10.2 试验内容 |
10.2.1 原料的制备 |
10.2.2 生物油模拟物加氢脱氧性能研究 |
10.2.3 试验方案 |
10.3 结果与讨论 |
10.3.1 不同摩尔比对加氢脱氧的影响 |
10.3.2 不同供氢体对加氢脱氧的影响 |
10.3.3 氢供体对生物油的影响 |
10.3.4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10.4 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结论 |
11.2 创新点 |
11.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邻二甲苯氧化、脱羧、转位合成间甲酚(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陕北禾草沟次烟煤的催化加氢转化[D]. 亢玉红.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生物质热解挥发分的催化重整研究[D]. 安杨.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3]溶胶-凝胶法制备Ni-Ga双金属催化剂酚类加氢脱氧性能研究[D]. 牛雄雄. 天津大学, 2020
- [4]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酚类衍生物的性能研究[D]. 王文博. 浙江大学, 2020(07)
- [5]甲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万鹏伟. 南京大学, 2020(02)
- [6]含氟大苯侧基聚酰亚胺合成及其气体分离膜[D]. 王汉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培根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腐败菌变化、鉴定及控制[D]. 李新福. 江南大学, 2019(05)
- [8]生物质基对二甲苯与苯酚催化合成研究[D]. 朱丽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氮杂碳-氧化铝负载的铁催化剂催化羧酸化合物加氢脱氧研究[D]. 张俊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基于氢气/氢供体的分级生物油加氢脱氧制烃类化合物的研究[D]. 李治宇.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