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论文文献综述)
周维君[1](1983)在《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文中指出 控矿相是控制矿床形成的沉积相,控矿相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相,或者是相的组合。西成铅锌矿的控矿相就是一种相的组合。本文除概略介绍控矿相、控矿相组合的特点、分类和分布外,还模拟了一个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的综合模式,供讨论和参考。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陈绍聪,王义天,胡乔青,魏然,刘升有,袁群虎,欧阳升[2](2016)在《西秦岭西成矿集区厂坝岩体的钼矿化特征及其Re-Os年龄》文中指出甘肃西成矿集区是西秦岭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之一,以铅锌矿床为主,其次发育有金、铜、钼等矿床(点)。厂坝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位于西成矿集区中东部,岩体南缘接触带部位发育石英脉型钼矿,辉钼矿呈中粗粒半自形团块状产于粗粒石英脉内。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其模式年龄范围为207.7±3.0209.8±2.8Ma,加权平均年龄为208.9±1.1 Ma,等时线年龄为209±15 Ma,指示钼矿化发生于晚三叠世。辉钼矿的铼含量介于18.82×10-621.97×10-6之间,平均19.65×10-6,表明成矿物质主要为壳幔混合来源,可能以壳源为主。钼矿化与区域岩浆活动以及金、铅锌成矿作用时代相近,是印支期区域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钼矿化年龄的厘定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武安斌,宋春晖[3](1993)在《甘肃西成铅锌矿田中泥盆统碳酸盐沉积相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和指相矿物将西成矿田中泥盆统碳酸盐沉积划分为两个相带,7个相和11个亚相,即碳酸盐台地相带和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带;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半开阔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缘前斜坡相、生物滩层礁相和礁相。可以看出,区内铅锌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着碳酸盐沉积相带的控制。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4](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孙矿生,彭德启[5](2005)在《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概述了甘肃省铅锌矿资源及分布,根据沉积、火山、岩浆侵入3大主导成矿作用(建造)将全省铅锌矿分成3大成矿系列,进一步划分成因类型,对比各系列铅锌矿的特征。以西成盆地与碳酸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控型铅锌矿为重点,分析其成因和分布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及其标志。
毛晨[6](2019)在《南秦岭凤县地区金矿与铅锌矿成因研究》文中提出在南秦岭凤太盆地泥盆系地层中相继发现有大量大、中型铅锌矿(如八方山-二里河、银洞山、铅硐山、银母寺、银洞梁等)和大型-超大型的金矿(如双王和八卦庙等金矿)。通过前人研究表明,凤太盆地金矿与铅锌矿在赋矿层位、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方面均有一定的关联性,表现出明显的共生成矿关系,但由于缺乏细致详尽的数据支撑和系统性矿床模式的建立,导致金矿与铅锌矿成因关系的认识不足,这一研究的滞后,不但有碍于“秦岭式”矿床理论的发展与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对秦岭区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本研究以南秦岭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条件为基础,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岩相学、同位素定年、LA-ICP-MS原位同位素物源示踪、LA-ICP-MS原位微量成分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手段,探讨南秦岭凤县地区时空紧密相关的八卦庙金矿和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的成因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针对两类矿床成因建立完善统一的成矿模式。研究过程中,本文取得成果和认识如下:研究内八卦庙金矿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段第二岩性层铁白云质千枚岩(主要赋矿围岩)中沉积期草莓状黄铁矿岩相学特征以及硫同位素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非常符合SEDEX矿化第一阶段成矿模式,而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上段灰岩(主要赋矿围岩)中成岩期黄铁矿的岩相学特征以及硫同位素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非常符合SEDEX矿化第二阶段成矿模式。由于八卦庙金矿赋矿围岩形成时间明显晚于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赋矿围岩,表明这两个不同层位的沉积-成岩期黄铁矿的形成是多期次(至少两期)喷流沉积事件导致的结果,由于不同期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层位上金和铅、锌的富集差异。本文认为晚泥盆世的喷流沉积作用只是使Au、Pb、Zn元素预富集在地层中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矿体,真正意义上的矿体是在晚三叠世造山过程中形成。研究区内八卦庙金矿和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的晚三叠世成矿动力学背景是处于秦岭造山后碰撞阶段,并经历了造山过程从早期挤压变形(209220Ma)到晚期伸展(209Ma)的构造-流体成矿过程:八卦庙金矿早期I、II成矿阶段主要受NW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早期I成矿阶段主要受NWW向构造破碎带和片理化带控制;而八卦庙金矿晚期III、IV成矿阶段受NE向张裂隙和剪节理控制,二里河铅锌矿晚期II、III成矿阶段受NE向张裂隙控制。在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方面,对于早期变质增温阶段,八卦庙金矿早期成矿流体(I、II成矿阶段)为地层变质流体和深部岩浆热液的混合流体,其硫源为深部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变质作用将地层中S和Au、Cu、Pb、Zn等一系列元素重新活化富集,但不排除部分金和成矿物质来自于深部岩浆热液活动;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早期成矿流体(I成矿阶段)以地层变质流体为主,并有少量岩浆流体的加入,硫源为地层硫与岩浆硫的混合来源,银洞山矿区I成矿阶段铅的来源很可能是西坝岩体岩浆热液、古老基底与赋矿围岩三者的混合作用。对于晚期增温减压成矿阶段,八卦庙金矿III成矿阶段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古老基底变质流体和古道岭组地层,而IV成矿阶段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围岩星红铺组地层,III、IV成矿阶段硫源来自岩浆硫和下部古道岭组地层硫,III成矿阶段铅源来自西坝岩体岩浆热液、古老基底和古道岭组地层的混合作用,IV成矿阶段铅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地层(星红铺组);二里河铅锌矿晚期成矿流体(II、III成矿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而在III成矿阶段有少量地层流体的加入,II、III成矿阶段硫源以岩浆硫为主,II成矿阶段铅的来源很可能是西坝岩体岩浆热液、古老基底与赋矿围岩三者的混合作用。在金矿赋存状态和富集沉淀机制方面,八卦庙金矿II成矿阶段金主要以包裹金和裂隙金存在,少量存在于黄铁矿晶格中,而IV成矿阶段金的主要以晶格金和包裹金两种方式存在于黄铁矿内。八卦庙金矿热液期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水-岩反应,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水-岩反应和总硫活度下降,IV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温度下降和压力下降引起的沸腾作用、水-岩反应、氧逸度下降、总硫活度下降和pH值增高。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总硫活度下降,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温度下降和压力下降引起的沸腾作用、水-岩反应、总硫活度下降、pH值增高。在铅锌矿赋存状态和富集沉淀机制方面,铅锌矿体主要存在于八卦庙金矿III成矿阶段,铅锌的运移方式主要以氯化物形式迁移并以硫化物(方铅矿和闪锌矿)形式沉淀。八卦庙金矿III成矿阶段铅锌矿的主要沉淀机制为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I、II成矿阶段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流体混合,而III成矿阶段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温度下降和压力下降引起的沸腾作用、流体混合及水岩反应。在金矿与铅锌矿成因关系方面,本文认为早期晚泥盆世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导致研究区内金预富集在上层位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而铅锌矿主要产于在下层位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中,而晚三叠世的变质变形作用对研究区内金铅锌元素起着再次活化富集作用,并形成一系列容矿和导矿构造,深部岩浆热液和变质流体沿着导矿构造上涌,不仅活化萃取了原先地层的金铅锌元素,更重要的是将下部古道岭组地层中S和Au、Pb、Zn、Cu等成矿物质带到上部星红铺组相对富金地层中,不仅扩大了铅锌的成矿规模,也延缓了金的沉淀,导致金在后期流体中更加富集沉淀,从而扩大了金矿的规模。因此,晚三叠世岩浆热液的发育非常重要,它的性质和规模直接决定了研究区内金铅锌的分布和成矿规模,甚至决定了整个凤太盆地内金铅锌的分布和成矿规模。
孙省利[7](2002)在《西秦岭泥盆系西成矿化集中区烃碱流体成矿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成矿化集中区位于甘肃省西和县、成县和徽县一带,矿化集中区铅锌(银)矿床和金矿床类型多,规模大,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基地之一。矿化集中区内主要的矿床类型是热水沉积型和热水沉积改造型,其中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厂坝-李家沟矿床为超大型矿床,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有毕家山和邓家山等大型铅锌(银)矿床,矿床与中泥盆统地层整合产出,并同步褶曲。 对成矿区带或矿化集中区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已成为矿床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论文应用现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研究成果、层序地层学、地幔热柱或热点理论及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等,对本区热水沉积型铅锌(银)矿床、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银)矿床和金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从层序地层分析着手,分析热水沉积成矿时的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及陆源沉积输入对热水沉积成矿的影响,研究热水沉积岩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对比、矿床地球化学、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最终建立了该区的成矿系列。 通过对该区矿床成矿作用的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和认识: 1)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首次系统论述了该区泥盆系层序地层的特征,识别出13个不完整的三级层序,并进行了区域对比。层序地层分析发现海底热水沉积型矿床和海底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的赋矿部位是两个层序的过渡部位,既高水位体系域向海侵体系域过渡。厂坝式矿床主矿体产在碳酸盐台地相向盆地相过渡处,盆地水体相对较深;毕家山式矿床赋存在生物滩相向盆地相的过渡部位。在从高水位体系域向海侵体系域的盆地相迅速转化时,盆地内断裂构造活动强烈,断裂沟通不同部位的热水流体,使成矿烃碱流体沿断裂上升,在海底沉积成矿。 2)对热水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了热水沉积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热水沉积岩的定义。区内的热水沉积岩主要有硅质岩、钠钾长石岩、重晶石岩、透闪石岩、碳酸盐岩、绿泥石岩和铁白云石斑点千枚岩,它们往往与热水沉积矿体紧密伴生。热水沉积岩化学组成复杂,以高含量的Si、Ba、U、Th为特征,个别岩类中K、Na、Mg的含量增高。从热水沉积岩的(SiO2/Al2O3)-[(CaO+Na2O)/K2O]和Si-Mg图解中可看出,它们的化学组成均位于正常沉积岩的过渡区或正常沉积岩与火成岩的过渡区,表明热水沉积岩有不同于正常沉积岩的物质来源。硅质岩的硅同位素δ30SiNRS-28分布于-0.1~-0.6‰之间,均为负值,表明其主要来源于下伏地层柱。硅质岩的87Sr /86Sr比值变化于0.70985~-0.72812之间、热水沉积灰岩的87Sr /86Sr比值分布在0.70994~0.71811内、绿泥石岩的87Sr /86Sr比值较高,分布在0.71112~0.71242,均明显高于海洋锶的组成,分布在陆壳锶与海洋锶之间。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热水沉积岩的形成是在海底盆地中进行的,但它的物质来源不是陆源沉积物,而是来源于地壳的内部,即形成方式和环境具外生特征,物质来源具内生特点。 3)详细研究了矿床的分类、各类的特点。把铅锌(银)矿床分为热水沉积型、热水沉积-改造型、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4类,把金矿划分为热水沉积-改造型、热液型、氧化次生富集型和沙金矿4类。首次对厂坝式矿床按照矿床在海底沉积成矿距离热水流体喷口的远近进行了划分,分别为流体通道中的脉状矿化(黄厂、黑谭沟矿床),距离喷口较近、流体温度较高洼地中沉积矿化(硬碗沟矿床),以富含磁黄铁矿的似层状、浸染状矿化为特点,其次为厂坝-李家沟矿床,以中-厚层状、似层状矿化为特征,最远的是朱安沟矿床,以薄-纹层状矿化为主。同时,论述了金矿与铅锌(银)矿在空间上的伴生关系,热水沉积-改造型金矿无一例外的赋存在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银矿床的上部层位-海侵体系域沉积。 4)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铅同位素组成及火成岩铅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但与基底 西寓岭坍笼戾西成 桑中MM泳冰磁矿系剜地层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在铅同位素‘07PM“Ph‘06PbP“Ph构造模式图上,矿石铅同位素均位于地馒与上地壳之间的造山带铅演化曲线附近,斜切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曲线。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基底地层,并有深源铅的加入,铅同位素组成系以壳源为主的壳慢混合铅。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以富集重硫为特征,与地层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及火成岩的硫同位素组成有显着的差异。厂坝式矿床的 6’‘S值集中分布在 l(>2%。间,毕家山式矿床在集中分布在 5—18%0之间,小沟里式金矿和小湾里岩浆热液矿床的6’‘S值比较低,分别为2.06-13.66%和-8.5~12.74%.矿床硫同位素组成 5’‘S值呈现从厂坝式到岩浆热液矿床逐渐变小之趋势。不同期矿石的5吨值不同,热水沉积期条带状矿石的 6’‘S值明显高于后期形成的矿石。硫主要来源于泥盆纪海水硫酸盐,次为深源硫。不同矿床类型深源硫参合比例不同,深源硫参与成矿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热水沉积型铅锌(银)矿床(厂坝式)-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银)矿床(毕家山式)一热水沉积-改造型金矿床(小沟里式)。海水硫酸盐是?
闫臻[8](2002)在《西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沉积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陕西太白—凤县和甘肃西和—礼县一带的西秦岭造山带可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北侧的岛弧带、南侧的增生楔和夹于其间的弧前盆地。后者是西秦岭的主体,控制了晚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和多个大型铅锌矿、金矿床的生成。 岛弧带由李子园群(包括丹凤群、罗汉寺群)的变质火山系组成。火山岩系属于基性→中性→酸性岩石演化序列。岩石地球化学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火山岩系形成于岛弧为主的大地构环境。玄武岩为低钾—中钾玄武岩,以亚碱系列为主,轻稀土富集,具有Eu负异常,Nd明显正异常,Cr元素含量高出标准岛弧拉斑玄武岩的2~3倍。增生楔由分布于徽县、成县、留坝、石泉一带的原划志留系浅变质陆源碎屑岩系夹碳酸盐岩、硅质岩及基性岩、火山岩块构成,发育时限为晚古生代—三叠纪。弧前盆地主要由分布于漳县、成县、礼县、凤县、太白一带的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组成。 西秦岭的晚古生界分布于上述岛弧带和增生楔之间,属于弧前盆地内的充填物,主要为泥盆系的大草滩群、舒家坝群、西汉水群和铁山群,沿着李子园群南缘呈带状展布。大草滩群分布于盆地北侧,是一套晚泥盆世巨厚的红色、灰绿色陆源粗碎屑岩;舒家坝群是一套中—晚泥盆世的浅变质碎屑岩及少量碳酸盐岩,位于盆地中部;西汉水群出露于盆地的南部,以板岩、千枚岩及砂岩为主,夹灰岩块和生物礁;铁山群为晚泥盆世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合,主要见于盆地西南缘。 盆地内的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向断裂。断裂两侧地层的岩石组合及其沉积相变、砾岩组成和特征、滑塌褶曲、生物组合及断裂带内地层的综合分析显示,这些断裂为一系列多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系。它们将盆地分割成多个呈叠瓦状排列的次级盆地,具有背驮型增生特征。深部热液沿着盆地基底同生断裂发生广泛喷流作用,为生物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从而在其周围形成大量热水喷流沉积岩、生物礁及铅锌矿床。 古水流方向分析显示出西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是由多个逆冲断隆和深水盆地组成的。盆地内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北侧岛弧带,岩石碎屑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盆地内充填物源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岛弧。 盆地内沉积相变规律明显。平面上,从北向南呈现出由浅水到深水的变化,即陆缘斜坡冲积扇→浅海相、生物礁→半深海、深海相。这一现象揭示泥盆纪时西秦岭具有北高南低的大陆斜坡古地理格局。由南向北及山西向东均表现为超覆,且由北向南表现为同期异相。盆地内碎屑组成具有向北变粗的特征,这与盆地内充填物垂向变化相一致,表现为一进积型盆地充填序列,显示了多级水下冲积扇互相叠加特征。 弧前盆地内的铅锌矿床与西汉水群同时期形成,严格受同沉积断裂构造控
王勇[9](2002)在《西秦岭晚古生代地层地球化学动力学及盆地—造山—成矿过程研究》文中指出西秦岭造山带为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该造山带一个重要的矿集区。西秦岭地区的研究工作历来是以铅锌矿、金矿的研究为主的。但大量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对西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其与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性的研究工作。秦岭的大地构造格局是以南北两条缝合带(商丹带和勉略带)为界与南北两大板块(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分开,中间则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秦岭微板块。本文研究表明,东西秦岭存在很大的差别,结合前人在东秦岭的研究成果,本文建议将西秦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块,称为西秦岭地块。秦岭沉积盆地的范围位于南部志留系和北部李子园群之间,这样,西秦岭是一个由南北基底、中间盆地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演化体系。晚古生代盆地研究表明,本区盆地具有南浅北深南缓北陡的不对称形态、偏离沉降中心的热活动、向南倾、向北发展的主同生断裂活动等特征,属于一种伸展构造产生变质核杂岩的盆地模式,吴家山背斜核部对应于变质核杂岩的隆升部位。本文将该盆地称为伸展盆地。晚泥盆世开始西秦岭北部发育前陆盆地,从而形成了一个北部前陆盆地、南部伸展盆地的盆地组合。从晚泥盆世后,本区始终处于一种东部不断抬升、盆地不断向西部发展的状态之中。中三叠世,由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本区盆地内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裂陷活动。整个盆地属于一个统一的盆地演化系统。本文建立了该盆地的演化模式并分析了其完整的演化过程。逆冲推覆构造是西秦岭造山的主要构造形式,东部复杂,强烈,南北各有一个独立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西部简单,强度稍弱,是一种单向逆冲推覆构造。造山期后伸展以走滑作用为主,伴随大规模岩浆活动。岩体分布总体受盆地演化期两组同生断裂的控制。本文还讨论了地层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不同时代、不同岩性、不同构造部位等地层中的成矿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等的对比工作。研究了逆冲推覆构造和水热事件对元素分布的影响,发现逆冲推覆构造能导致地层中的流体活动引起多数元素向逆冲前锋迁移。在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重点铅锌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重要的变质水热事件可分为三期,流体有地壳和地幔两种来源;厂坝铅锌矿床的形成与深部岩浆和热液流体有关;气体可携带金属从深部进入浅部。并且通过微量元素分析认为变质作用能使含矿元素迁移,有利于矿床形成。伸展盆地的变质核杂岩演化规律、同生断裂活动的特征等方面制着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的形成,中泥盆统地层是有利的赋矿层位。综合分析石炭系和二叠系的沉积特征,表明在盆地西部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内形成这种类型铅锌矿的可能性很小。本区金矿按基本成矿机制可以分为构造控矿型和岩体控矿型两种。前者主要是在构造作用下形成,主要形成于强构造变形区。后者主要与岩体有密切的关系,受岩体侵位裂隙控制,区域分布与岩体分布特征相似。总结起来,金矿的形成主要是受印支期造山作用及印支—燕山期造山期后伸展作用控制。总体来说,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从盆地到造山至造山后的伸展整个过程中的构造演化、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等几个重要的课题,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为西秦岭地区的基础研究、地调及找矿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研究视野。
张汉文,李福东,孙南一[10](1987)在《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文中提出本文将秦岭地区泥盆系中的层状铅锌矿床命名为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它赋存于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系中并具硅质岩型矿石建造。该类矿床属受改造的热卤水同生沉积矿床,据后期改造程度划分为弱改造型和强改造型两个基本类型。矿床改造的强弱取决于含矿岩系岩性序列的不同和硅质岩的多寡。通过与国外典型层控矿床对比,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属广义的以沉积岩为主岩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介于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喷气沉积矿床和狭义的以页岩为主岩的喷气沉积矿床之间,并自成一类——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
二、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泥盆纪地质背景 |
二、台地相区 |
三、盆地相区 |
四、控矿相综合模式 |
(2)西秦岭西成矿集区厂坝岩体的钼矿化特征及其Re-Os年龄(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岩体岩石学特征 |
3 样品及测试方法 |
4 测试结果 |
5 讨论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2 物质来源 |
5.3 地质意义 |
6 结论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5)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铅锌矿资源及分布概况 |
2 甘肃省铅锌矿的成矿系列、成因类型及其矿床特征对比 |
3 对各类铅锌矿床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浅析 |
3.1 层控型铅锌矿矿床 |
3.2 火山岩型铅锌矿 |
3.3 岩浆热液型铅锌矿 |
4 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
(6)南秦岭凤县地区金矿与铅锌矿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南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南秦岭印支期造山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3 凤太盆地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LA-ICP-MS微区分析在矿床学的应用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南秦岭盆地演化史 |
2.2.1 早古生代裂陷系的形成阶段 |
2.2.2 晚古生代早期扩张、秦岭板块独立和稳定沉积阶段 |
2.2.3 晚古生代晚期汇聚收缩–中生代闭合造山阶段 |
2.2.4 陆内新造山作用阶段 |
2.3 凤太盆地地质概况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构造 |
2.3.3 区域岩浆岩 |
2.3.4 矿产资源概况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八卦庙金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 |
3.1.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3.2 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八卦庙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1.2 磁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1.3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特征 |
4.1.4 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特征 |
4.1.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6 成矿年代学 |
4.2 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 |
4.2.1 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 |
4.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2.3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特征 |
4.2.4 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特征 |
4.2.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6 成矿年代学 |
4.3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锆石U-Pb定年 |
4.3.2 锆石微量元素、Ti温度计及岩浆氧逸度 |
第五章 金铅锌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成因 |
5.1 泥盆纪沉积-成岩期成矿作用 |
5.2 三叠纪造山期岩浆活动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5.2.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2.2 岩浆氧逸度及成矿性 |
5.3 三叠纪造山期构造-流体成矿特征 |
5.3.1 早期挤压变形成矿特征 |
5.3.2 晚期伸展成矿特征 |
5.4 三叠纪造山期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 |
5.4.1 早期变质增温成矿阶段 |
5.4.2 晚期伸展减压成矿阶段 |
5.5 金铅锌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 |
5.5.1 金的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 |
5.5.2 铅锌的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 |
5.5.3 金与铅锌相互作用机制 |
5.6 矿床成因模式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测试分析方法 |
1.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组成分析 |
2.单矿物显微结构观测与地球化学分析 |
3.成岩成矿年代测定 |
附表 |
(7)西秦岭泥盆系西成矿化集中区烃碱流体成矿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研究历史及现状 |
0.2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0.3 完成工作量 |
0.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
1.1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
1.1.1 早古生代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
1.1.2 晚古生代以来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
1.1.3 矿化集中区地质概况 |
1.2 区域地球化学场 |
1.2.1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带 |
1.2.2 西成矿化集中区地层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1.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1.4 岩浆作用 |
1.4.1 侵入时代 |
1.4.2 侵入岩特征 |
1.5 变质作用 |
1.6 矿床地质 |
2 含矿岩系层序地层与热水沉积成矿的关系 |
2.1 区域层序地层划分 |
2.1.1 矿化集中区地层划分 |
2.1.2 层序划分 |
2.2 体系域特征 |
2.3 赋矿地层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2.4 层序地层与热水沉积成矿的关系 |
3 热水沉积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热水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 |
3.1.1 硅质岩的分类及特征 |
3.1.2 钠钾长石岩类 |
3.1.3 重晶石岩 |
3.1.4 透闪石岩类 |
3.1.5 灰岩及白云石岩类 |
3.1.6 铁白云石千枚岩类 |
3.1.7 绿泥石岩类 |
3.2 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 |
3.2.1 主元素化学组成及微量元素特征 |
3.2.2 稀土元素在热水沉积岩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3.3 热水沉积岩的同位素特征 |
3.3.1 硅同位素 |
3.3.2 锶同位素 |
3.4 热水沉积作用对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5 热水沉积岩的成因与成矿的关系 |
4 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 |
4.1 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分类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厂坝式铅锌(银)矿床 |
4.2.2 毕家山式铅锌(银)矿床 |
4.2.3 焦沟式铅锌矿床 |
4.2.4 小沟里式金矿 |
4.2.5 三华嘴式金矿 |
4.2.6 大沟里式金矿 |
4.3 西区铅锌银矿床与金矿床的关系 |
4.4 成矿热水蚀变岩 |
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1 铅同位素的组成特征 |
5.1.2 不同矿床类型铅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
5.1.3 铅同位素源区特征 |
5.1.4 铅、硫同位素间的关系 |
5.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1 硫同位素组成与变化 |
5.2.2 硫的来源与成因 |
5.3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 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5.4.1 包裹体特征 |
5.4.2 包裹体测温结果及冷冻盐度 |
5.4.3 裹体的成分 |
5.4.4 氢、氧同位素 |
5.4.5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5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和矿床) |
5.5.1 黄铁矿 |
5.5.2 闪锌矿 |
5.5.3 方铅矿 |
5.6 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
5.6.1 厂坝式矿床原生晕特征 |
5.6.2 毕家山式矿床原生晕 |
5.6.3 小沟里式金矿床原生晕 |
5.7 有机地球化学 |
5.7.1 有机质的分布及赋存状态 |
5.7.2 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
5.7.3 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
6 烃碱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系列 |
6.1 烃碱流体的概念和性质 |
6.2 烃碱流体的形成及可能来源 |
6.3 烃碱流体的地球化学行为 |
6.4 烃碱流体的就位机制 |
6.5 烃碱流体的的成矿模式 |
6.6 烃碱流体的的成矿系列 |
6.6.1 矿床成矿系列和主要特征 |
6.6.2 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与成矿 |
6.7 找矿方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8)西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沉积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二、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
三、秦岭造山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四、秦岭晚古生代增生造山的证据 |
五、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工作量 |
1.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地层分布特征 |
1.2 秦岭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 岛弧杂岩带 |
2.1 李子园群岛弧火山岩 |
2.2 弧岩浆杂岩 |
3. 西秦岭泥盆纪沉积环境 |
3.1 西成盆地泥盆系岩石组合特征 |
3.2 泥盆系沉积环境分析 |
3.3 西成盆地泥盆纪沉积环境演 |
4、西秦岭泥盆系源区构造背景及盆地成因类型 |
4.1 杂砂岩碎屑组成特征研究 |
4.2 泥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4.3 西秦岭泥盆系源区构造背景 |
4.4 西成盆地成因类型分析 |
5. 西成盆地构造变形分析 |
5.1 断裂构造 |
5.2 盆地内泥盆系的褶皱变形分析 |
6. 秦岭铅锌及金矿床成因探讨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2 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时空特征 |
6.3 金矿类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
6.4 铅锌、金矿床成因分析 |
主要认识与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9)西秦岭晚古生代地层地球化学动力学及盆地—造山—成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论文选题依据 |
二 主要技术路线 |
三 主要成果 |
四 存在的问题 |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工作区地质概况 |
1.2 西秦岭大地构造背景 |
1.3 西秦岭大地构造演化史 |
1.3.1 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概述 |
1.3.2 西秦岭构造演化简史 |
2 西秦岭晚古生代盆地演化分析 |
2.1 研究现状 |
2.2 西秦岭晚古生代盆地特征 |
2.2.1 泥盆纪盆地特征 |
2.2.2 石炭纪盆地特征 |
2.2.3 二叠纪盆地特征 |
2.3 盆地形成背景及整体格局 |
2.3.1 盆地形成背景 |
2.3.2 盆地总体格局 |
2.4 西秦岭晚古生代盆地模式研究 |
2.4.1 盆地热活动特征 |
2.4.2 同生断裂特征 |
2.4.3 一种伸展盆地模式 |
2.4.4 吴家山群的讨论 |
2.4.5 西秦岭晚古生代盆地模式 |
2.5 西秦岭晚古生代盆地演化过程分析 |
2.6 三叠纪盆地与晚古生代盆地的关系探讨 |
2.7 西秦岭盆地演化总结 |
3 西秦岭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 |
3.1 秦岭造山带及西秦岭主造山期构造格架概述 |
3.2 西秦岭造山期构造特征 |
3.2.1 西秦岭基本构造特征 |
3.2.2 西秦岭构造格局 |
3.3 岩浆活动所反映的造山后构造特征 |
4 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
4.1 工作区前泥盆纪基底地球化学特征 |
4.2 沉积作用下的微量元素分异 |
4.2.1 晚古生代地层微量元素丰度 |
4.2.2 不同岩石类型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3 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3 构造作砚对地层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
4.4 变质—水热事件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
4.4.1 金属来源—迁移—堆积过程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
4.4.1.1 方法介绍 |
4.4.1.2 深部流体进入地壳的地球化学动力学 |
4.4.2 西秦岭铅锌矿床物质来源—迁移—堆积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
4.4.2.1 变质水热事件时间和阶段 |
4.4.2.2 矿床物质来源—迁移—堆积问题研究 |
4.4.3 变质水热事件中元素的活动规律 |
5 盆地—造山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1 盆地—造山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作用 |
5.1.1 铅锌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
5.1.2 构造演化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分析 |
5.1.3 伸展盆地模式下工作区铅锌成矿远景分析 |
5.2 盆地—造山构造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
5.2.1 区域金矿床(点)分布特征 |
5.2.2 典型矿集区金矿床基本特征 |
5.2.2.1 礼岷地区金矿特征 |
5.2.2.2 西成地区金矿特征 |
5.2.2.3 李子园地区金矿特征 |
5.2.2.4 白龙江地区金矿特征 |
5.2.2.5 岷县—宕昌地区金矿特征 |
5.2.2.6 夏河地区金矿特征 |
5.2.3 金成矿规律分析 |
5.2.4 构造演化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分析 |
5.2.5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验证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照片及说明 |
四、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控矿相模式雏议[J]. 周维君. 沉积学报, 1983(04)
- [2]西秦岭西成矿集区厂坝岩体的钼矿化特征及其Re-Os年龄[J]. 陈绍聪,王义天,胡乔青,魏然,刘升有,袁群虎,欧阳升.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6)
- [3]甘肃西成铅锌矿田中泥盆统碳酸盐沉积相的初步研究[J]. 武安斌,宋春晖. 甘肃地质学报, 1993(01)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5]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J]. 孙矿生,彭德启. 地质与勘探, 2005(01)
- [6]南秦岭凤县地区金矿与铅锌矿成因研究[D]. 毛晨.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西秦岭泥盆系西成矿化集中区烃碱流体成矿系列研究[D]. 孙省利. 成都理工大学, 2002(02)
- [8]西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沉积与成矿作用[D]. 闫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11)
- [9]西秦岭晚古生代地层地球化学动力学及盆地—造山—成矿过程研究[D]. 王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2(04)
- [10]秦岭式层控铅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J]. 张汉文,李福东,孙南一. 西北地质科学, 1987(05)